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烟气覆盖表面红外温度测量的实验分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在很多领域中,物体表面的温度都是非常重要的监测参数,对其进行在线连续稳定测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1-2]。目前,实际应用中一般都采用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如热电偶、热电阻等[3-4]。接触式测温的测量精度高,但会对被测物体原本温度场产生影响,且氧化、还原和腐蚀等恶劣测温条件会造成热电偶等测温元件的损坏。另外,热电偶的布置数量常常受到限制,测点有限,无法获得整个蒸汽管道的温度分布情况[5]。相比而言,辐射测温法是非接触式的,能够克服上述缺点,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由于光谱发射率的影响,辐射高温计的温度示值并不是物体的真实温度,有辐射温度、亮度温度和比色温度。若想知道壁面的真实温度,就需要对上述温度进行发射率修正,以往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发射率修正法、逼近黑体法、辅助源法和偏振光法[6-10]
Liu等[11-12]通过求解辐射反问题的方法,反演了半透明介质的边界温度,随后又研究了湍流与辐射的耦合作用,分析了湍流脉动火焰的温度场反演的影响。若要通过辐射方法来测量过热器表面的温度,必然要考虑管壁的发射率、烟气中飞灰等参与性介质的辐射特性的影响,因此所获得的辐射信号是管道壁面和烟气整体的辐射信号,为了获得管道壁面温度特征,需将以上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探索管道壁面温度、烟气流动参数和辐射信号之间的关系,进而寻找合适的算法来对辐射信号进行修正,从而获得管道壁面的真实温度。
根据红外热成像测温原理以及辐射传输理论,本文基于源项多流法建立了烟气流下过热器壁面红外测温模型,系统分析了烟气中飞灰对红外热成像测温的影响。搭建了温度测量实验装置,用标定好的CCD相机对在烟气流下的金属表面进行了温度测量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反演方法修正红外测温以提高烟气遮蔽下壁面红外测温精度的设想。
1 测量原理 红外测温法是利用红外CCD相机接收被测物体表面的辐射来确定被测物体的温度。实际测量物体温度时,红外CCD相机接收到的有效辐射包括3部分:物体自身的发射、环境的反射和介质的参与,如图 1所示。红外CCD相机通常工作在2~5 μm、8~13 μm等不同波段,对于单色法测温来说,需要在镜头中加入一个滤波片,只允许某一窄波段的光通过,探测器接收该波段的辐射能后,将其转化为一个与能量成正比的电信号。红外测温的通用基本公式为[13]
图 1 红外测温有效辐射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of effective radiation in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图选项




(1)

式中:V为探测器的电压信号;A为CCD相机的最小空间张角所对应的目标的可视面积;d为该目标到CCD相机之间的距离;τλ为介质在波长为λ下的透过率;ελ, obj为物体的光谱发射率;ελ, media为介质的等效光谱发射率;Eobj为物体表面发射的能量;Erefl为周围环境投射到物体表面的能量;Emedia为介质发射的能量。
普朗克定律是红外测温技术的理论基础,其揭示了黑体辐射能量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波长下的分布规律,数学表达式为
(2)

式中:E为黑体的光谱辐射力;c1=3.741 5×10-12 W/cm2为第一辐射常数;c2=1.438 8 cm·K为第二辐射常数;T为黑体的绝对温度。
2 测量系统 图 2为金属壁面红外测温实验系统。系统主要由红外CCD相机、红外镜头、振动筛和马弗炉组成。实验所选用的红外CCD相机的型号为MAG62,探测器类型为非制冷焦平面,像素为640×480,像素尺寸为17 μm,工作距离为250 mm,帧率为50 Hz。红外镜头为MAGNITY C f25F1,中心通过波长为10 μm,可以有效避开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峰,减少空气对辐射测温的影响。振动筛置于红外镜头和测温试件之间,用于模拟烟气中参与性介质飞灰对高温壁面温度测量的影响。振动筛轴向设有圆形的观察区,其中有可调节宽度的方形漏灰口,保证流速均匀稳定,实验时选用宽度分别为5、10、15、20、25和30 mm,用于模拟不同厚度烟气对高温金属壁面辐射的影响。马弗炉型号为SX2-4-10,功率为4 kW,具有温控功能,温度变化范围为20~1 000°C,马弗炉的侧盖中心开一个直径为100 mm的孔。本实验系统中金属试件的材料为15 CrMo,光学窗口所采用的材料为BaF,其在10 μm的波段有较高的透过率,透过率曲线如图 3所示。
图 2 金属壁面红外测温实验系统示意图 Fig. 2 Schematic of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metal surface
图选项




