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二维材料二硒化锡场效应晶体管的光电探测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以二硒化锡作为沟道材料, 设计并制备基于二硒化锡场效应晶体管的光电探测器. 以化学气相输运法制备的二硒化锡纯度高且结晶度良好, 对二硒化锡使用机械剥离法制备出层状二硒化锡, 薄膜的横向尺寸最大可达25—35 μm, 最薄厚度仅为1.4 nm, 使用图形转移法制备基于二硒化锡的场效应晶体管, 表面光滑无褶皱, 且表现出良好的电学性质, 呈现出n型半导体的特征, 作为光电探测器对波长分别为405, 532, 650 nm的三基色光表现出明显的光响应. 尤其是对405 nm的蓝紫光响应度最高, 在光强为5.40 mW/cm2时, 响应度达到19.83 AW–1, 外量子效率达到6.07 × 103 %, 探测率达到4.23 × 1010 Jones, 并且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 响应反应时间为23.8 ms. 结果表明二硒化锡在可见光光探测器和新一代光电子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二硒化锡/
机械剥离法/
场效应晶体管/
光电探测器

English Abstract


--> --> -->
自2004年石墨烯被发现以来, 由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率, 超高的室温迁移率等诸多特性[1], 在电子和光电子领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但石墨烯本身零带隙的缺陷使得它不适用于高开关比的逻辑器件中, 这限制了石墨烯在电子学上的发展. 与石墨烯类似具有层状结构的二维金属硫族化合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0.2—5 eV的禁带宽度使得金属硫族化合物不仅在某些方面能够替代石墨烯, 还可以发展更广泛的应用, 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光学电学特性优异, 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 其中MoS2的理论迁移率为2 × 104 cm2·V–1·s–1[2], 远高于硅的迁移率, 二维的金属硫族化合物薄膜有很好的柔韧性, 可应用于柔性传感器领域, 晶体管和光探测器上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金属硫族化合物不仅在光学、电学和物理化学性质上具有优良特性, 还具有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与当今世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相符[3], 极大地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 使得金属硫族化合物成为二维材料的研究热点. 作为新型半导体的金属硫族化合物, 二硒化锡(SnSe2)拥有窄带隙(约1 eV)[4]的特点, 具有正交层状结构, 相邻两层之间同样通过范德华力相互连接. 二硒化锡在多种应用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 其中就包括了光探测器. Rai等[5]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低禁带的SnSe2薄片, 并基于此材料制作出在532 nm激光器照射下探测度为5 × 105 Jones的光电探测器, Martínez-Escobar等[6]通过喷雾热解法制备SnSe2并对其光学和电子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药品喷射速率, 得到光学带隙为1.59 eV的SnSe2薄膜, Mukhokosi等[7]还通过改进一种SnSe2/PEDOT:PSS的有机-无机混合装置, 实现对1024 nm的近红外线的探测, 响应时间为1.33 s, 以上报道对二硒化锡的合成和光探测性能进行了初步探究, 但仍然需要更多的系统性的研究.
鉴于此, 本文首先采用化学气相输运(CVT)的方式将高纯锡粉和高纯硒粉合成高质量的二硒化锡, 然后使用机械剥离法获得二硒化锡薄片, 随后基于二硒化锡薄片使用图形转移法制作场效应晶体管, 对光电探测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 结果表明二维SnSe2光探测器对405 nm的蓝紫光响应度最高, 约为19.83 AW–1, 归一化探测度达到4.23 × 1010 Jones.
2
2.1.单晶的合成
-->本文采用化学气相输运法获得二硒化锡单晶, 图1(a)为示意图, 将高纯锡粉和硒粉置于真空密封管中, 采用分段式的方式进行加热: 在第一阶段以每小时30 ℃的速率进行加热, 由室温上升到560 ℃, 并且在该温度下保持24 h, 在第二阶段采用每小时5 ℃的速率进行降温, 使温度降至550 ℃, 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20 h, 然后以每小时10 ℃的速率逐渐降低到室温, 最后得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二硒化锡单晶如图1(b)所示.
图 1 (a)化学气相输运示意图; (b) SnSe2单晶; (c)图形转移法流程图
Figure1. (a) Diagram of CVT; (b) SnSe2 single crystal; (c) Diagram of graph transfer method.

