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环境温度下晶硅光伏组件的直冷背板散热分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晶硅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严重制约着电池效率及组件寿命的提升, 因此光伏冷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纳米结构引入主流光伏组件的高分子背板, 从而获得具有增强热传导及热辐射特性的直冷背板, 已成为新一代光伏冷却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文聚焦于组件背面的散热特性研究, 联合能量平衡方程及光学模拟, 分别计算了三种典型环境温度下标准背板与直冷背板的热学功率及降温效果. 计算中采用主流商用硅电池的结构参数及封装方式, 详细讨论了背板的传热系数与发射率增强对光伏组件热学过程及工作温度的影响. 以期为光伏组件直冷背板的设计与制备提供方向.
关键词: 晶硅太阳电池/
光电效率/
光伏热效应/
光伏组件

English Abstract


--> --> -->
晶硅太阳电池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及相对较低的制备成本, 在当今光伏产业中成为商用主流. 通过不断引入新的物理效应与制备技术, 晶硅电池的产线效率得以逐年提升[1,2]. 从基本机制上看, 晶硅电池的光电效率是电池的光、电、热等性能的综合体现. 其中, 电池的温度效应对其工作效率及寿命具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理想条件下, 每升高1 K温度, 晶硅太阳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将下降0.4%; 若计及更多实际因素(例如热斑效应), 则其温衰特性可达到0.65%/K[3]. 同时, 温度升高也会加快封装层老化速度, 缩短电池寿命. 因此, 如何实现有效的冷却降温是晶硅太阳电池研究及应用领域中广受关注的问题.
实际应用中, 晶硅电池的组件封装对其工作温度的影响显著. 封装后的组件温度取决于光电转换过程中的热量生成、环境的红外辐射吸收以及组件热量耗散这三种过程的相互平衡. 传统的降温手段主要通过安装通风装置、吸热材料、热管系统等设备改善电池热量的耗散效率. 此类冷却技术可有效降低光伏组件温度, 但需要额外添加装置(管道或容器)来储存和运输散热介质, 令安装和维护成本上升. 近年来,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 基于组件纳米结构的温控技术已成为新一代光伏冷却技术的发展趋势. 例如, Azizi等[4]在光伏封装用EVA中添加了15%质量分数的石墨烯纳米材料, 制备得到的EVA复合材料热导率提高了22%. Kim等[5]将70%质量分数的AlN/BN导热填料以8∶2比例混合进PVDF背板中, 制备出最大热导率达$5.85 \; {\rm{W}}\cdot {\rm{m}}^{-1}\cdot {\rm{K}}^{-1} $的复合背板, 其导热性是原来的31倍. 除了提高导热性, 通过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结构来实现辐射冷却也是晶硅电池的有效降温手段. Zhu等[6]在Si吸收体表面设计了$ {\rm{Si}}{\rm{O}}_{2} $光子晶体结构层, 其温度比硅基降低了13 ℃. Li等[7]设计了$ {\rm{Si}}{\rm{O}}_{2}/{\rm{Al}}_{2}{\rm{O}}_{3} $等多层冷却介质膜, 并将其置于晶硅光伏组件的正面. 模拟结果显示组件温度降低了5.7 ℃. Lu等[8]制备了微米尺度的$ {\rm{Si}}{\rm{O}}_{2} $绒面作为晶硅太阳电池的封装层, 其在大气窗口(8—13 μm)具有接近1的发射率, 最终使得组件相对效率提升了3.13%. 另外还有其他结构, 如$ {\rm{Si}}{\rm{O}}_{2} $绒毛绒面[9]$ {\rm{Si}}{\rm{O}}_{2} $颗粒膜[10]等, 都在维持或提升光学性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组件的辐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 电池正面作为太阳光的入射面, 在引入纳米结构时, 必须保证不削弱太阳光谱范围内的电池光学特性. 而太阳电池背面则不受此条件限制, 因此其冷却微结构的设计与实现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本文聚焦于此类新型背板, 即无需添加额外散热装置、通过自身良好的热学特性直接产生冷却效果的 “直冷背板”. 此类基于纳米结构的背板, 其热学特性取决于有效传热系数及有效发射率. 前者反映了背板与环境之间的非辐射热交换效率(热传导及热对流), 后者反映了背板与环境间以辐射形式进行热交换的能力. 然而, 目前对直冷背板热学特性的研究仍十分有限. 事实上, 由于目前主流晶硅电池的背板大多以高分子材料制成, 其导热性远不如正面的玻璃封装[11-13], 导致人们对背板冷却的研究兴趣以改善导热性能为主. 在某些研究过程中, 如Li等[7]构建的晶硅组件热学模型, 甚至完全忽略了背面的热辐射交换, 导致计算得到的工作温度明显高于组件的实际工作温度.
