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02-2012年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许士春, 刘沅涛, 龙如银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徐州 221116

Factors influencing fossil energy consumption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2 to 2012

XUShichun, LIUYuantao, LONGRuyin
Management School, China’s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收稿日期:2015-05-14
修回日期:2015-07-29
网络出版日期:2016-02-01
版权声明:2016《资源科学》编辑部《资源科学》编辑部
基金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14M551682).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5T805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253)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许士春,男,江苏徐州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管理。E-mail:xushichun78@163.com



展开

摘要
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研究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江苏省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数据,结构分解方法(SDA)分析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经济增长诸要素(消费、投资、调出和出口)是促进能源消耗的最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变动效应是削减能源消耗增量的最主要因素,技术变动效应虽然对能源消耗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很小;不同产业中,农业和建筑业中的能源强度变动效应促进了能源消耗,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在节能方面出现“倒退”的趋势;工业是江苏省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中,制造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最后,提出四项对策建议,为实现江苏省经济与节能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石能源;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结构分解法;节能;江苏省
Abstract
With rapid economic growth, Jiangsu province has consumed enormous energy and emitted a great deal of carbon dioxide. Under a policy of energy savings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researching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energy consumption is significant for Jiangsu carrying out specific measures to curb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sed on input-output tables for 2002, 2007 and 2012, we used 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to decompos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ossil energy consumption in Jiangsu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ich is the prominent factor increasing energy consumption.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on consumption, investment, export and selling were major factors increasing energy consumption, while the effect of changes in energy intensity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in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the technology effect inhibited energy consumption, but its effect was very small. For different industries, the effect of the change in energy intensity in agriculture and construction promoted energy consumption, while the technology effect tren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industry was ‘backward’. Industry in Jiangsu was the main source of energy consumption, for sub-sectors among the industry,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nhanced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saving policy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ic growth, energy intensity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optimiz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Jiangsu, minimizing high-carbon contained energy and increasing clean energy.

Keywords:fossil energy;energy consumption;influencing factors;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energy saving;Jiangsu province

-->0
PDF (613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许士春, 刘沅涛, 龙如银. 2002-2012年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J]. , 2016, 38(2): 333-343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6.02.15
XU Shichun, LIU Yuantao, LONG Ruyin. Factors influencing fossil energy consumption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2 to 2012[J]. 资源科学, 2016, 38(2): 333-343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6.02.15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应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促进节能降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的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因此,研究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江苏省节能减排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目前有关能源和碳排放问题的因素分解方法,主要有指数分解法(IDA)和结构分解法(SDA)。Su等对这两种方法做了比较分析[1]:一般来说,指数分解法主要使用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而结构分解法主要使用投入产出数据;在实证研究中,指数分解法适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时间变化,而结构分解法更适合将能源消耗或碳排放分解成更多的因素,便于比较不同影响因素对能源或碳排放的影响,因此指数分解和结构分解各有优势。国外****在运用结构分解方法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研究方面起步较早,Lin等最早分析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因素[2];Garbaccio[3]研究了1987-1992年间中国的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等;Zhang等对中国1992-1997年和1997-2002年的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进行结构分解[4];Huang等运用结构分解法研究1996-2006期间中国台湾地区6个工业部门中的二氧化碳变化情况[5];Zhang等对1987-2007年中国的能源消耗变动情况进行研究,运用结构分解法揭示这段时间中国能源消耗变动的区域差异[6];Zeng等基于结构分解法对中国1997-2007年的能源强度进行分解分析,从能源结构、部门能源效率、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等角度分析能源强度的变化原因[7]。还有采用这两种方法研究中国以外国家的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的,如Mukhopahyay等采用结构分解法,将印度能源消费量分解为中间生产变动、能源进口和出口变动及技术变动等方面[8];Vicent等采用结构分解法结合了投入产出方法分析欧盟组织成员国间能源强度差别的影响因素[9]。Cellura等利用结构分解法对意大利1999-2006年期间与家庭消费有关的间接能源消耗变动进行研究[10]
在国内,部分****采用结构分解法对中国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问题进行了研究。孙鹏等、梁进社等、蒋萍等、夏炎等、赵晓丽等、郭朝先、闫云凤等、李艳梅等、房斌等、谢建国等、王磊[11-21]分别运用结构分解法研究中国的能源消耗或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针对省份的研究方面,如张锦在构造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影响的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市1995-2010年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单位产出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动态影响[22];郝瑞彬运用指数分解模型研究河北省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因素[23];刘树峰等以山东省工业能耗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指数分解法,研究了工业能耗总量增长的影响因素[24];宋佩珊等把广东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分解法把广东省的碳排放增长进行分解[25];张旺应用三层嵌套结构式结构分解法,对北京市的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增量进行了结构分解[26];唐德才等通过结构分解法,将广东省对外贸易隐含碳进行分解分析[27];刘兆恒运用指数均值分解法研究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能源利用效率对能源强度、节能量、能耗增量变化的影响程度[28];岳婷等采用指数分解方法分析江苏省1996-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问题[29];王利娟在1997-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采用结构分解模型对江苏省的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不过该文主要研究的是碳排放问题,且使用的是2007年以前的投入产出数据,数据相对陈旧[30]
综上所述,目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①结构分解法和指数分解法主要用来研究能源或者碳排放问题,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多应用于国家层面,而后者多集中于省份层面,因此,运用结构分解法研究省份层面的能源消耗问题的文献较少;②在结构分解分析中,使用的投入产出数据相对陈旧,目前主要使用的是2007年之前的数据,很少采用2012年的投入产出数据;③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分析中,主要是整体分析,即主要分析各种分解因素对整体经济中的能源消耗总量的影响,很少有文献研究不同行业以及不同行业中的不同部门的各种分解因素对能源消耗的影响。针对以上研究不足,本文将使用最新的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采用结构分解法,并从整体、不同产业、工业中的不同部门等三个层次研究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既能弥补目前的研究不足,也能为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2 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表1所示,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耗量从2002年的3 798.02万t标准煤增长到2012年8 201.21万t标准煤,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02年的 8 952.46万t增长到2012年18 980.89万t;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耗总量从2002年的3 798.10万t标准煤增至2012年的8 201.20万t,增长了1.16倍;其中,煤炭消耗占比在50%左右,石油消耗占比在45%左右,而天然气消耗占比一直很低,表明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严重依赖煤炭资源,因此也呈现出“高碳”特征。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过快增长给江苏省的节能减排带来了巨大压力。
Table 1
表1
表12002-2012年江苏省多年平均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情况
Table 1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 of Jiangsu from 2002 to 2012
指标2002年2007年2012年
化石能源消耗总量/万t标准煤3 798.107 107.408 201.20
煤炭消耗占比/%48.5754.0148.68
石油消耗占比/%51.0942.5142.21
天然气消耗占比/%0.343.489.11
二氧化碳碳排放量/万t8 952.4616 891.7718 980.89


