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跨声速副翼效率高精度静弹分析及试飞验证*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静气动弹性 (简称静弹) 是现代战机设计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分析结果对飞行控制及飞行载荷设计均有重要影响。其中,副翼效率的静弹分析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这是因为副翼一般处于机翼的外侧,弹性变形量相对较大,弹性变形对舵面效率的影响非常显著,美国气动弹性领域著名的AAW (Active Aeroelastic Wing) 项目就是由某型超声速战机出现副翼反效问题所引发,并针对F-18战机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1-4]
副翼效率静弹分析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跨声速区域,在此速度区域,副翼表面常会出现局部激波及激波附面层干扰等强非线性现象,同时激波位置和强度会随着舵面弹性变形而改变,气动和结构之间表现出非线性强耦合特征,给静弹分析带来很大困难。
目前,针对上述问题,工程设计上一般还沿用基于面元法和结构耦合的线化分析方法,分析精度难以令人满意,分析结果用于飞控设计后可导致地面仿真结果和实际飞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近年来,基于计算流体力学 (CFD)/计算结构动力学 (CSD) 耦合的高精度静弹分析方法快速发展。在网格变形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方法,并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应用。张伟伟[5]、张来平[6]等总结了网格变形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超限插值法、弹簧法、Delaunay背景网格插值法、径向基函数插值法等给出了详细的介绍及比较。在应用方面,Prananta和Meijer[7]将CFD/CSD耦合方法用于F-16飞机的全机跨声速静弹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见,基于CFD/CSD耦合的高精度静弹分析方法理论上可以较好解决跨声速副翼效率的静弹问题,但从工程适用角度及目前的应用情况看,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①舵面偏转后局部网格变形鲁棒性问题。由于用于网格变形的函数一般都是多阶连续的 (如径向基函数),用于连续变形问题效果较好,但舵面的存在经常导致局部变形出现间断,从而导致网格变形失败,尤其是用于附面层网格时。②分析结果缺乏有效验证。CFD/CSD耦合方法目前用于整体翼面类问题的分析较多,用于舵面效率的分析相对较少,分析结果更是缺乏试验或试飞的有效验证,用于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亟待检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网格及虚拟位移的网格变形方法,对于迭代中出现的非物理振荡、非一致收敛问题,在迭代策略、收敛判据方面也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将上述方法用于某型战斗机跨声速副翼效率的静弹分析,为验证分析结果,开展了静弹试飞辨识,两者吻合良好,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以满足跨声速副翼效率高精度静弹分析的需求,对于提高静弹工程设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计算模型及网格 本文计算模型为某型战斗机,包括机身、机翼及尾翼等全部部件,机翼上的舵面包括前缘襟翼、后缘襟翼以及副翼。
气动网格采用非结构混合网格,全机网格总数约为450万,其中用于模拟附面层流动的三棱柱网格数约为220万,第1层三棱柱网格距离壁面10-4 m,所有舵面均单独分区生成网格,机翼表面网格及剖面空间网格如图 1所示。
图 1 机翼非结构混合气动网格 Fig. 1 Non-structural hybrid aerodynamic mesh of wing
图选项




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经地面振动试验 (GVT) 修正后的全机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翼面部分模型如图 2所示。
图 2 机翼动力学有限元模型 Fig. 2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wing
图选项




2 计算方法 为进行高精度的静弹分析,本文发展了基于Navier-Stokes方程求解器及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流固耦合计算方法,为了提高计算的精度和鲁棒性,本文重点在空间网格变形、松弛迭代、收敛判据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
2.1 空间网格变形 本文空间网格变形采用基于径向基函数的插值方法[8-11],该方法实质上是一种散乱数据的插值方法,因此对网格类型适应性很强,适合本文混合网格的变形插值。具体插值方法如下:
(1)

