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Geographical andResource Journals cluster service platform
ZHUXiaohua, HEShujin, YUANLihua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6-11-14
修回日期:2017-01-22
网络出版日期:2017-07-12
版权声明:2017《地理学报》编辑部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3940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学术期刊是进行学术交流和科学问题探索的基地与阵地。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平台,学术期刊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发表推广以及促进科学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科研单位,以及科研工作者的个人职业生涯而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水平与等级在科研绩效考核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学术期刊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独办刊到集群办刊的历程,世界科技期刊呈现出以科技发展和学科细分为基本依据、以数字化为基本手段、以集群化运营为基本形式的发展态势,国内外的一些期刊集群的成功运作,也证明了期刊的集群化发展确实起到了有效拓展学术期刊增值空间的重要作用[3-4]。目前,《国家新闻出版业数字出版“十三五”时期规划》(简称《规划》)[5]指出“初步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期刊出版领域,建设学术期刊网络发布平台,支持学术期刊数字化优先出版。”2015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印发的《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科协发学字〔2015〕83号,简称《意见》)[6]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科技期刊的健康持续发展。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手段强化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探索新型出版方式,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提高对科研成果与信息的传播质量和传播效率。加快出版业态的迁移和变革,实现从传统出版传媒向现代出版传媒的战略转型,推动科技期刊从编辑出版向知识服务转变。”综上,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规划》和《意见》均要求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向期刊网络平台方向发展,进一步强化期刊传播与服务于学科发展的功能。作为中国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自1978年以来,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在专业类型、刊文数量、学术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种类不断增加(目前约有100多种),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7-11]。当然,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期刊办刊分散、规模偏小、抵抗风险能力低,缺乏独特、鲜明的办刊特色等问题[7],无法满足《规划》和《意见》对期刊发展的要求,无法与国内外期刊出版集团(数据库)竞争抗衡。因此,有必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的专业期刊群的发展模式。
本文从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和前景,提出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发展的“11234”战略架构,并系统介绍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平台——“中国地理资源期刊数字传媒网”的建设概况。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打造数字化时代具有一流国内影响力和较好国际影响的地理科学领域大学术期刊品牌。对于中国形成地理科学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中国特色的专业学术期刊群网品牌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中外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态势对比
2.1 稳居科技期刊“霸主”地位的国外学术出版集团
国外大型的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凭借其科技领先优势、先发优势、数字化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与营销优势,以及英语优势,形成了期刊的霸主地位,稳稳地占据和垄断了国内外的科技文献与期刊市场,并因此获取了巨大利润。(1)国际知名学术出版集团。荷兰Elsevier公司是国际著名的期刊出版集团,在全球有70多家分支机构,每年出版2000多种期刊。Elsevier公司的网络出版平台——Science Direct数据库是全球知名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全球有1400万科研人员在使用。该数据库收录了1800余种电子期刊,其中1500余种为全文,200余种为文摘,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12个学科[12]。德国Springer出版社也是全球著名的期刊集群化出版商,是一家提供多语种、跨产品的出版服务平台,拥有2700多种全文电子学术期刊[9],包含了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等11个学科[13]。美国Wiley-Blackwell于2007年2月由Blackwell出版社与Wiley的科学部分合作成立。旗下的全文数据库——Wiley Online Library收录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商业等领域的800余种期刊[15]。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旗下期刊包括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及其子刊、以及加盟刊110种左右。这些期刊涵盖了生命科学、能源、农业、地理、数学航空航天、化学化工等学科领域[16],nature.com每月为超过500万的访客提供服务[17]。此外,还有一些国际学术出版集团的期刊出版也很具影响力,例如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旗下的Taylor & Francis Online出版了1100种期刊,包含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等30个学科领域[18]。牛津大学出版社期刊现刊库收录了252种期刊,其中被SCI收录95种,被SSCI收录74种,包含了医学、生命科学、数学和物理学、法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六大学科[19]。以上都是国际化的科技期刊集群化的全文数据库[20]。
(2)集群化的文摘数据库。著名的ISI Web of Knowledge是由Thomson Scientific公司开发的信息检索平台,该平台包括4个数据库: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CPCI-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和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21]。用户通过该平台可以检索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学科的文献信息,包括国际期刊、图书、专利、会议录等。由Elsevier公司出版的EI Compendex Web数据库共收录了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该数据库把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和工程会议(Engineering Meetings)综合在一起,囊括了世界范围内工程领域的各分支学科。EI Compendex Web简介该数据库每年新增50万条工程类文献[22]。
(3)专业化的期刊集群或数据库。例如,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和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The Instituteof Electrical Engineers, IEE)共同推出的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IEL)数据库,2000年改名为IEEE Explore Digital Library。该数据库包含了205种学术期刊,8000多种科技会议录,是全球最重要的电气工程、电子技术及计算机工程领域的文献源[23],约占全世界该领域核心文献的30%。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发行的AGU全文期刊,收录了地球物理学领域的核心期刊10余种[24]。此外,还有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CA)[25]和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建立的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26]等。
2.2 中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与国外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阶段及水平相比,中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规模、质量、运营模式还是科技含量等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呈现出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大型综合型商业数据库。单纯实现期刊文献内容的网络化出版,提供收录期刊的pdf、caj等格式的电子文献下载。这三大集群化的期刊平台在国内牢牢占据了“霸主”地位,已有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27]。另一种是基于某个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集群平台。现在运作相对比较成功的有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28-29]、中国光学期刊网[30-31]、中国材料期刊网[32]。这种专业的期刊集群平台不仅可以远程实现投稿、审稿等稿件处理流程,也可以实现对加盟期刊刊发文献的全文或摘要的下载;有些专业性集群期刊平台还提供会议、专业信息发布、培训、广告等其他增值业务。中国专业性的科技期刊集群起步时间晚于大型商业数据库,还处在起步探索与建设中。(1)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① 中国知网收录了7900多种国内学术期刊,涵盖了基础科学、工程科技、农业科技、医药科卫生、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信息科技及经济与管理八大类。核心期刊收录率达96%,特色期刊(如农业、中医药等)收录率100%;独家或唯一授权期刊共2300余种,约占中国学术期刊总量的34%[33]。② 万方数据涵盖了理、工、农、医、人文五大类,共4529种科技类期刊全文[33]。③ 维普是中国科技查新领域使用最频繁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也是国内最大的文摘和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期刊达12000余种;维普公司还提供自1992年以来世界30余个国家的11300余种期刊的文献服务[33]。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是国内期刊集群的“巨无霸”,各有各的优势,但都是基于大型商业数据库汇集期刊资源,将期刊的纸质出版变成了网络化发布,并进行进一步数据加工,可以使用户实现对其收录期刊的文献查询、下载,并获取下载量、引用情况等数据,这些信息无论是对中国科技的发展还是对科研人员个人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三大专业期刊数据库。相对于中国知网等这些国内“巨无霸”而言,专业领域的期刊集群化更为专注本学科领域期刊的集群发展,并具有多样化功能。不仅能查询与下载文献,还能实现作者远程投稿、专家审稿等文献发表的处理流程,这一功能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所无法具备的,它们只是专业性的学术期刊的“下家”,只是进一步分发、加工期刊生产的产品——论文。近年来,专业领域的期刊集群化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打造专业领域的特色集群化品牌,改变传统的分散办刊模式,在学科平台上汇集各种资源产生规模效应,把科技期刊办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结合的“双效”期刊,从而使得科技期刊能够为学科发展提供更好地支撑与服务。目前国内已经公开运营的较为顺利、成功、典型的集群化期刊平台有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材料期刊网。①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收录了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学期刊达127种,逐步形成了集团化优势和规模效应,已形成为国内外医药卫生界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医学期刊系列[28-29]。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通过“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不仅实现了用户“一次注册、多刊投稿与审稿”,还实现了版面费网上通知,以及部分期刊版面费、稿酬的网上支付。该平台还设置了“资料下载”“工作通讯”“杂志社动态”“专题报导”“学术会议”“管理规范”“专家风采”“继续教育”“医学咨询”等多个栏目,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成为国内运作较为成功的专业性期刊集群化发展典范。② 中国光学期刊网由中国激光杂志社承办,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收录42种期刊,实现了加盟期刊的稿件处理流程[30-31]。该平台还设置了“光学数据库”“光学前沿”“会议&展览”“培训”“产品&服务”“微博”及“微信”等功能模块,是国内光电行业旗舰型网络服务平台,已入选中国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③ 中国材料期刊网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金属学会主办,收录了材料领域的19种期刊,可以实现稿件的处理流程[32],还设置了“作者关联”“机构关联”“名家风采”“重点实验室”“个人图书馆”“材料学词汇”“专家博客”与“前沿动态”等功能模块,是国内材料领域旗舰型网络服务平台。
3 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及其集群化发展态势
3.1 中国地理与资源类期刊的发展优势
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种类丰富,目前约有100多种[7],在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的办刊成绩显著,不仅拥有优良的期刊品牌,部分期刊被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国际化办刊趋势日益明显,而且大部分期刊都拥有博士或硕士学历的高素质编辑队伍。(1)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种类丰富。地理与资源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门类众多,发展至今,中国地理与资源类期刊约有100多家,种类丰富,覆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球信息科学、资源科学等学科领域[7]。《地理学报》《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地理科学进展》《人文地理》《经济地理》《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等是作者与读者相对较熟悉的一些主要期刊。
(2)成绩显著,品牌优良。与中国地理与资源学术研究繁荣兴旺的发展状况相对应,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优良的品牌,一些期刊成为了全国学术期刊之中的翘楚。例如《地理学报》近些年来综合排名一直稳居全国前5位,连续15年获得“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6年又被EI收录;另有一些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经济地理》等不仅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CSCD)收录,也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SSCI)收录;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兼具重要影响的一些期刊,如《经济地理》《地理研究》目前已被许多院校列为经管类的国家权威期刊。
(3)国际化发展较为突出。英文期刊《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Journal of Arid Land》均已被SCI收录[10]。2016年,《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的影响因子达1.923[11],并入选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4)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目前《地理学报》《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地理科学进展》《人文地理》《经济地理》《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等大部分期刊编辑部的编辑拥有博士或硕士学历。
3.2 中国地理与资源类期刊的竞争劣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看到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其实也是很多国内中文期刊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概而言之,当前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的发展主要存在下述问题:第一,单独办刊,分散经营,各刊自成体系,“信息孤岛”现象突出。各个期刊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即使同一单位主办的期刊之间也缺乏合作;要么依靠版面费的收入支撑期刊运行,要么依靠主管单位划拨经费支持办刊,各个期刊自谋发展,小作坊式办刊,运营状态分散,缺乏联合起来进行规模经营的意识,抗风险能力弱,呈现出各个期刊规模小、实力弱、分布散的现实基本格局。
