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 翟志勇;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族群(ethnic group)是一个自生自发的历史文化共同体,通常以共同的历史、语言与文化来界定,而民族(nation)是一个人为建构的政治法律共同体,通常以主权国家和公民身份来界定,族群构成民族的一个文化单元,而民族是一个或多个族群在政治上的联合。中华民族建立在大清所遗留的多元文化与族群关系之上,自始就呈现出文化与族群上的多元性,其一体性是在中国的民族国家建构与自由且平等的公民身份的实现中逐步实现的,从而构成一个整合起来的政治法律共同体。在此意义上,所谓民族国家,实即国民国家,一个经由宪法而组织起来的公民联合体。中国认同,即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也因此必然表现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认同,一种宪法爱国主义。
关键词(KeyWords): 族群;;民族;;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宪法爱国主义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翟志勇;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连开:“论华夏/汉民族的形成”,载氏著:《中华民族研究初探》,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2]李连开:“民族称谓含义的演变及其内在联系”,载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三讲),中央文物供应社1985年版。[4]金耀基:《中国政治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5]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载蔡英文、张福建主编:《现代性的政治反思》,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07年版。[6]许纪霖:“政治美德与国民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7]《国父全集》(第二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9年版。[8]朱浤源:“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变与不变”,载刘青峰编:《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9]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0]高全喜:“论共和政体”,载氏著:《现代政制五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11]许章润:“论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法律共同体”,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3期。[12]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初探》,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13][德]哈贝马斯:“公民身份与民族认同”,载《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①厄内斯特.盖尔纳(Ernest Gellner)认为,“民族主义主要是一种政治原则,认为政治单元与民族单元应该合一。……简单来说,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合法性理论,要求族群边界与政治边界不相抵触,特别是,既定国家(a given state)——民族主义原则的一般表述已经从形式上排除了的可能性——内的族群边界不应该将权力持有者与非持有者分开。”参见,Ernest Gellner,Nations and Na-tionalis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P1。①有关这些思想的简单介绍,参见Dora Kostakopoulou,Thick,Thin and Thinner Patriotisms:Is This All There Is?,inOxford JournalofLegal Studies,Vol.26,No.1(2006),pp.73-106;详尽的讨论,参见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②李国祁先生认为,“近代我国民族思想约有两种不同的来源,一是接受西方观念的,一是本国的,来自传统。……就本国的来自传统的而言,则自宋以后由于常受异族侵略,特别是文化落后的游牧民族侵略,故产生一种极强烈的民族自我体认与认同。其情况几与春秋时代民族思想相同,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故主张采取民族隔离的方法,将汉民族与野蛮的外族加以隔离,于是有‘夷夏之防’之说。”参见“满清的认同与否定——中国近代汉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载《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95-98页,引文见95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版。①白鲁恂:“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载刘青峰编:《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534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此外,郑永年认为,“中国近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是文化主义(culturalism),而非民族主义(nationalism)。……即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种族等因素,也远远不能和西欧国家的民族主义相提并论。”参见“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民族政治”,载林佳龙、郑永年主编:《民族主义与两岸关系》,367页,台湾新自然主义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②余英时教授在“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中援引《左传》和《云梦秦简》中的材料确证了这条原则,参见余英时:“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载氏著《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19-20页,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版。③根据方维规教授的考察,民族这个合成词在中文中的最先出现,现在可以追溯到“《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十七年(1837)九月刊上登载〈约书亚降迦南国〉篇,讲述上帝委约书亚以重任,率领全体人民渡过约旦河,到上帝赐予以色列的地方去。文中写道:‘昔以色列民族如行陆路渡约耳但河也。’”但这可能只是一个偶尔的搭配,“‘民族’一词从偶尔使用到最终成为一个概念,从一个陌生的搭配到一句响亮的口号,无疑与十九世纪末叶救亡的呼声以及西方民族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分不开。”参见方维规:“论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与‘中国’”,文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网址: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107022.htm。在这个意义上较早使用民族一词,并创造中华民族一词,通说认为非梁启超莫属。