为了系统讨论光伏组件直冷背板的散热特性, 通过联合能量平衡方程及光学模拟, 计算了在不同的背板传热系数及发射率条件下组件的热学过程及工作温度. 考虑了分别代表低温、常温及高温的三种典型温度. 计算结果表明: 背板的热辐射交换对组件工作温度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比忽略背板热辐射的情况, 组件工作温度降低约20 K. 另一方面, 在任何环境温度下, 背板的热学改良均以非辐射特性的贡献为主, 辐射改良在理想条件下的降温效果不超过1 ℃, 远弱于正面玻璃辐射改良带来的降温效果. 环境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背板的非辐射降温方面. 一般地, 低温环境更有利于背板的非辐射降温. 但高传热系数背板的降温效果对环境温度的依赖较小, 并在传热系数大于$20 \; {\rm{W}}\cdot {\rm{m}}^{-2}\cdot {\rm{K}}^{-1} $时趋于稳定.
图1所示, 晶硅光伏组件的基本结构包含玻璃、EVA、硅电池(由金字塔绒面、硅衬底和铝背极构成)以及高分子背板. 组件的封装顺序和各部分的常见厚度已在图中给出. 组件工作时, 一方面从入射阳光和环境中吸收能量, 另一方面通过光伏效应和热交换过程(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释放能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当组件温度达到稳定时, 其吸收和释放的能量形成平衡, 即
图 1 晶硅光伏组件结构和工作时的能量输入与输出
Figure1. Structure and energy input and release of 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modules at work.

$ {P}_{\rm{sun}}+{P}_{\rm{atm}}\;={\;{P}}_{\rm{rad}}+{P}_{\rm{con}}+{P}_{\rm{PV}}, $
式中各项分别为单位面积组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功率$ {P}_{\rm{sun}} $、对环境辐射的吸收功率$ {P}_{\rm{atm}} $、辐射散热功率$ {P}_{\rm{rad}} $、非辐射散热功率$ {P}_{\rm{con}} $(包括热传导和热对流)以及光电输出功率$ {P}_{\rm{PV}} $, 并对应如下物理过程.
1) $ {P}_{\rm{sun}} $, $ {P}_{\rm{PV}} $—光电转换过程
组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功率$ {P}_{\rm{sun}} $表达式为
$ {P}_{\rm{sun}}=\int {I}_{\rm{sun}}\left(\lambda \right){\epsilon}_{\rm{sun}}\left(\lambda \right){\rm{d}}\lambda , $
其中$ {I}_{\rm{sun}}{(}\lambda {)} $为波长$ \lambda $对应的太阳光谱强度, $ {\epsilon}_{\rm{sun}}\left(\lambda \right) $为光伏组件对太阳光的吸收率. 我们采用AM1.5G太阳光谱[14], 并利用硅太阳电池专业模拟软件SunSolve[15]计算组件吸收率. 计算中采用主流商用硅电池的结构参数: 硅衬底厚度设置为180 μm, 绒面设置为3 μm高度的随机分布的正金字塔绒面, 抗反层为80 nm厚度的$ {\rm{Si}}{\rm{N}}_{{x}} $. 组件其他部分厚度如图1所示. 当太阳光垂直入射到组件正面时, 计算得到的组件吸收率$ {\epsilon}_{\rm{sun}}\left(\lambda \right) $及吸收功率$ {\rm{d}}{P}_{\rm{sun}}/{\rm{d}}\lambda $图2(a)所示. 对吸收功率积分, 得到${P}_{\rm{sun}}= $$ {777}\;{\rm{W}}\cdot {\rm{m}}^{-2}$, 该结果与文献[16]相符合. 在吸收的太阳辐射中, 波长大于1200 nm的辐射被组件封装材料吸收变为热量, 300—1200 nm内的辐射则大部分通过硅的光伏反应转换为电能, 其对应的光电输出功率$ {P}_{\rm{PV}} $随组件温度$ {T}_{\rm{PV}} $的升高而降低[3,17]:
图 2 (a) 组件吸收谱和吸收功率谱(黄色背景为AM1.5G太阳光谱); (b) 黑体辐射谱
Figure2. (a)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absorption power spectrum of the module (AM1.5G solar spectrum is marked as yellow background); (b) blackbody radiation spectrum.