第二,一些期刊缺乏明确定位,没有独特、鲜明的办刊特色,刊文内容、刊文领域交叉重叠。一些期刊刊发的文章,也完全可以在其他期刊上刊发,由此导致了一些期刊之间的稿源竞争加剧,期刊的发展呈现出了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34-36]。例如,《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这3家地理学权威期刊之间的刊文就突显出了这一问题。而期刊集群平台可促进群中各刊协调发展,规避同质化竞争,以形成品牌和品牌期刊[36],期刊集群化发展为解决同质化问题指明了方向。
第三,许多期刊主办单位及期刊编辑部人员忧患意识不足,远不能应对中国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的严峻态势以及市场化改革的紧迫形势。目前,中国地理与资源类期刊还是沿用传统的办刊模式,活力严重不足;期刊不是经营主体,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基本上没有经营自主权,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的全面发展。
第四,缺乏高端的复合编辑人才。许多期刊只是在办刊,把投稿或约稿来的文章刊发出来而已,期刊是“少数人在办、少数人在看,为少数作者和读者服务”,效益相对低下,还缺乏市场经营意识和忧患意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界,严重缺乏既懂科研、又懂办刊兼具市场经营意识和才能的高端复合人才。正如中国期刊协会原会长、现顾问张伯海先生指出的:“期刊人要自觉地把期刊导向与市场取向相结合,把优质内容与市场经营策略相结合,把文化理想与商业智慧相结合”[37]。
3.3 中国地理与资源类期刊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一,由于办刊模式的“小、散、弱”,期刊严重同质化,大部分期刊缺乏必要的学术权威性和影响力,再加之SCI考核指挥棒的影响,即使国内一流的地理与资源期刊也往往很难吸引一流论文,国内大量一流论文外流[38-39]。大量国内一流论文只是追求发表到SCI收录期刊上,而并不在意成果发表后是否有人看、是否有人引用,陷入了一种“老外不爱看,国内看不着;唯SCI,引用少”的尴尬局面。也恰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先生在2013年上海书展学术论坛上所说的:“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有95%以上不在国内发表,而借助国外同行把它发表出来。同时,国家每年还要花很多外汇把这个东西买回来,用于支撑我们的科研教育”[40]。第二,中国市场经济在不断深入发展,2012年7月30日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非时政类期刊的市场化改制方向和改制决心,市场化改革趋势已经不容回避和无可闪避。虽然学术期刊因其情况特殊,具体改制条件与时间国家还在做进一步地斟酌,目前给予了暂缓保留的处理,但是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应未雨绸缪,先行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化改革方向与集约化经营道路。
第三,国内外期刊的竞争在不断加剧,国外期刊集群化的那些“巨无霸”正虎视眈眈中国市场,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的办刊效益正逐步被中国知网、万方及SCI等这些“巨无霸”所吞噬[33],生产了论文产品,反过来,中国地理与资源各单位再去购买数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各个期刊被这些数据供应商逐渐“绑架”,文献数据产品被别人掌控,围绕别人的指挥棒转,已经逐渐失去了在产品定价、利益分配上的主动权与话语权。
第四,期刊服务学科的功能仍有待拓展和加强。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阵地,是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对促进中国地理与资源学科发展的贡献不容置疑。但是,在期刊市场化与集群化的发展态势下,期刊应拓展和加强服务功能,并将其与期刊发表学术成果的主体功能进行耦合,从而为中国地理与资源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多、更丰富、更全面的贡献。
3.4 中国地理与资源类期刊发展的机遇——期刊集群化
国际学术期刊的发展经验表明,期刊的集群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而且国内已经出现了几家运行比较成功的专业期刊集群平台[28-32]。在期刊集群平台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专家、编辑、出版商,而且还需要数据库、计算机、信息开发、营销、管理、广告、策划等各类人才的共同参与。期刊集群平台也不仅仅是数据的汇集与传播,而是可以更有效地为科技发展、科技工作者以及社会的需要服务。《规划》和《意见》均要求学术期刊积极推进期刊网络平台的建设,强化期刊论文的数字出版与论文传播。专业学术期刊集群化平台能够汇集行业内大多数期刊,为行业内的专家****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服务。实践表明,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会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且增值空间巨大,办学术期刊也不再只是少数专业人士才参与、才做的“赔钱买卖”。如2002年以来开始运营的中国光学期刊数字集群平台(表1),近10年来的总支出为1010万元,而在期刊发行、数据库、产品输出等方面的总收入为4230万元,总盈利达3220万元,年均322万元;有了经费,则可更好地促进期刊的发展。随着该期刊集群平台的进一步完善与拓展,社会、经济“双效”收益还将不断增长。
Tab. 1
表1
表1中国光学期刊数字集群平台近10年收支情况
Tab. 1The income and expenditure of optical journal in recent 10 years
开支项目 | 费用类型 | 费用金额(万元) | 说明 |
---|---|---|---|
人员工资 | 支出 | 330 | 开发、设计、管理人员费用 |
系统软件 | 支出 | 210 | 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软件等 |
硬件系统 | 支出 | 370 | 服务器、机房、网络基础设施等 |
其他开支 | 支出 | 100 | 合作会议、办公耗材、差旅支出 |
基金资助 | 收入 | 230 | 各项基金 |
内容销售 | 收入 | 4000 | 发行、数据库、产品输出、广告销售 |
新窗口打开
针对国内外发展的案例及相关文件(《规划》和《意见》)的要求,期刊集群也顺应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的出路在何方?出路就在走集群化的数字平台建设的路子,探索出一条适应中国特色的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的发展模式。正如中国科协原书记冯长根所指出的:“面对国际出版集团的竞争,我们要通过体制改革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通过联合或兼并重组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实现专业化的出版集团。只有集群化才是我们未来的出路”[39, 41]。
4 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发展的战略构架
4.1 “11234”的顶层设计
目前,单个地理期刊本身的提升与发展空间已然相对有限,在各个期刊想方设法提升本刊影响的基础上,必须具有跳出单个期刊,从学科整体发展看待期刊发展,进而打造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服务平台。从科研、科学工作者以及社会的多元实际需求出发,着力开发多元增值服务系列产品,着力实现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由传统纸质出版向富媒体出版,期刊由文献生产者向学科与社会集成型知识服务提供平台的两大根本性转型。针对如何实现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的长远发展,对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发展进行了战略思考,提出了“11234”战略架构,即一个核心,一个导向,两个转型,三个机遇及四个功能。(1)一个核心:增强改制条件下的期刊抗风险能力,提升信息时代的地理与资源期刊的综合影响与办刊综合效益。
(2)一个导向:期刊积极融入科研的全部过程,服务于科研的全部流程,以拓展面向地理与资源用户的专业性多元增值服务产品为导向。
(3)两个转型:由纸质出版向富媒体出版的有力转型;由单一的文献生产者向学科集成服务提供平台的有力转型。
(4)三个机遇:为期刊集群发展融入的合作者创造共赢发展的机遇;为广大用户创造便捷获取丰富学科信息的机遇;为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谋取全新发展的机遇。
(5)四个功能:统一的在线稿件、数据处理与采编功能;专业文献与其关联数据以及深加工数据资源的检索、下载与服务功能;国内外地理与资源学术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功能;中国地理与资源学科的门户平台网站功能。
4.2 功能模块
依据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发展的“11234”战略架构,以融入科研全过程,服务用户需求为核心,搭建出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发展的多元增值服务的功能模块,包括五大基础模块、六大扩展模块和七大衍生模块。4.2.1 五大基础模块
五大基础模块如下:
(1)期刊导航与采编系统模块:实现对中国地理与资源主流期刊的“一网打尽”。一个网址、一个用户名、一个密码,实现作者库、审稿专家库、稿件库、现刊与过刊库的数据共享,极大地方便用户投稿、审稿;实现稿件全流程处理以及自动化排版与出版。
(3)富媒体文献生产与检索模块:生产富媒体文献,能检索、下载加盟期刊的富媒体文献;同时也可重点浏览“最新论文”“高下载论文”“高点击论文”“高被引论文”。
(4)期刊动态模块:展示地理与资源期刊领域各项工作与期刊发展动态。
(5)期刊论坛模块:给编辑(委)、专家与作者、读者之间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4.2.2 六大扩展模块
六大扩展模块如下:
(1)科研云助手模块:设置“云课堂”“数据超市”“数据处理”“文稿编审”“英文编译”“授课专家”等子模块。
(2)前沿聚焦模块:快速展示各领域最新前沿研究进展,实时地推介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各种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和新技术、以及新人、新作。
(3)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模块:精编最新地理与资源论文成果,打造政策版与科普版两个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系列,提升地理与资源学科的社会价值与贡献,更好地对接科研与社会需求。
(4)媒体推广模块:遴选与中国地理与资源环境管理密切相关的优秀最新成果,在国家级媒体和学科内进行全方位深入报导,将地理与资源学术成果推向学科、公众以及管理层。
(5)重大科研专题模块:精编与报道国内外重大科研专题的成果。
(6)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手机报模块:利用微信与手机APP,一“报”在手,及时掌握用户稿件的投、审稿状态,及时了解各编辑部重要通知以及中国地理与资源学科领域的重要新闻、消息。
4.2.3 七大衍生模块
七大衍生模块如下:
(1)工具列表模块:汇集与地理与资源相关的专题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以及二次开发的实用工具与软件等链接;提供3S与统计软件的程序源代码下载。
(2)基金集萃模块:加工性地转载与汇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基金等各类国内外科研基金信息,便于学科用户在投稿、审稿过程中的及时了解。
(3)会议信息模块:汇集全国地理与资源的学科会议信息;发挥期刊优势,组织、承办专题性学术会议与沙龙等。
(4)外刊征稿模块:与国外SCI、SSCI期刊合作,针对中国地理与资源的独特问题,代理组织与征集专栏、专刊稿件。
(5)地理新闻模块:及时报道地理与资源领域的重大学术新闻或活动消息。
(6)专题信息发布模块:基于期刊集群平台,发布“专家风采”“地理机构”“最新图书”“招生招聘”、数据与信息产品等各类专题信息。
(7)会员服务模块:提供针对性会员服务,如个人图书馆、专题数据提供、小型会议定制等。
5 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平台的建设实践
在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的共同领导以及《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等期刊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数字传媒网”(http://www.geog.com.cn/article/2017/0375-5444/www.geores.com.cn)。经过近10年来宣传、动员工作的开展,本着期刊自愿、尊重各期刊独立性的原则,《地理学报》《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地理科学进展》《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旅游学刊》《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等共计54种在国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的期刊都愿意加盟到“中国地理资源期刊数字传媒网”中来,愿意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国地理与资源学科学术成果发表、信息集成与服务平台,以打造“共同策划、共享资源、差异竞争、集约经营、共谋发展”的中国地理与资源学科的大期刊平台的发展蓝图。该集群平台致力于打造成数字化时代中国拥有的具有一流国内影响力和较好国际影响的地理科学领域大学术期刊品牌。5.1 集群服务平台网站
建设了“中国地理资源期刊数字传媒网”网站(图1)。目前,网站已经实现了设计的模块功能,成为集成果发表与数字出版以及丰富学科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中国地理与资源学科的重要门户网站,推动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由纸质出版向富媒体出版、期刊由文献生产者向学科集成服务提供者的两大根本性转型。掌握主动,把握先机,开启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发展的新局面和新时代。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中国地理资源期刊数字传媒网首页
-->Fig. 1The homepage of Interactive Digital Media of Natural Resoureces and Geographic Sciences of China
-->
5.2 统一的在线采编系统
目前,中国地理资源期刊数字传媒网建成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在线稿件采编系统,投稿、审稿、终审、英文校对以及自动排版等技术流程完备,硬件、软件运行稳定。已经实现《地理学报》《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学报》《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等9家骨干期刊后台数据(作者库、专家库、稿件库、现刊与过刊库)的完全整合与共享。目前仅9家骨干期刊的注册用户就已达到了7万余名。面向作者、审稿人、编辑、主编及编委的期刊在线处理系统,一个网站、一个用户名、一个密码,方便用户投稿、专家审稿,方便编辑与主编处理稿件。实现了跨刊的稿件状态查阅,能有效防范一稿多投,杜绝学术不端。统一的在线采编系统实现了稿件处理流程与排版系统的有效对接,能够适当缩短论文的出版周期、减少编辑部的工作量。
5.3 底层数据的结构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各种信息的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读者每天从网络、手机等电子终端接收器上,接触到海量信息,阅读变得轻松容易,选择性阅读、碎片化阅读成为了趋势。因此,期刊论文也需要结构化,期刊数据结构化将成为全球期刊网络推广和深化的大趋势[42]。目前,9家地理与资源的骨干期刊数据库底层数据逐步采用XML全文文件,符合国际标准NML DTD 3.0标准,已制作了符合标准的XML文件达4万多页,并在逐步完善;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分离,为下一步数字出版(移动出版、富媒体出版、图表出版、全文检索、碎片化阅读、可视化出版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4 富媒体出版
富媒体(RichHTML)出版是近年来全球期刊数字平台的发展趋势。目前,国际上的优秀期刊出版平台,逐渐开始提供不同风格和功能的RichHTML版本。富媒体制作和服务是指以HTML为标准,以网页形式来呈现文章内容,并在论文PDF格式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知识标引,能够方便地浏览论文附加信息[43-45]。RichHTML的主要特点为[42,45]:①轻量级阅读。不需任何其他工具,只用浏览器即可阅读,文件大约只有PDF文件的8%,更加方便读者下载。② 版面美观。方便读者单独使用文中的图表及任何内容,还可以缩略图和原图显示。③ 方便检索。方便进行全文检索,且搜索结果更精确。可在阅读全文时,方便地浏览附加的图表、段落章节、摘要、参考文献等信息。④方便阅读。提供方便的文内导航功能、碎片化阅读功能;提供参考文献的外部链接,方便读者进行深入阅读。在读者阅读时,RichHTML为读者提供各种便利和各种附加信息,例如可以查看论文结构、查看论文图片并下载等,这些便利功能大大增强了读者对文章快速阅读的可能,提高了文章被检索系统发现的概率,对期刊论文的传播和扩大影响力有重大意义[42]对期刊论文的传播和扩大影响力有重大意义[42].目前,已经实现了9家骨干期刊的富媒体出版,便于读者查看论文结构、查看并下载论文中的图片,不仅实现了选择性阅读,还扩大了论文传播.
5.5 “互联网+”时代期刊新型办刊模式实践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出现给科技期刊论文的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纸媒而言,主要由媒介载体的不断发展创新而产生的新的传播工具[46]。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平台在建设时,还利用新媒体(特别是APP和微信)进行主动传播,现已推出Android版、IOS版手机APP及微信公众号,手机APP使读者实现了手机端浏览和阅读期刊、检索文献、查稿等功能,利用微信公众号实现了主动向读者、作者推送论文内容和学术活动等信息。5.5.1 手机APP——“中国地理手机报” APP是指基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第三方应用.APP的普及运用为期刊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47-48].而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下APP的创新与发展,使期刊传播论文内容的载体更加多元化.现已经成功研发了Android版和IOS版手机APP——“中国地理手机报”(图2),能够实现从专业期刊免费阅读到投稿进度的全程跟踪服务,具有浏览和阅读期刊、检索文献、通知消息、个人空间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查询投审稿状态、浏览过刊现刊信息等.
