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随机激励下Frenkel-Kontorova模型的纳米摩擦现象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基于一维Frenkel-Kontorova (FK)模型, 借助随机龙格库塔方法, 在非公度(incommensurate)和公度(commensurate)两种情形下, 分别研究了高斯白噪声激励下, 随机FK模型的纳米摩擦现象(滞回和超滑)随噪声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两种情形表明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 对减小系统滞回, 产生超滑有积极的影响. 另一方面, 当系统机动性能(chain mobility)未达到饱和状态(B = 1)时, 噪声的引入, 能加速原子的运动, 使得原子更易脱离基底势的束缚而做运动, 但是当系统达到饱和状态后, 系统机动性能并不受噪声的影响. 另外, 两种情形的区别是, 公度情形下, 由于原子受到基底势更强烈的耦合作用, 所以噪声对公度情形影响更为明显.
关键词: Frenkel-Kontorova模型/
高斯白噪声/
滞回/
超滑

English Abstract


--> --> -->
近年来, 随着精密机械和高科技设备的迅速发展[1], 特别是纳米科技所推动的新兴学科, 如纳米电子学、微型机械的发展, 都要求开展纳米摩擦学研究. 由于这些领域使用的机械设备中, 摩擦副间隙或润滑厚度通常处于纳米范围, 此时宏观摩擦学不再适用, 其间的摩擦磨损与润滑性能必须从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来考察. 纳米摩擦学旨在研究纳米尺度上接触界面的摩擦行为和润滑机理, 从而建立材料微观尺度和宏观特性之间的关系. 另外, 摩擦问题对于微型设备仪器而言显得十分突出和重要. 在某些方面, 摩擦作为阻力, 对于微型机械而言应减小其耗能, 尽可能达到零摩擦状态[1]. 因此纳米摩擦学迅速成为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另外, 随着纳米摩擦测试技术的进步和集群计算能力的提高, 推动了人们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探索复杂体系的纳米摩擦机制, 而Frenkel-Kontorova (FK)[2]模型便是成功地描述和解释有关复杂摩擦体系的动力学模型之一. 许多****借助经典的FK模型研究纳米摩擦学的一些现象[3-27]. 如今, 它已经成为了研究纳米摩擦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的理论工具. 通过对FK模型的研究[12-14], 成功地描述和解释了滞回、超滑等现象的产生诱因. 这些结论很好地解释了纳米摩擦领域的一些问题, 成功地将FK模型和纳米摩擦联系起来.
迄今为止关于FK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性情形[5-14], 然而真实的系统往往受到随机因素的影响[4], 微纳观系统更是如此. Guerra等[24]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温度的变化对系统纳米摩擦现象的影响, 表明温度对系统减小滞回有积极影响; Teki?等[15-18]也从夏皮洛台阶(Shapiro step)等角度探讨了噪声激励下的FK模型. 目前关于随机FK模型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考虑随机FK模型的研究对于理解纳米摩擦机理更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高斯白噪声激励下的FK模型的一些纳米摩擦现象(如滞回、超滑等现象)的变化规律. 通过改变噪声强度, 刻画噪声强度与滞回、超滑等现象之间的定量关系[8]. 通过研究高斯白噪声激励下的FK模型对研究其他随机激励下的FK模型具有借鉴意义. 也对进一步建立适用于随机FK模型的新的分析方法提供依据.
