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The review and prospects of China's Huma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The overview of "High level foru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uma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ange"
CHENMingxing, LONGHualou, WANGChengjin, HUANGJinchuan收稿日期:2016-05-27
修回日期:2016-06-16
网络出版日期:2016-08-25
版权声明:2016《地理学报》编辑部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918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走的是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以任务带学科”的路子,以主要力量投入到“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得到推广和应用[1-2]。近年来学科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背景[3]。一方面,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全球化、全球地缘政治结构与治理结构等重大现实背景发生着巨大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实力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上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需要建立新的全球观,同时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此外,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自身也面临着理论与方法手段的变革。为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展望今后一个阶段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态势,并就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展开研讨。根据陆大道院士提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于2016年1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该提议得到全国知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学会等单位的30余位知名****应邀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位、服务国家和区域现实需求、国际化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发展前景和对策建议等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讨论。这次会议日程紧凑、内容饱满、讨论热烈。本文以此次论坛为基础,对近年来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除被引用的参考文献之外,本文主要观点均来自于此次论坛专家发言内容。2 近年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回顾
2015年10月31日,中央电视台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体会和感想”主题赴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采访了陆大道院士,11月1日在CCTV-1新闻联播栏目播出。在采访中,陆大道讲了三个方面问题:第一,中国在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增长和城镇化都创造了世界奇迹,国际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崛起中的大国在科技领域一定需要有强大的创造力。“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和驱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第三,中国地理学走向世界,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他谈到,“特别令我感觉受鼓舞的,就是中央五中全会里面谈到,中国的科学家要主动提出和积极组织国际性的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我认为这点非常重要,我也呼吁全国的地理学家,向世界展示中国地理学的伟大成就,我相信现在完全有资格这样做”[4]。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科学的春天”,打开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交流的大门,促进了学术交流、新学科发展、新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引入和应用。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也积极投入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以任务带学科”发展特征贯穿着整个发展过程,在全国国土规划、主题功能区规划、一带一路、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规划和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7]。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学科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① 复兴阶段,代表人物是李旭旦先生,积极引入西方的经典区域学派与知识结构,特别强调“出人、出书”,复兴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② 特色化阶段,代表人物是吴传钧先生,在吸取西方学科内容同时,强调只要有利于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皆可为,提出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③ 深化发展阶段,代表人物是陆大道先生,在借鉴西方区位论基础上,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强调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地理****要有国家情怀,在点轴系统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T”字型空间结构,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宏观思路。
近年来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学科论文产出数量持续增加,除在《地理学报》发文数量占比基本稳定45%左右以外,在《地理研究》和《地理科学》发文数量比重明显上升,均在60%左右(图1)。总体来看,在学术论文和著作产出,在服务国家战略的政策咨询作用发挥,以及在科研经费获取能力等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8],包括文化地理学、时间地理学、地缘政治学、旅游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9-14]。选取最具代表性的6本地理学刊物(《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为文献来源,时间选择1980-2015年,共获取23342篇文献。对获取文献进行高频关键词分时期以及整体阶段的分析。地理学每个时段所关注方面既有传承又有发展,高频关键词包括: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空间格局、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结构、区域发展、地理科学、区域经济。以地理学热词为关键词在5本城市规划类期刊(《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城市问题》、《城市发展研究》、《规划师》)中搜索文献探寻人文地理学与规划的学科联系,六大关键词分别是:经济发展、城市化、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区域发展。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2005-2015年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情况
-->Fig.1Publications of huma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three major geographical journals in 2005-2015
-->
2.1 全球化变革中的经济地理学研究
在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当代地理学面临的研究对象更加综合和复杂[15]。经济地理学发展也面临着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全球化、全球地缘政治结构与治理结构变化等重大现实背景与决策需求[16]。全球环境变化以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变化响应为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以增长、尺度、热点区域为主要特征,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以新型城镇化为代表的城市与区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对产业经济影响,供给侧改革转型、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优化国土利用等重大问题为学科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土壤。在这个背景之下,经济地理学研究呈现出议题人文化与方法科学化特征,研究议题积极应对变革与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变革包括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变化,发展则建立在人地协调可持续性基础上寻求人地关系下的综合理解,研究议题不断朝着人文化、社会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而研究方法则不断呈现科学化尝试,在定性与定量结合背景下,表现出较强技术化倾向。人文地理学仍着力于探究差异性的解释,而非建构一般性的理解,致力于对地理现象的多重理解,而非规律探究。与西方经济地理学的重范式讨论与理论建构传统相比,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具有浓重的实践导向色彩[17-18],这也是我国国情以及“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模式决定的,且与转型发展时期面临的复杂问题和制度政策特征等密切相关,规划导向、区域导向、综合导向是中国经济地理学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集中体现。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学科建设的深入推进,与国际交流的持续深入,在经济地理学研究问题、尺度、方法等方面逐步发生转变。经济地理的学科整体框架下思考全球化变革中的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应包括: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革与治理,国家制度、政策与治理结构的影响,区域协同与跨区域治理,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动力,多时空尺度下多利益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效应,大数据时代经济地理学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等。
2.2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决策咨询研究
2014年3月,国家印发《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转型,将城镇化重点转向实现“人的城镇化”。国家城镇化政策转型离不开多学科众多****长期以来针对城镇化开展研究探索的集体智慧的推动,陆大道牵头完成的城镇化系列咨询报告是标志性成果,在城镇化政策转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4份城镇化系列咨询报告对国家城镇化政策转型起到了实质性影响。2013年8月30日,国务院召开两院城镇化课题成果汇报会,陆大道代表中国科学院城镇化项目专家组作了“关于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的认知和建议”报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在肯定城镇化成绩的基础上,承认存在突出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正是城镇化咨询报告中所指出的问题。紧密围绕城镇化系列咨询课题,针对城镇化这一领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基础研究,在城镇化进程科学思辨和认知,诺瑟姆曲线和钱纳里模式等基础理论方法拓展,世界城镇化发展特征和规律,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解析与冒进式城镇化识别,促进人的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选择、城镇化区域格局与差异化政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为咨询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19]。2015年,陆大道牵头完成“关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支撑系统的分析与建议”咨询报告,是国内首次针对经济增长支撑系统和趋势开展了系统研究和全面论述,从能源资源环境的供给端开展深入分析,强调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供给的可能性和可持续水平。认为从“十三五”开始,需要将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值调整为中速增长[20]。中国长时期高速经济增长引起了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曾经支撑了高速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和高速发展及大规模空间扩张的城镇化已经不可持续。中国进入中速经济增长,将为建设经济强国和实现中国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机遇和空间。研究结论具有前瞻性,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了决策依据。
2.3 至2050年我国区域发展科技领域发展路线图研究
我国区域发展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走“从现实需求中凝练关键科学命题,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科技创新和推进学科建设”的发展道路。区域发展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化机理与分析模拟方法、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规律及其调控途径、城市化过程、城乡结构演变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主要的科技趋势是: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区域发展将产生更加实质性影响,未来我国人口规模超过15亿人,70%左右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食物安全、生态保障、城市化等对国土空间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化和区域发展面临着持续调整和重构人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核心问题。至2030年国家在区域发展领域的科技需求主要包括:未来各主要阶段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空间格局,我国城镇化的科学进程和模式,“三维目标空间”中区域发展的机制和趋势,模拟技术及空间分析的运用,全球化及全球视角下的区域发展问题,生态补偿及财政转移支付等。2.4 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研究
中国有各种自然地理区划和人文单项要素区划,但无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基本依据包括8个要素:自然、人口、经济、文化、景观、民族、城镇化和农业。其中,自然要素又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生态、自然地理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指标体系。自然指标:干燥度、海拔高度、≥10℃积温;人口指标:人口密度、人口总量;经济指标:人均GDP、经济密度、产业结构指数;文化指标:某类文化区占该县面积比重;聚落景观指标:某类景观区占该县面积比重;民族宗教指标:少数民族人口占该县总人口比重;城镇化指标:城镇化水平。考虑到人文地理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很大,本区划方案保持县级行政区划完整性,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区划的基本单元,按照人文地理大区—人文地理区—人文地理亚区—人文地理小区四级分类系统进行分区。初步区划方案为一级区8个(东北人文地理大区、华北人文地理大区、华东人文地理大区、华中人文地理大区、华南人文地理大区、西北人文地理大区、西南人文地理大区、青藏人文地理大区),二级区划分为62个。2.5 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的新发展
吴传钧曾强调地理学应为“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按照任务带学科的模式,促进了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科的发展。国内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一度有所弱化。21世纪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步入转型新阶段[21],国内“三农”问题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2006年初,由施雅风、吴传钧、陆大道、佘之祥等倡议“积极开展地理学对三农问题研究的建议”。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恢复组建了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机构,2008年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改组成立。近年来,加强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的综合性和前瞻性研究,日益受到地理同行的重视。特别是围绕区域农业创新、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乡村沟域经济、扶贫开发、农村土地整治等战略主题,涌现出一批中青年****及相关研究机构,推进了农业乡村地理学科的纵深发展。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由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团队负责,依托中国城乡发展智库联盟(CURTA)[22],组建了33个调研组,涉及32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300多位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联合开展了2015年度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研究工作在国际上有了较高显示度,在《Land Use Policy》、《Journal of Rural Studies》等出版了研究专刊,龙花楼出任《Habitat International》副主编。2.6 交通地理研究
基于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中国的交通建设与交通网络,包括综合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物质设施网络[23-24]。交通流的空间规律与地域模式,提出运输联系的生成、增长、分布和交流“四个基本规律”,在中国不同空间层次的实证研究中进行了验证。提出交通流场评价方法,通过铁路客流、煤炭流、集装箱流等实证开展了较为深入研究。分析物流网络组织的空间结构与演化路径,发现轴辐网络是空间流、社会经济要素配置的普适化模式。交通可达性的实证研究,分析交通网络的可达性,评价区位优势水平,加强各种方法的应用与修正,时间可达性、日可达性、节点可达性等。针对各种交通设施形成的综合交通优势水平,从“质、量、势”角度界定综合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方法。交通网络与区域发展的互动模式,提出了交通经济带形成机理、规律和类型。总体来看,交通地理研究开展了大量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注重量化评价与分析,理论总结以及对交通行业的影响力还有很大空间。2.7 地缘政治研究