具体功能为:① 浏览和阅读期刊。用户可以浏览已收录的期刊,点击期刊可以浏览期刊刊发的论文,点击论文题目即可浏览论文中文摘要。APP还提供了PDF版文献下载功能,以供用户阅读完整版论文。② 通知消息。帮助用户了解最新学科快讯、期刊动态、期刊信息及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③“我+”,即个人空间。用户可以随时查看稿件进度、已收藏期刊、消息、下载的文件等,也可将使用意见反馈给管理者和编辑部。④ 检索文献功能。APP提供了搜索功能,用户可以对感兴趣的作者、文献进行检索与阅读。APP可以促进实现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目标受众的高度粘合,成为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数字化出版与传播论文的重要途径。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中国地理手机报APP
-->Fig. 2Mobile phone APP of Chinese geographical journal
-->
5.5.2 微信服务公众号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4年8月发布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49]中明确指出“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开设公众帐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目前,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在商务、政务、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得到普及应用,部分学术期刊已将微信公众号服务应用在办刊过程中[50-51]。新媒体编辑形式的微信内容被阅读的平均数约是传统媒体形式的3 倍[52]。但是,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微信内容形式与纸媒并无差异,仅是将论文全文或部分直接复制到微信之中,并没有制作适应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屏幕一般较小)阅读的微信内容,文字冗长,图文杂乱,缺乏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提炼,很不方便读者的阅读。
目前,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平台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开通了两年(图3),会不定期地推送新媒体制作的微信内容给用户,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已增加至近万人,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阅读群体,增强了读者、作者与科技期刊之间的“粘性”,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微信“生态圈”,扩大了期刊集群平台在移动端读者群中的影响力。例如:陆大道院士等发表在《地理研究》2016年第5期的《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53]笔谈的题目是: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但是微信的题目则提炼为:总理问“胡焕庸线能否突破”,我们的思考是……。这个微信题目一是与大众关心的“总理之问”相呼应,二是点出了地理学家的思考是怎样的,三是图文并茂,制作精良,具有创意,把枯燥的论文灵动了起来。如此吸引了读者的极大阅读与传播兴趣。事实表明,这则图文并茂的微信传播效果极佳,短短一周,该条微信的阅读人数超过1.5万人,阅读将近2万次,这是传统出版难以企及的。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微信服务公众号
-->Fig. 3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for Chinese geography and 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s
-->
5.6 数据出版
数据出版是近几年由出版界和数据共享界共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数据出版是一种鼓励科研工作者共享数据的新方式,它是对科学数据的直接出版,并不需要从中分析问题或者获得结论,因此数据出版对于保持数据的完整性、防止科学造假、减少重复的时间及资金投入、提高数据发表者及发表机构在科研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促进数据共享、提高科研合作等具有重大意义[54]。数据出版有多种形式,数据期刊是其中一种出版形式。数据期刊是发布与发表文章关联的数据,而文章数据是以描述数据集收集、处理、格式、过程、精度、可信度等细节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其篇幅较短,能使读者快速地明白所描述数据集的所有相关细节信息[54]。《地理学报》于2014年第69卷增刊刊发了第一期全球科学研究数据出版(专辑)(图4),开拓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界数据出版的先河,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地理学报》2014年第69卷增刊出版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专辑)
-->Fig. 4Dataset of global change science researches published in the supplement of volume 69,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in 2014
-->
5.7 科研云助手系统
科研云助手系统深入科研环节,挖掘科研工作者的多元需求。目前设置了云课程、数据超市、数据处理、文稿编审、英文编译等模块。通过科研云助手系统,能够使用户在处理稿件的同时,获取与自身科研相关的各类专题信息,大大增强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数字传媒平台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云课堂是在线、线下课程有机结合,不仅组织一线科学家关于学科发展前沿与热点的把握和呈现,也有期刊编辑与优秀审稿专家关于论文写作技能、技巧与经验的分享。同时,将采集与录制国内外优秀地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技能课程,精编成网络云课程。完成了《SWIM水文模型模拟》《地理学研究中的尺度问题》《近十年国际人文地理研究的发展及启示:基于八大国际地理刊物文献的统计分析》《农业遥感的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审稿过程、要求及其对提升写作技能的启示》《地理学论文写作过程中图表常见问题及其修正》《地理数据分析与建模的常见问题》《地理论文制图存在的常见问题》《地理论文选题及其案例剖析》等多门在线视频课程的采集与制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在线云课程的采集与制作、加密技术模式,并将成为中国地理与资源领域在线云课程的示范课程。任何用户都可以实现跨时空的访问,不仅能够让用户拥有向优秀专家学习的机会,更能满足用户多学科、跨领域学习的需求。这将极大地创新中国地理与资源领域科研技能的学习模式。课程类型主要包括中国地理与资源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数据处理与二次开发,科研写作及大会报告精选。
数据超市为广大用户集成高、中、低分辨率卫星影像,大飞机和无人机航空影像和历史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可以提供影像校正、镶嵌融合和调色匀色等遥感影像处理,地图矢量化、电子地图生产和专题地图制作等矢量数据处理,多源卫星影像下载工具、移动GIS开发和WebGIS开发等软件服务。协助解决科研工作者用数据与处理数据的难题。
5.8 媒体宣传与推广
为促进中国地理与资源领域的优秀科研成果有效传播,扩大中国地理与资源领域学术期刊的影响,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平台积极开展科研论文与科研成果的媒体推广与宣传。目前,开展了期刊论文面向社会的媒体推广与宣传。新华网于2016年6月16日以“科学研究表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将长期存在”为题,报导了陆大道等分别发表在《地理研究》和《地理学报》的《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53]、《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55]两篇文章。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与国家地理与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科研成果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通过网站平台的地理新闻、会议信息、前沿聚焦等栏目开展面向学科的推广与宣传。通过微信开展了面向地理与资源学科的读者与作者的推广与宣传。总之,通过多渠道,开展地理与资源学术期刊论文的宣传与推广,促进公众了解地理与资源知识,扩大地理与资源领域学术期刊以及科研成果的综合影响。5.9 中国地理与资源权威专家库
为了更好地组织中国地理与资源权威专家开展课题咨询、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活动,以及对接国家智库建设等需求,切实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服务,同时也为广大地理与资源科研工作者提供展现自身业绩、论著成果、科研特长的平台,活化与集成期刊后台审稿专家数据,研发出中国地理与资源权威专家库(图5)。专家库本着高层次、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原则,目前已有300多名中国地理与资源领域的专家完成注册,填写了全面的专家信息,包括个人简历、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科研项目、科研获奖、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专利成果、软件成果,以及学术贡献及专长。该库方便相关领域的人员检索查询相关权威专家信息。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中国地理与资源权威专家库管理系统
-->Fig. 5Authoritative expert database for Chinese geography and resources science
-->
5.10 中国地理会议服务系统
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实现学术会议信息化将对学术会议的召开与管理带来很大方便。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将会议注册、会务安排、论文提交以及论文审核等内容都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可大大提高学术会议的管理水平。现已成功研发出一站式中国地理会议管理平台。例如,2016年4月在重庆西南大学召开的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等多个会议使用了该会议系统,高效快捷地完成会议注册与组织工作。研发的会议系统具有网站信息发布、会议注册、用户管理、论文提交、酒店预订、在线支付等主要功能。此外,还可以开展网站定制、视频及课件制作、在线直播等会前、会中、会后一揽子全程服务,力争为广大用户提供一流的学术会议网站建设服务及会务组织全程服务。5.11 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
为促进中国地理学的创新与发展,推动地理科技书刊编辑出版工作及经验交流,展示科研最新进展,发布地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最新成果,更好地服务地理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以及增强与扩大期刊的影响力。自2009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自2014年举办的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开始,连续3年参会人数超过200人,参会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每次大会特邀知名****做专题报告,展示学科前沿动态;特邀知名****和编辑部编辑做科研论文写作指导,服务广大作者、读者。例如,2016年4月在重庆西南大学举办的“2016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暨首届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发布会”,有来自全国100余家单位的350多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代表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创下了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年会的新记录。而通过此次编辑出版年会首次发布“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为中国本土地理期刊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通过表彰“优秀论文”作者,拓展了中国地理学会服务会员、服务地理科技工作者、促进地理学科发展的职能,对学会发展和学科进步发挥积极作用[56]。5.12 不定期的专题性期刊沙龙
不定期组织专题沙龙,基于区域特色,定向挖掘全国地方院校的需求及其学术专长。例如,2015年4月24-25日,在贵州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中国地理期刊编辑沙龙。《地理学报》《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生态学报》《遥感学报》《地域研究与开发》等期刊的代表,以及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师生共40余人参会。中国地理期刊编辑沙龙搭建了一个期刊与作者、读者互动交流平台,提供了最直接的高水平科技论文写作交流与“岩溶地貌”“石漠化”等专题的征稿服务,对提升期刊办刊质量与提升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科研成果表达水平等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015年10月27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中国地理期刊与CSSCI发展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承办。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世界地理研究》《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的代表,以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近百位师生参会。该次沙龙成为地理类期刊与CSSCI评价中心最直接交流的平台,对提升期刊办刊质量,部分综合期刊入选CSSCI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5.13 《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政策版与科普版
地理与资源国情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与资源国情信息,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服务管理的重要保障[57],对科学把握中国面临的诸多复杂局面和发展机遇,更好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迎接各种挑战,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一门“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学科[58],地理科学是关于国情研究最主要的学科之一[59],是地理与资源国情最主要的研究与反映渠道。长期以来,地理科学在生态环境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中国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国家决策层、管理层与普通公众,都可以通过地理科学了解中国在生态环境、城市、土地、旅游、区域发展、地缘政治、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最新地理国情,通过参考和借鉴地理与资源国情的最新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与持续发展。凝练与加工骨干期刊已刊并精选出来的优秀论文,立足原文,又高于原文,力争从浩瀚的文献资源中,提炼出符合当前现实、有针对性、有政策启示的重要见解和观点。为此,创刊了《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政策版》(图6),力争实现为地理学家开言路,为国家决策献计谋。创刊了《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科普版》,力争实现为广大公众讲科普,为公众了解中国的地理与资源国情提供途径。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政策版与科普版封面
-->Fig. 6The covers of 《China Geographical and Resources State Express》 policy science and popular science edition
-->
创刊号是从中国地理与资源类10种骨干期刊2014-2015年刊发的2000多篇稿件中,由专家工作委员票选推荐,精选选出23篇入选《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政策版》(表2),即应用中的地理;15篇入选《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科普版》(表3),即生活中的地理。这改变了科研成果大量只用于课题申请与结题、职称评定等个人需求状况,有效地延伸中国地理与资源科研成果的价值链,拓展中国地理与资源学术研究的综合应用价值,更好地对接地理与资源学术研究与社会应用。
Tab. 2
表2
表2《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政策版》创刊号入选文章
Tab. 2Papers collected by 《China Geographical and Resources State Express》 policy science edition
序号 | 第一作者 | 文章题目 | 文献来源 |
---|---|---|---|
1 | 方创琳 |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调整与城市规模新格局 | [60] |
2 | 甄峰 |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 | [61] |
3 | 陈雯 | 长江三角洲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与态势判断 | [62] |
4 | 石忆邵 | 我国“城市病”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 [63] |
5 | 杜德斌 | 依托五大战略枢轴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 | [64] |
6 | 毛汉英 | 我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及其应对之策 | [65] |
7 | 陆俊元 | 我国需加强战略研究与筹划应对北极环境变化 | [66] |
8 | 张耀光 | 我国海南省三沙市行政建制特点及其海洋资源开发 | [67] |
9 | 黄震方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 | [68] |
10 | 保继刚 | 我国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的发展及其控制对策 | [69] |
11 | 刘艳华 | 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 | [70] |
12 | 丁建军 | 我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综合贫困比较 | [71] |
13 | 刘纪远 |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 [72] |
14 | 张君珏 | 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需注意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 [73] |
15 | 龙花楼 |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实现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空间衔接的建议 | [74] |
16 | 孙斌栋 |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75] |
17 | 李裕瑞 | 我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政策启示 | [76] |
18 | 孟广文 | 对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 [77] |
19 | 沈镭 | 2050年我国能源消费的情景预测 | [78] |
20 | 王腊芳 | 我国制造业节能降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79] |
21 | 史培军 | 我国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风险防范的凝聚力模式 | [80] |
22 | 刘春腊 | 我国生态补偿的省域差异 | [81] |
23 | 龚胜生 | 加快“癌症村”综合治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82] |
新窗口打开
Tab. 3
表3
表3《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科普版》创刊号入选文章
Tab. 3Papers collected by 《China Geographical and Resources State Express》 popular science edition
序号 | 第一作者 | 文章题目 | 文献来源 |
---|---|---|---|
1 | 秦大河 | 气候变化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 [83] |
2 | 毛汉英 | 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格局和对策 | [65] |
3 | 封志明 | 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和限制度 | [84] |
4 | 杜德斌 | 依托五大战略枢轴,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 [64] |
5 | 李同昇 | 中亚国家地缘位置与中国地缘战略的若干思考 | [85] |
6 | 刘云刚 | 1990年代以来在华跨国移民动态特征 | [86] |
7 | 潘竟虎 | 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 | [87] |
8 | 何深静 | 中国大城市贫困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88] |
9 | 刘春腊 | 中国生态补偿的省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 [81] |
10 | 吴吉东 | 1949-2013年中国气象灾害灾情变化趋势 | [89] |
11 | 王露 | 基于分县尺度的2020-2030年中国未来人口分布 | [90] |
12 | 马颖忆 |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 | [91] |
13 | 蒋金亮 | 中国人—地碳源汇系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特征 | [92] |
14 | 戚伟 | “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格局变化 | [93] |
15 | 杨宇 | 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分布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化 | [94] |
新窗口打开
5.14 率先开展中国地理学术论文成果的综合评价,发布首届“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TOP30)”
进入信息全球化时代,SCI/SSCI论文越来越成为中国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衡量其基础研究实力的评价标准[95],甚至出现“唯‘SCI/SSCI’论”的现象,中文权威核心期刊论文的学术价值评定和认可度则相应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文权威核心期刊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38-39, 96]。2015年4月,《Nature》发表的科研评价十原则莱顿宣言指出,科研评价时对那些用本国语言发表的论文不可忽略不计[97]。2015年11月,《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强调从看中所发表论文的期刊国别、影响因子和期刊等级向看重论文本身的创新性和社会价值的转变。随后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发办〔2015〕94号)提出,要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创新性和社会价值,推动各类公共资金资助的科研成果优先在中国中英文期刊上发表。
为了顺应国际趋势及贯彻上述文件精神,依据评选指标的科学性以及数据资料的可获取、可操作性原则,基于千份问卷调查(2015年6月5-10日,利用微信等向全国地理科学工作者发放问卷链接,共发放问卷1063份,回收有效问卷93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96%),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出期刊影响影响因子、论文被引频次、论文下载量等三大评价指标,同时按照论文学术价值评价的与时俱进性,将论文的创新性和社会价值也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中。基于此,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综合性的论文学术价值综合评价模型[38],评价模型为:
