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对我国商自然人法律制度的审视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对我国商自然人法律制度的审视
林艳琴; 1: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商人的种类依通说为商自然人、商合伙和商法人。对于商合伙和商法人我国法律给予的关注要更多。不仅如此,我国现有的商自然人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除调整商自然人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着零乱外,对商自然人的范围、法定条件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对现行商自然人法律制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应该完善我国商自然人法律制度,可以考虑将追求营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商自然人法律制度重构的价值理念,对商自然人的法定条件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关键词(KeyWords): 商自然人;;商自然人制度;;制度重构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林艳琴;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所谓自由商贩又称游商,摊商,货郎,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等,指未经商事登记的不具有商事法人、商事合伙身份的,以游动为特点的,从事比较简单的商事交易活动,经营日用百货、食品、蔬菜、水果等城乡普通居民的日常基本生活需求的商品,经营形式一般是个人或者家庭为主的商事主体。———详见苗延波著:《商法通则立法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2]2007年4月10日,曾于2006年8月11日因对执法者不满,为夺回一辆自己借款买来的卖烤肠的三轮车,而故意伤害城市管理人员李志强并致其死亡的路边小贩崔英杰,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转见苗延波著:《商法通则立法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1页。转见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58页。[2]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45页。[3]张诗伟:《论商法的相对独立性———以商事主体(商人)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15页。[4]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47页。[5]参见[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1页。转见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70页。[1]叶艳:《论商主体的价值、价值变异及其回归》,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7-48页。[2]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48页。[3]张国键:《商事法论》,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38页。转见张民安著:《商法总则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4]任俊琳:《商主体基本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第30页。[1]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18-123页。[2]叶艳:《论商主体的价值、价值变异及其回归》,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9页。[3]张诗伟:《论商法的相对独立性———以商事主体(商人)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27页。[4]张诗伟:《论商法的相对独立性———以商事主体(商人)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27页。[1]伊夫.居荣:《法国商法》(第1卷),罗结珍、赵海峰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52-55页。转见郝斌:《论和谐社会中的小商人法律地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48页。[1]赵中孚主编:《商法总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郑之杰、吴振国、刘学信:《中小企业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3]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全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于新循、刘乃睿:“解析我国商自然人的法律形态”,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5]张民安:《商法总则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6]苗延波:《商法通则立法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7]任尔昕、石旭霞:《商法理论探索与制度创新》,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8]樊涛:“我国商主体法律制度的评判与重构”,载《法治论丛》2006年第5期。[9]郝斌:“论和谐社会中的小商人法律地位”,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10][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1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13]范健:《德国商法:传统框架与新规则》,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相关话题/商法 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