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取保候审的实体化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取保候审的实体化
褚福民;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取保候审适用的对象和条件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取保候审的功能在立法和司法中出现了两次异化,这体现出取保候审实体化的问题。取保候审的实体化具有惩罚化、实体裁判预期化和变相刑罚化的特征。在取保候审实体化的背后,体现出我国刑事诉讼法依附于刑法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学者们对取保候审提出的改革方案都会面临困境。

关键词(KeyWords): 取保候审功能;;实体化;;异化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褚福民;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参见熊秋红:《借鉴保释制度与减少审前羁:》;徐美君:《英国保释制度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改革的借鉴》;徐静村、潘金贵:《论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借鉴意义》,以上文章均载陈卫东主编:《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周伟:《保释解读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改革》,《法学》2004年第12期。[1]陈旭等:《关于2001—2005年度基层检察院取保候审适用情况的调研报告》,载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编:《2003-2005调研精品集萃(下)》,第250页。[2]相关报道参见http://news.sina.com.cn/c/l/2006-06-24/120910242655.shtml,以及李至平申诉律师刘晓原的blog:http://blog.sina.com.cn/liuxiaoyuan。访问日期2007年5月16日。[1]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李忠诚:《刑事强制措施功能研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5期。[3]徐美君:《英国保释制度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改革的借鉴》,陈卫东主编:《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4]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5]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6]陈国庆、郑颐:《取保候审改革方向初探》,陈卫东、主编:《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7][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徐美君、杨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陈卫东、刘计划:《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陈卫东主编:《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9]汪建成:《冲突与平衡——刑事程序理论的新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0]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11]陈瑞华:《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3期。[12]陈光中:《论诉讼法和实体法的关系——兼论诉讼法的价值》,载《诉讼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13]李建明:《重新认识取保候审的法律性质》,载《法学》2003年第11期。[14]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5]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6]褚福民:《刑事法制的理想与立法的局限》,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2期。

相关话题/英国 法学 刑事 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