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102)
一、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及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免疫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人才。
1.在政治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并具有为祖国、为人民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2.业务上要求有广泛的专业基础,有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要求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操作技术和科研常用方法,以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和技能,熟悉本研究方向国内、外最新成果及进展情况。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及团结协作的精神。能熟练地运用英语阅读书刊,写出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3.注意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研究方向为:1.肿瘤免疫;2.分子疫苗;3.固有免疫。
三、学习年限
1.脱产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一般公共课学习,专业基础课学习。
第二学期:专业基础课学习,自学专业课,查阅文献,书写综述,选题并学习实验技术。
第二学年 第三学期:查阅文献,开始预实验。做开题报告。
第四学期:进一步查阅文献,进行课题研究。
第三学年 第五学期:继续进行课题研究,进行资料整理,撰写论文投稿。
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进行资料整理、撰写论文及答辩。
2.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四年
具体安排除需参加教学工作和一定的教研室行政工作外,余则与脱产研究生同,只是课题研究时间延长一年,从第二学年起同教研室其它同志一样参加工作。
四、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五、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严格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暂行规定》执行,各导师指导研究生选题后,在第三学期末由基础医学院统一组织公开开题。选题确定后,一方面继续查阅文献、积累资料,一方面需要着手摸索和掌握研究的技术操作,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步骤地进行科研工作,以达到预期目的。课题研究工作如期进行后,要求研究生向导师小组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和论文工作结束报告。在第四学期结束前,由基础医学院统一组织研究生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中期考核)。考核合格后,至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后由学科组织作研究生课题结束报告。各阶段分别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归入本学科研究生后期培养档案。研究生科研原始资料必需完整,经整理、分析、撰写出论文,制备好各种图、表,准备答辩工作,提出答辩申请,进行论文答辩,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学位论文,争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 专业技能训练内容、时间、时限
进行免疫学专业各研究方向相关实验技术的训练和学习,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要求阅读英文文献不少于40篇。
(二) 教学活动实践内容、时间、时限
参加免疫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包括讲课与实验),不少于15学时,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在职研究生于第三学期开始则与教研老师一样安排教学。
(三)考核
基础理论课的考试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规定》执行;
专业课和专业英语以导师指导下自学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讲授以及英语口语讨论,内容包括分子免疫学等;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进行,考核方式为闭卷;
教学及实践技能考核由教研室组织有关专家现场考核。
七、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经典著作
1.金伯泉主编,医学免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英文原版,Medical Immunology (Tentfh Edition).
(二)权威期刊
1.中国免疫学杂志
2.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3.现代免疫学
4. Immunology
5.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6. J Immunol
7. Nature Immunology
附表
免疫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0102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号 |
总学时 |
学分 |
|
学
位
课
程 |
公 共 必 修 课 |
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
M2013001 |
80 |
4.0 |
医用统计方法 |
M2013024 |
60 |
3.0 |
||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M2013066 |
36 |
2.0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
M2013067/ M2013068 |
18 |
1.0 |
||
专 业 必 修 课 |
分子生物学 |
M2013010 |
80 |
4.0 |
|
细胞生物学 |
M2013021 |
60 |
3.0 |
||
医学科研设计 |
M2013026 |
40 |
2.0 |
||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
M2013005 |
40 |
2.0 |
||
专业进展课 |
M2013095 |
40 |
2.0 |
||
专业英语 |
M2013096 |
40 |
2.0 |
||
非 学 位 课 程
|
选
修
课 |
细胞培养技术 |
M2013012 |
60 |
3.0 |
医学实验动物学 |
M2013004 |
30 |
1.5 |
||
分子核医学技术与应用 |
M2013016 |
48 |
2.5 |
||
|
|
|
|
||
|
|
|
|
||
|
|
|
|
||
学术报告 |
|
|
3.0 |
||
临床与教学实践 |
|
|
2.0 |
||
文体活动 |
|
|
1.0 |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6学分且≥3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选修课≥7学分且≥3门,学术报告3学分,临床与教学实践2学分,文体活动1学分,总学分≥33分。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非学位课程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