${P}_{\rm{PV}}\left({T}_{\rm{PV}}\right)={\eta }_{{300}\;{\rm{K}}}{P}_{\rm{solar}}\left[1+\beta \left({T}_{\rm{PV}}-{300}\;{\rm{K}}\right)\right],$
其中$\eta _{{300}\;{\rm{K}}}\!=\!{20{\text{%}}, }\;{P}_{\rm{solar}}\!=\!{1000}\;{\rm{W}}\cdot {\rm{m}}^{-2}{, }\;{\beta }\!=\! -{0.45}{{\text{%}}}{ }$为组件的温度系数[17]. (3)式中为简便起见将组件温度视为均匀. 实际工作时组件各部分的温差很小, 可近似忽略[18].
2) $ {P}_{\rm{con}} $—组件和环境的非辐射热交换过程(热传导及热对流)
组件和环境的非辐射热交换主要取决于组件正面和背面的热传导与热对流过程. 这些过程既与正背两面的材料热学性质有关, 也受到组件所在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关环境因素中尤以组件温度与所处环境的温度差(${T}_{\rm{PV}}-{T}_{\rm{a}}{)}$及组件表面处的风速大小最为关键[19,20]. 考虑到正面玻璃及背面高分子背板的热学性质差异及风速的不同, 可令
$ {P}_{\rm{con}}\;={\;{P}}_{\rm{con}}^{\rm{front}}\;+{\;{P}}_{\rm{con}}^{\rm{back}}, $
式中, 等号右边两项分别来自于正面玻璃板和背面高分子背板的贡献,
$ {P}_{\rm{con}}^{\rm{front}}\left({T}_{\rm{PV}},{T}_{\rm{a}}\right)={h}_{1}({T}_{\rm{PV}}-{T}_{\rm{a}}), \tag{4a}$
$ {P}_{\rm{con}}^{\rm{back}}\left({T}_{\rm{PV}},{T}_{\rm{a}}\right)={h}_{2}({T}_{\rm{PV}}-{T}_{\rm{a}}), \tag{4b}$
其中, $ {h}_{1} $$ {h}_{2} $定义为正面及背面传热系数, 其取值综合考虑了热传导与热对流过程. 在标准组件中, 根据玻璃及高分子背板的典型热学性质及风速条件[21], 可取$ {h}_{1}{=10}\;{\rm{W}}\cdot {\rm{m}}^{-2}\cdot {\rm{K}}^{-1} $, ${h}_{2}= $$ {5}\;{\rm{W}}\cdot {\rm{m}}^{-2}\cdot {\rm{K}}^{-1}$[7].
实际应用时, 组件正面与背面的环境温度仅有微小差异, 故计算中通常可忽略[3,17]. 在(4a)式和(4b)式中取Ta = 10 ℃, 25 ℃和50 ℃, 分别代表组件在低温、常温和高温下的三种工作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 环境温度的高低不仅影响非辐射热交换过程, 同时也是下节讨论的辐射性热交换中的重要因素. 从图2(b)可看出, 在理想黑体近似下, Ta = 10 ℃, 25 ℃和50 ℃时环境的辐射强度集中分布于2.5 μm以上的红外区. 下节将详细讨论这3个环境温度下组件正面与背面的热辐射吸收与发射效率.
3) $ {P}_{\rm{atm}}{, }{\;{P}}_{\rm{rad}} $—组件和环境的辐射热交换过程
材料表面的辐射吸收及发射能力分别用吸收率$ {\epsilon} $和发射率$ \varepsilon $衡量. 根据基尔霍夫热辐射定律[22], 热平衡物体的发射率$ \varepsilon $与吸收率$ {\epsilon} $在数值上相等. 这里采用文献[23]中的玻璃红外折射率参数计算组件正面封装玻璃的吸收率
${{\epsilon}}_{\rm{front}}\left(\lambda ,\theta \right)={(1}{-R})\left(1-{{\rm{e}}^{-\tfrac{4{\rm{\pi}}kW}{\lambda {\rm{cos}}\theta }}}^{}\right) ={\varepsilon }_{\rm{front}}\left(\lambda ,\theta \right), $
其中, W为玻璃厚度, $ \theta $为入射角, k为玻璃折射率虚部, R为由菲涅尔定律计算得到的玻璃反射率. 从计算结果可以观察到玻璃红外吸收谱的典型特征[8]. 图3所示为垂直入射时组件正面的玻璃吸收谱, 在8—13 μm以及20—25 μm处出现明显的低谷, 反映出$ {\rm{Si}}{\rm{O}}_{2} $在此波段具有强烈的声子极化激元响应. 组件正面所在环境大气的发射率可表示为${\varepsilon }_{\rm{atm}}\left(\lambda , \theta \right)=1-{{t}_{\rm{atm}}{\left(\lambda \right)}^{\tfrac{1}{{\rm{cos}}\theta }}}^{}$. 其中, $ {t}_{\rm{atm}}(\lambda ) $为大气透射率(如图3粉色背景所示)[24,25].
