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古代婚变中的妇女保障及其司法特点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中国古代婚变中的妇女保障及其司法特点
崔兰琴; 1:浙江工商大学法治与伦理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中国古代包括多种婚变肇因,而不同婚变肇因中的妇女保障内容各不相同,形成强制和意愿并举,道德、伦理、习惯、协调和诉求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国家对婚变纠纷的立法考虑和司法处理,具有限制男子出妻,兼顾弱势妇女利益的特点,体现出过错、无过错和折中主义的原则,通过综合协调婚姻矛盾,以保障妇女利益。

关键词(KeyWords): 婚变;;七出;;义绝;;和离;;妇女保障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代中国婚变中妇女利益维护的司法模式研究”(12BFX0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婚姻变动中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及其理念研究”(11YJA820010)的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 崔兰琴;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苏冰、魏林:《中国婚姻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2]崔兰琴:“中国古代的义绝制度”,《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3][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张建国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4]王跃生:《清代中期婚姻冲突透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5]崔兰琴:“独立抑或附属:再论和离的法律地位”,《政法论坛》2012年第2期。[6]“新纂四六合律判语”,见《明清公牍秘本五种》,郭成伟等点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①此类观点主要有:史凤仪认为在“男为天,女为地”的男尊女卑的社会里,法律不承认妇女的离婚请求权,为“三从”枷锁牢牢地捆绑住的妇女只能终身屈从丈夫,岂敢与之分庭抗礼不相和谐呢。参见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147页。董家遵在“汉唐时‘七出’研究”中,旗帜鲜明地把“七出”视为“封建时代离婚制度的恶毒”进行批判,载《董家遵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183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学者多认为古代妇女婚变时无权益保障,只能坐等男人休弃。一旦离婚,就会脸面顿失,走投无路,只能自杀。这其实更多的是文学作品中的“脸谱化”效应所致,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成了古代婚变中妇女形象和命运的代表。实际上,这些并不是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情形。①《礼记·本命》。另《春秋公羊传》何休注中提到的“七弃”,与此基本相同,只是顺序和措辞略有变化。②如宋代有关“七出三不去”的立法规定多沿袭唐代,即便三不去的例外情况亦相同,犯奸、恶疾不适用三不去。只是在“恶疾”去妻的选择上有所变化,宋人车垓在《内外服制通释》卷3“五福图说”记载:“户令:恶疾而夫不忍离异者,明听娶妾,婚如妻礼。”元代则首次对适用三不去的例外情况做了删减,去掉恶疾,仅仅留下犯奸一种情形,并大大增强丈夫的处置权。《元典章》卷一八,《户部四》,《婚姻·休弃》、卷四十五,《刑部七》以及《通制条格》卷四《户令》均有此记载。明清继承元制,不再赘述。具体到违犯七出而出妻者应受的刑事处罚,整体趋势在逐渐减轻,从唐代的徒刑一年半,到明清的杖刑一百,刑事责任明显减轻。③如《辽史》记载的:“景宗女淑哥与驸马都尉卢俊不谐表请离婚”、“圣宗女严母堇改适肖海里不谐离之”、“兴室女跋芹与驸马都尉肖撒八不谐离之”。这些都是辽代帝室女的两愿和离。①《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九。②同上。③《天中记》及《太平御览》卷三八,十九引。后书将宝元写作宝玄。④《旧唐书》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八十二·李芃李澄附族弟元素传》。①《春秋公羊传》何休注。②《白居易集》卷六十六《判》。③《庆元条法事类》卷八十,《杂门》引户令。④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一《官政一》。⑤周密《齐东野语》卷八。⑥具体案情参见《元典章》卷一八,户部四,《休弃·离异买休弃》;卷四五,刑部七,《纵奸·逼令妻妾为娼》;卷四一,刑部三,《不义·将妻沿身雕青》;卷四一,刑部三《内乱·翁戏男妇断离》;卷四一,刑部三,《内乱·妻告夫奸男妇断离》等断例。⑦案情内容详见祝庆祺等:《刑案汇览》卷四十;吴宏:《纸上经纶》卷一。参见《明清公牍秘本五种》,郭成伟等点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⑧如《旧唐书·列女传》中所载,夏侯碎金求离其夫;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有,“冯氏在元丰中以与杨王不睦,听离”;南宋学者王明清《玉照新志》载有,郑绅“坐累被逐,贫穷之甚。妻弃去适他人。”⑨《顺天府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号:28·3·163·150(以下同)。①范摅:《云溪友议》卷上。②《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十。③《刑科提本》“婚姻奸情类”,议政大臣阿桂等,档案号:53·10·24。④另有四川双流县王茂林供,其妻张氏性倔强,夫妻不和,后来张氏逼要休书,王茂林殴妻身死。详见《刑科提本》“婚姻奸情类”,议政大臣阿桂等,档案号:55·11·7。⑤《刑科提本》“婚姻奸情类”,山东抚长麟,档案号:53·8·4。⑥残卷原样现藏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号:72TAM209:87、88、90、02,原文详见刘俊文:《唐律疏议箋解》上,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021-1022页。⑦《宋史》卷三百三十《列传》第八十九。⑧祝庆祺等:《刑案汇览》卷四十。①同治《广信府志》卷一之二《风俗》。②《续通鉴长编》卷六十五。①参见档案《刑科提本·婚姻奸情类》,大学士阿桂等,档案号:嘉庆元年·8·3。②参见档案《刑科提本·婚姻奸情类》,议政大臣阿桂等,档案号:55·3·22。③参见档案《刑科提本·婚姻奸情类》,议政大臣喀宁阿等,档案号:51·7·27。④张汝诚辑《家礼会通》,《治家格言绎义》卷下。⑤《刑科提本·婚姻奸情类》,广西抚孙永清,档案号:53·5·27。⑥《顺天府全宗》,档案号:28·3·189·015。⑦详见《唐律·户婚》“妻无七出而出之”条。⑧此处的“不背德”、“不穷穷”、“不忘恩”,皆出自《春秋公羊传》何休注,是他对“三不去”的具体解释。①刘基:《郁离子》卷九。②转引自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95页。③王棠:《知新录》。④《大清律例刑案汇纂集成》卷四,《户律婚姻》。