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超导电路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基于约瑟夫森结的超导量子比特是一个宏观的人工原子, 通过微纳米加工的方法, 可以改变人工原子的基本参数. 三维Transmon量子比特是目前已知退相干时间较长的一种量子比特, 该量子比特通过电容的方式与三维超导谐振腔进行耦合, 是一个人造的原子与腔场耦合系统, 可对原子物理、量子力学、量子光学、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各种效应进行实验验证. 本文制备并实现了3D Transmon量子比特, 通过Jaynes-Cummings方法寻找到了区分基态、第一激发态和第二激发态的最佳读出功率, 对共振条件下和非共振条件下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进行了测试表征, 得到的测试结果与理论结果相符.
关键词: 三维 Transmon/
Jaynes-Cummings读出法/
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

English Abstract


--> --> -->
基于约瑟夫森结的超导量子比特是一个宏观的人造原子[1], 近年来一直作为量子信息的基本载体向着长退相干时间、低噪声、易加工、易拓展的方向不断发展[2,3]. 由于超导量子计算具备加工容易、耦合可控、基态容易制备、拓展性强等优点, 被认为是最容易实现量子计算机的方式, 吸引了IBM[4]、Google[5]等国际公司投入力量进行研究. 超导量子比特由超导电路构成, 具有参数灵活可调的特点, 可与超导谐振腔相结合, 实现芯片级的腔量子电动力学(cQED)[6,7], 也可作为一个灵活的实验验证平台, 可对量子力学、量子光学、原子物理领域里的实验进行验证[8-10], 甚至部分自然原子不容易实现的实验, 也有可能在超导芯片上实现[11]. 除此之外, 传统的光场与原子的耦合较弱, 而超导电路与微波场的耦合, 可通过电容、电感等参数进行调节, 可实现原子与微波场的超强耦合, 也会产生一些奇异的量子光学效应[12-15]. 国内和国际上的研究小组基于三维 (3D) Transmon量子比特与超导谐振腔的耦合, 演示了诸多相关的量子操纵方面的实验[16-18].
有部分研究小组对超导量子比特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进行了研究, Baur等[19]用色散读出法对Transmon进行了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研究, 相位量子比特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通过隧穿原理进行读出[20]; 磁通量子比特与共面波导谐振腔耦合的系统中也观测到了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21]; Novikov等[22]于2013年在3D Transmon量子比特中也观测到了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 本文通过双角度蒸发的方法制备了Transmon量子比特[23], 并与铝基三维超导谐振腔[24]进行耦合, 构成了3D Transmon量子比特[25]. 在10 mK的超低温下, 对3D Transmon进行了基本的频域参数表征. 用Jaynes-Cummings[26]读出方法找到了区分量子比特处于基态$\left| {\rm{0}} \right\rangle $, $\left| {\rm{0}} \right\rangle $$\left| {\rm{1}} \right\rangle $的叠加态, 以及$\left| {\rm{0}} \right\rangle $, $\left| {\rm{1}} \right\rangle $$\left| {\rm{2}} \right\rangle $的叠加态的最佳读出功率. 该方法与Novikov等[23]所用方法不同的是, 仅需要给量子比特施加连续的微波激励信号, 而不需要对量子比特进行精准的时序测试, 从而降低了观测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的测试复杂度. 并研究了该量子系统在共振情况下和非共振情况下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20], 实验与理论结果相符.
Transmon量子比特是由电荷量子比特并联大电容, 并与谐振腔相结合的一种超导量子比特, 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 由两个约瑟夫森结构成的电荷量子比特与谐振腔通过电容Cg耦合在一起.
图 1 Transmon量子比特等效电路图
Figure1. Equivalent circuit diagram of Transmon qubit.