图 3 玻璃吸收谱(垂直入射时)及大气透射谱(粉色背景)
Figure3.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atmospheric transmission spectrum (pink background) of the glass.

在我们的计算中将讨论四种背板, 他们的辐射特性分为两类: 1)标准背板辐射, 此类背板可近似为一个具有漫反射表面的灰体, 即${\overline{{\epsilon}}}_{\rm{back}}= $$ {\overline{\varepsilon }}_{\rm{back}}={0.85}$[26]; 2)理想背板辐射, 以理想辐射冷却体为背板时, 其吸收率(发射率)为与波长和角度均无关的常数[10]: ${{\epsilon}}_{\rm{back}}^{*}={\varepsilon }_{\rm{back}}^{*}=\left\{\begin{array}{l}1, ~~\lambda > {2.5}\;{\rm{\text{μ} m}}\\ {0}, ~~\lambda { < }{2.5}\;{\rm{\text{μ} m}}\end{array}\right.$, 此时可令背板的辐射散热效果达到最佳.
玻璃和背板对环境辐射的吸收功率分别表示为
$ {P}_{\rm{atm}}^{\rm{front}}({T}_{\rm{a}})= \int _{0}^{\tfrac{{\rm{\pi}}}{2}}{\rm{d}}\varOmega {\rm{cos}}\theta \int _{0}^\infty {I}_{\rm{atm}}\left({T}_{\rm{a}}\right){{\epsilon}}_{\rm{front}}\left(\lambda ,\theta \right){\rm{d}}\lambda , \tag{6a}$
$ {P}_{\rm{atm}}^{\rm{back}}({T}_{\rm{a}}{)=} \int _{0}^{\tfrac{{\rm{\pi}}}{2}}{\rm{d}}\varOmega {\rm{cos}}\theta \int _{0}^\infty {I}_{\rm{BB}}\left({T}_{\rm{a}}\right){{\epsilon}}_{\rm{back}}{\rm{d}}\lambda ,\tag{6b}$
其中$ {I}_{\rm{atm}}\left({T}_{\rm{a}}\right)={I}_{\rm{BB}}({T}_{\rm{a}}, \lambda ){\varepsilon }_{\rm{atm}}(\lambda , \theta ) $为大气辐射功率, ${I}_{\rm{BB}}\left({T}_{\rm{a}}, \lambda \right)=\dfrac{{2}{h}{{c}}^{2}}{{\lambda }^{{5}}}\frac{1}{{\rm{e}}^{\tfrac{{hc}}{{\lambda k}{T}_{\rm{a}}}{ -}1}}$为单色黑体辐射强度. 组件的辐射散热功率同样分为正面和背面两部分, 其表达式为
${P}_{\rm{rad}}^{\rm{front}}({T}_{\rm{PV}}) \!=\! \int _{0}^{\tfrac{{\rm{\pi}}}{2}}{\rm{d}}\varOmega {\rm{cos}}\theta \int _{0}^\infty {I}_{\rm{BB}}({T}_{\rm{PV}},\lambda ){\varepsilon }_{\rm{front}}\left(\lambda ,\theta \right){\rm{d}}\lambda ,\tag{7a}$
$ {P}_{\rm{rad}}^{\rm{back}}({T}_{\rm{PV}})\!=\! \int _{0}^{\tfrac{{\rm{\pi}}}{2}}{\rm{d}}\varOmega {\rm{cos}}\theta \int _{0}^\infty {I}_{\rm{BB}}({T}_{\rm{PV}},\lambda ){\varepsilon }_{\rm{back}}{\rm{d}}\lambda . \tag{7b}$
把(2)—(7)式代入(1)式中, 即可得到关于组件工作温度$ {T}_{\rm{PV}} $的方程.