基于确定性的一维FK模型[12-14], 本文进一步考虑高斯白噪声激励下由N个原子构成的随机FK模型, 模型中第i $(1 \leqslant i \leqslant N)$个原子满足如下运动方程:
$\begin{split}&m{\ddot x_i} + m\gamma {\dot x_i} + \frac{1}{2}\left( {\sin \frac{{2\pi }}{a}{x_i} + \sin \frac{{2\pi \beta }}{a}{x_i}} \right) \\&+ \frac{{\rm{d}}}{{{\rm{d}}{x_i}}}\left[ {\sum\limits_{i \ne j} {{V_{{\rm{int}}}}(|{x_i} - {x_j}|)} } \right] = F + \xi (t).\end{split}$
不失一般性, 本文采用无量纲化处理, 假设每个原子的质量$m=1$. $x_i$表示第i个原子的位置($1 \leqslant i \leqslant n, \;1 \leqslant j \leqslant n$). 系统的阻尼项用$\gamma {\dot x_i}$表示[8,12], 外势周期为a, 当参数$\beta = 89/144$[12], 表示非公度情形下准周期基底(quasiperiodic substrates), 当参数$\beta = 24/30$, 表示公度情形下多势阱周期基底(multiple-well periodic substrates). $\sum\nolimits_{j \ne i} {V_{{\rm{int}}}}(|{x_i} - {x_j}|)$[26]表示其他原子对第i个原子的作用势, 即对所有的j求和$(j \ne i)$. 本文原子间的作用势采用Morse势: ${V_{{\rm{int}}}}(r) = \dfrac{K}{2}{[1 - {{\rm{e}}^{(b - r)}}]^2}$, 其中K表示弹性系数. 基底势由晶格常数(原子链处于平衡状态时相邻原子间的距离)为$b = L/N$ (L为链长), 外势周期a$c = a/\beta $共同决定[12,24]. 则与Morse势相关的原子间的作用力${F_{{\rm{int}}}}(x)$可表示为
${F_{\rm{int} }}(x) = - \frac{{{\rm{d}}{V_{\rm{int} }}(x)}}{{{\rm{d}}x}} = - K{{\rm{e}}^{(b - x)}}[1 - {{\rm{e}}^{(b - x)}}].$
(1)式右端, F表示维持原子链运动的无量纲外力; 高斯白噪声$\xi (t)$与系统阻尼项$m\gamma {\dot x_i}$之间满足涨落耗散理论[24]:
$\left\langle {\xi (t)\xi (s)} \right\rangle = 2m\gamma {k_{\rm{B}}}T\delta (t - s).$
这里${k_{\rm{B}}}$为玻尔兹曼常数, T为环境温度. 为简化说明, 令$D = m\gamma {k_{\rm{B}}}T$, 则(1)式中的高斯白噪声满足统计性质[28]: $\left\langle {\xi (t)} \right\rangle = 0$$\left\langle {\xi (t)\xi (s)} \right\rangle = 2 D\delta (t - s)$, D代表噪声强度. 为处理(1)式中的高斯白噪声, 采用针对白噪声的随机龙格-库塔法[28]进行模拟.
在数值模拟过程中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8,12,24]: ${x_{i + N}} = {x_i} + Nb$. 通过引入新的变量${v_i}$, ${u_i}$将(1)式进行降阶处理, 得到如下随机微分方程组:
$\left\{ \begin{aligned}& \dot x = {v_i}, \\& m{{\dot v}_i} = - m\gamma {v_i} - \frac{1}{2}\left( {\sin \frac{{2{\rm{\pi}} }}{a}{u_i} + \sin \frac{{2{\rm{\pi}} \beta }}{a}{u_i}} \right) \\&\qquad\;\;+ {F_{\rm{int} }}(|{u_i} - {u_j}|) + F + \xi (t){{.}} \end{aligned} \right.$
所有粒子在初始时刻处于静止分布. 为避免其他因素干扰, 系统处于理想的绝热状态. 记录原子链在稳定状态时的条件(速度和位移)作为下一时刻的初始条件. 定义系统的平均速度:
$\left\langle v \right\rangle = \frac{1}{{NT}}\int_0^T {\sum\limits_{i = 1}^N {{v_i}} } .$
另外, 当外驱动力小于某个临界值时, 系统平均速度为零, 当外驱动力大于该临界值时, 系统的平均速度不为零, 在外驱动力的作用下系统发生相对运动, 称该临界值为最大静摩擦力${F_{\rm{s}}}$. Vanossi等[12]和Braun等[13]有关FK模型的研究表明, 当弹性系数K较小, 且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时, 系统的滞回现象明显, 也便于本文有关问题解释说明. 因此, 如未强调, $K = 1$, $\gamma = 0.7$. 为了研究系统的运动性能, 类似于文献, 引入指标$B = {V_{\rm{CM}}}/F$[24]刻画原子链的机动性能(chain mobility), ${V_{\rm{CM}}}$表示原子链质心(center of mass)的平均速度. ${B_{\rm{f}}} = $$ {(m\gamma )^{ - 1}}$表示原子链移动的最大渐进值[24].