学术影响力= 权重1 × 期刊影响因子+ 权重2 × 论文下载量+ 权重3 × 论文被引频次+ 论文创新性附加分+ 论文社会价值附加分 (1)
基于此模型,在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与学术工作委员会的密切合作下,开展了首届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论文的评选工作。从中国地理学会所属期刊2012-2013年期间发表的6000多篇论文中严格评选出30篇(表4),在2016年4月召开的2016年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上首次发布了“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TOP30)”[56],并举行了热烈隆重的颁奖仪式,率先大力拓展了中国地理学术研究成果的综合价值评价工作,为中国地理期刊的全面发展注入巨大推动力,对中国地理学科的发展而言,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Tab. 4
表4
表4首届“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TOP30)”获奖名单
Tab. 4Awarding list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apers in Chinese Geographic Journals (TOP30)"
第一作者 | 论文题目 | 发表刊物 | 年 | 卷(期) |
---|---|---|---|---|
刘彦随 |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 地理学报 | 2012 | 67(8) |
王 洋 | 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 | 地理研究 | 2012 | 31(7) |
李建国 | 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热点 | 地理学报 | 2012 | 67(9) |
甄 峰 | 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 | 地理学报 | 2012 | 67(8) |
孙鸿烈 |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 地理学报 | 2012 | 67(1) |
穆少杰 | 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 地理学报 | 2012 | 67(9) |
马晓冬 |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 | 地理学报 | 2012 | 67(4) |
陈亚宁 |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研究思考 | 干旱区地理 | 2012 | 35(1) |
陈培阳 | 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 地理学报 | 2012 | 67(8) |
张春梅 |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 地理科学 | 2013 | 33(1) |
龙花楼 |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 | 地理科学进展 | 2012 | 31(2) |
马 丽 | 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 | 地理学报 | 2012 | 67(10) |
龙 瀛 | 利用公交刷卡数据分析北京职住关系和通勤出行 | 地理学报 | 2012 | 67(10) |
曲衍波 |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修正与测算——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 地理学报 | 2012 | 67(4) |
秦 萧 | 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 | 地理科学进展 | 2013 | 32(9) |
李 洪 |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市水库湿地演变驱动力分析 | 地理学报 | 2012 | 67(3) |
何仁伟 | 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 | 地理科学进展 | 2013 | 32(4) |
姜会明 | 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 | 地理科学 | 2012 | 32(5) |
覃成林 |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 | 经济地理 | 2013 | 33(1) |
牛晓春 | 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 | 干旱区地理 | 2013 | 36(2) |
吴 康 |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影响下的跨城流动空间特征 | 地理学报 | 2013 | 68(2) |
李 山 | 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及其应用 | 地理学报 | 2012 | 67(4) |
李双双 | 近10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 地理学报 | 2012 | 67(7) |
汤庆园 |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上海市房价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经济地理 | 2012 | 32(2) |
李峰平 |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综述 | 地理科学 | 2013 | 33(4) |
姚士谋 | 顺应我国国情条件的城镇化问题的严峻思考 | 经济地理 | 2012 | 32(5) |
邓 羽 | 北京城区交通时间可达性测度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地理学报 | 2012 | 67(2) |
胡 最 | 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空间特征 | 地理学报 | 2013 | 68(2) |
蔺雪芹 | 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 地理研究 | 2013 | 32(4) |
罗栋梁 | 青海高原中、东部多年冻土及寒区环境退化 | 冰川冻土 | 2012 | 34(3) |
新窗口打开
“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的发布有助于逐步打破“唯SCI/SSCI”的论调,克服为发文章而发文章的弊端,实现不同期刊、语种刊发论文的同标准评价,增强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号召力,努力增强“成果首发、学术推动、学术评价、知识服务”等重大作用,更好地对接中国地理学术研究成果与社会应用以及现实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发展[56]。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自2006年起,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及其期刊人经过10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积极应对国内外期刊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勇于创新,基本完成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服务平台的战略构想,并进行积极的实践,成功地推出了“中国地理资源期刊数字传媒网”(http://www.geog.com.cn/article/2017/0375-5444/www.geores.com.cn)这个集群服务平台网站以及14项具有显示度的期刊产品,事业思路清晰,行动果敢有力,工作扎实有序,集群功能完备,投入产出比高,可以说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的“辽宁舰”业已成型,极大地推动实现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由传统纸质出版向富媒体出版、期刊由文献生产者向学科与社会集成型知识服务提供平台的两大根本性转型,让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掌握了主动,把握了先机,开启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发展的新局面和新时代。2016年10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的第9届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期刊沙龙——“专业期刊集群服务平台:挑战·机遇·路径”、以及2016年11月18日在成都举办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第26次学术研讨会暨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研修班上,作为大会特邀报告,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获得了与会期刊同仁的热烈反响以及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的高度认可。6.2 讨论
第一,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及其期刊人敢于应对国内外挑战,把握时代与期刊发展趋势,开展集群化的主动转型升级,以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目前,期刊集群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各个期刊分散在不同的单位,不同的部门,也都有不同的管理条块,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合作模式、利益分享机制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确保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服务平台的持续发展已经显得十分紧迫。第二,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平台不仅要主动挖掘用户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求,还要有创新意识地去创造需求。例如:如何进一步服务学科发展,如何积极发挥“成果首发、学术推动、学术评价、知识服务”等重大作用,如何更好地践行“学术出版+大众传媒”的模式,以更进一步凸显期刊集群平台的存在价值,形成特色的话语权。通过多元期刊增值产品的研发与持续推出,力争创新互联网+时代“期刊+科研+生活”的新方式,成为用户可用、愿用、想用的集群服务平台。
第三,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平台要努力做到期刊发展与市场取向相结合、卓越品质与经营策略相结合、创新梦想与集群发展的战略相结合。在加盟期刊保证出版的质量与品位,确保“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多元增值服务及其产品,期刊实现自我造血式的创新发展,逐渐走上一条能够创造良好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道路上来。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2] | , 从科技期刊和科研工作相互关系的角度研究科技期刊对科研活动的影响,分析科技期刊对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影响以及科研活动对科技期刊的影响。论证科技期刊对科研活动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发表对科研人员的发掘与培养,而科研活动对科技期刊的作用体现在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以及对科技期刊编辑科学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 , 从科技期刊和科研工作相互关系的角度研究科技期刊对科研活动的影响,分析科技期刊对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影响以及科研活动对科技期刊的影响。论证科技期刊对科研活动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发表对科研人员的发掘与培养,而科研活动对科技期刊的作用体现在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以及对科技期刊编辑科学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
[3] | , 世界科技期刊发展经历了创建、专业、检索、规范等发展时期后,目前已进入数字化发展期。与世界科技期刊发展的343年相比,我国科技期刊起步要晚150年。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我国,科技社团在科技期刊办刊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世界上第一本学术期刊《哲学汇刊》由英国皇家学会创办开始,到目前世界科技期刊出版机构中科技社团占43.2%,在中国大陆仅中国科协系统及其各级学会主办期刊就占我国科技期刊总数的41.4%。目前,世界科技期刊呈现出以科技发展和学科细分为基本依据、以数字化为基本手段、以集群化运营为基本形式的竞争发展态势,我国科技期刊正面临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良好机遇。对此,我国科技社团期刊必须寻求其积极而有效的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策略,要明确学术团体办刊的社会责任; 办刊理念要由“卖物品”向“卖信息”转变、由“苦笑”向“微笑”转变、由“群猫”向“大猫”转变; 大力实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 加大科技期刊的非营利政策支持; 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 . , 世界科技期刊发展经历了创建、专业、检索、规范等发展时期后,目前已进入数字化发展期。与世界科技期刊发展的343年相比,我国科技期刊起步要晚150年。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我国,科技社团在科技期刊办刊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世界上第一本学术期刊《哲学汇刊》由英国皇家学会创办开始,到目前世界科技期刊出版机构中科技社团占43.2%,在中国大陆仅中国科协系统及其各级学会主办期刊就占我国科技期刊总数的41.4%。目前,世界科技期刊呈现出以科技发展和学科细分为基本依据、以数字化为基本手段、以集群化运营为基本形式的竞争发展态势,我国科技期刊正面临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良好机遇。对此,我国科技社团期刊必须寻求其积极而有效的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策略,要明确学术团体办刊的社会责任; 办刊理念要由“卖物品”向“卖信息”转变、由“苦笑”向“微笑”转变、由“群猫”向“大猫”转变; 大力实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 加大科技期刊的非营利政策支持; 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 |
[4] | . , 2015( 国内外期刊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集群化是提高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模式,为适应这一发展规律,我国科技期刊业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改革,但目前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文章重点分析当前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的几种模式,并在了解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的趋势。 . , 2015( 国内外期刊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集群化是提高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模式,为适应这一发展规律,我国科技期刊业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改革,但目前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文章重点分析当前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的几种模式,并在了解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的趋势。 |
[76] | . , |
[77] | , |
[5] | |
[77] | . , |
[78] | , |
[6] | |
[78] | . , |
[79] | , 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发展特征使中国制造业具有较大节能空间。通过计算中国各区域、各省市制造业及其分行业的能源强度和节能潜力,分析了制造业节能潜力的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能源强度存在明显差异,且东部地区远低于中西部地区,但近几年区域间能源强度差距在逐步缩小,同时各区域内部不同省市间能源强度差距也在不断拉近。2高于全国平均节能潜力水平的省份有17个,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这些省市的平均节能潜力都在70%以上,说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制造业节能空间很大。3高节能潜力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对能源利用效率要求较高、产业前后向关联效应较强的行业。4虽然各省市制造业分行业节能潜力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但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的节能潜力在各地区排名都很靠前。5在制定节能政策和措施时,不但要根据各地区资源、能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差别化对待;还要充分考虑行业间的差异。 |
[7] | |
[79] | . , 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发展特征使中国制造业具有较大节能空间。通过计算中国各区域、各省市制造业及其分行业的能源强度和节能潜力,分析了制造业节能潜力的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能源强度存在明显差异,且东部地区远低于中西部地区,但近几年区域间能源强度差距在逐步缩小,同时各区域内部不同省市间能源强度差距也在不断拉近。2高于全国平均节能潜力水平的省份有17个,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这些省市的平均节能潜力都在70%以上,说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制造业节能空间很大。3高节能潜力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对能源利用效率要求较高、产业前后向关联效应较强的行业。4虽然各省市制造业分行业节能潜力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但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的节能潜力在各地区排名都很靠前。5在制定节能政策和措施时,不但要根据各地区资源、能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差别化对待;还要充分考虑行业间的差异。 |
[80] | , 在综合风险防范“凝聚力”概念的基础上,从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风险防范的“凝聚力”基本原理、凝聚力形成中的协同效能、凝聚力实现手段、凝聚力优化对提高系统抗打击能力的作用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凝聚力”的科学内涵,并初步建立了“凝聚力”的模式,以期完善现有综合风险防范理论体系。结果表明:协同宽容、协同约束、协同放大和协同分散四个基本原理阐述了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风险凝聚力在协同运作上的四种表现,同时也是凝聚力在“凝心”和“聚力”具体问题上的4种优化目标的阐释;凝聚力模式将四个协同原理及其优化目标转化为社会认知普及化、成本分摊合理化、组合优化智能化、费用效益最大化等-系列手段,实现了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风险防范产生的共识最高化、成本最低化、福利最大化以及风险最小化;运用复杂系统建模和仿真的方法,通过设计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表达,验证了随着系统凝聚力的提高,系统抵抗局部和全局打击的能力均得以增强,而且,可通过优化社会-生态系统中节点的结构和功能,以达到提升系统凝聚力的目的;凝聚力模式补充了灾害系统中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等概念在阐释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风险防范问题上存在的缺陷。 |
[8] | , 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对1982-2014年《地理研究》的载文情况进行了总体回顾和客观评价,主要内容包括33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年际变化、第一作者及核心作者群、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各类资金资助情况、论文关键词及被引用情况等几个方面.研究表明:①《地理研究》的载文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②《地理研究》拥有庞大的作者数量,但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的核心作者占第一作者的9.5%;③第一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在区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④国家级基金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项目资助类型;⑤在热点内容、区域(尺度)和方法等方面体现了学科特点;⑥《地理研究》在地理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客观地展示了《地理研究》33年来的办刊历程及学术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地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可为《地理研究》今后发展以及中国地理学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 , 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对1982-2014年《地理研究》的载文情况进行了总体回顾和客观评价,主要内容包括33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年际变化、第一作者及核心作者群、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各类资金资助情况、论文关键词及被引用情况等几个方面.研究表明:①《地理研究》的载文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②《地理研究》拥有庞大的作者数量,但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的核心作者占第一作者的9.5%;③第一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在区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④国家级基金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项目资助类型;⑤在热点内容、区域(尺度)和方法等方面体现了学科特点;⑥《地理研究》在地理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客观地展示了《地理研究》33年来的办刊历程及学术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地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可为《地理研究》今后发展以及中国地理学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
[80] | . , 在综合风险防范“凝聚力”概念的基础上,从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风险防范的“凝聚力”基本原理、凝聚力形成中的协同效能、凝聚力实现手段、凝聚力优化对提高系统抗打击能力的作用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凝聚力”的科学内涵,并初步建立了“凝聚力”的模式,以期完善现有综合风险防范理论体系。结果表明:协同宽容、协同约束、协同放大和协同分散四个基本原理阐述了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风险凝聚力在协同运作上的四种表现,同时也是凝聚力在“凝心”和“聚力”具体问题上的4种优化目标的阐释;凝聚力模式将四个协同原理及其优化目标转化为社会认知普及化、成本分摊合理化、组合优化智能化、费用效益最大化等-系列手段,实现了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风险防范产生的共识最高化、成本最低化、福利最大化以及风险最小化;运用复杂系统建模和仿真的方法,通过设计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表达,验证了随着系统凝聚力的提高,系统抵抗局部和全局打击的能力均得以增强,而且,可通过优化社会-生态系统中节点的结构和功能,以达到提升系统凝聚力的目的;凝聚力模式补充了灾害系统中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等概念在阐释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风险防范问题上存在的缺陷。 |