我们讨论了四种组件, 其中各自包含了具有不同热传导系数及发射率的背板, 并计算了相应的热学过程及工作温度. 背板的热学参数见表1. 这里, 标准背板的发射率和传热系数的取值参照组件的测量结果($ {\overline{\varepsilon }}_{\rm{back}}{=0.85} $, $ {h}_{2}^{\rm{s}}{=5}\;{\rm{W}}\cdot {\rm{m}}^{-2}\cdot {\rm{K}}^{-1} $)[21,26]. 三种直冷背板分别以三种方式从标准背板改善而来: 1)直冷背板A, 增强非辐射散热($ {h}_{2}^{*} $), 保持背板发射率$ {\overline{\varepsilon }}_{\rm{back}} $不变; 2)直冷背板B, 增强辐射散热($ {\varepsilon }_{\rm{back}}^{*} $), 保持背板传热系数$ {h}_{2}^{\rm{s}} $不变; 3)直冷背板C, 同时增强辐射与非辐射散热($ {h}_{2}^{*} $, $ {\varepsilon }_{\rm{back}}^{*} $).
名称发射率$ {\varepsilon }_{\rm{back}} $传热系数$ {h}_{2}{/({\rm{W}}\cdot {\rm{m}}}^{-2}\cdot {\rm{K}}^{-1}) $
标准背板O$ {\overline{\varepsilon }}_{\rm{back}} $$ {h}_{2}^{\rm{s}} $
直冷背板A$ {\overline{\varepsilon }}_{\rm{back}} $$ {h}_{2}^{*} $
直冷背板B$ {\varepsilon }_{\rm{back}}^{*} $$ {h}_{2}^{\rm{s}} $
直冷背板C$ {\varepsilon }_{\rm{back}}^{*} $$ {h}_{2}^{*} $


表1标准背板与直冷背板的热学参数
Table1.Thermal parameters of the standard backsheet and direct-cooling backsheets.

计算中采用三种典型的环境温度: Ta = 10 ℃(低温), 25 ℃(常温)和50 ℃(高温). 图46给出了计算得到的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各组件的吸收、散热及光电输出功率, 并分别列出组件正面/背面与环境的各项热交换功率. 为方便对比,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采用了同一太阳光谱. 故图46中组件从太阳辐射中吸收的功率统一为$777\; {\rm{W}}\cdot {\rm{m}}^{-2} $. 从计算结果可以明显看出, 相对于标准组件, 采用了直冷背板后光电输出功率都有所提升, 说明相应的工作温度都有所下降. 然而, 仅通过增强背板的热辐射特性所导致的降温效果及光电输出增强十分有限. 即使当背板具有理想热发射率$ {\varepsilon }_{\rm{back}}^{*} $时, 其光电输出功率相对于标准发射率$ {\overline{\varepsilon }}_{\rm{back}} $的结果仅增加了$1\; {\rm{W}}\cdot {\rm{m}}^{-2} $. 此效果不随环境温度变化(参见图46中标准背板O与直冷背板B的光电输出功率对比, 以及直冷背板A和直冷背板C的光电输出功率对比). 相对地, 组件光电输出功率的提升在背板非辐射热学特性增强时更明显, 且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 当Ta = 10 ℃(低温), 25 ℃(常温)和50 ℃(高温)时, 由$ {h}_{2} $的提升导致的光电输出功率增加分别为$4 \; {\rm{W}}\cdot {\rm{m}}^{-2} $, $3 \; {\rm{W}}\cdot {\rm{m}}^{-2} $, $2 \; {\rm{W}}\cdot {\rm{m}}^{-2} $ (参见图46中标准背板O与直冷背板A的光电输出功率对比).
图 4 Ta = 10 ℃时各组件的吸收、散热及光电输出功率(单位为$ {\rm{W}}\cdot {\rm{m}}^{-2} $)
Figure4. Absorption power, heat dissipation power and PV output power for each module at Ta = 10 ℃ (unit: $ {\rm{W}}\cdot {\rm{m}}^{-2} $).

图 5 Ta = 25 ℃时各组件的吸收、散热及光电输出功率(单位为$ {\rm{W}}\cdot {\rm{m}}^{-2} $)
Figure5. Absorption power, heat dissipation power and PV output power for each module at $ {T}_{\rm{a}} $ = 25 ℃ (unit: $ {\rm{W}}\cdot {\rm{m}}^{-2} $).

