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ntification of Maize Germplasm for Resistance to Pythium Stalk Rot
YANG Yang,1,2,**, CHEN Guo-Kang,1,**, GUO Cheng3, ZHANG Wei1, SUN Su-Li2, WANG Xiao-Ming2, ZHU Zhen-Dong2, DUAN Can-Xing,2,*通讯作者:
第一联系人:
收稿日期:2018-01-5接受日期:2018-06-12网络出版日期:2018-06-20
基金资助: |
Received:2018-01-5Accepted:2018-06-12Online:2018-06-20
Fund supported: |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PDF (221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杨洋, 陈国康, 郭成, 张炜, 孙素丽, 王晓鸣, 朱振东, 段灿星. 玉米种质资源抗腐霉茎腐病鉴定[J]. 作物学报, 2018, 44(8): 1256-1260. doi:10.3724/SP.J.1006.2018.01256
YANG Yang, CHEN Guo-Kang, GUO Cheng, ZHANG Wei, SUN Su-Li, WANG Xiao-Ming, ZHU Zhen-Dong, DUAN Can-Xing.
玉米茎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病害, 也是威胁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1]。茎腐病不仅造成玉米严重减产, 还导致品质显著下降; 在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粒收日益普及的今天, 该病对玉米产量的损失愈加凸显。玉米茎腐病致病菌比较复杂, 目前已知的有20余种, 我国的主要为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两大类[2,3], 而国外多报道由镰孢菌引起的茎腐病[4]。
近年来, 由于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多对茎腐病感病, 再加上气候条件、病原菌数量、毒性以及人们种植模式的改变, 我国玉米茎腐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3,5]。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茎腐病并减少玉米产量损失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 而有效鉴定和评价抗病性, 筛选抗性较好的种质资源是玉米抗茎腐病育种的基础和前提[6]。玉米品种之间对腐霉茎腐病的抗性差异比较大[7], 国内已鉴定和筛选出一些抗性种质。王富荣等[8]在1991—1995年间采用自然发病和人工土壤接种方法鉴定了1550份玉米品种对茎腐病的抗性, 所用菌株为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结果显示, 表现高抗的397份, 中抗的304份。宋燕春等[9]在2010—2011年间采用人工接种方法, 对287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抗肿囊腐霉茎腐病鉴定, 表明, 有43份材料表现高抗, 95份材料表现高感。前人研究表明,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中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抗玉米茎腐病资源, 但能够在育种中利用的高抗茎腐病的自交系极少。因此, 广泛收集和进一步鉴定国内外优质抗病资源十分必要。
本试验于2013—2016年采用人工接种肿囊腐霉对我国玉米1213份材料的茎腐病抗性进行田间鉴定和评价, 以期筛选出一批对腐霉茎腐病具有稳定抗性的种质资源, 为开展抗病遗传研究和培育抗腐霉茎腐病玉米品种提供基础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植物材料
玉米腐霉茎腐病抗性鉴定材料1213份, 包括975份自交系、235份农家种及3份国内群体, 分别占总材料的80.4%、19.4%和0.2%, 对照材料为对茎腐病表现抗病的自交系齐319和对茎腐病表现感病的自交系掖478; 抗病标记基因型分析种质共196份, 包括182份自交系和14份农家种。供试材料具有较广泛的地理分布, 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中心提供。1.2 腐霉茎腐病抗性鉴定
1.2.1 菌株培养繁殖及接种 抗性鉴定所用的腐霉菌株为强致病力肿囊腐霉, 菌株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抗病虫评价创新研究组分离、纯化和保存。将腐霉菌接种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1周左右, 至菌丝体长满整个平板, 保存于10℃, 即可用于接种物的扩大繁殖。选用玉米籽粒作为腐霉菌再扩繁的培养基。首先, 将清洗好的玉米籽粒在水中浸泡过夜, 煮沸0.5 h, 装入500 mL三角瓶, 于121℃灭菌65 min, 待灭菌籽粒冷却至室温, 将培养好的腐霉菌切成小块, 每个三角瓶放4~6块, 在25℃黑暗培养15 d, 菌丝布满玉米粒后即可接种。在玉米十叶期采用土埋伤根法接种[10,11]。接种前, 将培养好的带有腐霉菌的玉米粒倒在一起混合均匀; 接种时, 将玉米根系一侧的土壤竖直向下刨开, 切断部分根系, 将病原培养物30 g左右接种在露出的根系处; 接种后覆土并灌溉, 保证田间具有适宜的湿度, 以利病原菌侵染繁殖。
