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一种含闭环支链的新型并联机构设计与分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目前,航天飞行器壳体多为复合材料加工而成的大直径薄壁筒状结构,因此在与环状金属端框的套装对接的过程中常常发生变形和翘曲,进而产生对接阻力大、工件易损坏、装配精度差等一系列问题[1-2]。目前,很多大型飞行器的套装方式为手动施力于螺旋装置进行推进,常导致工件变形、位姿调整困难、装配效率低,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装配要求,因此需要针对飞行器壳体套装特点设计一种新型的五自由度位姿调整和推进结构[3]
航天飞行器壳体的套装过程要求装置调整位姿精确,抗阻能力强,因此要求推进机构必须具有刚度大和精度高这2个特点,同时位姿调整的范围不大,而并联机构具有刚度大、精度高、响应快的优点[4],在位姿调整、部件对接等领域应用较多。
针对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构型的设计,国内外****通过螺旋理论[5]、群论[6]、机构拓扑学[7]等方法对3T2R机构进行了构型综合,如唐卫星[8]、李秦川[9]等,但通过该类方法得出的构型往往支链杆件数目过多,结构十分繁杂,难以应用于实际生产应用中。针对上述问题,****们采用了新的设计方法,可归纳为以下2种:①串并混联形式,如Song[10]、Dong[11]等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末端串联两自由度转头,Xu等[12]为三自由度机构增加两自由度的操作转台,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结构复杂和控制难的问题,但串联部分结构强度较弱;②在六自由度机构中添加被动支链的形式,如刘建坤[13]用CPU支链取代一条六自由度支链作为主动支链,Sun[14]、杨会[15]等直接在机构中间添加约束支链作为被动支链,Xie等[16]添加被动支链并对支链结构进行了改进,该方法利用被动支链限制了动平台的自由度,发挥了五自由度机构的优势,但动平台的约束力或力偶完全由一条支链承担,需要该支链有较高的强度。
本文就如何提高飞行器套装位姿调整机构的刚度和精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5-U(RRP)S/(8U)PU并联机构,并开展了相关研究。
1 机构结构配置 由于机构对刚度有较高的要求,故以5条六自由度支链作为主动支链,添加1条五自由度约束支链作为被动支链,以此作为机构的基本配置方式。
对于主动支链,机构设计流程如图 1所示。为提高刚度,在传统的UPS支链上附加一条UPS支链并简化运动副。该方法构造的闭环结构本质是一个五杆机构,因此需要同时添加2个驱动才能保证机构运动的唯一性,这就使得整个机构为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增加了质量,也增加了控制难度,违背了支链构型的初衷。在该机构的基础上,将一条支链上的移动(P)副舍去,则闭环结构为四杆机构,拥有1个自由度,结合球(S)副及底部的转动(R)副共拥有5个自由度,因此整个支链的自由度数目减少为5。为满足六自由度,在底部R副处再增加一个R副构成虎克铰(U)。该闭环三角形支链与UPS支链相比,极大地提高了机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图 1 主动支链结构设计流程 Fig. 1 Design flow of active limb structure
图选项




被动支链结构如图 2所示,底部采用平行六面体结构(以下简称8U结构)[17],顶部为U副和P副,该结构用R副代替P副,使得结构更加紧凑,有效提高了支链的强度,同时避免过多的P副产生自锁。
图 2 被动支链结构示意图 Fig. 2 Schematic of passive limb structure
图选项




图 3为新型5-U(RRP)S/(8U)PU并联机构的三维结构。该机构由动平台、静平台、5条主动支链和1条被动支链组成。主动支链依次由虎克铰(U)、2个R副、P副和复合S副组成,其中U副与静平台相连,每个P副为驱动副,复合S副与动平台相连;被动支链依次由8U结构、P副、U副组成,其中8U结构与静平台相连,U副与动平台相连。静平台为等边五边形,动平台为对称五边形,该设计可以保证选择主动支链的P副作为驱动副时各主动支链的等效运动具有线性无关性。
图 3 新型5-U(RRP)S/(8U)PU并联机构结构示意图 Fig. 3 Schematic of a new type of 5-U(RRP)S/(8U)PU parallel mechanism
图选项