设电荷量子比特的栅电压为Vg, 栅电容为Cg, 则栅电压吸引的库伯对数目为ng = CgVg/2e, 库珀盒的总充电能为4EC = (2e)2/2(CJ + Cg), 库珀盒的约瑟夫森能为EJ, 根据上述参数可写出电荷量子比特的哈密顿量H:
$\begin{split}H =\;& 4{E_{\rm{C}}}\sum\limits_n {{{\left( {n - {n_{\rm{g}}}} \right)}^2}} \left| n \right\rangle \left\langle n \right| \\&- \frac{{{E_{\rm{J}}}}}{2}\sum\limits_n {\big[ {\left| n \right\rangle \left\langle {n + 1} \right| + \left| {n + 1} \right\rangle \left\langle n \right|} \big]} ,\end{split}$
其中n为库珀对的数目, $\left| n \right\rangle $为粒子数算符. 构成电荷量子比特的约瑟夫森结较小, 其约瑟夫森能EJ远小于充电能${E_{\rm{C}}}$, 该量子比特对电荷噪声极为敏感, 很小的电荷噪声将会使得偏置点ng发生较大变化, 给该量子比特并联大电容${C_{\rm{B}}}$, 使得${E_{\rm{C}}}$减小, ${E_{\rm{J}}}/{E_{\rm{C}}}$增大, 量子比特的能带变得更加扁平, 即对于同样的电荷噪声, 只会引起较小的ng变化, 量子比特的抗电荷噪声能力显著增强. 较早的Transmon量子比特所用的谐振腔都是共面波导谐振腔[6]. Transmon量子比特的哈密顿量由超导电荷量子比特推导得到, 本文所描述的Transmon量子比特是由一个约瑟夫森结构成的.
2011年, 耶鲁大学Paik等[25]首次将Transmon量子比特与三维谐振腔耦合在一起, 构成了3D Transmon量子比特, 经测试发现, 3D Transmon量子比特在退相干时间方面具有非常好的表现, 非常适合用做量子力学、量子光学、原子物理、腔量子电动力学等方面的验证平台.
制作3D Transmon量子比特所用到的工艺主要为双角度蒸发工艺. 双角度蒸发工艺是制作约瑟夫森结的一种常用工艺, 其示意图如图2所示. 双角度蒸发工艺需要形成具有悬空结构的电子束胶, 即图2中标注的W部分, 制作开始时, 首先从一个角度蒸发第一层铝, 厚度为30 nm, 蒸发速率为0.2 nm/s, 接下来要进行氧化, 氧化条件能够决定量子比特的能级分布, 氧化完成后, 进行第二个角度的蒸发, 第二个角度蒸发铝的厚度要略大于第一个角度的厚度, 为了能够保证边缘的连接, 第二层铝的厚度为50 nm. 图2中的hH分别为上下层电子束胶的厚度, W为悬空部分的宽度, X为约瑟夫森结的横向设计尺寸, M为电子束上层胶的开孔宽度, $\theta $为电子束蒸发的角度.
图 2 双角度蒸发工艺示意图
Figure2. Schematic diagram of double angle evaporation process.

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列出方程:
$M - X = h\tan \theta ,$
$W + 2X + 2h\tan \theta = X + 2(h + H)\tan \theta .$
根据(2)式和(3)式, 在给定胶厚度hH, 以及蒸发角度$\theta $的情况下, 可以设计任意尺寸的约瑟夫森结. 但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是, $\theta $一般不超过20°, 否则膜的均匀性就会受到影响.
本文制备的3D Transmon量子比特实物照片如图3(a)所示, 图3(b)图3(c)是样品的SEM图片, 经测试表征, 该3D Transmon的基态$\left| {\rm{0}} \right\rangle $到第一激发态$\left| {\rm{1}} \right\rangle $的跃迁频率为${f_{{\rm{01}}}} = 9.2709\;{\rm{ GHz}}$, 第一激发态$\left| {\rm{1}} \right\rangle $到第二激发态$\left| {\rm{2}} \right\rangle $的跃迁频率为${f_{12}} = 9.0120\;{\rm{ GHz}}$, 如图3(d)所示. 超导谐振腔的本征模态为${f_{\rm{C}}} = {8.108}\;{\rm{GHz}}$, 有载品质因子为${Q_{\rm{L}}} = 4.8 \times {10^5}$.