①以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实施10年来民政部门公布的离婚登记统计数据为例:2001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125万对,2002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117.7万对,2003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133.1万对,2004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166.5万对,2005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178 .5万对,2006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191.3万对,2007年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140.4万对(不含法院部门办理的调解和判决离婚),2008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26.9万对,2009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46.8万对,2010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67.8万对。从近5年情况看,离婚人数逐年上升,年平均增幅为7.0%。统计数据来自民政部公布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相关话题/档案 司法 社会 伦理 科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试论社会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试论社会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侯登华; 1:北京科技大学法律系 摘要(Abstract): 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正式建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确立有关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民事原告主体资格。在基本法+单行法模式下,社会组织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条件和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在单行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内结与外结:清代司法场域的权力游戏
    内结与外结:清代司法场域的权力游戏 徐忠明; 1:中山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为了实现放权与集权的政治意图,清代中国根据案件分类管理原则而设计了自理与审转、内结与外结的制度。州县、督抚与皇帝分别构成了清代中国司法程序的三个关键环节,按照诉讼案件的轻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关于法律和社会科学的一种非典型性误读——与陈景辉先生商榷
    关于法律和社会科学的一种非典型性误读——与陈景辉先生商榷 王博阳; 1: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律中社会科学知识的广泛运用破坏了诠释法理学所构筑的"完美"体系。《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批判》一文通过方法论的绑定批判,导致了对法律和社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股权善意取得之修正——以《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为例
    股权善意取得之修正——以《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为例 张笑滔; 1: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合规部 摘要(Abstract): 善意取得制度,本质上是在原所有权人利益和善意买受人利益之间寻找钟摆的均衡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大跃进”中的人民司法
    “大跃进”中的人民司法 刘练军; 1: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大跃进"运动实际上是国家机器推动下的一场全民梦想秀。人民司法自始至终全程参与了这场梦想秀,且其参与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人民司法开展梦想秀的内容可概括为在法院之间尤其是在法院内部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刑事和解:中国刑事司法从报应正义向恢复正义转型的路径
    刑事和解:中国刑事司法从报应正义向恢复正义转型的路径 姜敏; 1: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院 摘要(Abstract): 始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并最终被2013年1月1日实施的刑诉法法制化的刑事和解,是我国刑事司法实务和理论界的热点、焦点和争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中国古代司法文化中的人文与理性
    中国古代司法文化中的人文与理性 张晋藩;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人文与理性是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两大理念,它体现于古代的司法心理、伦理道德、律学指导证据判词、民刑分理诸方面。虽然这种理念在世界许多法系中也曾存在过,然而就内容之宏富,特色之显明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论赠与物瑕疵的私法救济——基于对司法案例的实证分析
    论赠与物瑕疵的私法救济——基于对司法案例的实证分析 宁红丽;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当赠与物有瑕疵时,可否及如何对受赠人提供私法上的救济,学界与实务界围绕着《合同法》第191条的解释适用有不同的看法或做法。只有诉诸比较法、运用文义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干分嫁娶”及其法律实践——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下的规则之治
    “干分嫁娶”及其法律实践——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下的规则之治 顾元; 1: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摘要(Abstract): "干分嫁娶"是指中国古代违反辈份原则和亲属间名分的婚姻。干分嫁娶立法是自然的和社会的要求。考察古代干分嫁娶的主要类型及其立法的历史变迁,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组织理性、程序理性与刑事司法绩效考评制度
    组织理性、程序理性与刑事司法绩效考评制度 郭松; 1:四川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一定意义上,推行绩效考评制度是中国刑事司法机关为了治理刑事司法中的种种"乱象",而采取的一项组织控制措施。这是一种追求组织理性的意识自觉。基于程序理性的立场,理论界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