新窗口打开

2.2 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在江苏省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构建可比价的(调入、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投入产出表,并利用结构分解法构建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耗量的因素分解模型;然后利用分解模型,通过整体、不同产业、工业中的不同部门等三个层次探讨各种因素对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耗量的影响情况;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首先,在江苏省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构建可比价的(调入、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投入产出表,如表2所示。表2中,AX为中间使用合计列向量; Y为最终需求矩阵,包含消费向量 C,资本形成向量 K,调出向量 FO(反映了该地区生产的产品转移到其他地区用于中间产品或者最终消费的情况)和出口向量 EX; BI为调入向量,反映了该地区使用其他地区的产品的情况; IM为进口向量; X为总产出向量。本文把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归纳为8个部门,所以 X8×1列向量; V为增加值向量; XT是总产出列向量 X的转置; E是能源强度行向量,为 1×8行向量。因此 N=E?X为能源消耗量公式;通过能源消耗量公式,运用两极分解法对能源消耗变动的表达式进行分解,得到不同时期化石能源消耗变动的表达式:
ΔN=N1-N0=E1X1-E0X0=ΔEX0+ΔEX1/2+E0ΔX+E1ΔX/2(1)
式中下标1、0分别表示变量在报告期和基期的取值。对于经济规模变化 ΔX,根据表2,最终需求包括消费、资本形成、调出和出口,因此最终需求变化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消费扩张效应、资本形成变动效应、调出扩张效应、出口扩张效应;在引入地区内供给比率后,依据表2可形成调入替代效应、进口替代效应;通过中间使用合计列向量 AX中的中间投入消耗系数矩阵 A,可形成中间广义技术变动效应。因此,对于经济规模变化,最终可分解为如下7种效应:消费扩张效应、资本扩张效应、出口扩张效应、调出扩张效应、调入替代效应、进口替代效应和技术变动效应。每种效应是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某变量变动对能源消耗变动带来的影响。用 ui表示各部门产品的地区内供给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ui=xi-oi-ei/xi-oi-ei+bi+mi=1-[bi/xi-oi-ei+bi+mi+mi/xi-oi-ei+bi+mi](2)
式中 xioieibimi分别表示总产出列向量 X、调出列向量 FO、出口列向量 EX、调入列向量 BI、进口列向量 IM相对应的元素。按照廖明球[33]的方法,对经济规模变化量 ΔX分解如下:
(3)
其中,为了简化公式,令 R0=1-U^0A0-1, R1=1-U^1A1-1
为了更好地分析调入和进口对能源消耗变化的影响,设定:
ubi=bi/xi-oi-ei+bi+miumi=mi/xi-oi-ei+bi+mi(4)
因此,地区内供给比率的变化可以分解为调入变化和进口变化,即 Δui=-(Δubi+Δumi)。最后,将(3)式代入(1)式并令 k=E0+E1/2,整理可得:
(5)
运用(5)式可对不同时间段的化石能源消耗变动进行分解,并可对以上8个效应进行分析。其中,调出扩张效应是指某个区域内生产的产品转移到其他区域用作中间产品或者最终消费而对能源消耗变动的影响;调入扩张效应是指某个区域因为使用其他区域的产品而对能源消耗变动的影响。经济增长效应主要包括调出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出口扩张效应和消费扩张效应。
Table 2
表2
表2竞争型经济-能源投入产出(调入、进口)表
Table 2Competitive economy-energy input and output
中间使用最终需求(Y调入进口总产出
消费资本形成调出出口
中间投入AXCKFOEXBIIMX
增加值V
总投入XT
能源消耗量N=E?X