[81] | , 由于中国区域发展水平、生态资源本底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性,致使生态补偿实践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生态补偿的补偿类型、利益主体(谁补偿、补给谁)、补偿形式、补偿标准(补多少)及补偿方式与渠道等是其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核心。中国生态补偿实践格局存在省域差异,在补偿类型上,涉及综合型、森林生态补偿、湿地生态补偿、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等各个方面,且省级差异较大;在补偿形式上,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施的生态补偿和省域政府对生态保护者的补偿是中国各省域生态补偿利益关系的两种主要形式;在补偿标准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广东等省的补偿水平相对较高,而新疆、西藏、甘肃、贵州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生态补偿标准较低;在补偿方式与渠道上,财政转移支付在各省普遍采用,赔偿金、资源价值费、资源税在各省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在补偿利益主体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农户'的生态补偿利益格局在全国各省均有,'企业—农户、企业—地方政府'作为补充。之所以在不同省域之间会存在生态补偿的差异性,这与国家的政策方针导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资源禀赋及地域分布、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众对生态资源价值的认识、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中国生态补偿的省域差异,既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客观性,同时需要从政策、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加以管控与协调。 |
[9] | , 依据国内外主要检索机构2015年发布的2014年度期刊论文主要指标,分析中国地理学机构和期刊的论文发表、引证和获奖情况。数据来源主要包括: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单位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5年版)》;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4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公布的201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并重点对《地理学报》和《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5年的刊文和获奖情况进行了总结。 . , 依据国内外主要检索机构2015年发布的2014年度期刊论文主要指标,分析中国地理学机构和期刊的论文发表、引证和获奖情况。数据来源主要包括: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单位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5年版)》;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4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公布的201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并重点对《地理学报》和《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5年的刊文和获奖情况进行了总结。 |
[81] | . , 由于中国区域发展水平、生态资源本底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性,致使生态补偿实践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生态补偿的补偿类型、利益主体(谁补偿、补给谁)、补偿形式、补偿标准(补多少)及补偿方式与渠道等是其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核心。中国生态补偿实践格局存在省域差异,在补偿类型上,涉及综合型、森林生态补偿、湿地生态补偿、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等各个方面,且省级差异较大;在补偿形式上,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施的生态补偿和省域政府对生态保护者的补偿是中国各省域生态补偿利益关系的两种主要形式;在补偿标准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广东等省的补偿水平相对较高,而新疆、西藏、甘肃、贵州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生态补偿标准较低;在补偿方式与渠道上,财政转移支付在各省普遍采用,赔偿金、资源价值费、资源税在各省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在补偿利益主体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农户'的生态补偿利益格局在全国各省均有,'企业—农户、企业—地方政府'作为补充。之所以在不同省域之间会存在生态补偿的差异性,这与国家的政策方针导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资源禀赋及地域分布、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众对生态资源价值的认识、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中国生态补偿的省域差异,既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客观性,同时需要从政策、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加以管控与协调。 |
[82] | , “癌症村”是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村落,是癌症高发现象在村级空间尺度上的反映。“癌症村”的出现是人地关系演变的结果,其时空分布及变迁是一个健康地理学问题。本文从健康地理学角度出发。在判定“癌症村”概念和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1980—2011中国癌症村数据库”,运用Arc GIS时空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80—2011)“癌症村”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从1954年开始出现“癌症村”。到2011年底,全国累计发现351个“癌症村”:1988年前“癌症村”增长缓慢,1988年之后呈加速增长趋势,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累计新增“癌症村”186个.占全部“癌症村”的53%.是我国的“癌症村群发年代”;我国“癌症村”为集聚型分布,但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是东部多于中部。中部多于西部;根据“癌症村”密度,全国可分为“癌症村稠密区”、“癌症村较密区”、“癌症村稀疏区”、“癌症村空白区”四个层次;最近30年来。我国“癌症村”重心位置一直在鄂、豫两省交界地区移动。总体上具有自西向东移动的趋势。而每5年间新增“癌症村”的重心也始终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移动,总体上存在自东北向西南移动的趋势;我国“癌症村”分布与河流关系十分密切。近60%的“癌症村”分布在距离河流3km的范围内.81%的“癌症村”分布在距离河流5km的范围内;我国“癌症村”的产生。95.16%为化学致癌因子所致,1.99%为病毒致癌因子所致,1.14%为物理致癌因子所致;环境污染。尤其是水体污染,是导致“癌症村”的罪魁祸首。 |
[10] | |
[11] | , 依据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Web of Science数据库、Springer数据、来稿刊稿统计等资料,检索并分析了2011-2015年《地理学报(英文版)》的稿件来源、刊稿量、网络下载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被引期刊、施引期刊和高被引论文等主要载文和引证指标.2011-2015年间,该刊国际来稿比例由26.5%增加到47.9%,影响因子由2011年的0.832提高到2015年的1.923.通过对该刊近5年发展状况的全面分析,为期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我国地理学期刊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 , 依据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Web of Science数据库、Springer数据、来稿刊稿统计等资料,检索并分析了2011-2015年《地理学报(英文版)》的稿件来源、刊稿量、网络下载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被引期刊、施引期刊和高被引论文等主要载文和引证指标.2011-2015年间,该刊国际来稿比例由26.5%增加到47.9%,影响因子由2011年的0.832提高到2015年的1.923.通过对该刊近5年发展状况的全面分析,为期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我国地理学期刊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 , |
[23] | , 介绍 IEEE公司出版的 IEL全文光盘数据库检索系统。结合工作实践讨论了该系统的特点、检索界面基本要素、检索方法、文献输出格式和下载方式等。 . , 介绍 IEEE公司出版的 IEL全文光盘数据库检索系统。结合工作实践讨论了该系统的特点、检索界面基本要素、检索方法、文献输出格式和下载方式等。 |
[24] | |
[25] | [D]. , [D]. , |
[82] | . , “癌症村”是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村落,是癌症高发现象在村级空间尺度上的反映。“癌症村”的出现是人地关系演变的结果,其时空分布及变迁是一个健康地理学问题。本文从健康地理学角度出发。在判定“癌症村”概念和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1980—2011中国癌症村数据库”,运用Arc GIS时空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80—2011)“癌症村”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从1954年开始出现“癌症村”。到2011年底,全国累计发现351个“癌症村”:1988年前“癌症村”增长缓慢,1988年之后呈加速增长趋势,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累计新增“癌症村”186个.占全部“癌症村”的53%.是我国的“癌症村群发年代”;我国“癌症村”为集聚型分布,但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是东部多于中部。中部多于西部;根据“癌症村”密度,全国可分为“癌症村稠密区”、“癌症村较密区”、“癌症村稀疏区”、“癌症村空白区”四个层次;最近30年来。我国“癌症村”重心位置一直在鄂、豫两省交界地区移动。总体上具有自西向东移动的趋势。而每5年间新增“癌症村”的重心也始终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移动,总体上存在自东北向西南移动的趋势;我国“癌症村”分布与河流关系十分密切。近60%的“癌症村”分布在距离河流3km的范围内.81%的“癌症村”分布在距离河流5km的范围内;我国“癌症村”的产生。95.16%为化学致癌因子所致,1.99%为病毒致癌因子所致,1.14%为物理致癌因子所致;环境污染。尤其是水体污染,是导致“癌症村”的罪魁祸首。 |
[83] | ,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自2007 年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以来,新的观测证据进一步证明,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2012 年之前的3 个连续10 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气温,都比1850 年以来任何一个10 年更高,且可能是过去1400 年来最热的30 年。虽然1998-2012 年全球地表增温速率趋缓,但还不能反映出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1970 年以来海洋在变暖,海洋上层75 m以上的海水温度每10 年升温幅度超过0.11℃;1971-2010 年地球气候系统增加的净能量中,93%被海洋吸收。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1993-2010 年间高达3.2 mm/年。全球海洋的人为碳库很可能已增加,导致海洋表层水酸化。1971 年以来,全球几乎所有冰川、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冰量都在损失。其中1979 年以来北极海冰范围以每10 年3.5%~4.1%的速率缩小,同期南极海冰范围以每10 年1.2%~1.8%的速率增大。北半球积雪范围在缩小。20 世纪80 年代初以来,大多数地区的多年冻土温度升高。已在大气和海洋变暖、水循环变化、冰冻圈退缩、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中检测到人类活动影响的信号。1750 年以来大气CO<sub>2</sub>浓度的增加是人为辐射强迫增加的主因,导致20 世纪50 年代以来50%以上的全球气候变暖,其信度超过95%。采用CMIP5 模式和典型浓度路径(RCPs),预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将继续升高,热浪、强降水等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将增加,降水将呈现“干者愈干、湿者愈湿”趋势。海洋上层的温度比1986-2005 年间升高0.6~2.0℃,热量将从海表传向深海,并影响大洋环流,2100 年海平面将上升0.26~0.82m。冰冻圈将继续变暖。为控制气候变暖,人类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较工业化之前的温升达到2℃,全球年均经济损失将达到收入的0.2%~2.0%,并造成大范围不可逆的影响,导致死亡、疾病、食品安全、内陆洪涝、农村饮水和灌溉困难等问题,影响人类安全。但如果采取积极行动,2℃的温升目标仍可望达到。为遏制逐渐失控的全球变暖,需全球共同努力减排,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 . ,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自2007 年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以来,新的观测证据进一步证明,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2012 年之前的3 个连续10 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气温,都比1850 年以来任何一个10 年更高,且可能是过去1400 年来最热的30 年。虽然1998-2012 年全球地表增温速率趋缓,但还不能反映出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1970 年以来海洋在变暖,海洋上层75 m以上的海水温度每10 年升温幅度超过0.11℃;1971-2010 年地球气候系统增加的净能量中,93%被海洋吸收。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1993-2010 年间高达3.2 mm/年。全球海洋的人为碳库很可能已增加,导致海洋表层水酸化。1971 年以来,全球几乎所有冰川、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冰量都在损失。其中1979 年以来北极海冰范围以每10 年3.5%~4.1%的速率缩小,同期南极海冰范围以每10 年1.2%~1.8%的速率增大。北半球积雪范围在缩小。20 世纪80 年代初以来,大多数地区的多年冻土温度升高。已在大气和海洋变暖、水循环变化、冰冻圈退缩、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中检测到人类活动影响的信号。1750 年以来大气CO<sub>2</sub>浓度的增加是人为辐射强迫增加的主因,导致20 世纪50 年代以来50%以上的全球气候变暖,其信度超过95%。采用CMIP5 模式和典型浓度路径(RCPs),预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将继续升高,热浪、强降水等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将增加,降水将呈现“干者愈干、湿者愈湿”趋势。海洋上层的温度比1986-2005 年间升高0.6~2.0℃,热量将从海表传向深海,并影响大洋环流,2100 年海平面将上升0.26~0.82m。冰冻圈将继续变暖。为控制气候变暖,人类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较工业化之前的温升达到2℃,全球年均经济损失将达到收入的0.2%~2.0%,并造成大范围不可逆的影响,导致死亡、疾病、食品安全、内陆洪涝、农村饮水和灌溉困难等问题,影响人类安全。但如果采取积极行动,2℃的温升目标仍可望达到。为遏制逐渐失控的全球变暖,需全球共同努力减排,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 |
[84] | , 本文以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评价为核心,建立土地资源建制性与限制度模型,从全国、分省、分县等三个不同尺度,全面评估近10年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及其时空耦合规律,定量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程度及其空间格局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49年以来中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趋于增强; 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由42.87下降到34.50,土地资源限制度在降低。(2)中国分省的人粮关系趋于好转,中国大多省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处于较低水平; 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中国分省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呈降低趋势。(3)2000-2010年中国分县粮食盈余地区在增加,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人粮关系趋于改善; 2010年和2000年相比,中国基本不受土地资源限制的分县单元由60.27%增至70.63%,中国基于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较低,且近10年呈降低趋势;中国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上东部强于西部、南部强于北部、泛黄河流域强于长江流域的基本格局。 |
[26] | , . , |
[27] | , . , |
[28] | ,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杂志已经达到128种,成为我国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品牌期刊群.通过回顾总结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壮大离不开学会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品牌的树立与维护、办刊机制的创新、专业化的管理、集约化的经营、新技术的追踪与使用及编审队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期刊群达到一定规模后,今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尽快向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 . ,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杂志已经达到128种,成为我国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品牌期刊群.通过回顾总结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壮大离不开学会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品牌的树立与维护、办刊机制的创新、专业化的管理、集约化的经营、新技术的追踪与使用及编审队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期刊群达到一定规模后,今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尽快向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 |
[29] | , <b>[目的]</b>介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以期为国内科技期刊同行提供借鉴。<b>[方法]</b>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展策略和多种媒体发展具体案例为例,介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媒体融合发展现状。<b>[结果]</b>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基于集群优势逐步实现了期刊出版全程的信息化管理、期刊资源整合、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b>[结论]</b>掌握并积极应用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有助于实现期刊群内容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展示效果。 . , <b>[目的]</b>介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以期为国内科技期刊同行提供借鉴。<b>[方法]</b>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展策略和多种媒体发展具体案例为例,介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媒体融合发展现状。<b>[结果]</b>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基于集群优势逐步实现了期刊出版全程的信息化管理、期刊资源整合、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b>[结论]</b>掌握并积极应用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有助于实现期刊群内容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展示效果。 |
[30] | ., . , |
[31] | ,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小散弱的现状,提出借鉴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的进程。介绍了《中国激光》杂志社在发展专业化期刊集群工作中的创新思路,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中国激光》杂志社坚守内容为王的宗旨,探索以高附加值理论为指导,通过出版成本质量控制,提高出版能力并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延伸以光学前沿为品牌的各类增值服务。提出多类型期刊群建设的建议和设想,并呼吁各级主管部门应以试点先行,推及全面的策略,对期刊的集群化做出实质性的关注与努力。 . ,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小散弱的现状,提出借鉴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的进程。介绍了《中国激光》杂志社在发展专业化期刊集群工作中的创新思路,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中国激光》杂志社坚守内容为王的宗旨,探索以高附加值理论为指导,通过出版成本质量控制,提高出版能力并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延伸以光学前沿为品牌的各类增值服务。提出多类型期刊群建设的建议和设想,并呼吁各级主管部门应以试点先行,推及全面的策略,对期刊的集群化做出实质性的关注与努力。 |
[32] | |
[33] | . , 2016( . , 2016( |
[34] | , 同质化现象是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学术期刊同质化的形成是办刊体制、报刊机制、学术期刊决策者和生产者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要积极探寻学术期刊同质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正确认识、有效规避学术期刊的同质化. . , 同质化现象是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学术期刊同质化的形成是办刊体制、报刊机制、学术期刊决策者和生产者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要积极探寻学术期刊同质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正确认识、有效规避学术期刊的同质化. |
[35] | , 针对医学学报类期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期刊同质化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探讨解决同质化问题的对策:编辑部内部需要找准定位、突出优势、跟踪热点、坚持原则、优化服务、创新形式、加强推送、赏罚分明;相应的管理部门要做实期刊管理体制改革、学术评价体制改革,以保障医学学报类期刊的外部发展环境;医学学报类期刊应建立有效刊群,协调发展,形成品牌——从而解决期刊的同质化问题。 . , 针对医学学报类期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期刊同质化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探讨解决同质化问题的对策:编辑部内部需要找准定位、突出优势、跟踪热点、坚持原则、优化服务、创新形式、加强推送、赏罚分明;相应的管理部门要做实期刊管理体制改革、学术评价体制改革,以保障医学学报类期刊的外部发展环境;医学学报类期刊应建立有效刊群,协调发展,形成品牌——从而解决期刊的同质化问题。 |
