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昌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 /2014-04-05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工程力学硕士研究生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培养从事力学及相关专业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达到: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事业的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硕士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工程力学、计算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计算和实验技能,了解工程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实验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向,了解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等)的交叉渗透, 能够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应用工程力学理论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胜任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或其他相关部门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和初步具备学术交流的能力。

基本学制:2.5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帮助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研究计划,学生需要努力完成导师布置学习计划,公共学习内容将组织导师组集体指导,硕士生应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论文工作初期要作开题报告;论文进行过程中,接受导师组对论文工作的阶段性检查,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应能够体现硕士生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优良的科研道德和严谨求上的学风。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73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32 学分(必修课不少于 18 学分),必修环节 8 学分 ,学位论文 33 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博导注明*)

1

结构动力学与工程 CAD

1. 材料及结构部件的动态特性、动态稳定性和动态安定性;2. 结构抗震评估及分析;3. 结构抗撞击分析;4. 结构可靠性;

5. CAD在建筑工程和机械设计工程中的应用。

彭南陵,丁成辉,

李相麟,扶名福*,

宋固全*,陈良森

2

土木、道路和桥梁中的力学问题

1.土木、道路和桥梁中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土木、道路和桥梁中力学问题的物理模型建立、数值计算、实验测量以及工程CAD

3. 土木、道路和桥梁材料本构关系研究。

扶名福*,宋固全*,黄模佳*,李相麟,陈良森,丁成辉

3

材料加工中力学行为与计算机模拟

1.工程结构与材料(包括智能材料)在静、动、热环境中的力学模型及计算机数值模拟与仿真方法;2. 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及其数值模拟;3.不同尺度的物体结构(包括宏观结构、细观和微观结构)的力学过程(有限变形、失稳、损伤、破坏)的计算机模拟及与实验相结合的数值分析方法;4.计算机工程力学中的应用,动态系统的模态分析、参数辩识、仿真技术、按动态指标进行动态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扶名福*,宋固全*,黄模佳*,李相麟,陈良森,邹文楠, 丁成辉

4

工程检测与实验应力分析

1.工程力学分析的电测、光测及其相关的测试技术的一般原理、实验方法、测试技术、数据自动采集及计算机处理;2.现代测试技术在房屋、桥梁、道路测量分析中的应用;3.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技术以及测试技术在工程结构断裂韧性测试中的应用;4.金属加工过程中的微结构演化的在线测量。

扶名福*,宋固全*,黄模佳*,李相麟,陈良森,丁成辉,邹文楠

5

流固耦合与计算流体力学

1. 研究固体和流体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2. 研究湍流以及湍流与固体相互作用。

邹文楠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职称)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

 

0020005

英 语

144

6

1、2

 

考试

 

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1

1

 

考试

 

0020003

自然辩证法

42

2

2

 

考试

 

0029010

数值分析

54

3

1

 

考试

 

6021001

弹塑性力学

54

3

1

宋固全

考试

 

6021003

实验应力分析

54

3

1

邹文楠

考试

 

6021004

固体力学数值方法

54

3

1

李相麟

考试

 

6021019

高等流体力学

54

3

1

陈良森

考试

 

 

6022020

工程力学前沿讲座

36

2

2

全体硕导

考查

 

6022021

现代计算力学程序设计

36

2

2

丁成辉

考查

 

6022022

工程力学可视化计算

36

2

2

丁成辉

考查

 

6022023

断裂与损伤

36

2

2

李相麟

考查

 

6022024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36

2

2

黄模佳

考试

 

6022025

湍流概论★

36

2

2

邹文楠

考试

 

6022026

计算流体力学

36

2

2

邹文楠

考试

 

6022027

高等塑性力学★

36

2

2

宋固全,黄模佳等

考查

 

6022028

高等断裂力学

36

2

2

李相麟

考查

 

6022029

材料微结构理论★

36

2

2

黄模佳

考试

 

6022030

现代程序设计语言

36

2

2

丁成辉

考查

 

6022031

振动力学

36

2

2

彭南陵,李相麟等

考试

 

6022032

工程力学实用分析软件

36

2

2

丁成辉

考查

 

6022033

弹性波理论及其应用★

36

2

2

黄模佳

考查

 

6022034

工程流变学

36

2

2

邹文楠

考试

 

公共选修课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至少选修一门

 

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至少选修一门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3

 

 

 

 

 

学术活动

 

2

 

 

 

 

 

社会实践

60

2

 

 

 

 

 

外语学术论文

 

1

 

 

 

 

★为双语教学课程。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实践环节(2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工程实践或管理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1作者,或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得到申请号(研究生为第1发明人或导师为第1发明人,研究生为第2发明人)视同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昌大学。

学位论文形式:学术性论文。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由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主体(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已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部分组成。涉及理论研究工作的学位论文可在论文主体中增加理论部分。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4)论文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凡是通俗性、泛论性或单纯叙述他人成果的文章或翻译材料,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5)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万至3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以及各个必修环节,取得相应学分,并完成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后,按照《南昌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