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刑事和解:中国刑事司法从报应正义向恢复正义转型的路径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刑事和解:中国刑事司法从报应正义向恢复正义转型的路径
姜敏; 1: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院 摘要(Abstract):

始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并最终被2013年1月1日实施的刑诉法法制化的刑事和解,是我国刑事司法实务和理论界的热点、焦点和争点。其以赔偿损失或道歉等为器,矫正错误、修复损害、治愈心灵而决刑事纠纷,从而实现恢复正义,迥异于传统刑事司法借助于刑罚之器——以惩罚之苦隔离化和污点化犯罪而实现的报应正义。刑事和解的理论和践行是对传统犯罪观、刑罚观的祛伪,也是传统刑事司法从报应正义向恢复正义的现代转型之辙。徒刑事和解不足以自行,正如徒刑罚不足以自行,惩罚的实现依赖监狱等配套器物和制度与之相适应,刑事和解恢复正义的实现也不能单枪匹马,其必须有其他配套的健全机制才能达至。

关键词(KeyWords): 刑事和解;;恢复正义;;报应正义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主持的2011年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罪刑法定语境下的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研究”[批准号2011QNFX5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Author): 姜敏;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2]杜宇:“犯罪观的交锋:刑事和解与传统犯罪理论”,载《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3]王平、李志刚主编:《恢复性司法手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5]黄荣坚:《刑罚的极限》,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6]林山田:《刑罚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7]卞建林:“构建刑事和解的中国模式”,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6期。[8]姜敏:理性诘问:“刑事和解是否是以钱买刑”,载《北方法学》2010年第5期。[9]狄小华:《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10][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1]姜敏:“刑事和解适用案件范围探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12]陈善哲:“从‘赔钱减刑’到‘刑事和解’,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2月7日。[13]吴晓峰:“刑事和解争议中试水遇法律难题”,载《法制日报》2006年7月26日。①Jeffrie G.Murphy,Retributive Hatred:An Essay on Criminal Liability and the Emotions,R.G.Frey&Christopher W.Morris eds,Lia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Essays in Law and Morals,P.351(1991).②Jean Hampton,Correcting Harms Versus Righting Wrongs:The Goal of Retribution,39 UCLA L.REV.1659(1992).①Zehr,H,Changing Lenses:A New Focus for Crime and Justice.Scottdale,PA:Hernald Press,p.182(1990).①Zehr,H,Restorative Justice,Restorative Justice,in G.Johnstone(ed.)A Rsrorative Justice Reader:Texts,Sources,Context,Cullompton:Willan Publishing,p.79(2003).②Pranis,K,Stuart,B.and Wedge,M,Peacemaking Circles:From Crime to Community,St Paul,MN:Living Justice Press,p.98(2003).①French,P,The Virtues of Vengeance,Lawrence,KS:University of Kansas Press,p.81(2001).②John Braithwaite,Holism,Justice,and Atonement,2003 Utahl.Rev(2003).①Johnstone,G,Restoratvive Justice:Ideas,Values,Debates,Cullompton:Willan Publishing,p.40(2002).②Strang,H,Is Restorative Justice Imposing Its Agenda on Victims?in H.Zehr and B.Toews(eds)Critical Issues in Restorative Justice,Monsey,NY:Criminal Justice Press,and Cullompton:Willan Publishing,p.98(2004).①C.La Prairie,The New Justice:Some Implications for Aboriginal Communities,40 Can.J.Criminology.(1998)

相关话题/刑事 司法 法律 法学 法理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程序的施行与适用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程序的施行与适用 樊荣庆; 1: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 摘要(Abstract):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做了特别规定,填补了我国未成年犯罪刑事诉讼专门立法的空白。这一特别程序的施行与适用,应当从以下四个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文献引证注释规范
    法律文献引证注释规范 摘要(Abstract): 罗伟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馆员,美国法学协会会员,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会员。罗伟先生曾任教于厦门大学法学院。1998年至1991年在美国攻读法律博士期间,对美国法律信息的分类。编纂。数码化和出版产生极大兴趣。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中国古代司法文化中的人文与理性
    中国古代司法文化中的人文与理性 张晋藩;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人文与理性是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两大理念,它体现于古代的司法心理、伦理道德、律学指导证据判词、民刑分理诸方面。虽然这种理念在世界许多法系中也曾存在过,然而就内容之宏富,特色之显明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论赠与物瑕疵的私法救济——基于对司法案例的实证分析
    论赠与物瑕疵的私法救济——基于对司法案例的实证分析 宁红丽;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当赠与物有瑕疵时,可否及如何对受赠人提供私法上的救济,学界与实务界围绕着《合同法》第191条的解释适用有不同的看法或做法。只有诉诸比较法、运用文义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澳门基本法第93条的解读——兼谈《内地与澳门关于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的法律地位
    澳门基本法第93条的解读——兼谈《内地与澳门关于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的法律地位 莫世健; 1:澳门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简称《安排》)是两地授权机构于2006年2月签署的司法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干分嫁娶”及其法律实践——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下的规则之治
    “干分嫁娶”及其法律实践——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下的规则之治 顾元; 1: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摘要(Abstract): "干分嫁娶"是指中国古代违反辈份原则和亲属间名分的婚姻。干分嫁娶立法是自然的和社会的要求。考察古代干分嫁娶的主要类型及其立法的历史变迁,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的隐喻:表征还是真谛?
    法律的隐喻:表征还是真谛? 杨贝;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律领域大量出现的隐喻提示我们,隐喻与法学的联姻可能不只是基于修辞的需要。隐喻在法律领域的出现有三重原因:其一,隐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模式;其二,隐喻缘自语言的局限性;其三,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刑事案件合并与分案审理立法梳理及法理评析
    刑事案件合并与分案审理立法梳理及法理评析 张泽涛;崔凯; 1: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2: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深入系统地研究刑事案件的合并与分案审理,既对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对刑事司法实践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金融监管边界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
    金融监管边界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 王怀勇; 1: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金融市场自由的相对性隐含了金融监管相对性的结论,正当的金融监管必须是有限度的监管。通过法学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解读金融监管边界限定的理论基础,考量金融监管边界的限定依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刑事诉讼法第73条的法解释学分析
    刑事诉讼法第73条的法解释学分析 程雷; 1: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过程中争议最大的条款莫过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创设,这一问题的争论随着立法的完成应当实现由政治争论到法律解释的转变,对第73条及其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