2
2.2.器件的制备
-->采用图形转移法制作二维SnSe2器件.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器件表面呈现原子级别的光滑, 且粗糙程度仅在0.2—0.3 nm. 制备过程首先使用匀胶机在存在Au电极的SiO2表面均匀旋涂上一层质量分数为20%的PMMA苯甲醚溶液, 静置旋涂后的样品待PMMA溶液凝固后, 将样品置于2 mol/L的NaOH溶液中, 得到带有Au电极的PMMA薄膜, 将此薄膜覆盖在SnSe2 薄片的表面, 最后将整片SiO2浸泡在乙酸乙酯溶液中, 除去PMMA薄膜, 得到如图1(c)所示的二维SnSe2基元器件.
2
2.3.表征与测试
-->实验中, 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 Bruker-AXS D8 Discover),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Thermo Fisher ESCALAB 250xi)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FEI Tecnai G2 F20 S-Twin)对二硒化锡单晶进行表征, 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NT-MDT Ntegra Spectra), 拉曼光谱仪(Raman, Renishaw)对机械剥离法制备的二硒化锡的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 器件的电学和光电测试使用半导体参数仪(Keysight B500A)和探针台(PW-600)进行测试, 使用的激光光源的波长分别为405, 532 和650 nm. 所有测试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采用以Cu Kα (1.5059 ?)作为辐射源的X射线衍射仪对二硒化锡进行测试, X射线衍射图如图2(a)所示, X射线衍射图具有四个特征峰, 2θ分别为14°, 28°, 42°和56°, 分别对应于(001), (002), (003)和(004)晶面, 标准峰与二硒化锡标准卡(JCDPS No.23-0602)的对应位置一致, 表明化学气相输运法制备的样品不存在其他化合物的峰, 并且衍射峰峰尖尖锐且有很强的择优趋向性, 具有很高的结晶质量. 图2(b)是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图中呈现出明显的晶格条纹, 已标记出两种晶格, 晶格间距分别为0.31和0.19 nm, 分别对应(100)和(110)晶面, 通过TEM图进一步说明二硒化锡单晶具有很高的结晶度.
图 2 SnSe2的(a) XRD衍射图谱和(b)TEM图象
Figure2. (a) XRD spectrum and (b) TEM image of SnSe2.

对二硒化锡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行分析, 得到的图谱如图3所示. 碳校正后的测试结果表明, Sn元素在结合能位于494.67和486.33 eV处有两个明显的峰值, 分别对应于Sn 3d3/2和Sn 3d5/2, 表明Sn原子处在Sn4+的氧化态, Se元素在52.5和53.5 eV处有两个明显峰值, 对应的轨道分别为Se 3d3/2和Se 3d5/2, 表明Se原子处在Se2–的状态, Sn和 Se的原子比接近1∶2.
图 3 SnSe2的XPS图谱
Figure3. XPS spectrum of SnSe2.

通过机械剥离法得到二硒化锡薄片, 使用AFM和光学显微镜对二硒化锡薄片的形貌和厚度进行表征, 表征结果如图4(a)图4(b)所示, 从图4(a)中可以看出, 二硒化锡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 薄膜的横向尺寸最大可达25—35 μm, 表面平整光滑, 层与层之间互相堆叠, 最厚的地方约为250 nm, 蓝色区域的厚度最薄为1.4 nm.
图 4 样品的(a)AFM扫描图象和(b)光学显微图象
Figure4. (a) AFM of sample; (b) Optical micro-image of sample.

图4中蓝色区域进行拉曼测试, 拉曼光谱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 该图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峰, 峰值位于120和190 cm–1的位置, 这两个峰值分别对应于SnSe2的A1g和Eg的振动模式, 除此之外, 在该光谱图中并不具有其他比较明显的峰, 表明蓝色区域也是SnSe2.
图 5 样品的拉曼光谱图
Figure5. Raman spectrum of sample.