1.2.2 抗病鉴定圃的设置 2013—2016年将鉴定圃设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昌平试验站。鉴定材料播种时间为每年的5月初, 鉴定小区行长5.0 m, 行距0.7 m, 每份材料2行, 小区随机排列, 每行留苗25株左右; 每隔50行设对照材料, 以齐319为抗病对照, 掖478为感病对照。对鉴定出的抗性(含高抗和抗病)种质, 次年采用相同方法重复鉴定[1]。实验小区的土壤肥力水平适宜, 田间管理措施同生产田。
1.2.3 腐霉茎腐病抗性评价 采用植株基部茎节发病调查法[12], 9月份, 待玉米进入蜡熟期后, 按行以手指按捏地表上方第2茎节, 茎秆发生空、软者即为发病株, 茎节明显变褐也为发病株; 计数每份鉴定材料的总株数和发病株数。发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病情分级、抗性评价标准见表1。
Table 1
表1
表1玉米对腐霉茎腐病抗性的发病级别及抗性划分
Table 1
病情级别 Scale | 发病株率 Disease rate (%) | 抗性 Resistance |
---|---|---|
1 | 0-5.0 | 高抗 Highly resistant (HR) |
3 | 5.1-10.0 | 抗 Resistant (R) |
5 | 10.1-30.0 | 中抗 Moderately resistant (MR) |
7 | 30.1-40.0 | 感 Susceptible (S) |
9 | 40.1-100 | 高感 Highly susceptible (HS)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种质资源对腐霉茎腐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2013—2016年期间对1213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腐霉茎腐病抗性鉴定, 其中抗病对照材料齐319在4年间稳定表现高抗(HR), 发病率为3.5% (2013)、1.3% (2014)、2.5% (2015)和2.0% (2016), 感病对照材料掖478表现高感(HS), 发病率为44.2% (2013)、50.5% (2014)、66.8% (2015)、59.7% (2016), 因此4年的鉴定结果是有效的。经鉴定, 不同玉米种质对腐霉茎腐病的抗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发病率最高达100%, 最低为0。1213份玉米种质中筛选出高抗肿囊腐霉茎腐病的材料207份(表2), 占鉴定总数的17.1%, 主要来自中国的内蒙古、河北、山西及美国等地。抗性材料159份, 占鉴定材料数的13.1%, 主要由源自中国内蒙古、中国云南、中国山西、美国等地的种质构成。中抗(MR)、感病(S)和高感(HS)材料各211、321和312份, 分别占比17.4%、26.5%和25.7%。从上述鉴定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玉米种质中存在较为丰富的抗腐霉茎腐病资源, 对于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品种的抗性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Table 2
表2
表2对腐霉茎腐病表现高抗(HR)的部分玉米种质
Table 2
名称 Name | 抗性 Resistance | 来源 Source | 类型 Type |
---|---|---|---|
x002b | 高抗 HR | 中国河北 Hebei,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X016 | 高抗 HR | 中国河北 Hebei,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海108 Hai 108 | 高抗 HR | 中国河北 Hebei,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H145 | 高抗 HR | 中国河北 Hebei,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08F31 | 高抗 HR | 中国山西Shanxi,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18--14 | 高抗 HR | 中国山西Shanxi,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JP2 | 高抗 HR | 中国山西Shanxi,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辉2 Hui 2 | 高抗 HR | 中国山西Shanxi,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原27 Yuan 27 | 高抗 HR | 中国山西Shanxi,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P867 | 高抗 HR | 中国内蒙古Inner Mongolia,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B07003 | 高抗 HR | 中国内蒙古Inner Mongolia,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52213 | 高抗 