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诱发地震是科学家、政府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人们早就知道,水库蓄水、地下采矿、从地下注入、抽采流体或气体,都能够诱发地震。特别是向地下注入流体诱发地震(这里面包括水力压裂,泡沫压裂,污水回灌等),已成为一个研究焦点,因为新的钻井和开采技术需要通过注入法,从地层中取出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Science曾刊发过美国地质调查局Ellsworth(2013)的一篇论文,专门就注水诱发地震展开讨论。传统理论大都认为,由于流体注入,断层附近岩石孔隙中的流体压力增加,导致断层更易滑动(直接的流体压力扩散效应),或流体注入/抽采导致断层所受的上覆岩层压力发生变化(无直接的水力联系)(图1),进而诱发地震。
图1 诱发地震的机制示意图(Ellsworth,2013)
2018年8月31日,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地球和行星科学教授Emily Brodsky等在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认为独立的注水井可诱发约10公里外的地震,与向底层基岩注水相比,向沉积岩注水,水会对周围的岩石产生压强并产生弹性应力,从而对远处断层施加压力,正是这种“孔隙弹性耦合”,影响了岩石将流体应力传递到固体岩基中的能力,从而产生强度更大、距离更远的地震。
论文提出了两种模式:第一种向基岩注入流体,发现诱发地震更倾向于发生在注入井周围,呈密集地震群,在远离注入井的地方,地震数量急剧下降。第二种向沉积岩注入流体,发现诱发的地震数量随着与注入井距离的增大而逐渐下降,呈幂指数关系,并且可能在距离注入井较远处(大于10公里)发生地震。
第一种模式的机制是因为注入使岩石孔隙中的流体压力增加,导致断层更易滑动,与沉积岩相比,结晶基底的岩石更硬并且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因此孔隙压的增大仅限于井周围的孤立区域,与总应力场的耦合程度较低。而第二种模式是另一种机制,即“孔隙弹性耦合”,通过注水对周围的岩石产生压强,使岩石产生弹性应变,即孔隙弹性,从而可以在水不进入断层的情况下,对远处断层施加压力,影响范围更广(图2)。
自2010年以来,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地震数量激增,每年的地震数量甚至已经超过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总数。因为无法隔离出单个注水井来进行研究,本研究并没有采用俄克拉荷马州的数据,但他们的发现有助于解释在该地区的人工诱发地震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图2 诱发地震与离井距离间的函数关系。蓝色和红色区域分别表示注入基岩(蓝色)和上覆沉积层(红色)后诱发地震活动的空间范围大小,灰线代表断层网络
该发现意味着水力压裂、废水处置、地热开采等方案都需要重新审视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关键难题是确定注水井周边诱发地震的空间范围。但文章也认为,“这项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向基岩注水就绝对安全,因为注水的过程中仍可能遇到基岩中的断层,从而进一步引发更大规模的地震。但是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小,因为基岩中的诱发地震空间范围更小一些。”
相关参考文献
Ellsworth W L. Injection-induced earthquakes[J]. Science, 2013, 341(6142): 1225942.(原文链接)
Goebel T H W, Brodsky E E. The spatial footprint of injection wells in a global compilation of induced earthquake sequences[J]. Science, 2018, 361(6405): 899-904.(原文链接)
【致谢:感谢王一博研究员、崔振东副研究员对完善本文的帮助】
(撰稿:张艳杨秋野)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前沿报道】Science:注水井可诱发远距离地震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地震 岩石
【前沿论坛】彭志刚:地震学的最新发展及未来展望
报告人:彭志刚∣整理:范兴利,陈棋福(地球与行星室) 摘要: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利用背景噪声和重复地震研究震中区介质速度结构变化的进展,对2004年Parkfield 6.0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的研究表明,同震阶段介质速度都出现了降低变化,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PNAS:藏南印度地幔岩石圈撕裂及其指示的岩石圈强耦合
大约65Ma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完全的陆陆碰撞,印度板块俯冲于青藏高原之下,并持续向北运动,在持续汇聚挤压作用下,形成了巨厚的地壳和平均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通过近年来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研究,国内外****取得了一系列关于高原演化的重要认识,比如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多期次完成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Science:韩国最大的Mw5.4破坏性地震可能为诱发地震