新窗口打开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的投入产出数据主要来自于江苏省2002年、2007年、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其中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31],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来自江苏省统计局的内部资料。相关化石能源消耗数据来自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33]相应各期。由于可得的部门化石能源数据与投入产出表中部门数据不匹配,对此,将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中42个部门整合为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4个部门。为了深入了解工业产业内部具体行业的化石能源消耗情况,又把工业划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由于缺乏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这三大部门的能源消耗数据,本研究就按照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这三大部门分别占工业总耗能的比例,估计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各类能源终端消耗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首先根据2002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39种行业的终端能源消费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乘以相应的折标准煤系数再计算加总,然后将工业分成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三个大行业,并按照三大行业占工业总耗能的比例进行计算。最终计算得到三大行业占工业耗能的比例分别为4.32%,61.35%和34.33%。同理可用相似的方法计算得出2007年三大行业比例分别为3.89%、60.60%、34.51%,2012年三大行业比例分别为3.46%、60.90%、34.74%。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2002年价格为基期,对2007年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价格调整,有关价格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32]。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31]中2002年、2007年、2012年的江苏省能源平衡表可统计出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终端能源消耗量消费量。

3 结果及分析

3.1 整体分析

表3显示了2002-2007年、2007-2012年、2002-2012年不同阶段各因素对江苏省能源消耗增量的贡献。由表3可知,对于江苏省能源消耗增量而言,2002-2007年,能源消耗增加了3 298.71万t标准煤,而2007-2012年能源消耗增加了1 112万t标准煤,能耗增量呈现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002-2007年,为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开始了新一轮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能源消耗的上升,而在2007-2012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江苏省节能减排目标的要求,导致能耗增量的速度相比呈现下降的趋势。
Table 3
表3
表32002-2012 年不同时段江苏省能源消耗增量的结构分解
Table 3Th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ment in Jiangsu from 2002 to 2012
影响因素能源消耗增量/万t标准煤贡献率/%
2002-2007年2007-2012年2002-2012年2002-2007年2007-2012年2002-2012年
能源强度变动效应-1 084.02-3 905.00-4 963.90-32.86-351.17-112.45
消费扩张效应754.20842.171 892.1822.8675.7342.86
投资扩张效应947.621 414.712 466.4928.73127.2255.87
调出扩张效应1 935.402 377.104 528.1058.67213.77102.58
出口扩张效应2 102.60547.432 443.3063.7449.2355.35
调入替代效应-753.23-1 413.59-2 330.50-22.83-127.12-52.79
进口替代效应-544.371 497.92619.30-16.50134.7114.03
技术变动效应-59.49-248.74-240.59-1.80-22.37-5.45
合计3 298.711 112.004 414.38100.00100.00100.00

注:某产业某种效应的贡献率=(某产业某种效应的能源消耗增量/某产业的能源消耗总增量)×100。
新窗口打开
对于不同效应对能源消耗的作用而言,总体来看,2002-2012年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了4 414.38万t标准煤。其中,推动能源消耗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因素中的消费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调出扩张效应、出口扩张效应分别使能源消耗增加1 892.18万t标准煤、2 466.49万t标准煤、4 528.10万t标准煤、2 443.30万t标准煤,对能源消耗总增加量的贡献分别为42.86%、55.87%、102.58%、55.35%。但是,这些效应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在2002-2007年和2007-2012年两个时段中表现不同,消费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和调出扩张效应对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呈上升趋势,而出口扩张效应对能源消耗的增加作用呈下降趋势。投资扩张效应从2002-2007年的947.62万t标准煤增长到2007-2012年的1 414.71万t标准煤,调出扩张效应从2002-2007年的1 935.40万t标准煤增长到2007-2012年的2 377.10万t标准煤,相对而言,投资扩张效应和调出扩张效应对能源消耗的增加作用较大;对于进口替代效应,其对能源消耗增量的贡献从2002-2007年的-544.37万t标准煤增长到2007-2012年的1 497.92万t标准煤,该效应从削减作用转为促进作用,表明江苏省的进口会造成能耗的增加,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看,江苏省的进口结构处于“恶化”的状态。由能源消耗的因素分解结果可知,进口规模和进口商品结构影响着进口替代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进口量增加或进口商品的能源密集度上升会抑制本地区的能源消耗,反之则相反。由于江苏省进口规模没有下降,因此,江苏省的进口结构处于“恶化”的状态,主要是由于江苏进口商品中的能源密集度呈下降趋势,没能很好地将能源消耗转嫁出去。
降低能源消耗的最主要因素是能源强度变动效应(2002-2007年、2007-2012年、2002-2012年该效应分别使能源消耗下降1 084.02万t标准煤、 3 905.00万t标准煤、4 963.90万t标准煤),其次是调入替代效应,技术变动效应抑制能耗的作用最小。对于能源强度变动效应、调入替代效应和技术变动效应,其对能源消耗的削减量从2002-2007年到2007-2012年均呈递增趋势,表明这些效应对能源消耗的削减作用在上升。因此可以看出,江苏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是促进能源消耗降低的主要因素;江苏省通过使用其他地区的产品降低能源消耗量,但是间接增加了其他区域的能源消耗;江苏省广义技术变动效应在2002-2012年间一直保持为负值,而且对能源消耗的削减作用显著增加,这说明,依靠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等转变经济发展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其他效应相比,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耗的削减作用力度较小,因此,江苏省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还没彻底改善,江苏省还有待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