[36] | , . , |
[37] | ., 2011( 4月底,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为报刊业描绘了未来发展蓝图,引起业界关注.与报业相比,期刊业发展有自身的特 点."十二五"期间,期刊业发展走势如何?做大做强的希望在哪里?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期刊协会原会长、现顾问张伯海 先生. . , 2011( 4月底,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为报刊业描绘了未来发展蓝图,引起业界关注.与报业相比,期刊业发展有自身的特 点."十二五"期间,期刊业发展走势如何?做大做强的希望在哪里?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期刊协会原会长、现顾问张伯海 先生. |
[38] | , . , |
[39] | ., ., |
[40] | |
[41] | , . , |
[42] | . , ., |
[43] | , 对于科技期刊的电子文档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来说,文档格式的标准化是其基石。文章阐述XML作为科技期刊电子数据交换的统一格式的原因和历程,概述美国科技期刊电子文档化标准NISOJATS的发展历程及其组成和结构,介绍我国科技期刊文档标准化状况,并对制订有关标准提出建议。文章呼吁同行能在借鉴美国科技期刊全文标记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中文科技期刊文档格式标准化的研究,为中文科技期刊的按需出版、在线发布、全文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共享打下基础。 . , 对于科技期刊的电子文档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来说,文档格式的标准化是其基石。文章阐述XML作为科技期刊电子数据交换的统一格式的原因和历程,概述美国科技期刊电子文档化标准NISOJATS的发展历程及其组成和结构,介绍我国科技期刊文档标准化状况,并对制订有关标准提出建议。文章呼吁同行能在借鉴美国科技期刊全文标记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中文科技期刊文档格式标准化的研究,为中文科技期刊的按需出版、在线发布、全文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共享打下基础。 |
[44] | ., 2014( . , 2014( |
[45] | , 针对当前传统的期刊阅读模式,分析并比较了新型的科技期刊全文阅读模式HTML的优势,并以实例指出在当前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大形势下,每一个期刊编辑部都应当抓住机遇,勇敢创新,积极采纳新观念、新技术。 . , 针对当前传统的期刊阅读模式,分析并比较了新型的科技期刊全文阅读模式HTML的优势,并以实例指出在当前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大形势下,每一个期刊编辑部都应当抓住机遇,勇敢创新,积极采纳新观念、新技术。 |
[46] | ,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加深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号服务的了解,引起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号应用的重视.[方法]针对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号服务的具体应用上缺乏研究,以致其服务模式尚未成熟的问题,分析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现状以及其不足.[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念和改进措施,包括功能建设、编辑加工、信息服务和出版、读者互动服务、移动宣传、网络编辑人才的培养等创新模式,尝试建立一种适合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推动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中的应用,达到最大化发挥微信的公众服务功能.[结论]随着学术期刊移动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微信公众号服务将在学术期刊中得到推广普及. . ,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加深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号服务的了解,引起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号应用的重视.[方法]针对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号服务的具体应用上缺乏研究,以致其服务模式尚未成熟的问题,分析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现状以及其不足.[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念和改进措施,包括功能建设、编辑加工、信息服务和出版、读者互动服务、移动宣传、网络编辑人才的培养等创新模式,尝试建立一种适合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推动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中的应用,达到最大化发挥微信的公众服务功能.[结论]随着学术期刊移动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微信公众号服务将在学术期刊中得到推广普及. |
[47] | ,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科技期刊仅靠纸媒和自主建设官方网站容易成为信息孤岛。科技期刊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为更广泛的用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力。文章以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为例,介绍了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并以科技期刊微博微信平台作为例证,建议科技期刊通过建立基于微博微信平台的影响力评价体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和发挥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 ,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科技期刊仅靠纸媒和自主建设官方网站容易成为信息孤岛。科技期刊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为更广泛的用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力。文章以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为例,介绍了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并以科技期刊微博微信平台作为例证,建议科技期刊通过建立基于微博微信平台的影响力评价体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和发挥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
[48] | ., 【目的】通过分析App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形式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医学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方法】 以App“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和 App“医客”为例,深入分析App在医学期刊出版中的应用现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App作为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应用形式之一,在价格、时效性、用户需求、阅读体验和功能完善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结论】 App可以成为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实践形式。推进App的应用,对于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 ., 【目的】通过分析App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形式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医学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方法】 以App“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和 App“医客”为例,深入分析App在医学期刊出版中的应用现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App作为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应用形式之一,在价格、时效性、用户需求、阅读体验和功能完善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结论】 App可以成为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实践形式。推进App的应用,对于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 |
[49] | |
[50] | , . , |
[51] | ,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为更多期刊应用微信技术积累可资借鉴的经验。【方法】以2015—2016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为样本,采用手机搜索法,结合期刊网站、纸质期刊等公告信息的浏览,从中选出271个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为讨论源刊,并于2015年6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手机应用测试。【结果】多数微信公众号基本资料展示良好,特色创新服务有所体现;按"对话框式""消息推送式""分类导航式"及"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等四种情形进行讨论。其中,"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是目前最优服务方式;今后应注意栏目设置与内容优化、创新服务项目开发以及多刊共用微信号等问题,基本资料展示要准确、简明、易记。【结论】微信公众号是科技期刊宣传推广的新途径,必须得到重视。 . ,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为更多期刊应用微信技术积累可资借鉴的经验。【方法】以2015—2016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为样本,采用手机搜索法,结合期刊网站、纸质期刊等公告信息的浏览,从中选出271个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为讨论源刊,并于2015年6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手机应用测试。【结果】多数微信公众号基本资料展示良好,特色创新服务有所体现;按"对话框式""消息推送式""分类导航式"及"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等四种情形进行讨论。其中,"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是目前最优服务方式;今后应注意栏目设置与内容优化、创新服务项目开发以及多刊共用微信号等问题,基本资料展示要准确、简明、易记。【结论】微信公众号是科技期刊宣传推广的新途径,必须得到重视。 |
[52] | , 【目的】提出提升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意见与建议,为学术期刊品牌的构建与提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设计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论文的质量水平、本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发表论文情况、论文的创新程度与研究问题的前沿性、期刊发行与期刊内容传播途径、参与学术活动情况、学术道德规范等7类因素,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贡献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与7类影响因素均存在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在7类影响因素中,"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是影响学术期刊品牌形象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也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塑造产生正面影响。 . , 【目的】提出提升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意见与建议,为学术期刊品牌的构建与提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设计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论文的质量水平、本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发表论文情况、论文的创新程度与研究问题的前沿性、期刊发行与期刊内容传播途径、参与学术活动情况、学术道德规范等7类因素,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贡献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与7类影响因素均存在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在7类影响因素中,"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是影响学术期刊品牌形象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也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塑造产生正面影响。 |
[53] | , <p>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简称“胡焕庸线”),被广泛认可和引用,是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高度关注胡焕庸线,并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问题。胡焕庸线因而再度引起争论和热议。据此,组织了一些地理****围绕该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力图从不同层面展现****们对胡焕庸线的理解与反思,从而深化胡焕庸线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而指导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区域实践。</p> |
[84] | . , 本文以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评价为核心,建立土地资源建制性与限制度模型,从全国、分省、分县等三个不同尺度,全面评估近10年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及其时空耦合规律,定量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程度及其空间格局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49年以来中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趋于增强; 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由42.87下降到34.50,土地资源限制度在降低。(2)中国分省的人粮关系趋于好转,中国大多省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处于较低水平; 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中国分省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呈降低趋势。(3)2000-2010年中国分县粮食盈余地区在增加,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人粮关系趋于改善; 2010年和2000年相比,中国基本不受土地资源限制的分县单元由60.27%增至70.63%,中国基于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较低,且近10年呈降低趋势;中国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上东部强于西部、南部强于北部、泛黄河流域强于长江流域的基本格局。 |
[85] | , 中亚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缘位置而受到美、俄、中及欧盟等大国的高度重视。中亚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也是中国周边合作的重点地区,更是中国提升安全与能源保障的重要地缘战略依托。基于人文—经济地理学视角,从中亚国家的特点、中亚国家的地缘位置、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地缘关系,以及地缘合作战略等方面,对中亚国家的地缘位置及其与中国的地缘战略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主要结论为:① 中亚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特点的一致性,区域内部发展的差异性,对外部经济的高度依赖性,大国角逐的长期性,以及对中国地缘利益的重要性,是地理学关注和研究中亚地缘问题的主要切入点;② 在全球尺度上,运用柯恩的当代世界地缘政治区划模型,分析中亚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欧亚大陆辖区”、以美国为代表的“海洋辖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辖区”的地缘关系;在区域尺度上,建立一个“同心圆和扇形分布”相结合的模型,分析中亚与相邻国家或地区的地缘关系;③ 中国在中亚地区有着良好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中亚国家对中国也有巨大的地缘需求,这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相互合作的基础;④ 中国未来应逐步成为中亚地缘政治与文化的“参与者”、地缘经济的“引领者”。 . , 中亚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缘位置而受到美、俄、中及欧盟等大国的高度重视。中亚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也是中国周边合作的重点地区,更是中国提升安全与能源保障的重要地缘战略依托。基于人文—经济地理学视角,从中亚国家的特点、中亚国家的地缘位置、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地缘关系,以及地缘合作战略等方面,对中亚国家的地缘位置及其与中国的地缘战略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主要结论为:① 中亚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特点的一致性,区域内部发展的差异性,对外部经济的高度依赖性,大国角逐的长期性,以及对中国地缘利益的重要性,是地理学关注和研究中亚地缘问题的主要切入点;② 在全球尺度上,运用柯恩的当代世界地缘政治区划模型,分析中亚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欧亚大陆辖区”、以美国为代表的“海洋辖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辖区”的地缘关系;在区域尺度上,建立一个“同心圆和扇形分布”相结合的模型,分析中亚与相邻国家或地区的地缘关系;③ 中国在中亚地区有着良好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中亚国家对中国也有巨大的地缘需求,这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相互合作的基础;④ 中国未来应逐步成为中亚地缘政治与文化的“参与者”、地缘经济的“引领者”。 |
[86] | , 全球化影响下人口跨界迁移势不可挡,中国亦凭借高速经济发展吸引众多外国人跨界来华。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描述统计、比较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刻画了1990年代以来在华跨国移民的增长动态,并以日本为参照比较了在华跨国移民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移民大多为低端移民、定居移民、以女性居多,而在华跨国移民以高端移民为主,以男性居多,大部分来源于发达国家,具有单身赴任、滞留时间短、受教育程度高、任职于外企或跨国机构、集聚于沿海发达省市等特征。这些移民聚居现象为我国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移民政策和国际化政策,探索研究新的移民理论提供了有益参考。 . , 全球化影响下人口跨界迁移势不可挡,中国亦凭借高速经济发展吸引众多外国人跨界来华。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描述统计、比较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刻画了1990年代以来在华跨国移民的增长动态,并以日本为参照比较了在华跨国移民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移民大多为低端移民、定居移民、以女性居多,而在华跨国移民以高端移民为主,以男性居多,大部分来源于发达国家,具有单身赴任、滞留时间短、受教育程度高、任职于外企或跨国机构、集聚于沿海发达省市等特征。这些移民聚居现象为我国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移民政策和国际化政策,探索研究新的移民理论提供了有益参考。 |
[87] | , . , |
[88] | , . , |
[89] | , 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带来的气象致灾因子强度、频率以及承灾体暴露性变化,使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也使其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当务之急和优先重点。气象灾害灾情的趋势分析可以为气象灾害防御、防灾减灾规划和气候变化适应等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从气象灾害损失和发生频次两个维度出发,基于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两个表征灾害影响的关键指标,以绝对值和相对值统计了近65 a(1949—2013年)中国气象灾害灾情的变化特征。近65 a我国气象灾害统计结果显示:1累积死亡人口超过155万人,死亡人口和百万人口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均死亡人口由20世纪50到60年代的超过10 000人逐步下降到21世纪以来的年均约1 000人;2直接经济损失累积约12万亿元(2013年价格),直接损失绝对值呈上升趋势,年均直接经济损失由20世纪50年代不足1 000亿元上升至21世纪以来的超过3 000亿元,直接损失比率(直接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损失率由20世纪50~60年代超过15%下降到21世纪以来的1%左右;3近20 a(1994—2013年)气象灾害灾情分析表明,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的比例多年平均值分别为55%和87%,考虑气象相关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影响,该比例分别增至81%和89%,次生灾害对人口死亡的贡献突增;全球灾害数据库(EM-DAT)的统计表明,洪涝、台风、干旱和降水相关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是影响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且影响呈上升趋势。 . , 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带来的气象致灾因子强度、频率以及承灾体暴露性变化,使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也使其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当务之急和优先重点。气象灾害灾情的趋势分析可以为气象灾害防御、防灾减灾规划和气候变化适应等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从气象灾害损失和发生频次两个维度出发,基于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两个表征灾害影响的关键指标,以绝对值和相对值统计了近65 a(1949—2013年)中国气象灾害灾情的变化特征。近65 a我国气象灾害统计结果显示:1累积死亡人口超过155万人,死亡人口和百万人口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均死亡人口由20世纪50到60年代的超过10 000人逐步下降到21世纪以来的年均约1 000人;2直接经济损失累积约12万亿元(2013年价格),直接损失绝对值呈上升趋势,年均直接经济损失由20世纪50年代不足1 000亿元上升至21世纪以来的超过3 000亿元,直接损失比率(直接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损失率由20世纪50~60年代超过15%下降到21世纪以来的1%左右;3近20 a(1994—2013年)气象灾害灾情分析表明,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的比例多年平均值分别为55%和87%,考虑气象相关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影响,该比例分别增至81%和89%,次生灾害对人口死亡的贡献突增;全球灾害数据库(EM-DAT)的统计表明,洪涝、台风、干旱和降水相关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是影响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且影响呈上升趋势。 |