HR | 中国内蒙古Inner Mongolia,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蒙农221 Mengnong 221 | 高抗 HR | 中国内蒙古Inner Mongolia,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D642 | 高抗 HR | 中国内蒙古Inner Mongolia,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D1922 | 高抗 HR | 中国内蒙古Inner Mongolia, Chin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07GEM02967(2) | 高抗 HR | 美国US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07GEM02535(1) | 高抗 HR | 美国US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07GEM02935 | 高抗 HR | 美国USA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CI18 | 高抗 HR | 墨西哥Mexico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CI11 | 高抗 HR | 墨西哥Mexico | 自交系 Inbred line |
M98 | 高抗 HR | 中国河北Hebei, China | 农家种 Landrace |
10LD | 高抗 HR | 中国山西Shanxi, China | 农家种 Landrace |
金银红苞谷 Jinyinhongbaogu | 高抗 HR | 中国湖北Hubei, China | 农家种 Landrace |
D9C2 | 高抗 HR | 中国广西Guangxi, China | 农家种 Landrace |
大红包谷 Dahongbaogu | 高抗 HR | 中国云南Yunnan, China | 农家种 Landrace |
白糯玉米 Bainuoyumi | 高抗 HR | 中国云南Yunnan, China | 农家种 Landrace |
04GEM00765 | 高抗 HR | 美国USA | 农家种 Landrace |
07GEM02654 | 高抗 HR | 美国USA | 农家种 Landrace |
entry08 | 高抗 HR | 墨西哥Mexico | 农家种 Landrace |
entry04 | 高抗 HR | 墨西哥Mexico | 农家种 Landrace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2.2 不同类型玉米种质对腐霉茎腐病的抗性水平
在鉴定的975份自交系材料中, 对肿囊腐霉茎腐病表现高抗(HR)的182份, 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8.7%; 抗病(R)自交系共126份, 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2.9%; 表现中抗、感病、高感的自交系各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7.0%、26.9%和24.9%。在鉴定的235份农家种中, 有25份表现高抗(HR), 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0.6%; 33份表现抗病(R), 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4.0%; 表现中抗、感病、高感的各占鉴定材料总数的20.9%、25.1%和29.4% (图1)。上述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玉米种质对腐霉茎腐病的抗性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玉米自交系中对腐霉茎腐病高抗资源较农家种丰富, 自交系中含有丰富的抗性(含HR和R)资源。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1975份自交系和235份农家种对腐霉茎腐病的抗性鉴定结果
HR: 高抗; R: 抗; MR: 中抗; S: 感; HS: 高感。
Fig. 1Evaluation for resistance to Pythium stalk rot in 975 maize inbred lines and 235 landraces
R: resistant; MR: moderately resistant; S: susceptible; HS: highly susceptible
2.3 不同地理来源的玉米种质对玉米腐霉茎腐病的抗性水平
在鉴定的1213份玉米种质资源中, 865份来自国内, 筛选到高抗腐霉茎腐病的材料169份, 占比19.5%, 主要来自内蒙古、山西和河北; 抗性材料133份, 占比15.4%, 主要来自内蒙古、山西和云南。在来自国外的348份种质资源中, 筛选到高抗和抗性材料分别为38份和26份, 占比10.9%和7.5%。在河北、内蒙古、山西、云南和贵州的种质中, 抗腐霉茎腐病的材料(含HR和R)分别为25份、114份、55份、38份、21份, 分别占其总数的39.7%、35.1%、34.8%、31.7%和32.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玉米种质对腐霉茎腐病的抗性以及抗性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表3)。Table 3
表3
表3不同地理来源的玉米种质对玉米腐霉茎腐病的抗性统计