图 6 Ta = 50 ℃时各组件的吸收、散热及光电输出功率(单位为$ {\rm{W}}\cdot {\rm{m}}^{-2} $)
Figure6. Absorption power, heat dissipation power and PV output power for each module at Ta = 50 ℃ (unit: $ {\rm{W}}\cdot {\rm{m}}^{-2} $).

各组件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工作温度及光电转换效率如表2所列. 计算结果表明, 标准组件的工作温度比环境温度高约20 ℃, 其光电效率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 由低温(Ta = 10 ℃)时的19.62%迅速下降到高温(Ta = 50 ℃)时的16.39%. 组件的最高效率出现在低温时的直冷背板C中: $ \eta = $20.01%. 图7给出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各直冷背板的降温效果及对应的相对效率提升. 相对于标准组件, 以非辐射增强为单一改良方式的直冷背板A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降温效果分别为3.7 ℃ (Ta = 10 ℃), 3.3 ℃ (Ta = 25 ℃), 2.7 ℃ (Ta = 50 ℃); 以辐射增强为单一改良方式的直冷背板B降温效果仅为0.8 ℃ (Ta = 10 ℃), 0.7 ℃ (Ta = 25 ℃), 0.7 ℃ (Ta = 50 ℃). 可以看到, 直冷背板A的降温效果明显高于直冷背板B, 这与图46所示的光电输出功率结果一致. 而非辐射联合辐射增强时, 温度分别降低了4.3 ℃ (Ta = 10 ℃), 3.8 ℃ (Ta = 25 ℃), 3.2 ℃ (Ta = 50 ℃), 相对效率则分别提升了1.99% (Ta = 10 ℃), 1.85% (Ta = 25 ℃), 1.77% (Ta = 50 ℃).
背板类型Ta = 10 ℃Ta = 25 ℃Ta = 50 ℃
$ {T}_{\rm{PV}}/ $℃$ \eta / $%$ {T}_{\rm{PV}}/ $℃$ \eta / $%$ {T}_{\rm{PV}}/ $℃$ \eta / $%
标准背板O31.219.6244.718.4167.116.39
直冷背板A27.519.9641.418.7164.416.63
直冷背板B30.419.6343.918.4866.416.45
直冷背板C26.920.0140.918.7563.916.68


表2不同环境温度下组件的工作温度及光电转换效率
Table2.Module temperatures and PV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under different ambient temperatures.

图 7 不同环境温度下各直冷背板的降温效果及相对效率提升
Figure7. Temperature decrease and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for each direct-cooling backsheet under different ambient temperatures.

需要注意的是, 在上述结果中, 直冷背板B的辐射增强已达到理想极限, 即在最佳的背板辐射增强下, 降温效果不到1 ℃. 相反地, 背板传热系数仅为标准背板传热系数的2倍, 代表着非辐射增强效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图8给出了背板发射率分别为$ {\overline{\varepsilon }}_{\rm{back}} $$ {\varepsilon }_{\rm{back}}^{*} $时组件的工作温度随背板传热系数$ {h}_{2}^{*} $的变化. $ {h}_{2}^{*} =5\; {\rm{W}}\cdot {\rm{m}}^{-2}\cdot {\rm{K}}^{-1} $时对应的工作温度即为标准组件的工作温度. 随着$ {h}_{2}^{*} $的增加, 组件的工作温度单调下降. 当$ {h}_{2}^{*} =30 \; {\rm{W}}\cdot {\rm{m}}^{-2}\cdot {\rm{K}}^{-1} $, Ta = 10 ℃, 25 ℃和50 ℃时的工作温度分别降低至20.2 ℃, 34.7 ℃和58.9 ℃, 与环境温度的温差约为10 ℃. 背板的辐射增强带来的额外降温效果在$ {h}_{2}^{*} $增大时则进一步减弱, 这与文献[7]中组件正面的降温趋势一致. 当$ {h}_{2}^{*} > 20 \;{\rm{W}}\cdot {\rm{m}}^{-2}\cdot {\rm{K}}^{-1} $时, 直冷背板A与直冷背板C的工作温度几乎重合, 并近似以$\Delta {T}_{\rm{PV}}/\Delta {h}_{2}^{*} = -0.27$ (Ta = 10 ℃), –0.25 (Ta = 25 ℃), –0.21 (Ta = 50 ℃)的速度随$ {h}_{2}^{*} $线性下降.