3.2 产业分析

表4显示了2002-2007年、2007-2012年和2002-2012年各因素对江苏省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能源消耗增量的贡献。
Table 4
表4
表42002-2012 年江苏省分产业能源消耗增量的结构分解
Table 4Th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ment of Jiangsu’s four industries from 2002 to 2012
影响因素能源消耗增量/万t标准煤贡献率/%
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
2002-2007年能源强度变动效应23.58-764.84106.14-448.9043.92-28.0572.42-120.74
消费扩张效应54.62409.17-0.85291.26101.7315.01-0.5878.34
投资扩张效应26.56702.6833.16185.2249.4725.7722.6249.82
调出扩张效应91.001 619.803.30221.30169.4959.412.2559.52
出口扩张效应72.201 746.201.00283.20134.4864.040.6876.17
调入替代效应-37.56-566.662.26-151.27-69.96-20.781.54-40.69
进口替代效应-51.55-401.50-0.11-91.21-96.01-14.72-0.08-24.53
技术变动效应-125.16-18.191.6782.19-233.12-0.671.1422.11
合计53.692 726.66146.57371.79100.00100.00100.00100.00
2007-2012年能源强度变动效应0.50-3 445.10-86.90-373.500.33-1 603.40-111.42-55.92
消费扩张效应5.94553.824.12278.293.93257.765.2841.66
投资扩张效应23.771 168.2772.15150.5215.72543.7492.5122.54
调出扩张效应96.901517.20158.70604.3064.08706.13203.4990.47
出口扩张效应18.61514.190.2614.3712.31239.310.332.15
调入替代效应2.26-1 152.45-72.44-190.961.49-536.37-92.88-28.59
进口替代效应54.811 245.340.60197.1736.25579.610.7729.52
技术变动效应-51.57-186.411.50-12.26-34.10-86.761.92-1.84
合计151.22214.8677.99667.93100.00100.00100.00100.00
2002-2012年能源强度变动效应31.60-3 986.10110.80-1120.2015.40-135.4349.33-107.58
消费扩张效应80.351 066.461.34744.0339.1636.230.6071.45
投资扩张效应73.481 977.2754.97360.7735.8167.1824.4834.65
调出扩张效应237.703 238.6083.30968.50115.84110.0337.0993.01
出口扩张效应104.102 037.000.90301.3050.7369.210.4028.94
调入替代效应-65.57-1 818.80-29.33-416.84-31.96-61.79-13.06-40.03
进口替代效应6.05536.020.0577.182.9518.210.027.41
技术变动效应-262.52-107.152.56126.52-127.94-3.641.1412.15
合计205.192 943.34224.591 041.26100.00100.00100.00100.00

注:某产业某种效应的贡献率=(某产业某种效应的能源消耗增量/某产业的能源消耗总增量)×100。
新窗口打开
从不同部门的能源消耗情况看,总体上,2002-2012年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的能源消耗量分别增长了205.19万t标准煤、2 943.34万t标准煤、224.59万t标准煤、1 041.26万t标准煤,对能源消耗增加量的贡献分别为4.65%、66.68%、5.09%、23.59%。这表明工业是耗能量最大的部门。从能耗发展趋势上看,从2002-2007年至2007-2012年,工业和建筑业的能源消耗量呈下降趋势,而农业和服务业的能源消耗量呈上升趋势。
从不同效应的影响力度看,2002-2012年促进能源消耗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中的消费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调出扩张效应、出口扩张效应和进口替代效应。这些效应对于不同的产业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农业而言,推动其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因素按其贡献率依次是调出扩张效应、出口扩张效应、消费扩张效应;对于工业而言,推动其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因素按其贡献率依次是调出扩张效应、出口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对于建筑业而言,推动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因素按其贡献率依次是能源强度变动效应、调出扩张效应和投资扩张效应;对于服务业而言,推动其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因素按其贡献率依次是是调出扩张效应、消费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2002-2012年,削减能源消耗增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能源强度变动效应,其次是调入替代效应和技术变动效应。这些效应对于不同的产业来说影响也不同,能源强度变动效应促进农业和建筑业的能源消耗量,却大大削减了工业和服务业的能源消耗量,表明农业和建筑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技术变动效应促进了建筑业和服务业的能源消耗却削减农业和工业的能源消耗,表明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广义技术水平有“倒退”的趋势,没有发挥出对能源消耗量的削减作用。通过能源消耗的因素分解可知,技术变动效应主要反映了的完全消耗系数变动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因此,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广义技术水平有“倒退”的趋势,主要是建筑业和服务业部门的中间投入出现高能耗趋势,从节能的角度,应进一步优化建筑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投入结构,尽量降低高能耗的投入。
从不同效应在不同时段的作用看,各效应在2002-2007年和2007-2012年两个时段对不同产业发挥的作用方向和大小不一。对于农业而言,调入替代效应和进口替代效应对能源消耗均由削减作用变成促进作用,而且拉动能源消耗的诸因素中除调出扩张效应之外,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技术进步的削减作用也在下降;对于工业而言,进口替代效应对能源消耗由削减作用变成促进作用;对于建筑业而言,消费扩张效应和进口替代效应对能源消耗均由削减作用变成促进作用,而能源强度变动效应和调入替代效应由促进作用变为削减作用。对于服务业而言,进口替代效应由削减作用变为拉动作用,而技术变动效应由拉动作用变为削减作用。

