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7)
一、 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遗传学领域研究型的专门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文献检索与阅读,医学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等实验设计与操作以及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
二、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1)皮肤病遗传学;(2)肿瘤遗传学;(3)肿瘤表观遗传学
三、 学习年限
1. 脱产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所有课程学习
第二学期:进入学科学习,查阅文献,为选题作准备。
第二学年 第三学期:专业课学习,查阅文献,为选题作准备。书写综述,做开题报告
第四学期:参加教学工作,进一步查阅文献,进行课题研究。
第三学年 第五学期: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进行资料整理、撰写论文及答辩。
2.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四年
具体安排除需参加教学工作和一定的教研室行政工作外,余则与脱产研究生同,只是课题研究时间延长一年,从第二学年起同教研室其它同志一样参加工作。
四、 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五、 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调查及预实验研究等,进行论文选题。选题的基本原则为:
1.选题应对本学科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能够对本专业的科研或临床医疗工作做出一定的实际贡献。
2.选题一般应在研究方向范围内,要有利于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尽量与本专业或导师现有的研究课题或科研项目有关。
3.选题应比前人的工作有所前进,能够提出新观点或新方法,而不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应在自己的选题范围内做查新工作。
4.选题还要从研究条件和时间方面考虑,课题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研究材料和经费基本具备;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
研究生在确定选题后,应写出文献综述,并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最迟在第三学期末在教研室内做开题报告,报告其选题依据和研究工作计划;参加者应对选题的先进性,科研设计的严密性,方法和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等进行评论。开题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记录于《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中,研究生在听取意见后,作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一式三份,分别报教研室、主管学院及研究生学院。
硕士生应按阶段在所在部系或教研室报告课题工作进展情况。
1、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论文工作半年后,硕士生应在部系或教研室或课题组内汇报本阶段的论文工作情况,所遇到的问题,下一步的计划等,与会者对其汇报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使研究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进行。中期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记录于《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中。
2、论文工作结束报告:论文研究工作完成,准备撰写论文前,研究生应将研究结果在部系或教研室或课题组内做汇报,与会者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完整性、科学性进行评论,提出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等意见;并对论文撰写提出建议,以保证能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结束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记录于《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中。
研究生毕业前需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并提交学位论文,在论文中应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作出详细的阐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位论文撰写的具体要求见《安徽医科大学申请学位发表论文规定》(校学位字[2012]9号)》。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硕士研究生除了完成规定最低学分外,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研究生党、团组织、研究生会以及研究生社团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导师在学术活动中需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
2.课程学习
按课程设置完成所需课程学分,考试课成绩需在75分(含75分)以上,考查课成绩需在60分以上(含60分)方可获得学分。
3.参加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
(1)参加学术活动5次以上或在学院范围内做学术报告1次;
(2)参加教学实践、生产实践或社会实践。
上述活动登记表、文献综述和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所在学院备案。参加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获得3学分。
4.撰写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进行开题论证前广泛阅读研究文献。应撰写中、英文综述各1篇。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所在学院备案。撰写综述获得1学分。
5.完成开题论证、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完成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最迟于第三学期进行论文选题、开题论证和中期考核。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需得到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讨论通过。
6.完成论文与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按照学校及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7. 考核方式
基础理论课的考试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规定》执行;专业课和专业英语以导师指导下自学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讲授以及英语口语讨论,内容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相关内容;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考核方式为闭卷;教学及实践技能考核由教研室组织有关专家现场考核。
七、主要专业参考书
著作:
1. Hartwell et al., Genetics, from gene to genome 3th ed., 2008
2. William S. Klug et al, Essentials of Genetics, 9th ed, Pearson 2011
3. 陈竺 主编,医学遗传学(Textbook of Medical Genetics)(英文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期刊:
1. Nature Genetics
2.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3. Genome
4. Nuclear acids research
5. Genome Research
附表
遗传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071007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号 |
总学时 |
学分 |
|
学
位
课
程 |
公 共 必 修 课 |
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
M2013001 |
80 |
4.0 |
医用统计方法 |
M2013024 |
60 |
3.0 |
||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M2013066 |
36 |
2.0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
M2013067/ M2013068 |
18 |
1.0 |
||
专 业 必 修 课 |
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 |
M2013087 |
36 |
2.0 |
|
遗传流行病学的统计方法 |
M2013090 |
40 |
2.0 |
||
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
M2013088 |
40 |
2.0 |
||
|
|
|
|
||
专业进展课 |
M2013095 |
40 |
2.0 |
||
专业英语 |
M2013096 |
40 |
2.0 |
||
非 学 位 课 程
|
选
修
课 |
表观遗传学原理与方法 |
M2013032 |
36 |
2.0 |
细胞培养技术 |
M2013012 |
60 |
3.0 |
||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
M2013005 |
40 |
2.0 |
||
生物芯片及其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
M2013089 |
20 |
1.0 |
||
医学科研设计 |
M2013026 |
40 |
2.0 |
||
肿瘤学 |
M2013082 |
33 |
1.5 |
||
细胞生物学 |
M2013021 |
60 |
3 |
||
学术报告 |
|
|
3.0 |
||
临床与教学实践 |
|
|
2.0 |
||
文体活动 |
|
|
1.0 |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6学分且≥3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选修课≥7学分且≥3门,学术报告3学分,临床与教学实践2学分,文体活动1学分,总学分≥33分。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非学位课程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