接着通过图形转移法制作了基于二硒化锡的场效应晶体管, 并对场效应晶体管性能进行了测试. 图6(a)图6(b)的插图分别为二硒化锡场效应晶体管示意图和器件的AFM图, 由图可以看出金属与二硒化锡接触紧密, 没有褶皱和气泡的出现, SnSe2膜厚为1.4 nm. 图6(a)为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可以看到漏源电流Ids随着漏源电压Vds的增长而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 说明金属Au电极和二维SnSe2之间存在着比较好的欧姆接触. 栅源电压Vgs设置区间为–50 —50 V, 间隔25 V, 所有输出曲线均不重合, 可以看出漏极电流随着栅极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表明栅压对二硒化锡中的载流子起到了明显的调控作用. 图6(b)为晶体管的转移特征曲线, 电流随着栅压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说明二硒化锡是n型导电材料, 具有明显的整流特性, 并且阈值电压为–10 V. 电子迁移率μ是晶体管的一个重要性能参数, 可以反映出该场效应晶体管的调控效应, 电子迁移率μ的表达式为$ \mu = \dfrac{{{\rm{d}}{I_{{\rm{ds}}}}}}{{{\rm{d}}{V_{{\rm{gs}}}}}} \cdot \left( {\dfrac{L}{{W{C_{{\rm{ox}}}}{V_{{\rm{ds}}}}}}} \right) $, 其中L, W为样品的尺寸, 分别对应长度和宽度, Cox是栅氧层电容, Cox0εr/d, ε0 = 8.854×10–12 F· m–1, SiO2的相对介电常数 εr = 3.9, d =300 nm. 计算得到电子迁移率μ为0.25 cm2·V–1·s–1, 电流开关比为47.9. 器件表现的迁移率较低, 原因可能是沉底的界面态和界面处的杂质的影响. 尽管如此, 本文制备的SnSe2晶体管仍然反映了器件性能稳定可靠, 与其他方法制备的SnSe2具有相似的电学特性[810].
图 6 (a)二维SnSe2场效应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 (b)器件的转移特性曲线
Figure6. (a) Output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SnSe2; (b)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为了衡量光电探测器的工作性能, 采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对器件进行照射, 并在此条件下对器件的光响应和电学性能进行测试, 图7(a)图7(c)是在光照条件下的输出曲线图, 所示为不同波长光照条件下漏源电流Ids和漏源电压Vds的关系, 其中Vds的范围为–5 —5 V. 图7(d)图7(f)是周期性光照响应曲线, 光照时间为10 s, 间隔10 s, 当器件被光照时, 电流迅速地上升并达到饱和状态, 表明光照条件下器件已有效地将光照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从而实现对照射光的探测, 当光照被撤出时, 电流逐渐衰减并最终恢复到初始状态[11]. 从图7中可以看出随着激光周期性地开和关, 电流呈现周期性地上升和下降, 并且随着光强呈倍数地增加, 电流也呈倍数地增加, 说明器件拥有比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图 7 I-V特性曲线 (a) 405 nm; (b) 532 nm; (c) 650 nm. 光电流曲线 (d) 405 nm; (e) 532 nm; (f) 650 nm. 光响应的上升沿和下降沿 (g) 405 nm; (h) 532 nm; (i) 650 nm
Figure7. I-V curve: (a) 405 nm; (b) 532 nm; (c) 650 nm. Photocurrent curve: (d) 405 nm; (e) 532 nm; (f) 650 nm. Rising edge and falling edge: (g) 405 nm; (h) 532 nm; (i) 650 nm.

