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S波自旋单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粲夸克对*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底夸克偶素(bottomonium)是由正反底夸克(bottom)对组成的束缚态,ηb作为S波自旋单态的底夸克偶素,是能量最低的底夸克偶素。而对于底夸克偶素系统,由于底夸克质量mb≈4.7 GeV远大于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特征能标,从而强耦合系数αs≈0.2,因此可以认为底夸克对的湮灭过程可以用微扰量子色动力学(Perturbative Quantum Chromodynamics, PQCD)来描述,另外在底夸克偶素质心系中,底夸克的速度平方v2≈0.1,因此可以认为底夸克对和底夸克偶素之间的强子化过程可以用非相对论量子色动力学(Non-Relativistic Quantum Chromodynamics,NRQCD)[1]来描述。在NRQCD因子化方案中,重夸克偶素的产生和衰变可以展开成长程部分的矩阵元和短程部分的系数,长程部分的矩阵元可以按照重夸克偶素质心系中重夸克的速度平方v2来标度,而短程部分的系数可以按照αs来标度。由于底夸克偶素系统中αs≈0.2和v2≈0.1,所以在底夸克偶素衰变中按照αsv2的双重展开中微扰展开和相对论展开收敛行为都比较好,高阶修正会很小,理论上领头阶或者次领头阶的预言将会靠近真实的物理结果,从而ηb提供了良好的检验PQCD和NRQCD的平台。
文献[2]给出了近期的Υ和ηb衰变研究的综述。文献[3]也研究了Υ和ηb到轻夸克偶素和粲夸克偶素的辐射衰变。文献[4]研究了直到v4αs3阶的Υ到轻强子的衰变。文献[5]给出Υ和ηb衰变到ccg。文献[6]中也给出粲夸克对在Υ衰变中的产生。文献[7]给出了粲夸克对在χb介子衰变中的产生。另外BaBar实验组还测量得到单举过程Υ衰变到D介子的分支比Br[Υ→D+X]=(2.52±0.13±0.15)%[8]。在文献[9]中估计得Br[ηb→D*D]~10-5, Br[ηb→D*D*]~10-8。而这一过程的理论预言在文献[10]中却是10-3 < Br[ηb→D*D*] < 10-2,2个理论预言的差异在5个数量级。
本文选择研究ηb→cc,因为在理论上,粲夸克质量远大于QCD特征能标,所以这个过程不像末态为轻夸克或胶子的过程,非微扰效应比较小。在实验上,末态的粲夸克也可以通过含粲夸克的介子、重子来检验,信号明确,而且这类过程中,底夸克偶素的色八重态部分的短程系数远大于色单态部分的短程系数,因此可以通过实验来检验色八重态机制或者给色八重态矩阵元一个比较强的限制。
本文讨论了ηb到cc的衰变,以及ηb和Υ衰变到DD。ηb到cc的衰变,是一个在ηb系统中能检验色八重态机制的衰变道。而对于ηb和Υ衰变到DD,期望DD衰变道能给出一个探测ηb的线索和检验色八重态机制。
1 ηb衰变到cc和色八重态机制 在NRQCD因子化框架下[1],ηb到cc的衰变宽度为
(1)

式中:n包含自旋角动量量子数、轨道角动量量子数、总角动量量子数和颜色指标等量子数,能描述非相对论的bb态。在NRQCD中,长程矩阵元〈ηb|bb(n)|ηb〉可以按v2展开中,n的领头阶是1S10,然后是v4阶的1S083S181P18,其他中间态的贡献在更高阶。
按速度标度律,对于色八重态矩阵元有
(2)

由于色八重态1S081P18衰变到末态含cc的过程中要包含一个或者更多的胶子,从而受到αs的压低,所以这里只考虑色八重态树图过程bb(3S18)→cc的αs2阶贡献,色单重态圈图过程bb(1S01)→cc的αs4阶贡献和色单重态树图过程bb(1S01)→ccg的αs3阶贡献,典型的费曼图在图 1图 2中给出,其他费曼图可以通过交换胶子位置得到。
图 1 ηb→cc的费曼图 Fig. 1 Feynman diagram of ηb→cc
图选项