图 4为新型5-U(RRP)S/(8U)PU并联机构的结构简图。动平台的形状可由参数abc表示,静平台的顶点到中心的距离为r;主动支链的复合S副为点Ci,2个R副分别为点Ai和点Bi,U副为点DiDiAiBi的中点,P副位于杆BiCi;被动支链的U副为点P(与动平台C2C5的中点重合),8U结构的等效中心为点O(与静平台的中心重合);初始安装时,点P与点O位于同一铅垂线,点C1与点D1位于同一铅垂面,动平台与静平台平行且距离为z0。以此建立如图 4所示的坐标系:Puvw为动系,固结于动平台点P,其中坐标轴v方向,坐标轴w方向;Oxyz为定系,固结于动平台点O,其中坐标轴y方向,坐标轴z方向。
图 4 新型5-U(RRP)S/(8U)PU并联机构结构简图 Fig. 4 Structure diagram of a new type of 5-U(RRP)S/(8U)PU parallel mechanism
图选项




2 自由度计算 新型5-U(RRP)S/(8U)PU并联机构的主动支链和被动支链的结构形式不同,因此自由度计算需要分别考虑2种支链。
对于被动支链(8U)PU,U副的轴线分别沿xy方向;8U结构的自由度数目为2,具体为沿xy方向的移动,但这2个移动耦合了沿z方向的移动。因此,当8U机构和轴线沿z方向的P副连接时,可等效看作空间内沿xyz方向的3个P副,那么原(8U)PU支链在运动学上可等效为UPPP支链。对于该支链,易得到其自由度数目为5,分别为沿xyz方向的移动和绕xy方向的转动。
对于主动支链U(RRP)S,由于5条支链结构相同,故取支链1进行分析。图 5为支链1的结构简图。支链1在初始位姿时位于定系yOz平面内,现以点D为原点建立坐标系Dxyz,并对各运动副进行如图 5所示的编号。设支链1中各个参数如下:AD=DB=l1/2, AC=l2, BC=l3,杆AB初始仰角为γ;在一般位置时,虎克铰D转过的角度分别为θ1θ2,杆AB与杆BC夹角为θ3。利用螺旋理论[18]可以分别求得各运动副的运动螺旋如下:
(1)

图 5 支链1结构简图 Fig. 5 Structure diagram of limb 1
图选项




式中:

将式(1)组合后即可得到支链1的运动螺旋系为
(2)

求解后可得该运动螺旋系的反螺旋$0r=0,即该支链不存在约束,其自由度为6。
综上所述,由于每条主动支链的自由度为6,对动平台不提供约束,所以动平台和中间被动支链具有相同的自由度数,即沿xyz方向的移动和绕xy方向的转动。
3 运动学分析 3.1 位置反解 已知动平台的位姿,以初始位姿为基准,可给出动平台在某一时刻的位姿参数如下:(x, y, z)为动系原点P沿xyz轴移动的距离;α为动平台绕u轴转过的角度;β为动平台绕v轴转过的角度。现求解驱动P副的位置即求解杆BiCi的长度。
图 4可建立第i(i=1, 2, …, 5)条支链的封闭矢量方程为
(3)

因为DiAiBi的中点,所以。对式(3)整理后可得
(4)

首先,利用坐标变换可得Ci在定系的坐标为
(5)

式中:CiCi在动系中的坐标。
然后,求出Di在定系的坐标为
(6)

最后,求得向量
(7)

式中:θ1, i为未知量,表征第i条支链绕U副一条转动轴线的转角。
将式(5)~式(7)代入式(4),由于AiCi为固定杆长l2BiCi为所需求的位置l3, i,利用杆长条件可得方程组,未知量为θ1, il3, i,即可解得l3, i
3.2 位置正解 已知各驱动P副的位置,即杆BiCi的长度l3, i,现求解动平台的位姿参数(x, y, z, α, β)。
当杆BiCi的长度已知时,三角形AiBiCi各边长确定,为固定桁架结构,可等效看作固定杆CiDi,利用三角形中线定理可求得
(8)

写成坐标点的形式为
(9)

