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计量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培养方案

中国计量学院 /2014-03-15

 (更新日期:2013726日)

    一、学科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200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的主要特色是研究和建立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对我国面临的重大生物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监测和检疫,研发生物防治技术及产品,设计和合成手性有机化合物、设计和制备手性药物等工作。

    该学科目前有教授14人,副教授30人,博士4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人员、第一和第二层次7人,具有一支梯队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依托的平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部级工程中心等。近五年来,该学科主持科研项目260余项,包括国家级重大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招标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国家质检总局课题等,科研经费达4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SCI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0多篇,部分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出版专著10多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5项,获准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 在读硕士生100余人,已毕业硕士生分布于生命科学相关和涉农企事业、政府部门,部分学生赴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深造。

    二、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面向21世纪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人才。

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系统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前沿和研究动态,独立开展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学位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应用前景。

    三、研究方向

    1. 分子生态学与细胞生物学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阐明不同生物个体、群体间的互作关系,主要涉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种内、种间、个体和群体的研究。作物抗逆性、耐害性的分子机理和重要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功能分析。昆虫遗传多样性;植物内生菌与昆虫共生菌的分子鉴别及其利用。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动植物重要性状的遗传本质,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明确代谢调节的关键因子,鉴定和克隆相关基因。

    从细胞水平探究基因在细胞的表达及调控机理,探究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利用生物芯片、荧光定量PCR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外来物种的分子检验鉴定和检疫诊断技术研究。

    2. 环境分子生物学

    利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生物体对逆境应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逆境相关功能基因的挖掘与利用逆境相关的功能基因;环境污染胁迫的分子遗传、细胞毒理学研究与风险评价;基于分子诊断技术的环境和生物产制品的污染物检测与安全控制技术。

    3. 生物计量学与检验检疫学

生物计量基标准的研制,蛋白质、核酸的计量技术和方法的研究,生物检测设备的校准技术研究,不确定度评定技术和分析方法。生物制品检验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检疫性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鉴定、检疫方法、处理和控制理论和技术方法。发展模型和分析方法,利用“3S”技术对外来生物入侵和扩散机制进行研究。

    4. 天然产物化学

主要开展药用植物、中草药和茶树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应用现代分离方法进行天然来源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同时采用各种波谱分析方法,并结合化学降解、化学转化和化学沟通等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平面结构及立体构型的测定。筛选和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和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的天然化合物。

    5. 生物产制品监控与检测

主要开展生物产制品(食品、农产品、药品等)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利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着重进行生物产制品的风险评估和检测技术的开发。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可根据研究生实际学习情况浮动,最长不超过4年。

    五、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不少于 16 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 8 学分,实践环节 4 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28 学分,一般不超过30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

方式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学分要求

学位课

公共

必修课

201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考试

1

马院

必修8学分

2011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考试

1

马院

121104

英语(一)[1]

32

2

考试

1

外语学院

121105

英语(二)

32

2

考试

1、2

外语学院

511106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16

1

考查

1

图书馆等

学科

学位课

091301

高级生物化学

32

2

考试

1

生命学院

必修4学分

091302

高级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2

2

考试

1

生命学院

091303

基因组学

32

2

考试

2

生命学院

≥4学分

091304

分子遗传学

32

2

考试

2

生命学院

091305

分子免疫学

32

2

考试

2

生命学院

学科

选修课

09140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题

32

2

考查

1

生命学院

≥6学分

091402

现代生物分离工程

32

2

考查

2

生命学院

091403

高级免疫学

32

2

考查

2

生命学院

091404

分子诊断技术

32

2

考查

2

生命学院

091405

现代仪器分析

32

2

考查

2

生命学院

091406

天然产物化学

32

2

考查

2

生命学院

091407

蛋白质工程

32

2

考查

2

生命学院

091408

现代分子生物学

32

2

考查

2

生命学院

091409

分子生态学

16

1

考查

2

生命学院

091410

高等有机化学

16

1

考查

2

生命学院

091411

昆虫学研究前沿

16

1

考查

2

生命学院

091412

高级食品化学

16

1

考查

2

生命学院

091413

生物制品安全检测方法研究

16

1

考查

2

生命学院

公共

选修课

参见学校开设公共选修课清单和下沙研究生校际互选课程清单

≥2学分

实践环节

371501

学术活动与文献综述[2]

 

2

考查

1-2

 

必修4学分

371502

教学与社会实践[3]

 

2

考查

1-3

 

学分总计

≥28分

注:[1]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总分的60%者免修英语(一)。

[2]学术活动与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前完成,需参加与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做读书报告不少于2次,提交文献综述一份,成绩由导师评定。

[3]教学与社会实践:中期检查前完成,完成一项助教或助管或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交活动报告一份,成绩由课程助教课程主讲教师和活动主管部门评定。

六、学位论文工作

培养过程

完成时间

具体要求

备注

开题报告

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

1、完成学术活动与文献综述必修环节。

2、完成《中国计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导师审核同意开题。

3、通过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会,未通过者或学位论文选题变动需重新开题。

学科组织

中期检查

第四学期

1、  完成教学与社会实践必修环节和开题报告。

2、完成《中国计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表》,导师审核同意中期检查。

3、通过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未通过者需重新中期检查。

学科组织

科研业绩

预答辩前

应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以中国计量学院为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在《中国计量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目录》(入学当年版)规定的期刊上至少发表(含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一级学报或SCI论文1篇。

学科审查

学位论文撰写

预答辩前

硕士生应按照《关于硕士学位论文格式的规定》撰写学位论文

学科审查

预答辩

第五学期

或第六学期

1、  修完个人培养计划学分。

2、  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

3、  达到科研业绩要求。

4、  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导师审核同意预答辩。

5、通过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预答辩,未通过者需重新预答辩。

学科组织

机检

第五学期

或第六学期

1、总文字复制比≤20%,可进入论文盲审环节。
2、总文字复制比>20%,退出当次论文答辩过程,列入下一批次。

3、申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须总文字复制比≤10%。

研究生部

组织

盲审

第五学期

或第六学期

1、二份均为“中”及以上者,可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及格”、 “良”及以上者,加送;加送成绩为“中”及以上者,可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若成绩为“及格”及以下者,延期答辩。

3、“及格”、 “中”及以下;或两份盲审成绩中一份为“不及格”者,延入下一批次。

研究生部

组织

答辩

第五学期

或第六学期

通过学位论文双盲审和抽检,并根据评审专家意见对学位论文修改完善,导师审核同意答辩,研究生可申请参与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会。

学科组织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经二级学院教授委员会审核后报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复核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学位。

    申请授予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按《中国计量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