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计量学院光学工程(085202)培养方案

中国计量学院 /2014-03-15

 (更新日期:2013726日)

     一、领域简介

    光学工程领域隶属中国计量学院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以浙江省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为基础,2010获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该领域师资队伍6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博士学位教师40余人,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重点资助和第一层次各1人、第二层次2人、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特聘教授1名、“钱江人才”2名。该领域与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分别在中国计量研究院、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杭州远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研究生校外培养基地,同时聘请企事业单位的工程师为校外硕士生指导教师。

    该领域在光学仪器与检测、光纤传感、LED照明、光学生物检测、光电图像与信息处理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重点科技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数10项,年均科研经费达1000万元。第一单位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质检总局一等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一等奖1项,及省部级二等奖等多项。培养研究生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1次,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特等奖2次,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中国光纤传感优秀论文奖、国家挑战杯银奖等各类奖项。

    二、培养目标

    1.了解本领域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行,热爱祖国,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控制工程领域坚实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3.可在本工程领域单位胜任相关工作,可在光电检测仪器、光纤传感与通讯、半导体照明、光学生物检测等行业就业。

    三、专业方向

    1. 光学仪器及检测技术

    光学设计理论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光学计量,红外光谱仪器,光机电算一体化。

    2. 光纤应用技术

    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及应用,光纤器件与系统,光纤光栅技术,光子晶体光线与微纳光纤技术。

    3. 光电图像及信息处理

    光电成像器件及技术,图像传输器件及技术,光电成像系统,光电图像采集与处理,机器视觉系统,光学信息处理,遥感技术,显示技术,光存储与纪录。

    4. 半导体光电技术

    半导体照明技术、LED设计与封装技术、LED灯具设计与应用技术、LED测试技术及仪器、半导体光伏及太阳能技术。

    5. 光学生物检测技术

    光学生物检测技术及仪器,激光医学检测技术,光纤生物检测技术及仪器、生物光谱分析技术。

    四、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学习年限可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浮动,最长不超过4年,其中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应不少于6个月,应届毕业生应不少于1年。

    五、课程设置

    攻读本专业领域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不少于 20 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 6 学分,专业实践环节 6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32 学分。

分 类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考核要求

开课

学期

开课学院

学分要求

学位课

公共类

 

201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概论

36

2

考试

1

马院

必修8学分

(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总分的60%者免修英语(一))

201103

自然辩证法

18

1

考试

1

马院

121104

英语(一)

32

2

考试

1

外语学院

121105

英语(二)

32

2

考试

1、2

外语学院

511106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16

1

考试

1

图书馆等

基础类

082101

应用统计及其工程应用

 

32

2

考试

1

理学院

必修4学分

 

082103

矩阵论及其工程应用

32

2

考试

1

理学院

081104

数理方程

32

2

考试

1

理学院

专业类

042301

工程基础与创新设计

 

4

 

2

光电学院

必修4学分

041301

高等光学

32

2

考试

1

光电学院

≥4学分

041302

激光物理

32

2

考试

2

光电学院

041303

光纤光学

32

2

考试

1

光电学院

041304

图像器件与图像处理

32

2

考试

2

光电学院

041305

LED基础理论及实践

32

2

考试

2

光电学院

选修课

 

专业

041401

光学设计

32

2

考查

2

光电学院

≥4学分

042401

光学检测技术

32

2

考查

2

光电学院

041403

光纤传感技术

32

2

考查

2

光电学院

041411

光电材料与器件

32

2

考查

2

光电学院

042402

光谱分析技术

32

2

考查

2

光电学院

042403

专业英语(必选)

16

1

考查

1

光电学院

其它工科门类专业课程

职业素养类

072201

技术经济学

32

2

考查

2

经管学院

≥2学分

072202

管理学原理

32

2

考查

2

经管学院

全校公共选修课和下沙高校研究生互选课

专业实践

6

不少于6个月,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少于1年。

必修6学分

    六、学位论文工作

   (一)培养过程安排

培养过程

完成时间

具体要求

备注

开题报告

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

1、完成《中国计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导师审核同意开题。

3、通过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会,未通过者或学位论文选题变动需重新开题。

学科组织

中期检查

第四学期

1、完成《中国计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表》,导师审核同意中期检查。

2、通过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未通过者需重新中期检查。

学科组织

科研业绩

预答辩前

应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以中国计量学院为第一单位,第一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授权(含公开)发明专利1项,或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或软件著作权1项、或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1项,或在《中国计量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目录》(入学当年版)或国际期刊上公开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1篇,或会议论文被SCI、CSSCI、EI、CPCI-S等检索1篇。

学科审查

预答辩

第五学期

或第六学期

1、  修完个人培养计划学分,专业实践考核合格。

2、  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

3、  达到科研业绩要求。

4、  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导师审核同意预答辩。

5、通过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预答辩,未通过者需重新预答辩。

学科组织

机检

第五学期

或第六学期

1、总文字复制比≤20%,可进入论文盲审环节。
2、总文字复制比>20%,退出当次论文答辩过程,列入下一批次。

3、申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须总文字复制比≤10%。

研究生部

组织

盲审

第五学期

或第六学期

1、二份均为“中”及以上者,可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及格”、 “良”及以上者,加送;加送成绩为“中”及以上者,可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若成绩为“及格”及以下者,延期答辩。

3、“及格”、 “中”及以下;或两份盲审成绩中一份为“不及格”者,延入下一批次。

研究生部

组织

答辩

第五学期

或第六学期

通过学位论文双盲审和抽检,并根据评审专家意见对学位论文修改完善,导师审核同意答辩,研究生可申请参与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会。

学科组织

 

    (二)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论文工作应采用先进的实验手段、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其在科研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要能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论文内容具体要求: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一研究或工程技术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3)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实践应用背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4)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论文撰写及格式应符合《中国计量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2.学位论文的形式:

    (1)产品研发:是指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了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是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从事的设计。

    (3)应用研究:是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等的应用研究,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 调研报告:是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经二级学院教授委员会审核后报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复核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学位。

    申请授予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按《中国计量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