式中:ΔVΔS分别为空间网格和表面网格的位移;?ss为表面网格点之间的基函数矩阵;?vs为空间网格点和表面网格点之间的基函数矩阵。对于给定的网格,?ss?vs均为已知量。因此,当表面网格位移确定后,根据式 (1) 即可得到空间网格的位移。
为降低插值矩阵计算量,提高变形效率,在应用该插值方法的过程中,采用了贪心算法、函数空间子集逐级逼近等算法[12-15]
应用上述方法进行混合网格变形的难点集中在附面层网格上,因为其尺度非常小,如果变形连续,则问题不大,但在分析舵面问题时,由于舵面变形和主翼面变形一般并不连续,常会发生网格交叉,导致计算崩溃,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网格和虚拟位移的变形方法。
根据式 (1),空间网格点的位移由网格点的相对位置及表面网格位移决定,然而对于确定的流固耦合问题,这些已无法改变。网格产生交叉主要是因为用于插值的径向基函数是高阶连续函数,不能很好适应间断变形问题的处理,通过在间断变形处设置虚拟点和该点的虚拟位移,相当于在间断边界处强制增加了约束条件,可有效解决间断变形问题。在理论上表现为在式 (1) 中增加辅助项,假设局部存在虚拟表面网格,其虚拟位移为ΔS0,则空间网格位移可写为
(2)

根据径向基函数的性质,虚拟表面网格对临近空间网格将有显著影响,随着距离的增加,其影响量将急剧衰减,最终起到改善局部空间网格质量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只需要增加几个网格点即可,对于本文静弹分析中出现的网格间断变形情况 (见图 3), 其虚拟点设置如图 4所示 (共4个)。虚拟位移一般设为和其流向最近网格点的位移相等或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减。采用该方法前后的网格变形对比如图 5所示 (图 3B剖面),可见,虚拟点的存在明显缓解了间断变形处的网格挤压,负体积网格消失,达到了虚拟点的设置目的。
图 3 机翼表面网格变形情况 Fig. 3 Deformation of wing surface mesh
图选项




图 4 虚拟点的设置 Fig. 4 Dummy grids setting
图选项




图 5 虚拟点对空间网格变形的影响 Fig. 5 Influence of dummy grids on space mesh deformation
图选项




2.2 松弛迭代 常规的流固耦合迭代以本次结构变形作为下一次流体计算的外形,但本文在副翼效率的静弹分析中发现,由于存在局部激波,激波位置以及强度随静弹变形而改变后对机翼外段气动载荷影响显著,导致常规迭代方法产生非物理振荡。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改进的迭代方法——松弛迭代,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迭代步数N=1时,采用常规迭代方法,并记下该步结构位移X1
2) 迭代步数N=2时, 结构位移X2=(X1+X2)/2,X2为第2步的直接计算位移,X2为最终使用的松弛位移 (下同)。
3) 迭代步数N≥3时,XN=(XN-2+XN-1+XN)/3。
计算实践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后,可有效避免流固耦合出现非物理振荡并加速收敛。
2.3 收敛判据 流固耦合计算一般以翼尖最大位移作为收敛标准,但本文研究表明,在带舵面构型下,舵面和主机翼变形并不完全同步,翼尖位移收敛时,舵面上的变形并未收敛。因此,为提高计算精度,本文采用部件载荷作为收敛标准。
某部件第N步的第i分量残差定义如下:
(3)

式中:FNi为第N步第i分量载荷。
该部件第N步的第6分量综合残差为
(4)

当所有部件的综合残差均低于某一设定标准时,则认为迭代收敛。图 6给出了典型计算状态下副翼载荷与翼尖最大位移残差的收敛历程对比,可见以部件载荷作为收敛标准更准确。
图 6 不同收敛判据比较 Fig. 6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onvergent criterions
图选项




3 试飞辨识 在副翼效率的试飞辨识中,飞机主要进行滚转机动飞行,滚转方向的单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可以描述为
(5)

式中:CRDA、CRDR、CRP和CRβ分别为副翼、方向舵、滚转角速度以及侧滑角的滚转效率;δAδRωβIxx分别为副翼偏度、方向舵偏度、滚转速率、侧滑角和飞机绕滚转轴的转动惯量。式 (5) 右侧是已知惯性项,方程左侧的各项中,飞行参数都是已知的,各导数项均是待辨识的未知量。
式 (5) 可以抽象为如下形式:
(6)

