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CAS理论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化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李伯华1,2,3,, 曾荣倩2, 刘沛林1,2,3, 刘一曼2, 窦银娣1,2
1. 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衡阳 421002
2.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衡阳 421002
3.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衡阳 421002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based on theory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A case study of Zhangguying village

LIBohua1,2,3,, ZENGRongqian2, LIUPeilin1,2,3, LIUYiman2, DOUYindi1,2
1. Research Establishment for Hunan Settlement, Hengyang 421002, Hunan, China
2. College of City & Tourism,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2, Hunan, China;
3. Cooperative Innovation Centre for Digital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Ancient Villages and Town, Hengyang 421002, Hunan, China
收稿日期:2018-04-11

网络出版日期:2018-10-20
版权声明:2018《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61,4150119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159)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DB054)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XSP18YBZ041)衡阳师范学院第十七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重点项目(H49)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伯华(1979- ),男,湖北黄冈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居环境学。E-mail: libeny_2058@163.com



展开

摘要
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基础,从基本特征、结构构成和适应机制等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系统特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由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社会文化环境系统、地域空间环境系统和多元主体系统等4个子系统构成,与复杂适应系统特征非常契合。以张谷英村为例,研究了其人居环境演化过程,结果显示:① 在徘徊阶段(1978-1988年),村民自组织发展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变的主导力量,主体适应性行为和人居效应的作用强度均有限,人居环境系统演变处于量变的积累阶段;② 在过渡阶段(1989-2001年),政府的强势介入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变的主导力量,导致了利益关联的复杂性、流要素转化的高速性以及系统演化的不确定性,人居环境系统演变处于质变的关键阶段;③ 在剧变阶段(2002年至今),多元主体的交互作用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变的主导力量,各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强度和复杂程度增强,加速了人居环境功能转型和系统结构质的跃升。为了促进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有序升华,从提升自适应能力、重视自组织反应、优化主导调控和引入社会治理等视角构建了系统调控机制。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调控机制;张谷英村
Abstract
Severe crisis such as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destruction, cultural gene loss, settlement space conflic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have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o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Based on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settl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systematic basic features, structural composition and adaptive mechanism. Composed of natural ecology, social culture, regional space and multi-agent systems, the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ystem is a huge open complex system. Compromising multiple objectives, multiple subjects and multiple sub-systems, the system is compatible with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features. With the case of Zhangguying village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studied, the conclusions are shown as follows: (1) At the wavering stage (1978-1988), the villagers' self-organizing development was the leading force of the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The subject adaptive behavior and the effect of human settlement were both limited. The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of Zhangguying village was still on the accumulative stage of quantitative change. (2) At the transitional stage (1989-2001), strong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was the leading force. This intervention resulted in the complexity of interest relation, high speed transformation of flow elements and uncertainty of systematic evolution. The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of Zhangguying village was on the key stage of qualitative change. (3) At the revulsion stage (2002-till now), interac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has been the leading force. The intensity and complexity between subjects or between subjects and environment have both increased. Continuous tourism input has led to the dramatic change of the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settlement has been realized. The structure and level of the system have undergone a qualitative leap.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the paper constructs systematic regul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moting self-adaptive capacity, emphasizing self-organizing reaction, optimizing dominant regulation and introducing social governance. Using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to study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 is still at a groping stage, and it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which provides innovation space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complex adaptive system;traditional village;human settlement;regulation mechanism;Zhangguying village

-->0
PDF (1040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李伯华, 曾荣倩, 刘沛林, 刘一曼, 窦银娣. 基于CAS理论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化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 37(10): 1982-199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810009
LI Bohua, ZENG Rongqian, LIU Peilin, LIU Yiman, DOU Yindi.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based on theory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A case study of Zhangguying villag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10): 1982-199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810009
主旨聚焦:聚焦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特征,揭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化过程和调控机制。拓宽转型期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视野,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等实践提供启示。

1 引言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2]。传统村落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历来是中国文化地理学、建筑学和美术学等学科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2012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工程,标志着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中国传统村落正处于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人地关系危机,与中国城市人居环境一样,蕴含着丰富地域文化基因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也日趋恶化,严峻的建筑景观破坏、文化基因流失、聚落空间冲突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促使人们广泛关注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转型发展。因此,如何科学地对待和认知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更新与改造,探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化的过程与机制,创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的模式与途径,已经成为中国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显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与一般地理特征的人居环境在历史形成、社会结构、文化价值和演进规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仍有诸多重要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例如: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自然经济时期人类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自然环境达到整体协调而呈现出的一种“天人合一”的人地关系系统,如何对它进行系统解构和量化表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发展是自组织更新与他组织建设的综合结果,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优化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自组织与自适应路径?等等。可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领域依然存在诸多悬而未决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其中,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的过程与机制等问题,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语境下,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显得尤为突出。
实际上,国内外已有部分****认识到了传统村落的多元化价值和人居环境的现代性意义,并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国外特别重视对传统村落景观价值和环境价值的研究[3,4],近年来,利用3S技术分析了人居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5,6],试图营造一个生态环境安全、人居空间优化的人类聚居系统[7,8]。在国内,城市规划学是中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的主力军,更注重传统村落活化途径与景观形成机理[9,10]、传统村落更新机制与设计原理[11,12]、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拓展与村落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探索[13,14]等研究。社会学和人类****分析了传统村落家族文化现代化变迁的路径[15]以及村落精英结构变迁的过程与影响[16],部分****试图从传统村落的建筑变迁中探索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17],并通过内源性村落公共空间的营造与外源性政治空间的嵌入交融互构,达到乡村有效治理的目的[18]。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在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应用[19]、景观基因挖掘[20]和人居环境转型发展[21]等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并从旅游发展视角探索了传统村落利益主体复杂系统特征以及开发潜力与可持续发展路径[22,23,24]。以上研究都显示了传统村落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空间。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地理学介入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的实践检验尤显不足,难以适应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张谷英村为例,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基础,探索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化的基本规律与特殊路径,充实和完善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2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

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理论是复杂科学理论之一,由约翰 ?H ?霍兰(John H Houand)1994年首次提出。他在《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一书中对复杂适应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25,26,27]。该理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具有适应性的主体组成的动态网络,系统中的主体在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各种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的相互转化,遵循刺激—反应的一般规律,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结构功能和行为准则,以适应环境和其他主体,CAS理论将系统主体的这种能动反应和相互作用关系称之为“适应”。系统主体的这种适应性成为系统演化的主要动力,促进了系统从混沌到有序的秩序性跃升、从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跃升,这就是CAS理论的核心观点,即适应性产生复杂性。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将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有机联系起来,在微观方面,强调主体的适应性和能动性,主体能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并不断积累交互经验,修正自身的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在宏观方面,强调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整体系统演化的核心动力,表现为宏观系统中的分化、聚合、重组等一系列复杂演化过程。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提出之后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在经济系统、管理系统、教育系统等领域得到实际检验。CAS理论被认为是继一般系统论、耗散结构论之后的第三代系统论,在揭示系统演化过程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表1),这为揭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化的过程与机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Tab. 1
表1
表1一般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和复杂适应系统比较分析
Tab. 1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eral system theory,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and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理论名称核心观点主要特点不足之处
一般系统论系统的组合特征不能用孤立的部分特征来解释,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① 强调系统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关系;② 坚持系统有机关联的非静态性;③ 肯定系统的有序性和目的性规律;对系统的有序性和目的性没有深入分析;过于强调整体,忽视了部分的核心作用;
耗散结构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涨落机制,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① 强调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② 坚持系统的非平衡性;③ 认为系统存在非线性作用;④ 系统的有序状态通过涨落机制实现;理论仅描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图景,忽略了系统演化的复杂性;
复杂适应系统主体与环境及其他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结构功能和行为准则,以适应环境和其他主体① 肯定行为主体的能动性和适应性;② 认为适应性造就了复杂性;③ 突出主体与环境的交换学习过程;④ 从宏观和微观描述了系统演化过程;尽管认识到了系统演化的复杂性和主体的适应性,但难以描述和预测主体的行为细节;


