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历史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4-08

  

历史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养方案

(专业代码:0601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繁荣历史科学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为各级政府机关培养具有丰富历史知识、研究能力和品学兼优的各方面人才。

具体要求是: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很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立志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掌握本专业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同时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好的科研潜力,并能够独立从事科研与教学及其他相关实际工作。

 

二、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允许提前毕业,但硕士生的学习年限最短不得少于2.5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

三、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生导师

1

历史人文地理

重视人地关系的研究,将人文与自然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探求其演变的内在规律,为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及指导性意见。

游欢孙、鸿淑华、戴利朝等

2

历史自然地理

以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过程及其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了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地貌、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野生动植物种群演变与医药地理等领域。

陈晓鸣、游欢孙、鸿淑华等

3

历史经济地理

以中国经济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其综合性、区域性的作用,分析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阐明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和分布规律,为历史地理的研究及经济史的研究奠定基础。

肖华忠、陈晓鸣等

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

1、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为主导负责硕士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导师组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课程学习,夯实学科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硕士生掌握学科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前沿问题。

五、课程设置、学分要求与课程考核

(一)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历史地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二)研究生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34个学分。其中:

1、学位课程不少于26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4门8学分、专业基础课3门9学分、专业核心课3门9学分);

2、非学位课程不少6学分(包括专业选修课3门6学分、补修课程2门,不计学分学分);

3、实践及学术活动2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

(三)研究生必读与参考书目由各方向导师拟定(见附表)

(四)课程考核:专业必修课学期结束出试卷考试;专业选修课以小论文的形式。非学位课60分合格,学位课75分合格

六、实践环节

实践活动:1学分,包括参加教学实践、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在第4学期或第5学期,由导师进行考核;

学术活动:1学分,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听取不少于5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2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由导师进行考核。

七、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主持或参与1项相关课题的研究。按研究生学院相关规定,须至少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独撰、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未完成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

 

八、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修完全部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并完成社会调查,通过论文开题报告,即可集中时间撰写硕士论文。

1、论文开题报告: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在导师指导下,并征得导师同意,经导师组举行开题报告确定(开题时须向导师或导师组提交写作大纲、论文初稿和修改稿的完成时间。提交的论文写作大纲须写明论文的中心主题、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选题和内容须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2、论文写作及中期检查:论文写作在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格式上必须符合一般学术规范,整个论文必须综合反映出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当具有的独立研究能力和水平,包括理论分析能力、中外文资料的收集和驾驭能力、中外文字表达能力和电脑技术运用能力。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学位点也会定期组织论文中期检查。

3、论文评阅与答辩:学位论文经导师或导师组初审后,全部实行一题两审的双盲审制。研究生院按专业随机抽取10%送往外校两所同类大学实行双盲审,其余90%由各学院自行组织双盲审。达不到要求者,不得提交答辩委员会审议;具备条件并提交答辩委员会审议而未获得通过者,不能授予硕士学位。为保证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采取导师评分回避制度,学校每年要对学位论文进行抽查和评优。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

 

附件一:历史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备注

公共必修

9992001

9992002

公共英语

4

216

1和2

学校统一安排

英语学科修二外

999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学校统一安排

全校必修

999201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学校统一安排

文科指定选修

0152170

专业英语

1

18

 

 

各学院自行开设

专业基础课

0152171

中国史学信息与评论(ABC)

3

54

1

导师组

 

0152172

中国历史地理要籍(ABC)

3

54

1

肖华忠等

0152173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ABC)

3

54

1

游欢孙等

0152174

中国历史经济地理(ABC)

3

54

1

陈晓鸣等

专业核心

0152175

中国疆域政区地理(A)

3

54

2

游欢孙等

 

0152176

GIS制图与运用(AC)

3

54

2

方朝阳等

0152177

区域社会经济研究(BC)

3

54

2

陈晓鸣等

0152178

中国历史灾害地理(B)

3

54

3

戴利朝等

0152179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BC)

3

54

2

鸿淑华等

0152180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A)

3

54

2

肖华忠等

专业

选修

0152181

中国历史城市地(AC)

2

36

3

钟建安等

 

 

0152182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BC)

2

36

3

万振凡等

015218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AC)

2

36

3

陈晓鸣等

0152184

历史环境变迁(BC)

2

36

3

鸿淑华等

0152185

中国移民史(AC)

2

36

3

游欢孙等

0152186

中国历史民族地理(AC)

2

36

3

肖华忠等

实践

环节

学术活动

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不少于5次,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

1

 

 

 

 

实践活动

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科研实践

1

 

 

 

 

补修

课程

 

历史地理概论

不计

学分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者须补修

 

中国古代史

不计

学分

80

1/2

卢星

 

 

附件二     历史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152172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地理要籍

英文译名: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book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肖华忠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要讲述研究搜集、鉴别和运用史料的方法,以及中国历史时期史料的类别、来源、特点和价值。结合本硕士点专业方向的设置,着重介绍历史地理的史料,使学生搜集、整理、鉴别、运用史料的能力,在本科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为学术研究奠定扎实的史料基础。

【教材及参考书目】自编

1、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华书局1962年版。

2、陈高华、陈智超等著:《中国古代史料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课程编号:0152173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英文译名:Introduction to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游欢孙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讨我国的国土、人口和民族,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商业地理等几个主要产业部门并适应经济地理学人文化、经济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使学生对历史地理的整体面貌、基本特点以及研究现状有一个深入、广泛的了解,为从事本领域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及参考书目】自编

1、邹逸麟编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2、马正林主编《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王育民著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课程编号:0152174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经济地理