由于地缘政治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成为德国法西斯的扩张理论,1949-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领域研究在中国基本属于禁区。随着前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和中国所处地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地缘政治学研究也逐步“解禁”。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地理****开始涉足地缘政治的研究,相关成果不断涌现,成果水平不断提高,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已举办三届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地缘政治的基础理论与框架体系研究,中国及世界大国地缘战略研究,世界热点地区地缘政治环境研究,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经济合作研究,全球资源地缘政治与中国资源战略研究,海洋地缘政治与中国海洋战略等。近年来地理****在不断争取地缘政治相关基础性研究课题的同时,还积极围绕国家地缘战略重大问题,完成了若干国家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编发了一系列关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内部专报,其中有多篇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或被有关部门采用,社会影响逐步提升。2.8 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文与经济学科发展与研究团队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西北大学为例,完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工作,包括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系列应用、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陕西省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规划、不同尺度产业发展与产业园区规划、大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多规合一”规划等。基于面向陕西省地方战略需求的研究,人文-经济地理****针对城镇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向陕西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了多份重要的咨询报告和咨询建议,在陕西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9 新兴研究方向
地区间相互作用研究。地方综合、尺度关联和地区间相互依赖是地理学的3个主要研究视角。地理学家对于地区间相互依赖性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过去30年经济地理****对地方发展动力机制和经济全球化的关注,使得区域间相互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地区间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原来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生产“片段”被整合为各种尺度的生产网络。通过区域相互依赖的研究,可以探究某区域的发展会对其他与之相互依赖的区域产生何种影响,当其发展条件发生变化时,其他区域的发展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地区间投入—产出分析可以完整地定量刻画出区域各部门之间的贸易联系,对分析区域相互作用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时代与技术变革下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互联网和技术还从未如此彻底和快速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转型。主要包括:数字鸿沟、城市网络与城市和区域发展,互联网活动的空间差异,基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城市网络,城市体系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网站、出行与旅游地理学,面向旅游者与居民的城市,“时空压缩”背景下城市旅游与休闲的趋势、影响及对策;电子商务、产业组织与经济地理学,互联网技术对企业空间组织的影响,淘宝村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区位及其空间组织,B2C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等;ICT、网上购物与行为地理学,信息技术对城市居民出行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大数据与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及城乡规划。
区域创新地理学。苏州已步入到后工业化和创新经济的新阶段,呈现出消费主权和消费主导新特征,人们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区域创新发展成为后工业化时代的重要内容,也是沿海地区产业能否转型的关键。因此,需要超越标准化、规模化的工业化思维,树立差异化、小众化和个性化的后工业化思维;超越单纯的技术创新思维,树立“三螺旋”的综合创新思维;超越单纯的物理空间和实体空间的思维,加快新型的知识空间、网络空间、创客空间等建设;超越于传统的“存量经济”的发展理念,建立一种新型“流量经济”发展理念;超越于线性纵向的产业链思维,建立一种非线性横向的网络型产业组织新模式。以创新为导向的产业集群仍是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型的重要选择。
金融地理学研究。和国外相比,国内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在该领域的研究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化过程愈加明显,国家层面构建金融监管机构体系,谋求建立全球金融主导权,人民币国际化,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立证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等。地方政府更加频繁的使用甚至依赖金融创新和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很多重要的人文经济地理现象都和金融有关,城镇化迅速推进的同时地方政府债务迅速累积,上市企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深远影响,风险投资行业发展,金融中心建设等。未来需要更加关注金融地理学研究,包括对金融行业自身的研究,金融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与区域发展之间关系。
3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团队的研究回顾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团队现有在编人员66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员19人、副研究员28人,其中40岁以下人员31人。在中科院分类改革中承担多重角色,融入国科大科教融合卓越中心、战略咨询院和特色研究所等。2015年发表SCI/SSCI论文77篇,其中IF > 2.0的25篇,国内刊物论文215篇,年度科研经费达到7000余万元,新争取自然科学重大基金1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重点基金2项。人才队伍入选情况有1位****和2位********。我国正式开展的重大区域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长三角区域规划、东北振兴规划、西部大开发规划、促进中部崛起规划、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广东省国土规划),主要由该团队承担研制或技术指导。完成了区域发展路线图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成功申报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启动了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实验室总体定位是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为特色,以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与格局为研究对象,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推动学科发展,为区域发展战略决策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技支撑服务。团队的主要研究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模式和模拟三个方面:一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以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等主要经济部门持续增长过程研究为基础,开展人文与自然综合集成的区域可持续性机理研究。二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围绕区域持续发展的分异规律,开展可持续发展区域类型和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重点揭示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关系、实现路径和调控方法。三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技术研发,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数据采集和应用管理系统,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模拟和辅助决策的技术,实现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分析诊断—发展过程的预测预警—辅助决策效果的情景模拟。重大产出包括城镇化系列咨询报告、主体功能区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交通地理学、城市群、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精准扶贫、空心村诊治、土地整治、资源型城市转型、宜居城市等,以及在旅游地理学领域开展了诸多创新性研究和实践工作。限于篇幅,这里简要介绍几项代表性成果:
3.1 地域空间规划的理论方法与模拟决策研究
全球化和信息化促使原来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生产“片段”被整合为各种尺度的生产网络,打破了行政界限;由“门户城市”及其腹地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区域”(city-region)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时间成本”是决定新区位的核心机制,快速响应和快捷配送成为重要因素;造就大规模的“时空压缩”,经济活动向信息化水平高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集聚;一些产业摆脱了传统运输方式和交通区位的约束。伴随全球化过程,世界经济的地点空间正在被流空间所替代,空间结构建立在流、连接、网络和节点上;“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从过去单纯强调点规模,向强调点在流空间中的等级转变;“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从过去主要强调交通轴线,向区域发展综合通道转变。开拓了区域间相互作用研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构建了估算区域间贸易流量的产业—空间统计模型,赋予不同产业不同的贸易特性;通过重新构建引力模型,并引入同业影响的概念,提出同业影响系数和指数,同业影响系数表达两个区域的同一产业的相互影响程度,同业影响指数反映不同产业在从区域竞争到区域互补的渐变特性序列中的位置。3.2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研制与省级技术规程
提出了地域功能理论,为综合地理区划提供了一条可行有用的方式。重点研究了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格局、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人口和产业集疏过程等对地域功能形成和发育的综合影响及时空分异特征。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均衡模型,完善了区域格局变动核心驱动力的经典理论,而立体均衡型则为区域政策设计提供依据。初步研究了功能地域空间比例关系演变规律,丰富了由“点—轴”系统构成的空间结构基础理论。方法上:确定地域功能类型、并转换为具有政策涵义和规划指向的类型方案。研制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及算法。开展全国尺度国土空间适宜性单项指标评价与综合评价。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与应用示范。实现两个层级主体功能区划的集成并开始动态监测评估。3.3 区域发展新因素研究与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系列成果
近年来对区域发展新因素和新格局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在区域发展新因素方面,主要集中在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创新等因素上。在区域发展格局方面,主要集中在区域发展状态监测及区域政策研究工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区域经济格局演进研究、区域要素的空间配置研究等。自1996年起在陆大道提议下成立了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组,长期跟踪研究中国的区域发展问题,针国家战略需求对国家战略需求完成了若干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现任组长是刘卫东。该报告至今已出版了10本,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品牌报告,在政府部门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近10年来出版了6本,2006年报告关注城镇化进程及其空间扩张,2007年报告为中部崛起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2009年报告为新10年西部大开发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2011年报告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态势,2013年报告探讨了全面转型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态势,2015年深入分析了“新常态”下的西部大开发,诸多观点在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被吸收和采纳。3.4 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机理与动态仿真模拟研究及应用
提出了中国城市群空间范围的识别标准和“5+9+6”的城市群空间组织格局,揭示了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形成发育阶段与地域分异规律,计算了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出了中国城市群空间拓展的计算实验系统与可持续发展仿真模拟系统。通过揭示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响应机理,开发出了城市群生态状况诊断与生态功能区划系统,构建了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综合测度模拟模型。将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交互胁迫关系推导为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叠加而成的双指数曲线,研发出了城市群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理论及动态模拟系统。3.5 乡村可持续发展与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及示范
揭示农村空心化“生命周期”及空间演进型式,提出乡村重构组织、产业、空间“三整合”模式及土地整治学科体系。提出农村空废土地整治分区方案,划出10个大区、47个亚区,分区测定全国整治潜力1.14亿亩,为指导农村空废土地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创新:发展了基于遥感/GIS,从空心村用地调查、县域土地潜力测算,上升到省市及全国耕地潜力评估的多尺度转化技术路径与方法。开发土地整治理论与管理平台:开发“城乡土地统筹信息管理与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村庄宅基地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软件2项,建立了城乡土地配置信息平台。3.6 玉树、舟曲、芦山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基于功能区,建构了承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区域承载力指标受制于地域功能指向的学术思想,通过功能预估解决承载对象不确定的科学难题。构建重建适宜程度单项评估和集成评价技术,填补了我国资源环境条件定量化和综合评价的空白。依托开发强度,改进了测算承载力的方法。通过拓展空间结构、国土开发强度和空间相互作用综合分析技术,提出并运用开发强度计算模型,改进测算人口合理容量方法,提升了人口容量测算的合理性与准确程度、丰富了人口容量测算结果的政策内涵。应急集成技术创新:综合遥感、地面地学考察、计算机分析模拟开展灾损数据综合处理。建立预估堰塞湖、土地整治效果等不确定因素作用的时空情景模型;首次把不同规划精度需求的承载力评价设计在一套完整的技术流程中,建立了不同精度评估的评价流程,增强评价准确程度,适用于多类型、多尺度的布局规划。4 西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变化与中国的国际化道路
4.1 西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变化
西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也面临着大变动、繁盛而纷乱的局面。全球自然环境剧烈变化,人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要素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型和变革时期。因此,二战后世界地理学思想、理论与方法也出现频繁更迭局面,西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出现百家争鸣的纷乱繁盛:实证主义地理学、人文主义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结构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激进地理学、道德地理学、新区域地理、新文化地理、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层出不穷。西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自身面临重大变革,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频现。当前,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西方仍然主导着世界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话语权和中心位置。但是,“地理学从一开始就对不同时空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地理学传统像一个物种一样,随着它适应不同的社会和学术环境而演化……都在尽力探索地球表面的差异性和内在联系性……依靠交流和多样性繁荣发展。”高影响力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期刊排名前3的分别是《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ECONOMIC GEOGRAPH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TOP50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期刊世界一流作者分布中,Castree, N以21篇高引用文章问鼎冠军,其次是Wu F L(20)、Bridge G(17),排名前3的作者都来自于英国。前200名作者,38%来自英国,26%来自美国,8%来自加拿大,苏格兰和中国并列第4,均占4%。其中,来自香港大学Jim, C Y以12篇高引用文章排名全球第11,华人第1。香港大学的Lin GCS和中山大学的黎夏以8篇高引用文章并列排名全球第32。TOP50人文地理学期刊中高引用文章国家分布排名前10的国家如下:USA(2992)、UK(2290)、Netherlands(502)、Canada(482)、Australia(362)、Germany(296)、China(248)、Scotland(232)、Italy(167)、Spain(154)。其中,中国(包括香港)排名第7,高引用文章达到248篇。世界10强的人文与经济地理研究机构分布在4个国家,分别为:Univ Manchester(UK)、Univ Durham(UK)、World Bank(USA)、Univ Oxford(UK)、Univ Calif Berkeley(USA)、Univ British Columbia(Canada)、Natl Univ Singapore(Singapore)、Ohio State Univ(USA)、Univ Wisconsin(USA)、Univ Cambridge(UK)。中国香港和大陆分别有2所和1所机构进入100强:香港大学(第39),中国科学院(第51),香港中文大学(第70)。