新窗口打开

2.2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特征

2.2.1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特征 复杂适应系统具有7个基本特征,包括4个特性(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和3个机制(标识、内部模型和积木块)[25,26,27]。复杂适应系统可视为具有内部模型的积木,集聚产生多层次组织,并以物质、能量流的形式与环境或其他适应性主体发生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进而演化出多样性的系统。因此,这7个基本特征可看作是CAS理论的充分必要条件。从复杂科学视角来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是一个融合多维目标、多个主体和多个子系统的开放性复杂巨系统,与复杂适应系统特征非常契合(表2)。
Tab. 2
表2
表2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与CAS理论基本特征兼容性分析
Tab. 2Compatible analysis between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and the main properties of CAS theory
序号基本特征特征解释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兼容性阐释
1聚集多主体的聚集将涌现出多样化的适应性行为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主体的聚集,其人居环境也随着主体聚集规模的涨落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空间和生态效应
2非线性主体—环境—主体的交换学习过程是非线性关系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发展是主体适应性行为的结果,适应过程中有诸多的不确定性,不能用线性模型解释
3主体—环境—主体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实现要素转化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一个生态—空间—社会耦合的多层次网络,主体与环境之间存在流要素的转化
4多样性主体和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系统演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微观层面:主体多样性、行为多样性、组织结构多样性等;宏观层面:不同地域的人居环境特征和作用机制具有多样性
5标识主体和环境具有相似性特征,能够分层归类标识是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基础,协调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以及分析人居环境发展的多样性和层次性需要分析主体的标识特征
6内部模型主体的行为机制与作用机理,用来预测发展趋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各主体在自组织和他组织交互作用中有显著能量的输入—输出特征,可以构建系统演化的内部发展模型
7积木块相对独立的不同要素的多元组合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各主体能量组合模式和适应性能力不同,造就了人居环境系统演化的多样性和建设模式的适宜性


新窗口打开
2.2.2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的结构构成 根据CAS理论的基本特征,可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看成是由多个适应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适应系统,系统结构构成可以分为四大系统,即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社会文化环境系统、地域空间环境系统和多元主体系统[28,29]。自然生态环境是物质基础,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基础,为传统村落构建了一个高认同的、可识别的文化区。地域空间环境是空间载体,是行为主体生产、生活的地理空间,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综合发展的空间投影。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发展是自组织和他组织相互作用的结果,离不开多元主体的适应性行为,多元主体系统是核心动力。四大系统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传统村落人居系统的有序跃升(图1)。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结构构成
-->Fig. 1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system
-->

2.2.3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的适应机制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主体适应过程是主体对外部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能动或被动反应的过程,也是主体为求生存与发展的策略过程。这一过程贯穿系统演化的全部阶段。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主体适应性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特征,一方面,由于主体个体特征不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与过程会表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例如,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文明的强势入侵,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主体对外来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行为规范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直接决定了系统演化的方向和速度,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主体适应的过程也是与环境交互的过程。环境变化刺激主体,主体通过自我学习改变行为规范,达到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状态。同时,主体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改造现有的环境,为系统演化创造新的动力源。例如,面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传统村落主体可能会主动改造村落环境、维护传统文化和更新村落空间,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根据CAS理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的适应机制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宏观层面,可构建主体—环境—主体的交互关系模型(图2),微观层面,可构建单个主体的适应机制(图3)。单个主体的适应机制可简单刻画为主体适应、行为调控和信息反馈3个阶段。在多元主体适应系统中,任何一个主体行为的变化都会导致其他主体适应程度的变化。例如,政府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政策导向的变化,都会引起利益相关者新的适应行为,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演化进程。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多主体交互模型
-->Fig. 2Multi-agent interactive model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单主体适应机制
-->Fig. 3Single agent adaptive mechanism
-->

3 CAS框架下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化分析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县以东的渭洞盆地西南处,沿龙形山与渭溪河之间的河谷分布,呈东南—西北走向。村落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代两次续建,距今已有645年。现存当大门、王家锻、上新屋三代建筑群落,拥有畔溪走廊、百步三桥、龙珠石等众多特色景点,占地面积达到5.1万m2,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居民建筑群落。现保存1700多座明清建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30]。张谷英村自被外界发现以来,已获得多项殊荣,成为湘北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开发的持续进行,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适应主体集体涌现,利益关联相互交错,使得人居系统演变趋向复杂化。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根据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涌现程度、系统开放程度、结构复杂程度以及自组织与他组织有序程度,将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化过程划分为徘徊阶段、过渡阶段和剧变阶段。

3.1 人居环境演化的徘徊阶段

1978-1988年,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化处于徘徊阶段。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张氏始祖张谷英先生将村落定址于渭洞盆地渭溪河西南部的石桥村一带,后又改址于笔架山下,并通过血缘宗亲与农事活动联系相关主体,将各类资源聚集于此[31,32]。在这数百年间,张谷英村基本格局已初步定型。虽为开放系统,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外界环境交流较少,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主体单一。在宗族势力自下而上的人居环境营建过程中,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从混沌无序向低级有序过渡、从非组织状态向有组织状态递变。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阶段,随着国家基层组织结构和粮食收购政策的调整,村民获得了相对自由的土地使用权、消费自主权和就业选择权,这些非线性要素的聚集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积累了能量,拉开了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序幕。
在此阶段,村民自组织发展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变的主导力量(表3)。随着村民居住空间需求增加,原有的居住空间和居住质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不少村民选择另觅宅基地新建住房,对村落空间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新建房屋需要大量的木材,村民们基本上是就地取材,造成自留山林破坏严重,生态环境趋向恶化。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张谷英村部分村民实现了非农就业,但更多的是家庭兼业。张谷英村村民非农就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村民社会交往空间的扩张,为外来文化的入侵提供了空间,也意味着社会交往网络结构和层次的重新构建。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部分村民开始在村落外围区兴建了小型商店,加快了村落空间的扩展和要素的重新聚集(图4a)。但总体而言,此阶段的张谷英村主体行为还是受到国家农业、农村和村民政策制约较多,人居系统的开放程度不高,能量转化速度和频率较小,主体适应性行为和人居效应的作用强度均有限,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演变处于量变的积累阶段(表3)。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张谷英村空间形态演变过程
-->Fig. 4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Zhangguying village
-->

Tab. 3
表3
表3人居环境演化徘徊阶段的主体适应性行为及人居效应
Tab. 3Agent adaptive behavior and human settlement effect of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in the wandering stage
环境状态主体类型适应性行为人居效应
空间形态社会文化生态环境
计划经济向双轨经济过渡,城乡文化隔离状态开始松动居民20世纪70年代村民砍树造房,80年代中期,砍树新建大礼堂和小学校[33];村民居住空间需求增加;劳动力空间流动成为可能;消费活动的主动性增强;兼业化趋势增强;社会交往空间和层次开始调整;整体表现为行为的扩张性和被动性新要素聚集,聚落空间出现新的点状据点,整体而言,村落空间无序发展态势明显城乡文化开始接触;社会交往网络层次结构出现变化,经济交往层次地位提升,个体关系网络分化,选择性交往行为出现总体上,生态环境保护较好,但趋向恶化;山林砍伐严重,水土保持能力减弱;村民居住生活环境下降,卫生环境尤为突出
政府国家权力的纵向收缩;粮食收购政策由单一的统购统销转向合同订购;乡镇企业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新窗口打开