图 3 3D Transmon样品及能级分布
Figure3. 3D transmon sample and energy level distribution.

对3D Transmon量子比特的量子态读取常用的方法有色散读出法[6]以及Jaynes-Cummings读出法. 色散读出法给超导谐振腔施加的读出信号功率较低, Jaynes-Cummings方法基于三维超导谐振腔奇异的非线性效应, 可直接在谐振腔的本征模态${f_{\rm{C}}}$处进行读出. 这种读出方法主要基于三维超导谐振腔对量子比特状态的“继承性”.
3D Transmon的频域测试系统如图4所示, 总体的测试系统设计按照输入衰减、输出放大的原则进行, 这样能够提供最大的信噪比. 3D Transmon安装在10 mK级. 微波源与网络分析仪的输出端口1通过功分器进入稀释制冷机, 稀释制冷机在不同的温度区域安装了衰减器, 输入信号从室温环境进入到样品衰减了39 dB, 在输出端安装了两个隔离器用于隔离输出放大器的噪声对3D Transmon的影响, 在4 K和室温下分别进行了两级放大.
图 4 3D Transmon的频域测试系统
Figure4. Frequency domain measurement system of 3D Transmon.

图4所示的测试系统对3D Transmon量子比特的频域特性进行了扫描, 得到图5所示的结果.
图 5 网络分析仪变功率扫描S21曲线
Figure5. S21 curve of variable power scanning of network analyzer.

注意图5中的黄色部分, 当读出功率为–85 dBm时, 此时的谐振腔具有较大的传输系数, 当读出功率为–90 dBm时, 谐振腔的传输系数有所降低, 当读出功率为–95 dBm时, 谐振腔的传输系数几乎和噪底相同. 图5中8.06 GHz处传输曲线有一个较大的波谷, 这是由谐振腔的非线性效应造成的[26].
对3D Transmon进行Jaynes-Cummings读出的测试系统在2014年发表的论文[23]中进行了详细介绍. 给样品施加8.108 GHz的微波脉冲信号, 并变化微波功率, 得到图5中的黑色曲线, 该曲线反映出量子比特处于基态$\left| {\rm{0}} \right\rangle $时, 读出信号随输入信号功率的变化情况. 给量子比特施加与${f_{01}} \!=\! 9.2709\;{\rm{ GHz}}$相同的连续微波信号, 在8.108 GHz处进行读出功率扫描, 可得到图6(a)的红色曲线, 此时由于连续的微波信号作用, 量子比特处于$\left| {\rm{0}} \right\rangle $$\left| {\rm{1}} \right\rangle $的叠加态, 当给量子比特施加非共振频率的微波激励信号7.2709 GHz时, 得到的曲线与没有任何微波激励信号的曲线完全相同. 对比三条曲线, 即可找出区分量子比特$\left| {\rm{0}} \right\rangle $$\left| {\rm{1}} \right\rangle $状态的读出最佳功率点. 观测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 涉及量子比特的三个能级, 因此需要寻找能够区分基态$|0\rangle $、第一激发态$|1\rangle $以及第二激发态$|2\rangle $的最佳读出功率点. 对量子比特分别施加${f_{{\rm{01}}}} \!=\! 9.2709\;{\rm{ GHz}}$的激励信号, 以及${f_{{\rm{01}}}} = 9.2709\;{\rm{ GHz}}$${f_{12}} \!=\! 9.0120\;{\rm{ GHz}}$的激励信号, 进行读出功率扫描, 得到如图6(b)所示的结果.
图 6 (a)区分两个量子态的读出功率的优化; (b)区分三个能态的最佳读出功率优化
Figure6. (a) Optimization of readout power for distinguishing two quantum states; (b) optimization for distinguishing three energy states.