[90] | , 选取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系统预测了2020年和2030年中国分县人口规模,定量分析了未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布局、各地区人口增减变化以及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变化.研究认为:①2020-2030年中国未来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东南半壁人口比例会有所减少,西北半壁人口比例会有所增加,但增减变化在0.1%~0.3%之间;②2010-2020年中国有1641个分县单元人口将仍呈增加趋势,占地规模和相应人口都在全国3/4水平,人口增加仍是主要特征;2020-2030年中国人口增加的分县单元将大幅减少到598个,人口减少地区占地规模和相应人口将占3/5以上,人口减少成为普遍现象.③中国21个城市群地区人口总量将由2010年的7.81亿增加到2020年的8.68亿和2030年的9.17亿,相应的人口集聚度也将由2010年的1.99逐步提高到2020年的2.17和2030年的2.33,城市群地区人口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在逐步提高,人口集聚态势更加明显. . , 选取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系统预测了2020年和2030年中国分县人口规模,定量分析了未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布局、各地区人口增减变化以及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变化.研究认为:①2020-2030年中国未来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东南半壁人口比例会有所减少,西北半壁人口比例会有所增加,但增减变化在0.1%~0.3%之间;②2010-2020年中国有1641个分县单元人口将仍呈增加趋势,占地规模和相应人口都在全国3/4水平,人口增加仍是主要特征;2020-2030年中国人口增加的分县单元将大幅减少到598个,人口减少地区占地规模和相应人口将占3/5以上,人口减少成为普遍现象.③中国21个城市群地区人口总量将由2010年的7.81亿增加到2020年的8.68亿和2030年的9.17亿,相应的人口集聚度也将由2010年的1.99逐步提高到2020年的2.17和2030年的2.33,城市群地区人口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在逐步提高,人口集聚态势更加明显. |
[91] | , 泛亚高铁建设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手段,能够助推中国与中南半岛及东南亚地区的跨境合作。从可达性变化和空间格局演变两方面,探讨了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陆域)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建设带来可达性在全局和局域层面显著的时空收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内部的相对差异情况,使各区域享受交通的便捷程度更趋均衡;对区内国土面积、人口与GDP等的服务水平提升并呈现国别分异的层次结构特征;凸显高铁过境市州尤其是昆明的区位优势,以及高铁中线建设对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作用;强化了中国西南边疆尤其是过境市州与中南半岛的空间联系强度,并形成昆明(曲靖)—曼谷,昆明(曲靖)—河内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 . , 泛亚高铁建设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手段,能够助推中国与中南半岛及东南亚地区的跨境合作。从可达性变化和空间格局演变两方面,探讨了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陆域)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建设带来可达性在全局和局域层面显著的时空收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内部的相对差异情况,使各区域享受交通的便捷程度更趋均衡;对区内国土面积、人口与GDP等的服务水平提升并呈现国别分异的层次结构特征;凸显高铁过境市州尤其是昆明的区位优势,以及高铁中线建设对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作用;强化了中国西南边疆尤其是过境市州与中南半岛的空间联系强度,并形成昆明(曲靖)—曼谷,昆明(曲靖)—河内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 |
[92] | , 论文从人-地结合视角看待碳移动问题,根据2001—2009年遥感数据和能源数据,分别计算各省碳排放和碳吸收量,引入流动比率,从而划分出高碳源地、低碳源地和碳汇地,结合标准差椭圆进一步分析人-地碳源汇系统离散和聚集趋势,进而得出人-地碳源汇系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特征。研究表明:①高碳源地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上海地区,作为高碳源地的华北地区呈逐步向外扩张趋势,低碳源地主要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和广东地区,呈现不断向西、南方向扩散趋势,碳汇地主要在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②高碳源地从点状式分布逐步向外扩散,到2009年呈现华北两端聚集,上海突出的类三角形结构,低碳源地呈现华中和华东两端聚集,广东、吉林突出的类四边形结构,而碳汇地基本是在外围包围低碳源地,人-地碳源汇系统呈现逐级由上至下态势,高碳源地不断由内向外扩散,低碳源地不断转变成高碳源地,同时碳汇地也不断转变成低碳源地;③2001—2009年高碳源地标准差椭圆位于华东和华北地区,分布格局呈西北—东南格局,范围在2005年之前基本不变,2005年之后逐步扩大;2001—2009年低碳源地标准差椭圆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分布格局从"东北—西南"到"西北—东南",再到"东北—西南",最后又回到"西北—东南",低碳源地在主轴和辅轴上分布不断分散,2001—2003年间变化最大,2003年之后变化幅度减少;2001—2009年期间碳汇地系统呈东北—西南分布格局,且椭圆整体位于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碳汇地系统在此期间并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 . , 论文从人-地结合视角看待碳移动问题,根据2001—2009年遥感数据和能源数据,分别计算各省碳排放和碳吸收量,引入流动比率,从而划分出高碳源地、低碳源地和碳汇地,结合标准差椭圆进一步分析人-地碳源汇系统离散和聚集趋势,进而得出人-地碳源汇系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特征。研究表明:①高碳源地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上海地区,作为高碳源地的华北地区呈逐步向外扩张趋势,低碳源地主要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和广东地区,呈现不断向西、南方向扩散趋势,碳汇地主要在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②高碳源地从点状式分布逐步向外扩散,到2009年呈现华北两端聚集,上海突出的类三角形结构,低碳源地呈现华中和华东两端聚集,广东、吉林突出的类四边形结构,而碳汇地基本是在外围包围低碳源地,人-地碳源汇系统呈现逐级由上至下态势,高碳源地不断由内向外扩散,低碳源地不断转变成高碳源地,同时碳汇地也不断转变成低碳源地;③2001—2009年高碳源地标准差椭圆位于华东和华北地区,分布格局呈西北—东南格局,范围在2005年之前基本不变,2005年之后逐步扩大;2001—2009年低碳源地标准差椭圆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分布格局从"东北—西南"到"西北—东南",再到"东北—西南",最后又回到"西北—东南",低碳源地在主轴和辅轴上分布不断分散,2001—2003年间变化最大,2003年之后变化幅度减少;2001—2009年期间碳汇地系统呈东北—西南分布格局,且椭圆整体位于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碳汇地系统在此期间并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 |
[93] | , . , |
[94] | , 石油探明储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文章对1980年以来不同区域尺度,包括全球、各大区以及国家层面的石油探明储量变化、分布特征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世界石油探明储量自1980年以来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增长的态势,基本每十年出现一次储量跃升,并保持一段时间的平稳。储采比一直稳定在40年以上,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2)大区尺度的石油探明储量分布不均衡,且探明储量的变化趋势不同。中东一直是石油探明储量最大的地区,其次为中南美洲地区。中东、北美占世界比重先升后降。非洲和中南美洲稳步提升,亚太地区持续下滑。(3)国家层面的石油探明储量呈现明显的集中分布。储量前4的国家占世界储量的53.75%,储量超过10亿吨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世界石油开发的基本格局。从各国演变来看,世界石油储量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从中东、北美向中亚、俄罗斯和中南美洲等转移。 . , 石油探明储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文章对1980年以来不同区域尺度,包括全球、各大区以及国家层面的石油探明储量变化、分布特征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世界石油探明储量自1980年以来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增长的态势,基本每十年出现一次储量跃升,并保持一段时间的平稳。储采比一直稳定在40年以上,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2)大区尺度的石油探明储量分布不均衡,且探明储量的变化趋势不同。中东一直是石油探明储量最大的地区,其次为中南美洲地区。中东、北美占世界比重先升后降。非洲和中南美洲稳步提升,亚太地区持续下滑。(3)国家层面的石油探明储量呈现明显的集中分布。储量前4的国家占世界储量的53.75%,储量超过10亿吨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世界石油开发的基本格局。从各国演变来看,世界石油储量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从中东、北美向中亚、俄罗斯和中南美洲等转移。 |
[95] | 学术评价已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但透过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学术评价的乱象纷纭。造成学术评价乱象的根源很多,比如官本位意识导致学术资源分配不公,"一刀切"的量化评价导致学术生产的数量增加而质量下降,"评价标准异化"导致学术评价机构公信力的缺失,不合理的科研体制是学术评价乱象的根源。要治理学术评价乱象,必须立破并举、多管齐下、统筹协调、优化整合。一是建立学术评价机构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二是加强学术评价的回避制度和监督机制,三是规范并完善同行评价制度,四是终结"以刊评文"的量化评价机制,五是建立独立的、客观的、民主的学术评价机构。 . , 2015( 学术评价已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但透过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学术评价的乱象纷纭。造成学术评价乱象的根源很多,比如官本位意识导致学术资源分配不公,"一刀切"的量化评价导致学术生产的数量增加而质量下降,"评价标准异化"导致学术评价机构公信力的缺失,不合理的科研体制是学术评价乱象的根源。要治理学术评价乱象,必须立破并举、多管齐下、统筹协调、优化整合。一是建立学术评价机构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二是加强学术评价的回避制度和监督机制,三是规范并完善同行评价制度,四是终结"以刊评文"的量化评价机制,五是建立独立的、客观的、民主的学术评价机构。 |
[96] | , 作为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一直备受科研工作者和文献计量学家的关注.长期以来国内同仁认为,用SCI和期刊影响因子进行科研绩效评价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中国更为突出,被称为中国的“SCI现象”.通过对各国家和地区2001~2010年SCI收录期刊数量[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为统计工具,本文提到的SCI数据库收录期刊数均指JCR中的期刊数]变化情况、2009年SCI数据库收录的医学期刊网站公布影响因子情况和影响因子研究论文的产出量变化等的统计分析,以揭示全球范围内对SCI和影响因子用于科研绩效评价的认知状况.结果表明,SCI和影响因子不仅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备受关注,在欧美等国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广泛用于学术评价的各个领域,被印度****称为“影响因子综合征”,被美国****称为“影响因子神话综合征”.因此认为,SCI现象和影响因子崇拜是全球性的,并呈现逐渐蔓延和加剧的趋势. . , 作为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一直备受科研工作者和文献计量学家的关注.长期以来国内同仁认为,用SCI和期刊影响因子进行科研绩效评价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中国更为突出,被称为中国的“SCI现象”.通过对各国家和地区2001~2010年SCI收录期刊数量[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为统计工具,本文提到的SCI数据库收录期刊数均指JCR中的期刊数]变化情况、2009年SCI数据库收录的医学期刊网站公布影响因子情况和影响因子研究论文的产出量变化等的统计分析,以揭示全球范围内对SCI和影响因子用于科研绩效评价的认知状况.结果表明,SCI和影响因子不仅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备受关注,在欧美等国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广泛用于学术评价的各个领域,被印度****称为“影响因子综合征”,被美国****称为“影响因子神话综合征”.因此认为,SCI现象和影响因子崇拜是全球性的,并呈现逐渐蔓延和加剧的趋势. |
[97] | , |
[53] | . , <p>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简称“胡焕庸线”),被广泛认可和引用,是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高度关注胡焕庸线,并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问题。胡焕庸线因而再度引起争论和热议。据此,组织了一些地理****围绕该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力图从不同层面展现****们对胡焕庸线的理解与反思,从而深化胡焕庸线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而指导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区域实践。</p> |
[54] | ., 2015( . , 2015( |
[55] | , . , |
[56] | |
[57] | |
[58] | , 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 , 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
[59] | , 本文强调了前辈地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的观点。从中国国家需求及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地理科学的学科对象、学科性质及区域性、综合性、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特别突出地阐述了地理科学与纯自然科学或纯社会科学的诸多不同点。提倡地理学家要十分关注中国的环境变化及带来的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发挥综合和交叉研究的优势。此外还指出中国地理学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出现了深刻的危机。 . , 本文强调了前辈地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的观点。从中国国家需求及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地理科学的学科对象、学科性质及区域性、综合性、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特别突出地阐述了地理科学与纯自然科学或纯社会科学的诸多不同点。提倡地理学家要十分关注中国的环境变化及带来的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发挥综合和交叉研究的优势。此外还指出中国地理学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出现了深刻的危机。 |
[60] | , 城市发展方针是指导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把握城市发展大局与方向的总体纲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方针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城市发展方针是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的,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对中国近60 多年来城市发展总体方针演变过程与指导效果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中国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局限性,包括现行城市发展方针与国家城市发展的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缺少对城市化重点地区“城市群”的基本表述,对大、中、小城市的划分标准不尽合理,现行城市发展方针指导下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与行政区划不相协调等。最后提出了调整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建议方案,重新划分大、中、小城市的规模标准,将中国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1000 万人)、特大城市(介于500 万~1000 万人)、大城市(介于100 万~500 万人)、中等城市(介于50 万~100 万人)、小城市(介于10 万~50 万人)、小城镇(<10 万人) 共六个规模等级标准;将新形势下中国城市发展方针调整为:引导发展城市群,严格控制超大和特大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鼓励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国家城市发展新格局。到2020 年将形成由20 个城市群、10 个超大城市、20 个特大城市、150 个大城市、240 个中等城市、350 个小城市和19000 个小城镇组成的6 级国家城市规模结构新体系;重新构建建制市的设市标准,尝试建立民族自治市;鼓励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把其作为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的首选地,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 , 城市发展方针是指导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把握城市发展大局与方向的总体纲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方针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城市发展方针是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的,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对中国近60 多年来城市发展总体方针演变过程与指导效果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中国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局限性,包括现行城市发展方针与国家城市发展的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缺少对城市化重点地区“城市群”的基本表述,对大、中、小城市的划分标准不尽合理,现行城市发展方针指导下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与行政区划不相协调等。最后提出了调整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建议方案,重新划分大、中、小城市的规模标准,将中国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1000 万人)、特大城市(介于500 万~1000 万人)、大城市(介于100 万~500 万人)、中等城市(介于50 万~100 万人)、小城市(介于10 万~50 万人)、小城镇(<10 万人) 共六个规模等级标准;将新形势下中国城市发展方针调整为:引导发展城市群,严格控制超大和特大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鼓励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国家城市发展新格局。到2020 年将形成由20 个城市群、10 个超大城市、20 个特大城市、150 个大城市、240 个中等城市、350 个小城市和19000 个小城镇组成的6 级国家城市规模结构新体系;重新构建建制市的设市标准,尝试建立民族自治市;鼓励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把其作为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的首选地,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
[61] | , 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建设除了技术支撑之外,还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城市政府、企业和居民活动及其空间的影响.本文在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认为智慧城市的出现是适应当前城市化战略转型、公共服务提升、社区发展和城市问题解决的必然趋势,从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平台两个方面梳理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从流动空间以及新的人地关系、时空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智慧城市的理论支撑,并进一步明确地理学应对和研究重点.同时,提出基于城市地理研究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的主要方向,包括顶层设计、功能和空间布局、基础设施整合、城乡治理等内容. . , 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建设除了技术支撑之外,还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城市政府、企业和居民活动及其空间的影响.本文在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认为智慧城市的出现是适应当前城市化战略转型、公共服务提升、社区发展和城市问题解决的必然趋势,从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平台两个方面梳理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从流动空间以及新的人地关系、时空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智慧城市的理论支撑,并进一步明确地理学应对和研究重点.同时,提出基于城市地理研究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的主要方向,包括顶层设计、功能和空间布局、基础设施整合、城乡治理等内容. |