3.2 人居环境演化的过渡阶段

1989-2001年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化的过渡阶段。主要特征表现为:人居环境系统的适应主体数量增加,政府主导的强势介入,聚集要素流动加快,推动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的优化和升级。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随之进行了广泛的市场化改革,城乡关系日益改善,适应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的释放。其中,旅游产业被确定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加上旅游者出游能力和意愿的增强,为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此阶段,政府的强势介入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变的主导力量(表4)。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政府积极响应,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发展实施了影响。一方面,政府完善了张谷英村的基础设施,修建了梅城线旅游公路和通往107国道的公路,大大提升了村落的可进入性,游客数量稳定超过1万人[34]。另一方面,政府积极为张谷英村申报各项荣誉,提升张谷英村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在此阶段,张谷英村先后被评为县、市、国家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逐渐成为湘北极具“标识”意义的旅游景点。同时,政府将张谷英村纳入到湖南省重点开发区域,并编制了相应的发展规划[31,35]。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旅游发展的美好前景激发了村落的主体行为,1991年张谷英村村委会开始自主开发旅游业,部分村民开始经营餐饮、住宿等旅游项目[34]。与此同时,非政府组织的自发性主体也开始介入到张谷英村的开发中(表4)。政府的强势介入稳定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防止村民居住空间过度、过快扩张,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向新的生长点聚集(图4b)。对旅游设施的投入和对旅游环境的整治客观上也有利于张谷英村生态环境的维护。旅游开发为张谷英村打开了对外交往的大门,外来文化的入侵与本土文化的维系相互交错,为社会文化的变迁提供了能量源泉。此阶段,村民大部分时候处于被动适应状态,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较低,但村民的非农化生产趋势明显,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空间需求日趋增加,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面临着断裂风险,增加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各个子系统的不确定性(表4)。此外,旅游者的进入也带来了诸如生态压力增大、空间矛盾突出、文化冲突增加等一系列人居环境负效应。总体而言,此阶段张谷英村适应主体类型的增加导致了利益关联的复杂性、流要素转化的高速性以及系统演化的不确定性,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演变处于质变的关键阶段。
Tab. 4
表4
表4人居环境演化过渡阶段的主体适应性行为及人居效应
Tab. 4Agent adaptive behavior and human settlement effect in the transition stage of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环境状态主体类型适应性行为人居效应
空间形态社会文化生态环境
确立市场经济主导地位,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鼓励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居民1991年,张谷英村村委会开始自主开发旅游业[34];村民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增加;生产空间收缩,消费结构优化;社会交往空间、交往内容等向多样化、复杂化、异质化转型;2000年,村里成立了一个义务消防队[36];2001年原址不准新建房屋[34]村落空间拓展受到已有空间结构的限制,呈现跳跃式延伸;旅游新据点要素集聚趋势明显旅游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外来文化的植入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但也带来了犯罪率上升、信任度下降、道德感滑坡、生活氛围被破坏等负面问题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利用率提高了,参与主体环保意识均有较大提升,张谷英村风水宝地的生态环境“标识”作用不断强化
政府1990年,张谷英村梅城线按四级标准改造为沥青路面;1991年春,岳阳市建设委员会召开张谷英村古建筑群考察报告新闻发布会[33];1992年,张谷英村被评为“岳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张谷英村被评为“岳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张谷英村被评为“湖南省旅游开发重点区”;2001年,国务院公布张谷英村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政府对张谷英村基础设施进行第一次修缮[34];2001年3月,政府组建了张谷英民俗文化建设指挥部[37]
非政府
组织
1989年,《今日国土》记者张安蒙女士自筹资金拍摄了《岳阳楼外楼,洞庭天外天》纪录片[37]
游客1991年,张谷英村年游客量超过1万,游客类型主要为学术考察和旅游观光[33];1999年后,张谷英旅游年旅游人数稳定超过1万人[34]


新窗口打开

3.3 人居环境演化的剧变阶段

2002年至今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化的剧变阶段。主要特征表现为:旅游业快速发展,适应主体大量涌现,政府主导与市场运营双轨并行,村民主体意识增强。多元主体进一步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各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强度和复杂程度均大幅度提升,加速了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剧烈变化。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民收入的快速增加,旅游者需求潜力被激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不断涌现,出游意愿和消费能力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旅游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利益主体的积极应对为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注入了新的能量。
此阶段可以分三个时间节点,即2002-2007年的阶段过渡期、2008-2014年的探索适应期、2015年至今的整顿质变期。2002-2007年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剧变的前奏期。进入到本世纪初,张谷英村旅游发展遇到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问题,无法适应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基于此,2002年张谷英村引进了新的适应主体——长沙汇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张谷英村旅游开发由村委会、政府、汇谷公司三方协同开发,开发模式也由村委会自主开发经营(内源式)向外来企业承包经营(外源式)转变。在新主体的积极运营下,仅2003年旅游人数由前一年的3万人次突增到6万人次,门票收入也由前一年的34.7万元增升到180万元[38]。由于合约协定时间较短,加上张谷英村希望扩大资本输入,2005年又重新引进了新的开发主体——湖南金荣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并成立张谷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08-2014年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剧变的适应期。由于新主体没有按照合约要求注入资本,企业、政府、村民三方矛盾激化,被迫退出张谷英村。2008年,张谷英村再次引入了新的投资主体——北京中坤集团,并编制了《张谷英文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尽管此阶段张谷英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整体形象均有较大提升,但由于投资主体发展理念和运行模式与村民期望值差异较大,主体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缓和,中坤公司于2014年退出了张谷英村。2015年至今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剧变的整顿质变期。经过3次新主体的介入,企业、政府、村民各主体利益冲突日趋复杂,主体关系没能有效协调,张谷英村村民开始反思他组织介入的合理性。2015年张谷英村再次交由村委会集中管理,再次呈现“自下而上”的自组织管理模式,但此时的张谷英村已实现了人居功能转型,系统结构与层次已发生了跃升。
在此阶段,多元主体的交互作用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变的主导力量(表5)。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经过自组织发展、他组织介入和多元主体交互等3个阶段,系统更新时间速率加快,系统结构与层次更完善,这是因为复杂适应系统内适应主体遵循“刺激—反应”规则,在接受外部环境刺激时,适应主体根据经验做出反应,对结果进行记忆储存,并不断修改自身的反应模型。当遇到类似的外部环境时,将调用记忆积木,根据经验调整反应模型,以提高反应速率,促进系统质的跃升。多元主体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人居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Tab. 5
表5
表5人居环境演化剧变阶段的主体适应性行为及人居效应
Tab. 5Agent adaptive behavior and human settlement effect in the revulsion stage of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环境状态主体类型适应性行为人居效应
空间形态社会文化生态环境
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不断涌现,各个利益主体分享旅游红利的愿望较强烈,各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强度和复杂程度均大幅度 提升。居民2003年,村民擅自拆除古建筑,被刑事拘留[41];2005-2007年,张谷英村新建楼房将近80户,处于核心古建筑群有9户[34,37];2006年,张谷英村村民有4次较大规模的聚众事件[37];2009年,张谷英村自筹资金,对村里泥路进行硬化[42];2012年,张谷英村推出了八大民俗活动[43];2005-2012年,制定了张谷英村《村规民约》《财务制度》《旅游收入二次分配方案》等系列制度[34]村落空间形态进一步优化,形成了功能互补的双核结构;土地集约化利用,旅游用地需求增加,农业生产空间向服务生产空间转型;村内外交通通达度进一步提升多元主体的涌现和旅游流要素的集聚推动村落文化的整合,传统文化不断更新,新生文化不断输入,文化异化趋势明显生态环境得到强制性和自觉性维护,生态环境已由生计型生态功能向环境型生态功能转化,生态环境的“标识”作用进一步提升,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政府2003年,张谷英村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2004-2005年,完成张谷英村4个不同类型的规划编制[44];2006年,成立张谷英管理处,升级为副处级单位[37];2006年,依法重点惩治2户破坏古建筑村民[37];2012年,张谷英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2年,将梅城线杨林至张谷英段线路升级改造为二级公路[45];2015年,央视纪录片《记住乡愁》之张谷英村:和睦有道[46];2016年,张谷英管理处开展“孝友”文化系列活动[47]
企业2002年,长沙汇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入驻张谷英村[38];2005年,湖南金荣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入驻张谷英村,并成立了张谷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37];2008年,北京中坤集团投资开发“洞庭湖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基地”项目,张谷英村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其中;同年6月,成立张谷英景区管理公司,并编制了《张谷英文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44]
非政府组织2002-2004年,县文联和美协在张谷英村举办“艺术节书法大展”和“民俗文化节美术作品展”[48];2002年,央视科教频道播出《走进张谷英村》节目[49];2009年,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评定张谷英村为首批“全国生态文化村”;2011年,纪录片《远方的家》播出民间故宫张谷英村[50]
游客2003年以后,张谷英村游客接待人次均接近或超过6万人次[38];2009年,武广高铁正式运营,客源地由长沙扩展至广州、武汉等地;2003年,门票收入由2002年的34.7万元增升到180万元,此后维持在200万元左右[37,38]