图 2 ηb(1S01)→ccg的费曼图 Fig. 2 Feynman diagram of ηb(1S01)→ccg
图选项




在数值计算中,相关参数选为mb≈4.7 GeV,mc≈1.5 GeV(mc为粲夸克质量),αs=0.22,色单重态矩阵元选取为〈ηb|bb(1S01)|ηb〉=3.8GeV3[6],以及ηb总宽度选取为Γtotb]=13 MeV[3],可以得到3S18的贡献为
(3)

(4)

在文献[10]中首先得到Br[ηb→ccg]=1.5-0.4+0.8%,并且估计得到遍举过程的分支比10-3 < Br[ηb→D*D*] < 10-2。对于Br[ηb→ccg],这里如果参数取为和文献[10]中一样,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色八重态矩阵元〈ηb|bb(3S18)|ηb〉可选取为文献[11]中格点QCD给出的矩阵元:
(5)

从而可以得到分支比为
(6)

Br[ηb→ccg]对胶子能量Eg的分布如图 3所示,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胶子高能量区域,胶子能量在0.4 mb到最大值0.9 mb之间的几率占到90%,在0.26 mb到最大值0.9 mb之间的几率占到96%。
图 3 归一化后相对的Br[ηb→ccg]对于胶子能量的分布 Fig. 3 Distribution of gluon energy of normalized relative Br[ηb→ccg]
图选项




2 Υ到DD的衰变 本文讨论了Υ和ηb到D介子的衰变。c夸克碎裂到D介子的几率选择为[12-13]
(7)

BaBar实验组已经测量得到D单举产生的分支比Br[Υ→D+X]=(2.52±0.13±0.15)%[8]。文献[6]中讨论了Υ到cc的衰变,可以直接得到色单态的单光子衰变部分对分支比Br[Υ→D+X]的贡献为
(8)

大约70%的Br[Υ→D+X]来源于色单态的单光子衰变部分贡献。即使将色单态三胶子衰变部分取为0,本文也可从实验值得到色八重态部分贡献的Br[Υ→D+X]大约是0.7%,而理论预言的色八重态的贡献为
(9)

忽略1S083P08这2部分的贡献,可以得到色八重态矩阵元〈Υ|bb(3S18)|Υ〉的最大值是〈Υ|bb(3S18)|Υ〉 < 2.8×10-4 GeV3。考虑到色单态矩阵元〈Υ|bb(1S01)|Υ〉=3.8 GeV3,色八重态矩阵元和色单态矩阵元的比值小于7.5×10-4,NRQCD给出的比值v4/(2Nc)≈1.7×10-3要比实验数据限定的上限大20倍以上。
本文还要讨论Υ和ηb到DD遍举衰变可以估计得到。色单态单光子过程衰变到DD末态过程Υ→γ*→DD的分支比可以通过e+e-→γ*→DD的截面来估计:
(10)

式中:正负电子对撞的质心系能量取为Υ的质量。Belle实验组测得正负电子湮灭中=10.6 GeV的产生截面[14]
(11)

理论上e+e-→γ*→DD是以单光子过程为主。引入正负电子湮灭到μ+μ-的截面:
(12)

则质心系能量是10.6 GeV时正负电子湮灭到μ+μ-的截面σ(e+e-γ*→μ+μ-)=769 pb。本文还需要将质心系能量从10.6 GeV演化到mΥ=9.46 GeV,文献[15]中给出e+e-→γ*→DD过程的产生截面对质心系能量的依赖关系为
(13)

而文献[16]中给出e+e-→γ*→DD过程的产生截面对质心系能量的依赖关系为
(14)

因此选取e+e-→γ*→DD过程的产生截面对质心系能量的依赖关系为
(15)

文献[8]中给出:
(16)

可得
(17)

还可通过碎裂函数另外估计遍举分支比,参考文献[12-13]给出了c→D的碎裂函数,几率选择文献[12-13]中给出的:
(18)

碎裂函数选择单参数无横动量依赖的Kartvelishvili碎裂函数[12-13]
(19)

式中:z=(ED+pD)/(Ec+pc),Ep分别为能量和动量,下标D和c分别表示D介子和c夸克。因为mcmD≈1.5 GeV,远小于mb≈4.7 GeV,所以可取z=ED/Ec。在文献[12]中给出αD
(20)