由于晶格常数b和外势周期a这两个长度标度相竞争[2], 使得基态结构非常复杂. 当$b/a = 1$, 称为公度. 当$b/a = 144/233$, 称为黄金分割. 当$b/a = 351/256$, 称为螺旋分割. 黄金分割和螺旋分割属于非公度情形[8]. 对于非公度情形, 因为相邻原子间的距离不可通约, 系统内的所有原子容易脱离基底的束缚做同步运动; 而公度情形下, 原子要被束缚在基底势的势阱中, 所以系统本身在非公度和公度情形下有所区别[8,10]. 另外, 随着外力F绝热增加和减小的过程中, 系统发生了钉扎-脱钉(pinning-depinning)的转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出现了滞回的有趣现象, 它源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当外驱动力绝热增加时, 系统从锁定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 出现脱钉转变; 当外驱动力绝热减少时, 系统从运动状态转变为锁定状态, 出现钉扎转变. 并且发生脱钉和钉扎转变时的驱动力往往是不同的, 发生钉扎转变时的摩擦力小于发生脱钉转变时的摩擦力(存在滞回现象), 这表明发生脱钉转变和钉扎转变的机理是不同的[12,24]. 因此本文将分别从非公度情形(以黄金分割为例)和公度两种情形, 研究外力驱动的FK模型在随机激励下, 系统的纳米摩擦现象(滞回以及最大静摩擦力)随噪声强度的变化规律.
2
3.1.非公度(${{b/a}} = {{144/233}}$)情形
-->图1图2描述了在非公度情形下, 随着噪声强度D的增大, 系统机动性能B随着外力绝热增加和减小而改变的规律. 此部分以黄金分割为例, 在数值模拟过程中, 取$a = 1$, $b/a = 144/233$, $c = a/\beta = 144/89$[8,12], 此时链长$L = 144$, 原子个数$N = 233$.
图 1 D = 0, 0.005, 0.010时, 非公度情形下系统机动性能B随外力F的改变的变化规律(图中三角形和原点分别表示外力F绝热增加和减小的过程)
Figure1. Noise effects on static friction and hysteresis of the $B(F)$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incommensurate case when D = 0, 0.005, 0.010. Triangles and circles denote, respectively, the adiabatic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process of F.

图 2 D = 0.1, 0.2, 0.5时, 非公度情形下系统机动性能B随外力F的改变的变化规律
Figure2. Noise effects on static friction and hysteresis of the $B(F)$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incommensurate case when D = 0.1, 0.2, 0.5.

图1所示, 当噪声强度$D = 0$, 即为确定性FK模型[8,12], 系统有明显的滞回现象. 随着噪声强度D的增大, 系统的滞回区域的面积有明显减小的趋势, 与此同时最大静摩擦力${F_{\rm{s}}}$也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 表明噪声使得原子更容易脱离基底的束缚, 做同步运动.
另外, 随着外力F增大的过程中, 噪声的引入会加速系统的运动(如当外力$F = 0.6$时, 噪声强度越大, 系统机动性能越大). 进一步, 对于确定性系统($D = 0$)时, 当外力$F \approx 0.8$, 此后随着外力F的增大, 系统的机动性能B不再随外力的增大而改变, 达到饱和状态(称机动性能为$B = 1$为饱和状态).
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 加速了原子的运动, 使得系统的机动性能更早的达到饱和状态 (如当噪声强度$D = 0.005$, 外力$F \approx 0.75$; 当噪声强度$D = 0.01$, 外力$F \approx 0.7$), 此后系统的机动性能达到饱和状态, 不随噪声强度以及外力的增大而改变. 此时, 随机激励下系统的机动性能与确定性系统下机动性能是一致的($B = 1$), 表明饱和状态下的机动性能是系统固有的属性.
随着噪声强度进一步增大, 如图2所示, 系统滞回现象消失, 也产生了超滑现象. 验证了噪声的引入对减小滞回, 减小系统摩擦, 产生超滑有积极的影响. 另外, 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 系统的平均机动性能有明显增大的趋势, 更早地达到饱和状态($B = 1$), 但当系统达到饱和状态后(如当外力$F \geqslant 0.8$时), 系统的机动性能不受噪声的影响. 进一步验证噪声使得原子更易脱离基底的束缚, 做同步运动, 但噪声并不改变系统的饱和状态下的机动性能.
图3则从整体上考察了, 系统的最大静摩擦力${F_{\rm{s}}}$受噪声强度D影响的变化规律. 也验证了图1图2的结论. 结果表明, 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 最大静摩擦力有减小的趋势, 当噪声强度$D \approx 0.1$时, 系统将产生超滑现象.
图 3 非公度情形下最大静摩擦力${F_{\rm{s}}}$随噪声强度D的改变的变化规律
Figure3. Noise effects on maximum static friction for the incommensurate case.

综上, 由图13可得, 在非公度情形下, 当系统的机动性能未到饱和状态时, 噪声的引入加速了原子脱离基底的束缚, 改变了系统的滞回区域的面积以及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噪声强度越大, 系统的机动性能越早地到达饱和状态. 但当系统机动性能达到饱和状态后, 随着外力的改变, 噪声强度并不改变系统的机动性能. 因此为减小摩擦, 产生超滑, 适度的噪声激励即可.