新窗口打开
(1)促进了人居系统的空间功能转型。从村落空间形态来看,单核空间系统向双核空间系统转型。张谷英村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当大门(龙头)为核心,王家锻(龙身)和上新屋(龙尾)为拓展延伸区的空间结构形态[39,40],这种单核心的空间形态一直保持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张谷英村旅游业和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村民分享旅游红利的愿望日趋强烈,居住空间需求日益增加。仅2005-2007年三年间张谷英村新建楼房就达26栋,加上统一规划住宅小区50户,短短3年期间新建楼房将近80户,期间还出现了数起违规建筑和破坏传统建筑案例[34]。基于此,政府和企业从微观和宏观上制定了若干规划(表5),约束和引导村民居住空间有序扩张,重新规划旅游集散中心,引导旅游要素向镇中心转移,最终形成了以传统村落和张谷英镇为核心的双核空间系统(图4c)。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农业生产功能向旅游用地功能转变。张谷英村扩展初期,四周多山地丘陵,用地类型多为农地、林地和住宅用地。随着他组织的介入和旅游业的发展,村内商业建设用地不断增加,餐饮、停车场、商店以及旅游配套设施用地需求增加,村落农业生产功能逐渐弱化,旅游用地功能逐渐凸显。
(2)加快了人居系统的社会文化更新。随着张谷英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竞争意识的增强以及城乡文化交流渠道的拓展,大大加快了张谷英村人居系统的社会文化变迁。第一,村落社会分化趋势明显。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原本高度同质化的张谷英村村民内部开始出现阶层分化,主要表现为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居住空间的区位选择能力与区位效益存在巨大差别,社会关系网络质量存在个体差异。这些分化了村民逐渐在经济收益、价值观念和行为特征等方面表现出阶层差异。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张谷英村部分居民能很快适应市场需求,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在村落周边和镇中心新建了旅游住宿、商店等旅游设施,占据了有利发展空间,迅速成为了村落中的“领头雁”。第二,社会交往网络的重构。随着多元主体的介入、外来文化的植入以及生活重心的转移,张谷英村村民正面临着一次社会关系网络断裂与重构的深刻转型。总体来看,村民社会交往网络更开放、更复杂,交往空间由近距离交往向远距离交往过渡,交往对象以血缘关系为主转向以业缘关系为主,交往目的由情感交流为主转向利益互惠为主,交往内容以互赠互惠为主转向市场交易为主。第三,村民价值观念的更新。这主要体现在村民受教育程度的整体提升和教育观念的变化,自进入本世纪以来,张谷英村适龄青年高中文化水平达到85%以上,家庭教育不再是主要教育场所,职业技术培训和高校教育成为村民首选,村民尤其对网络化和现代化的旅游营销手段感兴趣,对相关的技术培训抱有极大的期待。第四,村民族群观念的改变。张谷英村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家规家训,对村民的行为规范有较强的道德约束与舆论约束,一直是维系村民的非正式制度。但随着城市文化的侵扰和乡村文化的衰微,传统的族群理念、家族制度和家庭规范等非正式制度的权威性逐渐受到挑战。张谷英村经常出现晚辈与长辈因争抢客源而发生冲突,传统秩序受到严重挑战,家族和家庭意识从精神上开始瓦解,空间形式上也逐渐脱离了家族制度的影响。
最后,村落文化冲突显性化。随着旅游要素流的持续输入,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与本土文化的快速消退,村民被迫卷入到乡村文化转型的“旋涡”中,文化冲突和矛盾逐渐显性化。一部分村民(尤其是年龄较大的长辈)村民崇尚祖训,对外来文化的植入保持着较大的戒心,内心充满着焦虑和彷徨。另一部分村民(主要是年轻人)则相反,他们更能接受新鲜事物,对外来文化充满好奇,将村中祖训视为落后的标志,由此衍生出的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等异化行为有蔓延之势。在张谷英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文化冲突和矛盾已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之中。
(3)驱动了人居系统的生态环境演进。经历了20多年的实践探索,政府、企业、村民等适应主体逐渐认识到了张谷英村生态环境“标识”的价值与意义,积极推动着该村生态环境的演进。从生态环境功能来看,生计型生态功能转向环境型生态功能。张谷英村背靠龙形山,东、西、北三面环山,整体呈向南开口的“U”型盆地,渭溪河自西北流向东南贯穿全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村民提供了土地资源、水系资源、气候资源等生计农业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资源。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产业和人口在区域内集聚,导致了原有生态环境承载量过大,环境质量下降,表现为树木砍伐严重,水土保持能力减弱,溪流断流和水质下降,村落空间无序发展,旅游垃圾处理不当等方面。为此,张谷英村适应主体一方面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制定了多部控制性规划,强制性的维护村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村民自组织制定的村规民约,诱致性的约束和引导村民环境行为。随着适应主体环保意识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张谷英村生态环境越来越优美,环境功能日益突出,已成为张谷英村的重要“标识”。总体上,张谷英村生态环境的演进过程可视为由对抗到适应,最终达到人地和谐的过程。

4 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演化的调控机制

对人居环境演化进行调控必须充分考虑适应主体之间以及主体行为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不同适应主体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外部影响,立足于人居环境演化过程与机制,对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进行有效调控,其调控机制如图5。其中,自适应能力和自组织反应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进的主导力量,政府引导是系统演变的核心动力,社会治理的政府引导调控的重要手段。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化的调控机制
-->Fig. 5Regulation mechanism of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in Zhangguying village
-->

(1)提升自适应能力。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建设主体较多,主要涉及到政府、企业、村民等,须分层次、多视角的提升利益主体的自适应能力。村民是人居环境建设的直接主体,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参与意识,对张谷英村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价值要有系统的认知和强烈的主体意识。政府是连接村民和企业的重要桥梁,应着重提升自身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企业既要了解张谷英村村民分享旅游红利的愿望,更要积极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2)重视自组织反应。改变低效的行政命令式、口号运动式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重视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反应。推进自组织发展的民主进程,培育村民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要进一步挖掘张谷英村传统文化,培育地方归属感和自豪感,引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要融合集体决策,尊重地方知识和民俗习惯,提升民主决策的有效性。进一步引导村民的空间需求,做好近期和远期空间发展规划。有力化解主体利益矛盾,把各利益主体凝聚为具有一定应对能力和弹性的自组织系统。
(3)优化引导调控。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离不开政府主导调控,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代表,具有强制性演变和诱致性演变的功能。一方面,政府需要顺应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演进趋势,控制系统演化进程和方向,引导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向结构优化、生态优美和人文和谐的高层次系统演化,是系统质变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作为适应主体之一,政府需要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能动反应,及时修改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与政策,促进系统稳步跃升。如针对张谷英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后续动力缺乏问题,政府应采取措施,促进系统稳态的改变,可考虑将张谷英村纳入到湘北旅游整体开发系统之中,为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演化提供新的动力源。
(4)引入社会治理。重视社会因素对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演化的重要贡献,尊重社会的自组织能力,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人居环境治理框架和社会机制,强调文化意识、环境意识、科学技术、制度设计等非物质因素的驱动作用。将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治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科技文化融合、民主法治推进等工作联系起来,为主体涌现、要素聚集和能量转化创造条件。

5 结论

(1)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特征、结构构成和适应机制。认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是一个融合多维目标、多个主体和多个子系统的开放性复杂巨系统,与复杂适应系统特征非常契合。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由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社会文化环境系统、地域空间环境系统和多元主体系统等4个子系统构成,4个子系统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传统村落人居系统的有序跃升。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主体适应过程是主体对外部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能动或被动反应的过程,这一过程将贯穿于系统演化的全部阶段,其适应机制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分析。
(2)根据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涌现程度、系统开放程度、结构复杂程度以及自组织与他组织有序程度,将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化过程划分为徘徊阶段(1978-1988年)、过渡阶段(1989-2001年)和剧变阶段(2002年至今)。在徘徊阶段,村民自组织发展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变的主导力量。政府直接干预较少,人居系统开放程度不高,能量转化速度和频率较小,主体适应性行为和人居效应的作用强度均有限,人居环境系统演变处于量变的积累阶段。在过渡阶段,政府的强势介入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变的主导力量。政府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发展实施了影响,强化了张谷英村“标识”作用,导致了利益关联的复杂性、流要素转化的高速性以及系统演化的不确定性,人居环境系统演变处于质变的关键阶段。在剧变阶段,多元主体的交互作用是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演变的主导力量。多元主体进一步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各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强度和复杂程度增加,加速了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剧烈变化,实现了人居功能转型,系统结构与层次已发生了质的跃升。
(3)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复杂适应系统演变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需要立足于人居环境演化过程与机制,对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升华进行有效调控。一方面,重视和提升系统自组织与自适应的反应和能力,顺应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优化引导调控,引入社会治理理念,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推动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系统全面转型发展。
(4)目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应用于人居环境学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未能建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演化的非线性作用模型,如果模型能够顺利建立,对系统内部作用机制的微观刻画将更加直观、有效,对系统演化方向和途径的判断将更加准确,这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诸多创新空间。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孙九霞. 传统村落:理论内涵与发展路径
. 旅游学刊, 2017, 32(1): 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6.12.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正一、我国传统村落面临严峻的存续危机伴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陷入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一方面,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位居相对偏僻、落后地区,长期以来的人口外流和空间荒废导致大量村落出现"空心化"与"自然衰退",村落发展主体缺失,造成村落的"文化失落"。另一方面,不科学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导致"建设性破
[Sun Jiuxia.Traditional villages: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developing path
. Tourism Tribune, 2017, 32(1): 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6.12.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正一、我国传统村落面临严峻的存续危机伴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陷入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一方面,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位居相对偏僻、落后地区,长期以来的人口外流和空间荒废导致大量村落出现"空心化"与"自然衰退",村落发展主体缺失,造成村落的"文化失落"。另一方面,不科学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导致"建设性破
[2]胡燕, 陈晟, 曹玮, .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1): 11-13.
[本文引用: 1]