3.3 工业分行业分析

鉴于工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有必要对工业进行进一步分解。本文将工业划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部门。表5显示了2002-2012年各因素对江苏省工业分行业的能源消耗增量的贡献。
Table 5
表5
表52002-2012 年江苏省工业分行业能源消耗增量的结构分解
Table 5Th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ment of Jiangsu’s three sectors of the industry from 2002 to 2012
影响因素能源消耗增量/万t标准煤贡献率/%
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002-2007年能源强度变动效应-16.19-756.537.88-17.28-44.840.83
消费扩张效应13.37163.55232.2514.279.6924.55
投资扩张效应27.65436.95238.0829.5225.9025.17
调出扩张效应80.501 041.10498.2085.9361.7152.67
出口扩张效应65.001 211.90469.3069.3971.8349.61
调入替代效应-138.61-219.21-208.84-147.96-12.99-22.08
进口替代效应-146.87-166.14-88.49-156.78-9.85-9.36
技术变动效应208.83-24.55-202.47222.92-1.46-21.40
合计93.681 687.07945.91100.00100.00100.00
2007-2012年能源强度变动效应-121.80-2 157.70-1 165.60-717.74-1 573.01-1 231.35
消费扩张效应16.75223.97313.1098.70163.28330.76
投资扩张效应33.73446.79687.75198.76325.72726.55
调出扩张效应40.201 058.80418.20236.89771.89441.79
出口扩张效应19.30358.14136.75113.73261.09144.46
调入替代效应-630.16-208.11-314.18-3 713.38-151.72-331.90
进口替代效应576.94420.54247.863 399.76306.58261.84
技术变动效应48.07-5.26-229.22283.26-3.83-242.15
合计-16.97137.1794.66-100.00100.00100.00
2002-2012年能源强度变动效应-122.00-2 911.60-952.50-158.73-159.49-91.51
消费扩张效应37.83440.41588.2249.2224.1256.51
投资扩张效应70.24957.94949.0991.3952.4791.18
调出扩张效应122.402 227.60888.60159.25122.0285.37
出口扩张效应74.401 466.50496.1096.8080.3347.66
调入替代效应-741.22-528.00-549.54-964.38-28.92-52.80
进口替代效应222.40213.02100.60289.3611.679.67
技术变动效应412.81-40.25-479.71537.09-2.20-46.09
合计76.861 825.621 040.86100.00100.00100.00

注:某产业某种效应的贡献率=(某产业某种效应的能源消耗增量/某产业的能源消耗总增量)×100。
新窗口打开
表5所示,2002-2012年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耗总量分别增加了76.86 万t标准煤、1 825.62万t标准煤、1 040.86万t标准煤,由此可见制造业的能源消耗量最大。
从不同效应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看,2002-2012年促进能源消耗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如消费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调出扩张效应、出口扩张效应,进口替代效应)。这些效应对于不同的行业来说,影响程度不同。对采掘业而言,推动其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进口替代效应、调出扩张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对于制造业而言,推动其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调出扩张效应、出口扩张效应和投资扩张效应;对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而言,推动其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投资扩张效应、调出扩张效应和消费扩张效应。2002-2012年这三个行业中削减能源消耗增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调入替代效应和能源强度变动效应。对于采掘业而言,调入替代效应对能源消耗量的削减作用最大,而对于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而言,削减能源消耗增量最大的因素是能源强度变动效应。技术变动效应对三个行业的作用不一样,技术变动效应增加了采掘业的能源消耗量412.81万t,却削减了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能源消耗,分别使能源消耗降低了40.25万t、479.71万t,表明采掘业的技术在节能方面出现了“倒退”,没有充分发挥出节能减排的作用。
从不同效应在不同时段的作用看,各效应在2002-2007年和2007-2012年两个时段对不同行业发挥的作用方向和大小不一。对采掘业而言,进口替代效应对能源消耗由削减作用变成促进作用,进口替代效应的拉动作用增长最快,这表明江苏省采掘业的进口结构处于一种“恶化”状态,主要由于进口商品中的能源密集度呈下降趋势,没能很好地将能源消耗转嫁出去;调入替代效应的削减作用增长最快,这由于江苏省使用其他省市的产品能源密集度呈上升趋势,进而对本省能源消耗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制造业而言,进口替代效应对能源消耗由削减作用变成促进作用,进口替代效应的拉动作用增长最快,这表明江苏省制造业没能很好地将能源消耗转嫁出去;能源强度变动效应的削减作用增长最快,这由于江苏省制造业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提升。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而言,进口替代效应对能源消耗由削减作用变成促进作用,说明江苏省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进口结构呈 “恶化”趋势,能源消耗由原先的“转出”变为“转入”,能源消耗转嫁能力下降;投资扩张效应的拉动作用增长最快,这主要由于江苏省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中的能源投入增加;能源强度变动效应的削减作用增长最快,主要由于江苏省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耗最主要因素,其中调出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出口扩张效应和消费扩张效应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力度均很大,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下,经济增长直接促进能源消耗的增加。整体上,进口替代效应对能源消耗有促进的趋势,因此就节能而言,江苏省的进口结构处于一种“恶化”状态,这主要由于江苏进口商品中的能源密集度呈下降趋势,没能很好地将能源消耗转嫁出去。在经济发展中,技术变动效应虽然对能源消耗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与其他效应相比,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耗的削减作用力度较小,表明江苏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特征还没得到彻底改善,还有待加大技术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提高节能水平。能源强度变动效应是削减江苏省能源消耗增量的最主要因素,表明江苏省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农业和建筑业中的能源强度变动效应促进了能源消耗,而工业和服务业的能源强度变动效应削减了能源消耗,表明农业和建筑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建筑业和服务业中的技术变动效应促进了能源消耗,表明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在节能方面出现“倒退”的趋势,这主要由于建筑业和服务业部门的中间投入出现了高能耗趋势,因此从节能的角度,应进一步优化建筑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投入结构。
(3)工业中的制造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相比较采掘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江苏省的制造业的能源消耗严重;工业中的采掘业的技术变动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能源消耗,表明采掘业的技术效应在节能方面表现不佳,主要是中间投入的高能耗,说明采掘业的投入结构有待改善。