2017年11月15日韩国浦项发生Mw5.4级地震,震源深度9km,这是韩国1905年有仪器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大破坏性地震。2018年6月1日,Science刊出的2份基于地震、大地测量学和地质资料的互补性研究报告(Grigoli et al., 2018;Kim et al., 2018)表明,该地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赵亮等-NC:地震探测发现板块俯冲界面的巨量蛇纹岩层
板块俯冲作用是驱动板块构造的引擎,是地球演化甚至是蓝色地球宜居性的深部控制因素。板块俯冲初始启动、连续消减的动力过程与机制受控于俯冲界面的流变特征。蛇纹石的粘度比普通地幔岩石的粘度低几个数量级,因此俯冲界面地幔岩石蛇纹石化可显著改变岩石圈流变特性,促进板片获得持续俯冲的“正反馈”。此外,蛇纹石也是水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臧明东等-NHESS:考虑结构面粗糙度影响的区域地震滑坡预测模型
地震滑坡是由地震触发的边坡失稳事件,常常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近年来,全球强震频发,关于地震滑坡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热点。我国是一个多山多地震的国家,长期面临着极高的地震滑坡风险,准确预测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研究,对于地震防灾减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量野外调查发现,自然界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刘震等-EPSL:地震波成像发现印度大陆俯冲板片撕裂
自印度与欧亚发生碰撞以来,印度大陆岩石圈板片在青藏高原下方至少俯冲了数百公里,俯冲板片东西向变化明显,西部为平俯冲,中部为小角度俯冲,东部为大角度俯冲,俯冲距离由西到东逐渐变小。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发育了一系列南北走向的裂谷(地堑),近年来的研究根据裂谷空间分布特征、火山岩成分、地震波走时和剪切波分裂,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郝金来等-NSR:日本地震的发震时刻具有统计意义上的24小时周期
1.研究背景和意义 地震是地球内部岩体受到构造应力长期作用所导致的突然断裂和错动。地球上平均每天发生各种震级大小的地震约上万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人类无法感知的微小地震。地震的发震时刻总体而言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没有清晰可辨的周期性。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地震自身的规律,很多研究人员针对 “地震的发震时刻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高一帆等-JGR: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岩石圈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自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广泛的陆内变形。青藏高原东缘和东北缘是研究高原隆升、外向扩展及其与周边块体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然而,当前对该区域的壳幔变形模式依然存在很大争议,提出了中下地壳流、岩石圈垂向一致性变形等不同的端元模型。 详细的地震各向异性结构信息是认识该区域壳幔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武澄泷等-EPSL&BSSA:青藏高原中部印度岩石圈板片撕裂和地壳流对共轭走滑断层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新生代以来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持续碰撞挤压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青藏高原,多项研究认为印度岩石圈板片向北已俯冲至青藏高原中部,然而其俯冲的角度和几何形态还存在较大争议。在印度板片俯冲的前缘的上方,青藏高原中部发育一系列大型共轭走滑断层,该断层系统对印度与欧亚的南北向挤压以及高原的东西向拉张起到关键的协调作用,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王建等-JGR: 地震波各向异性揭示的俯冲带地区岩石圈地幔变形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大洋板块在洋中脊形成并发生扩张,最终通过俯冲作用消亡,俯冲过程与地震、火山及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密切相关。因此,对俯冲带的研究是认识地球内部演化及其动力学系统的有效途径。地震各向异性记录了俯冲系统的重要动力学信息,是窥测地球深部构造变形及物质循环的探针,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地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