21世纪人文地理学呈现出交叉化、跨学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Governance、 Globalization和Urbanization是三大主要方向。欧美等国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高影响力文章的主要贡献地区,占据90%以上的高引用文献和一流****。随着人文地理学科国际化发展,以及中国人文地理问题的国际关注度提升,未来5~10年有望更多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入选世界一流****,随之也将有更多的世界一流机构或单位出现。
4.2 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国际化道路
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国际交流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访学欧美 (1909-1949年):1909年,通晓日语的张相文于天津成立中国地学会,杰出地理人才纷纷赴欧美留学。1934年,学成归来的竺可桢,丁文江,翁文灏,胡焕庸等于南京成立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先驱们将西方的人文地理学科体系引入中国,初步建立了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任美锷(美)、李旭旦(英)、吴传钧(英)、林超(英)等,人口地理学:胡焕庸(法)、张印堂(英)等,聚落地理学:王益崖(法)、周立三(美)等,历史地理学:侯仁之(英)等,政治地理学:张其昀(美)、黄国璋(美)等。第二阶段,学习苏联(1950s-1960s):1950s-1970s,我国人文地理学向前苏联学习,经济地理学得到长足发展。苏联区域学派(巴朗斯基、克罗索夫斯基、萨乌什金等)和部门统计学派(费根、康斯坦丁诺夫等)观点传入。1962年,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间的地学界相互交流频繁,与西方的交流停滞。第三阶段,学习西方(1979年-2000s):1970s末-1980s:人文地理学复兴,李旭旦于1979年末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提出复兴人文地理学。1983年,在李旭旦、吴传钧推动下成立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向国外派遣中青年****,1980年,陆大道赴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学习,1982年,许学强赴香港大学开展合作研究,1985年,崔功豪赴美国阿克伦大学作访问****,1986年,周一星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1987年,宁越敏赴英国伦敦进修。第四阶段,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派(21世纪以来),赴国外访学或留学的中青年****显著增加,其中一部分回国后运用国外所学理论开展实证研究,成为我国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中坚力量,正尝试和努力建立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模式与模型,最终能够建立起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学派是发展重要目标。5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存在的问题、挑战与面临机遇
5.1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学科理论方法体系尚不完善。取得大量重大实践成果的同时,缺乏对中国特色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重大创新,学科理论体系尚不完备。一方面,满足于国外理论做中国实证;另一方面,完成社会需求任务时理论提升不够[25]。部分学科受到冷落,致使分支学科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学科自身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以及方法论的特殊性[26],学科研究的技术方法有待完善,大量有价值的工作没有及时的通过研究方法的标准体系使之固化,既也不利于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承和传播,而且容易被其他学科误认为我们学科入行的门槛较低。需要面向知行合一、问题与方法综合以实现学科发展的科学化[27-29]。学科被相关科学领域同化趋势明显增加。对于地理学(包括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这门学科的认同感也在下降,一些从事地理科学研究和教学的****,甚至将自己从事几十年研究的学科和领域的名字都改掉了。有的获得了新的生机,也有的在新群体中难以获得学科价值的认同而不能取得“一流”的位置,又陷入了迷茫。科学问题综合与学科间交叉研究的增加使人文地理学学科边界呈现模糊化的趋势[30]。旅游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也存在被纳入旅游科学和资源科学的危险。学科阵地存在被蚕食、被边缘化的风险。
评价体系使****对学科核心问题关注减弱。当前,SCI/SSCI等成为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最重要评价指标,由于国内重要地理期刊未进入相应评价体系,导致在国内重要地理期刊发文往往难以纳入评价或者评价重要程度显著降低。在这种单一评价体系之下,一些****围绕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相关论文,而缺少了对学科核心问题的坚持。
学科向社会科学化转向的危机。欧美国家人文主义、结构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地理等盛行,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社会化现象日趋严重,与自然地理科学化道路渐行渐远。国内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或多或少受此影响,部分出现了社会科学化发展倾向。
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由于在评价指标体系上的种种问题,导致我们学科带头人往往难以获得各种高层次头衔,如院士、****、百人等称号。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知名****需要跨入到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领域申请****等称号。另一方面,对青年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青年学术带头人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科重大科学问题需要协同攻关。目前,由于国家和区域面临的诸多现实需求,以及我们学科强劲的应用实践能力,国内各单位的工作任务量都较为饱满。因此,跨单位、跨部门间的针对重大问题开展联合和协同攻关的研究实践不足。
5.2 地理学一级学科评估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制约与挑战
人文地理为什么在高校的地位不高?近些年来国内几所知名高校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队伍面临着变革。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一级学科评估,这是高校发展的指挥棒。从大学校方角度来看,关心的是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二级学科在某种意义上不受重视。而评估指标体系中最重要指标是:院士、长江、****等有头衔的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以及重大项目和按影响因子计算的代表性论文。而人文与经济地理的论文基本上进不了该门槛。因此,对地理学一级学科评估中,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基本被忽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对较好,实际上成了自然地理的评估。但是地理学有特殊性,各分支学科差异大、不可比。没有人文地理的自然地理学,将是纯自然地理,与地质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相邻学科比没有了特点和优势;没有自然地理基础的人文地理与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比也没有特点和优势;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既是地理学的独特方法,本身也是一门学科。美国、日本有的学校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分开在不同的院系,最终会削弱地理学。地理学一级学科评估原则及指标体系需要调整。考虑到地理学的特殊性,宜以二级学科为评估为基础,学科评估才能促进高校地理学的整体发展。大学人文地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忽视自然地理的训练。5.3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期
(1)加强学科融合与决策导向是新一轮国内外科技改革的重要方向。国际前沿科学计划倡导“研究—决策”、“自然—人文”相融合。起源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Future Earth)”计划[31],拟用10年时间研究全球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理论、手段和方法,将解决全球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重要的应用导向。“科学研究-政府决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融合成为研究转型的重要标志,着力加强自然与人文的交叉融合,提出不同空间尺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32]。中国科学院确立了新时期的办院方针,即“三个面向”和“四个率先”,突出强调了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建设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2)新时期国家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学科提出了重大需求。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们面临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及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向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科学问题。例如经济新常态与经济合理增速的科学判断,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3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估[34],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开发、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3)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也在不断完善和科学化。从发展历史与现状来看,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奠定了地理学的基本性质,形成了地理学的本源特征。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是当今地理学研究的潮流,使地理格局、过程研究不断深化,是地理学成就的标志。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是前沿,是全面认识陆地表层系统行为,促使地理学从“好看”到“好用”的关键环节。
(4)学科团队已经有了很好的工作基础与良好的社会声誉。长期以来,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坚持走“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道路,以科研成果直接影响决策,在面向决策层服务、科研成果对现实社会发挥的影响作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全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知名****积极参加了国家和地方诸多重大规划编制和战略决策咨询工作之中,为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近年来我们学科的中青年****在国际SCI/SSCI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5)大数据时代到来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大发展的产物,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构成的复杂数据集合。Science和Nature分别设立专刊探讨大数据。对我们学科而言,地理大数据能够提供基于海量个体的时空间行为轨迹、格局与模式的分析视角。大数据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和方法支撑。
6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尽管与会专家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否存在危机有不同看法和认识,但是对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态势,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重要机遇,以及未来发展的更为广阔空间和前景基本形成共识。当前,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经历从“需求”拉动型、向“发展战略需求”与“学科自身发展”双重拉动并重转换,以任务为牵引、以学科为核心,“任务”和“学科”并重,在继续服务国家战略、建设新型高端智库的同时,把理论和方法论创新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设中国特色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将成为学科发展重点,对不同科学问题选取经验科学、实证科学、地理系统科学和地理大数据等不同研究范式来加以针对性研究[35]。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方法、特别是大数据和GIS方法的应用将促进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何书金研究员在发言中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地理资源期刊集群化发展进展,有效整合国内地理资源期刊源,创新微信平台和手机APP软件,大力支持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和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总的来看,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应用基础学科,支撑解决地表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能力将会有显著提升;作为地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科学认知和揭示人文地表过程、格局及机制中将发挥独特价值。6.1 建立学术共同体,针对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
英国哲学家布朗在《科学的自治》一书中定义了学术共同体,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内在精神和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人,为了共同价值理念或兴趣目标,并且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而构成一个群体。张国友研究员发言中特别提出了地理学的包容性与凝聚力等重要问题,呼吁大家围绕地理学发展多做贡献。全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紧密团结,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共同建设“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学科学术共同体。围绕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形成跨部门单位的团结协作的协同创新中心或联盟,开展联合攻关以增强学科的话语权和显示度。当前,较为紧迫的几个可能重大选题方向有:(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全球化将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置于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更为复杂的联系之中,需要重建对时空关系、空间与地方、国家与区域,以及尺度等核心概念的理解。“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的几个重要议题,包括地缘政治、国别地理、对外经贸合作、世界城市与城市体系、交通运输优化组织等[33]。
(2)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36-37]。新型城镇化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上升为国家战略,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联系。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只是相关研究的新起点,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不同类型区域促进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差异化路径[38],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与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加强城市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39-40]。京津冀协同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域,明确京津冀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深入分析人口合理集疏、产业合理集聚、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以及不同城市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与协同发展等问题。
(3)新常态背景下面向“十三五”的区域治理体系。国家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到新的高度,需要加强地域功能成因和空间结构演进规律的研究,深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加强区域政策体系和空间规划体系研究[41],在国家治理结构视角下透视经济地理现象,开展面向空间治理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提高该学科服务于国家战略决策的能力。开展面向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研究[42]。
(4)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响应。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定位应用程序的普及,基于个体记录的“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个体行为时空间轨迹等数据,从而为构建更加复杂的模型,动态分析个体与地方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描绘人地互动的过程及格局提供了新的可能[43]。