可以认为如果中间态的c夸克碎裂到末态的D介子的过程中丢失能量非常小,即丢失能量小于选取的截断δSmb时,末态不足以强子化到多体过程时,这时末态就是二体的遍举末态过程,从而可以得到cc→D*+D-的几率可以取为
(21)

cc→ D*+D*-的几率也可类似处理。取δS=0.13,可得
(22)

这种方法得到的理论预言与通过正负电子对撞中数据给出的理论预言数量级一致,而且符合很好,相对差异小于1/4,因此在后续分析中,类似的估计遍举衰变过程的分支比时,本文将选取δS=0.13。
还可利用碎裂函数给出色八重态部分遍举衰变的估计。如果认为Fock态中软胶子的能量远小于δSmb,类似色单态部分的做法,取上限〈Υ|bb(3S18)|Υ〉=2.8×10-4 GeV3和取δS=0.13,可以得到
(23)

可以和色单态部分的分支比互相比拟。
3 ηb到DD的衰变 本文已经得到色单态部分ηb衰变到粲夸克对的分支比,也利用碎裂函数讨论色单态部分的ηb→DD遍举末态分支比。同样取δS=0.13,可得
(24)

Br[ηb→D*+D*-]远远大于文献[9]中给出的10-8,但是远远小于文献[10]中给出的10-3 < Br[ηb→D*+D*-] < 10-2。而对于Br[ηb→D*+D*-]和文献[9]中的Br[ηb→D*+D*-]~10-5在同一个数量级。
由Br[ηb→ccg]对胶子能量的分布可知(见图 3),末态中胶子能量大的区域占主导地位。本文也可类似于利用碎裂函数来估计这一过程对遍举过程分支比的贡献。当要求末态2个D介子能量都大于(1-δS)mb时,可以得到这一部分对ηb→DD遍举末态分支比的贡献要小于10-6,比色单态1S01的圈图过程ηb(1S01)→cc→DD贡献的分支比要小一个数量级,从而可以忽略。
色八重态部分Br[ηb(3S18)→cc]也可对ηb→DD的遍举末态分支比产生贡献,如果认为色八重态的Fock态中软胶子的能量远小于δSmb,那么同样的利用碎裂函数来估计遍举过程的做法方法可得
(25)