[Hu Yan, Chen Sheng, Cao Wei, et al.The concep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4, 21(1): 11-13.]
[本文引用: 1]
[3]Sujarwo W.Stand biomass and carbon storage of bamboo forest in Penglipuran traditional village, Bali (Indonesia)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6, 27(4): 913-917.
https://doi.org/10.1007/s11676-016-0227-0URL [本文引用: 1]
[4]Lim J C, Choi B K, Kim S Y, et al.Korean traditional village forest (Ma-Eul-Soop) and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A case study on the Sacho- n-Ri Garo-Soop in Gyeongsangbuk-do, South Korea
. Journal of Plant Biology, 2016, 59(5): 515-524.
https://doi.org/10.1007/s12374-015-0572-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Prediction of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PNV) requires autochthonous species distributions of a benchmark phytocoenosen. In Korea there remained unique forests or groves, i.e. a traditional Ma-Eul-Soop (MES), in the foothill zone which has influenced by the most aggressivel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since the Neolithic Age. Sachon-ri Garo-Soop (SGS) located at the southern-eastern Korean Peninsula has been reputed as the best conserved MES in Korea. We studied SGS for identifying components of the PNV. A total of 1,959 trees in the SGS were measured finescaled GPS locations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major species were interpreted by using the MES species ranking class (MSRC) framed by a matrix of phytogeographical and phytosociological autochthons. We consequently found that the SGS was composed of 29 autochthonous species. Cornus walteri , Hemiptelea davidii , Quercus aliena , Zelkova serrata , and Celtis sinensi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best matched PNV species to the floodplain behind riverbank. A lot of saplings occurring at the forest floor wer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PNV too. By the way many allochthonous species have been consistently introduced into the SGS in terms of a man-made forest of most previous works. We suggested that such PNV-unfriendly managements should be promptly stopped.
[5]Rafael E P.The mitigation/adaptation conundrum in planning for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settlements: Introduction
.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9, 33(3): 227-229.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08.10.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is article explores four aspects of the underdeveloped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olarization in cities. First, it emphasizes the way in which human mobility transfers not only human capital but also knowledge and material capital, and that these are interrelated. Second, it considers how changes in the nature of mobility have implications for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Third, it develops the concept of enfolded mobilities,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how individual migrations are directly enfolded with those of other individuals, either through associated or contingent movements, or through consequential migration at later stages in the life course. Finally, it discusses how governance impinges on and mediates the key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bility and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6]Hales S, Baker M, Howden C P, et al.Implication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for housing, human settlements and public health. Reviews on
Environmental Health. 2007, 22(4): 295-302.
https://doi.org/10.1515/REVEH.1997.12.3.191URLPMID:9406290 [本文引用: 1]摘要
Abstract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human societies. The present---ecologically unsustainable--trajec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fails to provide for the basic needs of a substantial fraction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while diminishing the prospect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Human-caused climate change has already begun to affect weather patterns,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phenomena, and vulnerable human communities. Because the social processe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have their own momentum, and because carbon dioxide has a long atmospheric lifetime, further climate change is inevitable over the coming century, even allowing for the adoption of mitigation measures. This situation implies that we should also try to reduce, and where possible to preven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s by planned adaptation. Will human settlements be able to provide a health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helter from extreme climate events, such as cyclones and heat wave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nexus between human health, climate change, and the planning of housing and human settlements. We conclude that adapting to a rapidly changing global environment will be a major challenge, 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per capita consumption, without increasing pressures on natural systems. Energy-efficient cities and the creat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poor countries will be important elements of people centered,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7]Adrian G A, Clemencia S.Informal settlements' needs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in Mexico city: An unsolved challenge for land-use policy
. Land Use Policy, 2011, 28(4): 649-662.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10.11.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land-use policy in Mexico City in controlling the expansion of informal human settlements in peri-urban zones of high ecological value. It is argued that Mexico City's land-use policy has been reactive and internally inconsistent, failing to take informal settlements into account, has not offered the poor access to housing with adequate services and greater security in terms of land tenure, and lacks the necessary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institutional capabilities for providing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informal settlement management policy in the Tlalpan Delegation, applied in what has been termed SC or “Conservation Land,” we conclude that local government exhibits an inability to confront the new challenge of urban sustainability, that it resorts to conventional solutions which give rise to contradictory situations where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prevails over ecological considerations, so land-use policy is permissive and does not halt informal urban expansion in areas of high environmental value.Graphical abstract
[8]Grace M, Leonie S, Clive M, et al.Land cover change under unplanned human settlements: A study of the Chyulu Hills squatters, Kenya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1, 99(2): 154-165.
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0.10.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While population growth is widely acknowledged as an important driver of land cover change, the role of unplanned human settlements is not adequately recognised. Many such settlements occur in the semi-arid lands of Kenya, which in the past had relatively lower human populations, but significant wildlife populations.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the Chyulu Hills, adjacent to the Tsavo and Chyulu National Parks, have experienced rapid land cover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migrant squatter settlements. We used the Chyulu Hills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land cover change under squatter settlements. We evaluated land cover change from aerial photographs and satellite images with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combined it with landscape metrics and community surveys. Community perceptions of land cover change revealed comparable trajectories in major land cover types derived from the GIS analysis. Landscape metrics showed fragmentation of native vegetation followed by coalescence to contiguous patches of cultivation as settlements increased. Land cover trajectories under squatter settlements were influenced by historical land policies,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as well as regional power structures. Our finding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land use histories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evaluating and understanding land cover change. Resolution of squatter conflicts should take cognisance of community perceptions,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land use antecedents. We recommend human and social capacity building of squatters towards non-land-intensive micro-enterprises, and research and investment in ecotourism.
[9]王琼, 季宏, 陈进国. 乡村保护与活化的动力学研究: 基于3个福建村落保护与活化模式的探讨
. 建筑学报, 2017, (1): 108-11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基于"遗产动力学"理论,以3个福建村落保护与活化的得失为例,分析其所采取的不同的保护与活化模式,以及不同主体下动力根源与作用力的关系,探寻适宜乡村保护与活化的主体与合理的动力根源关系、保护模式。
[Wang Qiong, Ji Hong, Chen Jinguo.A study on the dynamics of the preservation and vitalization of villages based on three cases in Fujian
.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7, (1): 108-11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基于"遗产动力学"理论,以3个福建村落保护与活化的得失为例,分析其所采取的不同的保护与活化模式,以及不同主体下动力根源与作用力的关系,探寻适宜乡村保护与活化的主体与合理的动力根源关系、保护模式。
[10]冀晶娟, 肖大威. 南坪河上的“九甲”人家: 多民族聚居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形成初探
. 中国园林, 2016, 32(9): 24-28.
[本文引用: 1]

[Ji Jingjuan, Xiao Dawei.The Jiujia settlements beside Nanping River: The research of cultural landscape on the Multi-ethnic-populated traditional villages
.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6, 32(9): 24-28.]
[本文引用: 1]
[11]王云才, 孟晓东, 邹琴. 传统村落公共开放空间图式语言及应用
. 中国园林, 2016, (11): 44-49.
[本文引用: 1]

[Wang Yuncai, Meng Xiaodong, Zou Qin.The pattern lan-guag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ublic open space in traditional village
.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6, (11): 44-49.]
[本文引用: 1]
[12]汪灏, 廖宇航. 基于集合理论和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村落更新
. 规划师, 2017, 33(1): 120-127.
[本文引用: 1]

[Wang Hao, Liao Yuhang.Self-organized planning and renovation of villages based on set theory and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 Planners, 2017, 33(1): 120-127.]
[本文引用: 1]
[13]张力智. 桃花源外的村落: 中国乡土建筑的研究拓展及其意义
. 建筑学报, 2017, (1): 96-10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提出中国村落研究中存在一些习以为常的理论预设误区,通过中国东南地区的几个研究案例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村落不仅内涵着儒家精英的文化,还借鉴了世界各地的建筑元素,甚至出现了诸多"现代"建筑和规划元素。这些"反桃花源"的特征,都是中国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的独特之处;本文意在为中国乡土建筑提供更开阔、也更灵活的阐释框架,从学术角度突破今天保护利用的瓶颈。
[Zhang Lizhi.Villages beyond utopia: Nostalgic illusion a-nd historical complexities of Chines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7, (1): 96-10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提出中国村落研究中存在一些习以为常的理论预设误区,通过中国东南地区的几个研究案例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村落不仅内涵着儒家精英的文化,还借鉴了世界各地的建筑元素,甚至出现了诸多"现代"建筑和规划元素。这些"反桃花源"的特征,都是中国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的独特之处;本文意在为中国乡土建筑提供更开阔、也更灵活的阐释框架,从学术角度突破今天保护利用的瓶颈。
[14]杨宇亮, 李菁, 党安荣. 隐匿的世界: 认知地图在村落文化景观研究中的应用
. 规划师, 2015, 31(2): 102-106.
[本文引用: 1]