4.2 建议

为了实现江苏省经济与节能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能源强度是降低江苏省能源消耗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江苏省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以求降低能源消耗量将是江苏省在能源强度方面努力的方向。此外,江苏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依然占据最大的消费比例,因此,需要进一步地优化江苏省的能源消费结构,尽量减少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使用比例,大力发展并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这对于减少排放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消费、投资、调出和出口都对能源消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而言,消费扩张效应对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对此,江苏省应通过刺激消费来发展经济,这比通过投资、出口等方式发展经济,更有利于节能。因此,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应注意平衡投资与消费、内贸与外贸的关系,掌握好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能源转移、环境压力的总量和比例。既要促进低碳生产、倡导低碳消费,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江苏省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模式向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的模式转变。江苏省应注重商品的贸易结构,应尽量出口能源密集度低的商品,而鼓励进口能源密集度高的商品。
(3)对于江苏省而言,依靠技术进步来减少能源消耗增量的优势没有被充分利用,提高节能的技术水平应当是江苏省未来努力的关键之处。为此,江苏省应该进一步地增加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引进、研发、推广与运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先进的技术来促进节能,进一步增强能效技术的节能作用,使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这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完善节能的政策机制,应严格落实有关节能政策,对于不符合节能标准的企业严惩不待,而对于符合节能标准的企业,可给予政策以及资金上的支持。
(4)工业是江苏省能耗增长最重要的部门,其中制造业仍然是关键部门,而采掘业的技术水平在节能减排方面发展不佳。江苏省工业占比虽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大,由此在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对节能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因此,江苏省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第三产业。注重优化工业结构,对工业结构进行调整,要从优化、调整内部结构的角度强化节能,进一步降低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淘汰高耗能的设备来减少能源消耗。此外,还应注重采掘业的技术变动效应,提高采掘业在生产和节能上的技术水平。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Su B, Ang B W.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applied to energy and emissions: Some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s
[J]. Energy Economics, 2012, 34(1): 177-188.
[本文引用: 1]
[2]Lin X, Polenske K R.Input-output anatomy of China's energy use changes in the 1980s
[J].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1995, 7(1): 67-84.
[本文引用: 1]
[3]Garbaccio R F, Ho M S, Jorgenson D W.Why has the energy-output ratio fallen in China?
[J]. Energy Journal, 1999, 20(3): 63-92.
[本文引用: 1]
[4]Zhang H, Qi Y.A 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hina's production source CO2 emission: 1992-2002
[J]. Environ. Resour. Econ, 2011, 49(1): 65-77.
[本文引用: 1]
[5]Huang H Y, Wu J H.Analyzing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CO2 emissions and reduction strategies for energy-intensive sectors in Taiwan 1996-2006
[J]. Energy, 2013, 57(3): 402-411.
[本文引用: 1]
[6]Zhang H, Michael L.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change from 1987 to 2007: A multi-regional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J]. Energy Policy, 2014, 67: 682-693.
[本文引用: 1]
[7]Zeng L, Xu M, Liang S, et al.Revisiting drivers of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a during 1997-2007: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J]. Energy Policy, 2014, 67(2): 640-647.
[本文引用: 1]
[8]Mukhopahyay K. Chakraborty D.India's energy consumption changes during 1973-1974 to 1991-1992
[J].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1999, 11(4): 423-438.
[本文引用: 1]
[9]Vicent A, Juan A D.Inequality of energy intensities across OECD countries: A note
[J]. Energy Policy, 2004, 32(3): 1257-1260.
[本文引用: 1]
[10]Cellura M, Longo S, Marina M.Application of th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to assess the indirec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ir emission changes related to Italian households consumption
[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 2012, 16(2): 1135-1145.
[本文引用: 1]
[11]孙鹏, 顾晓薇, 刘敬智, . 中国能源消费的分解分析
[J]. 资源科学, 2005, 27(5): 15-19.
[本文引用: 1]

[Sun P, Gu X W, Liu J Z, et al.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hinese energy consumption
[J]. Resources Science, 2005, 27(5): 15-19. ]
[本文引用: 1]
[12]梁进社, 郑蔚, 蔡建明.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分解-基于投入产出方法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6): 853-864.