图 8 背板发射率为$ {\overline{\varepsilon }}_{\rm{back}} $$ {\varepsilon }_{\rm{back}}^{*} $时组件工作温度随背板传热系数$ {h}_{2}^{*} $的变化
Figure8.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ule temperature and $ {h}_{2}^{*} $ when the backsheet emissivity is $ {\overline{\varepsilon }}_{\rm{back}} $ and $ {\varepsilon }_{\rm{back}}^{*} $.

图8所示, 工作温度随背板传热系数$ {h}_{2}^{*} $的变化曲线特征与实验结果定性一致. 文献[27]测试了电池工作温度随风速的下降曲线, 室温及标准光照下, 当风速从零增加到2 m/s时, 强制对流引起的传热系数从零增加到约$ 5 \;{\rm{W}}\cdot {\rm{m}}^{-2}\cdot {\rm{K}}^{-1} $(总对流传热系数大约从$5 \; {\rm{W}}\cdot {\rm{m}}^{-2}\cdot {\rm{K}}^{-1} $增加到$10 \; {\rm{W}}\cdot {\rm{m}}^{-2}\cdot {\rm{K}}^{-1} $), 对应的工作温度则下降了5 ℃左右, 与我们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随着风速进一步增大, 实验测试数据的误差开始扩大, 但曲线趋势明显: 在强制对流传热系数保持稳定持续增长的同时, 温度下降速度变缓, 温度曲线渐趋平坦. 类似的温度变化趋势在以热传导为背板主要散热方式的光伏组件中亦有报道. 如文献[11]中对比了热导性质显著不同的三种背板(高分子材料TPT、玻璃、Al合金)厚度对多晶硅光伏组件工作温度的影响. 虽然背板热阻总是与其厚度成正比, 但当背板采用Al合金这类良热导材料时, 背板厚度增加导致的工作温度上升曲线亦呈现出明显的平坦化, 反映出高传热条件下背板降温效果的稳定性.
综上, 本文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对晶硅光伏组件的热学特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并着重讨论了在不同的背板散热条件下组件的各项热学功率、光电输出及工作温度的变化. 通过对比标准背板与三种直冷背板的降温效果, 分析背板与环境发生热交换的两种方式(辐射热交换与非辐射热交换)在降温过程中的作用, 得到如下结论.
1)首先, 计算结果表明, 当背板的辐射传热和非辐射传热均处于标准条件时, 组件的工作温度比环境温度高出约20 ℃[17,18,28]. 这一结果可与文献[7]的计算结果对比. 文献[7]中未考虑背板的热辐射效果, 导致计算得到的组件温度远高于环境温度: 在正面未做特殊冷却处理时, 工作温度比环境温度高40 ℃左右; 即使当正面玻璃具有理想辐射特性时, 组件温度仍比环境温度高30 ℃左右. 可见, 背板的热辐射交换过程对光伏组件工作温度的影响不可忽略.
2)通过改良标准背板的辐射特性来实现降温的效果十分有限. 本文计算了三种不同的环境温度来展示低温、常温和高温下组件的工作状态. 发现在任何环境温度中, 背板的辐射改良带来的降温效果不超过1 ℃. 这一结果远弱于正面玻璃辐射改良带来的降温效果. 原因在于, 正面玻璃处于大气环境当中, 大气辐射的窗口区令正面玻璃的辐射冷却功率会随玻璃发射率的增加而明显提升. 而背板主要与可近似为黑体的地面进行热辐射交换, 当背板的发射率增加时, 背板与地面之间的热辐射吸收功率和散热功率几乎同步增加(参见图46), 导致背板的冷却功率未得到有效提升. 这意味着在背板的热学特性改良设计中, 应集中于背板的非辐射热学特性(如热导率)的增强.
3)背板的非辐射热学特性可以其传热系数$ {h}_{2}^{*} $描述. 计算表明, 当$ {h}_{2}^{*} $温和增加时($ {h}_{2}^{*} =2{h}_{2}^{\rm{s}} $), 环境温度对非辐射增强的降温效果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低温环境更利于背板的非辐射降温. 而对于具有高传热系数的背板($ {h}_{2}^{*} > 20\;{\rm{W}}\cdot {\rm{m}}^{-{2}}\cdot {\rm{K}}^{-1} $), 同一背板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降温程度十分接近, 且由辐射改良引起的额外降温效果几乎可以忽略, 即高传热系数背板的降温效果趋于稳定.