将式(5)和式(6)代入式(9)中,其中未知量为(x, y, z, α, β),共可得到5个方程,则可唯一求解出动平台的位姿。
3.3 求解雅可比矩阵 采用螺旋理论进行雅可比矩阵的求解[19]。共分为2个部分:约束雅可比矩阵和运动雅可比矩阵。各运动副的运动螺旋表示如图 6所示,图中sj, i表示第i支链的第j个运动副的轴线方向。
图 6 各运动副的运动螺旋 Fig. 6 Twist of each kinematic pair
图选项




首先,求解约束雅可比矩阵。由于主动支链对动平台不提供约束,因此仅考虑被动支链。由第2节可知,(8U)PU支链可等效为UPPP支链,易得到其自由度分别为沿xyz方向的移动和绕xy方向的转动。动平台的瞬时速度$P可表示为
(10)

式中: 为被动支链等效P副的线速度;为被动支链U副的角速度。

求得其反螺旋为
(11)

式中:n6s4, 6s5, 6公垂线方向。
将式(10)与式(11)做互易积并整理得
(12)

式中:JC为该机构的约束雅可比矩阵,即
(13)

其次,求解运动雅可比矩阵。由于被动支链不存在驱动副,因此仅考虑主动支链。对于主动支链,支链本身为闭环结构,需等效为开环结构才可用螺旋理论进行求解雅可比矩阵。根据第2节的自由度计算和支链的运动形式不难发现,闭环四杆机构AiBiCi的运动可等效成如图 5所示的P副3′、R副1′,其中1′与U副的转动轴线1共轴。
将式(8)对时间t求导得
(14)

式中: 为等效P副的线速度;为实际驱动P副的线速度。
设等效R副1′的速度为,则动平台的瞬时速度$P可以表示为
(15)

将驱动P副刚化,驱动支链为US结构,因此该支链会产生一个额外的反螺旋为
(16)

式中: ri为方向矢量
将式(15)与式(16)做互易积得
(17)

将式(14)代入式(17)整理,将5条支链叠加后得
(18)

式中:

综上所述,将式(13)与式(18)叠加即可得机构的完整雅可比矩阵为
(19)

4 工作性能分析 4.1 定姿态工作空间
4.1.1 理论分析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于新型5-U(RRP)S/(8U)PU并联机构动平台的调姿转角要求很小,因此仅分析该机构的定姿态工作空间。
该机构的主动支链和被动支链的运动具有解耦特性,整个机构的工作空间可看作是主动支链和被动支链独立工作空间的公共重合区域,因此需分别计算2个独立定姿态工作空间。
对于被动支链,影响工作空间的主要因素有P副的移动距离和8U结构中U副的转角限制。
设每个U副转角为θ6,其约束条件可表示为
(20)

设P副的移动距离为l6,其约束条件可表示为
(21)

图 7所示,8U结构点O′处的工作空间是以O为原点、d为半径的球冠面。
图 7 8U结构工作空间示意图 Fig. 7 Schematic diagram of workspace of 8U structure
图选项




对于主动支链,影响工作空间的主要因素有P副的移动距离及复合S副处杆AiCi和杆BiCi的相对转角限制。
设P副的移动距离为l3, i,其约束条件可表示为
(22)

设杆AiCi和杆BiCi的相对转角为θi,其约束条件可表示为
(23)

式中:

4.1.2 计算实例 对该机构的尺寸参数及约束范围进行赋值后整理如表 1所示。
表 1 并联机构尺寸参数 Table 1 Dimension parameters of parallel mechanism
参数 数值
a/mm 200
b/mm 160
c/mm 160
d/mm 100
r/mm 215
l1/mm 220
l2/mm 340
θ6m/(°) 60
l6min/mm 100
l6max/mm 800
l3, imin/mm 150
l3, imax/mm 550
θimin/(°) 15
θimax/(°) 45


表选项






设初始位置时z=300 mm,在不考虑杆件干涉的情况下,根据表 1可分别绘制出z≥0时主动支链和被动支链的定姿态工作空间,如图 8图 9所示,将2个工作空间取交集后得到机构的工作空间如图 10所示。
图 8 主动支链工作空间 Fig. 8 Workspace of active limb
图选项