Table 3
来源 Origin | 数量 No. of accessions | 抗性 Resistance | ||||
---|---|---|---|---|---|---|
高抗HR | 抗R | 中抗MR | 感S | 高感HS | ||
中国广西Guangxi, China | 10 | 1 | 2 | 2 | 3 | 2 |
中国河北Hebei, China | 63 | 13 | 12 | 11 | 20 | 7 |
中国黑龙江Heilongjiang, China | 38 | 6 | 5 | 11 | 3 | 13 |
中国湖北Hubei, China | 1 | 1 | 0 | 0 | 0 | 0 |
中国吉林Jilin, China | 34 | 6 | 6 | 5 | 9 | 8 |
中国辽宁Liaoning, China | 19 | 8 | 2 | 7 | 1 | 1 |
中国内蒙古Inner Mongolia, China | 325 | 74 | 40 | 49 | 95 | 67 |
中国山西Shanxi, China | 158 | 31 | 23 | 26 | 38 | 40 |
中国陕西Shaanxi, China | 29 | 6 | 7 | 5 | 5 | 6 |
中国上海Shanghai, China | 3 | 0 | 0 | 3 | 0 | 0 |
中国云南Yunnan, China | 120 | 11 | 27 | 26 | 26 | 30 |
中国贵州Guizhou, China | 65 | 12 | 9 | 18 | 19 | 7 |
美国USA | 164 | 15 | 12 | 21 | 62 | 54 |
墨西哥Mexico | 88 | 13 | 8 | 7 | 26 | 34 |
意大利Italy | 96 | 10 | 6 | 23 | 14 | 43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 讨论
在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 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茎腐病的抗性鉴定, 对茎腐病表现高度感病的品种作为一票否决处理[9]。我国玉米种质资源非常丰富, 但大部分对玉米腐霉茎腐病的抗性水平尚不明了, 为探明这些种质对腐霉茎腐病的抗性, 为抗病育种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 持续进行抗腐霉茎腐病鉴定工作十分必要。中国国家作物种质库中已收集和保存玉米种质21 000余份, 是世界上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遗传资源中心之一, 其中蕴含大量的基因资源。本研究中的资源材料均来自国家种质库,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鉴定结果表明,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中蕴藏着较为丰富的腐霉茎腐病抗性资源, 且不同种质类型和不同地理来源的种质, 其整体抗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鉴定的975份自交系材料中, 对肿囊腐霉茎腐病表现高抗、抗性、中抗的材料各占18.7%、12.9%和16.6%。这与前人在研究中认为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中对腐霉茎腐病表现高抗的材料较少的结论不一致, 以上抗性鉴定结果间的差异, 主要由以下因素所致: (1)鉴定的玉米材料种类不同; (2)鉴定者接种用病原菌分离物的差异; (3)不同鉴定工作所处的环境条件缺乏一致性[13]即地域间鉴定环境的差异以及年度间环境的差异; (4)鉴定材料的来源不同: 许多自交系在不同的育种家手中都经过了一定的改良, 因此同名自交系会存在明显的性状差异, 而鉴定者获得材料的途径是不同的[14]。
在鉴定的235份农家种中, 对肿囊腐霉茎腐病表现高抗、抗性、中抗的材料各占10.6%、14.0%和20.9%。表明玉米自交系中对腐霉茎腐病高抗资源最多, 而农家种中抗资源稍多一些, 高抗相对较少。玉米农家种是各个地区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类型, 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而形成的, 因此农家种在抗病害的同时还要具有丰产的潜力。高抗的资源随着病原菌种类的变化和病原菌致病力的增强易丧失抗性, 中抗资源多数是多基因控制的抗性, 抗性较稳定, 不易丧失。此外, 一些高抗的资源农艺性状不理想, 所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易出现农家种对腐霉茎腐病表现中抗占多数的情况[15,16]。虽然中国的玉米农家种在生产上应用较少, 但却携带着许多优良抗病基因。目前我国玉米育种的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 发掘和利用农家种中抗病基因对于现代玉米品种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
URL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
DOI:10.3969/j.issn.1000-1700.2000.05.001URL [本文引用: 2]