6.2 兼容本土化特色与国际化道路,引领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走向世界
本土化与国际化是一对矛盾辩证的统一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都不可或缺。一方面,区域性、本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科学最基本的特性,也使地理科学的评价标准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亦然。区域性会衍生出本土性,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也因此****们应该具有强烈的国家情怀,更加关注本土化特色的国情研究。另一方面,不断扩大国际学术交往,让中国的经济地理学走向世界。应更加积极主动地让我们的学术研究走出国门,通过交流和合作促进我们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既是国际前沿也是中国的国家需求才是我们学科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6.3 积极争取基金委等支持,推动各系列人才梯队建设和中青年人才成长
人才优先发展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的成功经验。学科事业的发展也是这样,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来推动和完成。坚持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着力培养和建设将帅人才、中青年骨干人才、青年后备人才等各层次的人才梯队。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支持,推动评价机制更加科学合理,积极申请院士、万人、千人、百人、****、****、优青等各类学术称号,提高拥有人才头衔的****数量和比重,将一批青年才俊推到学科队伍的重要位置。不遗余力的创造和推动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注:文中研究进展主要基于参会专家发言内容和PPT整理而成,因此本文是所有参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次会议组织者为陆大道院士和张国友研究员,与会专家包括(音序排列):保继刚教授、陈明星副研究员、杜德斌教授、段进军教授、樊杰研究员、方创琳研究员、顾朝林教授、何书金研究员、贺灿飞教授、黄金川副研究员、黄贤金教授、李同昇教授、刘卫东研究员、刘瑜教授、龙花楼研究员、潘峰华博士、孙斌栋教授、佟连军研究员、汪明峰教授、王成金研究员、薛德升教授、杨青山教授、叶超教授、曾刚教授、张平宇研究员、甄峰教授、朱竑教授。同时,近年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迅速,各分支领域与重点问题均取得显著进展,但本文研究没有涵盖会议之外的进展。
致谢:感谢参加论坛的30余位专家的精彩发言和精心准备的PPT,为本文提供了启发和宝贵素材!感谢陆大道院士、张国友研究员、樊杰研究员、刘卫东研究员在撰文过程中给予的指导!但是,受作者视野、水平及时间的限制,对专家们的高见与高水平成果未能完整梳理或充分表达,在此向专家们表示歉意,也恳请各位专家给予批评和指导。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 <p>本文强调了前辈地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的观点。从中国国家需求及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地理科学的学科对象、学科性质及区域性、综合性、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特别突出地阐述了地理科学与纯自然科学或纯社会科学的诸多不同点。提倡地理学家要十分关注中国的环境变化及带来的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发挥综合和交叉研究的优势。此外还指出中国地理学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出现了深刻的危机。</p> . , <p>本文强调了前辈地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的观点。从中国国家需求及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地理科学的学科对象、学科性质及区域性、综合性、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特别突出地阐述了地理科学与纯自然科学或纯社会科学的诸多不同点。提倡地理学家要十分关注中国的环境变化及带来的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发挥综合和交叉研究的优势。此外还指出中国地理学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出现了深刻的危机。</p> |
[2] | . , <p>100年以来,我国地理学走过了艰难曲折和辉煌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至90年代后期和跨入新世纪以来四个阶段,这四个发展阶段又明显分成前40年和后60年两个大的历史时期。100年来,中国地理学家都热爱祖国、热爱自然,同时又都具有强烈愿望将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奉献给国家和社会。但是,地理学研究内容、方式等又有近现代之分,发展规模、方向和方式明显不同。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60年,中国地理学发展走过独特的发展道路,主要表现在党和政府重视和引导地理学的发展、“以任务带学科”彰显出我国地理学方向和价值、大型综合性研究及其成果的总结推动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杰出地理学家的引导等几个方面。当然,中国地理学也面临着继承与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基础教育与科普宣传等问题的挑战。在纪念近代地理学开创100年的时刻,我们怀着崇敬和感激的心情回顾以往走过的道路,牢记一代代前辈****们的杰出贡献,决心开创地理学发展新的未来。</p> . , <p>100年以来,我国地理学走过了艰难曲折和辉煌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至90年代后期和跨入新世纪以来四个阶段,这四个发展阶段又明显分成前40年和后60年两个大的历史时期。100年来,中国地理学家都热爱祖国、热爱自然,同时又都具有强烈愿望将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奉献给国家和社会。但是,地理学研究内容、方式等又有近现代之分,发展规模、方向和方式明显不同。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60年,中国地理学发展走过独特的发展道路,主要表现在党和政府重视和引导地理学的发展、“以任务带学科”彰显出我国地理学方向和价值、大型综合性研究及其成果的总结推动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杰出地理学家的引导等几个方面。当然,中国地理学也面临着继承与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基础教育与科普宣传等问题的挑战。在纪念近代地理学开创100年的时刻,我们怀着崇敬和感激的心情回顾以往走过的道路,牢记一代代前辈****们的杰出贡献,决心开创地理学发展新的未来。</p> |
[3] | . , <p>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在为国家发展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学科发展蓬勃兴旺。然而,关于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始终处在议论之中,尤其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长期处在争论之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走进世界,发挥人文地理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地理学发展历程阐述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经济社会政治制度环境的转变需要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地位的增强,需要人文地理学为国家发展做出更重要的贡献。人文地理学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需要解放思想,注意在经济学的价值规律、社会科学的社会公平价值规律、自然科学的景观分析方法和历史学的历史分析方法以及数量分析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既需要对已有成果的概括提升,也需要有一种深度挖掘和创新的过程。</p> . , <p>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在为国家发展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学科发展蓬勃兴旺。然而,关于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始终处在议论之中,尤其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长期处在争论之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走进世界,发挥人文地理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地理学发展历程阐述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经济社会政治制度环境的转变需要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地位的增强,需要人文地理学为国家发展做出更重要的贡献。人文地理学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需要解放思想,注意在经济学的价值规律、社会科学的社会公平价值规律、自然科学的景观分析方法和历史学的历史分析方法以及数量分析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既需要对已有成果的概括提升,也需要有一种深度挖掘和创新的过程。</p> |
[4] | . , <p>概括总结了我国地理学60多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指出,就研究领域之多、规模之大、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中重要实际问题做出的贡献之巨等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地理学所无法比拟的,一些重要领域所取得的理论进展在总体上也位于国际前列。201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是系统、深入展示我国地理学辉煌成就的难得机遇,要努力使大会成为开启中国地理学全面走向世界并引领世界地理学新发展的契机。</p> . , <p>概括总结了我国地理学60多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指出,就研究领域之多、规模之大、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中重要实际问题做出的贡献之巨等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地理学所无法比拟的,一些重要领域所取得的理论进展在总体上也位于国际前列。201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是系统、深入展示我国地理学辉煌成就的难得机遇,要努力使大会成为开启中国地理学全面走向世界并引领世界地理学新发展的契机。</p> |
[5] | . ,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用“以任务带学科”来概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派”经济地理学.近年来,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规划导向、综合导向、“区域主义”、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愈来愈普遍、国际化趋势明显.在研究方向上,除了传统优势领域得到强化外,出现了若干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功能区划分、能源与碳排放、全球化与外资外贸、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以及农区地理与农户区位研究等.在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新因素与新格局,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全球化、跨国公司及外资,交通运输地理与空间组织,资源型城市及老工业城市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海洋经济地理,地域空间规划方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在国家重大地域空间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包括主体功能区划、东北振兴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部崛起规划、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生态区域建设规划,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未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既拥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理论总结和人才培养. . ,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用“以任务带学科”来概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派”经济地理学.近年来,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规划导向、综合导向、“区域主义”、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愈来愈普遍、国际化趋势明显.在研究方向上,除了传统优势领域得到强化外,出现了若干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功能区划分、能源与碳排放、全球化与外资外贸、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以及农区地理与农户区位研究等.在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新因素与新格局,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全球化、跨国公司及外资,交通运输地理与空间组织,资源型城市及老工业城市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海洋经济地理,地域空间规划方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在国家重大地域空间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包括主体功能区划、东北振兴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部崛起规划、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生态区域建设规划,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未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既拥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理论总结和人才培养. |
[6] | . , 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特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通过对国内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与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比较分析后认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手段革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人地关系论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转向新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新阶段;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求开始由低迷走向回暖;社会地理学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总体趋势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在力所能及地解决国家发展中若干新问题的同时,重点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融合研究,建设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广度与深度,加强实验性研究;关注新地缘政治学、都市政治地理和地方政治地理的研究,依托“六普”数据推动社会地理学研究实现新的跨越.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 , 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特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通过对国内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与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比较分析后认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手段革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人地关系论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转向新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新阶段;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求开始由低迷走向回暖;社会地理学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总体趋势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在力所能及地解决国家发展中若干新问题的同时,重点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融合研究,建设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广度与深度,加强实验性研究;关注新地缘政治学、都市政治地理和地方政治地理的研究,依托“六普”数据推动社会地理学研究实现新的跨越.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
[7] | . , 《地理学报》发表的论文具有“高、精、特、实”的特点,评述《地理学报》的经济地理学论文可更加简洁地勾勒出经济地理学的整体“骨骼”.本文基于80 年来《地理学报》发表的421 篇经济地理论文,从论文数量、发展脉络、研究范式、面向国家需求、学科发展变化等方面梳理了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总结了相关研究特点.论文统计表明,经济地理学研究不断发展,各学科发展很不均衡.呈现密切联系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从经济增长研究转向可持续发展研究、从与自然关系密切的要素研究转向人文要素的研究、研究领域从注重物质生产转向非物质领域等特征.分支学科发展侧重于区域、工业和农业,但交通、商业服务业、城市等也呈增长趋势.学术思想来源多元化、研究尺度多样化、研究方法定量化.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地理学呈现出紧密服务国家需求、侧重宏观研究、侧重经济增长、侧重应用型研究的研究特点,但在微观研究、综合研究、理论凝炼方面逐步加强. . , 《地理学报》发表的论文具有“高、精、特、实”的特点,评述《地理学报》的经济地理学论文可更加简洁地勾勒出经济地理学的整体“骨骼”.本文基于80 年来《地理学报》发表的421 篇经济地理论文,从论文数量、发展脉络、研究范式、面向国家需求、学科发展变化等方面梳理了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总结了相关研究特点.论文统计表明,经济地理学研究不断发展,各学科发展很不均衡.呈现密切联系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从经济增长研究转向可持续发展研究、从与自然关系密切的要素研究转向人文要素的研究、研究领域从注重物质生产转向非物质领域等特征.分支学科发展侧重于区域、工业和农业,但交通、商业服务业、城市等也呈增长趋势.学术思想来源多元化、研究尺度多样化、研究方法定量化.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地理学呈现出紧密服务国家需求、侧重宏观研究、侧重经济增长、侧重应用型研究的研究特点,但在微观研究、综合研究、理论凝炼方面逐步加强. |