图 9 被动支链工作空间 Fig. 9 Workspace of passive limb
图选项




图 10 整体机构工作空间 Fig. 10 Workspace of whole mechanism
图选项




由此可见,在尺寸约束等条件下,该机构的定姿态工作空间由8U结构的转角范围(即被动支链工作空间的粗细)和三角形结构的最大、最小伸缩量(即主动支链工作空间类球壳体的厚度)决定。
4.2 静刚度分析 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刚度随位姿参数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趋势是衡量该机构是否具有高刚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文献[20],静刚度矩阵为
(24)

式中:k为各关节的等效弹簧系数;J为机构的雅可比矩阵。
动平台的等效力螺旋F与其微小变形量Δx的关系为
(25)

现选用将静刚度矩阵K的最小特征值λmin作为评价静刚度性能的指标。
当机构动平台位置固定,即x=0, y=0,z=300 mm时,动平台的刚度随其转角αβ的分布如图 11所示。
图 11 定位置下刚度随转角的分布 Fig. 11 Distribution of stiffness with rotation angle under fixed position
图选项




当机构动平台姿态固定,即α=0,β=0时,动平台的刚度随其位移xyz的分布如图 12所示。
图 12 定姿态下刚度随位移的分布 Fig. 12 Distribution of stiffness with displacement under fixed posture
图选项




图 11中可以看出,当α一定时,刚度随β绝对值的增大或增或减,但变化不明显;当β一定时,刚度随α绝对值的增大而减小。
图 12中可以看出,刚度随x绝对值的增大而减少,随y绝对值的增大变化不明显,随z的增大而增大。
5 对比与仿真 为验证新型5-U(RRP)S/(8U)PU并联机构的可行性以及其主动支链的结构形式相对于一般机构是否具有优势,现选择与之相似的5-UPS/(8U)PU机构(见图 13)与之进行对比。
图 13 5-UPS/(8U)PU并联机构结构示意图 Fig. 13 Schematic of 5-UPS/(8U)PU parallel mechanism
图选项




5-UPS/(8U)PU机构由5条主动支链和1条被动支链构成,其主动支链为常见的UPS结构,被动支链则选择与新机构相同的(8U)PU结构,以减少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赵永生等[21]对5-UPS/PRPU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等研究,该机构与5-UPS/(8U)PU机构类似,由于被动支链上不含有驱动副,对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影响较小,因此其运动学分析方法可用于5-UPS/(8U)PU机构,此处不再赘述,并最终得出5-UPS/(8U)PU机构可控性好的特点。
对于新型5-U(RRP)S /(8U)PU机构,从图 6中不难看出,式(8)中的等效杆CiDi即为5-UPS/(8U)PU机构的主动支链,因此CiDi的长度可看作5-UPS/(8U)PU机构中移动驱动副的变化量,设新机构的驱动副的变化量为L,对比机构的驱动副的变化量为LC,由式(8)可得两者关系为
(26)

式中:K为常数。
由此可见,LLC满足双曲函数关系,当两者都大于0时,LLC单调递增。结合式(14),新机构中驱动副速度与对比机构中驱动副速度呈线性关系。
因此,当5-UPS/(8U)PU机构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时,新型5-U(RRP)S/(8U)PU机构也具有较好的可控性。
接下来验证新型5-U(RRP)S/(8U)PU机构是否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刚度。利用ADMAS软件对该机构和对比机构进行仿真。
用于对比的机构结构除了主动支链采用UPS结构外,机构的尺寸参数、结构布局和初始位姿等都与本文机构相同,以此减少除构型以外的因素产生的误差。
首先验证本文机构的精度。将2种机构的动平台运动进行轨迹规划,为保证对比的准确性,动平台的运动应尽可能简单,现规划2种机构的动平台运动为从初始位姿沿z轴方向移动100 mm,通过仿真后得到的2种机构各驱动P副的位移数据如表 2所示,整理后如图 14所示。
表 2 各支链驱动副位移量 Table 2 Displacement of driving joint on each limb
动平台沿z方向的坐标值/mm P1位移量/mm P2/P5位移量/mm P3/P4位移量/mm
本文 对比 本文 对比 本文 对比
300 0 0 0 0 0 0
310 18.03 10.04 18.03 10.01 16.85 9.74
320 36.07 20.03 36.06 19.96 33.63 19.32
330 54.15 30.18 54.12 30.11 50.55 29.07
340 72.26 40.14 72.19 40.08 67.32 38.66
350 90.48 50.18 90.37 50.06 84.26 48.31
360 108.65 60.16 108.56 60.11 101.05 58.15
370 126.88 70.11 126.74 70.09 117.76 67.63
380 144.81 80.18 144.73 80.12 134.54 77.24
390 162.93 90.01 162.75 89.95 151.38 96.99
400 180.11 100.04 179.94 100.00 168.01 96.51