2
3.2.公度(${{b/a}} = {{1}}$)情形
-->为验证噪声对系统纳米摩擦现象的影响. 此部分将在公度情形下, 研究随机因素影响下, 系统的纳米摩擦现象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变化的规律. 其中$a = 1$, $c = a/\beta = 30/24$, 此时, 链长$L = 140$, 原子个数$N = 140$[8,12]. 图4图5描述的是系统的机动性能B随着外力F绝热增大和减小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图 4 D = 0, 0.005, 0.010时, 公度情形下系统机动性能B随外力F的改变的变化规律(图中三角形和原点分别表示外力F绝热增加和减小的过程)
Figure4. Noise effects on static friction and hysteresis of the $B(F)$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commensurate case when D = 0, 0.005, 0.010. Triangles and circles denote, respectively, the adiabatic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process of F.

图 5 D = 0.1, 0.2, 0.5时公度情形下系统机动性能B随外力F的改变的变化规律
Figure5. Noise effects on static friction and hysteresis of the $B(F)$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commensurate case when D = 0.1, 0.2, 0.5.

图4所示, 当无随机激励($D = 0$)时, 系统有明显的滞回现象, 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 滞回区域的面积有明显减小的趋势直至消失. 此过程系统的最大静摩擦力${F_{\rm{s}}}$也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印证了非公度的相关结论.
另一方面, 当系统机动性能未达到饱和状态时, 随着外力F的增大, 噪声加速了原子的运动, 使得系统的机动性能更早地达到饱和状态($ D= $$ 0, \; F\approx 0.93$; $D = 0.005$, $F \approx 0.90;\;D = 0.01, \;F \approx $$ 0.79$). 之后, 系统的机动性能B不受外力以及随机因素的影响.
对比图1图4. 非公度情形下, 链长$L = 144$, 原子个数为$N = 233$. 公度情形下, 链长$L = 140$, 而原子个数为$N = 140$. 当链长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公度情形下, 原子个数相对较少, 但当噪声强度$D = 0$时(此时为确定性FK系统), 公度情形下的滞回区域却明显大于非公度情形下的滞回区域[12]. 公度情形下, 最大静摩擦力也大于非公度情形. 与非公度相比(如图1所示), 公度情形下, 系统滞回受随机因素的影响变化更为明显, 系统的最大静摩擦力改变也更为明显(如图6所示). 公度和非公度的区别在于: 公度情形下, 要移动原子链, 就必须使原子爬上并越过外势的顶部, 从而克服一个势垒[29]. 噪声的引入, 使得这种束缚变得极不稳定, 此时原子也会逃离势阱做同步运动. 因此, 公度情形下, 系统受到的耦合作用更为强烈. 从而噪声对公度情形的影响也更为明显.
图 6 公度与非公度情形下最大静摩擦力${F_{\rm{s}}}$随噪声强度D的改变的变化规律
Figure6. Noise effects on maximum static friction for the incommensurate case (blue) and the commensurate case (red)

图5所示, 进一步增大噪声强度, 系统的滞回消失, 产生超滑现象. 当外力$F < 0.8$时, 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 系统的机动性能B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表明噪声的引入, 使得原子更容易脱离基底势的束缚而运动. 但当外力$F \geqslant 0.8$, 系统的机动性能不受噪声强度以及外力的影响. 验证了噪声容易使得原子脱离束缚, 但并不改变系统饱和状态时的机动性能.
进一步, 图6从总体上描述了最大静摩擦力${F_{\rm{s}}}$随噪声强度D的改变的变化规律. 在非公度和公度状态下, 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 最大静摩擦力都有减小的趋势, 当噪声强度$D \approx 0.1$, 系统将产生超滑现象. 不同之处在于, 由于公度情形下, 原子受到基底势更强的耦合作用, 所以噪声的引入, 使得这种束缚变得极不稳定, 此时原子也会逃离势阱做同步运动, 所以对公度情形下(如滞回, 最大静摩擦力)的影响更为明显.
本文从非公度和公度两方面, 研究了高斯白噪声激励下的一维随机FK模型. 讨论了系统纳米摩擦现象受噪声强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非公度和公度情形下, 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 对减小系统的滞回和减小摩擦有积极影响, 当噪声强度选择恰当, 系统将产生超滑. 另一方面, 噪声的引入, 加速原子运动, 使得系统更快地进入饱和状态, 但当系统达到饱和状态后, 系统的机动性能并不受噪声的影响. 因此, 为减小滞回, 产生超滑, 适当的噪声强度即可.
