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垂直磁重联平面的驱动流对磁岛链影响的模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近20年来, 大量的磁岛链现象从空间、天体物理到磁约束实验室等离子体中被观察到, 并且有关磁岛链现象的许多物理特性可以直接被计算机模拟结果所证实. 磁岛链理论在磁重联理论中的重要进展为快速磁重联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更加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本文采用二维三分量的磁流体力学模型, 数值研究了不同宽度和不同强度的垂直平面驱动流对磁重联中磁岛链不稳定性的影响, 并分析了导向场和垂直平面的驱动流对磁岛链的共同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垂直平面驱动流的宽度越宽或强度越强, 越容易产生磁岛链结构. 电流片中的小磁岛个数及重联率随着垂直平面驱动流宽度及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另外, 导向场会改变重联平面内磁岛链的对称性. 相同导向场情况下, 驱动流强度越大, 小磁岛的增长速度越快.
关键词: 磁重联/
等离子体驱动流/
磁岛链/
导向场

English Abstract


--> --> -->
在空间和实验室等离子体中, 有限的电导率会破坏磁冻结条件, 引起磁重联现象. 在该过程中磁力线自发或受迫地断开并重新连接, 伴随着磁能的快速释放及等离子体动能的增加, 从而引起带电粒子的加速和加热. 空间和实验室等离子体中观测到的快尺度磁流体事件, 如太阳耀斑爆发[1-3]、地球磁层亚暴[4,5]、聚变等离子体中的锯齿模[6,7]等, 与磁重联现象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有大量的理论模拟工作研究快尺度磁重联的物理过程, 包括经典的无碰撞磁重联[8-10]和湍流驱动的快尺度磁重联[11]等.
近年来, 细长电流片系统中的磁岛链不稳定性备受关注. 理论模拟研究表明: 当磁雷诺数超过临界值时, 细长的Sweet-Parker电流片就会产生二次撕裂模不稳定性, 形成磁岛的链状结构. 伴随着磁岛链的发展、聚集和喷射, 电流片最终被分解[12-21]. Samtaney等[22]对单电流系统中的磁岛链进行了模拟, 指出当磁雷诺数S增大时(S > 104), 电流片会变得不稳定. 单X点重联会变成多X点重联, 并出现磁岛链或等离子体链(plasmoid). 而且磁雷诺数S越大, 电流片越不稳定, 越容易产生磁岛链. Samtaney等[22]还给出了二级磁岛的增长率关于磁雷诺数S的定标率${\rm{\gamma }}{T_A} \sim {S^{1/4}}$和二级磁岛的数目关于磁雷诺数S的定标率$N \sim {S^{3/8}}$, 这与Loureiro等[15]在2007年工作中的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Bhattacharjee等[18]采用电阻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数值研究了大尺度系统中的薄电流片的不稳定性. 研究表明: 当磁雷诺数超过某临界值时, 会产生超阿尔芬撕裂不稳定性(磁岛链不稳定性). 最初的Sweet-Parker重联层会破裂形成磁岛链, 而且电流片会变得更薄. 模拟研究中出现的等离子体链以及实验观测结果表明: 在细长电流片系统中, 由磁岛链引起的次级不稳定性可以实现系统的快速重联. 这有可能在地球磁层和太阳耀斑的磁重联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 磁岛链不稳定性被认为是快速重联的主要物理机制之一.
在空间等离子体中, 经常会观测到多电流层的结构. 多层电流片系统中的撕裂模不稳定性会发生耦合, 引起所谓的双撕裂模[23-26]、三撕裂模[27]等多撕裂模[28]不稳定性. Nemati等[29]基于二维的电阻磁流体力学模型, 研究了双电流片系统中磁岛链的形成过程. 研究表明: 磁岛链的重联率随着磁雷诺数S的增大而增大. 这与普通撕裂模增长率随磁雷诺数S增大而减小的结论不同. 另外, Nemati等[30]进一步研究了双撕裂模非线性阶段中, 电流片周期方向的长度对磁岛链的影响. 结果表明: 增加周期方向的计算区域会减弱对电阻的依赖关系.
等离子体流动普遍存在于空间和实验室等离子体中. 由于等离子体的剪切流会直接影响磁流体不稳定性的增长过程, 因此有大量的理论和模拟研究关注于剪切流对磁重联过程的影响. La Belle-Hamer等[31]采用二维可压缩的磁流体力学模拟研究发现: 剪切流对磁重联具有抑制的作用. 剪切流越大, 重联率越低. 但相应的研究只考虑了平行于磁重联平面的剪切流. 近年来, Wang等[32]采用二维霍尔磁流体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了垂直磁重联平面的剪切流对磁重联过程中磁岛结构、垂直磁重联平面的磁场结构及电流分布的影响. 发现垂直平面剪切流产生正的四极磁场结构对磁重联起到加速作用, 相应的重联率会增加; 而剪切流产生负的四极磁场时, 重联率会降低. Wang等[33]采用二维混合模型, 研究了垂直磁重联平面的剪切流对磁重联的影响. 结果表明垂直磁重联平面的反对称“驱动流”会改变对称磁重联过程. 在该过程中会形成二级磁岛并提高重联率.
目前, 大部分的理论模拟研究主要集中在平行于磁重联平面的剪切流对磁重联的影响, 而垂直平面的剪切流对磁场重联及磁岛链影响的研究较少. 由于垂直剪切流及导向场在空间等离子体中普遍存在, 所以研究垂直平面剪切流和导向场对磁重联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Wang等[33]曾采用混合模拟程序, 发现 “驱动型”的垂直剪切流会显著改变磁重联过程. 本文将采用二维三分量的可压缩电阻磁流体力学模型, 进一步研究垂直平面驱动流对磁重联过程中磁岛链形成的影响, 并分析垂直平面驱动流和导向场对磁岛链不稳定性的共同效应.
2
2.1.理论模型
-->本文采用的模型方程包括质量、能量和动量的演化方程:
$\frac{{\partial \rho }}{{\partial t}} = - {u} \cdot \nabla \rho - \rho \nabla \cdot {u},$
$\frac{{\partial P}}{{\partial t}} = - {u} \cdot \nabla P - \gamma P\nabla \cdot {u},$
$\rho \frac{{\partial {u}}}{{\partial t}} = - {u} \cdot \nabla {u} + \nabla P + \frac{1}{c}{J} \times {B} + \nu {\nabla ^2}{u},$
以及电磁场方程:
$\nabla \times {E} = - \frac{1}{c}\frac{{\partial {B}}}{{\partial t}},$
${J} = \frac{c}{{4{\text{π}}}}\nabla \times {B},$
式中ρ, Pu分别是等离子体密度、压强和速度矢量; γ是绝热系数; ν是黏滞系数; BJ分别是磁场强度和电流. 电场${E} = - \dfrac{1}{c}{u} \times {B} + \eta {J}$, 其中η是电阻率.
由(3)式—(5)式整理可得:
$\frac{{\partial {u}}}{{\partial t}} = - {u} \cdot \nabla {u} - \nabla P + \frac{1}{{4{\text{π}}}}\left( {\nabla \times {B}} \right) \times {B} + \nu {\nabla ^2}{u},$
$\frac{{\partial {B}}}{{\partial t}} = \nabla \times {u} \times {B} + \eta {\nabla ^2}{B},$
在该工作中, 磁场位型取为${B} = \nabla {\psi } \times \hat{ y} + {B_y}\hat{ y}$, 其中${\psi } = {\psi }\left( {t, x, z} \right)$为磁通量函数. (x, z)为重联平面, y为垂直平面方向(导向场方向). 模拟计算中将采用如下的无量纲化参数: 密度ρ0, 压强P0, 长度L0, 磁场B0, 磁通量函数${\psi _0} = {B_0}{L_0}$, 速度${u_A} = {{{B_0}}}/{{\sqrt {4{\text{π}}{\rho _0}} }}$和时间${\tau _A} = {{{L_0}}}/{{{u_A}}}$. 并引入无量纲化参数${\nu _m} = {\nu }/({{{u_A}{L_0}{\rho _0}}})$, ${\eta _m} = {\eta }/({{{u_A}{L_0}}})$和等离子体压强与极向磁压之比$\beta = 8{\text{π}}{P_0}/B_0^2$.
2
2.2.平衡条件以及算法
-->初始磁场选取${B_{Z0}}\left( x \right) = {B_0}\tanh \left( {x/{L_0}} \right)$, 导向场By为常数, 其中L0为电流片的半宽度(L0 = 0.05). 模拟区间为–1 ≤ x ≤ 1, –4 ≤ z ≤ 4. 边界条件为: z方向采用周期边界, x = ± 1采用开放边界条件. 空间采用二阶精度的中心差分格式, 时间上采用四阶精度的龙格库塔法的方法进行求解. 模拟中采用的参数如下: β = 0.5, νm = 0.2 × 10–5, ηm = 1.0 × 10–5. x方向和z方向的计算网格选取为[Nx = 1001, Nz = 4001], 时间步长取为Δt = 0.001. 为了研究垂直平面驱动流对磁岛链形成的影响, 我们考虑了形式为${u_{iy0}}\left( z \right) = {u_0}{\rm{exp}}\left( { - {z^2}/{L_{\rm{S}}}^2} \right)$的剪切流, 其中u0为驱动流最大幅度, LS为驱动流的半宽度. 该驱动流的方向垂直于重联平面, 大小沿平面内磁力线的方向变化. 驱动流剖面如图1所示.
图 1 垂直磁重联平面的驱动流剖面
Figure1. Profiles of the out-of-plane driving flows.