表选项






图 14 驱动副位移量变化曲线 Fig. 14 Changing curves of driving joints' displacement
图选项




图 14中可以看出,当动平台进行相同运动时,本文机构驱动副的位移量相比于一般机构要增加近100%。因此,本文机构通过增加驱动副的变化量使得驱动电机对动平台的控制精度提高了近1倍。
其次,验证本文机构的刚度。当动平台受到外界的阻力时,各驱动副所承受力的大小可以作为评价机构刚度的标准。现设定2种机构各个驱动副的运动速度相同,具体数值如表 3所示。
表 3 各支链驱动副电机运行速度 Table 3 Motor operation speed of driving joint on each limb
支链驱动副编号 速度/(mm·s-1)
P1 -2
P2 2
P3 4
P4 4
P5 2


表选项






给2种机构的动平台施加相同的外界压力,大小为800 N,方向始终沿重力方向。在保持上述速度下2种机构的驱动电机同时运行5 s,通过仿真后得到2种机构各驱动P副的受力大小,如表 4所示,整理后如图 15所示。
表 4 各支链驱动副受力 Table 4 Force of driving joint on each limb
电机工作时间/s P1受力/N P2/P5受力/N P3/P4受力/N
本文 对比 本文 对比 本文 对比
0 -323.29 -610.14 38.46 72.19 158.15 -291.08
0.5 -338.51 -673.73 49.51 113.77 159.93 -298.71
1.0 -354.46 -737.49 61.43 155.43 161.85 -306.40
1.5 -365.83 -801.16 72.59 197.16 163.71 -314.15
2.0 -385.18 -864.83 84.16 238.86 165.65 -321.84
2.5 -400.57 -1928.53 95.54 280.52 167.58 -329.53
3.0 -416.16 -992.24 107.37 322.24 169.41 -337.27
3.5 -431.19 -1055.96 118.51 363.93 171.35 -344.91
4.0 -447.74 -1119.67 130.74 405.66 173.25 -352.62
4.5 -462.57 -1183.34 141.53 447.31 175.17 -360.30
5.0 -478.15 -1247.18 153.44 489.25 177.06 -368.43


表选项






图 15 驱动副受力变化曲线 Fig. 15 Changing curves of driving joints under force
图选项




图 15中可以看出,当动平台受力相同且驱动副运动相同时,本文机构驱动副的受力约为一般机构的1/3。因此,本文机构使得驱动副的结构刚度提高了近2倍。
6 结论 为解决导弹壳体的自动套装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位姿调整的新型5-U(RRP)S/(8U)PU并联机构。采用被动支链进行约束,同时主动支链采用三角形闭环结构,以提高机构的精度、刚度和稳定性。
1) 进行了自由度计算及运动学分析,利用位置关系分别绘制了主动支链与被动支链的工作空间并综合,利用全雅可比矩阵建立了刚度模型。
2) 选取主动支链为UPS支链的机构作为对比机构,利用ADAMS软件同时对2种机构进行仿真,一方面验证了机构运动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软件仿真初步得出本文机构相比于对比机构的精度提高了近1倍,刚度提高了近2倍。