以上结果可为光伏组件直冷背板的设计与制备提供明确的方向. 本文在计算中忽略了部分影响组件温度的次要因素, 如组件内部的热传导过程、地面环境与大气环境的温差等, 这些因素的影响可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建立更全面的热光电耦合模型加以讨论.
相关话题/辐射 光电 计算 传热 环境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驱动高次谐波与阿秒辐射研究进展
    摘要:对超快过程的探测和控制决定了人类在微观层面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阿秒光源可完成对组成物质的电子运动及其关联效应进行超高时空分辨的探测和操控,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提供了全新手段,被认为是激光科学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世界主要科技强国都将阿秒科学列为未来10年重要的科技发展方向.利用强激光与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极强激光场驱动超亮伽马辐射和正负电子对产生的研究进展
    摘要:高功率超短超强激光脉冲的诞生开启了相对论非线性光学、高强场物理、新型激光聚变、实验室天体物理等前沿领域.近年来,随着数拍瓦级乃至更高峰值功率激光装置的建成,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高强场范畴.这种极强激光场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蕴含着丰富的物理过程,除了经典的波与粒子作用、相对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超强激光驱动的辐射反作用力效应与极化粒子加速
    摘要:光强超过1022W/cm2的极端超强激光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推进到辐射主导区域,激发高能伽马光子辐射,产生明显的辐射反作用力效应.辐射反作用力可以显著影响强场中带电粒子的动力学行为,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极端强场区域的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规律.如何理解和验证辐射反作用力效应是强场物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飞秒超强激光驱动太赫兹辐射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强太赫兹源是太赫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其中大能量强场太赫兹脉冲源在超快物态调控、新型电子加速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超快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强场太赫兹辐射产生途径.本文报道了利用超强飞秒激光脉冲与金属薄膜靶作用产生太赫兹辐射的实验结果,研究了激光能量和离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纳米激光器等领域,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纳米材料由于具有量子约束和较强的各项异性,表现出与普通块体材料不同的光学和电学性质.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材料具有可调节带隙、高量子效率、强的光致发光、量子约束效应和长的载流子寿命等优点,并且其成本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Na||Sb-Pb-Sn液态金属电池电极的价电子结构与热-电性能计算
    摘要: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系统地研究液态金属池Na||Sb-Pb-Sn电极的价电子结构与热、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电极合金的价电子结构与其性能密切关联.阴极合金Na1–xIAx(IA=K,Rb,Cs)的晶格电子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减少,诱发合金的熔点、结合能随掺杂量的增加而降低.Na离子输运到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Gauss声束对离轴椭圆柱的声辐射力矩
    摘要:利用部分波展开法求解得到了Gauss声束入射下刚性和非刚性椭圆柱的声散射系数,推导了一般情况下的声辐射力矩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数值仿真详细分析了离轴距离、入射角度和束腰半径对声辐射力矩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向与负向声辐射力矩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低频情况下刚性椭圆柱比非刚性椭圆柱更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双温度氩-氮等离子体热力学和输运性质计算
    摘要:获得覆盖较宽温度和压力范围内的等离子体热力学和输运性质是开展等离子体传热和流动过程数值模拟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联立Saha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以及电荷准中性条件求解等离子体组分;采用理想气体动力学理论计算等离子体热力学性质;基于Chapman-Enskog方法求解等离子体输运性质.利用上述方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忆容器件的神经形态计算研究进展
    摘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需要人工智能专用硬件的快速发展,受人脑存算一体、并行处理启发而构建的包含突触与神经元的神经形态计算架构,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工智能中计算工作的能耗.记忆元件在神经形态计算的硬件实现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相比传统器件,用忆阻器构建突触、神经元能极大地降低计算能耗,然而在基于忆阻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温稠密物质中不同价态离子分布对X-射线弹性散射光谱计算的影响
    摘要:在天体物理和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涉及到的温稠密物质通常包含多种元素的混合,并且每种元素还被电离成多种离子价态,不同价态离子结构及其丰度将直接影响温稠密物质的诊断及其物理性质.同时,从电子结构计算出发来研究宏观物理性质时,还需要考虑温度、密度效应对离子结构的影响.本文从不同价态离子的电子结构计算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