[8] | . , 中国地理学会创立 90 年来, 我国地理学经历了由近代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历程。中国地理学会在团结广大地理工作者为促进学科发展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展望新世纪, 在知识经济时代, 我国地理学应加强在基础理论、地理环境的变化和保护、地区资源系统、区域综合发展、地理信息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 , 中国地理学会创立 90 年来, 我国地理学经历了由近代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历程。中国地理学会在团结广大地理工作者为促进学科发展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展望新世纪, 在知识经济时代, 我国地理学应加强在基础理论、地理环境的变化和保护、地区资源系统、区域综合发展、地理信息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
[9] | . , 梳理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需要说明近年代表性的研究课题或著述与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1990-2005 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主要从五个文化地理学主题开展研究.然而这五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十分清晰,也没有说清主要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搭建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树”.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方和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目标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地方”的形成机制.本文将这个研究目标作为文化地理学“学科树”的主干,此外建立了“层间关系”和“尺度转换”两个分支,它们是探究地方性的两类方法.本文其次将文化地理学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分别挂在主干和两个分支上,并努力呈现出主要概念和理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揭示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进程.本文最后用“学科树”,分析了中国大陆主要文化地理学研究者自己提出的代表性著述.分析的结果是:第一,关于地方形成机制的案例类型多样,多是基于结构主义认识论的分析.第二,关于层间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自然与文化两层关系的分析,延展到文化各层之间的关系.第三,在不同尺度文化区转换的领域研究较薄弱. . , 梳理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需要说明近年代表性的研究课题或著述与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1990-2005 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主要从五个文化地理学主题开展研究.然而这五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十分清晰,也没有说清主要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搭建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树”.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方和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目标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地方”的形成机制.本文将这个研究目标作为文化地理学“学科树”的主干,此外建立了“层间关系”和“尺度转换”两个分支,它们是探究地方性的两类方法.本文其次将文化地理学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分别挂在主干和两个分支上,并努力呈现出主要概念和理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揭示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进程.本文最后用“学科树”,分析了中国大陆主要文化地理学研究者自己提出的代表性著述.分析的结果是:第一,关于地方形成机制的案例类型多样,多是基于结构主义认识论的分析.第二,关于层间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自然与文化两层关系的分析,延展到文化各层之间的关系.第三,在不同尺度文化区转换的领域研究较薄弱. |
[10] | . , 近10年来,伴随着GIS技术的结合及对虚拟空间行为的研究,时间地理学在经历了一段低迷发展期后,又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时间地理学不仅对早期的理论假设、空间表达方式进行了修正,以至于有人提出"新时间地理学"的概念,而且其实践应用领域也得到扩展,在城市交通规划、女性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通讯技术使用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 , 近10年来,伴随着GIS技术的结合及对虚拟空间行为的研究,时间地理学在经历了一段低迷发展期后,又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时间地理学不仅对早期的理论假设、空间表达方式进行了修正,以至于有人提出"新时间地理学"的概念,而且其实践应用领域也得到扩展,在城市交通规划、女性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通讯技术使用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
[11] | . , <p>地缘政治学脱胎于政治地理学,这种血缘关系决定了地理学在中国地缘政治研究和国家地缘战略的构建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基于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原理,运用地理学空间思维和现代组织行为学等理论,探讨了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修正地缘战略和树立地缘目标的重要性,认为和平崛起的中国需要地缘大思维,而地理学尤其是世界地理学,应首当其冲担当重任。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中国地理学在地缘政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地理学的地缘政治学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成果精彩纷呈,并在重大领域有所突破。但其发展依然存在理论体系尚不完整、学科定位不清晰、优秀成果不足、过度依附西方思维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未来中国地理学在地缘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努力方向。</p> . , <p>地缘政治学脱胎于政治地理学,这种血缘关系决定了地理学在中国地缘政治研究和国家地缘战略的构建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基于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原理,运用地理学空间思维和现代组织行为学等理论,探讨了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修正地缘战略和树立地缘目标的重要性,认为和平崛起的中国需要地缘大思维,而地理学尤其是世界地理学,应首当其冲担当重任。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中国地理学在地缘政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地理学的地缘政治学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成果精彩纷呈,并在重大领域有所突破。但其发展依然存在理论体系尚不完整、学科定位不清晰、优秀成果不足、过度依附西方思维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未来中国地理学在地缘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努力方向。</p> |
[12] | . , 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中国旅游地理学在20 世纪80 年代的地理学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经过30 年的发展壮大,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思想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实践.旅游地理学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展望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将继续发挥理论结合实际的学科传统优势,不断壮大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力量;另一方面需不断加强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国际化水平. . , 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中国旅游地理学在20 世纪80 年代的地理学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经过30 年的发展壮大,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思想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实践.旅游地理学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展望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将继续发挥理论结合实际的学科传统优势,不断壮大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力量;另一方面需不断加强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国际化水平. |
[13] | . , 以国内出版的专著和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资料基础,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78 年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总体上日益繁荣,研究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研究的空间尺度总体上“由大向小”转变,研究视角向多样化转变;国家政策和城市热点问题对研究内容具有重要影响,西方理论和流派对研究视角具有重要影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是重要特色,城市化与城市体系是重要的研究主题.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培养全球化视野,批判性地引进西方理论,加强理论创新、科学规范、跨学科交叉与新方法引进. . , 以国内出版的专著和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资料基础,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78 年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总体上日益繁荣,研究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研究的空间尺度总体上“由大向小”转变,研究视角向多样化转变;国家政策和城市热点问题对研究内容具有重要影响,西方理论和流派对研究视角具有重要影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是重要特色,城市化与城市体系是重要的研究主题.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培养全球化视野,批判性地引进西方理论,加强理论创新、科学规范、跨学科交叉与新方法引进. |
[14] | . ,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为中国城市地理学乃至世界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营养.回顾过去几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归纳起来呈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热点总体同步;在城市化、城市群/圈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和城市建设实践;强调定量和计量手段的科学研究悄然成为潮流;积极开辟和强化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基地、新力量;以更开放、更创新的视野,积极开创前沿性、战略性的新研究领域;推出年青人等计划初现成效.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并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中国城市地理学更好地实现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反馈、知识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展望城市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认识城市、改造城市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面向城市化背景,进行中国城市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战略思考,缩短中国城市地理学与主流的城市地理学的距离,通过大人文与大科学交融进行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建立和完善、国际视野和地方行动;另一方面需要面向国家“十二五”等近期发展目标和重点,积极的设计和执行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行动计划. . ,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为中国城市地理学乃至世界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营养.回顾过去几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归纳起来呈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热点总体同步;在城市化、城市群/圈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和城市建设实践;强调定量和计量手段的科学研究悄然成为潮流;积极开辟和强化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基地、新力量;以更开放、更创新的视野,积极开创前沿性、战略性的新研究领域;推出年青人等计划初现成效.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并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中国城市地理学更好地实现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反馈、知识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展望城市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认识城市、改造城市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面向城市化背景,进行中国城市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战略思考,缩短中国城市地理学与主流的城市地理学的距离,通过大人文与大科学交融进行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建立和完善、国际视野和地方行动;另一方面需要面向国家“十二五”等近期发展目标和重点,积极的设计和执行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行动计划. |
[15] | . , <p>面对越来越综合和复杂的研究对象,各国地理学研究正在逐步从单一要素和过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复杂过程综合集成方向发展。中国地理学研究在地表自然过程刻画和人文过程的认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综合集成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世纪我国地理学研究需要在地表过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综合集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加快与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全面融合。</p> . , <p>面对越来越综合和复杂的研究对象,各国地理学研究正在逐步从单一要素和过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复杂过程综合集成方向发展。中国地理学研究在地表自然过程刻画和人文过程的认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综合集成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世纪我国地理学研究需要在地表过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综合集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加快与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全面融合。</p> |
[16] | . , 10年来中国地理学研究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地参与了全球变化研究。本文阐述了全球变化的主要研究议题及地理****可能起到的作用,认为中国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引起的环境变化比大气层增温的影响大得多,一系列与此有关的重大区域性问题应该得到地理****的广泛重视。文中还指出了地理****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值得注意的倾向。 . , 10年来中国地理学研究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地参与了全球变化研究。本文阐述了全球变化的主要研究议题及地理****可能起到的作用,认为中国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引起的环境变化比大气层增温的影响大得多,一系列与此有关的重大区域性问题应该得到地理****的广泛重视。文中还指出了地理****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值得注意的倾向。 |
[17] | . ,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真实世界的学科,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是这个学科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针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以及“未来地球”计划的提出,本文倡导开展面向空间治理的经济地理学研究,提高该学科服务于国家战略决策的能力.之后本文阐述了中国空间治理的政治文化基础;分析了中国空间治理的主要手段,包括规划体制、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财税体制.本文认为,只有客观、全面地观察中国的空间治理体系,并将其理论知识化,才能使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也才能为国家提高空间治理能力提供科学支撑. . ,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真实世界的学科,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是这个学科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针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以及“未来地球”计划的提出,本文倡导开展面向空间治理的经济地理学研究,提高该学科服务于国家战略决策的能力.之后本文阐述了中国空间治理的政治文化基础;分析了中国空间治理的主要手段,包括规划体制、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财税体制.本文认为,只有客观、全面地观察中国的空间治理体系,并将其理论知识化,才能使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也才能为国家提高空间治理能力提供科学支撑. |