参考文献
[1] 谷良贤, 龚春林. 航天飞行器设计[M].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6: 37-40.
GU L X, GONG C L. Design of aerospace vehicle[M]. Xi'an: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ess, 2016: 37-40. (in Chinese)
[2] 刘鹏程, 杜毅民. 导弹总体测试工程化的几个问题[J]. 航空兵器, 2006(4): 50-53.
LIU P C, DU Y M. Problems of engineering design for missile system test[J]. Aero Weaponry, 2006(4): 50-53. DOI:10.3969/j.issn.1673-5048.2006.04.013 (in Chinese)
[3] 马政伟, 李卫东, 万敏, 等. 飞机侧壁部件装配调姿机构的设计与分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 40(2): 280-284.
MA Z W, LI W D, WAN M,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flexible fixture for aircraft side panels[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4, 40(2): 280-284. (in Chinese)
[4] 文福安, 杨光. 并联机器人机构概述[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0, 19(1): 69-72.
WEN F A, YANG G. Summary of parallel robot mechanism[J].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 19(1): 69-72. DOI:10.3321/j.issn:1003-8728.2000.01.026 (in Chinese)
[5] KONG X. Type synthesis of 5-DOF parallel manipulators based on screw theor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5.
[6] LI Q C, HUANG Z, HERV J M. Displacement manifold method for type synthesis of lower-mobility parallel mechanisms[J]. Science in China, 2004, 47(6): 641-650. DOI:10.1360/03ye0352
[7] 杨廷力. 机器人机构拓扑结构学[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12-16.
YANG T L. Topology structure design of robot mechanisms[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04: 12-16. (in Chinese)
[8] 唐卫星, 马履中, 石奇端, 等. 3T-2R五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型综合[J]. 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20): 2460-2463.
TANG W X, MA L Z, SHI Q D, et al. Type synthesis of 3T-2R parallel mechanism[J].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7, 18(20): 2460-2463. DOI:10.3321/j.issn:1004-132x.2007.20.016 (in Chinese)
[9] 李秦川.对称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型综合理论及新机型综合[D].秦皇岛: 燕山大学, 2003: 57-68.
LI Q C.Type synthesis theory of lower-mobility parallel mechanisms and synthesis of new architectures[D].Qinhuangdao: Yanshan University, 2003: 57-68(in Chinese).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16-2004061702.htm
[10] SONG Y M, LIAN B B, SUN T, et al. A novel five-degree-of-freedom parallel manipulator and its kinematic optimization[J]. Journal of Mechanisms and Robotics, 2014, 6(4): 041008. DOI:10.1115/1.4027742
[11] DONG C, LIU H, YUE W, et al. Stiffness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a novel 5-DOF hybrid robot[J].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18, 125: 80-93. DOI:10.1016/j.mechmachtheory.2017.12.009
[12] XU P, CHEUNG C F, LI B, et al. Kinematics analysis of a hybrid manipulator for computer controlled ultra-precision freeform polishing[J].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17, 44: 44-56. DOI:10.1016/j.rcim.2016.08.003
[13] 刘建坤.基于五自由度并联机构的隔振平台研究[D].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7-19.
LIU J K.Research of a vibration iso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5-DOF parallel mechanism[D].Harb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3: 7-19(in Chinese).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13-1014080959.htm
[14] SUN T, SONG Y M, DONG G, et al. Optimal design of a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three rota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J].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12, 28: 500-508. DOI:10.1016/j.rcim.2012.02.002
[15] 杨会, 房海蓉, 李典, 等. 一种新型并联灌注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和多目标优化[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8, 44(3): 568-575.
YANG H, FANG H R, LI D, et al. Kinematics analysis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novel parallel perfusion robot[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8, 44(3): 568-575. (in Chinese)
[16] XIE F, LIU X J, WANG J, et al. Kinematic optimization of a five degrees-of-freedom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large orien-tational workspace[J]. Journal of Mechanisms and Robotics, 2017, 9(5): 051005. DOI:10.1115/1.4037254
[17] LIU C H, LI R M, YAO Y A. An omnidirectional rolling 8U parallel mechanism[J]. Journal of Mechanisms and Robotics, 2012, 4(3): 034501. DOI:10.1115/1.4006657
[18] KONG X, GOSSELIN C M. Type synthesis of parallel mechanisms[M]. Berlin: Springer, 2007.
[19] JOSHI S A, TSAI L W. Jacobian analysis of limited-DOF parallel manipulators[J].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2002, 124(2): 254-258. DOI:10.1115/1.1469549
[20] TSAI L W. Robot analysis and design:The mechanics of serial and parallel manipulators[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9.
[21] 赵永生, 郑魁敬, 李秦川, 等. 5-UPS/PRPU 5自由度并联机床运动学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04, 40(2): 12-16.
ZHAO Y S, ZHENG K J, LI Q C, et al. Kinematic analysis of 5-UPS/PRPU 5-DOF parallel machine tool[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4, 40(2): 12-16. (in Chinese)