式中:(β1, β2, …, βn) 为CRDA、CRDR等未知参数;(x1, x2, …, xn) 和y为可以从飞参记录仪读取的已知量。
每个试飞机动动作均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时间步,对任意一个时间步,均可以写出上述方程。当有n个时间步时,可以形成方程组,用矩阵形式表达为
(7)

一般来说,观测点数量n很大 (n m),方程组 (7) 是矛盾方程组。为了尽可能从矛盾方程组中提取出有效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对线性方程组进行改造。对方程组 (7) 中的每个方程都增加一个误差项ε,方程组变为
(8)

式中:ε为回归的误差。
定义误差函数如下:
(9)

如果一组b=(β1, β2, …, βn) 使得误差函数取得最小值,则称这一组b=(β1, β2, …, βn) 为矛盾方程组的最小二乘解,由此获得各参数的辨识结果。
4 计算结果及试飞验证 本文将第2节和第3节的方法用于某型战斗机跨声速副翼效率的静弹分析,选择Ma=0.95作为研究状态点,高度分别取H=3,6,9 km,副翼偏度δA±5°,下面给出详细的计算结果以及试飞验证情况。
4.1 刚性气动力验证 为保证静弹分析精度,本文首先进行了刚性气动力计算精度的验证。图 7给出了Ma=0.95时,全机升力系数CL、俯仰力矩系数Cm、机翼剖面 (副翼展向中部) 压力系数Cp分布和风洞试验结果对比。图中:α为迎角。可见,采用本文的计算网格及气动力计算方法可以获得满意的跨声速计算效果。
图 7 刚性气动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Fig. 7 Comparision of rigid aerodynamics between calculation and test values
图选项




4.2 静弹计算结果 图 8给出了Ma=0.95、α=4°、δA=5°、H=0 km状态下机翼变形情况。可见,机翼此时有明显的向上翘曲变形。
图 8 机翼气动网格变形 Fig. 8 Aerodynamic mesh deformation of wing
图选项




机翼的变形对翼面压力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图 9图 10给出了机翼上表面变形前后的压力分布云图以及副翼展向中间位置 (图 9中横线示位置) 剖面压力系数的比较。可见,变形前,副翼上表面存在明显的局部激波,变形后,由于后掠机翼的弯扭耦合效应以及副翼本身的弹性上偏变形导致激波位置显著前移,激波强度也明显减弱,表现出典型的跨声速静弹特征。
图 9 机翼上表面变形前后压力分布比较 (δA=5°) Fig. 9 Comparison of pressure contour of wing's upper surface before and after deformation (δA=5°)
图选项




图 10 副翼剖面压力系数分布比较 (δA=5°) Fig. 10 Comparison of aileron's section pressure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 (δA=5°)
图选项




图 11图 12给出了Ma=0.95、α=4°、δA=-5°、H=0 km状态下的机翼上表面变形前后的压力分布云图以及副翼展向中间位置 (图 9中横线位置) 剖面压力系数的比较。可见,在副翼上偏时,激波主要出现在主翼面上,但副翼的气动特性变得更为复杂,出现了近似力偶现象,该力偶使得副翼有继续上偏的趋势,导致弹性变形后,主翼面和副翼之间的激波强度稍加强,副翼上近似力偶的载荷分布也有所改变,总体上变化不大,表现出与副翼下偏时截然不同的静弹特征。
图 11 机翼上表面变形前后压力分布比较 (δA=-5°) Fig. 11 Comparison of pressure contour of wing's upper surface before and after deformation (δA=-5°)
图选项




图 12 副翼剖面压力系数分布比较 (δA=-5°) Fig. 12 Comparison of aileron's section pressure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 (δA=-5°)
图选项




4.3 试飞验证 本文所研究的某型战斗机在试飞期间针对跨声速副翼效率问题开展了广泛的静弹辨识试飞研究,试飞机动包括不同高度下的脉冲副翼操纵、横向扫频、稳定滚转等,根据第3节静弹试飞辨识方法,获得了不同高度下的副翼效率参数。
图 13给出了Ma=0.95时不同高度下副翼静弹修正系数K试飞结果与本文计算结果的比较。可见,在低高度时 (大动压),两者的修正系数吻合良好,随着高度的增加 (动压减小),差别略增大,这主要由飞行迎角增大后气动力计算精度下降所致 (见图 7(a)图 7(b))。试飞参数表明,H=9 km时的飞行迎角比H=3 km时一般大约3°。
图 13 副翼效率静弹修正系数与试飞辨识结果的比较 Fig. 13 Comparison between static aeroelastic correction coefficient of aileron efficiency and test flight identification results
图选项




