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医科大学内科学(呼吸系病)研究生培养方案

安徽医科大学 /2014-04-01

 内科学(呼吸系病)研究生培养方案(100201)

一、培养目标

掌握内科学(呼吸系病)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和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前沿及其发展方向。能独立处理本专业的常见病。掌握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达到高年住院医师和助教工作水平。掌握一门外国语,至少完成一篇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硕士学位论文。

二、研究方向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肺癌的基础和临床;

3、肺部感染与细菌耐药机制

4、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

三、学习年限

三年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所有课程学习  

第二学期:进入学科学习,查阅文献,为选题作准备。

第二学年 第三学期:专业课学习,查阅文献,为选题作准备。书写综述,做开题报告

第四学期:参加临床工作,进一步查阅文献,进行课题研究。

第三学年 第五学期:继续进行临床及课题研究。

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进行资料整理、撰写论文及答辩。

四、课程设置

    见附表。

五、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一般应以临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改进医疗技术方法,提高医疗水平,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选题力求和国家、省部级基金等研究项目接轨。严格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暂行规定》执行,确定论文题目后由学科统一组织开题。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订学位工作计划,在第三学期末选题确定后开题,要求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步骤地进行科研工作,以达到预期目的,第四学期结束前作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至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后作论文工作结束报告。各阶段分别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归入本学科研究生后期培养档案。研究生科研原始资料必需完整,制备好各种图、表,并经整理、分析、撰写出论文,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学位论文准备两份,匿名评审(至少一篇送外单位)合格后,准备答辩工作,提出答辩申请,进行论文答辩。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 专业技能训练内容、时间、时限

进行呼吸内科专业各研究方向相关实验技术的训练和学习,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要求阅读英文文献不少于20篇。

(二) 临床实践内容、时间、时限

第三学期开始在住院总及副高以上的老师指导下,与科室住院医师一样安排临床一线工作,并协助上级医师带好实习医师的示教,进行临床教学能力的培养,参与病例讨论,总时间不少于一年。

(三)考核

基础理论课的考试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规定》执行;

专业进展课:成绩分两部分,各占50分。

1)以科室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形式进行,内容为特殊病例讨论分析及某个疾病诊断和/或治疗进展。主讲者每次10分,参会者每次5分计算。

2)要求相关专业方面进展综述一篇,统一命题,可二选一。

专业英语:

要求:能阅读Chest; Thorax;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期刊。如果发表SCI论文者为优秀,已被SCI论文接收为良好,一般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用英文书写读书报告1篇,作为及格评定。

临床技能考核由导师组负责进行现场考核并做出评估。主要考核是否具有规范的临床技能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

七、主要专业参考书

1.       1. 内科学(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第八版;

2.       实用内科学 陈灏珠主编;

3.       呼吸病学       朱元珏主编

4.       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    俞森洋主编

5.       X线诊断学(第一册 胸部) 宋独山主编

6.       内科学科中华系列杂志;

7.       国际呼吸杂志

8.       Chest

9.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0.    国家执业医师、护师“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师分册


附表

内科学(呼吸系病)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0201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自然辩证法概论

M2013068

18

1.0

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0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0

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M2013084

40

2.0

分子生物学

M2013010

80

4.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88

40

2.0

医学前沿文献阅读

M2013007

24

1.0

细胞培养技术

M2013012

60

3.0

药理实验方法学

M2013057

40

2.0

临床流行病学

M2013025

40

2.0

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M2013085

20

1.0

学术报告

 

 

3.0

临床与教学实践

 

 

2.0

文体活动

 

 

1.0

填写要求:

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6学分且≥3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选修课≥7学分且≥3门,学术报告3学分,临床与教学实践2学分,文体活动1学分,总学分≥33分。

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非学位课程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有所不同。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