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方创琳1,2,, 刘海猛1,2, 罗奎1,2, 于晓华1,2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FANGChuanglin1,2,, LIUHaimeng1,2, LUOKui1,2, YUXiaohua1,2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收稿日期:2016-06-8
修回日期:2016-10-10
网络出版日期:2017-02-15
版权声明:2017《地理学报》编辑部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590840, 4159084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方创琳(1966-), 男, 甘肃庆阳人, 研究员,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1715M),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城市群发展与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效应等。E-mail: fangcl@igsnrr.ac.cn



展开

摘要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是以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基础,充分考虑全国人文要素的地域分异性和相似性,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相对独立完整、并具有有机联系的特色人文地理单元。是一项基础性、综合性、前沿性与实用性的重要工作。通过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将突出中国人文地理要素的地域分异性、地方特色性和复杂多样性,因地制宜地推动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为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为营造重点地区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提供基础性的科学支撑。本文在吸纳已有的各类自然和人文地理区划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综合性、主导性、自然环境相对一致性、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一致性、地域文化景观一致性、空间分布连续性与县级行政区划完整性等原则,以自然、经济、人口、文化、民族、农业、交通、城镇化、聚落景观和行政区划10大要素为基础划分依据,构建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指标体系,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划思路和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国人文地理划分为东北人文地理大区Ⅰ、华北人文地理大区Ⅱ、华东人文地理大区Ⅲ、华中人文地理大区Ⅳ、华南人文地理大区Ⅴ、西北人文地理大区Ⅵ、西南人文地理大区Ⅶ和青藏人文地理大区Ⅷ共8个人文地理大区和66个人文地理区。该区划方案填补了中国人文地理没有综合区划的空白。各个人文地理大区和各个人文地理区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地形地貌属性、气候属性、生态属性、人口属性、城镇化属性、经济发展属性、聚落景观属性、地域文化属性和民族宗教属性。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方案与已经划出的中国自然地理综合区划、中国经济区划、中国农业区划等有较大程度的吻合性,体现出在自然与人文要素双重作用下的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地域分异规律。

关键词: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空间聚类;人文地理大区;人文地理区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is based on the rules governing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Chinese physical geography factors. Based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human factors, this study divides the whole country into two levels of relatively independent, complete and organically linked human geographic units. As a fundamental, comprehensive, cutting-edge, practical and important task, the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regional and sub-regional features, complexity and variety of spa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factors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It is capable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based on local conditions, providing basic scientific support to national and loc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uch as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new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creating a sound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key areas. Using results from existing physical and human geography zoning studie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synthesis, dominant factors, the relative consistenc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relative consistenc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nsistency of the reg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the continuit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integrity of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and taking as its basis the division of human geography into 10 major factors (natural condition, the economy, population, culture, ethnicity,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urbanization, the settlement landscape and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dex system for the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top-down and bottom-up zoning and spatial clustering analysis. In this study,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is divided into eight regions (first level) and 66 sub-regions (second level). The eight human geography regions are (I) Northeast China, (II) North China, (III) East China, (IV) Central China, (V) South China, (VI) Northwest China, (VII) Southwest China, and (VIII) Qinghai and Tibet. This zoning proposal fills gaps in studies involving the non-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Each human geography region and sub-region has different topographical, climatic, ecological,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settlement landscape, regional cultural and ethno-religious attributes. This proposal on the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dovetails closely with previous studies on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ese physical geography, Chinese economic zoning, and Chinese agriculture zoning. It shows that, under the dual roles of nature and humans, there are certain rules of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that govern the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Keywords:human geography in China;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spatial clustering;human geography region;human geography sub-region

-->0
PDF (1466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方创琳, 刘海猛, 罗奎, 于晓华.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J]. , 2017, 72(2): 179-19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2001
FANG Chuanglin, LIU Haimeng, LUO Kui, YU Xiaohua.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J]. 地理学报, 2017, 72(2): 179-19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2001
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决定了开展地理区划工作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传统工作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地理区划是从区域角度观察和研究地域综合体,探讨区域单元的形成发展、分异组合、划分合并和相互联系,是揭示某种现象在区域内的共同性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的手段,是对过程和类型综合研究的概括和总结[1]。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的主要目标是刻画地理类型区和地域综合体多要素协同演化规律[2]。而伴随着这一研究主线,从古代人们对地球版图的概念划分,到近代德国的洪堡、李希霍芬等[3]根据实地考察对地表系统的分区,再到当代在GIS、大数据等支持下各类与国民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综合区划、专题区划的蓬勃发展,地理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地理单要素或综合要素的区划密切相关,每一次特定地理要素区划的突破都标志着一个地理学分支的成熟和学科建设迈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时代发展到今天,顺应自然过程的自然地理综合区划方案已经成熟,而顺应人文过程的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尚为空白。开展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工作,不仅仅只是填补人文地理学科建设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将其作为推动人文地理学因地制宜地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更好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对外既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人文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的重要理论支撑,对内更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的重要理论依托。

1 开展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是以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基础,以人口、经济、文化、社会、政治、民族、景观等人文地理要素为依据,充分考虑全国人文要素的地域分异性和相似一致性,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相对独立完整、并具有有机联系的特色人文地理单元。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全面反映全国人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人文地理单元之间具有人文要素的地域差异性和异质性,单元内部具有人文要素的地域相似性和同质性。

1.1 顺应人文地理学科发展需求,填补中国没有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空白

当前地理学学科分化越来越专,越来越细,不利于发挥地理学特有的综合性学科优势[4-5]。地理学研究的综合特征包括地球表层不同要素的综合、方法论的统一、定量与定性的综合、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格局与过程(空间与时间)的耦合、不同尺度的耦合等[6-8]。开展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正是在当前学科分化的背景下进行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根据研究对象和目标的不同,中国自建国以来相继开展了各类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功能区划、单项人文要素区划、行政区划等[9]。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区划研究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10-12];9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开始注意将区划目标向可持续发展转移[13-16]。然而到目前为止,与日益完善的自然、生态等综合区划相比,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方案还是一个空白,急需突破。开展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工作对推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对全面认识国家基础地理国情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强化对中国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异巨大差异性、复杂多样性和特色性的科学认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聚落景观、多农业类型的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不仅自然地理景观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人文地理景观也是风格各异,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异和集聚模式。因此,即便在互联网信息化浪潮的强力冲击之下,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依旧存在,对“地理死亡”的忧虑也仅是部分****过度片面的论断[17]。然而,人文经济要素是否存在地域分异规律,与自然地理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何异同,这是开展人文地理综合区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8-19]。同时,对存在巨大地域差异的人文地理进行科学系统的分区,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加强不同社会地域系统、不同民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有利于加强地域文化认同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3 满足“一带一路”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际应用需求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是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人口、城镇、农业、民族等各方面在地域空间上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重点从人文经济角度将中国国土进行划分,因此是对自然地理区划以及各类功能区划的有益补充。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四大空间格局与人文地理的区域分布格局交互耦合,紧密联系。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制度和战略规划,在推动实施过程中,急需地方人文地理要素的呼应与协调。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新型城镇化”等宏观战略布局与落地实施,急需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为其提供基础科学支撑。在新常态下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转型、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急需定位每个省份和地区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潜力,为区域发展与规划提供决策依据。面对日益复杂的地缘经济与地缘文化环境,急需开展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为应对边界地区的国土安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相关研究进展

虽然目前尚没有****开展过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但人文地理单项要素的区划,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便持续在不断研制和完善。这些区划主要包括了中国行政区划、中国人口区划、中国经济区划、中国工业区划、中国农业区划、中国交通区划、中国旅游区划、中国文化区划、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划、中国聚落景观区划、主体功能区划,等等[9, 20-26]。其中研究和讨论最多的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中国经济区划与农业区划。
中国经济区划是对社会生产的地域分工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区域差异而进行的区域划分,20世纪50年代由孙敬之提出的全国经济区划方案,是中国较早而又系统和具体的经济区划方案;此后杨树珍在80年代提出中国九大经济区方案[27];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顾朝林根据全国城市综合实力和地区的特点提出九大城市经济区[28];杨吾扬等辨析了经济带、经济区和经济地域类型,从动态角度提出了十大经济区划[29];胡序威等将经济区划分为部门、决策和综合三大类,并提出全国的六大经济区[30];2003年,李善同等依据空间上相互毗邻、自然条件和资源赋结构相近等九大原则,把中国大陆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31]。直至现在中国经济区划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方案,而是不断在调整完善以适应中国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中国农业区划是按照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类型进行空间划分。周立三作为中国农业区划理论与实践的开拓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主持完成“中国农业区划的初步意见”,将全国划分为6个农业地带以及16个农业区[11, 32];50-80年代中国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农业区划工作。1981年编写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总结了中国农业资源的特点,论述了农业结构布局、技术改造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全国进行了农业区域划分。到1985年首次形成了国家、省、县纵向层次的农业区划体系,形成了以《全国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33]
对于中国自然地理的综合区划,老一辈地理****取得了大量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卓有成效的成果[12, 34-36]。20世纪90年代起,区划的目的转向为可持续发展服务,且人文经济区划研究发展相对薄弱,因此黄秉维先生晚年曾极力倡导跨自然与人文的综合区划研究[1, 37];此后葛全胜等、吴绍洪等、刘军会等对全国陆地表层系统和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典型区等做了综合区划的初步尝试[38-41]。具有较大影响的是近年来编制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区划,将全国国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实际也是人文与自然要素在空间上有机结合的综合地域类型划分,已经成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制度和国家战略[42]。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文化与社会景观的形成,城镇化与农业类型等与自然地理的本底条件密不可分,作为人文地理的综合区划必须要将基础的自然本底要素考虑在内。因此,本文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偏重人文经济视角的综合区划。
综上所述,中国的区划工作已经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绩,然而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依旧是空白。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复杂地球表层人文经济现象,单要素的人文经济区划工作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统筹考虑经济健康、社会和谐、环境生态以及人的发展,探索兼具综合性、动态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的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是当前面临的一项较难的基础前沿性工作,也是一项必须开展的紧迫工作。

3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基本依据与原则

3.1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基本依据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以自然要素、经济要素、人口要素、文化要素、民族要素、农业要素、交通要素、城镇化要素、聚落景观要素和行政区划要素共10大要素为基础划分依据,其中人文地理一级区的划分主要以自然和经济要素为导向,参考借鉴了赵松乔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34],郑景云等的中国气候区划方案[43],傅伯杰等的中国生态区划方案[44],葛全胜等的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45],杨吾扬等的中国经济区划[29];人文地理二级区的划分将10个要素纳入一个框架中统筹考虑,进一步借鉴胡焕庸[20]的中国人口区划,吴必虎的中国文化区划[23],方创琳等的中国新型城镇化综合区划[25],刘沛林等的中国聚落景观区划[24],以及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方案、2013年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和陆路交通运输网络。各类区划的具体方案如图1表1所示。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中国各类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区划方案示意图
-->Fig. 1Regionalization schemes of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in China
-->