[Liang J S, Zheng W, Cai J M.The decomposi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growth in China: Based on input-output model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7, 22(6): 853-864. ]

[13]蒋萍, 尚红云. 中国能源消耗变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
[J]. 资源科学, 2009, 31(2): 214-223.


[Jiang P, Shang H Y.The 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energy consumption change in 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 2009, 31(2): 214-223. ]

[14]夏炎, 杨翠红, 陈锡康. 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分解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29(10): 21-27.


[Xia Y, Yang C H, Chen X K.Analysis on determining factors of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a based on comparable price input-output table
[J].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 Practice, 2009, 29(10): 21-27. ]

[15]赵晓丽, 洪东悦. 基于SDA法的能源消费影响关键要素分析
[J]. 技术经济, 2010, 29(9): 42-49.


[Zhao X L, Hong D Y.Key factors affect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J]. Technology Economics, 2010, 29(9): 42-49. ]

[16]郭朝先.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分解技术
[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2): 47-56.


[Guo C X.An analysis of the increase of CO2 emission in China: Based on SDA technique
[J]. China Industrial Ecomomics, 2010, (12): 47-56. ]

[17]闫云凤, 杨来科, 张云, . 中国CO2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10, 24(5): 83-89.


[Yan Y F, Yang L K, Zhang Y, et al.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hina’s growing CO2 emissions
[J]. Journal of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010, 24(5): 83-89. ]

[18]李艳梅, 杨涛. 中国CO2排放强度下降的结构分解-基于1997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分析
[J]. 资源科学, 2011, 33(4): 605-611.


[Li Y M, Yang T.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decline in CO2 emissions intensity in China: Input-output analysis based on the 1997 to 2007
[J]. Resources Science, 2011, 33(4): 605-611. ]

[19]房斌, 关大博, 廖华, . 中国能源消费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投入产出的结构分解分析
[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1, 41(2): 66-77.


[Fang B, Guan D B, Liao H, et al.Empirical study of drivers for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Evidence from an input-output based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J]. Mathematics In Practice and Theory, 2011, 41(2): 66-77. ]

[20]谢建国, 姜珮珊. 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J]. 经济学季刊, 2014, (4): 1365-1392.


[Xie J G, Jiang P S.Embodied energ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 Calculation and decomposition
[J].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2014, (4): 1365-1392. ]

[21]王磊. 中国能源消耗国际转移规模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完全分解均值法处理的I-O SDA模型
[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5, 27(2): 16-26.
[本文引用: 1]

[Wang L.China energy consumption international transfer scale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Based on I-O SDA model
[J]. Journal of Sh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5, 27(2): 16-26. ]
[本文引用: 1]
[22]张锦. 上海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分析
[J]. 资源与产业, 2013, 15(5): 114-119.
[本文引用: 1]

[Zhang J.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to energy consumption in Shanghai
[J]. Resources & Industries, 2013, 15(5): 114-119. ]
[本文引用: 1]
[23]郝瑞彬. 河北省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
[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 (5): 146-149.
[本文引用: 1]

[Hao R B.Changes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and analysis on influential factors in Hebei province
[J].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2013, (5): 146-149. ]
[本文引用: 1]
[24]刘树峰, 程钰, 任建兰. 1991-2011年山东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能源效应及其时空格局
[J]. 经济地理, 2014, 34(5): 97-104.
[本文引用: 1]

[Liu S F, Cheng Y, Ren J L.Effect of industrial growth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t’s spatio-temporal pattern in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1991-2011
[J]. Economics Geography, 2014, 34(5): 97-104. ]
[本文引用: 1]
[25]宋佩珊, 计军平, 马晓明. 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J]. 资源科学, 2012, 34(3): 551-558.
[本文引用: 1]

[Song P S, Ji J P, Ma X M.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the growth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J]. Resources Science, 2012, 34(3): 551-558. ]
[本文引用: 1]
[26]张旺, 谢世雄. 北京能源消费排放CO2增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层嵌套式的I-O SDA技术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11): 1846-1857.
[本文引用: 1]

[Zhang W, Xie S X.A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 on the increase of CO2 emissions because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Beijing: Based on three-level nested method of I-O SDA technique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 2013, 28(11): 1846-1857. ]
[本文引用: 1]
[27]唐德才, 王云, 仲凤霞, . 基于IO-SDA模型的广东省外贸隐含碳的分解分析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4, (1): 140-146.
[本文引用: 1]

[Tang D C, Wang Y, Zhong F X, et al.D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embodied carbon in Guangdong's foreign trade based on the IO-SDA model
[J].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2014, (1): 140-146. ]
[本文引用: 1]
[28]刘兆恒. 江苏能源消耗变动因素的实证研究
[J].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8, (5): 41-44.
[本文引用: 1]