本文还对该探测器的延迟特性进行分析, 对Ids-T曲线进行数据拟合, 拟合函数采用$ {I_{{\rm{ds}}}} = I- {I_{\rm{0}}} {\rm{exp}}\left[ {-\left( {t - {t_{\rm{0}}}} \right)/{\tau _{\rm{r}}}} \right] $$ {I_{{\rm{ds}}}} \!=\! I\!+\!{I_{\rm{0}}}{\rm{ \times exp}}\left[ -\left( t -{t_0} \right)/ {\tau _{\rm{d}}} \right] $] 计算后得到样品的上升时间τr和下降时间τd[1214], 拟合后的曲线和响应时间如图7(g)图7(i)所示. 当使用蓝紫色激光器进行照射时, τr值为23.8 ms, τd值为18.5 ms, 当使用绿色激光器进行照射时, τr值为15.1 ms, τd值为55.5 ms, 当使用红色激光器进行照射时, τr值为23.9 ms, τd值为25.1 ms.
通过响应度(R), 外量子效应(EQE)对光电探测器的性能进行评价[15, 16]. 在三种不同波长激光照射下的光响应曲线如图8(a)图8(c)所示, 根据光响应度的公式$ R = \dfrac{{{I_{{\rm{ph}}}}}}{{{P_{{\rm{light}}}}S}} $, Iph是光电流, Plight是入射光功率, S是光电探测器的源区面积[17, 18], 该SnSe2器件的有源区大概为15 μm2. 蓝紫光激光器照射的光响应度为19.83 A/W, 当使用绿色激光器进行照射时, 光响应度最高为3.98 A/W, 用红色激光器进行照射时, 光响应度最高为1.23 A/W. 外量子效应可以通过公式$ {\rm{EQE }} =\dfrac{{hcR}}{{e\lambda }}$进行表示[19, 20], h是普朗克常量, c是真空中的光速, e是元电荷量, λ是入射光波长, R是响应度, 在蓝紫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红光激光器三种波长的激光照射下, 外量子效应分别为6.07×103%, 9.28×102%, 2.35×102%, 结果显示该二硒化锡层状材料对蓝紫光的外量子效应最高.
图 8 光响应曲线 (a) 405 nm; (b) 532 nm; (c) 650 nm. 器件的探测度和响应度散点图: (d) 405 nm; (e) 532 nm; (f) 650 nm
Figure8. Light response curve: (a) 405 nm; (b) 532 nm; (c) 650 nm. Responsivity and detectivity scatter plot of device: (d) 405 nm; (e) 532 nm; (f)650 nm.