Tab. 1
表1
表1中国各类自然与人文要素区划方案对比表
Tab. 1Schem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chemes for natural and human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区划名称区划主导因素区划
时间
区划方案
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主要地域差异、温度、水分、土壤、植被以及气侯一生物一土壤等地带性因素和地貌一地面组成物质一水文地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等19833个(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7个33个
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区划自然区划、生态地理区划、生产潜力分区、经济区划等20029个(东北区、华北区、东南区、华南区、内蒙区、陇陕晋区、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
中国气候区划日平均气温稳定≥10 ℃的日数、年干燥度、7月平均气温201312个(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高原亚热带)24个56个
中国生态区划水热气候指标,地势差异,温湿指标,地带性植被类型,地貌类型,生态系统类型与人类活动指标20013个(东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西北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大区)13个57个
中国人口地理区划人口总量、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9908个(辽吉黑区、黄河下游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沿海区、晋陕甘宁区、川黔滇区、蒙新区与青藏区)--
中国经济区划依据劳动地域分工规律指导下的远景性、开拓性和阶段性,着重考虑能源、交通、骨干企业和中心城市在组织经区中的作用199210个(东北区、京津区、晋陕区、山东区、上海区、中南区、四川区、东南区、西南区与大西区)--
中国文化区划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与区位条件19962个(东南部农业文化与西北部牧业文化大区)8个16个
中国聚落景观区划地理环境与地方文化差异20103个(南方湿润性聚落景观大区、北方半湿润半干旱性聚落景观大区、西部高原独特型聚落景观大区)14个76个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农业水利、机械化、能源等198210个(东北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甘新区、青藏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38个-
中国新型城镇化综合区划以新型城镇化主体区、粮食主产区、农林牧地区、连片扶贫地区、民族自治地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依据20155个(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区、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区、农林牧地区城镇化发展区、连片扶贫区域城镇化发展区、民族自治区城镇化发展区)47个-
中国行政区划行政管理2014333个(地级行政区)2854个县级区-


新窗口打开

3.2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基本原则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目的在于揭示人文经济复杂系统在陆地表层的综合分异特点,建设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方案动态基础平台,为多维、多目标和多用户决策提供技术保障[46],以更好的适应可持续发展需求,为国家和区域各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预测未来的区域发展潜力,进而指导宏观产业布局调整。基于该目标,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3.2.1 综合性和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针对人文地理系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要尽可能全面的将影响人文地理分异的主要要素涵盖在内,这包括自然、经济、人口、文化、民族、农业、交通、城镇化、聚落景观和行政区划等;主导因素原则是指在区划的不同层级应选取每个层级划分的主要决定要素,例如在划分人文地理大区时选择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状况作为主导因素。
3.2.2 自然环境相对一致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一致性相结合原则 人文经济要素的布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本底条件,中国人文地理的发展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和支撑,在开展人文地理区划时,首先要考虑人文地理单元内部地形地貌、气象气候、河流水文、自然景观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将自然条件一致或相似的区域划归为一类人文地理单元。在此基础上,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经济结构与潜力相类似的区域,在大区划分时突出经济要素的趋同原则,在遵循自然条件相似性原则的前提下,考虑经济发展基础、经济结构、经济类型、潜力和前景相对一致的区域,比如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草原区、农牧交错区、林区、牧区等,将这些区域尽量归为一类。
3.2.3 地域文化景观一致性与民族宗教信仰一致性相结合原则 地域文化的亲和性和差异性是突出人文地理单元特色性的重要灵魂,是几千年来传承下来并将继续传承下去的宝贵财富,地域文化具有本土性和根植性,在进行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时,力求突出地域文化的一致性和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把具有明显地缘、亲缘、人缘关系和人文相亲的地域文化区域划归为一类,突出体现地域文化的相对一致性。中国是多民族集聚的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有着不同信仰的国家,在开展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时,要考虑民族集聚和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将具有相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区域尽量划归为一个类型区。
3.2.4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原则 较高等级的区域划分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途径,而较低等级的地域类型则多应用“自下而上”的归纳途径[47]。“自上而下”有利于更好的把握宏观格局,“自下而上”则更利于基于最小空间单元的定量精细化分析。本区划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原则,通过“自下而上”得到较为准确的区划界线,通过“自上而下”避免分区过于破碎和偏离实际。
3.2.5 空间分布连续性与县级行政区划完整性相结合原则 考虑到中国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异的多样性和极端复杂性,在划分人文地理大区和二级区时,遵循空间分布连续性与取大去小原则,将过度碎片化区域适度就近合并,以体现人文地理空间分异的规律性和整体性。借鉴中国各类自然和人文要素区划的经验,考虑到人文经济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开展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时,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空间单元,保持县级边界的完整性,做到县级行政单元全域覆盖,县以下的乡镇单元不再分割。

4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4.1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以2013年中国县(县级市、州、旗、特区和林区)域与合并后的市辖区为研究单元(不含台湾省)。截止2013年底,中国共有333个地级行政区,其中地级市个数为288个;县级行政区划个数为2854个,其中县1425个,市辖区897个,县级市361个,自治县117个,旗与自治旗53个,林区1个。将市辖区进行合并后,共有2285个县级尺度空间单元。空间行政边界矢量数据采用1:400万中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根据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十大基本依据,选取12个可量化指标构成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指标体系(表2),其中自然生态指标的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县级尺度的土地面积、常住人口、GDP、三产增加值、城镇人口占比数据来自《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4》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4》,考虑到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比短时期内不会变动太大,故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各具体指标的权系数采用了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模型确定,各具体指标选取理由和数据处理过程分述如下。
Tab. 2
表2
表2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定量指标体系与权系数
Tab. 2Index system and weight coefficients of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要素分类图层指标图层权
系数
要素权
系数
自然要素海拔高度(m)0.060.17
干燥度0.07
≥10 ℃积温0.04
人口要素常住人口(万人)0.080.18
人口密度(人/km2)0.10
经济要素人均GDP(元)0.110.30
经济密度(万元/km2)0.07
非农产业结构比率(%)0.12
文化要素平均受教育年限(年)0.110.19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0.08
交通要素路网密度指数0.080.08
城镇化要素城镇化率(%)0.080.08
合计1.001.00


新窗口打开
4.1.1 自然生态指标 干燥度可综合反映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海拔高度反映中国总体的宏观地势格局,同时与年均温在统计上具有高度共线性;≥10 ℃积温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影响生态系统与农业系统的分布格局。因此自然生态指标选取干燥度、海拔高度和≥10 ℃积温,其中海拔高度根据1 km全国DEM图像提取得出。在ArcGIS中将原始的栅格数据按县级单元分区统计栅格平均值,进而转换为矢量数据。
4.1.2 人口指标 选取人口密度和人口总量,分别反映人口要素的总量特征和集聚特征,人口密度为人口总量与县域面积之比。
4.1.3 经济发展指标 选取人均GDP、经济密度、非农产业结构比率3个指标,分别反映县域经济总体水平、经济效率与集聚程度和产业发展水平。其中经济密度为GDP与县域面积之比,非农产业结构比率=(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
4.1.4 文化指标 文化的理解非常宽泛,地域文化的联系与划分更多地取决于文化的认同感[48]。本区划从定量角度选取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来刻画县域尺度的民族文化与人口文化素质水平。对于文化景观主要参考了刘沛林等的传统聚落景观区划[24],历史文化区参考了吴必虎的中国文化区划分[23]
4.1.5 交通指标 交通是经济发展、社会交往、人员物资流动的媒介,对人文地理格局起到重要影响。本区划选取路网密度指数来衡量县域的交通状况。借鉴前人的研究[49],将不同道路等级按时速赋予相应的权重,且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重合的线段仅取高速铁路长度计算。计算公式为:路网密度指数=县域内道路长度/总面积;县域内道路长度=高速铁路×1(普通铁路×0.8)+高速公路×0.7+国道×0.6+省道×0.5。各类道路的线路根据2013年全国交通地图矢量化所得,其中高铁线路由高德地图进行矢量化。
4.1.6 城镇化指标 城镇化率是评价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用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

4.2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定量方法

4.2.1 要素加权叠置法 要素加权叠置法是贯彻综合性原则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加权叠置不同的要素图层来划分区域单位的方法。由于部门区划划分区域的依据各不相同、区划详细程度不一、数据来源质量不等,以及区划方法差异等,导致各部门区划的界线常常不一致。本区划首先将各个要素图层进行空间尺度统一,通过ArcGIS技术最终在空间上落到县级行政区划单元(图2)。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要素图层叠置的可视化分析
-->Fig. 2Visualization of feature layers overlay of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

然后再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德尔菲法计算每个图层指标的权重(表2)。在图层叠置时,海拔高度和干燥度两个指标先取负值,最后通过综合指数法计算初步的人文地理综合指数,从定量角度以准确地评价区域属性的综合水平。公式为:
S=i=1nWi×Si(1)
式中:Wi是指i图层的权重;Si代表第i个要素的属性值;S为人文地理综合指数。
4.2.2 空间聚类分析法 空间聚类(spatial clustering)是空间数据挖掘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根据实体的特征对其进行聚类或分类,按一定的距离或相似测度在大型多维空间数据集中标识出聚类或稠密分布的区域,将数据分成一系列相互区分的组,以期从中发现数据集的整个空间分布规律和典型模式。本文分别采用最小跨度树聚类和基于欧氏距离的K平均聚类两种算法对人文地理综合指数进行空间聚类。其中:
(1)最小跨度树聚类分析法。首先构造一个表示要素间邻域关系的连通图,连通图上的最小跨度树(minimum spanning trees)将汇总要素空间关系和要素数据相似性[50]。要素将成为最小跨度树中通过权重边进行连接的节点。每个边的权重与其连接的对象的相似性成正比。构建最小跨度树后,树中的分支(边)将被剪除,从而生成两个最小跨度树。要剪除的边会被选择,以使生成的组中的差异最小化。在每次迭代时,将通过这种剪除过程对其中一个最小跨度树进行分割,直至获得指定的组数。为了评估最佳组数参数,可以通过Calinski-Harabasz伪F统计量来测量,它是一个反映组内相似性和组间差异性的比率。
F=R2nc-11-R2n-nc,R2=SST-SSESST(2)
SST=i=1ncj=1nik=1nv(Vijk-Vkˉ)2,SSE=i=1ncj=1nik=1nv(Vijk-Vikˉ)2(3)
式中:SST反映组间差别;SSE反映了组内相似性;n是要素数目;ni为组i中的要素个数;nc为组数;nv为要素分组的变量数目; Vijki组中j要素的k变量值; Vikˉ为组ik变量的平均值。
在具体计算中,指定两种不同的空间约束规则:基于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s)的空间约束,同一个组中的要素将相互邻近,每个要素至少是该组中某一其他要素的邻域;邻域关系基于最近的K要素,可为相邻要素的数目参数指定整型值K;基于邻近边(Contiguity Edges Only)空间约束的聚类,一组中包含相邻的面要素,只有共享一条边的面才属于同一个组。
(2)基于欧氏距离的K平均聚类算法。K-means算法是将各个聚类子集内的所有数据样本的均值作为该聚类的代表点,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迭代过程把数据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使得评价聚类性能的准则函数达到最优,从而使生成的每个聚类内紧凑,类间独立[51-52]
4.2.3 专家经验判断与区划对比分析法 在定量化的研究中,由于指标的选取、权重的赋值、聚类算法的不同,区划结果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在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方案的研制中,需要在定量区划结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专家经验,对计算机给出的结果进行小幅度人为校正,避免分区的过度碎片化和出现明显错误。同时,对于尚未定量化的传统文化区、聚落景观区和农业区划也需要与聚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尽可能使方案得到优化。