详述了中国在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病原学、发生规律、致病与抗病机理及综合防治理论与实践方面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关于玉米穗、茎腐病病原学和发生规律研究方面的主要学术观点,并进行了讨论 ;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茎腐病抗性机制的基本模式 ;从侵染循环、血清学、可溶性蛋白、同工酶谱和DNA多态性分析等不同水平上 ,阐述了玉米穗腐病与茎腐病在病原学和发生规律方面的内在关系 ,为两种病害的综合防治奠定了重要理论的基础。
DOI:10.3969/j.issn.1000-1700.2000.05.001URL [本文引用: 2]
详述了中国在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病原学、发生规律、致病与抗病机理及综合防治理论与实践方面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关于玉米穗、茎腐病病原学和发生规律研究方面的主要学术观点,并进行了讨论 ;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茎腐病抗性机制的基本模式 ;从侵染循环、血清学、可溶性蛋白、同工酶谱和DNA多态性分析等不同水平上 ,阐述了玉米穗腐病与茎腐病在病原学和发生规律方面的内在关系 ,为两种病害的综合防治奠定了重要理论的基础。
,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DOI:10.3321/j.issn:0578-1752.2000.z1.022URL [本文引用: 1]
65份玉米自交系、26份杂交种和群体材料对大斑病、小斑病、丝 黑穗病、矮花叶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灰斑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多数材料对病害具有一定的抗性,不同地理来源的材料对7种病害的抗性有差异;自交 系中兼抗4、5、6、7种病害的材料分别有16、10、6和1份,综合抗性较好的有599、丹3130、K-22、LX9801、87-1、郑 22、"698"×、HZ127、M9和双M9;杂交种和群体材料中兼抗4、5、6种病害的有7、12和1份,综合抗性好的有遗08×01-4、遗 2198s510×、改良郑单14、豫单16、桂单20、桂单21、桂单22、桂单23、桂综2号C1等.
DOI:10.3321/j.issn:0578-1752.2000.z1.022URL [本文引用: 1]
65份玉米自交系、26份杂交种和群体材料对大斑病、小斑病、丝 黑穗病、矮花叶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灰斑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多数材料对病害具有一定的抗性,不同地理来源的材料对7种病害的抗性有差异;自交 系中兼抗4、5、6、7种病害的材料分别有16、10、6和1份,综合抗性较好的有599、丹3130、K-22、LX9801、87-1、郑 22、"698"×、HZ127、M9和双M9;杂交种和群体材料中兼抗4、5、6种病害的有7、12和1份,综合抗性好的有遗08×01-4、遗 2198s510×、改良郑单14、豫单16、桂单20、桂单21、桂单22、桂单23、桂综2号C1等.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DOI:10.3321/j.issn:0577-7518.2000.01.012URL [本文引用: 1]
1991~1995年采用自然发病和土壤接种方法鉴定了1550份玉米品种对茎腐病的抗病性,表现高抗的397份,中抗304份,中感364份,高感485份。经重复鉴定,筛选出76份抗性稳定的自交系和杂交种。不同抗性品种用肿囊腐霉菌和串珠镰刀菌接种测定,抗性反应基本一致。人工接种比自然发病鉴定效果好。通过病圃自然发病初筛,人工土壤接种复选,可准确鉴定大量材料的抗病性。
DOI:10.3321/j.issn:0577-7518.2000.01.012URL [本文引用: 1]
1991~1995年采用自然发病和土壤接种方法鉴定了1550份玉米品种对茎腐病的抗病性,表现高抗的397份,中抗304份,中感364份,高感485份。经重复鉴定,筛选出76份抗性稳定的自交系和杂交种。不同抗性品种用肿囊腐霉菌和串珠镰刀菌接种测定,抗性反应基本一致。人工接种比自然发病鉴定效果好。通过病圃自然发病初筛,人工土壤接种复选,可准确鉴定大量材料的抗病性。
,
DOI:10.3969/j.issn.1672-1810.2012.05.016URL [本文引用: 2]
由肿囊腐霉菌(Pythium inflatum Matthews)引起的玉米茎腐病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一种重要病害。为进一步拓展可利用的抗源,于2010-2011年在田间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对287份重要的玉米自交系种质进行了玉米茎腐病的抗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287份鉴定材料中有171份自交系对茎腐病的抗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占鉴定材料的59.58%,其中高抗自交系共43份,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4.98%;感病类型自交系共116份,占鉴定材料的40.42%,其中高感自交系共95份,占鉴定材料总数的33.10%。Lancaster、Reid及P群种质中具有丰富的茎腐病抗源,而塘四平头种质群中茎腐病抗源相对缺乏,多为感病类型。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玉米茎腐病抗性种质的引进和改良提供重要参考。