总体看来,本文计算结果和试飞辨识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文发展的高精度静弹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5 结论 针对CFD/CSD耦合方法在跨声速舵面效率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网格和虚拟位移的网格变形方法,在迭代策略、收敛判据等方面也做了诸多针对性改进设计,并将之用于某型战斗机跨声速副翼效率的静弹分析,为验证分析结果,开展了静弹试飞辨识研究,结果表明:
1) 跨声速区域,副翼表面出现局部激波等复杂气动现象且和弹性变形强烈耦合。
2) 副翼效率弹性修正系数和试飞辨识结果吻合良好。
上述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以满足现代战斗机对跨声速副翼效率高精度静弹分析的需求,对于提高静弹工程设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BOEHM B, FLICK P, SANDERS B, et al.Static aeroelastic response predictions of the active aeroelastic wing (AAW) flight research vehicle:AIAA-2001-1372[R].Reston:AIAA, 2001.
[2] HEEG J, SPAIN C V, FLORANCE J R, et al.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the active aeroelastic wing wind tunnel test program:AIAA-2005-2234[R].Reston:AIAA, 2005.
[3] WISEMAN C D, SILVA W A, SPAIN C V, et al.Transonic-small-disturbance and linear analyses for the active aeroelastic wing program:AIAA-2005-1995[R].Reston:AIAA, 2005.
[4] LEE D H, BALDELLI D H, LINDSLEY N J, et al.Static aeroelastic and open-loop aeroservoelastic analyses for the F/A-18 AAW aircraft:AIAA-2007-2135[R].Reston:AIAA, 2007.
[5] 张伟伟, 高传强, 叶正寅. 气动弹性计算中网格变形方法研究进展[J].航空学报, 2014, 35(2): 303–319.ZHANG W W, GAO C Q, YE Z Y. Research progress on mesh deformation method in computational aeroelasticity[J].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14, 35(2): 303–319.(in Chinese)
[6] 张来平, 邓小刚, 张涵信. 动网格生成技术及非定常计算方法进展综述[J].力学进展, 2010, 40(4): 424–447.ZHANG L P, DENG X G, ZHANG H X. Reviews of moving grid generation techniques and numerical methods for unsteady flow[J].Advances in Mechanics, 2010, 40(4): 424–447.(in Chinese)
[7] PRANANTA B B, MEIJER J J.Transonic static aeroelastic simulations of fighter aircraft:NLR-TP-2003-187[R].Toronto:[s.n.], 2003.
[8] FRANK R. Scattered data interpolation:Tests of some methods[J].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 1982, 38(175): 181–200.
[9] 林言中, 陈兵, 徐旭. 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在动网格技术中的应用[J].计算物理, 2012, 29(2): 191–197.LIN Y Z, CHEN B, XU X. Radial basis function interpolation in moving mesh technique[J].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2012, 29(2): 191–197.(in Chinese)
[10] 贾欢, 孙秦.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动网格技术应用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3, 32(4): 510–513.JIA H, SUN Q. Analyzing dynamic grid based on radial basis function[J].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3, 32(4): 510–513.(in Chinese)
[11] ALLEN C B, RENDALL T C S.Unified approach to CFD-CSD interpolation and mesh motion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s:AIAA-2007-3804[R].Reston:AIAA, 2007.
[12] SHENG C H, ALLEN C B. Efficient mesh deformation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s on unstructured meshes[J].AIAA Journal, 2013, 51(3): 707–720.DOI:10.2514/1.J052126
[13] RENDALL T C S, ALLEN C B.An efficient fluid-structure interpolation and mesh motion scheme for large aeroelastic simulations:AIAA-2008-6235[R].Reston:AIAA, 2008.
[14] 王刚, 雷博琪, 叶正寅. 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的非结构混合网格变形技术[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1, 29(5): 784–788.WANG G, LEI B Q, YE Z Y. An efficient deformation technique for hybrid unstructured grid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s[J].Journal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2011, 29(5): 784–788.(in Chinese)
[15] 谢亮, 徐敏, 张斌, 等.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高效网格变形算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 2013, 32(10): 141–145.XIE L, XU M, ZHANG B, et al. Space points reduction in grid deforming method based on radial basis functions[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 2013, 32(10): 141–145.(in Chinese)