[Yang Yuliang, Li Jing, Dang Anrong.Concealed world: Cognition map in village cultural landscape
. Planners, 2015, 31(2): 102-106.]
[本文引用: 1]
[15]焦连志. 内生性变迁与外生性变迁: 中国传统村落家族文化现代变迁中的两种不同路径分析
. 晋阳学刊. 2005, (3): 36-40.
[本文引用: 1]

[Jiao Lianzhi.The interior-or-igined changing way and the exterior-origined changing way: An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t changing ways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clan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 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2005, (3): 36-40.]
[本文引用: 1]
[16]陶琳. 社会交换理论视野下传统村落精英结构变迁简析
. 思想战线, 2011, 37(4): 141-1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778X.2011.04.03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正一、问题的提出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使甚至是最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村落也被纳入到国家管理和文化现代化之中,传统村落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村落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在全球文化同质化发展之时,少数民族文化仍保持着自身的特点。传
[Tao Lin.Elite structural chang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xchange theory
. Thinking, 2011, 37(4): 141-1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778X.2011.04.03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正一、问题的提出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使甚至是最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村落也被纳入到国家管理和文化现代化之中,传统村落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村落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在全球文化同质化发展之时,少数民族文化仍保持着自身的特点。传
[17]肖文评, 王濯巾. 河源地区传统村落建筑与社会变迁: 以仙塘潘家围为例
. 农业考古, 2011, (4): 367-370.
[本文引用: 1]

[Xiao Wenping, Wang Zhuojin.Architectural and social change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Heyuan area: A case of Panjiawei Xiantang
.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2011, (4): 367-370.]
[本文引用: 1]
[18]李志农, 乔文红. 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与民族地区乡村治理: 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拉斯节”为例
. 学术探索, 2011, (8): 61-65.
[本文引用: 1]

[Li Zhinong, Qiao Wenhong.Public cultural space in traditional village and the village governance in ethnic regions: A case study of "La Si Festival" in Benzilan village, Deqin county, Diqing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 Academic Exploration, 2011, (8): 61-65.]
[本文引用: 1]
[19]郑文武, 刘沛林. “留住乡愁”的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
. 江西社会科学, 2016, 36(10): 246-25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随着传统村落的快速消失,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已经岌岌可危,数字化保护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国际趋势和必要途径。新形势下,"留住乡愁"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现实需求。乡愁源于时间和空间的远离,乡愁需求的满足既强调文化的保护,也对数字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体制机制与顶层设计缺失、部门学科领域各自为政以及数字化重"形"轻"神"等问题是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主要障碍。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从制度和标准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以景观基因理论为基本理论选择数字记忆内容,以虚拟旅游为服务形式,设计满足乡愁需求的虚拟旅游产品。
[Zheng Wenwu, Liu Peilin.Digital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culture for remembering nostalgia
.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2016, 36(10): 246-25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随着传统村落的快速消失,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已经岌岌可危,数字化保护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国际趋势和必要途径。新形势下,"留住乡愁"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现实需求。乡愁源于时间和空间的远离,乡愁需求的满足既强调文化的保护,也对数字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体制机制与顶层设计缺失、部门学科领域各自为政以及数字化重"形"轻"神"等问题是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主要障碍。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从制度和标准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以景观基因理论为基本理论选择数字记忆内容,以虚拟旅游为服务形式,设计满足乡愁需求的虚拟旅游产品。
[20]胡最, 刘沛林, 邓运员, .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
. 地理科学, 2015, 35(12): 1518-152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1.02.002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近年来,由中国****提出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在传统聚落区划、特征识别和旅游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该理论还缺乏有效的景观基因识别方法。针对前述问题,结合实践探讨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特征解构提取方法和识别模式。首先,分析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分类方法并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提出了面向对象的景观基因分类模式(OOCPLG),这为构建特征解构提取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景观识别的要求,结合现有的元素提取、图案提取、结构提取和含义提取的不足与优点,建立了特征解构的基因提取方法。最后,总结了景观基因的识别模式和基本操作流程。</p>
[Hu Zui, Liu Peilin, Deng Yunyuan, et al.A novel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separating landscape genes from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2): 1518-152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1.02.002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近年来,由中国****提出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在传统聚落区划、特征识别和旅游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该理论还缺乏有效的景观基因识别方法。针对前述问题,结合实践探讨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特征解构提取方法和识别模式。首先,分析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分类方法并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提出了面向对象的景观基因分类模式(OOCPLG),这为构建特征解构提取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景观识别的要求,结合现有的元素提取、图案提取、结构提取和含义提取的不足与优点,建立了特征解构的基因提取方法。最后,总结了景观基因的识别模式和基本操作流程。</p>
[22]陈幺, 赵振斌, 张铖, . 遗址保护区乡村居民景观价值感知与态度评价: 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为例
. 地理研究, 2015, 34(10): 1971-198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001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与社区相关的开发或保护活动中,社区居民主观态度直接影响着规划项目可行性。探索适用的社区态度表达方法,成为社区有效参与规划决策的关键。利用参与式制图和半结构访谈的方法,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9个村落的243位居民景观感知价值进行调查,采用热点分析、对应分析和相容度指标分析,揭示居民感知的景观价值空间构成,景观价值与土地利用的对应关系及其与现有搬迁保护方案的相容度,在此基础上识别出4种社区态度类型区域。研究表明:①基于相容度反映的汉长安城遗址社区态度具有地点依赖性,这种态度的空间差异为社区规划管理、矛盾冲突管控提供了更细致的社会数据支持;②案例社区居民景观感知价值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规律性,并与一定的物质景观基础(土地利用)相关联,这种关联性的认识,有利于解释景观变化可能产生的社会现象;③参与式制图结合景观价值的调查为感知景观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通过制图可视化,统计分析和指标模型构建,能够揭示景观感知价值的空间结构特征。
[Chen Yao, Zhao Zhenbin, Zhang Cheng, et al.Landscape value perception and attitude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residents on historical protection area: A case study of Han Chang'an city historical sit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10): 1971-198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001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与社区相关的开发或保护活动中,社区居民主观态度直接影响着规划项目可行性。探索适用的社区态度表达方法,成为社区有效参与规划决策的关键。利用参与式制图和半结构访谈的方法,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9个村落的243位居民景观感知价值进行调查,采用热点分析、对应分析和相容度指标分析,揭示居民感知的景观价值空间构成,景观价值与土地利用的对应关系及其与现有搬迁保护方案的相容度,在此基础上识别出4种社区态度类型区域。研究表明:①基于相容度反映的汉长安城遗址社区态度具有地点依赖性,这种态度的空间差异为社区规划管理、矛盾冲突管控提供了更细致的社会数据支持;②案例社区居民景观感知价值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规律性,并与一定的物质景观基础(土地利用)相关联,这种关联性的认识,有利于解释景观变化可能产生的社会现象;③参与式制图结合景观价值的调查为感知景观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通过制图可视化,统计分析和指标模型构建,能够揭示景观感知价值的空间结构特征。
[23]周睿, 钟林生, 刘家明. 乡村类世界遗产地的内涵及旅游利用
. 地理研究, 2015, 34(5): 991-1000.
[本文引用: 1]

