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评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李龙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版权声明:2017《地理学报》编辑部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展开


-->0
PDF (206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李龙. 《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评介[J]. , 2017, 72(2): 369-369 https://doi.org/
西南大学马强教授等合著的《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于2016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九章,367千字。第一章对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作一总体概述,嗣后八章分别对嘉陵江流域的气候、植被、野生动物、人口的变迁以及交通地理、经济地理、城镇地理、军事地理作一系统的考察。纵观全书,马强先生主要从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个层面系统论述历史时期嘉陵江流域的发展及其演变规律。拜读完马强先生力作后,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重视实地考察与历史文献的结合,力争言之有据,论从史出。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本书研究前后历时四年,期间课题组成员赴嘉陵江流域各处展开实地考察十余次,掌握了大量的田野考查资料。这些材料与大量的历史文献一起,构成了本书研究的基础。”如该书第六章在考述北大路(金牛道或石牛道)集体走向时就使用了嘉庆《四川通志》、咸丰《梓潼县志》、同治《剑州志》、《绵阳市志》、《梓潼县志》、《剑阁县志》、《广元县志》、《德阳县志》、《四川省德阳县地名录》、《四川省地图集》、《四川省地图册》等数十种文献,运用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辅以实地考察,将明清时期的金牛道路径之府、县、铺、里数都作了详细的梳理与考证,其中不乏精彩之论;在古今地名难以对应的情况之下,标注为“待考”。这显示出了马强先生深厚的学术根基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辈治学之楷模。
第二,该书以时间为主线,以空间为载体,对嘉陵江流域气候、植被、野生动物的分布与变迁的研究填补了该区域研究的诸多空白。对历史时期的气候、植被、野生动物的分布与变迁研究难度颇大,尤以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为甚。马先生迎难而上,畅游书海,寻觅零星之史料,考究史料之内在联系。该书第二章在论证宋代嘉陵江流域气候时,马强先生根据诗词和笔记史料中有关两宋之际三峡“夔峰积雪”现象的记载,对比雪线高度的变化,得出了“两宋之际嘉陵江流域气候由暖趋寒的转折点应在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至乾道八年(1172年)之间”的论断。这一时间与全国范围内大转变时间存在较大出入。这也说明了中国幅员辽阔,每一自然区域应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不可一概而论之。况且嘉陵江流域地处松潘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三大自然带结合部,三大自然带气温之变化规律本身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嘉陵江流域的气候变迁仍是学术界研究难题之一。该书第三章指出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真正破坏应始于清中期乾嘉垦殖之后,这种破坏式的毁林开荒却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并呈现出水旱灾害频率递增的现象。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如何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筹兼顾恐怕仍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发人深思。
第三,对清代嘉陵江流域津渡的时空分布的探究当是该书之亮点。以往****对水路交通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长江、黄河、海上丝路之上,对长江的重要支流嘉陵江的研究少有问津。马强先生以雍正《四川通志》、《四川府县志辑》等文献资料为基础,详细梳理了清前期、中期、后期嘉陵江流域津渡的分布情况,并对其空间特征及其成因作了深入细致地探究,发前人之所未发。
该书中尚有一些不足:一是笔误,如人名扬雄之“扬”作者写成“杨”(第83页);二是在考述嘉陵江流域道路走向时,如能以文、表再辅舆图尚佳。
总之,《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是一部近些年来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该书对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作了全方位综合性的考察,书中虽有微瑕,但毫不妨碍该书高水平的学术价值。该书的出版,必将推动流域历史地理研究向更深处迈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相关话题/历史地理 四川 地理 文献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