5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方案

按照中国人文地理分区依据、区划原则和区划指标体系,综合运用要素加权叠置法、空间聚类算法以及结合专家经验,将全国划分为8大人文地理大区和66个人文地理区。这里,人文地理单元区命名是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不同人文地理综合区等级性与特色性的标识。本文将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划分为两个层级,即人文地理大区(一级区)和人文地理区(二级区)。一级区的主导要素为经济和自然生态要素,因此按照大经济区类型进行命名,如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华南区等;二级区结合了自然地理或行政单元名称与文化景观等进行命名,如京津都市人文地理区,浙南吴越人文地理区,河西走廊人文地理区,秦巴山地人文地理区等。

5.1 中国人文地理大区(一级区)的生成过程与划定

在中国人文地理大区划分过程中,考虑的主导因素为自然和经济两大综合要素,根据表2中的图层权重,分别计算出全国县级尺度的自然生态指数(图3a)和综合经济指数(图3b),并将已有的自然地理综合区划大区和经济区划大区作为辅助参考,最终划分出全国八个人文地理大区,即:东北人文地理大区Ⅰ,华北人文地理大区Ⅱ,华东人文地理大区Ⅲ,华中人文地理大区Ⅳ,华南人文地理大区Ⅴ,西北人文地理大区Ⅵ,西南人文地理大区Ⅶ,青藏人文地理大区Ⅷ。各人文地理大区包括的行政区划范围和基本概况如表3所示。各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华南人文地理大区人均GDP、非农产业结构比率和城镇化水平均居首位,华中人文地理大区人口最多,然而经济指标和城镇化指标却很落后。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经济与自然要素主导下的中国人文地理大区划分过程
-->Fig. 3Divisions of human geography regions based on economic and natural elements
-->

Tab. 3
表3
表3中国人文地理大区行政范围与基本概况
Tab. 3The administrative scope and basic situ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regions
大区
代码
名称包括行政区范围面积
(万/km2)
常住人口
(万人)
人均GDP
(万元/人)
非农产业结构比率(%)城镇化
水平(%)
东北人文地理大区黑龙江、辽宁、吉林3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142.7711873.596.1590.2357.33
华北人文地理大区北京、天津2市,河北、山西2省,山东北部与中部、内蒙古中部地区69.7523476.276.4893.9152.52
华东人文地理大区浙江、江苏、安徽3省及山东南部地区37.3823803.077.4695.1657.00
华中人文地理大区湖北、江西、湖南4省,河南中部和东部、贵州南部、重庆东南部地区74.9825757.724.0889.4942.56
华南人文地理大区福建、广州、台湾、海南4省,广西东部和西部地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71.1422431.989.7195.7660.34
西北人文地理大区陕西省,宁夏、新疆2自治区,甘肃中部和北部、内蒙古西部、青海东北部、河南西部地区288.2510120.294.3090.5344.18
西南人文地理大区云南省,四川东部、重庆西南和北部、贵州西部地区91.3919762.583.4088.6140.24
青藏人文地理大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中部和西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地区256.99964.192.3384.4024.65


新窗口打开

5.2 中国人文地理区(二级区)的生成过程及划定

在中国人文地理大区划定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然、经济、人口、文化、民族、农业、交通、城镇化、聚落景观和行政区划10大要素,运用加权叠置分析,计算出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指数(图4)。从图4中可以大致看出,若干人文地理综合属性相似的区域呈集聚状态分布,且与人文地理大区的划分较为吻合。计算其全局Moran's I指数,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Z值为33.59,Moran's I指数为0.17,表明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因此,在空间依赖性非常显著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展空间聚类分析,从而将距离临近、属性趋同的空间单元聚类到同一个小组,3种不同的聚类算法结果如图5所示。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中国人文地理要素加权叠置的综合区划指数计算结果示意图
-->Tab. 4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index of human geography elements of China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基于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的中国人文地理二级区的生成过程
-->Tab. 5Divisions of human geography areas combined wi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

定量的聚类分析为进一步划分中国人文地理二级区提供了基础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自上而下”的定性分析,一方面考虑人文地理二级区是在人文地理大区范围内部的细化,另一方面也要将较难定量化的文化区、农业区、聚落景观区的区划边界与人文地理综合指数的聚类边界进行反复的比较,进而最终划定66个人文地理区边界(图5图6表4)。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方案
-->Tab. 6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

Tab. 4
表4
表4中国人文地理区统计表
Tab. 4Regionaliz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人文地理大区
(一级区)名称
人文地理区(二级区)名称人文地理区个数
东北人文地理大区Ⅰ大兴安岭人文地理区Ⅰ1,松嫩平原人文地理区Ⅰ2,三江平原人文地理区Ⅰ3,呼伦贝尔草原人文地理区Ⅰ4,辽西关东人文地理区Ⅰ5,辽中南都市人文地理区 Ⅰ6,辽东丘陵人文地理区Ⅰ7,长白山地人文地理区Ⅰ8,内蒙古高原东部人文地理区Ⅰ99
华北人文地理大区Ⅱ京津都市人文地理区Ⅱ1,冀东北山地人文地理区Ⅱ2,京西燕山人文地理区Ⅱ3,内蒙古高原中部人文地理区Ⅱ4,华北平原燕赵人文地理区Ⅱ5,山东半岛齐鲁人文地理区Ⅱ6,黄土高原晋商秦晋人文地理区Ⅱ77
华东人文地理大区Ⅲ长三角都市人文地理区Ⅲ1,苏中人文地理区Ⅲ2,江淮徽商人文地理区Ⅲ3,浙南吴越人文地理区Ⅲ4,苏鲁皖豫交界人文地理区Ⅲ55
华中人文地理大区Ⅳ江汉平原荆楚人文地理区Ⅳ1,中原人文地理区Ⅳ2, 环鄱阳湖人文地理区Ⅳ3, 湖湘人文地理区Ⅳ4,井冈山人文地理区Ⅳ5,湘鄂渝黔北人文地理区Ⅳ66
华南人文地理大区Ⅴ珠三角都市人文地理区Ⅴ1,海峡西岸闽台人文地理区Ⅴ2,潮汕人文地理区Ⅴ3,北部湾人文地理区Ⅴ4,岭南人文地理区Ⅴ5,南岭人文地理区Ⅴ6,粤东客家人文地理区Ⅴ7,武夷山人文地理区Ⅴ8,雷州半岛人文地理区Ⅴ9, 海南旅游岛人文地理区Ⅴ10, 台湾宝岛人文地理区Ⅴ11, 南海诸岛人文地理区Ⅴ1212
西北人文地理大区Ⅵ关中平原人文地理区Ⅵ1,汉中谷地人文地理区Ⅵ2,陕甘黄土高原人文地理区 Ⅵ3,鄂尔多斯高原人文地理区Ⅵ4,银川平原人文地理区Ⅵ5,宁夏南部人文地理区Ⅵ6,河西走廊人文地理区Ⅵ7,湟水谷地人文地理区Ⅵ8,阿拉善高原人文地理区Ⅵ9,吐鲁番盆地人文地理区Ⅵ10,北疆丝路人文地理区Ⅵ11,南疆西域人文地理区Ⅵ12,伊犁河谷人文地理区Ⅵ1313
西南人文地理大区Ⅶ四川盆地巴蜀人文地理区Ⅶ1,秦巴山地人文地理区Ⅶ2,滇中人文地理区Ⅶ3,大小凉山人文地理区Ⅶ4,滇西北人文地理区Ⅶ5,滇西深山河谷人文地理区Ⅶ6,滇南人文地理区Ⅶ7,滇东桂西人文地理区Ⅶ8,滇东北人文地理区Ⅶ9,黔南人文地理区Ⅶ1010
青藏人文地理大区Ⅷ青藏高原人文地理区Ⅷ1,柴达木盆地人文地理区Ⅷ2,藏南河谷人文地理区 Ⅷ3,川西山地人文地理区Ⅷ44
合计66


新窗口打开
总体来看,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大区划分与杨吾扬的八大经济区方案[29]、葛全胜等的九大陆地表层系统分区方案[45]、中国综合农业区划10个一级农业区方案有较大的吻合性,说明在自然与人文要素双重作用下的综合区划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在很多局部又有不同,例如将内蒙古锡林郭勒东部、通辽、赤峰地区划归为东北大区,主要考虑到该区的经济联系、语言与文化认同很大程度上更趋近东北;将西宁划归西北大区,而没有按照自然地理界线划在青藏人文地理大区,主要考虑到兰西城市群的紧密联系与未来发展;西南人文地理大区由于地形复杂、民族多样、文化景观差异较大,所以划分的人文地理二级区单元多且面积较小。

5.3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生成过程及方案

综合中国人文地理大区(一级区)和人文地理区(二级区)的生成过程及区划方案,得到由8大人文地理大区和66个人文地理区构成的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方案(表4图6图7)。各大人文地理区的地形地貌属性、气候属性、生态属性、人口属性、城镇化属性、经济发展属性、景观属性、地域文化属性、民族宗教属性和包含的县级行政单元对比分析内容受本文篇幅所限略去。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是以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基础,以人口、经济、文化、社会、政治、民族、聚落景观等人文地理要素为依据,充分考虑全国人文要素的地域分异性和相似一致性,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相对独立完整、并具有有机联系的特色人文地理单元。人文地理单元之间具有人文要素的地域差异性和异质性,单元内部具有人文要素的地域相似性和同质性。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相比以往区划的突出特色在于其综合性和动态性,通过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将突出中国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异的特色性、地域分域性和复杂多样性,因地制宜地推动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为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为营造重点地区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提供基础性的科学支撑。
按照综合性、主导性、自然环境相对一致性、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一致性、地域文化景观一致性、空间分布连续性与县级行政区划完整性等原则,构建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指标体系,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划思路和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国人文地理划分为8个人文地理大区和66个人文地理区。其中8个人文地理大区包括东北人文地理大区Ⅰ、华北人文地理大区Ⅱ、华东人文地理大区Ⅲ、华中人文地理大区Ⅳ、华南人文地理大区Ⅴ、西北人文地理大区Ⅵ、西南人文地理大区Ⅶ和青藏人文地理大区Ⅷ,各人文地理大区和各个人文地理区之间有着不同的地形地貌属性、气候属性、生态属性、人口属性、城镇化属性、经济发展属性、景观属性、地域文化属性和民族宗教属性。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方案与已经划出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中国经济区划、中国农业区划等有较大程度的吻合性,体现出在自然与人文双重作用下的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

