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安徽医科大学 /2014-04-01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206)

一、             培养目标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拥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初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             研究方向

1.     皮肤遗传病

2.     免疫性皮肤病、皮肤美容

3.     皮肤遗传药理

4.     过敏性皮肤病

5.     角化性皮肤病

6.     真菌性皮肤病

7.     皮肤生物信息

8.     皮肤遗传统计

9.     性传播疾病

 

三、             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为3-4年。修满规定学分后,如提前完成论文研究工作,可在第二年提前申请答辩(详见《安徽医科大学关于优秀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暂行规定》)。硕士生应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能延长。在职硕士生学习年限为3-4年。

 

四、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五、学位论文工作

(一)选题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调查及预实验研究等进行论文选题。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1.     选题应对本学科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能够对本专业的科研或临床医疗工作做出一定的实际贡献。

2.     选题一般应在研究方向范围内,要有利于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尽量与本专业或导师现有的研究课题或科研项目有关。

3.     选题应比前人的工作有所前进,能够提出新观点或新方法,而不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应在自己的选题范围内做查新工作。

4.     选题还要从研究条件和时间考虑,课题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研究材料和经费基本具备;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

(二)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确定选题后,应写出文献综述,并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最迟在进行预试验并有相关实验结果后进行开题报告,在第二学年末或第三学年初完成。在院系(教研室)内做开题报告,报告其选题依据和研究工作计划;参加者应对选题的创新性、科研设计的严密性、方法和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等进行评论。开题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记录填写在《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中,研究生在听取意见后,做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最后填写《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课题计划书》。

(三)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论文工作半年后,硕士生应向导师组汇报本阶段的论文工作情况、所遇到的问题、下一步的计划等,与会者对其汇报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使研究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进行。中期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记录填写在《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中。

(四)论文工作结束报告

论文工作研究工作完成准备撰写论文前,研究生应将其研究结果在系或教研室或课题组内做汇报,与会者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完整性、科学性进行评论,提出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等意见;并对论文撰写提出建议,以保证能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结束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记录填写在《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中。

(五)论文撰写与修改:

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执行。

(六)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按照《安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执行。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 专业技能训练内容、时间、时限

进行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各研究方向相关实验技术的训练和学习,时间安排在第一学年结束后。要求阅读英文文献不少于50篇。

(二) 教学活动实践内容、时间、时限

按照校研究生院及医院研究生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完成研究生教学实践活动及相关学时,时间安排在第二至第三学年。

(三)考核

基础理论课的考试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规定》执行;

专业课和专业英语以导师指导下自学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讲授以及英语口语讨论,内容包括皮肤性病学、医学遗传学等;考核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考核方式为闭卷;

教学及实践技能考核由教研室组织有关专家现场考核。

 

附表 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表

No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备注

1

皮肤性病科病房

2个月

 

2

皮肤病/性病门诊

12个月

 

3

皮肤美容门诊

1个月

 

4

皮肤病性病临床检验

2个月

轮转期间可调整

5

实验室平台

13个月

 

七、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经典著作

1.     《皮肤性病学》,张学军主编, 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现代皮肤病学基础》,张学军 刘维达 何春涤 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医学遗传学》,左伋 主编,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中英文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与投稿》张学军主编, 第1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SCI期刊

1.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     PLOS Genetics

3.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4.     Nature Genetics

5.     Nature

6.     Science

7.     Cell

8.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三)本学科、校图书馆订购的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期刊及相关图书,网上资源。

 

 

 

 

 

 

 

 

 

 

 


附表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0206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

M2013087

45

2.0

细胞信号转导及其研究技术

M2013009

40

2.0

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88

40

2.0

细胞培养技术

M2013012

60

3.0

表观遗传学原理与方法

M2013032

36

2.0

 

 

 

 

 

 

 

 

 

 

 

 

学术报告

 

 

3.0

临床与教学实践

 

 

2.0

文体活动

 

 

1.0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6学分且≥3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选修课≥7学分且≥3门,学术报告3学分,临床与教学实践2学分,文体活动1学分,总学分≥33分。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非学位课程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有所不同。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