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区国别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6010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繁荣历史科学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为各级政府机关培养具有丰富历史知识、研究能力和品学兼优的各方面人才。
具体要求是: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很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立志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掌握本专业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同时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好的科研潜力,并能够独立从事科研与教学及其他相关实际工作。
二、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允许提前毕业,但硕士生的学习年限最短不得少于2.5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
三、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 (每方向字数在50字以内) |
研究生导师 |
1 |
国际关系史 |
本方向主要研究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大国外交和当代全球性问题等。 |
李昌新、王栎、张澜 |
2 |
美国史 |
本方向主要研究美国国家成长与发展的独特历程,并分专题研究美国历史与文化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
徐良、杨长云、孟海泉、肖华锋 |
3 |
欧洲史 |
本方向主要研究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历史发展及其近代的崛起、一体化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梁民愫、张小忠 |
4 |
日本史 |
本方向主要研究日本国家的古代发展与近代转型,及其对东亚和世界秩序的影响。 |
陈庆发、朴彦 |
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
1、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为主导负责硕士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导师组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课程学习,夯实学科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硕士生掌握学科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前沿问题。
五、课程设置、学分要求与课程考核
1、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非学位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对于跨学位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专业的本科生主干课程。各学科专业应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开课门数,避免开课过于集中。同一专业方向课程应集中上课,不能由各自导师重复授课(即不能由导师只面向自己所带的学生上课),如属于授课内容侧重点不同,一门课程应由多名教师采取专题形式授课。
2、学分要求:
实行学分制,要求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6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
3、课程考核: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要进行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取得学分。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学位课程75分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程60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方式包括撰写文献阅读报告、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形式。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两部分。
1、学术活动(1学分)
学术活动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进展,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凡在本校举行或学校、研究生院及各院、室、所组织举行的学术活动,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均应参加。凡校外学术组织和省、部、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及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参加。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听取不少于5场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2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各学位点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学术活动的时间和形式。学术活动占1学分,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考核成绩由导师综合评定。
2、实践活动(1学分)
本专业研究生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加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第4学期或第5学期,科研实践自研究生入学后由导师安排加入相关的课题组,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导师依据研究生参与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七、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主持或参与1项相关课题的研究。按研究生学院相关规定,须至少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独撰、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未完成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
八、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修完全部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并完成社会调查,通过论文开题报告,即可集中时间撰写硕士论文。
1、论文开题报告: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在导师指导下,并征得导师同意,经导师组举行开题报告确定(开题时须向导师或导师组提交写作大纲、论文初稿和修改稿的完成时间。提交的论文写作大纲须写明论文的中心主题、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选题和内容须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2、论文写作及中期检查:论文写作在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格式上必须符合一般学术规范,整个论文必须综合反映出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当具有的独立研究能力和水平,包括理论分析能力、中外文资料的收集和驾驭能力、中外文字表达能力和电脑技术运用能力。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学位点也会定期组织论文中期检查。
3、论文评阅与答辩:学位论文经导师或导师组初审后,全部实行一题两审的双盲审制。研究生院按专业随机抽取10%送往外校两所同类大学实行双盲审,其余90%由各学院自行组织双盲审。达不到要求者,不得提交答辩委员会审议;具备条件并提交答辩委员会审议而未获得通过者,不能授予硕士学位。为保证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采取导师评分回避制度,学校每年要对学位论文进行抽查和评优。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
世界地区国别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任课 教师 |
备注 |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必修 课 |
9992001 9992002 |
公共英语 |
4 |
216 |
1和2 |
学校统一安排 |
英语学科修二外 |
|
999200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学校统一安排 |
全校必修 |
|||
9992010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8 |
2 |
学校统一安排 |
文科指定选修 |
|||
0112064 |
专业英语 |
1 |
18 |
4 |
杨长云等 |
各学院自行开设 |
|||
专业基础课 |
0152050 |
外国史学信息与评论 |
3 |
54 |
1 |
导师组 |
|
||
0152051 |
世界古代史专题研究 |
3 |
54 |
1 |
孟海泉等 |
||||
0152052 |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
3 |
54 |
1 |
杨长云等 |
||||
0152053 |