6.2 讨论

(1)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动态性与弹性区划问题。不同于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区划,由于人口、资源、资本、信息等要素跨时空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人文经济要素的地理布局变化相对较快,具有不稳定性。要素的流动性与地域文化的根植性长时期内一并存在,互相影响,这就要求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必须具备充分的弹性与之适应。一方面增加时间维度的区划动态调整,完善区划的定量指标体系与方法,另一方面根据实践应用需求,动态调整区划的主导要素或要素权重,在综合的框架下又具有不同的目标指向,扩展本区划的应用出口。因此未来构建集时空双向维度和目标导向功能的中国人文地理区划动态监测系统,开发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动态识别模拟软件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该软件将发挥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边界动态调整和优化分区的功能,实现区划过程与区划方案的可视化,改变过去区划方案的静态性,使人文地理区划方案保持动态优化状态,将区域均衡、社会公平的理念融入其中,以便更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快捷精准的支撑服务。
(2)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精细化与三级区划问题。在中国人文地理大区、人文地理区的基础上,下一步如何开展人文地理亚区(三级区)的划分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人文地理三级区划分的主导要素应如何选择,尺度缩小后应运用什么样的区划方法更加合适,都是比较难的问题。但开展人文地理亚区的划分对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配合主体功能区在县级尺度的落地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3)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对区域发展的预测指导功能和超越区划问题。以往的人文地理单要素区划多为静态的,为单一部门提供服务,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方案更注重综合性与动态性,站在系统整体论的视角,以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复合系统的良性演化提供基础理论指导。今后随着该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的成熟,以之为依托,可衍生出更多诸如区域发展潜力预测、产业布局调整、公共服务选择、区域物资调配等更具应用性指导性的作用,使区划不仅是单纯的在地图上划界,进而走向“超越区划”,与国家的区域战略紧密结合,实现更高层次的对未来的预测和指导功能。
(4)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仅是对人文地理大区和人文地理区定量划分的一个初步尝试,还存在较多不足。在方法上,聚类结果向分区结果的转换以及合并破碎化分区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主要基于人为的经验判断和专家意见,存在一定主观性。时间尺度上,指标数据仅限定在2013年。未来需要补充完善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数据库,包括以县级行政单元的近50年各类自然要素数据库和各类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库。以连续的多元数据支撑对中国人文地理一级区、二级区和三级区的动态划分和精准服务。
致谢:本文是《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研讨会》的修改成果,论文的最初研究思路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宋长青教授的指导、启发和鼓励下共同形成的,在此首先对宋长青教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在成文过程中,承蒙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孔德涌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毛汉英研究员、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吴绍洪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张国友研究员、《地理学报》编辑部何书金研究员和首都师范大学申玉铭教授提出宝贵意见并悉心指导,在此深表谢意!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Zhang Du, Ge Quansheng, Zhang Xueqin, et al.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 24(3): 330-34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3.002URL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p>在回顾国内外区划工作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区划工作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简单概述了我国区划工作中的方法论,讨论了区划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20世纪后半叶起,我国的区划研究进入系统研究和全面发展期。这期间我国区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1)众多区划方案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是科学的总结,又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需求相关;(2)区划工作多是静态的,不能及时反映变化了的自然和人文要素;(3)现有区划工作未能将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很好地结合起来;(4)区划工作大多集中在陆地系统,对海洋系统的关注不够;(5)在区划方案的认定上,没有制度化的保障。为此,有必要在我国开展综合区划研究,并就编制我国综合区划方案中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探讨。</p>
[郑度, 葛全胜, 张雪芹, .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 地理研究, 2005, 24(3): 330-34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3.002URL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p>在回顾国内外区划工作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区划工作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简单概述了我国区划工作中的方法论,讨论了区划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20世纪后半叶起,我国的区划研究进入系统研究和全面发展期。这期间我国区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1)众多区划方案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是科学的总结,又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需求相关;(2)区划工作多是静态的,不能及时反映变化了的自然和人文要素;(3)现有区划工作未能将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很好地结合起来;(4)区划工作大多集中在陆地系统,对海洋系统的关注不够;(5)在区划方案的认定上,没有制度化的保障。为此,有必要在我国开展综合区划研究,并就编制我国综合区划方案中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探讨。</p>
[2]Song Changqing.On paradigm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6, 35(1): 1-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1.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地理学主要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不同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本文在思考以往地理学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研究范式概括为: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和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对不同地理科学问题应选取不同的范式加以研究,对有些复杂科学问题应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加以解决。
[宋长青. 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思考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1): 1-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1.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地理学主要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不同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本文在思考以往地理学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研究范式概括为: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和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对不同地理科学问题应选取不同的范式加以研究,对有些复杂科学问题应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加以解决。
[3]Martin G J.All Possible Worlds: 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Ideas
. London: OUP Catalogue, 2005.
https://doi.org/10.1086/50996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Updated and revised to include theoretical and other developments, bibliographical additions, new photographs and illustrations, and expanded name and subject indexes, the fourth edition of All Possible Worlds: 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Ideas is the most 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book of its kind. The text also features a layout and readability that make the material easy to navigate and understand. The book investigat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subject of geography has been recognized, perceived, and evaluated, from its early acknowledgment in ancient Greece to its disciplined form in today's world of shared ideas and mass communication. Strong continuities knit the Classical Period to the Age of Exploration, then carry students on through Varenius to Humboldt and Ritter--revealing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geography" of the Modern Period.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geography--developed in seven of the twenty chapters--is strongly emphasized pursuant to the formal origins of geography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Germany,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and the great surveys of the American west. This treatment is enhanced by chapters concerning parallel histories of geography in Germany, France, Great Britain, Russia (including the USSR and CIS), Canada, Sweden, and Japan-countries that at first contributed to and later borrowed from the body of US geographical thought. All Possible Worlds: 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Ideas, Fourth Edition, is ideal for upper-level undergraduate or graduate courses i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classical, medieval, and 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
[4]Liu Yungang.The politics of Chinese geography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11): 2170-217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11018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当前正处于十字路口,面临诸多方向的选择。如外生地理学和内生地理学的分化,实用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混行,系统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脱节,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互为归属。这些问题悬而不决使地理学的向心力逐渐弱化,地理****不得不面对诸多学科发展方向上的困扰,以及对学科规范和学术认同上的困惑。笔者以为,此时&ldquo;搁置争议&rdquo;并不是办法。为了学科的长远发展,中国的地理学家和地理学会必须做出一些选择。坚持一元还是认同分化,这即是地理学的政治。
[刘云刚. 地理学的政治
. 地理研究, 2013, 32(11): 2170-217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11018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当前正处于十字路口,面临诸多方向的选择。如外生地理学和内生地理学的分化,实用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混行,系统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脱节,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互为归属。这些问题悬而不决使地理学的向心力逐渐弱化,地理****不得不面对诸多学科发展方向上的困扰,以及对学科规范和学术认同上的困惑。笔者以为,此时&ldquo;搁置争议&rdquo;并不是办法。为了学科的长远发展,中国的地理学家和地理学会必须做出一些选择。坚持一元还是认同分化,这即是地理学的政治。
[5]Song Changqing, Leng Shuying.Some important scientific problems of integrative study of Chinese geography in 5 to 10 year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60(4): 546-55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5.04.002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面对越来越综合和复杂的研究对象,各国地理学研究正在逐步从单一要素和过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复杂过程综合集成方向发展。中国地理学研究在地表自然过程刻画和人文过程的认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综合集成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世纪我国地理学研究需要在地表过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综合集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加快与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全面融合。</p>
[宋长青, 冷疏影. 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
. 地理学报, 2005, 60(4): 546-55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5.04.002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面对越来越综合和复杂的研究对象,各国地理学研究正在逐步从单一要素和过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复杂过程综合集成方向发展。中国地理学研究在地表自然过程刻画和人文过程的认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综合集成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世纪我国地理学研究需要在地表过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综合集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加快与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全面融合。</p>
[6]Chen Chuankang.Physical geography, geospherology and comprehensive geography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8, 43(3): 258-264.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综合自然地理学一方面自分区扩展到土地类型和地段的研究;另一方面扩大为地球表层的综合研究,走向综合地理学、建设地理学、全息地理学等方面研究。地理学要从区域第一转向理论第一,促使发展理论地理学,还要开展元地理学研究。
[陈传康. 自然地理学、地球表层学和综合地理学
. 地理学报, 1988, 43(3): 258-264.]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综合自然地理学一方面自分区扩展到土地类型和地段的研究;另一方面扩大为地球表层的综合研究,走向综合地理学、建设地理学、全息地理学等方面研究。地理学要从区域第一转向理论第一,促使发展理论地理学,还要开展元地理学研究。
[7]Fu Bojie.The integrated studies of geography: Coupling of patterns and processe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8): 1052-105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02URLMagsci摘要
地理学是一门以综合性和区域性见长的学科.地理学的综合性通过要素多样化来体现,区域性则表现为区域分异或区域差异.地理学综合研究是对地球表层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人地关系的研究,帮助我们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趋势,把握其变化的脉搏.格局是认识世界的表观,过程是理解事物变化的机理,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和综合调查以及模型模拟,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地理格局与过程进行耦合研究,是从机理上理解与解决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文章结合在黄土高原地区的相关研究案例,探讨了将格局与过程耦合研究的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傅伯杰.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格局与过程耦合
. 地理学报, 2014, 69(8): 1052-105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02URLMagsci摘要
地理学是一门以综合性和区域性见长的学科.地理学的综合性通过要素多样化来体现,区域性则表现为区域分异或区域差异.地理学综合研究是对地球表层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人地关系的研究,帮助我们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趋势,把握其变化的脉搏.格局是认识世界的表观,过程是理解事物变化的机理,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和综合调查以及模型模拟,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地理格局与过程进行耦合研究,是从机理上理解与解决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文章结合在黄土高原地区的相关研究案例,探讨了将格局与过程耦合研究的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8]Matthews J A, Herbert D T.Unifying Geography: Common Heritage, Shared Future.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20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Unifying Geography focuses on the plural and competing versions of unity that characterize the discipline, which give it cohesion and differentiate it from related fields of knowledge. Each of the chapters is co-authored by both a leading physical and a human geographer. Themes identified include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core as well as new and developing topics that are based on subject matter, concepts, methodology, theor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9]Zheng Du.Dictionary of 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 and Planning. Beijing: China Waterpower Press, 2012.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地理区划与规划是地理学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也是地理学认识地理规律和按地理规律进行生产布局的基本方法论。作为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区划与规划为主题的词典,本词典将区划与规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从自然与人文、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对相关词条按照学科和应用的特点系统编排,准确释义。