当给样品施加${f_{{\rm{01}}}} = 9.2709\;{\rm{ GHz}}$连续微波激励信号时, 量子比特处于$\left| {\rm{0}} \right\rangle $$\left| {\rm{1}} \right\rangle $的叠加态, 当给样品施加${f_{{\rm{01}}}} = 9.2709\;{\rm{ GHz}}$${f_{12}} = 9.0120\;{\rm{ GHz}}$的连续微波激励信号时, 量子比特处于$\left| {\rm{0}} \right\rangle $, $\left| {\rm{1}} \right\rangle $$\left| {\rm{2}} \right\rangle $的叠加态. 图6(a)中黑色箭头标出的位置, 就是最佳的读出功率点, 在该功率下, 可以很好地区分量子比特的三个最低能态, 从而进行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的观测.
1955年, Aulter和Townes利用OCS分子做实验发现[27], 如图7所示, 给该分子同时施加两束角频率分别为${\omega _{\rm{C}}}$${\omega _{\rm{P}}}$的信号, ${\omega _{\rm{C}}}$与量子比特$\left| {\rm{0}} \right\rangle $$\left| {\rm{1}} \right\rangle $的耦合拉比频率为ΩC, ${\omega _{\rm{P}}}$与量子比特$\left| {\rm{1}} \right\rangle $$\left| {\rm{2}} \right\rangle $耦合的拉比频率为ΩP, 可以发现, 当ΩC逐渐增强时, $\left| {\rm{1}} \right\rangle $$\left| {\rm{2}} \right\rangle $跃迁的单峰频谱将会劈裂为双峰结构, 也可称为缀饰态. 功率较强的耦合信号角频率${\omega _{\rm{C}}}$与原子能级差${\omega _{{\rm{ab}}}}$的失谐可表示为$\delta = {\omega _{\rm{C}}} - {\omega _{{\rm{ab}}}}$. 由于他们最早发现了这个量子光学效应, 因此这种劈裂称为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 或称为动态Stark splitting效应.
图 7 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示意图
Figure7. Schematic diagram of ATS effect.

给3D Transmon同时施加${f_{{\rm{01}}}} = 9.2709\;{\rm{ GHz}}$${f_{12}} = 9.0120\;{\rm{ GHz}}$的信号, 保持${f_{{\rm{01}}}} = 9.2709\;{\rm{ GHz}}$的信号较弱, 并在${f_{12}} = 9.0120\;{\rm{ GHz}}$附近进行频率扫描, 逐渐增强${f_{{\rm{01}}}} = 9.2709\;{\rm{ GHz}}$信号的强度, 从而得到如图8(a)所示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强度图.
图 8 3D Transmon量子比特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 (a)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测试强度图; (b)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双峰间距与微波幅度的关系; (c)耦合信号功率为–30 dBm时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曲线; (d)耦合信号功率为–20 dBm时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曲线; (e)耦合信号功率为–10 dBm时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曲线.
Figure8. ATS effect of 3D transmon qubit: (a) ATS test intensity diagram; (b) relationship between ATS peak spacing and microwave amplitude; (c) ATS curve at –30 dBm coupling signal power; (d) ATS curve at –20 dBm coupling signal power; (e) ATS curve at –10 dBm coupling signal power.

图8(a)中黄线标出的三个功率点分别为耦合信号功率为–30, –20和–10 dBm, 其二维图曲线如图8(c)图8(e)所示, 可以明显看出, 当${f_{01}}$功率较低时, 扫描${f_{12}}$只能得到一个9.0120 GHz的谐振峰, 但是随着${f_{01}}$功率的增加, 扫描${f_{12}}$可以得到两个关于9.0120 GHz对称的谐振峰, 并且他们之间的距离随着功率增加而增加.