西方史学史专题研究 |
3 |
54 |
1 |
梁民愫等 |
||||
专业核心 课 |
0152055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专题(ABCD) |
3 |
54 |
2 |
李昌新等 |
|
||
0152064 |
欧洲政治制度史专题(ABCD) |
3 |
54 |
2 |
梁民愫等 |
||||
0152065 |
美国史专题(ABCD) |
3 |
54 |
2 |
徐良等 |
||||
0152066 |
日本史专题(ABCD) |
3 |
54 |
2 |
陈庆发等 |
||||
非 学 位 课 程 |
专业 选修 课 |
0152067 |
全球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 |
2 |
36 |
3 |
徐良等 |
|
|
0152068 |
亚太国际关系研究 |
2 |
36 |
3 |
李昌新等 |
||||
0152069 |
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
2 |
36 |
3 |
李昌新等 |
||||
0152070 |
美国外交思想史 |
2 |
36 |
3 |
徐良等 |
||||
0152071 |
中美关系史 |
2 |
36 |
3 |
王栎等 |
||||
0152072 |
中日关系史 |
2 |
36 |
3 |
陈庆发等 |
||||
0152073 |
中东地区国际关系问题研究 |
2 |
36 |
3 |
邹芝等 |
||||
0152074 |
美国城市史专题 |
2 |
36 |
3 |
杨长云等 |
||||
实践 环节 |
学术活动 |
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不少于5次,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 |
1 |
|
|
|
|
||
实践活动 |
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科研实践 |
1 |
|
|
|
|
|||
补修 课程 |
0152085 |
世界近现代史 |
|
3 |
1 |
梁民愫等 |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者须补修(不计入学分)。 |
||
0152086 |
西方史学史 |
|
3 |
1 |
徐 良等 |
注:A为“国际关系史”; B为“美国史”;
C为“欧洲史”; D为“日本史”。
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0152050
课程名称:外国史学信息与评论
英文译名:Frontiers in the Study of Foreign Histori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导师组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以国内外史学期刊、最新著述为考察对象,探究历史学的新思潮及研究课题的前沿动向,致力于从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综合阐述西方史学实践的变迁。授课主要涉及如下专题研究:1、西方史学思想与流派;2、欧美政治思想及制度史;3、城市-环境史;4、美国与国际关系史;5、文化史与跨文化交流。
本课程要求研究生整体掌握、深刻理解西方史学实践及理论的最新资讯,培养学生准确搜集史学信息、释读外文资料、以及提升学术研究的能力;藉此凸显史学信息与评论的方法论价值。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历史研究》(期刊)
2、《世界历史》(期刊)
3、《史学理论研究》(期刊)
4、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期刊)
5、Past and Present(期刊)
课程编号: 0152051
课程名称:世界古代史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Special Topics of Ancient World Histor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孟海泉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世界古代史专题研究》以世界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全球角度审视人类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以专题形式讲授古代世界文明形态兴衰更替和全球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发展的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强化研究生的世界古代史基础知识,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升研究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人类从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过渡、上古世界五大文明区域的产生和发展、古代世界奴隶制普遍性问题、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古世界四大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中古时期西方世界社会变迁、古代中西文明交流、从封建到资本主义的过渡问题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005年第13次印刷)。
2、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008年印刷)。
3、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修订版,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张树栋、刘广明主编:《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课程编号:0152052
课程名称: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Monographic Studies on World Modern Histor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杨长云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以世界近现代史进程为研究对象,强化学生对世界近现代史基本史实、发展规律和学科体系的认识,要求学生在掌握世界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学会阅读史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世界近现代史学科的问题意识。本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通过组织学生研读史料、交流心得、互相点评,最终让学生获得分析世界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方法。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近现代史导论、资本主义与世界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政治革命、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战争、思想文化与世界近现代史、社会发展与世界近现代史、全球化与世界近现代史、现代化与世界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环境与世界近现代史。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现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4年版;
3、本书编写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4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008年版;
4、P.R.帕尔默、乔尔·科尔顿、劳埃德·克雷默:《近现代世界史》(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课程编号:0152053
课程名称:西方史学史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Monographic Researches on History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梁民愫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以欧美国家的史学为考察对象,探究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趋向,着重从史学思想的流变上阐述西方史学的总体进程。主要专题:1、史诗与史学:西方古典主义史学的范式;2、神性与历史:奥古斯丁和中世纪史学;3、人性与历史:马基雅维里和人文主义史学;4、理性与历史:伏尔泰和理性主义史学;5、科学与史学:兰克和19世纪西方史学;6、冲突与共存:汤因比和20世纪文化形态学派;7、激进与保守:布罗代尔和20世纪年鉴学史学;8、史学与社会:鲁滨逊和20世纪美国新史学;9、现代与后现代:海登·怀特和后现代主义史学。
通过专题教学和研究探讨,要求研究生正确掌握、深刻理解西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专门知识,对于如何理解客观的历史和史学的客观,认识西方史学的内涵、特征和价值,体会史学和社会的辩证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杨豫编著:《西方史学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唐纳德·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伊格尔斯:《20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编号:0152055
课程名称: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专题