[Zhou Rui, Zhong Linsheng, Liu Jiaming.Research on rural world heritage sites: Connotation and tourism utilizatio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5): 991-1000.]
[本文引用: 1]
[24]席建超, 王新歌, 孔钦钦, . 过去25年旅游村落社会空间的微尺度重构: 河北野三坡苟各庄村案例实证
. 地理研究, 2014, 33(10): 1928-194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0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社会空间重构是乡村转型发展研 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苟各庄村为例,研究旅游乡村聚落的社会空间重构过 程。研究发现:经过25年的发展,苟各庄村在旅游驱动下发生了剧烈的社会重构和"空间极化",逐渐从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乡土社会"聚落演变成为 一个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旅游服务型社区。具体表现为:村落社会物质空间中,家庭私人空间逐渐减少,服务与旅游业的半私人和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增加;在居 住模式上,传统封闭式山地四合院逐步消失,演变为开敞式多层楼房;在人口结构上,大量外来者,包括旅游者、外来务工者和投资者的涌入改变了乡村社会关系结 构,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极化"特征;人均收入差距加大,促进了村落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分化。其中,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是其主要外部动力, 而村落"微区位因素影响",如住宅与内部道路交通、景观环境(河流与噪声)等,则通过累积被不断"强化"和"固化",成为加速村落社会"空间极化"的核心 动力。与社会空间重构相适应,建设新型社区组织管理服务模式,规范产业发展组织方式,重塑社区文化,对于保持旅游村落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Xi Jianchao, Wang Xinge, Kong Qinqin, et al.Micro-scale social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tourist village in the past 25 years: A case study of Gouge village in Yesanpo, Hebei provinc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10): 1928-194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0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社会空间重构是乡村转型发展研 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苟各庄村为例,研究旅游乡村聚落的社会空间重构过 程。研究发现:经过25年的发展,苟各庄村在旅游驱动下发生了剧烈的社会重构和"空间极化",逐渐从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乡土社会"聚落演变成为 一个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旅游服务型社区。具体表现为:村落社会物质空间中,家庭私人空间逐渐减少,服务与旅游业的半私人和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增加;在居 住模式上,传统封闭式山地四合院逐步消失,演变为开敞式多层楼房;在人口结构上,大量外来者,包括旅游者、外来务工者和投资者的涌入改变了乡村社会关系结 构,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极化"特征;人均收入差距加大,促进了村落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分化。其中,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是其主要外部动力, 而村落"微区位因素影响",如住宅与内部道路交通、景观环境(河流与噪声)等,则通过累积被不断"强化"和"固化",成为加速村落社会"空间极化"的核心 动力。与社会空间重构相适应,建设新型社区组织管理服务模式,规范产业发展组织方式,重塑社区文化,对于保持旅游村落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25]Holland J H.Adap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ystems: An Introductory Analysis with Applications to Biology, Control,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92. [本文引用: 2]
[26]Holland J H.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Boston: Winter, 1992. [本文引用: 2]
[27]约翰·霍兰. 隐秩序: 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周晓牧, 韩辉译.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本文引用: 2]

[John Holland.Hidden Order: How Adaption Builds Complexity. Zhou Xiaomu, Han Hui trans.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Press, 2000.] [本文引用: 2]
[28]李伯华, 刘沛林, 窦银娣.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
. 经济地理, 2014, 34(9): 130-136.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化机理。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包含3个要素集合: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地域空间环境,并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性的典型自组织结构特征。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过程和机理进行了模拟,并以长岗村为例,提出了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自组织演化路径。最后,根据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特征,提出了若干对策。
[Li Bohua, Liu Peilin, Dou Yindi.Analysis of self-organizing evolution mechanism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system
.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9): 130-136.]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化机理。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包含3个要素集合: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地域空间环境,并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性的典型自组织结构特征。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过程和机理进行了模拟,并以长岗村为例,提出了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自组织演化路径。最后,根据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特征,提出了若干对策。
[29]李伯华. 农户空间行为变迁与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本文引用: 1]

[Li Bohua.Study on the Change of the Households Spatial Behavior and the Optimizing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4.] [本文引用: 1]
[30]余振东. 张谷英风物史话. 兰州: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4. [本文引用: 1]

[Yu Zhendong.Scenery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Zhangguying village. Lanzhou: Gansu Culture Press, 2004.] [本文引用: 1]
[31]何峰, 柳肃, 易伟建.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的历史文化名村整治规划研究: 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
. 热带地理, 2012, 32(5): 457-463, 486.
URL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探讨了历史文化名村整治规划的研究方法,提出整治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一般民居整治、生态保护与景观环境整治、公共设施整治、经济发展策略和建设管理措施等7个方面。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张谷英村整治规划为例,通过居民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分析了该村土地利用低效,文化遗产保护重微观和有形层面、轻整体和无形层面,一般建筑的更新缺乏科学引导,生态保护不够重视,景观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要求,缺少特色品牌产品,以及管理上存在的规划、环境和建设管理不力等主要问题,由此提出了调整用地布局、整治一般建筑、完善公共设施、优化景观环境、制定发展策略、健全各项管理等6项整治对策。最后,剖析了名村综合整治的整体观、动态观、过程观及公众参与的观点,构建了名村综合整治的基本框架。
[He Feng, Liu Su, Yi Weijian.Renovation pla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based on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 A case study of Zhangguying village, Hunan province
. Tropical Geography, 2012, 32(5): 457-463, 486.]
URL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探讨了历史文化名村整治规划的研究方法,提出整治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一般民居整治、生态保护与景观环境整治、公共设施整治、经济发展策略和建设管理措施等7个方面。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张谷英村整治规划为例,通过居民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分析了该村土地利用低效,文化遗产保护重微观和有形层面、轻整体和无形层面,一般建筑的更新缺乏科学引导,生态保护不够重视,景观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要求,缺少特色品牌产品,以及管理上存在的规划、环境和建设管理不力等主要问题,由此提出了调整用地布局、整治一般建筑、完善公共设施、优化景观环境、制定发展策略、健全各项管理等6项整治对策。最后,剖析了名村综合整治的整体观、动态观、过程观及公众参与的观点,构建了名村综合整治的基本框架。
[32]谢志平, 唐国安, 彭建国. 张谷英大屋外部空间探析
. 山西建筑, 2007, 33(23): 30-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825.2007.23.01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简述了张谷英大屋这个古建筑群,从张谷英大屋的环境、水体、院落等外部空间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旨在增强游客的古迹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审美观念,从而促进古建筑物的保护和研究。
[Xie zhiping, Tang Guoan, Peng Jianguo. Analysis on external space of Zhangguying village
. Shanxi Architecture, 2007, 33(23): 30-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825.2007.23.01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简述了张谷英大屋这个古建筑群,从张谷英大屋的环境、水体、院落等外部空间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旨在增强游客的古迹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审美观念,从而促进古建筑物的保护和研究。
[33]张安蒙, 高祖华. 张谷英历史文化名村调查记
. 今日国土, 2006, (3): 41-46.
URL摘要
1989年春,本刊记者张安蒙 在湖南的一次采访中偶然发现了张谷英村,经多次考察和专家鉴定,这是一个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古村,并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春节,记 者张安蒙利用春假再度来到了张谷英村。此行走访的目的是想了解开放开发以后的张谷英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 的。问题是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该变的是否变了。不该变的是否也变了?该变的是否按照规划和预期的目标在变?不该变的该采取何等措施保留保护下来?由于 时间的关系,这些计划中的课题对记者调查所得而言,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但是,旅游开发以后的古村落现状令人堪忧。为此,本刊呼吁有关部门在各种评选命
[Zhang Anmeng, Gao Zuhua.The investigation of Zhangguying historical village
. China Territory Today, 2006, (3): 41-46.]
URL摘要
1989年春,本刊记者张安蒙 在湖南的一次采访中偶然发现了张谷英村,经多次考察和专家鉴定,这是一个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古村,并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春节,记 者张安蒙利用春假再度来到了张谷英村。此行走访的目的是想了解开放开发以后的张谷英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 的。问题是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该变的是否变了。不该变的是否也变了?该变的是否按照规划和预期的目标在变?不该变的该采取何等措施保留保护下来?由于 时间的关系,这些计划中的课题对记者调查所得而言,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但是,旅游开发以后的古村落现状令人堪忧。为此,本刊呼吁有关部门在各种评选命
[34]李文兵. 旅游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生态演变机制: 以张谷英古村落为例
. 社会科学家, 2008, (11): 98-102.
[本文引用: 3]

[Li Wenbing.Cultural ecology evolution mechanism of ancient villages in the context of tourism: A case of Zhangguying village
. Social Scientist, 2008, (11): 98-102.]
[本文引用: 3]
[35]伍先福, 谢雄辉. 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协作问题研究
.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4(3): 323-326.
[本文引用: 1]

[Wu Xianfu, Xie Xionghui.Co-llaboration research on stakeholders of ancient villages' tourism development
. 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2009, 14(3): 323-326.]
[本文引用: 1]
[36]刘美红. 天下第一古村的遗韵: 访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
. 时代消防, 2002, (1): 50-52.


[Liu Meihong.Traditional charm and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first village under heaven: Visiting Zhangguying village in Yueyang county Hunan province
. Fire Times, 2002, (1): 50-52.]