[郑度. 地理区划与规划词典.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地理区划与规划是地理学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也是地理学认识地理规律和按地理规律进行生产布局的基本方法论。作为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区划与规划为主题的词典,本词典将区划与规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从自然与人文、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对相关词条按照学科和应用的特点系统编排,准确释义。
[10]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Agricultural Geography of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0.URL [本文引用: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研究室. 中国农业地理总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URL [本文引用: 1]
[11]Zhou Lisan.Agricultural Geography of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基本因素、发展阶段与变化规律,以及土地利用形式和环境生态变化,重点分析了农业各部门布局和地区布局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对策。
[周立三. 中国农业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基本因素、发展阶段与变化规律,以及土地利用形式和环境生态变化,重点分析了农业各部门布局和地区布局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对策。
[12]Huang Bingwei.A preliminary draft of comprehensive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59, 4(18): 594-602.
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p>&lt;正&gt; 一 按照地表自然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加以划分,并按照划分出的单位来探討自然綜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規律性,这就是綜合自然区划的內容。几年来,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員会曾組织气候学、土壤学、植物学、自然地理学等方面的科学工作者集体拟訂了一个主要为利用土地与水的事业服务的全国綜合自然区划。此次区划工作的第一步是制定一个符合我們目的的区划分类单位系統。我們首先比較各項自然現象的分析图、分布图和区划图,探究各項自然因素之間相互依存的关系,借以了解自然棕合体地域分异的輪廓。</p>
[黄秉维.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
. 科学通报, 1959, 4(18): 594-602.]
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p>&lt;正&gt; 一 按照地表自然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加以划分,并按照划分出的单位来探討自然綜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規律性,这就是綜合自然区划的內容。几年来,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員会曾組织气候学、土壤学、植物学、自然地理学等方面的科学工作者集体拟訂了一个主要为利用土地与水的事业服务的全国綜合自然区划。此次区划工作的第一步是制定一个符合我們目的的区划分类单位系統。我們首先比較各項自然現象的分析图、分布图和区划图,探究各項自然因素之間相互依存的关系,借以了解自然棕合体地域分异的輪廓。</p>
[13]Ni Shaoxiang.New progress on the integrated studies in geography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3, 22(4): 335-34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3.04.001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综合性与区域性为地理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地理学家关于地理学综合研究及其意义的有关论述,并指出了我国在地理学综合研究上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地理学综合的内涵不够宽广,地理学综合的思维方式有欠缺,从过程和机理角度进行地理学综合的研究较为薄弱,以及地理学综合的手段偏于定性和单调。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地理学综合的内容和综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从地理信息科学等角度对地理学综合的新手段进行了论述。
[倪绍祥.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新进展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4): 335-34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3.04.001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综合性与区域性为地理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地理学家关于地理学综合研究及其意义的有关论述,并指出了我国在地理学综合研究上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地理学综合的内涵不够宽广,地理学综合的思维方式有欠缺,从过程和机理角度进行地理学综合的研究较为薄弱,以及地理学综合的手段偏于定性和单调。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地理学综合的内容和综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从地理信息科学等角度对地理学综合的新手段进行了论述。
[14]Cai Yunlong, Lu Dadao, Zhou Yixing, et al.National demands for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inese geography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6): 811-819.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06.002URLMagsci摘要
<p>中国未来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城市化、人口健康、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国家安全都需要地理学做出贡献。为此,中国地理学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重大地理学问题;要加强基础研究,在若干主攻方向上占领国际学术前沿阵地;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地理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科学;要整合和提升已有基础,造就优秀地理学家群体;要建立地理研究的高新技术体系,建成世界一流的地理研究和实验基地;产出具有世界影响的地理科学成果。未来中国地理学的战略重点是:以综合的观点和学科交叉的方式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及其动态机制,创新理论体系;在方法上发扬地理学综合方法和区域研究方法,开拓格局与过程耦合的技术路线,发展地球信息科学与&ldquo;数字地球&rdquo;,发展地理实验;组织科技攻关:加强第一手数据的获取;要在国土整治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地理信息应用研究等应用方向与技术上取得突破。为了发展中国地理科学,需要在政策与社会、投入、教育、组织等方面提供保障。</p>
[蔡运龙, 陆大道, 周一星, . 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
. 地理学报, 2004, 59(6): 811-819.]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06.002URLMagsci摘要
<p>中国未来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城市化、人口健康、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国家安全都需要地理学做出贡献。为此,中国地理学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重大地理学问题;要加强基础研究,在若干主攻方向上占领国际学术前沿阵地;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地理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科学;要整合和提升已有基础,造就优秀地理学家群体;要建立地理研究的高新技术体系,建成世界一流的地理研究和实验基地;产出具有世界影响的地理科学成果。未来中国地理学的战略重点是:以综合的观点和学科交叉的方式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及其动态机制,创新理论体系;在方法上发扬地理学综合方法和区域研究方法,开拓格局与过程耦合的技术路线,发展地球信息科学与&ldquo;数字地球&rdquo;,发展地理实验;组织科技攻关:加强第一手数据的获取;要在国土整治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地理信息应用研究等应用方向与技术上取得突破。为了发展中国地理科学,需要在政策与社会、投入、教育、组织等方面提供保障。</p>
[15]Huang Bingwei.Scientific basis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6, 51(4): 350-354.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4008URL摘要
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它脱胎于气候系统研究,跨越一系列自然与社会科学,将全球变化与区域变化冶为一炉。所涵盖的时间自数十年至一二百年,在此时间尺度内,所涵盖的对象基本上是大气、海洋与陆地以及介于其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陆地最重要、最复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亦最大,目前未知数亦最多。宜先在跨学科的综合工作上多下功夫,积极推动陆地系统研究。
[黄秉维. 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I)
. 地理学报, 1996, 51(4): 350-354.]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4008URL摘要
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它脱胎于气候系统研究,跨越一系列自然与社会科学,将全球变化与区域变化冶为一炉。所涵盖的时间自数十年至一二百年,在此时间尺度内,所涵盖的对象基本上是大气、海洋与陆地以及介于其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陆地最重要、最复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亦最大,目前未知数亦最多。宜先在跨学科的综合工作上多下功夫,积极推动陆地系统研究。
[16]Lu Dadao.Some key issues concerning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58(1): 3-8.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近年来,中国地理学在应用方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就的同时,综合方向削弱,地理教育和研究机构易名混乱,国家重大问题的研究未受到广泛重视。根据中国地理学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地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和加强理论与综合研究的建议。</p>
[陆大道. 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 地理学报, 2003, 58(1): 3-8.]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近年来,中国地理学在应用方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就的同时,综合方向削弱,地理教育和研究机构易名混乱,国家重大问题的研究未受到广泛重视。根据中国地理学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地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和加强理论与综合研究的建议。</p>
[17]Morgan K.The exaggerated death of geography
. Geography, 2004, 89(4): 32-49.
https://doi.org/10.1353/geo.2003.002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Globalisation and digitalisation have been presented as inescapable forces which signal the 'death of geography this article takes issue with this fashionable narrative. The counter argument that 'geography matters' is pursued in three ways: first, by questioning the 'distance-destroying' capacit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where social depth is conflated with spatial reach; second, by arguing that physical proximity may be essential for some forms of knowledge exchange; and third, by charting the growth of territorial innovation systems. INSET: Figure 1: The Parmigiano-Reggiano Cluster.
[18]Dong Suocheng, Wang Chuansheng, You Fei, et al.On the laws of territorial differentiation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hina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2, 21(4): 399-406.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本文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GIS技术 ,选取反映地区发展状况的 12项主要指标 ,对西部 10 6个地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分析了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特征 ,揭示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文章认为 ,影响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包括 :西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决定了社会经济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 ;农业资源的地域组合决定着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 ;能矿资源的地域组合及开发决定了能矿工业基地和一些矿业城镇的地域分异 ;重要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区域沿主要河流沿岸和交通沿线扩展的点 轴式地域分异规律 ;区位、资源、劳动力、技术、市场、政策等要素的地域组合 ,决定着经济地域类型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在地域分异上较高的相关性 ,导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不相协调的矛盾十分尖锐 ,生态环境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强约束。</p>
[董锁成, 王传胜, 尤飞, . 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规律研究
. 地理研究, 2002, 21(4): 399-406.]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本文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GIS技术 ,选取反映地区发展状况的 12项主要指标 ,对西部 10 6个地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分析了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特征 ,揭示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文章认为 ,影响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包括 :西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决定了社会经济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 ;农业资源的地域组合决定着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 ;能矿资源的地域组合及开发决定了能矿工业基地和一些矿业城镇的地域分异 ;重要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区域沿主要河流沿岸和交通沿线扩展的点 轴式地域分异规律 ;区位、资源、劳动力、技术、市场、政策等要素的地域组合 ,决定着经济地域类型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在地域分异上较高的相关性 ,导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不相协调的矛盾十分尖锐 ,生态环境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强约束。</p>
[19]Zheng Du.A study on the regionality and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geography
.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8, 17(1): 5-10.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1998.01.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地理学素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其特色。区域研究是地理学悠久而重要的传统,并已形成区域学派。根据综合地理学或统一地理学的观点,区域研究是体现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重要层次和有效途径。探讨区域单元的形成发展、分异组合、划分合并和相互联合,是地理学对过程和类型综合研究的概括和总结。从地理学角度看,可以认为抓住典型区域研究,深化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是与国际拉轨、连接全球的桥梁。可发展的概念应当包含地理学的区域性
[郑度. 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
. 地理研究, 1998, 17(1): 5-10.]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1998.01.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地理学素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其特色。区域研究是地理学悠久而重要的传统,并已形成区域学派。根据综合地理学或统一地理学的观点,区域研究是体现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重要层次和有效途径。探讨区域单元的形成发展、分异组合、划分合并和相互联合,是地理学对过程和类型综合研究的概括和总结。从地理学角度看,可以认为抓住典型区域研究,深化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是与国际拉轨、连接全球的桥梁。可发展的概念应当包含地理学的区域性
[20]Hu Huanyong.The distribution, regionalization and prospect of China's population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0, 45(2): 139-145.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2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第一台阶为湿润的平原和丘陵,人口稠密。第二台阶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大部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人口稀少。一条分界线东北起于黑龙江省的黑河,西南至云南省的腾冲。此线以东居住着全国96%的人口。以西居住着4%的人口。作者把全国分为八大人口区。在未来岁月里,我国人口分布的总格局不会有很大改变。
[胡焕庸. 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
. 地理学报, 1990, 45(2): 139-145.]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2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第一台阶为湿润的平原和丘陵,人口稠密。第二台阶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大部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人口稀少。一条分界线东北起于黑龙江省的黑河,西南至云南省的腾冲。此线以东居住着全国96%的人口。以西居住着4%的人口。作者把全国分为八大人口区。在未来岁月里,我国人口分布的总格局不会有很大改变。
[21]Liu Junde.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Administrative Regionalization.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1996.URL