[18] | . ,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广泛融合,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本文对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思潮演变、热点研究领域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西方经济地理学在经历了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两个影响深远的变革后,研究领域和主题逐步走向多样化与复杂化.本文综述了8 个热点研究领域,包括区域与地方发展、经济全球化、产业地理、劳动力地理、创新与创意地理、消费地理、环境经济地理和金融地理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经济地理学与政策研究的关系,最后总结了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特点. . ,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广泛融合,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本文对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思潮演变、热点研究领域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西方经济地理学在经历了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两个影响深远的变革后,研究领域和主题逐步走向多样化与复杂化.本文综述了8 个热点研究领域,包括区域与地方发展、经济全球化、产业地理、劳动力地理、创新与创意地理、消费地理、环境经济地理和金融地理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经济地理学与政策研究的关系,最后总结了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特点. |
[19] | . , <p>“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转型,核心是强调了人的城镇化,总体要求是“稳中求进”。本文着重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方面阐述了对这个规划产生背景的初步认识。城镇化发展水平应当与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增就业岗位、城镇实际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以及水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等保持一致。中国大规模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付出的环境污染代价巨大,基础设施不堪重负,自然资源的支撑力面临严重的困难。城镇化是具有明显交叉学科特性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人文经济地理学的跨学科性质在城镇化研究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和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面向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大现实需求,还非常需要对这一重大领域进行深入的跟踪和研究。</p> . , <p>“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转型,核心是强调了人的城镇化,总体要求是“稳中求进”。本文着重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方面阐述了对这个规划产生背景的初步认识。城镇化发展水平应当与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增就业岗位、城镇实际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以及水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等保持一致。中国大规模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付出的环境污染代价巨大,基础设施不堪重负,自然资源的支撑力面临严重的困难。城镇化是具有明显交叉学科特性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人文经济地理学的跨学科性质在城镇化研究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和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面向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大现实需求,还非常需要对这一重大领域进行深入的跟踪和研究。</p> |
[20] | . , 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但已面临着突出的结构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不循以投资、消费和出口论证未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传统路径,而对支持经济增长的资源(能源)、环境(承载力)及建立在资源环境基础上的城镇化和发展模式等支撑系统能力进行了分析。在这些分析基础上,进行了综合集成研究并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将较快地进入中速增长。中速经济增长,将为建设经济强国和实现中国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机遇和空间。 . , 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但已面临着突出的结构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不循以投资、消费和出口论证未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传统路径,而对支持经济增长的资源(能源)、环境(承载力)及建立在资源环境基础上的城镇化和发展模式等支撑系统能力进行了分析。在这些分析基础上,进行了综合集成研究并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将较快地进入中速增长。中速经济增长,将为建设经济强国和实现中国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机遇和空间。 |
[21] | . , 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涉及研究的领域、理论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随后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在农业与农村发展决策实践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归纳为研究成果、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主要成果和项目影响及决策服务应用等方面.其中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 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综合研究;② 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③ 新农村建设综合研究;④ 城镇化、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⑤ 中心村与专业村建设;⑥ 城乡发展一体化与等值化;⑦ 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⑧ 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与国际化.最后,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联系中国实际,展望了未来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 . , 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涉及研究的领域、理论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随后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在农业与农村发展决策实践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归纳为研究成果、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主要成果和项目影响及决策服务应用等方面.其中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 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综合研究;② 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③ 新农村建设综合研究;④ 城镇化、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⑤ 中心村与专业村建设;⑥ 城乡发展一体化与等值化;⑦ 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⑧ 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与国际化.最后,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联系中国实际,展望了未来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 |
[22] | . , . , |
[23] | .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走过了70年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地理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地理资源研究所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每个学科都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就交通地理学科而言,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步,经过曲折而艰辛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界最为稳定的交通地理研究基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交通地理学科形成了“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模式,学科研究主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完成各项重大任务,并在工作中进行了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近年来,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逐渐与国际研究接轨。本文对地理资源所交通地理学科的建立与成长历程,研究领域、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等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展望了未来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 .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走过了70年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地理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地理资源研究所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每个学科都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就交通地理学科而言,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步,经过曲折而艰辛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界最为稳定的交通地理研究基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交通地理学科形成了“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模式,学科研究主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完成各项重大任务,并在工作中进行了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近年来,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逐渐与国际研究接轨。本文对地理资源所交通地理学科的建立与成长历程,研究领域、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等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展望了未来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 |
[24] | . , <p><font face="Verdana">基于港口地理研究的时代背景变迁,分析了现代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研究内容,重点从港口地理的基本研究范畴、港口理论、港口体系、枢纽港、港口与腹地关系、航运网络、航运企业和码头企业等角度深入解析其重点历程与主要论点,对中国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国际****的相关论点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研究内容、研究范式、研究重点和研究地区等角度,总结和评价现代港口地理学的研究特征,梳理其发展规律与研究轨迹。同时基于以上研究,从研究范式、研究重点、研究单位等角度,对港口地理学的未来研究趋向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该研究,系统总结了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有助于该学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br /><br /></font></p><p> </p> . , <p><font face="Verdana">基于港口地理研究的时代背景变迁,分析了现代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研究内容,重点从港口地理的基本研究范畴、港口理论、港口体系、枢纽港、港口与腹地关系、航运网络、航运企业和码头企业等角度深入解析其重点历程与主要论点,对中国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国际****的相关论点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研究内容、研究范式、研究重点和研究地区等角度,总结和评价现代港口地理学的研究特征,梳理其发展规律与研究轨迹。同时基于以上研究,从研究范式、研究重点、研究单位等角度,对港口地理学的未来研究趋向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该研究,系统总结了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有助于该学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br /><br /></font></p><p> </p> |
[25] | . , <p>中国地理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研究机构格局和强大的人才队伍。但是无论从学科发展,还是从新经济建设与进步社会的需求角度看,地理学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发展的有利契机。我国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需求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科学,多年来的学科建设培育一支强大的专门队伍。中国地理学一直准确的把握着当前国际地理学研究的前沿方向。在某些领域做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成果,并积极地指导了区域实践。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综合的研究思路、主要的关注问题、研究的手段方法、人才的知识结构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社会对地理学的作用的认识也存在着误区。</p> . , <p>中国地理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研究机构格局和强大的人才队伍。但是无论从学科发展,还是从新经济建设与进步社会的需求角度看,地理学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发展的有利契机。我国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需求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科学,多年来的学科建设培育一支强大的专门队伍。中国地理学一直准确的把握着当前国际地理学研究的前沿方向。在某些领域做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成果,并积极地指导了区域实践。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综合的研究思路、主要的关注问题、研究的手段方法、人才的知识结构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社会对地理学的作用的认识也存在着误区。</p> |
[26] | . , 论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和人-地系统的特征,倡导开展"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论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学范畴内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地球表层领域内资源-环境(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的形成。针对少数****的偏见,强调并分析了人文-经济地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科学性。 . , 论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和人-地系统的特征,倡导开展"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论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学范畴内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地球表层领域内资源-环境(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的形成。针对少数****的偏见,强调并分析了人文-经济地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科学性。 |
[27] | . ,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需要走出“精致的平庸”,走向“精致的创新”.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是要厘清当前研究中学术与应用间的梗阻,使学术研究回到创新的源点:理论与现实的相互激发,并破除对西方人文地理研究的模仿和迷信.为此,需要借鉴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并使之根植于本土的问题和制度;需要完善本土研究机制,包括区分学会和协会、区分学术和应用、区分学术地理和应用地理;要倡导真正的科学精神,对已有研究保持批判性;让知识体系保持高度的开放性,并适应本土知识生产的需求;让研究实事求是、根植于地,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深度交流.只有这样,中国人文地理学方能实现知行合一,走出殖民地理的陷阱,走上真正自主的知识生产之路. . ,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需要走出“精致的平庸”,走向“精致的创新”.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是要厘清当前研究中学术与应用间的梗阻,使学术研究回到创新的源点:理论与现实的相互激发,并破除对西方人文地理研究的模仿和迷信.为此,需要借鉴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并使之根植于本土的问题和制度;需要完善本土研究机制,包括区分学会和协会、区分学术和应用、区分学术地理和应用地理;要倡导真正的科学精神,对已有研究保持批判性;让知识体系保持高度的开放性,并适应本土知识生产的需求;让研究实事求是、根植于地,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深度交流.只有这样,中国人文地理学方能实现知行合一,走出殖民地理的陷阱,走上真正自主的知识生产之路. |
