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略论中国法律制度的正当化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略论中国法律制度的正当化问题
葛洪义; 1: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Abstract):

2005年《政法论坛》基于学术立场,特辟专栏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政法学术研究现状展开了讨论,其中,邓正来教授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篇长文所提出的“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中国法学赖以为凭的支援性理据是什么”等问题引起了一系列争论、回应、批评甚或反批评。本刊认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的意义至少指向了中国法学知识生产的主体性、能力、方式、技术等问题。勿庸置疑,这些问题关系着中国政法学术的体面与尊严。为此,本刊特约请法学界不同学科的学人从自己的专业或研究领域出发,以“笔谈”的形式进一步拓展这种讨论。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登载这方面的稿件,并期待您的加入和赐稿。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葛洪义;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参见[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付德根译:《后形而上学》,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在本书中,作者结合语言学、解释学理论试图重新表述形而上学,以重建整体性理论;[美]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作者在本书中讨论正义这个最重要的价值如何证成的问题;[美]德沃金著,李常青译:《法律帝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作者更是论述了法律的整体性问题。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是对法律图景的后形而上学的描述。[1]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政法论坛,2005,(1-4).[2]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政法论坛,2005,(4).[3]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相关话题/法学 政法 法律 北京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