[刘君德. 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URL
[22]Pan Jinghu, Cong Yibo.Tourism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based on spatial accessibility of a-grade scenic spots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10): 1161-1168.
Magsci摘要
<p>旅游区划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意义,基于景点地理位置与交通可达性进行旅游区划,实质是对客源地与目的地空间关系的研究。以中国A级旅游景点所在地理位置和交通可达性为依据,探讨基于可达性格局的旅游区划问题和基于GIS技术的旅游区划分方法。以可达性空间表达技术为基础,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所有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可达性,并分别计算了各自的服务区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间阀值下服务区范围变化的判断,进行旅游景点腹地范围的空间合并,并对各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将全国分为9 个一级旅游区、22 个二级旅游区和177 个三级旅游区,形成了中国旅游区划等级体系。</p>
[潘竟虎, 从忆波. 基于景点空间可达性的中国旅游区划
. 地理科学, 2014, 34(10): 1161-1168.]
Magsci摘要
<p>旅游区划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意义,基于景点地理位置与交通可达性进行旅游区划,实质是对客源地与目的地空间关系的研究。以中国A级旅游景点所在地理位置和交通可达性为依据,探讨基于可达性格局的旅游区划问题和基于GIS技术的旅游区划分方法。以可达性空间表达技术为基础,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所有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可达性,并分别计算了各自的服务区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间阀值下服务区范围变化的判断,进行旅游景点腹地范围的空间合并,并对各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将全国分为9 个一级旅游区、22 个二级旅游区和177 个三级旅游区,形成了中国旅游区划等级体系。</p>
[23]Wu Pihu.Parti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reas
. Academic Monthly, 1996(3): 10-15.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一、文化区及其划分标准 就像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很不一致一样,人们对作为文化的地域类型概念的文化区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在这里,我们把文化区看成是一个具有连续空间范围、相对一致的自然环境特征、相同或近似的历史过程、具有某种亲缘关系的民族传统和人口作用过程的、具有一定共性的文化景观构成的地理区域。一般地,文化区可分为形态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两种类型。形态文化区以一种盛行文化的特征或几种文化的综合特征加以规定,其范围随着所采用的指标而变化,如聚落文化区、语言文化区等。功能文化区系指某个组织起来并有政治、经济或社会方面的机能作用的地区,它在文化上不完全一致,其界
[吴必虎. 中国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
. 学术月刊, 1996(3): 10-15.]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一、文化区及其划分标准 就像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很不一致一样,人们对作为文化的地域类型概念的文化区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在这里,我们把文化区看成是一个具有连续空间范围、相对一致的自然环境特征、相同或近似的历史过程、具有某种亲缘关系的民族传统和人口作用过程的、具有一定共性的文化景观构成的地理区域。一般地,文化区可分为形态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两种类型。形态文化区以一种盛行文化的特征或几种文化的综合特征加以规定,其范围随着所采用的指标而变化,如聚落文化区、语言文化区等。功能文化区系指某个组织起来并有政治、经济或社会方面的机能作用的地区,它在文化上不完全一致,其界
[24]Liu Peilin, Liu Chunla, Deng Yunyuan, et al.Landscape division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and effect elements of landscape gene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5(12): 1496-1506.
[本文引用: 2]

[刘沛林, 刘春腊, 邓运员, .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景观基因识别要素研究
. 地理学报, 2011, 65(12): 1496-1506.]
[本文引用: 2]
[25]Fang Chuanglin, Ma Haitao, Wang Jing.A Regional Categorization for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China
. PloS One, 2015, 10(8): 1-20.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34253URLPMID:4523198 [本文引用: 1]摘要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are substantial. The promotion of what has been termed "new-type urbanization" cannot, as a result of these regional differences, be expected to follow a universal approach-rather, such a development must objectively adhere to locational and category-specific principles and adopt differentiate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s. Regional categorization is often used in geography, but is rarely deployed in research addressing human and social problems relating to urbanization. In March 2014, China published the National New-type Urbanization Plan (2014-2020), which calls for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appropriate regional categorizations are urgently needed in order to guide this reform. Responding to this challenge, this research engaged in the design of a "dominantly quantitative analysis, qualitatively supplemented" method in order to divide China into 5 main regions and 47 sub-regions in term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eatures and key problems of each region.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new method for regional categorization, thereby remedying the lack of regional categorization in relation to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ultimate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ategorization in the humanities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Chinese urbanization.
[26]Wang Chengjin, Jin Fengjun.Research history and developing trend about geography of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5, 24(6): 66-7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5.06.008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交通运输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有必要考察其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向。在界定评述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从学科理论构筑、区域综合交通与区划、部门交通、城市交通、空间效应等角度,回顾了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过程以及最新进展,梳理出该学科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发展和研究的宏观脉络,并对其进行简单总结和评述。同时参考相关权威杂志,简单介绍了国际交通运输地理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然后根据我国的研究进展和特殊社会经济环境,结合国际最新研究动态,探讨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趋向和发展态势。</p>
[王成金, 金凤君.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6): 66-7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5.06.008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交通运输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有必要考察其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向。在界定评述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从学科理论构筑、区域综合交通与区划、部门交通、城市交通、空间效应等角度,回顾了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过程以及最新进展,梳理出该学科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发展和研究的宏观脉络,并对其进行简单总结和评述。同时参考相关权威杂志,简单介绍了国际交通运输地理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然后根据我国的研究进展和特殊社会经济环境,结合国际最新研究动态,探讨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趋向和发展态势。</p>
[27]Yang Shuzhen.Territorial control and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3,50(2): 105-112.
https://doi.org/10.11821/xb198302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了。在经济工作中纠正了&ldquo;左&rdquo;的指导思想。强调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国力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分工协作,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国民经济。
[杨树珍. 国土整治与经济区划
. 地理学报, 1983, 50(2): 105-112.]
https://doi.org/10.11821/xb198302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了。在经济工作中纠正了&ldquo;左&rdquo;的指导思想。强调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国力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分工协作,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国民经济。
[28]Gu Chaolin.Preliminary studies of China's urban economic zone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1,46(2): 129-141.
https://doi.org/10.11821/xb199102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建立了城市经济区划分的理论与方法——d△系和R_d链法,应用33个指标对全国434个城市进行了综合实力的R型因子分析评价,并进行了不同层次d系的划分和Ⅰ、Ⅱ、Ⅲ级d△系和R_d链组建,提出了我国两大经济发展地带、三条经济开发轴线、九大城市经济区和33个Ⅱ级城市经济区的城市经济区区划体系设想。
[顾朝林. 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
. 地理学报, 1991,46(2): 129-141.]
https://doi.org/10.11821/xb199102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建立了城市经济区划分的理论与方法——d△系和R_d链法,应用33个指标对全国434个城市进行了综合实力的R型因子分析评价,并进行了不同层次d系的划分和Ⅰ、Ⅱ、Ⅲ级d△系和R_d链组建,提出了我国两大经济发展地带、三条经济开发轴线、九大城市经济区和33个Ⅱ级城市经济区的城市经济区区划体系设想。
[29]Yang Wuyang, Liang Jinshe.China's ten economic zones
. Economic Geography, 1992, 12(3): 14-20.
URL [本文引用: 3]

[杨吾扬, 梁进社. 中国的十大经济区探讨
. 经济地理, 1992, 12(3): 14-20.]
URL [本文引用: 3]
[30]Hu Xuwei.China's economic zone type and organization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3, 48(3): 193-203.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3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根据作者对经济区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对我国现实存在的名目繁多的经济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类型的划分,指出了组织经济区的重要实践意义,并重点论述了如何从组织上加强对不同层次的综合经济区的规划协调和调控管理。
[胡序威. 论中国经济区的类型与组织
. 地理学报, 1993, 48(3): 193-203.]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3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根据作者对经济区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对我国现实存在的名目繁多的经济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类型的划分,指出了组织经济区的重要实践意义,并重点论述了如何从组织上加强对不同层次的综合经济区的规划协调和调控管理。
[31]Li Shantong, Hou Yongzhi.Mainland China: Divided into eight social economic regions
. Forward Position in Economics, 2003(5): 1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8298.2003.05.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增强.现在,一些地区从经济互利互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新颖的区域概念,如"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等.这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地区经济的日益活跃和跨行政区划的经济联动诉求,给人很多启发.然而,如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我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区域,不仅有全局意义,关系到各种社会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布局,而且对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规划、产业布局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对包括市场结构、消费结构、商业联系等在内的经济活动有直接影响.
[李善同, 侯永志. 中国大陆:划分8大社会经济区域
. 经济前沿, 2003(5): 1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8298.2003.05.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增强.现在,一些地区从经济互利互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新颖的区域概念,如"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等.这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地区经济的日益活跃和跨行政区划的经济联动诉求,给人很多启发.然而,如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我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区域,不仅有全局意义,关系到各种社会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布局,而且对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规划、产业布局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对包括市场结构、消费结构、商业联系等在内的经济活动有直接影响.
[32]Zhou Lisan.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ess, 1993. [本文引用: 1]

[周立三. 中国农业区划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3.] [本文引用: 1]
[33]Tao Hongjun, Chen Tizhu.Literature review on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4, 35(2): 59-66.
https://doi.org/10.7621/cjarrp.1005-9121.2014021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对国内外农业区划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区 划工作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具体的经验做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区划的内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 与特点、依据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思路等核心问题引起了众多****的关注和探讨,并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我国农业区 划工作成效初显,农业区域布局得到优化,优势农产品产区进一步集中,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但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 依然存在.未来,我国农业区划工作要围绕”三农”问题的解决,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动态方法,进一步发挥农业区划在农业多功能拓展以及工业与农业、城市 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之间统筹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陶红军, 陈体珠. 农业区划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2): 59-66.]
https://doi.org/10.7621/cjarrp.1005-9121.2014021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对国内外农业区划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区 划工作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具体的经验做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区划的内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 与特点、依据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思路等核心问题引起了众多****的关注和探讨,并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我国农业区 划工作成效初显,农业区域布局得到优化,优势农产品产区进一步集中,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但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 依然存在.未来,我国农业区划工作要围绕”三农”问题的解决,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动态方法,进一步发挥农业区划在农业多功能拓展以及工业与农业、城市 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之间统筹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34]Zhao Songqiao.A new scheme of comprehensive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3, 38(1): 1-10.
[本文引用: 2]