[Liu Z H.An empirical study on variable factors in Jiangsu
[J]. Energy Research & Utilization, 2008, (5): 41-44. ]
[本文引用: 1]
[29]岳婷, 龙如银. 基于LMDI的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效应分析
[J]. 资源科学, 2010, 32(7): 1266-1271.
[本文引用: 1]

[Yue T, Long R Y.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ergy intensity growth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LMDI
[J]. Resources Science, 2010, 32(7): 1266-1271. ]
[本文引用: 1]
[30]王利娟. 基于结构分解模型的江苏省碳排放实证分析
[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 (2): 196-198.
[本文引用: 1]

[Wang L J.An empirical study on carbon emission s in Jiangsu based on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Model
[J].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2014, (2): 196-198. ]
[本文引用: 1]
[31]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2013. [本文引用: 2]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Energy Statistics Division.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3-2013. ] [本文引用: 2]
[32]江苏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 江苏调查总队. 江苏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2013. [本文引用: 1]

[Jiangsu’s Bureau of Statistics,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Jiangsu Survey Organization. Jiangsu Statistical Yearbook[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3-2013. ] [本文引用: 1]
[33]廖明球. 投入产出及其扩展分析[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 [本文引用: 2]

[Liao M Q.Input-output and Its Extended Analysis[M]. Beiji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Business Press, 2009. ] [本文引用: 2]
相关话题/能源 结构 工业 技术 投资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山东省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
    彭山桂1,,汪应宏1,陈晨2,王健1,雷刚3,程道平4,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徐州2211162.济南铁路局土地管理局,济南2500013.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济南2500014.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济南250014Theimpactoflocalgovernmentconstruct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工业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张兵兵1,,沈满洪2,3,1.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杭州3100272.宁波大学商学院,宁波315211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杭州310018AnalysisoftheindustrialwaterKuznetscurveZHANGBingbing1,,SHENM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6G技术发展愿景与太赫兹通信
    摘要:6G无线网络预计在未来提供全球覆盖、高频谱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更高智能水平的服务,为人类社会打造一个无处不在的智能移动网络.太赫兹无线通信具有高数据传输速率、低延时和抗干扰等特点,有望在6G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6G技术的规划愿景、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分析了太赫兹器件、信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太赫兹波对钾离子通道蛋白二级结构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摘要:钾离子通道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复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钾离子通道蛋白种类繁多,钾离子通道允许钾离子特异性穿过细胞膜,从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离子通道蛋白的二级结构决定其功能特性,皮秒尺度内二级结构的波动会对离子通道蛋白的功能,即离子通过速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施加不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海洋上空折射率结构常数廓线估算
    摘要:湍流问题从提出到现在已困扰人们300多年.虽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但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问题仍将困扰人们.湍流主要由浮力热气泡和风切变产生,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之间传递物质和能量.2019年6月开展了第二次海洋季风实验(seamonsoonexperiment-II:SMEX-II),实验过程中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二维<i>X</i>O<sub>2</sub> (<i>X</i> = Ni, Pd, Pt)弹性、电子结构和热导率
    摘要: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二维XO2(X=Ni,Pd,Pt)的稳定性、弹性、电子结构和热导率.计算结果显示,二维XO2同时具备较好的机械和动力学稳定性.此外,二维NiO2,PdO2和PtO2的杨氏模量分别为124.69N/m,103.31N/m和116.51N/m,泊松比分别为0.25,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ENSO气温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差异及成因分析
    摘要:基于全球地表气温资料,分别构建了ElNi?o和LaNi?a事件对应的全球气温关联网络,并分析网络结构特征的差异,探究可能的成因.结果表明,与LaNi?a事件气温网络(简称LaNi?a网络)相比,ElNi?o事件气温网络(简称ElNi?o网络)中格点温度序列间的相关性减弱,气温网络的连通度显著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多孔结构体材料热整流效应
    摘要:基于傅里叶导热定律,两种具有不同热导率温度依赖特性的材料组合而成的两段式组合材料可以实现热整流效应.本文提出在体材料上均匀布置多孔结构,通过多孔结构孔隙率调整材料的热导率参数,进而强化热整流效应.基于有限元方法和有效介质理论,计算并分析了温差和孔隙率等参数对体材料热整流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腔体结构参数对毛细管放电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放电特性的影响
    摘要:毛细管放电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在微纳卫星在轨机动应用中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系统研究了单次放电能量5J条件下,不同毛细管腔体尺寸参数对推力器能量沉积特性、烧蚀特性、输出推力参数和等离子体羽流参数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增大毛细管腔体内径会显著降低放电电流密度,减小沉积能量和等效功率;增大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动态散斑照明的宽场荧光显微技术理论研究
    摘要:为获取生物组织和活体细胞内部精细结构,要求显微成像技术具备层析成像能力.基于动态散斑照明的宽场荧光显微技术利用动态变化的散斑图案全场照明待测样品,通过提取焦平面内变化剧烈的荧光信号,获得三维结构的荧光层析图像.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研究了这一荧光显微技术获取荧光层析图像的过程.模拟仿真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