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分体四轮式空气循环制冷系统仿真及试验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旅客机从地面起飞到10 km巡航,环境温度从40℃下降至-25℃,气压从101.3 kPa下降至26.5 kPa,湿度从19 g/kg(表示每1 kg干空气中有19 g的水蒸气,下同)下降至1 g/kg[1]。飞机座舱环境控制系统(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ECS)是维持舱内压力、温度/湿度及空气品质等参数的重要保障,现役旅客机的ECS多采用空气循环制冷系统(Air Cycle refrigeration System, ACS)[2],包括波音公司的B747~B787、空客公司的A330~A380[3-7]、商飞公司的ARJ21及C919等[8]。机载ACS经过了近80年的发展[9-10],发展了:①两轮式,包括简单式和升压式,应用于B737、MD-80等机型[11];②三轮升压式,应用于B747、A320等机型;③四轮升压式等系统形式,应用于B777、A380和B787等机型。为了避免湿度对ACS性能、飞行过程的经济性,以及舱壁寿命造成影响[12-13],ECS中还设计了低压除水或者高压除水功能。
目前,代表旅客机最高技术水平的ACS是四轮升压式高压除水ACS(简称四轮式ACS)。四轮式ACS于20世纪90年代研发,将三轮式ACS由一级涡轮膨胀改为两级涡轮膨胀,通过控制一级涡轮出口温度高于零度,有效解决三轮式ACS出现的冷凝器冻堵问题[14];此外,二级涡轮出口温度可以低于零度,实现高效制冷。Defrancesco[15]对比计算了三轮式ACS和四轮式ACS的热力参数,同时估算了系统质量,结果发现四轮式ACS在除水性能上更好,同时能有效避免冻堵的发生,质量上也轻于三轮式ACS。
四轮式ACS的核心部件是四轮式涡轮冷却器,包括2个涡轮叶片、1个压气机叶片及1个风扇叶片。4个高速旋转部件安装在同一根轴上[16],各部件的流量、效率、功率都要在相同转速下满足设计要求,因此设计和制造难度很大,目前国内尚不具备研制四轮式涡轮冷却器的能力,最新技术为三轮式涡轮冷却器[17-18],即1个涡轮叶片、1个压气机叶片及1个风扇叶片安装在同一根轴上。为解决该问题,尽管有研究者提出将四轮同轴结构改为双轴套筒结构[19],但是未对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具体分析。
四轮式ACS的关键创新是通过两级膨胀实现高效除湿和制冷。本文立足于国内自主技术,提出将四轮同轴结构变为2个独立两轮式组件的分体四轮式涡轮冷却器,不限制两轴安装的相对位置,形成分体四轮升压式高压除水ACS(简称分体四轮式ACS)。另外,还进一步采用焓参数法对比分体四轮式ACS和四轮式ACS的热力性能,并搭建分体四轮式ACS原理样机开展系统性能摸底测试。本文研究成果为国产大飞机ECS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储备。
1 系统原理 现役飞机采用的四轮式ACS流程及热力过程如图 1所示。图中:P为各状态点压力, kPa; V为各状态点体积, m3/kg。该系统工作原理是:增压空气(发动机引气或电动增压空气)进入初级散热器HX1中冷却,在压气机C中进一步被压缩,出口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次级散热器HX2冷却,然后依次经过回热器RH和冷凝器CON的热边,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达到饱和凝出水分,进入水分离器WS中分出游离水,出口的干燥空气经过回热器RH冷边后在一级涡轮T1内膨胀降温,经过冷凝器CON冷边后在二级涡轮T2中再次膨胀,达到ACS出口温度和压力的要求。系统中分出的水可以喷入次级散热器冷边,增强换热效果。换热器冷边的冲压空气由风扇F驱动。风扇及压气机由一级涡轮和二级涡轮共同驱动。从结构上来说,四轮式ACS中的2个涡轮叶片、1个压气机叶片、1个风扇叶片等4个高速旋转部件需要在同一转速下保持高性能的工作状态,部件间的流量、效率、功率受到转速的制约,系统设计难度较高。波音公司在新研发的B787客机上已经停止使用这种共轴四轮式系统,而是采用单独电机驱动风扇,两级涡轮共同驱动压气机[20]
1→1a表示初级散热器(等压放热); 1a→2表示压气机(等熵压缩); 2→2a表示次级散热器(等压放热); 2a→2b表示回热器热边(等压放热); 2b→2c表示冷凝器热边(等压放热); 2c→2d表示水分离器; 2d→2e表示回热器冷边(等压吸热); 2e→3表示一级涡轮(等熵膨胀); 3→3a表示冷凝器冷边(等压吸热); 3a→4表示二级涡轮(等熵膨胀)。 图 1 四轮式ACS流程及热力过程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four-wheel ACS flow and thermal process
图选项