为了得到谐振峰的峰值与频率, 可通过洛伦兹曲线进行拟合, 双峰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曲线可通过两个洛伦兹曲线相加进行拟合. 图8(c)图8(e)中的黑点为测试得到的原始数据, 红色曲线为洛伦兹拟合曲线, 用于拟合的公式为
$ \begin{split}y =\;& {y_0} + \frac{{2{A_1}}}{{\rm{\pi }}}\frac{{{w_1}}}{{4{{\left( {x - x{}_{c1}} \right)}^2} + w_1^2}} \\&+ \frac{{2{A_2}}}{{\rm{\pi }}}\frac{{{w_2}}}{{4{{\left( {x - x{}_{c2}} \right)}^2} + w_2^2}}, \end{split}$
其中${y_0}$为曲线的偏移, ${A_1}$${A_{\rm{2}}}$反映洛伦兹峰与横轴包围的面积, ${x_{{\rm{c1}}}}$${x_{{\rm{c2}}}}$是两个洛伦兹峰所在的位置, ${w_1}$${w_{\rm{2}}}$表示两个洛伦兹峰的半高宽. 将不同功率下的${x_{{\rm{c1}}}} - {x_{{\rm{c2}}}}$与耦合信号的微波幅度绘制在一起, 得到如图8(b)所示的散点, 将这些散点进行线性拟合, 得到图8(b)中的曲线, 可以看出拟合效果很好, 这与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理论符合得很好.
只考虑小失谐情况下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称之为共振情况下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 即耦合信号的失谐量$\delta $远小于${f_{{\rm{01}}}} = 9.2709\;{\rm{ GHz}}$${f_{12}} = 9.0120\;{\rm{ GHz}}$, 当耦合信号有较大失谐时, 对探测信号进行扫描, 得到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的双峰会随着耦合信号失谐的不同而产生偏移, 形成免交叉结构. 免交叉结构形成的两条曲线是(5)式哈密顿量的两个本征值.
${{H}} = \left[ {\begin{array}{*{20}{c}} {{\omega _{\rm{C}}}}&{{\varOmega _{\rm{C}}}/2} \\ {{\varOmega _{\rm{C}}}/2}&{{\omega _{{\rm{ab}}}}} \end{array}} \right].$
对该哈密顿量进行本征值求解, 可以得到
${\lambda _1} = \frac{1}{2}\left( {{\omega _{\rm{C}}} + {\omega _{{\rm{ab}}}}} \right) + \frac{1}{2}\sqrt {{{\left( {{\omega _{\rm{C}}} - {\omega _{{\rm{ab}}}}} \right)}^2} + \varOmega _{\rm{C}}^2}, \tag{6a}$
${\lambda _{\rm{2}}} = \frac{1}{2}\left( {{\omega _{\rm{C}}} + {\omega _{{\rm{ab}}}}} \right){\rm{ - }}\frac{1}{2}\sqrt {{{\left( {{\omega _{\rm{C}}} - {\omega _{{\rm{ab}}}}} \right)}^2} + \varOmega _{\rm{C}}^2} .\tag{6b}$
在这种非共振情况下, 测量的时候扫描${\omega _{\rm{P}}}$, 双峰出现在${\omega _{\rm{P}}}$与缀饰态能级发生共振的时候, 此时测量得到的曲线应该满足方程:
$ \begin{split}{\lambda _{{\rm{M}}1}} =\;& {\omega _{{\rm{ab}}}} + {\omega _{{\rm{bc}}}} - \bigg[ \frac{1}{2}\left( {{\omega _{\rm{C}}} + {\omega _{{\rm{ab}}}}} \right) \\&+ \frac{1}{2}\sqrt {{{\left( {{\omega _{\rm{C}}} - \omega {}_{{\rm{ab}}}} \right)}^2} + \varOmega _{\rm{C}}^2} \; \bigg], \end{split}\tag{7a}$
$ \begin{split}{\lambda _{{\rm{M2}}}} =\;& {\omega _{{\rm{ab}}}} + {\omega _{{\rm{bc}}}} - \bigg[ \frac{1}{2}\left( {{\omega _{\rm{C}}} + {\omega _{{\rm{ab}}}}} \right)\\&{\rm{ - }}\frac{1}{2}\sqrt {{{\left( {{\omega _{\rm{C}}} - \omega {}_{{\rm{ab}}}} \right)}^2} + \varOmega _{\rm{C}}^2} \;\bigg]. \end{split}\tag{7b}$
图9(a)图9(c)为非共振情况下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测试强度图和拟合曲线, 这三个强度图对应的${\omega _{\rm{C}}}$功率分别为–20, –15与–10 dBm, 对应${\omega _{\rm{P}}}$的功率为–34 dBm. 图中黑色曲线是用(7a)式和(7b)式拟合的结果, 拟合时的参数为${\omega _{{\rm{ab}}}}/h = 9.2713\;{\rm{ GHz}}$, ${\omega _{{\rm{bc}}}}/h = 9.0125\;{\rm{ GHz}}$, h为普朗克常数.