[62] | ,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城镇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当下,面对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等背景及资源环境瓶颈压力趋大等因素交互影响,长三角城镇化发展特征和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城镇化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更是与人口、资源、经济要素的流动及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对长三角城镇化发展态势的研究,从人口流动、用地变化、经济增长等要素演化及其互动协调关系入手,进而对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土地与人口城镇化的步调、城市外来人口的市民化走势、城乡关系中的乡村衰退与复兴趋势、城镇化发展的粗放与集约等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与制度建议以及今后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 ,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城镇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当下,面对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等背景及资源环境瓶颈压力趋大等因素交互影响,长三角城镇化发展特征和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城镇化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更是与人口、资源、经济要素的流动及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对长三角城镇化发展态势的研究,从人口流动、用地变化、经济增长等要素演化及其互动协调关系入手,进而对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土地与人口城镇化的步调、城市外来人口的市民化走势、城乡关系中的乡村衰退与复兴趋势、城镇化发展的粗放与集约等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与制度建议以及今后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
[63] | , 针对城市病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成因、治理经验与对策等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指出存在的主要不足;初步构建了测度中国城市病的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就城市病总指数而言,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②各类城市病在3个城市中存在明显差异性:上海的人口拥挤指数最高,北京次之,广州最小;广州的交通拥堵指数较高,北京与上海大致相近;北京的环境污染与风险指数明显高于上海和广州;广州的住房贫困指数略高于北京和上海.最后,提出了若干治理策略. . , 针对城市病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成因、治理经验与对策等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指出存在的主要不足;初步构建了测度中国城市病的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就城市病总指数而言,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②各类城市病在3个城市中存在明显差异性:上海的人口拥挤指数最高,北京次之,广州最小;广州的交通拥堵指数较高,北京与上海大致相近;北京的环境污染与风险指数明显高于上海和广州;广州的住房贫困指数略高于北京和上海.最后,提出了若干治理策略. |
[64] | , <p>当前中国已经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节点,在经济利益已经遍布世界的同时,必须面对日渐趋紧的外部约束,因此亟须在国际上实现战略突破。欧亚大陆是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在综合国力尚存结构性缺陷之际,中国的全球战略应围绕欧亚大陆率先展开部署。“一带一路”为21世纪中国国家大战略指明了地理方向,是中国在新的地理历史条件下融入欧亚大陆的第一次尝试。在空间上,“一带一路”分别从欧亚大陆中部心脏地带和南部边缘地带,从东向西把这块大陆上的主要战略枢纽区串连了起来,其成功实施将赋予中国作为重要力量参与欧亚大陆战略态势的基本能力,并极大优化中国外部安全环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一带一路”的地缘战略内涵,预测“一带一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四大战略风险,提出“一带一路”的五大地理支点,勾勒出“一带一路”地缘战略的总体轮廓。</p> . , <p>当前中国已经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节点,在经济利益已经遍布世界的同时,必须面对日渐趋紧的外部约束,因此亟须在国际上实现战略突破。欧亚大陆是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在综合国力尚存结构性缺陷之际,中国的全球战略应围绕欧亚大陆率先展开部署。“一带一路”为21世纪中国国家大战略指明了地理方向,是中国在新的地理历史条件下融入欧亚大陆的第一次尝试。在空间上,“一带一路”分别从欧亚大陆中部心脏地带和南部边缘地带,从东向西把这块大陆上的主要战略枢纽区串连了起来,其成功实施将赋予中国作为重要力量参与欧亚大陆战略态势的基本能力,并极大优化中国外部安全环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一带一路”的地缘战略内涵,预测“一带一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四大战略风险,提出“一带一路”的五大地理支点,勾勒出“一带一路”地缘战略的总体轮廓。</p> |
[65] | , 在对19 世纪末和20 世纪西方代表性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进行重点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历史和现状特点,阐述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基本格局与发展态势,即:北部地缘政治关系紧密,地缘经济发展较快;西部地缘政治关系持续发展,地缘经济合作前景广阔;西南部为地缘政治破碎带,地缘经济极具潜力;南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总体良好,但南海问题是不稳定因素;东部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敏感复杂,地缘经济结构相对稳定。最后提出了改善提升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关系与发展地缘经济的“北联、西进、南合、东拓”地缘战略及对策建议。 . , 在对19 世纪末和20 世纪西方代表性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进行重点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历史和现状特点,阐述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基本格局与发展态势,即:北部地缘政治关系紧密,地缘经济发展较快;西部地缘政治关系持续发展,地缘经济合作前景广阔;西南部为地缘政治破碎带,地缘经济极具潜力;南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总体良好,但南海问题是不稳定因素;东部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敏感复杂,地缘经济结构相对稳定。最后提出了改善提升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关系与发展地缘经济的“北联、西进、南合、东拓”地缘战略及对策建议。 |
[66] | , 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将对世界和中国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北极航道的开通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的海洋交通格局,在给中国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战略上的被动性。北极资源开发可行性的增大给中国增添了新的资源采购地选择和地缘经济参与机遇,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挑战。北极地区地缘政治地位的上升将改变现有的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产生新的地缘战略关系,给中国带来复杂的战略影响,中国需加强筹划应对。 . , 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将对世界和中国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北极航道的开通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的海洋交通格局,在给中国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战略上的被动性。北极资源开发可行性的增大给中国增添了新的资源采购地选择和地缘经济参与机遇,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挑战。北极地区地缘政治地位的上升将改变现有的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产生新的地缘战略关系,给中国带来复杂的战略影响,中国需加强筹划应对。 |
[67] | , . , |
[68] | , <p>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p> . , <p>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p> |
[69] | , 在实地调查西递主要街道沿街门面的基础上,通过历时性研究,对比2003年、2008年及2009年的数据,发现西递的旅游商业化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地方政府、村委会(旅游公司)、管理人员、当地村民、店铺业主及游客等的深度访谈,追溯其旅游商业化控制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以及博弈过程,总结出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控制的内在逻辑。最后揭示地方政府预见性的干预是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得到有效控制的决定性力量。在历史村镇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中,政府最有能力也最有动力对旅游商业化进行有效的控制。 . , 在实地调查西递主要街道沿街门面的基础上,通过历时性研究,对比2003年、2008年及2009年的数据,发现西递的旅游商业化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地方政府、村委会(旅游公司)、管理人员、当地村民、店铺业主及游客等的深度访谈,追溯其旅游商业化控制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以及博弈过程,总结出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控制的内在逻辑。最后揭示地方政府预见性的干预是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得到有效控制的决定性力量。在历史村镇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中,政府最有能力也最有动力对旅游商业化进行有效的控制。 |
[70] | , . , |
[71] | , 综合比较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对于更好地实施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十分重要。基于"发展"与"贫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构建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24项指标的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测算和比较分析了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结果表明:1在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中,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经济贫困相对更为突出,社会服务有所改善,但仍然十分落后,生态条件较好、生态负荷较小,但生态脆弱性不容忽视;2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在空间上呈"东部-北部-西南部"走向依次递增的特征,西南腹地是中国贫困的"重灾区";3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受教育年限、万人科技人员数等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指标上较为相似,但在建制村硬化公路通达率、人口密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村卫生室普及率和青壮年文盲率等表征社会公共服务的指标上具有明显差异。 . , 综合比较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对于更好地实施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十分重要。基于"发展"与"贫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构建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24项指标的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测算和比较分析了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结果表明:1在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中,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经济贫困相对更为突出,社会服务有所改善,但仍然十分落后,生态条件较好、生态负荷较小,但生态脆弱性不容忽视;2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在空间上呈"东部-北部-西南部"走向依次递增的特征,西南腹地是中国贫困的"重灾区";3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受教育年限、万人科技人员数等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指标上较为相似,但在建制村硬化公路通达率、人口密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村卫生室普及率和青壮年文盲率等表征社会公共服务的指标上具有明显差异。 |
[72] |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本文采用相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信息源和相同的技术方法,对中国1980年代末到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定期更新.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发展土地利用动态区划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时空特征.我们发现:1990-2010年的20年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南减北增,总量基本持衡,新增耕地的重心逐步由东北向西北移动”是耕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扩展提速,东部为重心,向中西部蔓延”是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林地前减后增,荒漠前增后减,草地持续减少”是非人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两个10年相比,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原有的13个土地利用变化区划单元演变为15个单元,且部分区划单元边界发生变化.主要变化格局特征为黄淮海地区、东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四川盆地城镇工矿用地呈现明显的加速扩张态势;北方地区耕地开垦重心由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转向西北绿洲农业区;东北地区旱作耕地持续转变为水田;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南部、黄土高原和西南山地退耕还林还草效果初显.近20年间,尽管气候变化对北方地区的耕地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政策调控和经济驱动仍然是导致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2000年后的第一个1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已由单向国土开发为主,转变为开发与保护并重.在空间格局变化的分析方法方面,应用“动态区划法”开展世纪之交两个10年中国LUCC空间格局变化的分析,有效揭示了20年来中国LUCC“格局的变化过程”,即动态区划边界的推移、区划单元内部特征的变化与单元的消长等;以及“变化过程的格局”,即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特征的分阶段区域差异,清晰刻画了LUCC动态区划中区划单元的消长,单元边界的变动,以及前后10年的变化强度特征,揭示了土地利用“格局”与“过程”之间的交替转化规律,以及不同类型和区域的变化原因,证明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本文采用相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信息源和相同的技术方法,对中国1980年代末到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定期更新.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发展土地利用动态区划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时空特征.我们发现:1990-2010年的20年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南减北增,总量基本持衡,新增耕地的重心逐步由东北向西北移动”是耕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扩展提速,东部为重心,向中西部蔓延”是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林地前减后增,荒漠前增后减,草地持续减少”是非人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两个10年相比,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原有的13个土地利用变化区划单元演变为15个单元,且部分区划单元边界发生变化.主要变化格局特征为黄淮海地区、东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四川盆地城镇工矿用地呈现明显的加速扩张态势;北方地区耕地开垦重心由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转向西北绿洲农业区;东北地区旱作耕地持续转变为水田;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南部、黄土高原和西南山地退耕还林还草效果初显.近20年间,尽管气候变化对北方地区的耕地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政策调控和经济驱动仍然是导致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2000年后的第一个1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已由单向国土开发为主,转变为开发与保护并重.在空间格局变化的分析方法方面,应用“动态区划法”开展世纪之交两个10年中国LUCC空间格局变化的分析,有效揭示了20年来中国LUCC“格局的变化过程”,即动态区划边界的推移、区划单元内部特征的变化与单元的消长等;以及“变化过程的格局”,即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特征的分阶段区域差异,清晰刻画了LUCC动态区划中区划单元的消长,单元边界的变动,以及前后10年的变化强度特征,揭示了土地利用“格局”与“过程”之间的交替转化规律,以及不同类型和区域的变化原因,证明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73] | , 基于不透水面提取技术、分段分带法和不平等度指数,分析了2010年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格局的岸段分异性和沿岸地带性特征及其与海岸地貌、地理区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空间分异明显,新加坡、中国开发强度较高,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开发强度较低。2南海周边海岸带土地开发强度呈现空间聚集状态,形成了以中国珠江三角洲、泰国湄南河三角洲、马六甲海峡、文莱、菲律宾马尼拉湾为中心的高聚集地区。3海岸带土地开发强度因海岸区位、海岸地貌差异呈现地带性特征,近岸带开发强度高于远岸带,河口岸开发强度高于其他岸段。 . , 基于不透水面提取技术、分段分带法和不平等度指数,分析了2010年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格局的岸段分异性和沿岸地带性特征及其与海岸地貌、地理区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空间分异明显,新加坡、中国开发强度较高,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开发强度较低。2南海周边海岸带土地开发强度呈现空间聚集状态,形成了以中国珠江三角洲、泰国湄南河三角洲、马六甲海峡、文莱、菲律宾马尼拉湾为中心的高聚集地区。3海岸带土地开发强度因海岸区位、海岸地貌差异呈现地带性特征,近岸带开发强度高于远岸带,河口岸开发强度高于其他岸段。 |
[74] | ,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两项重要内容。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未来我国城乡建设必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在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三界四区"及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环境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环境承载力评价对"三界四区"和环境功能分区进行衔接,并根据生态红线对"三界四区"的划分进行微调,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衔接提供参考借鉴。 . ,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两项重要内容。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未来我国城乡建设必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在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三界四区"及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环境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环境承载力评价对"三界四区"和环境功能分区进行衔接,并根据生态红线对"三界四区"的划分进行微调,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衔接提供参考借鉴。 |
[75] | ,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呈显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度化、机制市场化和战略空间细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现行区域发展战略存在若干不足,有追求政策优惠忽视制度创新的倾向,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缺乏宏观整体性衔接,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瓶颈远未取得突破,区域发展战略仍过于强调效率目标,对不发达地区关注不足。因而,未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不应追求数量,要注重是否真正有利于实现区域的改革创新;亟需制定一个全局性区域连接发展规划,或者以整合发展的理念对现有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统筹管理;中央应制定和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保障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区际自由公平贸易;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地区选择应更注重公平目标。 . ,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呈显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度化、机制市场化和战略空间细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现行区域发展战略存在若干不足,有追求政策优惠忽视制度创新的倾向,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缺乏宏观整体性衔接,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瓶颈远未取得突破,区域发展战略仍过于强调效率目标,对不发达地区关注不足。因而,未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不应追求数量,要注重是否真正有利于实现区域的改革创新;亟需制定一个全局性区域连接发展规划,或者以整合发展的理念对现有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统筹管理;中央应制定和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保障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区际自由公平贸易;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地区选择应更注重公平目标。 |
[7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