本文提出的分体四轮式ACS流程及热力过程如图 2所示。一级涡轮与压气机同轴,对空气进行压缩;二级涡轮与风扇同轴,抽吸换热器冷边冲压空气。空气经历了与四轮式ACS相同的热力过程,在涡轮内实现双级膨胀,保证了系统的制冷性能。但是该系统与四轮式ACS的不同之处在于:压气机C和风扇F由一级涡轮T1和二级涡轮T2分别驱动,解除了4个部件转速一致的限制。分体四轮实际是由一个涡轮-压气机涡轮冷却器和一个涡轮-风扇涡轮冷却器代替了一体化四轮式涡轮冷却器(涡轮-涡轮-压气机-风扇)。
1→1a表示初级散热器(等压放热); 1a→2表示压气机(等熵压缩); 2→2a表示次级散热器(等压放热); 2a→2b表示回热器热边(等压放热); 2b→2c表示冷凝器热边(等压放热); 2c→2d表示水分离器; 2d→2e表示回热器冷边(等压吸热); 2e→3表示一级涡轮(等熵膨胀); 3→3a表示冷凝器冷边(等压吸热); 3a→4表示二级涡轮(等熵膨胀)。 图 2 分体四轮式ACS流程及热力过程 Fig. 2 Schematic diagram of split four-wheel ACS flow and thermal process
图选项




图 1图 2的热力过程可以看出,尽管系统结构存在差异,但空气经历的热力过程一致。分体四轮式ACS与四轮式ACS一样采用双级膨胀,可解决冷凝器的冻堵问题;不同点在于:分体四轮式ACS将涡轮-压气机、涡轮-风扇组件安装在2根轴上,对系统总约束来说增加了一个功率平衡方程,实现了2级涡轮的解耦控制,减弱了部件匹配的难度。
2 理论分析 2.1 焓参数法 为进一步评估分体四轮式ACS与四轮式ACS之间的性能差异,利用焓参数法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及热力计算。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的ACS仿真,已在两轮式、三轮式及四轮式ACS中得到应用[21-23]。焓作为状态参数表征了两相工质热质交换的动力学特征,是对湿空气温度和含湿量的综合描述。以0℃的空气与0℃的液态水为零参考焓值点,湿空气各点焓与温度、含湿量和饱和含湿量有如下函数关系:
(1)

式中:h为湿空气的焓,kJ/kg;t为温度,℃;d为含湿量,g/kg;dsat为饱和含湿量,g/kg。
湿空气的饱和含湿量可以按照式(2)、式(3)进行计算:
(2)

(3)

式中:P为湿空气的压力,kPa;Psatt所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kPa。
系统中包括初级散热器、次级散热器、回热器、冷凝器等4个换热器,冷边流量大于等于热边流量,其焓效率为
(4)

式中:ηHX为换热器效率;hh, i为换热器热边进口焓值,kJ/kg;hh, o为换热器热边出口焓值,kJ/kg;hc, i为换热器冷边进口焓值,kJ/kg。
换热器冷热边能量平衡关系为
(5)

式中:hc, o为换热器冷边出口焓值,kJ/kg;Gh为换热器热边空气流量,kg/s;Gc为换热器冷边空气流量,kg/s。
压气机进、出口焓值的关系如式(6)所示(风扇进出口焓值也满足此关系式):
(6)

式中:hC, ihC, o分别为压气机进、出口焓值,kJ/kg;cp为常温下干空气的定压比热,kJ/(kg·K);ηC为压气机效率;πC为压气机压比。
涡轮进、出口焓值的关系为
(7)

式中:hT, ihT, o分别为涡轮进、出口焓值,kJ/kg;ηT为涡轮效率;πT为涡轮压比。
液态水的显热量在湿空气焓中所占比例很小,可认为高压水分离器进、出口的湿空气焓近似相等:
(8)

式中:hW, ihW, o分别为水分离器进、出口焓值,kJ/kg。
冲压空气入口状态参数采用滞止参数:
(9)

(10)

