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联席主席、“博雅翻译文化沙龙(博雅智库)”理事会主席王继辉致开幕辞。王继辉表示,中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走过11个年头,近年来,中国语言服务行业不断发展,在此期间,亲身参与和关注语言服务事业的朋友们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他说,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建立语言服务独立学科的可行性,探讨设置翻译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必要性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语言服务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东京学艺大学名誉教授松冈荣志从中国高校设置MTI教育出发,依据自己多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经验,以东京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日本翻译教学情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介绍了国内学界对设置DTI教育的设想与准备。她说明了翻译教育与语言服务行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分析了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共性与差异,并围绕DTI培养单位资质、培养目标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思考。她认为DTI应规避MTI目前遭遇的过泛过滥问题,要尽早考虑准入门槛、行业导师,教育评估等关键问题。

针对任文所提出的问题,复旦大学教授蔡基刚作出回应。他认为,DTI培养规格应与MTI有所区别,并要切实建立专业的学科体系。DTI设置应重视学科的跨界交叉,注重学科导向,实现“翻译+”培养模式。蔡基刚还从DTI的学科设置、语言技能和翻译技能、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王铭玉围绕任文提出的联合培养单位与行业导师的评估等问题,与各位专家展开探讨。他表示,DTI的设置广受全国院校及语言服务界的关注,这在国际上尚无先例。他认为,DTI的招生单位应具备一定资质,应设置准入门槛,对招生对象严进宽出。DTI的设置应具有中国特色,要努力实现“学界+业界”双师配置,以使课程真正注重实践和理论的无缝结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司显柱就王铭玉提到的课程设置问题补充道,DTI的课程设计应跳出传统框架,聚焦于“学”,从语言经济学和语言产业经济学的角度重新思考DTI的设置与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荣誉院长柴明熲就DTI联合培养的问题表示,DTI设置难点在于明确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他认为,DTI的发展道路将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光明,要迎难而上,先试点,后推广,可考虑成立DTI教育实验小组或专家委员会。他期待论坛的朋友们关注与DTI相关的名称规范,比如“英语翻译”“英汉翻译”“汉外翻译”等。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对柴明熲的观点表示赞同,并提出DTI在招生上应向具有学科研究能力的学生倾斜。她认为DTI的定位要符合国家战略,应结合语言经济学,建设一带一路接力语、轴心语多语语料库,在课程上,DTI可以设置文学、影视、法律等多个培养方向,优质限量发展。

中译出版社社长张高里、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蒙永业、中国人民大学MTI教育中心主任朱源从高校与企业的角度,探讨了高校语言服务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张高里表示,中国文化外译人才奇缺,高校应坚持教育理念、文化传统,同时也要注重与不同行业的对接。蒙永业认为,语言服务业态已经基本形成,学界应支持语言服务业的有序发展,并认为语言服务专业的设置应从博士层级开始。朱源认为应把语言服务作为专业概念运用于教学,解决专才与通才培养的矛盾。



“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LSC40)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MTI教育中心于2017年联合倡议并组建,是“博雅翻译文化沙龙”的常态高端智库。论坛网聚国内语言服务界的顶级专家****,联合国内外语言服务行业的业界精英,依据语言服务领域的优质研究资源与重要研究成果,为“一带一路”语言服务领域的重大问题献计献策,以有效推动语言服务研究及语言服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