[赵松乔.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
. 地理学报, 1983, 38(1): 1-10.]
[本文引用: 2]
[35]Yang Yeqin, Zheng Du, Wu Shaohong, et al.Review and prospects: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in China since the 1950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 24(6): 899-910.
Magsci摘要
<p>回顾和评述了50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在方法论上,需进一步强调以自下而上方法为主,以自上而下方法为辅,把所研究的部分置于整个系统之中;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看,系统分析和综合集成的方法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研究方向方面,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正向着综合区划的方向发展。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将会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和实现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综合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研究仍是综合格局和过程,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操作平台。应不断加强与人文地理学的密切结合,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研究。</p>
[杨勤业, 郑度, 吴绍洪, .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
. 地理研究, 2005, 24(6): 899-910.]
Magsci摘要
<p>回顾和评述了50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在方法论上,需进一步强调以自下而上方法为主,以自上而下方法为辅,把所研究的部分置于整个系统之中;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看,系统分析和综合集成的方法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研究方向方面,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正向着综合区划的方向发展。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将会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和实现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综合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研究仍是综合格局和过程,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操作平台。应不断加强与人文地理学的密切结合,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研究。</p>
[36]Ren Mei'e, Yang Renzhang.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61, 27(12): 66-74.
https://doi.org/10.11821/xb196100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正(一)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各种现象完整的、相互制约的有规律的组合,我们叫做自然综合体。由于各种自然现象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此,一个自然因素的地域变化必然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而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对任何一个因素采取措施,也必将引起其他因素的相应的变化。所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
[任美锷, 杨纫章. 中国自然区划问题
. 地理学报, 1961, 27(12): 66-74.]
https://doi.org/10.11821/xb196100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正(一)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各种现象完整的、相互制约的有规律的组合,我们叫做自然综合体。由于各种自然现象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此,一个自然因素的地域变化必然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而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对任何一个因素采取措施,也必将引起其他因素的相应的变化。所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
[37]Huang Bingwei.Comprehensive study of geography and interdisciplinary
. Science Monthly, 1998, 50(5): 3-5.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十多年以来,地理学在中国似乎明显地失去了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大学地理系有不少为此而改名换姓,以广招学生。这一现象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才市场的需求,与此相关的问题需要很好研究。
[黄秉维. 地理学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 科学, 1998, 50(5): 3-5.]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十多年以来,地理学在中国似乎明显地失去了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大学地理系有不少为此而改名换姓,以广招学生。这一现象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才市场的需求,与此相关的问题需要很好研究。
[38]Ge Quansheng, Zhao Mingcha, Zheng Jingyun, et al.Division of the terrestrial system in China: A case study from Huang's theory on terrestrial system science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23(1):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3.01.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陆地表层系统科学是黄秉维先生在钱学森院士倡导建立"地球表层学"的基础上创建的.黄秉维先 生精辟地论述了陆地表层系统的研究意义、范围、内容、方法与途径,并亲自撰写了研究计划,同时十分关心科研队伍的组建.黄先生明确指出要开展陆地表层系统 分区研究.在黄先生的学术思想指导下,作者对中国陆地表层进行了分区实践.采用地理学的综合与专家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将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划分为9个一级区, 然后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模型和模糊聚类方法,对全国344个地区的46个指标进行模糊聚类,建立了二级分区,并对各区的综合状况作了定量 评价.结果表明:地貌与气候区域分异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主导因素,而由人类活动所主导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第二 位因素.对9个一级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定量评价表明:华北区、东南区与华南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最好,东北区居中,内蒙区、陇陕晋区与西南区较差,西北 区与青藏区最差.
[葛全胜, 赵名茶, 郑景云, . 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 对黄秉维先生陆地表层系统理论的学习与实践
. 地理科学, 2003, 23(1):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3.01.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陆地表层系统科学是黄秉维先生在钱学森院士倡导建立"地球表层学"的基础上创建的.黄秉维先 生精辟地论述了陆地表层系统的研究意义、范围、内容、方法与途径,并亲自撰写了研究计划,同时十分关心科研队伍的组建.黄先生明确指出要开展陆地表层系统 分区研究.在黄先生的学术思想指导下,作者对中国陆地表层进行了分区实践.采用地理学的综合与专家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将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划分为9个一级区, 然后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模型和模糊聚类方法,对全国344个地区的46个指标进行模糊聚类,建立了二级分区,并对各区的综合状况作了定量 评价.结果表明:地貌与气候区域分异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主导因素,而由人类活动所主导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第二 位因素.对9个一级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定量评价表明:华北区、东南区与华南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最好,东北区居中,内蒙区、陇陕晋区与西南区较差,西北 区与青藏区最差.
[39]Wu Shaohong, Liu Weidong.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classification of territorial systems: A case stud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 24(2): 169-177, 321.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2.002URLMagsci摘要
<p>近年来地理学研究的突出特点是,愈益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密切联系起来,强调综合性。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难点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结合。本文从综合区域系统划分的指标体系入手,在传统的地域系统划分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了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在区划中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原则,并区分了不同空间层级两者的不同作用。等级单位采用五级制,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为例,将其划分为3个生态带,15个地-人区,22个生态经济地区,29个经济小区。研究显示,刻画这样的陆地表层综合地域系统,有助于认识我国陆地表层中的人地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p>
[吴绍洪, 刘卫东. 陆地表层综合地域系统划分的探讨: 以青藏高原为例
. 地理研究, 2005, 24(2): 169-177, 321.]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2.002URLMagsci摘要
<p>近年来地理学研究的突出特点是,愈益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密切联系起来,强调综合性。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难点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结合。本文从综合区域系统划分的指标体系入手,在传统的地域系统划分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了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在区划中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原则,并区分了不同空间层级两者的不同作用。等级单位采用五级制,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为例,将其划分为3个生态带,15个地-人区,22个生态经济地区,29个经济小区。研究显示,刻画这样的陆地表层综合地域系统,有助于认识我国陆地表层中的人地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p>
[40]Wu Shaohong, Yin Yunhe, Fan Jie, et al.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regionalization system of China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9): 1538-1545.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090001URLMagsci摘要
<p>通过分析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域系统研究的开拓与发展历程,总结了&quot;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综合区划&quot;重要发展阶段的创新成果,介绍了重要的格局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地域系统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为了认识自然规律,为农业生产布局服务,开创了综合自然区划;20世纪90年代,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出发,将生态系统观点、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引入地域系统研究,开展了生态地理地域系统研究;随着地球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从20世纪末开始探索综合区划研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有机融合成为近期格局研究的鲜明特色。在此过程中,地域系统研究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不断创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值模型等的深入应用,极大地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的地域系统研究,始终与国家的重大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成为今后自然地理学乃至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p>
[吴绍洪, 尹云鹤, 樊杰, . 地域系统研究的开拓与发展
. 地理研究, 2010, 29(9): 1538-1545.]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090001URLMagsci摘要
<p>通过分析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域系统研究的开拓与发展历程,总结了&quot;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综合区划&quot;重要发展阶段的创新成果,介绍了重要的格局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地域系统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为了认识自然规律,为农业生产布局服务,开创了综合自然区划;20世纪90年代,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出发,将生态系统观点、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引入地域系统研究,开展了生态地理地域系统研究;随着地球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从20世纪末开始探索综合区划研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有机融合成为近期格局研究的鲜明特色。在此过程中,地域系统研究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不断创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值模型等的深入应用,极大地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的地域系统研究,始终与国家的重大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成为今后自然地理学乃至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p>
[41]Liu Junhui, Fu Xiaofeng.Discussion on method of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epoment integrated regional planning
.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5, 15(4): 1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5.04.0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区域划分。本文结合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对中国自然地理与杜会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的研究成果.借鉴黄秉维先生所提倡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自然区划、经济区划、生态区划.人口区划等四种全国性区划为基础,构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系统。采用叠置与专家评判法首先将全国划分成三大地带.再在三大地带内部划分出N个大区:然后对全国县域(或公里格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并按类型归并.将归并结果嵌入到N个大区中,用大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级及地区编号对其命名。
[刘军会, 傅小锋. 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方法的探讨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15(4): 1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5.04.0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区域划分。本文结合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对中国自然地理与杜会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的研究成果.借鉴黄秉维先生所提倡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自然区划、经济区划、生态区划.人口区划等四种全国性区划为基础,构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系统。采用叠置与专家评判法首先将全国划分成三大地带.再在三大地带内部划分出N个大区:然后对全国县域(或公里格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并按类型归并.将归并结果嵌入到N个大区中,用大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级及地区编号对其命名。
[42]Fan Jie.Draft of major function oriented zoning of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2): 186-201.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是刻画未来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制度。2004-2014年,笔者组织系列研究项目,配合国家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地域功能基础理论和功能区划技术流程,提出国家和省区尺度进行空间管制的地域功能区域类型为城市化区域、粮食安全区域、生态安全区域、文化和自然遗产区域等4类,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研制了由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环境容量、灾害危险性、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集聚度和交通优势度等9类可定量指标及战略选择为1项定性指标构成的地域功能识别指标体系,进行了单项指标评价,开发并运用地域功能适宜程度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综合评价,测算了各省区保护类区域下限、开发类区域上限以及开发强度等关键参数;研讨了以规划为应用指向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形成中国首部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口径,2020年与2010年相比,全国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从3.48%增加到3.91%;按照省区集成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口径,优化、重点、限制开发区域的土地面积比重分别为1.48%、13.60%、84.92%,城市化、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区域的土地面积比重分别为15.08%、26.11%、58.81%。结合区域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民生质量等相关分析,给出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特征。通过区划方案校验,国家和省区分两级采用笔者主持制定的《主体功能区划技术规程》互动完成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同预判的吻合程度多为80%以上。</p>
[樊杰.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 地理学报, 2015, 70(2): 186-201.]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是刻画未来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制度。2004-2014年,笔者组织系列研究项目,配合国家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地域功能基础理论和功能区划技术流程,提出国家和省区尺度进行空间管制的地域功能区域类型为城市化区域、粮食安全区域、生态安全区域、文化和自然遗产区域等4类,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研制了由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环境容量、灾害危险性、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集聚度和交通优势度等9类可定量指标及战略选择为1项定性指标构成的地域功能识别指标体系,进行了单项指标评价,开发并运用地域功能适宜程度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综合评价,测算了各省区保护类区域下限、开发类区域上限以及开发强度等关键参数;研讨了以规划为应用指向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形成中国首部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口径,2020年与2010年相比,全国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从3.48%增加到3.91%;按照省区集成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口径,优化、重点、限制开发区域的土地面积比重分别为1.48%、13.60%、84.92%,城市化、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区域的土地面积比重分别为15.08%、26.11%、58.81%。结合区域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民生质量等相关分析,给出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特征。通过区划方案校验,国家和省区分两级采用笔者主持制定的《主体功能区划技术规程》互动完成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同预判的吻合程度多为80%以上。</p>
[43]Zheng Jingyun, Bianjuanjuan, Ge Quansheng, et al.The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for 1981-2010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 58(30): 3088-3099.