图 9 非共振条件下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免交叉测试强度图 (a)${\omega _{\rm{C}}}$的功率为–20 dBm; (b)${\omega _{\rm{C}}}$的功率为–15 dBm; (c)${\omega _{\rm{C}}}$的功率为–10 dBm
Figure9. Anticrossing intensity test diagram of ATS under non resonance condition: (a) Power of ${\omega _{\rm{C}}}$ is –20 dBm; (b) power of ${\omega _{\rm{C}}}$ is –15 dBm; (c) power of ${\omega _{\rm{C}}}$ is –10 dBm.

图9(a)图9(c)对应的${\varOmega _{\rm{C}}}$拟合值分别为4.6, 8.5以及16.6 MHz, 可以看出测试曲线与拟合曲线符合得非常好.
实际上, 免交叉能级结构的两个能级对应的本征态是$\left| {{\rm{1}}, N} \right\rangle $$\left| {{\rm{2}}, N} \right\rangle $态的叠加, 有如下形式:
$\cos \frac{\varTheta }{2}\left| {2,N} \right\rangle + \sin \frac{\varTheta }{2}\left| {1,N} \right\rangle ,$
其中, $\varTheta = {\tan ^{ - 1}}\left( {{\varOmega _{\rm{C}}}/2\delta } \right)$[23], 当共振时, $\cos \dfrac{\varTheta }{2} = \sin \dfrac{\varTheta }{2} = \dfrac{{\sqrt {\rm{2}} }}{{\rm{2}}}$, 探测到两个态的概率幅相等, 反映在能谱上就是两条强度相等的谱线结构.
非共振时, 有两种情况, 首先在免交叉左侧, 此时$\delta > 0$, 所以可以做如下变换:
$\begin{split}&\cos \dfrac{\varTheta }{2} = \sqrt {\dfrac{{1 + \cos \varTheta }}{2}} = \sqrt {\dfrac{{1 + \dfrac{{2\delta }}{{\sqrt {{{\left( {2\delta } \right)}^2} + \varOmega _{\rm{C}}^2} }}}}{2}} \\&> \sin \dfrac{\varTheta }{2} = \sqrt {\dfrac{{1 - \cos \varTheta }}{2}} = \sqrt {\dfrac{{1 - \dfrac{{2\delta }}{{\sqrt {{{\left( {2\delta } \right)}^2} + \varOmega _{\rm{C}}^2} }}}}{2}} .\end{split}$
从(9)式可以看出, 随着$\delta $的增加, 探测到$\left| {{\rm{2}}, N} \right\rangle $的概率将远大于$\left| {{\rm{1}}, N} \right\rangle $的概率, 所以能谱上只能看到频率较高的$\left| {{\rm{2}}, N} \right\rangle $态到$\left| {{\rm{c}}, N} \right\rangle $态的跃迁谱线.
本文制作了3D Transmon量子比特, 并对其基本参数进行了表征. 基于该量子比特最低的三个能级, 通过Jaynes-Cummings读出方法选取能够最大程度区分最低三个能级的读出功率, 对共振情况与非共振情况下的奥特-汤恩斯分裂效应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符合得较好. 3D Transmon量子比特是一个人工原子与超导谐振腔的耦合平台, 人工原子的参数可通过微纳米加工手段进行修改, 超导谐振腔的谐振频率也可以设计, 因此可作为量子力学、量子光学以及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验证平台, 对部分其他量子系统中不容易实现的理论实验进行验证.
感谢日本NEC基础创新实验室Tsai J S提供的样品加工支持.