需要指出的是,碎裂函数本是用来计算单举末态,此处利用碎裂函数来计算遍举过程的分支比是非常简略的估计,一方面是因为联合碎裂过程中没有考虑粲夸克对产生时是联合产生的,另外一方面忽略了强子化的动力学机制。这里利用截断来限制末态为遍举末态只是一个尝试,碎裂函数对于遍举分支比只能给出数量级的估计,而不能代替完整的结果。
4 结论 综合而言,在NRQCD的因子化框架下,研究了S波自旋单态的底夸克偶素ηb到cc的分支比,另外还讨论了S波自旋单态的ηb和自旋三重态的Υ衰变到DD遍举末态的分支比,得到如下结论:
1) 利用BaBar实验组测量得到Br[Υ→D+X]=(2.52±0.13±0.15)%,将其他的色单态部分贡献取为0,同时忽略其他色八重态bb(1S08)和bb(3P08)的贡献,可以得到色八重态矩阵元〈Υ|bb(3S18)|Υ〉的最大值是〈Υ|bb(3S18)|Υ〉 < 2.8×10-4 GeV3, 考虑到通过Υ的轻子衰变给出的色单态矩阵元〈Υ|bb(1S11)|Υ〉=3.8 GeV3,二者的比值小于7.5×10-4,NRQCD的速度标度律给出的比值v4/(2Nc)≈1.7×10-3要比实验的上限大20倍以上。
2) 得到色单态部分通过胶子圈图贡献Br[ηb(1S01)→cc]=5.1×10-3,而通过格点计算的矩阵元,可以得到色八重态Br[ηb(3S18)→cc]=4.6×10-3,色八重态部分和色单态部分可以比拟,虽然Br[ηb(1S01)→ccg]=24×10-3的色单态部分贡献比较大,但是ccg中胶子主要在高能量区域,因此此过程可以用来研究色八重态矩阵元。
3) 本文估算得色单态bb(1S01)部分的圈图过程给出ηb→DD遍举末态分支比Br(ηb→D*+D*-)=(1.4±0.2)×10-5,这一分支比远远大于在文献[9]中给出的Br[ηb→D*+D*-]≈10-8,同时还远远小于在文献[10]中给出的10-3 < Br[ηb→D*+D*-] < 10-2。矢量粒子加标量粒子末态Br(ηb→D*+D-)=(1.9±0.3)×10-5和在文献[9]中得到的Br[ηb→D*+D*-]~10-5在同一个数量级。而色八重态部分对遍举过程ηb→DD分支比的贡献和色单态部分的贡献在同一个数量级。
相关预言可以通过BelleⅡ的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得到更多强子化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BODWIN G T, BRAATEN E, LEPAGE G P. Rigorous QCD analysis of inclusive annihilation and production of heavy quarkonium[J]. Physical Review D, 1995, 51(3): 1125-1171.
[2] PATRIGNANI C, PEDLAR T K, ROSNER J L. Recent results in bottomonium[J]. Annual Review of Nuclear and Particle Science, 2013, 63(1): 21-44. DOI:10.1146/annurev-nucl-102212-170609
[3] GAO Y J, ZHANG Y J, CHAO K T. Radiative decays of charmonium into light mesons[J].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6, 23(9): 2376-2378. DOI:10.1088/0256-307X/23/9/008
[4] SANG W L, CHEN H T, CHEN Y Q. Order-v4 relativistic corrections to Υ inclusive decay into a charm pair[J]. Physical Review D, 2012, 86(11): 114004. DOI:10.1103/PhysRevD.86.114004
[5] FRITZSCH H, STRENG K H. Quarkonium decay into heavy quark flavors[J]. Physics Letters B, 1978, 77(3): 299-303. DOI:10.1016/0370-2693(78)90711-6
[6] ZHANG Y J, CHAO K T. Upsilon decay to two-charm quark jets as a probe of the color octet mechanism[J]. Physical Review D, 2008, 78(9): 094017. DOI:10.1103/PhysRevD.78.094017
[7] BODWIN G T, BRAATEN E, KANG D, et al. Inclusive charm production in χb decays[J]. Physical Review D, 2007, 76(5): 054001. DOI:10.1103/PhysRevD.76.054001
[8] PATRIGNANI C, AGASHE K, AIELLI G, et al.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J]. Chinese Physics C, 2016, 40: 100001. DOI:10.1088/1674-1137/40/10/100001
[9] JIA Y. Which hadronic decay modes are good for ηb searching:Double J/ψ or something else?[J]. Physical Review D, 2008, 78(5): 054003. DOI:10.1103/PhysRevD.78.054003
[10] MALTONI F, POLOSA A D. Observation potential for ηb at the Tevatron[J]. Physical Review D, 2004, 70(5): 054014. DOI:10.1103/PhysRevD.70.054014
[11] BODWIN G T, LEE J, SINCLAIR D K. Spin correlations and velocity-scaling in color-octet NRQCD matrix elements[J]. Physical Review D, 2005, 72(1): 014009.
[12] SEUSTER R, ABE K, AIHARA H. Charm hadrons from fragmentation and B decays in e+ e- annihilation at =10.6 GeV[J]. Physical Review D, 2006, 73(3): 032002. DOI:10.1103/PhysRevD.73.032002
[13] ZENAIEV O. Charm production and QCD analysis at HERA and LHC[J].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 2017, 77(3): 151. DOI:10.1140/epjc/s10052-017-4620-4
[14] UGLOV T, ABE K, ABE T. Measurement of the e+ e-→D(*)+D(*)- cross-sections[J]. Physical Review D, 2004, 70(7): 071101. DOI:10.1103/PhysRevD.70.071101
[15] LIU K Y, HE Z G, ZHANG Y J,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e+ e-→D(*)+D(*)- processes observed by Belle[J]. Journal of Physics G, 2010, 37(4): 045005. DOI:10.1088/0954-3899/37/4/045005
[16] BRODSKY S J, LEPAGE G P. Helicity selection rules and tests of gluon spin in exclusive QCD processes[J]. Physical Review D, 1981, 24(11): 2848. DOI:10.1103/PhysRevD.24.2848