[28] | . ,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存在明显的政策导向和方法(技术)导向。这种特色的成因是复杂的。政策导向主要与经世致用、缺乏研究传统和批判性思维有关;方法(技术)导向则主要与理工科思维、现代化的简单理解和对工具理性的推崇,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普及以及"3S"技术发展有关。在新形势下,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要实现知识增量,就必须以问题和理论为导向,进而看我们能否发现新的现象和问题,验证其是否普遍存在,然后寻找理论解释(已有理论或建立新理论)。这种对我国人文地理理想图景的探讨值得重视。 . ,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存在明显的政策导向和方法(技术)导向。这种特色的成因是复杂的。政策导向主要与经世致用、缺乏研究传统和批判性思维有关;方法(技术)导向则主要与理工科思维、现代化的简单理解和对工具理性的推崇,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普及以及"3S"技术发展有关。在新形势下,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要实现知识增量,就必须以问题和理论为导向,进而看我们能否发现新的现象和问题,验证其是否普遍存在,然后寻找理论解释(已有理论或建立新理论)。这种对我国人文地理理想图景的探讨值得重视。 |
[29] | . ,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无论如何,科学化应是人文地理学的基调,是中国人文地理学未来发展的基本选择和必由之路.无论是学科属性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需求,人文地理学科学化不仅不是一个被动的目标而应该成为我们的主动追求.其基本目标有2 个:一是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发现新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构建中心地等级体系演化模型,以及从类型学和发生学2 个角度梳理不同空间结构模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等;二是构建一套相对成型的空间分析方法.将区域分为均质区域和功能区域,并进一步分解为点状、线状和面状3 大要素,寻找处理这3 大要素各自及相互之间内在空间耦合的表达技术,成为本文展开人文地理学空间分析理论框架的基本思路.其中,可达性分析技术的拓展、计量经济模型与空间分析技术的融合、综合性时空谱系空间分析方法体系的构建、依赖于空间概念拓展的新的空间分析技术的出现等,则是未来人文地理学空间分析的重要领域.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融合资源环境基础、基于发生学视角的历史过程的长时段分析,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分析技术等. . ,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无论如何,科学化应是人文地理学的基调,是中国人文地理学未来发展的基本选择和必由之路.无论是学科属性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需求,人文地理学科学化不仅不是一个被动的目标而应该成为我们的主动追求.其基本目标有2 个:一是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发现新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构建中心地等级体系演化模型,以及从类型学和发生学2 个角度梳理不同空间结构模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等;二是构建一套相对成型的空间分析方法.将区域分为均质区域和功能区域,并进一步分解为点状、线状和面状3 大要素,寻找处理这3 大要素各自及相互之间内在空间耦合的表达技术,成为本文展开人文地理学空间分析理论框架的基本思路.其中,可达性分析技术的拓展、计量经济模型与空间分析技术的融合、综合性时空谱系空间分析方法体系的构建、依赖于空间概念拓展的新的空间分析技术的出现等,则是未来人文地理学空间分析的重要领域.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融合资源环境基础、基于发生学视角的历史过程的长时段分析,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分析技术等. |
[30] | . , 以2007-2011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地理学代码(D0102) 的申请书作为样本,对申请代码、重点研究领域以及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中国人文地理学近期发展特征。分析认为,科学问题综合与学科间交叉研究的增加使人文地理学学科边界呈现模糊化的趋势;研究方向体现了时代特点且各研究方向之间申请数量比较均衡;研究关键词大量涌现但共识性表述相对较少;选题颇具本土应用特点但学科体系建设意识逐步增强。 . , 以2007-2011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地理学代码(D0102) 的申请书作为样本,对申请代码、重点研究领域以及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中国人文地理学近期发展特征。分析认为,科学问题综合与学科间交叉研究的增加使人文地理学学科边界呈现模糊化的趋势;研究方向体现了时代特点且各研究方向之间申请数量比较均衡;研究关键词大量涌现但共识性表述相对较少;选题颇具本土应用特点但学科体系建设意识逐步增强。 |
[31] | . , 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 , 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
[32] | . , “未来地球”计划旨在提出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方案的学术思想、顶层设计、核心内容、研究方法等,为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走向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在分析“未来地球”核心理念的基础上,阐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定位,并探索“未来地球”计划的5 个优先事项对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的目标、视角和路径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两个层次探讨了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的学术思路。以“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为参照标尺,按照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解决方案研究的逻辑架构,从提高预测能力和评估水平、调控过程和管制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及体制机制设计等3个方面,讨论了面向“未来地球”的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导向。 ., “未来地球”计划旨在提出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方案的学术思想、顶层设计、核心内容、研究方法等,为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走向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在分析“未来地球”核心理念的基础上,阐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定位,并探索“未来地球”计划的5 个优先事项对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的目标、视角和路径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两个层次探讨了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的学术思路。以“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为参照标尺,按照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解决方案研究的逻辑架构,从提高预测能力和评估水平、调控过程和管制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及体制机制设计等3个方面,讨论了面向“未来地球”的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导向。 |
[33] | . ,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 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即“和 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正是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体现.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与经济全球化及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剖析了其空间内 涵,认为“一带一路”具有多重空间内涵和跨尺度特征,是统筹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最后,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地理学提出的几个重要议题, 包括地缘政治、国别地理、对外直接外资理论、交通运输优化组织等. . ,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 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即“和 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正是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体现.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与经济全球化及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剖析了其空间内 涵,认为“一带一路”具有多重空间内涵和跨尺度特征,是统筹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最后,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地理学提出的几个重要议题, 包括地缘政治、国别地理、对外直接外资理论、交通运输优化组织等. |
[34] | . , <p>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科学内涵出发,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指向,探究资源、环境等构成的承载体——自然基础同承载对象——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之间形成的“压力-状态-响应”过程,提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是从资源环境约束上限或人口经济合理规模等关键阈值开展的超载预警,以及从自然基础条件变化或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变化态势开展的过程预警的学术思路。在探讨承载能力预警指标体系选取原则的基础上,构建陆域和海域差异化的预警指标体系和总体技术流程。采用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利用强度、环境胁迫程度、植被盖度变化作为基础指标进行地域全覆盖评价;针对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牧业地区、生态地区,分别选择灰霾污染程度、耕地面积增减状况、草蓄平衡指数、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态作为专项指标,确定各类专项指标的关键阈值并进行分类评价;最后进行复合,形成在鲜明主体功能定位指向下的差别化评价方法、取得具有一致性表达的评价结果,并开展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压力两方面的过程评价,以辅助反映中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预警状态,为提出限制性措施建议和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p> . , <p>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科学内涵出发,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指向,探究资源、环境等构成的承载体——自然基础同承载对象——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之间形成的“压力-状态-响应”过程,提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是从资源环境约束上限或人口经济合理规模等关键阈值开展的超载预警,以及从自然基础条件变化或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变化态势开展的过程预警的学术思路。在探讨承载能力预警指标体系选取原则的基础上,构建陆域和海域差异化的预警指标体系和总体技术流程。采用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利用强度、环境胁迫程度、植被盖度变化作为基础指标进行地域全覆盖评价;针对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牧业地区、生态地区,分别选择灰霾污染程度、耕地面积增减状况、草蓄平衡指数、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态作为专项指标,确定各类专项指标的关键阈值并进行分类评价;最后进行复合,形成在鲜明主体功能定位指向下的差别化评价方法、取得具有一致性表达的评价结果,并开展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压力两方面的过程评价,以辅助反映中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预警状态,为提出限制性措施建议和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p> |
[35] | . , 地理学主要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不同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本文在思考以往地理学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研究范式概括为: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和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对不同地理科学问题应选取不同的范式加以研究,对有些复杂科学问题应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加以解决。 . , 地理学主要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不同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本文在思考以往地理学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研究范式概括为: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和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对不同地理科学问题应选取不同的范式加以研究,对有些复杂科学问题应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加以解决。 |
[36] | . , <p>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长时期的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实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p> . , <p>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长时期的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实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p> |
[37] | . , <p>2014年国家印发了“新型城镇化规划”,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入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型期,并将新型城市化作为国家未来相当长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为城市化领域研究提供了重大机遇。国际上,城市化的基础理论和内容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丰富,研究阶段持续深化,领域持续扩展,研究方法手段持续改善和进步。国内城市化研究起步晚、进展快,在中国特色城市化合理进程的科学认知与思辨等诸多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展望未来,提出了城市化领域的5个科学问题及其子问题:城市化的跨学科特性与成立城市化学科,城市化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城市化的区域特性以及与城乡统筹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格局研究,大数据支持下城市化和智慧城市的系统集成与模拟平台研究。</p> . , <p>2014年国家印发了“新型城镇化规划”,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入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型期,并将新型城市化作为国家未来相当长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为城市化领域研究提供了重大机遇。国际上,城市化的基础理论和内容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丰富,研究阶段持续深化,领域持续扩展,研究方法手段持续改善和进步。国内城市化研究起步晚、进展快,在中国特色城市化合理进程的科学认知与思辨等诸多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展望未来,提出了城市化领域的5个科学问题及其子问题:城市化的跨学科特性与成立城市化学科,城市化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城市化的区域特性以及与城乡统筹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格局研究,大数据支持下城市化和智慧城市的系统集成与模拟平台研究。</p> |