英文译名:Modern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文旅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昌新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专题》以近现代国际体系演变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梳理自意大利城邦国家体系以来的国际体系的演变历史、国家间冲突与合作的历史进程,全面地了解近现代国际体系运动的基本趋势,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研究国际关系史领域中的重大前沿问题。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王绳祖、谌取荣、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1-10,11,1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2004,2006年版。
2.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美)科勒:《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
课程编号: 0152064
课程名称:欧洲政治制度史专题
英文译名: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European Political System Histor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梁民愫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以主要欧洲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历史变迁及其认识成果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欧洲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类型、特征和意义,从制度史和社会史双重视野出发,系统考察欧洲政治制度变迁中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及其重要作用。一方面,从历史本体论角度,使研究生认识和了解欧洲走向统一的内在因素,把握欧洲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另一方面,从史学认识论的角度,全面审视欧洲政治制度史学研究的成果,了解众多史学家眼光中的欧洲国家政治形成、历史演变和社会发展进程。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美) 巴克勒、希尔、麦凯:《西方社会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美]弗·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课程编号: 0152065
课程名称:美国史专题
英文译名:Studies on the American Histor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徐 良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美国史专题》以美国历史的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从全球国际关系和世界文化史的双重视角审视美国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以专题形式讲授美国历史发展中的诸多社会、经济、文化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深入了解美国史的相关知识及相关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升研究生的和学术研究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世界史、国际关系史知识基础和外语阅读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全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美)威廉·J.本内特 著,刘军 等译:《美国通史》(全二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美)孔华润 主编, 王琛 等译:《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下),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4、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 The Tragedy of American Diplomacy, New York:Dell Pub. Co.,Inc., 1962.
5、Christopher Brookeman,American Culture and Society Since the 1930s,London: Macmillan,1984.
课程编号:0152066
课程名称:日本史专题
英文译名:History of Japa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陈庆发 博士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日本史》以整个日本历史的历史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基本史实为基础,用专题形式进行讲授。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日本史基本概况和日本史研究的基本状况,帮助学生了解当今日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重大问题的历史渊源和正确预测日本政治经济外交等的未来走向。主要内容包括日本人种与民族起源、国家的建立与古代天皇制的形成、进入中国文化体系、武士政治、进入近代欧洲体系、战前资本主义特点与对外侵略、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政、天皇与战争责任、战后改造、具有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井上清:《日本历史(上、中、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吴廷璆:《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王金林:《简明日本古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汪向荣:《邪马台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5、万峰:《日本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课程编号: 0152067
课程名称:全球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
英文译名:Studies On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Moderniz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徐 良 副教授,孟海泉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全球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以全球化和现代化相关理论为切入点,引导研究生深刻理解当今全球化与世界现代代的历史进程中的诸多相关问题,加强研究生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及其未来发展的理解与认识。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英)阿尔布劳 著,高湘泽,冯玲 译:《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美)托马斯•弗里德曼 著:《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湖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版。3、蔡拓主编:《全球问题与新兴政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5、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上中下),黄山书社2008年版。
课程编号: 0152068
课程名称:亚太国际关系研究
英文译名: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文旅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昌新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亚太国际关系研究》以亚太地区的国家间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各主要大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重点考察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东盟之间的关系,尤其对中印崛起、朝核危机、南海问题、台海问题、亚太合作机制等给予重点关注,通过历史回溯、理论阐释、现状分析等以期能全面理解并把握当前亚太国际关系实质及其发展趋势。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美)罗伯特·A·斯卡拉宾诺:《美国与亚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俄)雅科夫列夫:《俄罗斯、中国与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美)理查德·J·塞缪尔斯:《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美)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5、(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课程编号: 0152069