式中:TR1为冲压空气滞止温度,K;PR1为冲压空气滞止压力,kPa;T为环境温度,K;k为等熵指数;P为环境压力,kPa;Ma为飞机飞行马赫数。
分体四轮式ACS和四轮式ACS系统功率约束分别为
(11)

(12)

式中:WT1为一级涡轮输出功率,kW;WC为压气机输入功率,kW;WT2为二级涡轮输出功率,kW;WF为风扇输入功率,kW。
运用焓参数法可以匹配出各点状态参数及关键部件的性能指标,计算流程如图 3所示。
图 3 焓参数法计算流程 Fig. 3 Calculation flow chart of enthalpy parameter method
图选项




2.2 算例分析 以传统的发动机引气-地面起飞工况为例进行计算,环境参数参照MIL-STD-210[1]中的热天大气数据,计算工况为地面起飞,环境参数如表 1所示,关键部件的性能匹配结果如表 2所示。
表 1 飞行环境参数 Table 1 Flight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环境参数 数值
飞行高度/km 0
马赫数 0.19
环境温度/℃ 40
环境压力/kPa 101.325
环境湿度/(g·kg-1) 19
引气温度/℃ 180
引气压力/kPa 300
引气湿度/(g·kg-1) 19
座舱压力/kPa 101.325


表选项






表 2 关键部件性能匹配结果 Table 2 Matching results of key components
关键部件性能 分体四轮式ACS系统 四轮式ACS系统
初级散热器效率 0.8 0.8
压气机效率 0.72 0.72
压气机压比 1.36 1.36
次级散热器效率 0.77 0.77
回热器效率 0.51 0.51
冷凝器效率 0.35 0.35
高压水分离器效率 0.8 0.8
一级涡轮效率 0.8 0.8
一级涡轮膨胀比 2.10 2.13
二级涡轮效率 0.77 0.77
二级涡轮膨胀比 1.79 1.77
风扇效率 0.25 0.25
风扇压比 1.05 1.05
系统冷热路流比 1.5 1.5


表选项






图 4显示了分体四轮式ACS与四轮式ACS计算结果的P-V图。可以看出,系统内各状态点在热力图上的分布,2个系统热力过程基本一致。引气在初级散热器内释放热量,减少了压气机的输入功率。空气经压气机进一步压缩后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增大了次级散热器内的换热温差,同时高压状态下露点温度更高,冷凝器中的空气更容易凝出水分。空气经一级涡轮膨胀后,可以保持温度处于零上,从而避免冷凝器冻堵。冷凝器出口空气二次膨胀,进一步降低空气温度。经过对比,分体四轮式ACS系统的热力性能与四轮式ACS基本一致,也更加符合国内的技术水平,是大型民机国产化的合适方案。
图 4 分体四轮式ACS与四轮式ACS仿真结果对比 Fig. 4 Comparison of simulation results of split four-wheel ACS and four-wheel ACS
图选项




3 试验平台 为测试分体四轮式ACS的可行性及其性能,集成原理样机如图 5(a)所示,系统外形尺寸为1 200 mm×770 mm×320 mm。搭建分体四轮式ACS测试平台如图 5(b)所示。分体四轮式ACS测试平台流程如图 6所示,试验台由3部分组成:发动机引气模拟系统、冲压空气模拟系统及待测试的ACS。
图 5 分体四轮式ACS实物图 Fig. 5 Picture of split four-wheel ACS
图选项




图 6 分体四轮式ACS测试平台流程 Fig. 6 Flow chart of split four-wheel ACS test bench
图选项




发动机引气模拟系统提供驱动ACS工作的高温高压空气。来自实验室气源常温干燥的高压气体流经电炉被加热后,供入待测试的ACS中。通过控制电炉的加热功率来模拟发动机引气的温度,通过阀门V1~V3调节发动机引气的流量,引气压力由气源压力确定。
冲压空气模拟系统提供初级散热器和次级散热器的冷边空气。利用分体四轮式ACS系统中的风扇帮助克服空气流动阻力。在试验过程中,将涡轮出口空气直接通入系统冷边作为热沉,空气流量不足时,可以打开阀门V4进行补充。
分体四轮式ACS主要由初级散热器,次级散热器、回热器、冷凝器、涡轮-压气机涡轮冷却器,涡轮-风扇涡轮冷却器、高压水分离器等部件构成。样机中各部件均为实验室内现成组件,未按照算例中的部件特性匹配结果进行研制。
试验过程中,测试ACS在不同入口温度、压力、流量下的热力性能。利用流量计G1、G2分别测量模拟引气和冲压空气的空气流量。利用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各状态点的温度和压力。利用湿度传感器DS、D1、D2测量空气相对湿度。利用转速计N1、N2分别测量涡轮-压气机和涡轮-风扇组件的转速。试验系统中测量仪器明细如表 3所示。试验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自动记录和保存。
表 3 测量仪器性能 Table 3 Performance of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传感器 产品型号 测量范围 测量精度/% 测量参数
质量流量计 艾默生CMF200M 0~3 000 kg/h 0.35 发动机引气流量
喷嘴流量计 西安中星博纳BN-BP-DN100 0~1 500 kg/h 1.0 冲压空气补充流量
温度传感器 昆仑海岸JWB 多种量程 0.5 测量各状态点温度
压力传感器 昆仑海岸JYB-KO-M 多种量程 0.5 测量各状态点压力
湿度仪 维萨拉HMT-334/罗卓尼克E-M-HC2 0~100%RH 1.0/0.5 各点相对湿度