[38] | . , <p>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的重要国策,对人的城镇(市)化的科学评价是正确认识城镇化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基础.目前城--乡二元分析框架下的以城镇化率和城镇(或区域)城镇化质量为主的评价方法,难以反映城镇化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乡村人口的城镇化发展也被忽略.本文提出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概念,建立了衡量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对1995,2000,2005,2010和2012年全国及各省市的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及总人口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 尽管城镇人口的城镇化速度显著快于乡村人口,但城镇化并非城镇人口独有的社会过程.② 城乡两类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在省域尺度上正逐步形成差异明显的空间格局.③ 北京,上海,浙江等少数省市乡村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已经超越部分内地省市城镇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建议更新对城镇化的认识和评价标准,探索在城镇化发达的地区调整城--乡二元体制的新途径,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p> . , <p>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的重要国策,对人的城镇(市)化的科学评价是正确认识城镇化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基础.目前城--乡二元分析框架下的以城镇化率和城镇(或区域)城镇化质量为主的评价方法,难以反映城镇化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乡村人口的城镇化发展也被忽略.本文提出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概念,建立了衡量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对1995,2000,2005,2010和2012年全国及各省市的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及总人口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 尽管城镇人口的城镇化速度显著快于乡村人口,但城镇化并非城镇人口独有的社会过程.② 城乡两类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在省域尺度上正逐步形成差异明显的空间格局.③ 北京,上海,浙江等少数省市乡村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已经超越部分内地省市城镇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建议更新对城镇化的认识和评价标准,探索在城镇化发达的地区调整城--乡二元体制的新途径,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p> |
[39] | . , 中国的城市群是近30 年来伴随国家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自21 世纪初期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之后,中国连续10 年把城市群提升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首次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地位.然而,城市群在中国的研究目前尚处在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系统总结从1934-2013 年的80 年间发表在地理学报的城市群主题论文,只有不到19 篇,仅占总篇数的0.55%,不仅发表篇数少,而且发表时间短,首次发表城市群研究成果不到10 年,研究单位和作者群体集中,研究内容瞄准国家需求但比较发散.即便如此,仅有的城市群研究成果还是对国家城市群总体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引领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提出的城市群空间格局推动国家形成了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引导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把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提出的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与技术流程对界定国家城市群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出的城市群系列研究领域带动城市群的研究向着纵深与实用方向拓展,提出的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城市群的选择与发展起到了警示作用.以这些研究进展和成果为基础,未来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育的重点方向为:以问题为导向,深刻反思检讨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发育中暴露出的新问题;以城市群为主体,重点推动形成“5+9+6”的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新格局;以城市群为依托,重点推动形成“以轴串群、以群托轴”的国家城镇化新格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对城市群形成发育中重大科学问题的新认知,包括深入研究城市群高密度集聚的资源环境效应,科学求解城市群高密度集聚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创新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管理体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研究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储备机制,研究制定城市群规划编制技术规程与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标准等. . , 中国的城市群是近30 年来伴随国家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自21 世纪初期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之后,中国连续10 年把城市群提升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首次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地位.然而,城市群在中国的研究目前尚处在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系统总结从1934-2013 年的80 年间发表在地理学报的城市群主题论文,只有不到19 篇,仅占总篇数的0.55%,不仅发表篇数少,而且发表时间短,首次发表城市群研究成果不到10 年,研究单位和作者群体集中,研究内容瞄准国家需求但比较发散.即便如此,仅有的城市群研究成果还是对国家城市群总体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引领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提出的城市群空间格局推动国家形成了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引导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把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提出的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与技术流程对界定国家城市群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出的城市群系列研究领域带动城市群的研究向着纵深与实用方向拓展,提出的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城市群的选择与发展起到了警示作用.以这些研究进展和成果为基础,未来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育的重点方向为:以问题为导向,深刻反思检讨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发育中暴露出的新问题;以城市群为主体,重点推动形成“5+9+6”的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新格局;以城市群为依托,重点推动形成“以轴串群、以群托轴”的国家城镇化新格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对城市群形成发育中重大科学问题的新认知,包括深入研究城市群高密度集聚的资源环境效应,科学求解城市群高密度集聚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创新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管理体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研究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储备机制,研究制定城市群规划编制技术规程与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标准等. |
[40] | . , 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劳动分工的新型地域单元。目前,中国区域空间治理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的行政区分割管理开始转向类型区空间治理。本文基于城市群的重要外延特征,采用“先分等、后划类”的综合分类思想对中国23个城市群进行定量类型划分和空间分异分析,为中国城市群实施因地制宜的空间格局优化和分类管理的规划引导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参考世界成熟城市群的规模大小和集聚程度,中国城市群分为国家级、区域级、次区域级和地区级4个等级,呈现“3-5-6-9”的金字塔型等级结构;其次,基于城市群的五大特征,构建由10个因子和22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Q型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城市群定量划分为成熟外向型、双核赶超型、环境友好型、单核辐射型和内陆粗放型等5种类型;最后,综合等级划分与定量聚类结果,进一步细分为国家级成熟外向型、国家级双核赶超型、区域级双核赶超型、次区域级环境友好型、地区级环境友好型、区域级单核辐射型、地区级单核辐射型、区域级内陆粗放型和地区级内陆粗放型共9个亚类。 . , 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劳动分工的新型地域单元。目前,中国区域空间治理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的行政区分割管理开始转向类型区空间治理。本文基于城市群的重要外延特征,采用“先分等、后划类”的综合分类思想对中国23个城市群进行定量类型划分和空间分异分析,为中国城市群实施因地制宜的空间格局优化和分类管理的规划引导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参考世界成熟城市群的规模大小和集聚程度,中国城市群分为国家级、区域级、次区域级和地区级4个等级,呈现“3-5-6-9”的金字塔型等级结构;其次,基于城市群的五大特征,构建由10个因子和22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Q型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城市群定量划分为成熟外向型、双核赶超型、环境友好型、单核辐射型和内陆粗放型等5种类型;最后,综合等级划分与定量聚类结果,进一步细分为国家级成熟外向型、国家级双核赶超型、区域级双核赶超型、次区域级环境友好型、地区级环境友好型、区域级单核辐射型、地区级单核辐射型、区域级内陆粗放型和地区级内陆粗放型共9个亚类。 |
[41] | . ,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到新的高度。区域战略、规划和政策应成为区域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即将到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关键的五年规划中,需要进行重新审视,予以创新。面向"十三五",创新区域治理体系的需求体现在:区域发展"四大板块"战略应转向缩小政策单元、强化战略针对性;主体功能区战略应从理念创新阶段步入深入实施阶段;城镇化应从集中、单一的发展模式转入多样化全面发展和创新发展阶段;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和指导思想应从扶持绝对贫困转向扶持相对贫困。创新区域治理体系的若干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采用类型区和政策区两个维度共建我国区域政策体系;更加注重约束型、限制性政策的运用;明确主体功能区深化的路线图;适应国土空间精细管理的要求。未来经济地理学在面向区域治理体系创新时应围绕以下重点问题开展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撑:加强地域功能成因和空间结构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升对地域空间格局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预测能力;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研究,提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评估能力;加强区域政策体系和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提升基于区域发展调控机理和途径研究的决策支持能力;加强数据、模型、研究方法等学科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地理学科的科学水平和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 . ,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到新的高度。区域战略、规划和政策应成为区域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即将到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关键的五年规划中,需要进行重新审视,予以创新。面向"十三五",创新区域治理体系的需求体现在:区域发展"四大板块"战略应转向缩小政策单元、强化战略针对性;主体功能区战略应从理念创新阶段步入深入实施阶段;城镇化应从集中、单一的发展模式转入多样化全面发展和创新发展阶段;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和指导思想应从扶持绝对贫困转向扶持相对贫困。创新区域治理体系的若干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采用类型区和政策区两个维度共建我国区域政策体系;更加注重约束型、限制性政策的运用;明确主体功能区深化的路线图;适应国土空间精细管理的要求。未来经济地理学在面向区域治理体系创新时应围绕以下重点问题开展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撑:加强地域功能成因和空间结构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升对地域空间格局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预测能力;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研究,提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评估能力;加强区域政策体系和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提升基于区域发展调控机理和途径研究的决策支持能力;加强数据、模型、研究方法等学科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地理学科的科学水平和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 |
[42] | . ,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减贫事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中国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文章深入剖析了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化基本特征,揭示了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规律,探明了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素,提出了科学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贫困人口规模大、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逐渐加大,是当前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基本特征,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贫或返贫现象突出;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向我国中西部深石山区、高寒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集聚,具有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贫困区(片)等多级并存的组织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胡焕庸线”西北部、东南部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占16.4%、83.6%;自然环境恶劣、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区域发展不均衡及前期扶贫开发政策精准性不够等,是中国农村持续贫困的主要症结。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亟需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科学推进精准扶贫战略。 . ,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减贫事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中国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文章深入剖析了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化基本特征,揭示了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规律,探明了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素,提出了科学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贫困人口规模大、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逐渐加大,是当前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基本特征,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贫或返贫现象突出;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向我国中西部深石山区、高寒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集聚,具有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贫困区(片)等多级并存的组织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胡焕庸线”西北部、东南部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占16.4%、83.6%;自然环境恶劣、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区域发展不均衡及前期扶贫开发政策精准性不够等,是中国农村持续贫困的主要症结。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亟需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科学推进精准扶贫战略。 |
[43] | . , <p>在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问题,包括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方法革新、流动空间分析的框架、人地关系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等内容。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积极吸纳相关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构建信息时代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国情与特色,紧扣国家战略,增强人文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面向问题的综合应用研究。</p> . , <p>在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问题,包括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方法革新、流动空间分析的框架、人地关系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等内容。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积极吸纳相关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构建信息时代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国情与特色,紧扣国家战略,增强人文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面向问题的综合应用研究。</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