英文译名:Chinese  history of  ecnomic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陈晓鸣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历史时期中国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它以中国经济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其综合性、区域性的作用,分析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阐明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和分布规律,提出区域的经济分工发展方向,为历史地理的研究及经济史的研究奠定基础。

【教材及参考书目】自定

1李振泉等:《中国经济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鲁峰:《中国经济地理》,企业出版社1999年版。

3唐力行:《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编号:0152175

课程名称:中国疆域政区地理

英文译名: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geography in China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游欢孙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历史时期中国边区(西北、北方、东北、西南、海疆)领土的伸缩、政区设置的变化、民族的更迭与迁徒、人口的消长、经济的开发、文化的演变以及内地与域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等等,正确认识中国疆域与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及其意义。

【教材及参考书目】自定

1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周振鹤:《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课程编号:0152176

课程名称:GIS制图与运用

英文译名:GIS mapping and appli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资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方朝阳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讲授如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计算机专题地图的编制和应用,尤其着重于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料的数字化、空间化以及管理和可视化,同时运用实例初步介绍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地理要素空间分布和时空变迁研究。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黄仁涛著:《专题地图编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2、Zeiler Michael著:《为我们的世界建模 (Modeling Our World)》,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出版。

3、汤国安,杨昕编著:《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4、林珲,赖进贵,周成虎编:《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5、David J. Maguire, Michael Batty, Michael F. Goodchild: 《GIS,Spatial Analysis, and Modeling》, ESRI Press, 2005。

 

课程编号:0152177

课程名称:区域社会经济研究

英文译名: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Studies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陈晓鸣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历史时期中国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它以中国经济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其综合性、区域性的作用,分析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阐明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和分布规律,提出区域的经济分工发展方向,为历史地理的研究及经济史的研究奠定基础。

【教材及参考书目】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李振泉等:《中国经济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鲁峰:《中国经济地理》,企业出版社1999年版。

3、唐力行:《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编号:0152178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灾害地理

英文译名:chinese history of disaster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戴利朝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历史时期中国地理环境中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分布的地理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和防治对策。分析中国的自然灾害和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阐明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和分布规律。

【教材及参考书目】自定

1、韩渊丰子、张治勋、赵汝植:《中国灾害地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毛明海著:《自然地理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课程编号:0152179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英文译名:Chinese history of natural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鸿淑华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在时间尺度上,将研究地质时期地理环境的古地理学与研究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相联系,从而提供地理环境变迁的连续时间谱。由于学科的相互渗透与方法的借鉴,近年来它与古地理学在研究时段上有一定重叠。

【教材及参考书目】自编

1、谭其骧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毛明海著:《自然地理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课程编号:0152180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英文译名:Chinese history of hum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肖华忠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国历史时期疆域政区的形成和变迁;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等经济要素的地理配置和变迁;区域经济的开发;人口的增殖、分布和迁徙;语言、宗教、风俗、艺术等文化要素在地域上的差异和演变等。重视人地关系的研究,将人文与自然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探求其演变的内在规律,为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及指导性意见。

【教材及参考书目】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1、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卢云:《汉晋文化地理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胡兆量:《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课程编号:0152181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城市地理

英文译名:Chinese historical and urb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钟建安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历史城市地理概论、中国城市史地沿革 、中国传统城市的区域结构,探索中国历史时期、不同地理条件下城市的形成、发展、变化与地理空间环境的联系及其运动的内在规律,探索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认识城乡差别的产生,总结城市扩大与衰亡的历史规律,为建设现代化城市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教材及参考书目】马正林:《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主编:《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3、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刘石吉《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5、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课程编号:0152182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农业地理

英文译名:Chinese historical and agricultural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万振凡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以农业地理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及其规律,涉及五方面主要内容:影响农业空间变化的因素,农业生产技术与种植制度的变化,主要农作物起源、传人、种植空闯及作物组合方式,畜牧业分离与游牧空间的建立,农业生产区域差异。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自编

1、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研究室:《中国农业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版。

4、 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5、 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图谱》,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

 

课程编号:0152183

课程名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英文译名: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陈晓鸣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以历史上疆域的沿革为基础,对边疆地区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进行系统介绍。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自编

1、 谭其骧:《长水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史念海:《河山集》(1--5),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1991年。

3、 葛剑雄《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4、  刘宏煊:《中国疆域史》,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

 

课程编号:0152184

课程名称:历史环境变迁

英文译名:Historical environment change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鸿淑华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以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为基础,研究自然环境的变迁与社会环境的变迁。總的來探讨人类活动、社会文化、人口族群等社会现象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自编

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2、 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3年。

3、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科学出版社,1996年。

4、 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

5、朱震达等:《中国沙漠化及其治理》,科学出版社,1989年

 

课程编号:0152185

课程名称:中国移民史

英文译名:Chinese immigrant histor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游欢孙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讲述自先秦时代至20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中国境内的移民,对其中主要的移民运动及其起因、迁移对象、迁移时间、迁入地、迁出地、迁移路线及方向、定居过程和产生的影响,并尽可能作定量分析,总结其规律。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自编

1、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
2、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1-6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3、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4、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5、 费省:《唐代人口地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课程编号:0152186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民族地理

英文译名:Chinese historical and national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肖华忠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讲述中国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起源、民族地域分布规律和地理因素对民族特征的影响。主要包括: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结构及其历史变化;民族经济活动、劳动素养与地域条件关系; 民族聚落特点与居住环境;民族心理素质、习俗信仰等文化特征的地理差异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自编

1、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管彦波:《民族地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