[37]伍先福. 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
. 湘潭: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https://doi.org/10.7666/d.d130995URL摘要
2000年,皖南古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古村落随即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迅即被提上日程。古村落是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历史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和保存旅游资源。关注古村落开发所引起的复杂矛盾,解决古村落保护所带来的棘手难题,正是利益主体理论在旅游领域运用的合理诠释。 利益主体(或利益相关者)问题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利益主体理论从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到研究方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何对利益主体进行界定及分类,如何考察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如何保证利益主体利益要求的实现,如何达到核心利益主体的共同治理,等等,都是目前学界关注的焦点。利益主体理论与旅游开发理论的结合,派生出了新的理论——旅游利益主体理论,这种新的理论可为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更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更可行的实践指导。 古村落作为传统聚落的基本构成部分和最后一道屏障,其旅游开发所牵涉的利益主体关系极其典型。古村落旅游开发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但基本可划分为三大类,即倾向于保护的利益主体、倾向于旅游开发的利益主体及游离其中的利益主体。古村落旅游开发利益主体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相关利益主体分析的技术与目标、古村落旅游合法利益主体的识别及其利益表达、古村落旅游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主体的界定与评价研究、古村落旅游利益主体的动态管理等等。其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与协作问题是旅游利益主体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其实践指导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如何让利益主体参与进来,有效协作以减少冲突,是旅游利益主体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要议题。张谷英历史文化名村是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的一个典型案例,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其旅游利益主体之间的协作问题进行探讨,正是旅游利益主体理论关注实践、指导实践的最初尝试。
[Wu Xianfu.On ancient village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stakeholder theory
. Xiangtan: Master Dissertation of Xiangtan University, 2007.]
https://doi.org/10.7666/d.d130995URL摘要
2000年,皖南古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古村落随即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迅即被提上日程。古村落是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历史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和保存旅游资源。关注古村落开发所引起的复杂矛盾,解决古村落保护所带来的棘手难题,正是利益主体理论在旅游领域运用的合理诠释。 利益主体(或利益相关者)问题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利益主体理论从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到研究方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何对利益主体进行界定及分类,如何考察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如何保证利益主体利益要求的实现,如何达到核心利益主体的共同治理,等等,都是目前学界关注的焦点。利益主体理论与旅游开发理论的结合,派生出了新的理论——旅游利益主体理论,这种新的理论可为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更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更可行的实践指导。 古村落作为传统聚落的基本构成部分和最后一道屏障,其旅游开发所牵涉的利益主体关系极其典型。古村落旅游开发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但基本可划分为三大类,即倾向于保护的利益主体、倾向于旅游开发的利益主体及游离其中的利益主体。古村落旅游开发利益主体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相关利益主体分析的技术与目标、古村落旅游合法利益主体的识别及其利益表达、古村落旅游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主体的界定与评价研究、古村落旅游利益主体的动态管理等等。其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与协作问题是旅游利益主体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其实践指导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如何让利益主体参与进来,有效协作以减少冲突,是旅游利益主体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要议题。张谷英历史文化名村是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的一个典型案例,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其旅游利益主体之间的协作问题进行探讨,正是旅游利益主体理论关注实践、指导实践的最初尝试。
[38]于吉京, 邹宏霞. 岳阳张谷英村旅游经营模式探析
. 改革与开放, 2010, (4): 90-9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张谷英村是湖南古村落的代表,经过十余年旅游发展,由自主经营走向开发商承包经营,其经营效果却在短暂爆发之后长期趋于平淡。本文对张谷英村旅游发展过程逐一梳理,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如经营主体变动频繁、社区参与机制不畅等一系列问题试做探讨。
[Yu Jijing, Zou Hongxia.On the study of tourism managerial mode of Zhangguying village in Yueyang
. Reform & Openning, 2010, (4): 90-9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张谷英村是湖南古村落的代表,经过十余年旅游发展,由自主经营走向开发商承包经营,其经营效果却在短暂爆发之后长期趋于平淡。本文对张谷英村旅游发展过程逐一梳理,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如经营主体变动频繁、社区参与机制不畅等一系列问题试做探讨。
[39]李文兵, 杨发鹏. 岳阳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变迁过程与机理探析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3(3): 81-86.
[本文引用: 1]

[Li Wenbing, Yang Fapeng.The Zhangguying village system in Yueyang: Structural variation and mechanism
. 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3(3): 81-86.]
[本文引用: 1]
[40]郭谌达.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张谷英村空间研究
. 华中建筑, 2016, 34(5): 165-168.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是我国著名的单姓传统村落之一,目前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其历史悠久的聚落空间。该文以张谷英村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借鉴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方面分别挖掘了张谷英村的空间内容,并分析了这三类空间的特征及其所蕴含的空间内涵,最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张谷英村空间保护的两大原则。该文可为其他传统村落的空间保护提供有益的思路借鉴。
[Guo Chenda.Research on the space of traditional village of Zhangguying based on cultural ecology theory
. Huazhong Architecture, 2016, 34(5): 165-168.]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是我国著名的单姓传统村落之一,目前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其历史悠久的聚落空间。该文以张谷英村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借鉴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方面分别挖掘了张谷英村的空间内容,并分析了这三类空间的特征及其所蕴含的空间内涵,最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张谷英村空间保护的两大原则。该文可为其他传统村落的空间保护提供有益的思路借鉴。
[41]夏启平. 拆“自己”的屋墙也是犯法: 岳阳张谷英村一父子俩擅自拆墙损毁"国宝"被刑拘
. 中国房地产业, 2003, (5): 45.


[Xia Qiping.It is illegal to tear up your own house wall: The father and son of Zhangguying village in Yueyang were arrested for tearing up house wall and damaging national treasure unauthorized
. China Real Estate, 2003, (5): 45.]

[42]甘治国, 陈勇平. 耕读继世孝友传家
. 新湘评论, 2015, (7): 46-48.
URL摘要
正在湖南省岳阳县渭洞笔架山下,有一处保存着古朴建筑、古传祖制、古雅民风,恍若一个"世外桃源"的张谷英村。古村落有600多年历史,这里的人们以读书为荣,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四邻,全村2600多人同姓同宗,聚居在同一个屋檐下。从空中鸟瞰,张谷英村屋宇绵亘、檐廊衔接,由东南向西北,绵延铺陈,达二里之长,浑然一体、蔚为壮观。
[Gan Zhiguo, Chen Yongping.Cultivation and read to bequeath to generations; Filial piety and be friendly to bequeath to the family
. Xinxiang Review, 2015, (7): 46-48.]
URL摘要
正在湖南省岳阳县渭洞笔架山下,有一处保存着古朴建筑、古传祖制、古雅民风,恍若一个"世外桃源"的张谷英村。古村落有600多年历史,这里的人们以读书为荣,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四邻,全村2600多人同姓同宗,聚居在同一个屋檐下。从空中鸟瞰,张谷英村屋宇绵亘、檐廊衔接,由东南向西北,绵延铺陈,达二里之长,浑然一体、蔚为壮观。
[43]黄去非, 黄倩文, 周颖, . 张谷英村旅游发展中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保护: 兼论岳阳旅游文化开发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8(3): 59-65.


[Huang Qufei, Huang Qianwen, Zhou Yin, et al.Study on the cultural value and prote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tourism of Zhangguying
. Journal of 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2013, 28(3): 59-65.]

[44]张强.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 以岳阳县张谷英村为例
. 西安: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https://doi.org/10.7666/d.Y1527270URL摘要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除一部分集中在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散落于众多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中,它们是各地传统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是特定地域历史建设活动的“化石”,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历史文化村镇成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原国家建设部,下同)和文物局从2003年至今已经评选并命名了四批共251个“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覆盖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Zhang Qiang.Study o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s protection: Take Zhangguying village in Yueyang courty for example
. Xi'an: Master Dissertation of Chang'an University, 2009.]
https://doi.org/10.7666/d.Y1527270URL摘要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除一部分集中在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散落于众多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中,它们是各地传统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是特定地域历史建设活动的“化石”,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历史文化村镇成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原国家建设部,下同)和文物局从2003年至今已经评选并命名了四批共251个“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覆盖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45]梅城线杨林至张谷英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概况. , 20150-04-22.URL

[Overview of highway upgrading and renovation projects of Meicheng route from Yanglin to Zhangguying village. , 2015-04-22.]URL
[46]张谷英村: 和睦有道. , 2015-01-13.URL

[Zhangguying village: Harmonious with natural law. , 2015-01-13.]URL
[47]张谷英管理处深入开展“孝友”文化系列践行活动. . 2016-03-31URL

[Zhangguying administration has carried out series of practice activities on filial and friendly culture in a deep-going way. , 2016-03-31.]URL
[48]群众文化. , 2016-08-03.URL

[Mass culture. , 2016-08-03.]URL
[49]“民间故宫”: 张谷英村. , 2011-06-03.URL

["Folk forbidden city": Zhangguying village., 2011-06-03.]URL
[50]世界看湖南: 传世之美张谷英村. , 2016-06-07.URL

[World's sight of Hunan: Handed down beauty Zhangguying village. , 2016-06-07.]URL
相关话题/系统 空间 环境 旅游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