表选项






4 结果与讨论 测试过程中,模拟发动机引气和冲压空气的入口状态如表 4所示,共获得65组数据,其中系统出口温度最低达到-34.2℃。系统出口冷空气供入座舱,吸收座舱热载荷及电子设备热载荷,最后排出舱外。座舱排气温度te一般取35℃,根据系统出口温度和引气流量,按照式(13)可以计算出分体四轮式ACS的制冷量:
(13)

表 4 分体四轮式ACS测试工况 Table 4 Test conditions of split four-wheel ACS
参数 数值
引气压力/kPa 251.8~708.1
引气温度/℃ 42.0~184.7
引气含湿量/(g·kg-1) 0.31~6.07
引气流量/(kg·h-1) 201.3~654.8
冲压空气流量/(kg·h-1) 341.5~906.6


表选项






式中:Q为系统制冷量,kW;Gf为模拟引气流量,kg/h;cp为空气比热,kJ/(kg·K);t4为分体四轮式ACS系统出口温度,℃;te为座舱排气温度,℃。
除了利用试验测量的系统出口温度外,本文按照焓参数法计算了不同试验工况下系统出口温度(进气参数及部件性能等输入条件参照试验数据),分别得到制冷量的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两者对比如图 7所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基本在±15%以内,验证了焓参数法预测ECS热力性能的可靠性,这也说明本文对于分体四轮式ACS和四轮式ACS系统的热力性能一致的结论是正确的。测试结果显示,系统最大制冷量为12.0 kW,此时引气入口流量为634.0 kg/h,入口温度为84.7℃。
图 7 分体四轮式ACS制冷量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 Fig. 7 Comparison of refrigeration capacity calculation and test results of split four-wheel ACS
图选项




定义分体四轮式ACS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如式(14)所示,平均误差ε定义如式(15)所示。COP随引气无量纲过余温度θ1的变化情况如图 8所示,焓参数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平均误差6.3%。系统COP的试验值在0.21~1.15之间,随着θ1的增大呈下降趋势。
(14)

图 8 分体四轮式ACS的COP随θ1的变化 Fig. 8 Variation of COP with θ1of split four-wheel ACS
图选项




式中:WN为制冷系统输入净功,kW;t1为发动机引气入口温度,℃;tR1为冲压空气入口温度,℃;θ1为发动机引气无量纲过余温度,为制冷系统出口无量纲过余温度,
(15)

式中:N为工况数;COPcal, i为第i个工况的COP计算结果;COPexp, i为第i个工况的COP试验结果。
5 结论 1) 本文提出的分体四轮式ACS利用涡轮-风扇、涡轮-压气机2个两轮式涡轮冷却器替代了四轮式涡轮冷却器,实现两级涡轮膨胀,取消4个高速部件转速一致的限制。由于国内两轮式涡轮冷却器研制技术成熟、性能水平高,因此,所提系统可降低现役先进旅客机四轮式ACS的制造难度,有望实现“中国造”的大飞机环境控制系统。
2) 基于焓参数法分析了分体四轮式与四轮式ACS的热力过程,结果显示尽管结构不同,2个系统的热力性能仍保持一致。
3) 65组不同工况摸底试验表明,分体四轮式ACS原理样机系统出口温度最低为-34.2℃,最高制冷量为12.0 kW,系统COP最高为1.15。
需要说明的是,因研制周期和经费约束,本文原理摸底试验中的部件选型未能根据系统性能热力计算获得的参数进行研制,而是基于已有的某型歼击机环境控制系统的成熟部件。