图 3 光学窗口的透过率曲线 Fig. 3 Transmittance curves of optical window
图选项




3 结果与讨论 3.1 分析模型 实验所用红外CCD相机在出厂时进行了标定,但由于实验室条件不同,因此需要对相机进行二次标定,标定实验在相机的工作距离下进行,采用的黑体炉是AMETEK公司生产的LANDCAL R1500T型黑体炉,其温度分辨率为1℃,稳定性 < 1 K/°C (温度设置为结束30 min以后),升温速率可以在30 min内达到1 450℃,发射率接近0.99。利用经过二次标定的红外CCD相机测量试件表面的温度,设定马弗炉温度为250℃,稳定0.5 h,在灰斗中无飞灰加入时,直接获得的试件表面温度分布如图 4(a)所示,取x=0和y=02条线上的温度分布,如图 4(b)4(c)所示。可以看出,试件表面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平均温度为253 ℃,与马弗炉设定温度基本吻合,所产生的测温误差主要是马弗炉的温控热惯性大所导致。从图 4中还可以看出,整个试件温度的均匀性较好,因此可将此红外测温模型简化为一维大平板模型,如图 5所示。图中:ε为壁面的发射率;TwTg分别为壁面和飞灰的绝对温度;I0I分别为壁面发射和探测到的辐射强度;L为飞灰的厚度;κσs分别为飞灰的吸收和散射系数。
图 4 红外CCD相机测量的温度分布 Fig. 4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measured by infrared CCD camera
图选项




图 5 一维大平板红外测温模型示意图 Fig. 5 Schematic of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or 1D plane-parallel slab model
图选项




3.2 影响分析 由于镜头选择的中心波长为10 μm,可以有效地减小空气对红外测温的影响,在没有飞灰的区域可认为辐射传输不产生衰减。飞灰的温度为室温27℃,在恒定流速下测量[14]得到飞灰的吸收系数为45.6 m-1,散射系数为3.5 m-1,考虑各向同性散射,在设定马弗炉温度为527℃不变,调节振动筛的宽度为1~50 mm,利用源项多流法[15-16]计算出试件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能经过飞灰区域被吸收和散射后,被探测器接收到的能量大小,以试件中心直径为50 mm区域的平均能量作为特征能量,转化为壁面探测温度Td变化曲线后如图 6所示。可以看出,随着飞灰介质厚度的增加,探测器测量得到的温度呈指数降低,因此烟气中飞灰对金属壁面温度测量的影响不能被忽略。
图 6 红外CCD相机探测温度随振动筛宽度的变化曲线 Fig. 6 Variation curve of detected temperature measured by infrared CCD camera with width of vibrating screen
图选项




保持振动筛的宽度为20 mm不变,利用相同的飞灰保持流速恒定,即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飞灰温度恒定,马弗炉的设定温度为27~527℃,利用源项多流法计算出探测器的视在温度变化曲线如图 7所示。可以看出, 随着马弗炉设定温度的增加,探测器的视在温度与表面的真实温度之间的温差在增大,即在当前工况下测量误差增大。
图 7 红外CCD相机探测温度随表面真实温度的变化曲线 Fig. 7 Variation curve of detected temperature measured by infrared CCD camera with surface real temperature
图选项




马弗炉温度设定为250℃,振动筛的宽度分别为5、10、15、20、25和30 mm时,通过本文的测量设备得到的视在温度如图 8所示。以源项多流法计算得到的视在温度为参考,从图 8中可以看出,测量温度和模拟温度吻合的较好,最大误差为9.2℃。若利用红外CCD相机测量得到的视在温度作为测量值,源项多流法作为正算模型,就可以利用反演的方法对视在温度进行校正,该技术可应用于电站锅炉高温过热器表面温度在线检测领域。
图 8 不同振动筛宽度下测量与模拟的表面温度比较 Fig. 8 Comparison between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temperatures of surface at different widths of vibrating screen
图选项