归一化探测度(D*)也是评价光电探测器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对归一化探测度的定义可以改写为$ {D^*}= \dfrac{{R{S^{{\rm{1/2}}}}}}{{{{{\rm{(2}}e{I_{{\rm{dark}}}}{\rm{)}}}^{{\rm{1/2}}}}}} $[21, 22], R表示探测器的响应度, 如图8(d)图8(f)所示,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在蓝紫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和红光激光器三种激光照射下的归一化探测度分别为4.23 × 1010, 8.48 × 109, 2.62 × 109 Jones.
本文采用机械剥离法制备了高质量的二硒化锡层状材料, 随后通过图形转移法制作了基于二硒化锡的场效应晶体管, 并对光探测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首先采用化学气相输运法得到二硒化锡, 并使用机械剥离法得到SnSe2层状材料, 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SnSe2结晶质量好, 并且纯度高. 尺寸约为25—35 μm, 厚度为1.4 nm. 通过图形转移法制备的场效应晶体管电极和沟道材料二硒化锡之间接触良好, 接触端表面光滑无褶皱. 场效应晶体管表现出一定的整流特性, 分别使用波长为405, 532, 650 nm的三基色光照射, 测试其对可见光的光探测性能. 结果表明该器件对三种光均具有明显的光响应, 特别是对405 nm的蓝紫光表现最敏感, 响应度达到了19.83 A/W, 外量子效应达到6.07×103%, 归一化探测度达到4.23×1010 Jones, 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分别为23.8和18.5 ms.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二硒化锡光电探测器在光信号探测和光电信号转换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关话题/光电 金属 测试 材料 机械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基于机械剥离β-Ga<sub>2</sub>O<sub>3</sub>的Ni/Au垂直结构肖特基器件的温度特性
    摘要:本文制备了基于机械剥离β-Ga2O3的Ni/Au垂直结构肖特基器件,对该器件进行了温度特性I-V曲线测试.器件表现出了良好的二极管特性,随着温度从300K升高至473K,势垒高度从1.08eV上升至1.35eV,理想因子从1.32降低至1.19,二者表现出了较强的温度依赖特性,这表明器件的肖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液相外延层层浸渍组装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及其物理性能
    摘要:金属-有机框架(MOF)作为一种通过配位键将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连接而成的新型无机-有机杂化多孔有序晶体材料,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结构多样以及功能可调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MOF薄膜的制备和功能化拓展了其应用领域.本文重点介绍了用液相外延层层浸渍法组装表面配位金属-有机框架薄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铁电材料中的电畴: 形成、结构、动性及相关性能
    摘要:铁电材料的研究有近百年的历史,而铁电畴的存在是铁电材料最基本的微观结构特征.随着材料制备和表征技术的发展,铁电畴的排列组合方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凸显.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铁电畴及畴壁甚至能够作为各种微纳电子器件的独立功能单元,在信息存储、能量转换、机电驱动、量子计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铁电材料中的极性拓扑结构
    摘要:调控磁性材料中的自旋拓扑结构(流量闭合型、涡旋、半子(meron)、斯格明子(skyrmion)等自旋组态)可以改进材料的磁性和电磁性能,因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最近研究表明,在尺寸效应、界面耦合及其相互作用、外延应变等作用下,铁电材料中也会出现自发的极性拓扑畴结构,同时表现出新的铁电相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压电材料本征与非本征起源探究的研究进展
    摘要:钙钛矿铁电压电材料具有高介电压电常数和高机电耦合系数等特点,在工业、消费电子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压电性能起源的机理及与材料多尺度结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铁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主要来源于本征的场致晶格畸变以及非本征的畴翻转和畴壁运动,理解并区分这两种压电效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铁电材料中电场对唯象系数和电卡强度的影响
    摘要:由于电场强度能够影响铁电材料的极化强度和介电常数,因此唯象系数${a}_{0}$是电场强度的隐函数.在铁电相区域,唯象系数${a}_{0}$由铁电极化强度和介电常数倒数确定,是电场的非线性函数.在顺电相区域,唯象系数${a}_{0}$由介电常数倒数确定,也是电场的非线性函数.本文研究了铁电共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低损耗材料微波介电性能测试中识别TE<sub>01δ</sub>模式的新方法
    摘要:工作于TE01δ模式的金属谐振腔法是评价低损耗材料微波介电性能的通用方法.微波介质谐振器均为多模式谐振器,故正确识别TE01δ模式是微波介电测试的基础.TE01δ模式的识别可通过预测谐振频率及其随谐振器尺寸的变化、根据激励条件排除寄生模式等手段实现,但已有方法存在复杂、易识别错误等缺点.为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层状手性拓扑磁材料Cr<sub>1/3</sub>NbS<sub>2</sub>的磁学特性
    摘要:伴随着拓扑材料的出现,拓扑物理学成为了当代凝聚态物理的前沿与热点之一.拓扑特性是描述材料的物理量在连续变换下会保持不变的性质(如陈数Chernnumber),种类包括拓扑绝缘体、外尔和狄拉克等拓扑半金属、拓扑磁材料等.一维手性磁孤子(chiralmagneticsolitons),类似于磁性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烧蚀对强脉冲离子束在高分子材料中能量沉积的影响
    摘要:高能量密度纳秒量级强脉冲离子束辐照材料表面的烧蚀产物和束流的相互作用,可能对束流在靶中的能量沉积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烧蚀情况下的束流分析和相关应用的优化.本文采用红外成像方法对横截面能量密度1.5—1.8J/cm2的强脉冲离子束在304不锈钢和高分子材料上的能量沉积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非金属元素掺杂二硒化钨/石墨烯异质结对其肖特基调控的理论研究
    摘要: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非金属元素掺杂对二硒化钨/石墨烯肖特基电子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二硒化钨与石墨烯层间以范德瓦耳斯力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能带结果表明二硒化钨与石墨烯在稳定层间距下形成n型肖特基势垒.三维电子密度差分图表明石墨烯中的电子向二硒化钨移动,使二硒化钨表面带负电,石墨烯表面带正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