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演变之大势”一文中,最先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②事实上,这些特征不可能界定任何民族,它们是我们描述民族时可参考的因素,但没有任何民族能够完全符合这样的标准。Er-nest Renan在《何谓民族?》这篇文章中论述了种族、语言、宗教、利益共同体和自然生成的地理边界均不足以界定一个民族的存在,参见Ernest Renan,What Is a Nation in Alfred Zimmern ed.Modern Political Doctrin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9,pp.194-202.①Ernest Renan,What Is a Nation in Alfred Zimmern ed.Modern Political Doctrin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9,pp.202-203.②参见谢剑:“文化认同、族群认同与民(国)族主义:以中国的多元性为例”,载刘青峰编:《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160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也正因为如此,少数族群身份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和个人获取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手段,渐渐失去了文化属性而成为一种利益工具,如陕西风县鼓励居民改族以及近来曝光的高考改族事件,这使得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反思我们现在的族群政策。①有关族群政治化的论述,参见Anthony D.Smith,The Ethnic Origins ofNations,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86,pp.154-157.对于族群如何通过不断地政治化,最终形成民族,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参见Philip G.Roeder,Where Nation-States Come From:InstitutionalChange in the Age ofNationsli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7.②参见[加]查尔斯.泰勒:“承认政治”,董之林、陈燕谷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290-337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更详细的论述参见Charles Taylor,Reconciling the Solitudes:Essays on Canadian Federalism and Nationalism.Montreal&Kings-ton,McGill-Green`s University Press,1993.④虽然安东尼.D.史斯密斯极力强调现代民族的族群基础,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民族的的确确是个现代概念和现象,参见AthonyD.Smith,The Ethnic Origins ofNations,PP.7-13.大卫.米勒认为民族这个概念只在一种特殊的意义上是现代的,因为“没有突然的概念断裂,没有思考人类共同体的激进的新的方式被发现。民族特性等诸观念长期存在着。新的东西仅仅是这个信念,即民族被看作是积极的政治代理人,是最终的主权的承载者。”David Miller,On Nationality,Oxford,Clarendon Press,p.31,1995.类似的讨论,亦可参见E.J.Hobsbawm,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4-45,1992.①[德]哈贝马斯:“公民身份与民族认同”,载《在事实与规范之间》,657页,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笔者根据英译本,对引文的翻译略做调整,英译本参见Jrgen Habermas,Between Facts and Norms: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ofLawand Democra-cy,translated by William Rehg,MITPress,1996,p.494.)②Jrgen Habermas,The European Nation-State: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inThe Inclusion ofthe Other,edited by Ciaran Cronin and Pablo De Greiff,MITPress,1998,p.109.③Liah Greenfeld,Nationlism:Five Roads to Modernit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pp.4-6.④Jrgen Habermas,The European Nation-State: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p.107.⑤Liah Greenfeld,Nationlism:Five Roads to Modernity,P.9.①Athony D.Smith,The Ethnic Origins ofNations,PP.130-134.由于无法用一个词同时表述nation的三层含义,这里我只好退而求其次,继续使用民族这个词来对译nation,但史密斯这里使用的nation一词,同时具有国家这层含义,因此所谓的“领土民族”实际包含“领土国家”这层含义,相应地,“族群民族”也包含着“族群国家”这层含义。②Athony D.Smith,The Ethnic Origins ofNations,PP.134-136.③有关西欧民族与民族国家诞生的详细考察,参见Charles Tilly ed.,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④Athony D.Smith,The Ethnic Origins ofNations,PP.137-138.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民族(nation)通常具有一个族群(ethnic group)渊源,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民族只有一个族群渊源或一个族群必然形成一个民族,在现代社会,民族必然是多族群的民族(multi-ethnic nations),甚至“有可能将族群的杂居视为民族的特殊品性的渊源”,极端民族主义或种族主义的错误便是将民族与族群等同起来。参见David Miller,On Nationality,Oxford,Clarendon Press,pp.19-21,25.1995.引文见第25页。⑥关于现代早期民族及民族国家诞生的两种路径,类似的考察亦可参见Jrgen Habermas,The European Nation-State:On the Past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pp.105-111;David Miller,On Nationality,pp.7-10;Hans Kohn,Nationalism:Its Meaning andHistory,D.Van Nostrand Company,1965,pp.16-37.⑦Athony D.Smith,The Ethnic Origins ofNations,p.147.①关于美国的族群结构,可参见Stephan Thernstrom ed.,Harvard Encyclopedia ofAmerican Ethnic Group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有关美国认同的形成史,参见Philip Gleason,American Identity and Americanization,载上书31-58页。有关宪法认同(constitutionalidentity)或宪法信仰(constitutional faith),最系统的讨论参见Sanford Levinson,Constitutional Faith,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简短的介绍亦可参见:Benjamin R.Barber,“Constitutional Faith”in Martha C.Nussbaum,For Love ofCountry:in a NewDemocracyForum on theLimits ofPatriotism,Boston,Beacon Press,2002,pp.30-37.