4 结论 本文开展了烟气对锅炉壁面红外测温影响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建立了用于模拟烟气遮蔽条件下壁面的红外测温的源项多流法分析模型,并设计搭建了相应的实验系统。
2) 分析了表面温度和烟气厚度对探测器测量所得的视在温度的影响,得出视在温度随着烟气厚度的增加呈指数降低,随壁面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长。
3)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匹配较好,提出利用反演方法修正红外测温以提高烟气遮蔽下壁面红外测温精度的设想,可将其应用到电站锅炉高温过热器的温度在线测量领域。

参考文献
[1] 段远源, 刘东, 杨震. 锅炉过热器炉内壁面温度红外测量信号的波动特征及数据处理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8): 1–5.DUAN Y Y, LIU D, YANG Z.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of infrared measurement signal of superheaters inner wall temperature in utility boiler[J].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12, 32(8): 1–5.(in Chinese)
[2] 袁益超, 陈之航, 王国华, 等. 大容量电站锅炉汽温问题及过热器与再热器超温爆管原因的分析[J].动力工程, 1994, 14(6): 21–28.YUAN Y C, CHEN Z H, WANG G H, et al. The problem of steam temperature in large-capacity power plant boiler and analysis of the tube explosion of superheater and reheater[J].Power Engineering, 1994, 14(6): 21–28.(in Chinese)
[3] ALWAALY A A Y, PAUL M C, DOBSON P S. Effects of thermocouple electrical insulation on the measurement of surface temperature[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5, 89: 421–431.DOI:10.1016/j.applthermaleng.2015.06.020
[4] CHILDS P R N, GREENWOOD J R, LONG C A. Review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J].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00, 71(8): 2959–2978.DOI:10.1063/1.1305516
[5] DUDAS J.Characterization and avoidance of in-field defects in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D].Burnaby:Simon Fraser University, 2008.
[6] JONES T E, URQUHART M E, BADDELEY C J.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adsorption of the chiral modifier, (S)-glutamic acid, on Ni {111}[J].Surface Science, 2005, 587(1): 69–77.
[7] LIU W, JIA X H, JIA Z Y, et al. Fast dimensiona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experiment of the forgings under high temperature[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1, 211(2): 237–244.DOI:10.1016/j.jmatprotec.2010.09.015
[8] MIYAMOTO T, ISHIZAWA H, NITTA Y, et al. Evaluation of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extile goods by infrared image measurement method[J].Journal of Textile Engineering, 2006, 52(1): 37–41.DOI:10.4188/jte.52.37
[9] TANK V, DIETL H. Multispectral infrared pyrometer f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with automatic correc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emissivity[J].Infrared Physics, 1990, 30(4): 331–342.DOI:10.1016/0020-0891(90)90049-2
[10] 李云红, 孙晓刚, 原桂彬. 红外热像仪精确测温技术[J].光学精密工程, 2007, 15(9): 1336–1341.LI Y H, SUN X G, YUAN G B. Accurate measuring temperature with infrared thermal imager[J].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2007, 15(9): 1336–1341.(in Chinese)
[11] LIU L H, LI B X. Inverse radiation problem of axisymmetric turbulent sooting free flame[J].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 2002, 75(4): 481–491.DOI:10.1016/S0022-4073(02)00032-8
[12] LIU L H, TAN H P, LI B X. Influence of turbulent fluctuation on reconstruction of temperature profile in axisymmetric free flames[J].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 2002, 73(6): 641–648.DOI:10.1016/S0022-4073(01)00183-2
[13] YANG Z, ZHANG S C, YANG L. Calculation of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n non-Lambertian objects[J].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2010, 30(8): 2093–2097.
[14] 齐宏, 牛春洋, 张丽琴, 等.高温半透明介质折射率及吸收系数反演测量装置及方法:201510607276.0[P].2015-12-30.QI H, NIU C Y, ZHANG L Q, et al.A kind of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ement of refractive index a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high temperature semitransparent media:201510607276.0[P].2015-12-30(in Chinese).
[15] NIU C Y, QI H, HUANG X, et al. Simultaneous reconstruction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radiative properties in participating media using a hybrid LSQR-PSO algorithm[J].Chinese Physics B, 2015, 24(11): 114401.DOI:10.1088/1674-1056/24/11/114401
[16] 王伟, 钟万里, 林介东, 等. 电站锅炉高温烟气对壁面红外测温的影响[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6(1): 87–89.WANG W, ZHONG W L, LIN J D, et al.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boiler flue gas on infrared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J].Instrument Technique and Sensor, 2016(1): 87–89.(in Chinese)


