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昌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 /2014-04-05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为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领域培养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做到: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邓小平理论,掌握市场经济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事业心,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事业的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领域内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建筑设计的现代方法和技能,了解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建筑CAD应用能力。

4、身心健康。

基本学制:2.5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导师应多方面了解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能力基础等具体情况,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帮助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研究计划,要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设计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潜力。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设计实践、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7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 ,学位论文33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1

 

 

公共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类型丰富,与时代变化、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结合极为紧密,其设计和理论历来是建筑设计领域的焦点。从事公共建筑设计研究,要求对社会生活、历史和文化具有广阔的了解,对建筑技术要素具有深入的掌握。开展公共建筑设计研究,对于提高公共建筑设计水平,建造更高效经济的工作和公共活动环境,塑造城市空间和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志武教授

周文琴副教授

罗奇副教授

廖琴副教授

万敏副教授

2

 

居住环境设计

 

居住建筑是最基本、最大量性的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及其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设计,是构成人民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的基本因素。从事居住环境设计研究,要求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具有深入的理解,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具有敏锐的认识。开展居住环境设计研究,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发展住宅产业,提高城市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敏龙副教授

姚赯副教授

熊春华副教授

李焰副教授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职称)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

 

0020005

英 语

144

6

1、2

 

考试

 

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1

1

 

考试

 

0020003

自然辩证法

42

2

2

 

考试

 

6021065

建筑设计I

54

3

1

李嗣垦

教授

考试

 

6021066

当代建筑思潮与理论

54

3

1

姚赯

副教授

考试

 

6021067

人居环境规划

54

3

1

罗奇

副教授

考试

 

 

 

 

选修

 

 

 

6022068

建筑设计II

54

3

2

各导师

考查

 

6022069

中国传统建筑解析

36

2

2

张敏龙

副教授

考查

 

6022070

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6

2

2

姚赯

副教授

考查

 

6022071

城市设计

36

2

2

周文琴

副教授

考查

 

6022072

城市环境物理

36

2

2

王磊

副教授

考查

 

6022073

室内设计理论与方法

36

2

2

王向阳

教授

考查

取消

6022074

前沿讲座

36

2

1

众导师

合上

考查

所有方向

 

公共选修课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至少选修一门

 

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至少选修一门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3

 

 

 

 

 

学术活动

 

2

 

 

 

 

 

社会实践

不少于60

2

 

 

 

 

 

外语学术论文

 

1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

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实践环节(2学分):

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工作量不少于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

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1作者,或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得到申请号(研究生为第1发明人或导师为第1发明人,研究生为第2发明人)视同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昌大学。

学位论文形式:

学术性论文,由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主体(包括文献综述、理论研究、调查分析、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已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部分组成。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

(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

(4)论文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凡是通俗性、泛论性或单纯叙述他人成果的文章或翻译材料,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

(5)论文正文的篇幅在2万至4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以及各个必修环节,取得相应学分,并完成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后,按照《南昌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