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学科门类: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
所属培养单位: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培养目标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广泛的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经济学的知识基础,掌握基本经济理论与社会保障理论的有关知识,掌握社会保障专业技术技能,能从事社会保障理论研究,能设计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政策,能到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保障工作,能胜任高等院校社会保障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
具体要求是: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掌握并运用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我国现阶段公共管理和经济建设中的社会保障方面问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所攻读的专业方向有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熟悉本研究方向的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对相关学科有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从事科研、教学和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口语能力。CET6(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425分及以上。
4、较熟练地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应用计算机从事教学、科研和经济管理工作。
5、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社会保障学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重点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本专业拟设三个研究方向:
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主要研究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前沿、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各国社会保障政策比较、就业理论与政策等;
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主要研究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基金机构设置等;
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福利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福利标准,社会福利原则,社会福利实施,社会救助方式,社会救助效益分析等。
三、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精而新的特点。立足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内容反映国内外本门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最新科研成果。课程分为必修课(含学位课)和选修课两大类。
硕士生按培养计划完成规定的全部课程,并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至少取得36学分后,方可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
学位课的考试成绩只有达到75分以上,才能取得该课程的学分。硕士点的学位课包括马列主义理论课,第一外国语,管理学基础,专业课,研究方向课。
1、必修课(26学分)
① 公共必修课(12学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学时(2学分)
B、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6学时(1学分)
C、当代管理理论64学时(4学分)
D、公共外语 80学时(精读48学时,听说32学时,共2学分)
E、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 48学时(3学分)
② 专业必修课(14学分)
A、社会保障理论 48学时(3学分)
B、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 48学时(3学分)
C、社会保障制度分析专题 32学时(2学分)
D.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32学时(2学分)
E、就业理论与政策 32学时(2学分)
F、劳动经济学 32学时(2学分)
2、选修课:10学分(含下列课程,详见课程计划)
A、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16学时(1学分)
B、专业外语 16学时(1学分)
C、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16学时(1学分)
四、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书面考核与课程论文考核相结合;因课程性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部分课程的考核可以结合学生课堂报告或答辩的形式;
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进行中期考核,内容以课程学习或自学阅读为主,学位论文计划制定或准备工作为辅。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论文阶段。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重要意义的课题,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
学生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在第六学期开学第一周提交定稿论文电子稿。
论文字数要求不少于3万字。
专业阅读书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郑功成:《构筑和谐社会-郑功成教授访谈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郑功成主编:《社会保障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4.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郑功成主编:《全球化下的劳工与社会保障》,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6.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李珍主编:《社会保障理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和2007年版。
8.邓大松、刘昌平等:《2005-2006年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邓大松、谢圣远等:《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邓大松、刘昌平等著:《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12.穆怀中:《国民财富与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13.赵人伟等:《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保障改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5.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1995
16.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7.范伯乃.蓝志勇.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社会保障 专业
课程类型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学 期 |
开课学院 |
备注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学位 必修课 |
学位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2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外语精读 |
1 |
48 |
√ |
|
|
|
|
|
外语学院 |
|
||
外语听说 |
1 |
32 |
√ |
|
|
|
|
|
外语学院 |
|
||
当代管理理论 |
4 |
64 |
√ |
|
|
|
|
|
工商学院 |
|
||
必修课 |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6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 |
3 |
48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
专业必修课 |
学位课 |
社会保障理论 |
3 |
48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分析 |
3 |
48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
必修课 |
劳动经济学 |
2 |
32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
专业外语(社会保障经典文献导读) |
2 |
32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2 |
32 |
|
√ |
|
|
|
|
工商学院 |
|
||
社会保障制度分析专题 |
2 |
32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
选 修 课 |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必 须 修 满 10 学 分 , 10 门 课 程 |
|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学术写作方法与写作规范 (限选)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社会保障福利分析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医疗保障专题研究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养老保险经济学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社会保障理论前沿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劳动关系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税收理论与现行税制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公共经济学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社会保障精算与寿险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证券投资与资本市场 |
1 |
16 |
|
|
√ |
|
|
|
金融学院 |
|||
工伤与失业保险理论与实践 |
1 |
16 |
|
|
|
√ |
|
|
财税与公管 |
|||
选修课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在第二、三学期修读 |
注:1.本课程计划总学分为36学分。
2.专业课一般每学分安排16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