相关话题/计算 空间 结构 技术 设计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全程恒定基座姿态零扰动的空间机械臂轨迹规划*
    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发展,空间机械臂在航天器在轨维护、空间站在轨装配和空间目标捕获等复杂任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为节约燃料消耗并提高任务可靠性,空间机械臂的最佳工作模式是基座的位置和姿态均不受控的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Free-FloatingSpaceRobot,FFSR)模式[4]。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神经网络的撞球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研制并开始代替人脑网络进行感知、决策与控制等行为。撞球机器人作为一个有趣的研究对象,一直受到计算机、数学和应用物理等领域研究者们的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起,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机器人被设计、制造用以模仿、学习人类打球的行为[1-3]。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计算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密均匀度设计与分析*
    以高分侦查为代表的航天任务对航天器姿态稳定度和超静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航天器在空间运动,其姿态受多源扰动影响,而这些扰动包含多种振动模态且频率分布范围广,传统姿态控制回路带宽很低且响应速度很慢,无法有效抑制超出姿控系统带宽的高频扰动[1]。主动磁悬浮轴承(ActiveMagneticBearing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MBD模型本体建模及检索技术研究与应用*
    随着制造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化建模技术的广泛采用,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大型装备制造业逐渐采用了基于模型定义(ModelBasedDefinition,MBD)的全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方法[1]。中国的MBD全三维数字化设计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基于CATIA、UG、Pro/E的全三维设计规范不断完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新型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束焊是利用加速和聚焦的电子束流轰击置于真空或非真空中的焊件,将电子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被焊金属熔化形成焊缝的一种焊接方式。电子束焊是高能束焊的一种,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焊缝深宽比大、焊接变形小、可控精度高、在真空环境下焊缝纯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核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TBM液压管道抗振结构设计方法*
    全断面硬岩掘进机(TunnelBoringMachine,TBM)是在恶劣环境中进行掘进作业的大型隧道挖掘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岩石破碎所产生的强烈振动、隧道爆破带来的振动、TBM的自激振动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振动,使得掘进机上的液压系统工作在强振动的恶劣工况下[1-2],液压管道是液压系统的重要元件,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空间立体信息缺失对机械臂遥操作任务的影响*
    当前以空间站机械臂、星球探测器为代表的空间遥操作机器人在国际空间研究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空间站建设和空间探索等任务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3]。空间站远程机械臂操作系统主要由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控制[4-5]。由于空间位置的限制主操作员主要利用3个视频反馈系统进行调控,包括机械臂上摄像头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新型非接触式径向C4D传感器优化设计*
    基于电导检测的流体参数测量是流体参数测量领域的经典方法之一,然而现有的电导测量技术多采用接触式的测量方法,电极表面与管道内被测流体直接接触,易发生电极极化、电化学腐蚀等问题[1-8],从而对测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限制了其在工业测量中的应用。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检测(CapacitivelyCoupl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差动活塞式燃气自增压系统参数设计方法*
    液体姿轨控发动机燃气自增压系统是利用可贮存的增压介质(通常为单组元液体工质)分解产生热气对推进剂贮箱进行增压的系统。其增压介质分解后生成的燃气大部分流向系统外部,对外部推进剂贮箱增压,而剩余的小部分燃气流回系统的自身工质贮箱实现对增压介质的增压,从而保证系统连续循环地工作。这样,动力系统中不再使用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Work-Conserving的CICQ结构中单组播分组调度算法*
    ?当前通信网络业务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网络电视等组播业务快速增长。作为构建网络通信重要设施的交换机,其能否有效支持单播、组播混合调度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通信的传输效率和通过量。就交换结构而言,输出排队(OutputQueuing,OQ)结构有N(输入输出端口数目)倍加速比的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