参考文献
[1] U.S.Department of Denfense.The US department non-standard atmospheres: MIL-STD-210[S].Washington, D.C.: U.S.Department of Denfense, 1953.
[2] LINNETT K, CRABTREE R.What's next in commercial aircraft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s?[C]//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ystems.Warrendale: SAE International, 1993: 932057.
[3] HERZOG J.Electrific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C]//2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Aeronautical Sciences, 2006: 1-4.
[4] HUNT E H, REID H, SPACE D R, et al.Commercial airliner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engineering aspects of cabin air quality)[C]//The Aerospace Medical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1995: 1-8.
[5] SLINGERLAND R, ZANDSTRA S.Bleed air versus electric power off-takes from a turbofan gas turbine over the flight cycle[C]//7th AIAA Avi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d Operations Conference.Reston: AIAA, 2007: 18-20.
[6] BRASSEUR A, LEPPERT W, PRADILLE A. Inside the 747-8 new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J]. Aeromagazine, 2012, 1: 19-25.
[7] ZHOU W.Cabin environment and air quality in civil transport aircraft[D].Swindon: Cranfield University, 2012.
[8] 顾仁碗, 焦毅. 浅析民用飞机空调制冷技术[J]. 科技与创新, 2017(11): 23-24.
GU R W, JIAO Y. Analysis of civil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J].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2017(11): 23-24. (in Chinese)
[9] 寿荣中, 何慧珊. 飞行器环境控制[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6: 2-3.
SHOU R Z, HE H S. Aircraft environmental control[M]. Beijing: Beiha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2-3. (in Chinese)
[10] 陈元先. 旅科机环境控制系统的发展[J]. 航空学报, 1999, 20(S1): 7-9.
CHEN Y X. Evo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s for commercial aircraft[J].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1999, 20(S1): 7-9. (in Chinese)
[11] 张兴娟, 杨春信, 袁修干.大飞机座舱制冷系统发展概述[C]//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北京: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1-5.
ZHANG X J, YANG C X, YUAN X G.Development of cabin refrigeration system for large aircraft[C]//2007 Academic Annual Meeting of Chinese Socie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Beijing: Chinese Socie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7: 1-5(in Chinese).
[12] HUBER P, SCHUSTER K, TOWNSEND R.Controlling nuisance moisture in commercial airplanes[EB/OL].(1999-01-05)[2019-10-17].http://www.boeing.com/commercial/aeromagazine/aero_05/textonly/m01txt.html.
[13] 李国辉.客机墙体水分积聚规律的探究[D].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7.
LI G H.Moisture accumulation in commercial aircraft walls[D].Dali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7(in Chinese).
[14] WARNER J L.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condensing cycle: US Patent: No.5086622[P].1992-02-17.
[15] DEFRANCESCO G L.Condensing cy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C]//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ystems.Warrendale: SAE International, 1993: 932056.
[16] MAHER J F, CONN E, MERRITT B J, et al.Four wheel air cycle machine: US Patent: No.5309735[P].1994-05-10.
[17] 刘建庆, 胡文超. 环控系统发展取得新成果[J]. 国防科技工业, 2002(12): 49.
LIU J Q, HU W C. New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J]. Denfence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 2002(12): 49. (in Chinese)
[18] 党晓民, 成杰, 林丽. 我国大型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研制展望[J]. 航空工程进展, 2010, 1(1): 21-24.
DANG X M, CHENG J, LIN L.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of Chinese large aircraft[J]. Advances in Aeronaut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 1(1): 21-24. (in Chinese)
[19] 胡芳. 四轮升压式高压除水制冷系统的改进分析[J]. 江苏航空, 2012(S1): 42-45.
HU F. Improvement of four-wheel bootstrap air cycle system with high-pressure water speration[J]. Jiangsu Aviation, 2012(S1): 42-45. (in Chinese)
[20] Boeing. 787 dreamliner airplane systems ebook[M/CD].[2019-10-17].
[21] 王安良, 杨春信, 胡创利.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焓参数匹配方法[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3, 24(2): 325-327.
WANG A L, YANG C X, HU C L. A methodology for macthing enthalpy parameters of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2003, 24(2): 325-327. (in Chinese)
[22] 张兴娟, 李峰, 杨春信. 三轮升压式高压除水系统焓参数法性能计算[J]. 航空动力学报, 2010, 25(9): 1938-1941.
ZHANG X J, LI F, YANG C X. Calculation method for matching enthalpy parameter of three-wheel bootstrap high-pressure water-separated system[J]. 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2010, 25(9): 1938-1941. (in Chinese)
[23] 张兴娟, 李峰, 杨春信. 大飞机四轮升压制冷系统焓参数法匹配计算[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0, 36(9): 1909-1912.
ZHANG X J, LI F, YANG C X. Calculatin method for matching enthalpy parameter of four-wheel refrigeration system for civil aircraft[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0, 36(9): 1909-1912. (in Chinese)