https://doi.org/10.1360/972012-1491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根据我国658个站1981~2010年日气象观测数据, 以日平均气温稳定&ge;10℃的日数、年干燥度、7月平均气温为划分温度带、干湿区、气候区的主要指标, 以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为温度带、干湿区划分的辅助指标, 并参考日平均气温稳定&ge;10℃的积温及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等指标, 对我国1981~2010年气候状况进行了区划, 将我国分为12个温度带、24个干湿区、56个气候区. 与1951~1980年相比, 受气候增暖影响, 1981~2010年间我国东部多个温度带界线出现了北移, 其中暖温带北界东段最大北移超过1个纬度, 北亚热带北界东段平均北移1个纬度, 中亚热带北界中段最大北移2个纬度, 南亚热带北界西段北移0.5~2.0个纬度; 西部因受地形影响, 温度带水平移动不显著, 但在青藏高原有亚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趋势. 同时, 因华北、东北东南部、西北东部降水减少, 北方半干旱与半湿润分界线东移与南进, 其中36&deg;~41&deg;N间的移动幅度达0.5~2.5经度; 但西北的河西走廊、新疆及青藏高原的干旱区、半干旱区总体转湿.</p>
[郑景云, 卞娟娟, 葛全胜, . 1981-2010年中国气候区划
. 科学通报, 2013, 58(30): 3088-3099.]
https://doi.org/10.1360/972012-1491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根据我国658个站1981~2010年日气象观测数据, 以日平均气温稳定&ge;10℃的日数、年干燥度、7月平均气温为划分温度带、干湿区、气候区的主要指标, 以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为温度带、干湿区划分的辅助指标, 并参考日平均气温稳定&ge;10℃的积温及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等指标, 对我国1981~2010年气候状况进行了区划, 将我国分为12个温度带、24个干湿区、56个气候区. 与1951~1980年相比, 受气候增暖影响, 1981~2010年间我国东部多个温度带界线出现了北移, 其中暖温带北界东段最大北移超过1个纬度, 北亚热带北界东段平均北移1个纬度, 中亚热带北界中段最大北移2个纬度, 南亚热带北界西段北移0.5~2.0个纬度; 西部因受地形影响, 温度带水平移动不显著, 但在青藏高原有亚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趋势. 同时, 因华北、东北东南部、西北东部降水减少, 北方半干旱与半湿润分界线东移与南进, 其中36&deg;~41&deg;N间的移动幅度达0.5~2.5经度; 但西北的河西走廊、新疆及青藏高原的干旱区、半干旱区总体转湿.</p>
[44]Fu Bojie, Liu Guohua, Chen Liding, et al.Scheme of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1, 21(1): 1-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933.2001.01.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生态区划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 ,它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 ,探讨了生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建立了各级生态区单元划分的指标体系和命名系统 ,最后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了区域划分。将我国划分为 3个生态大区、1 3个生态地区和 57个生态区。
[傅伯杰, 刘国华, 陈利顶, .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 生态学报, 2001, 21(1): 1-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933.2001.01.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生态区划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 ,它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 ,探讨了生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建立了各级生态区单元划分的指标体系和命名系统 ,最后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了区域划分。将我国划分为 3个生态大区、1 3个生态地区和 57个生态区。
[45]Ge Quansheng, Zhao Mingcha, Zheng Jingyun, et al.Study on division of the terrestrial system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2, 57(5): 515-522.
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p>在简要阐述陆地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和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研究重要意义的此基础上,论述了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研究的目的与原则,并借鉴黄秉维所提倡的&ldquo;自上而下&rdquo;和&ldquo;自下而上&rdquo;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以全国自然区划、生态地理区划、生产潜力分区、经济区划等4个全国性区划及温室气体倍增对未来自然地域分异界线及生产潜力分区的影响为基础,采用叠置与专家评判法将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划分成9个一级区,然后采用压力-状态-响应 (PSR) 评价模型和模糊聚类方法,对全国344个地区的46个指标进行模糊聚类分区,进而对各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地貌与气候区域分异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主导因素,而由人类活动所主导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第二位因素。对9个一级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定量评价表明:华北区、东南区与华南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最好,东北区居中,内蒙区、陇陕晋区与西南区较差;西北区与青藏区最差。</p>
[葛全胜, 赵名茶, 郑景云, . 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初探
. 地理学报, 2002, 57(5): 515-522.]
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p>在简要阐述陆地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和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研究重要意义的此基础上,论述了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研究的目的与原则,并借鉴黄秉维所提倡的&ldquo;自上而下&rdquo;和&ldquo;自下而上&rdquo;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以全国自然区划、生态地理区划、生产潜力分区、经济区划等4个全国性区划及温室气体倍增对未来自然地域分异界线及生产潜力分区的影响为基础,采用叠置与专家评判法将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划分成9个一级区,然后采用压力-状态-响应 (PSR) 评价模型和模糊聚类方法,对全国344个地区的46个指标进行模糊聚类分区,进而对各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地貌与气候区域分异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主导因素,而由人类活动所主导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第二位因素。对9个一级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定量评价表明:华北区、东南区与华南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最好,东北区居中,内蒙区、陇陕晋区与西南区较差;西北区与青藏区最差。</p>
[46]Liu Yanhua, Zheng Du, Ge Quansheng, et al.Problems on the research of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 24(3): 321-32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3.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过去半个多世纪,我国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单纯对自然或某一部门进行的区域刻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亟待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工作。编制中国综合区划方案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包括:服务对象与研究目标;综合区划理论体系;地域系统主要要素的变化过程、格局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中国地域系统重要界线的确定;典型区域的辨识及其特征分析;世界地理格局与中国综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数据的采集、处理、量纲化;综合区划的集成方法;中国地域系统未来发展情景分析;综合区划方案的动态演示系统。</p>
[刘燕华, 郑度, 葛全胜, . 关于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若干问题的认识
. 地理研究, 2005, 24(3): 321-32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3.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过去半个多世纪,我国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单纯对自然或某一部门进行的区域刻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亟待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工作。编制中国综合区划方案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包括:服务对象与研究目标;综合区划理论体系;地域系统主要要素的变化过程、格局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中国地域系统重要界线的确定;典型区域的辨识及其特征分析;世界地理格局与中国综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数据的采集、处理、量纲化;综合区划的集成方法;中国地域系统未来发展情景分析;综合区划方案的动态演示系统。</p>
[47]Zheng Du, Fu Xiaofeng.A preliminary study on issues of integrated 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1999, 19(3): 193-1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1999.03.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地域单元作为重要层次,从区域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深入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必要途径。综合地理区划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涉及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其划分原则有:自然和人文地域分异规律相结合,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发生统一性原则,宏观区域框架与地域类型相结合等。综合地理区划的指标体系应涵盖环境、资源、经济、社会与人口等方面,须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要求简洁实用,避免繁杂。所选指标应有区域可比性,能反映动态、可以量化,便于操作。由此得出的结果可作为划分区域发展状态地域类型的依据,进而提出综合地理区划的初步方案。
[郑度, 傅小锋. 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
. 地理科学, 1999, 19(3): 193-1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1999.03.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地域单元作为重要层次,从区域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深入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必要途径。综合地理区划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涉及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其划分原则有:自然和人文地域分异规律相结合,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发生统一性原则,宏观区域框架与地域类型相结合等。综合地理区划的指标体系应涵盖环境、资源、经济、社会与人口等方面,须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要求简洁实用,避免繁杂。所选指标应有区域可比性,能反映动态、可以量化,便于操作。由此得出的结果可作为划分区域发展状态地域类型的依据,进而提出综合地理区划的初步方案。
[48]Cui Xinjian.Cultural identity and its origin
.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4(4): 102-107.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一一般说来,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共同或相同的东西,但对这种共同性进行相互确认,只有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中才可能做得到.
[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102-107.]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一一般说来,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共同或相同的东西,但对这种共同性进行相互确认,只有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中才可能做得到.
[49]Li G, Fang C, Bo P.Quantitative measuring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intensive use in China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 18(5): 858-874.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4-1125-z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Land use issue is an important constraining force to limit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Urban and rural rapid expansion depletes valued land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 extensive use pattern might cause a serious waste of land resources. The study on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land intensive use (LIU) in China at the county level is a key tool for effective LIU practice and policy-making. This paper uses OLS model, Spatial Panel Lagged model and Spatial Panel Error model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s of five class factors and 17 variables supported by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ATLAB. And a comprehensive data set was developed including physical geography and socio-economic information of 2286 counties, Meanwhile,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LIU has discussed by means of G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patial Panel Data models are slightly superior to OLS model in terms of significance and confidence level.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se models indicate that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loc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policy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LIU of counties. The variables of physical geography are less significant than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An ignored variable of historical factor, however, became the best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future, the LIU at the county level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new situation by enhancing favorable factors and reducing disadvantageous ones, which can be acquired by improving the entire level and quality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We argued that an efficient and complete land market and operating system should be built to reflect market-oriented activities at the first place, then, differential LIU regulation policies and measurements should be optimized according to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meantime,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lo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 when conducting LIU practices.
[50]Assun ?o R M, Neves M C, Camara G, et al. Efficient regionalization techniques for socio-economic geographical units using minimum spanning tree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6, 20(7): 797-811.
https://doi.org/10.1080/1365881060066511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Abstract Regionalization is a classification procedure applied to spatial objects with an areal representation, which groups them into homogeneous contiguous reg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regionalization. The first step creates a connectivity graph that captures the neighbourh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objects. The cost of each edge in the graph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regions it joins. We summarize the neighbourhood structure by a minimum spanning tree (MST), which is a connected tree with no circuits. We partition the MST by successive removal of edges that link dissimilar regions. The result is the division of the spatial objects into connected regions that have maximum internal homogeneity. Since the MST partitioning problem is NP ard, we propose a heuristic to speed up the tree partitioning significantly. Our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method combines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and it is a good alternative to other regionalization method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51]Li Xinyun, Zheng Xinqi, Yan Hongwen.On spatial clustering of combination of coordinate and attribute.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4, 20(2): 38-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504.2004.02.00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通过空间坐标和属性特征的有机结合,定义了3种空间距离,给出了基于空间距离的K平均系统聚类算法,对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类型分区.实践表明,空间聚类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出空间位置邻近和属性特征相似的空间聚类要求.
[李新运, 郑新奇, 闫弘文. 坐标与属性一体化的空间聚类方法研究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20(2): 38-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504.2004.02.00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通过空间坐标和属性特征的有机结合,定义了3种空间距离,给出了基于空间距离的K平均系统聚类算法,对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类型分区.实践表明,空间聚类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出空间位置邻近和属性特征相似的空间聚类要求.
[52]Gorunescu F.Data Mining: Concepts, Models and Techniques
. New York: Springer, 201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Abstract The knowledge discovery process is as old as Homo sapiens. Until some time ago this process was solely based on the ‘natural personal' computer provided by Mother Nature. Fortunately, in recent decades the problem has begun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ata mining technology, aided by the huge computational power of the 'artificial' computers. Digging intelligently in different large databases, data mining aims to extract implicit, previously unknown and potentially useful information from data, since “knowledge is power”. The goal of this book is to provide, in a friendly way, both theoretical concepts and, especially, practical techniques of this exciting field, ready to be applied in real-world situations. Accordingly, it is meant for all those who wish to learn how to explore and analysis of large quantities of data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hidden nugget of information.
相关话题/人文地理 综合 系统 地理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