相关话题/信号 测试 微波 实验 系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铷原子系综自旋噪声谱实验研究
    摘要:自旋噪声谱是一种测量自旋涨落的光谱技术,由于无扰动的测量机制,其光谱信号非常微弱.本文基于含有一定压力的缓冲气体的天然丰度铷原子气室,搭建了无外磁干扰的铷原子系综自旋噪声谱测量装置,获得了微弱的铷原子系综自旋噪声谱信号,实现了对铷原子系综自旋特性的测量与表征.研究了探测光光强、频率失谐量、铷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桌面飞秒极紫外光原子超快动力学实验装置
    摘要:飞秒极紫外光脉冲是研究原子分子超快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工具,是同步辐射及自由电子激光这样的大科学装置的重要补充,而且具有非常诱人的发展前景.本工作基于大功率飞秒近红外激光在气体介质中的高次谐波过程,搭建了一套桌面飞秒极紫外光源.使用充气的中空波导管产生高次谐波,增大了驱动光与介质的作用长度,显著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椭球胶体在圆球胶体体系中扩散行为的实验研究
    摘要:复杂受限介质中的扩散行为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与其相关的研究涉及物理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受到了这些领域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相比于众多的圆球受限扩散研究,对形状各向异性的粒子在复杂受限介质中的扩散行为的研究依然比较匮乏.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软物质实验模型—胶体椭球与圆球混合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分数阶非保守Lagrange系统的一类新型绝热不变量
    摘要: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复杂非保守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将Herglotz变分原理推广到分数阶模型,研究分数阶非保守Lagrange系统的绝热不变量.首先,基于Herglotz变分问题,导出分数阶非保守Lagrange系统的Herglotz型微分变分原理并进一步得到分数阶非保守Lagrange系统的运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磁-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中压缩驱动导致的两体与三体纠缠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压缩驱动放置一个YIG小球的腔量子电动力学(QED)系统产生两体和三体纠缠的理论方案.微波腔场与铁磁共振(FMR)模和静磁(MS)模的强耦合导致腔内光子、FMR模和MS模之间互相产生纠缠.稳态情况下,腔内光子、FMR模和MS模之间可以产生三体纠缠,其三体纠缠的最小剩余共生纠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PE型压机中子衍射高温高压组装的优化设计与实验验证
    摘要:高温高压原位中子衍射探测手段对凝聚态物理、晶体化学、地球物理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绵阳研究堆(ChinaMianyangResearchReactor,CMRR)的高压中子衍射谱仪(凤凰)和1500kN的PE型两面顶压机,设计了一套应用于高温高压原位中子衍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时谱信号分析的在轨空间目标姿态感知
    摘要:为了在天基远距离条件下估计空间目标的姿态参数,提出了基于时序光谱信号分级求解目标表面参数及姿态参数的方法.第一级,在三轴稳定状态下将空间目标等效为“双面模型”,引入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reflectancedistributionfunction,BRDF)的多级融合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Fokas系统的怪波激发
    摘要:Fokas系统是最简单的二维空间非线性演化模型.本文首先研究一种相似变换将该系统转换为长波-短波共振模型形式;然后基于该相似变换和已知的长波-短波共振模型的有理形式解,通过选择空间变量y的待定函数为Hermite函数,得到了Fokas系统的一个有理函数表示的严格解析解;进而选定合适自由参数给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用于超声分子束束流特性测试的纹影系统研制及应用
    摘要:超声分子束注入加料技术是用于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燃料补充的方法之一.为优化超声分子束注入束流特性,提升超声分子束注入加料效率以及深入研究分子束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研制了用于超声分子束束流特性测试的诊断系统并开展了应用测试.基于超声分子束注入束流具有透明、超高速等特点,该诊断系统主要利用纹影法配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X波段高重频长脉冲高功率多注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摘要:多注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向工程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工作重频和使用寿命.针对高功率多注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在输出腔间隙电子束换能后,会出现电子返流轰击输出腔表面,以及输出腔间隙电场过高产生射频击穿导致输出腔表面出现烧蚀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在器件中的返流过程,在此基础上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