非公度和公度的区别在于: 受噪声影响, 公度情影响更为明显. 表明相同前提下, 公度情形由于受到基底势更为强烈的耦合作用[8,29]从而具有更为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通过对高斯白噪声激励下的FK模型的研究, 对其他有色噪声激励下的FK模型有更好的借鉴意义. 对于人们设计出超润滑材料, 以及制造出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新材料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关话题/系统 纳米 运动 噪声 过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基于流体模型的碳纳米管电离式传感器的结构优化方法
    摘要:与常规电离式传感器相比,碳纳米管三电极电离式气体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工作电压低的优势,对智能电网、泛在物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存在输出电流低、灵敏度低的缺点,需要从结构上对其进行优化.本文基于汤生放电原理,采用COMSOLMultiphysics多物理场直接耦合分析软件,建立了传感器二维等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金纳米双球系统的高灵敏光学传感与其消光系数及局域场增强之关联
    摘要:系统地研究了最基本的单/双金纳米球系统的共振峰移动、局域场增强和消光谱等光学响应行为.发现在双金纳米球系统中,入射光除了能激发每个金纳米球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式外,调整金纳米球间隙可使共振模式间产生强烈耦合,使系统局域场增强因子进一步提升,并增强光学传感能力和消光系数.有趣的是,受限于有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其在纳米粒子表征方面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基于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微纳加工技术和薄膜制造技术的发展,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技术产生,为构建多种纳米级分辨率尺度下的微实验平台,发展新型纳米表征技术和众多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应用于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的液体腔设计要求,然后介绍了液体腔的发展和典型的制备工艺,最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纳米激光器等领域,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纳米材料由于具有量子约束和较强的各项异性,表现出与普通块体材料不同的光学和电学性质.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材料具有可调节带隙、高量子效率、强的光致发光、量子约束效应和长的载流子寿命等优点,并且其成本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两体相互作用费米系统在自旋轨道耦合和塞曼场中的基态转变
    摘要:在超冷费米系统中实现人造规范势的突破,吸引了许多新问题的研究,展现了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本文研究了在环阱中,具有自旋轨道耦合和塞曼作用的两体相互作用费米模型.通过平面波展开的方法,解析求解了两体费米系统的本征能态.系统的总动量为守恒量,可以在不同总动量空间中研究能谱.研究发现:随着塞曼相互作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铌酸锂双折射晶体的皮秒拍瓦激光系统光谱整形
    摘要:为补偿皮秒拍瓦激光系统中钕玻璃宽带放大引起的增益窄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铌酸锂双折射晶体的高能量光谱整形方法.在相同强度调制下,对比了BBO、铌酸锂和石英3种晶体,针对1053nm激光,选用了高双折射率、大口径且不易潮解的铌酸锂作为整形晶体.理论分析了晶体厚度、倾斜角、面内旋转角对强度调制的影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超弹性球体入水过程空泡演化及球体变形实验
    摘要:超弹性材料是工程实际中常用的材料,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力学性能.将超弹性材料应用于入水问题是一个新的跨学科研究方向.与传统的刚性球体入水现象不同,超弹性球体入水后极易发生变形.为了探究该大变形的入水流固耦合问题,本文采用高速摄像方法,对超弹性球体垂直入水问题开展实验研究.基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了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Al-Ti-B细化工业纯铝凝固组织演变过程数值模拟
    摘要:采用耦合群体动力学方法与元胞自动机方法建立了细化处理条件下铝合金凝固微观组织演变的数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α-Al的非均匀形核过程、晶粒的初始球形长大以及之后的枝晶生长过程.利用建立的模型模拟了Al-5Ti-1B中间合金细化工业纯铝凝固组织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形核初始阶段,熔体中存在充足数量的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自旋轨道耦合Su-Schrieffer-Heeger原子链系统的电子输运特性
    摘要:在Su-Schrieffer-Heeger(SSH)原子链中,电子在胞内和胞间的跳跃依赖于其自旋时,即SSH原子链存在自旋轨道耦合作用时,存在不同缠绕数的非平庸拓扑边缘态.如何探测自旋轨道耦合SSH原子链不同缠绕数的边缘态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紧束缚近似下研究了自旋轨道耦合SSH原子链的非平庸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GaN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电流输运和低频噪声行为
    摘要:首先测量了GaN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变温电流-电压特性,研究了其电流输运机制,然后分析了在不同注入电流条件下的低频噪声行为.结果表明:1)在正向高电压区,热发射机制占主导,有效势垒高度约为1.25eV;2)在正向低偏压区(V<0.8V),与位错相关的缺陷辅助隧穿电流占主导,有效势垒高度约为0.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