②关于双重认同,可参见Mona Harrington,Loyalties:Dual and Divided,in Stephan Thernstrom ed.,Harvard Encyclopedia ofAmericanEthnic Groups,pp.676-686;Michael Walzer,What It Means to be an American,Marsilio Publishers Corp,1992,pp.23-49.③Jrgen Habermas,The European Nation-State: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p.115.①对于“族的共和”,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菲利普.G.罗德在《民族国家从哪里来》这本书中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指出,使得一个族群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的关键不在于血统、文化、语言等因素,而在于次国家性的制度建构,为此他提出了“区隔性制度命题”(thesegmental institutions thesis),认为一个族群从现行民族国家中分离出去建立自己民族国家的关键步骤是先建立“区隔性制度”,并以此为跳板实现独立建国。在罗德看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都是他所谓的“区隔性制度”,这些制度是造成民族国家危机的最重要根源。参见Philip G.Roeder,Where Nation-States Come From: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Age ofNationslism,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2007.如果说“族的共和”和特殊的“民的共和”是特殊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那么建立真正的以国为单位的“民的共和”或许能够成为一种防范和保险体制。②对于这种作为民之共和的补充的族之共和,西方已经有了一些研究,参见Stephen Tierney,Constitutional Lawand National Plural-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Sujit Choudhry,Constitutional Design forDivided Societies:Integration orAccommodation?,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8;James Tully,Strange Multiplicity:Constitutionalism in an age ofdivers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③关于公民身份的讨论,参见Gershon Shafir ed.,The Citizenship Debates:A Reader,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8;关于社会文化权利的宪法化,尤其是多元文化主义对宪法理念和结构的影响,参见Stephen Tierney,Constitutional Law and National Plural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④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初探》,68页,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类似的表述亦见第1页。①余英时先生在谈到他的中国情怀时说:“屈指算来,我住在美国的时间早已超过住在中国的时间,而且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我也只能自称‘美籍华裔’。但是惭愧得很,从下意识到显意识,我至今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后来我逐渐明白了:原来‘中国人’自始即是一个文化概念,不是政治概念。”余先生说“中国人”是个文化概念没有错,但说“不是政治概念”就有失偏颇了,对他这个有着文化中国情怀的“美籍华裔”来说确实不是政治概念(此时“美国人”是政治概念),但对于生于斯死于斯的中国人来说,又怎么可能不是政治概念呢?参见余英时:“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谈我的‘中国情怀’”,载氏著《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376页,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版。②爱国主义并不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它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罪恶,取决于它与道德的联系。虽然不同的道德观念对此会有不同的回答,但无论如何,爱国主义都要受到道德的限制,它的正当性需要经受道德的检验,参见Alasdair MacIntyre,Is Patriotism a Virtue?TheLindley Lecture,University of Kansas,1984.③参见Charles Taylor,“Why Democracy Needs Patriotism”,in Martha C.Nussbaum,ForLove ofCountry:in a NewDemocracyForum onthe Limits ofPatriotism,Boston,Beacon Press,2002,pp.119-121.①Habermas: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Post-Traditional Identity:The Federal Republic`s Orientation to the West,in Habermas:TheNewConservatism:Cultural Criticism and the Historian`s Debate,Cambridge,Mass.:MITPress,1989,p.254.③Habermas: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Post-Traditional Identity:The Federal Republic`s Orientation to the West,p.255.④Jan-Werner Mller,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21.⑤[德]斯登贝格:《宪法爱国主义》,陈克勋、赖骏楠译,未刊稿。⑥Jan-Werner Mller,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P.24,41.⑦Habermas:“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Post-Traditional Identity:The Federal Republic`s Orientation to the West”,p.257.⑧Habermas:“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Post-Traditional Identity:The Federal Republic`s Orientation to the West”,pp.261-262.①Jrgen Habermas,The European Nation-State: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p.117-118.②Habermas:“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Post-Traditional Identity:The Federal Republic`s Orientation to the West”,p.262.