相关话题/系统 计算 高压 测试 环境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复杂系统的选择性维修模型和求解算法*
    飞机等复杂系统是先进技术的高度融合体,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1],其在执行任务时,需要在任务间隙内对系统进行维修,以满足系统后续任务可靠性要求。由于任务间隙、维修费用等维修资源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组件维修。如何在有限维修资源内选择性维修,是值得研究的热门问题。1998年,Rice等[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具有变点的不确定竞争失效退化系统的可靠性建模*
    系统的故障往往是由于自身内部磨损退化或者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如果系统具有大量的历史故障数据,那么可以运用概率论中的随机变量对其寿命的偶然不确定性(AleatoryUncertainty)进行度量刻画,进而对其进行可靠性建模和评估,因为根据大数定律,在样本量较大时,估计的概率分布函数与累积频率会无限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电液负载敏感位置伺服系统自抗扰控制方法*
    电液伺服系统因具有功率密度大、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机床、冶金等众多领域中。电液伺服系统从原理上可以分成2类:阀控系统和泵控系统。其中,阀控系统属于节流控制,响应速度较快,但是存在较大的压力损失和溢流损失,系统能效较低,发热严重[1-5];泵控系统属于容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GSO卫星系统布设中的通信干扰评估方法*
    据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ofConcernedScientists)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9月30日,全球各类人造地球卫星共计2218颗,其中低轨卫星1468颗,静止轨道卫星562颗,而中国拥有静止和非静止轨道卫星总数为323颗,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拥有在轨卫星数量的国家。在360°的地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事故数据挖掘的AEB路口测试场景*
    路口作为一种典型的复杂交互交通环境,更容易引发事故。2017年,中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03049起,其中发生在路口的事故46145起,占总数的22.73%。因路口事故共造成12082人死亡,4781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2517.2万元[1]。因此,针对路口交通场景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先进驾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量子定位系统中符合计数与到达时间差的获取*
    基于卫星定位与导航的精度取决于测量卫星与地面用户之间距离的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s,GPS)的测距原理是基于获得电磁波的到达时间。由于电磁波信号定位精度受到经典噪声极限及其带宽和功率的限制,使得测距精度一般可达米量级,并且保密性较弱。采用激光脉冲测距,其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速度观测的双余度电液舵机系统容错同步控制*
    现代飞机普遍使用余度电液舵机系统驱动飞机的关键舵面,如副翼、方向舵和升降舵。以并联、工作在主/主(Active/Active,A/A)模式下的双余度电液舵机系统(DualRedundantElectro-HydraulicActuatorSystem,DREHAS)为例,两通道舵机同时运动,其输出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ADRC和RBF神经网络的MSCSG控制系统设计*
    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是航天器进行姿态控制的一种新型惯性器件[1],与现有的单一功能的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2-3]或磁悬浮速率陀螺不同,MSCSG具有同时控制与同时敏感的突出优势,且具有高精度的巨大潜力,但是要实现MSCSG的高精度控制面临着如下困难与挑战。影响MSCSG实现高精度、高带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复杂威胁环境下无人机实时航线规划逻辑架构*
    为有效实现无人机(UAV)自主飞行,其核心支撑之一就是实时航线规划[1]。未来作战中,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信息对抗激烈[2],对于高度依赖测控链路的无人机来说,实时航线规划是一个巨大挑战。美国空军在“技术视野”研究报告中指出[3],提高无人机系统自主性作为“唯一最重要的课题”。自主性作为当下智能化无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SM4算法的白盒密码视频数据共享系统*
    在公共视频监控领域的纵向多级网络中,存储有海量视频数据,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一部分数据需要加密存储,一部分数据是明文存储,但均存在跨级或跨域共享需求。对于加密数据,由于受限于密钥管理系统的跨域访问限制及解密密钥的安全传输问题,需要先解密成明文后,才能共享。为保证原有加密或非密数据的共享安全,需要采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