相关话题/结构 运动 空间 工作 设计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六相永磁容错轮毂电机多物理场综合设计方法*
    电动装甲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相比于传统装甲车辆,电驱动装甲车省去了传动轴等机械部件,对车的牵引力控制可直接通过电机控制器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整车机动性[1-2]。轮毂电机作为电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优劣对整车系统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装甲车工况复杂多变,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电机更容易出现故障[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的热设计及优化*
    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原子陀螺仪中的激光泵浦光源,其热特性对仪器整体具有较大影响。伴随着半导体激光器其相关集成芯片的广泛研究与应用,其热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虽然半导体激光管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但工作时仍然有相当部分的电能转换为了热能,尤其是近年来,半导体可调谐激光器的设计与封装朝尺寸轻薄短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结冰条件下的飞行控制律重构设计方法*
    近年来,由飞机结冰而引发的飞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飞机结冰是指在飞行过程中遭遇结冰天气而机体表面产生结冰的现象,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飞机结冰问题,国内外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4],飞机的防/除冰系统也由此得到迅猛发展[5-7],但是仅依靠防除冰系统也无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航空发动机转子结构布局优化设计方法*
    目前,中国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研制正处于从测绘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过渡发展阶段,由于对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在设计上大多依赖于传统的工程设计经验。而对于一台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航空发动机来讲,单纯依靠长期积累的设计经验或测绘仿制不能满足其先进性的需求。所谓布局优化设计,即是结构构型的合理设计,只有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数字锁相解调器的优化设计*
    锁相解调器是一种抗噪能力强、高稳定性的微弱信号检测技术[1-9],常应用于多种检测系统[2-4]。一般情况下,微弱信号往往隐没在强噪声背景当中,而且其频率还会与谐波交叠在一起。如果不能有效快速地从强噪声中提取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的性能将会受到影响。另外,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下,往往还需要考虑其跟踪信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一种图像缩放算法的SoC协同加速设计方法*
    近年来由于机器视觉的飞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不同领域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常情况下,工程应用中的图像处理算法需要处理的图像数据很大,处理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提高处理速度在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必要的。在算法优化已经无法提高计算速度的前提下,将部分单一、耗时的图像处理操作用硬件来实现可以有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空间两点的视觉自主着陆导引算法设计*
    垂直起降无人机(UAVofthetypeVerticalTakeOffandLanding,VTOLUAV)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动目标跟踪、紧急着降以及危险救援等任务[1-2]中,这对其导引效率与精度要求越来越高[3]。由于GPS信号的局限性,基于视觉传感器的导引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4-5]。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芯片互联结构断裂失效的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
    电子设备在军事及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可靠性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集成电路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水平的提升,大型电子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复杂[1-2]。同时,电子芯片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芯片越来越小型化、集成化,其内部的互联结构,即焊点的数目众多且尺寸微小。焊点作为起机械支撑和电气连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改进的动态Kriging模型的结构可靠度算法*
    当现有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应用于复杂的工程结构时,往往面临巨大的挑战[1],功能函数通常是高度非线性甚至是隐式的,而且需要借助有限元分析(FiniteElementAnalysis,FEA)进行评估,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2-3]。一阶可靠度算法(FirstOrderReliabilityMethod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航路点布局的多目标网络结构优化方法*
    中国空域呈现碎片化、多元化特征,且部分区域航路网络结构与飞行流量分布的矛盾十分突出[1]。为了规避障碍空域,同时避免因节点失效而导致的网络崩溃,需进行航路网络结构优化。航路网络结构优化指通过调整航路点及航段的数量和位置以改变原有网络的性质和布局,从而实现优化目标[2]。根据规模大小,航路网络结构优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