相关话题/过程 文献 实验 电子 检验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基于Hammerstein结构的电子节气门动态非线性建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节气门(ElectronicThrottleBody,ETB)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的机械式节气门相比,ETB能够快速精准控制节气门的开度,发挥发动机最佳性能,提高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1]。ETB系统由直流电机、减速齿轮箱、节流板、复位弹簧、位置传感器等组成,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电力线谐波辐射对电离层高能电子的影响*
    太阳活动和电离层环境的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是缺乏人类活动(比如电力系统、电波发射站等)对电离层环境产生的影响的系统研究[1-2]。电力线谐波辐射(PowerLineHarmonicRadiation,PLHR)是一种在空间电离层中观测到的来自于地面电力系统的电磁波辐射现象。其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特征交叉检验的实时视觉里程计方法*
    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导航系统中,里程计是用于持续获得系统六自由度姿态信息的一种装置,在路径规划及自动避障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视觉里程计[1]能以低代价进行高精度的姿态解算,近些年受到了广泛关注。根据在视觉系统中使用的相机数量,视觉里程计分为单目和双目2种配置。单目配置的视觉里程计主要在三维环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微重力下相变储能单元融化过程数值模拟*
    航天器在轨运行时,轨道外热流周期性变化导致某些载荷的热环境也呈现周期性变化[1]。相变热控技术特别适用于具有周期性工作的设备和部件[2]。当相变材料与发热部件的接触界面温度高于相变材料的熔点时,相变材料融化并吸收发热部件释放的热量,使界面温度保持在相变点附近;当接触界面温度低于相变材料的熔点时,相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熔化过程数值模拟*
    基于固液相变材料的相变储能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其储能原理是:当温度高于相变温度时,材料吸收热量由固态变为液态,当温度低于相变温度时,材料释放热量由液态变为固态,该过程为可逆过程,而且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是一个等温或近似等温的过程,相变前后材料体积变化小。因此,固液相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同轴旋转圆台环隙流动机制及实验研究*
    两同轴旋转圆柱环隙内的流动称为泰勒库特流,是一百多年来历久弥新的研究对象,对于研究湍流、流体稳定性等有重要学术意义[1]。泰勒库特流具有在狭小空间内存在高剪切力的流动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中掺混、碾磨、萃取等设备[2-7]。两同轴旋转圆台环隙的流动是经典泰勒库特流的一种扩展研究。圆台环隙内流动相比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三床型机载制氧系统控制设计与实验验证*
    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是基于变压吸附的原理,通过循环改变分子筛吸附和解吸附压力实现氧气和氮气分离的重要机载系统[1-4]。变压吸附是应用广泛的气体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使气体在高压下吸附、在低压下解吸附再生而形成周期性操作[5-8]。国内外对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的研究主要基于两床型机载制氧系统,且集中在系统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近邻传播聚类的航空电子部件LMK诊断模型*
    针对航空电子设备故障特点开展故障诊断算法及其应用的研究,已成为提升航空保障能力的关键。航空电子设备及其子系统故障模式多样[1-4],各功能模块交联关系复杂,这些存在的问题使得征兆与故障之间不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增加了故障诊断的难度和复杂性[5-7]。当前,基于核的学习算法,例如支持向量机(Supp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BLDC电机温度退化多段Wiener过程建模*
    无刷直流(BrushlessDC,BLDC)电机调速和启动特性好,运转转矩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驱动装置和伺服系统中[1]。王玲玲等[2]利用传统零失效试验的方法对电机的平均寿命进行了验证,给出了评定该批次电机产品是否通过验收的试验方案,由于所需试验时间较长,初步探讨了利用加速寿命试验对某电机的平均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统计α算法的过程挖掘*
    工作流技术逐渐成为大型企业管理业务流程的主要工具,其中工作流建模是工作流管理的基础,也是决定业务流程管理是否科学的先决条件,因此需要利用过程挖掘思想进行工作流建模,确保业务流程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过程挖掘是从事件日志中发现过程、控制、数据、组织和社会结构等信息的重要工具,该工具有助于分析和改进已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