③Jrgen Habermas,The European Nation-State: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p.118.④Jrgen Habermas,The European Nation-State: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p.118-119.⑤Ciaran Cronin,“Democracy and Collective Identity:In Defence of 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in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11:1,p.1,pp.19-21.①Jan-Werner Mller,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P.34.②Jan-Werner Mller,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P.1、52、54、55、58、59.③Jan-Werner Mller,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P.58.④Jan-Werner Mller,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P.56⑤Jan-Werner Mller,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P.55.①Jrgen Habermas,The European Nation-State: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p.118.②Jrgen Habermas,The European Nation-State: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p.119.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相关话题/民族 政治 文化 宪法 法律
跨国证券投资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跨国证券投资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孙南申; 1:复旦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跨国证券投资实际是证券交易的结果,其法律适用问题包括有关跨国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法律适用规则。各国证券立法存在差异与冲突,主要体现在发行与交易行为、股份转让限制、跨国证券并购、股东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最高法院的政治决策过程——以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为视角
最高法院的政治决策过程——以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为视角 杨力; 1: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2: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摘要(Abstract): 最高人民法院的政治决策往往产生悖论后果,是没有意识到政策推进可能产生的现实弊端,抑或对未曾预料或隐藏的实施成本给予足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共和国六十年: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变迁——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综述
共和国六十年: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变迁——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综述 谢维雁; 1:四川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权利、理性与对话的宪法——读《慎议民主的宪法》
权利、理性与对话的宪法——读《慎议民主的宪法》 王旭; 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旭; Ema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对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的现实考量
对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的现实考量 张士金; 1: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2: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调研处 摘要(Abstract): 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是打击腐败犯罪最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制定并通过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对其予以规范。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社会转型中的法律变革——以日本为例
社会转型中的法律变革——以日本为例 高见泽磨; 1: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以国际关系的变动为切入点,考察日本历史上重大的法律变革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比较日中两国近代法律变革所经历的基本路径及其得失成败,对中国的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产权、法律与中国经济改革
产权、法律与中国经济改革 徐光东;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产权是决定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在微观层面上,产权对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在宏观层面上,不同的产权安排导致了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差别。个人的武力和社会的规范都可以为产权提供一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游牧部落习俗对正统律典制度之冲击与融合——从古代损害赔偿制度之建构透视中国法律文化传统
游牧部落习俗对正统律典制度之冲击与融合——从古代损害赔偿制度之建构透视中国法律文化传统 明辉;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形成与结构中,除了正统律典制度之外,还存在着复杂而多元的因素,其中,游牧部落习俗在对律典制度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诗情法意:唐宋诗中的法律世界
诗情法意:唐宋诗中的法律世界 李凤鸣; 1: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唐宋诗中反映法律生活的法制诗,内容丰富,旨趣高远。诗人秉承传统的修齐治平的使命,以敏锐的笔触,深刻地揭露了司法中的腐败现象。在传统诉讼文化的浸透下,这些法制诗对法律作用和功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民族国家:双重规训与政治成熟——一个主要基于近代中国语境的自由民族主义共和法权解释
民族国家:双重规训与政治成熟——一个主要基于近代中国语境的自由民族主义共和法权解释 许章润;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近代中国的语境下,以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互动为基本线索,分析民族主义之为一种国民情感和国民心智;于民族国家的组织原理视角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