相关话题/测量 辐射 实验 信号 系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气液鼓泡床反应器中气泡行为光纤探针测量方法*
    鼓泡床反应器是一种气体为离散相、液体为连续相的两相流反应器,具有相间面积高、传质和传热速率快等特点,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1],对于固体为细颗粒的气液固反应体系,固体细颗粒较均匀地悬浮于液相中,液固可近似看作拟均相,故一般又称为气液(浆)鼓泡床反应器。气相以气泡形式与液相接触,气泡上升过程中会频繁发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机会策略的多态系统视情更换决策*
    对于复杂多态系统,为有效的减少维修资源消耗,降低系统故障带来的运行风险,需要对其进行视情维修。视情维修(condition-basedmaintenance)是从系统或部件状态性能的角度,发现其具有失效征兆时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维修[1]。此外对系统内部件进行维修分析时,还需要考虑部件间的经济相关性,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激光光谱法尿素水溶液液膜多参数同步测量*
    液膜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工业过程中[1-7]。例如汽车尾气脱硝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SCR)系统中尾气排放管上液膜的形成[8]。在SCR系统中,利用喷射装置在汽车尾气混合管中喷射车用尿素水溶液(尿素含量32.5%),尿素水溶液在高温下发生水解和热解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近场散射的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颗粒粒径及分布是目前颗粒测量的主要内容之一[1]。颗粒粒径的测量方法发展至今已有很多,早在20世纪80年代,各种颗粒测量仪器已达400多种。就其测量原理,可分为筛分法、显微镜法、沉降法、电感应法及光散射法等。在颗粒粒径的众多测量方法中,光散射法以其特有的优势--适用性强、粒径测量范围宽、测量重复性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光学原位法探针测量超低减排烟气*
    近些年来,我国人与环境关系日趋紧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以煤为主,从而造成了化工厂、燃煤锅炉、冶金厂和水泥窑炉等工业源的排放烟气中所含的SO2、NOx、颗粒物含量偏高,而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又是这些燃煤锅炉、化工厂、冶金厂和水泥窑炉等的燃烧污染物。此外,从使用方式上看,煤炭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非稳态及多约束下多层级系统器材配置优化方法*
    随着国家利益对海洋的依赖性日渐加深,而海洋问题日渐尖锐化、矛盾化及复杂化,中国的重大关切和利益都已转向海洋,海洋安全关乎到海上通道安全、经济安全,为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国防建设必须优先发展海军。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及舰船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海军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也对舰艇编队器材配置提出了新的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车载冷发射系统多刚体动力学快速仿真研究*
    在车载冷发射过程中,发射管内弹道压力载荷(简称管内弹道载荷)通过发射管底座(简称底座)传递到地面的同时会产生附加于发射车的附加载荷[1],附加载荷经过车架传递,作用在发射车支腿(简称支腿)上,发射管底座-车架支腿载荷比(简称底座支腿载荷比)表明了管内弹道载荷通过底座和支腿分散传递到地面上的分配关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差动活塞式燃气自增压系统参数设计方法*
    液体姿轨控发动机燃气自增压系统是利用可贮存的增压介质(通常为单组元液体工质)分解产生热气对推进剂贮箱进行增压的系统。其增压介质分解后生成的燃气大部分流向系统外部,对外部推进剂贮箱增压,而剩余的小部分燃气流回系统的自身工质贮箱实现对增压介质的增压,从而保证系统连续循环地工作。这样,动力系统中不再使用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压缩感知的近距离电磁辐射源定位方法*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越来越重要[1]。目前电磁兼容性故障定位主要采取改变状态确认和试探等方法[2-3],效率低、耗时长,测试的结果不准确,且不能直接对故障位置实施定位[4-5]。利用天线阵或雷达等辐射源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精度较高。但这类设备的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不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被试品辐射发射试验点位对测试结果影响*
    电磁辐射发射是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的核心考核内容之一,为了尽可能提高试验精度,该类测试需要在符合标准规定的开阔场或暗室中进行。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无线电磁信号越来越复杂,已经很难找到满足标准要求的开阔场试验环境,因此,电磁兼容半电波暗室已成为电子设备进行电磁辐射发射测试的主要场所。在暗室中进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