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教学工作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是我国第一批硕士点和博士点(1981年起设立),1989年起一直是国家重点学科,至今已培养出一大批硕士生和博士生。
1.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研究生导师:
吴根诚 教 授 男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针刺镇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陈伯英 教 授 男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针刺效应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曹小定 教 授 女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针刺效应的神经免疫机制
程介士 教 授 男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针刺抗脑缺血和癲痫的基础研究
黄显奋 教 授 男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针刺抗脑缺血和癲痫的基础研究
李为民 副教授 男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针刺对自主神经活动的调制研究
有关每年的研究生招生情况,请注意学校的招生目录
2. 课程教学:
自1982年到2002年,本学科在国内率先开设研究生及本科生的神经生物学教学课程(包括实验课)。
2002年中西医结合系成立以后,根据学院的统一安排,神经生物学教学已转给新设立的神经生物学系。
自2003年秋季起,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将开设中西医结合基础概论(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及硕士生)、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讲座(面向博士生)等课程。
中西医结合基础概论课程(基础医学基地班必修课,供高年级本科生及硕士生必修或选修):
教学目的:扼要介绍中医基础理论,介绍我国独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历程,着重讲述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有:中医基础理论简介、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简史、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我国针刺研究的世界性影响、中西医结合镇痛的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神经保护功能的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功能调节的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免疫功能调节的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功能调节的基础研究、中药药理的基础研究概述、经络理论的基础研究概述、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等。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独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绩,介绍世界上对补充和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日益重视的新动态,激励学生投身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热情,为深入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时数:54学时 学分:3学分
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课程(供博士生必修或选修):
教学目的:联系中西医结合领域国内外丰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实践,讲授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思路及方法,为深入开展课题设计及研究提供借鉴。
教学内容:以讲座形式邀请中西医结合领域著名学者及中青年专家,结合各自领域的进展,讲授开展科学研究、包括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经验和体会。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开拓思路,增长知识,争取融会贯通,提高研究能力。
学时数:30学时 学分:1.5学分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