DOI:10.3969/j.issn.1672-1810.2012.05.016URL [本文引用: 2]
由肿囊腐霉菌(Pythium inflatum Matthews)引起的玉米茎腐病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一种重要病害。为进一步拓展可利用的抗源,于2010-2011年在田间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对287份重要的玉米自交系种质进行了玉米茎腐病的抗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287份鉴定材料中有171份自交系对茎腐病的抗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占鉴定材料的59.58%,其中高抗自交系共43份,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4.98%;感病类型自交系共116份,占鉴定材料的40.42%,其中高感自交系共95份,占鉴定材料总数的33.10%。Lancaster、Reid及P群种质中具有丰富的茎腐病抗源,而塘四平头种质群中茎腐病抗源相对缺乏,多为感病类型。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玉米茎腐病抗性种质的引进和改良提供重要参考。
,
URL [本文引用: 1]
CAB Direct is the most thorough and extensive source of reference in the applied life sciences, incorporating the leading bibliographic databases CAB Abstracts and Global Health
,
URL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URL [本文引用: 1]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对860份玉米材料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玉米纹枯病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在鉴定的860份玉米材料中,没有发现免疫的材料,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的比例分别为3.49%、28.60%、26.16%、10.35%和31.40%;在农家种、群体种和杂交种(组合)等杂合体中,抗病材料所占比例较大,而自交系等纯合体中,感病材料所占比例较大,表明玉米杂合体种质资源材料中可能蕴藏着不同的抗纹枯病基因,特别是广西农家种中可能存在对纹枯病具有稳定抗性的材料,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URL [本文引用: 1]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对860份玉米材料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玉米纹枯病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在鉴定的860份玉米材料中,没有发现免疫的材料,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的比例分别为3.49%、28.60%、26.16%、10.35%和31.40%;在农家种、群体种和杂交种(组合)等杂合体中,抗病材料所占比例较大,而自交系等纯合体中,感病材料所占比例较大,表明玉米杂合体种质资源材料中可能蕴藏着不同的抗纹枯病基因,特别是广西农家种中可能存在对纹枯病具有稳定抗性的材料,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
DOI: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126URL [本文引用: 1]
2007~2011年在甘肃省 天水市甘谷县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对341份玉米农家种资源进行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明确不同农家种玉米资源抗丝黑穗病差异。结果表明,所有材料中未发现高 抗材料;3份材料康南大麻子、花糯包谷和品综2号表现抗病;9份材料小粒红、黄金塔、岚峰小粒红、前川黄马牙、Czerwony Taplanszen Thereszt、糯玉米、甜玉米、86122-1-1、B681表现中抗;其余329份表现感病和高感,分别占供鉴材料的0、0.88%、2.64%和 96.48%。
DOI: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126URL [本文引用: 1]
2007~2011年在甘肃省 天水市甘谷县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对341份玉米农家种资源进行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明确不同农家种玉米资源抗丝黑穗病差异。结果表明,所有材料中未发现高 抗材料;3份材料康南大麻子、花糯包谷和品综2号表现抗病;9份材料小粒红、黄金塔、岚峰小粒红、前川黄马牙、Czerwony Taplanszen Thereszt、糯玉米、甜玉米、86122-1-1、B681表现中抗;其余329份表现感病和高感,分别占供鉴材料的0、0.88%、2.64%和 9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