课程名称: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英文译名: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文旅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昌新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以国际关系领域中的理论流派及对外政策中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国际关系理论渊源及演变的角度,探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的各学派、体系,中国特色的学科理论和体系,重点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及实践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及国际关系领域中的若干基本问题。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以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美)罗伯特·基欧汉:《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美)詹姆斯·多尔蒂、普法尔兹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5、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课程编号: 0152070
课程名称:美国外交思想史
英文译名: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Diplomatic Thought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徐 良 副教授,王 栎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美国外交思想史》以美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政策及行为为分析主线,深入剖析美国外交思想的发展与孱变,使研究生熟练掌握美国外交思想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各种因素,从而增强研究生认识和分析美国现实外交政策及行为的能力。要求研究生掌握一定的外交基础理论,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培养训练自己的外交思维敏锐度,在现实中增加对美国外交政策和行为的认知。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美)孔华润 主编, 王琛 等译:《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下),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The Tragedy of American Diplomacy, New York: Dell Pub. Co.,Inc., 1962.
5、.Walter LaFeber, America, Russia, and the Cold War: 1945-1975,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76.
课程编号:0152071
课程名称:中美关系史
英文译名: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A Histor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王 栎 博士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美关系史》以1784年“中国皇后号”使华至今的中美关系历史演化为研究对象,以专题讲授与讨论的形式,阐释其发展变化或曲折徘徊的主要原因,探讨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基本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研究生能够进一步强化专业基础,扩展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美早期交往、美国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与中美关系、辛亥革命与中美关系、抗日战争与中美关系、1949-1989年的中美关系、冷战后的中美关系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3、仇华飞:《早期中美关系研究(1784-1844)》,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袁明,哈里·哈丁:《中美关系上沉重的一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资中筠,陶文钊:《架起理解的新桥梁:中美关系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课程编号:0152072
课程名称:中日关系史
英文译名:History of China-Japanese rel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陈庆发 博士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日关系史》以整个中日关系史的历史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基本史实为基础,用专题形式进行讲授。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中日关系史基本概况和中日关系史研究的基本状况,帮助学生了解当今中日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重大关系的历史渊源和正确预测中日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交往的未来走向。主要内容包括古代中日关系、近代中日关系、现代中日关系、当代中日关系四大块。
教材及参考书目:
1、信夫清三郞:《日本外交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三联书店1980年版。
3、蒋立峰主编:《中日关系三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徐之先:《中日关系三十年(1972-2002)》,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勇:《中日关系史料与研究》,书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编号:0152073
课程名称:中东地区国际关系问题研究
英文译名:Study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of Mideast Reg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2
学时:36
任课老师及职称: 邹 芝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东地区国际关系问题研究主要以中东地区与大国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的角度,以专题的形式讲授中东地区国际关系问题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通过课程学习,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内容包中东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中东地区的宗教冲突、大国对中东地区国际关系的干预、以色列与美国和中东地区国家的关系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小阿瑟·戈尔德施密特,劳伦斯·戴维森:《中东史》,哈全安、刘志华译,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
3、季国兴,陈和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4、伯纳德·路易斯:《中东:自基督教兴起至二十世纪末》,郑之书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版。
5、兰岚,朱瀛泉:《美国在中东:艾森豪威尔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课程编号:0152074
课程名称:美国城市史专题
英文译名:Monographic Studies on American Urban Histor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杨长云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以美国历史上的城市及城市化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认识美国城市史及其史学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阅读史料尤其是英文材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本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通过组织学生研读英文史料、交流心得、互相点评,最终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的方法。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城市史导论、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城市、美国城市发展模式、美国城市社会政治、美国城市改革、美国城市郊区化、环境与美国城市、空间与美国城市形态、美国城市文化、比较城市史专题。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诺南·帕迪森:《城市研究手册》,周振华 等译,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2、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顾朝林 等译,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梁茂信:《都市化时代——20世纪美国人口流动与城市社会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