为了对比分析驱动流对磁岛链形成的影响, 首先计算了不存在驱动流的磁岛链演化情况. 图2给出了无驱动流时, t = 70, t = 74, t = 80, t = 120时刻的磁岛结构. 可以看出, 在模拟区域两侧先形成磁岛, 随后Y形的电流片变细窄, 从而引起细长电流片的磁岛链不稳定性, 在模拟区域中间形成二次磁岛.
图 2 无驱动流情况下的磁岛位型 (a), (b), (c), (d)分别为时间t = 70, t = 74, t = 80和t = 120的结构, 黑线和背景颜色分别为重联平面的磁力线分布和垂直平面的电流密度
Figure2. The magnetic configuration without driving flow at (a) t = 70, (b) t = 74, (c) t = 80, (d) t = 120. The black lines and background colors indicate the magnetic field line in the reconnection plane and the current density in out-of-plane direction, respectively.

2
3.1.驱动流宽度对磁岛链形成的影响
-->图3图4分别是加入不同宽度的驱动流情况下, 磁岛结构随时间的演化. 宽度LS = 0.05, 强度U0 = 0.1的数值结果如图3所示. 在该参数情况下, 磁岛的演化过程与不加入驱动流的情况类似: 模拟区域两边先形成磁岛, 随后在细长电流片中间形成X点, 并出现两个小磁岛. 之后, 两个小磁岛向中间移动, 融合成一个大磁岛, 磁岛宽度不断增加.
图 3 加入宽度LS = 0.05、强度U0 = 0.1的驱动流时, 磁岛链的演化过程 (a), (b), (c)分别为时间t = 70, t = 80和t = 110的结构, 黑线和背景颜色分别为重联平面的磁力线分布和垂直平面的电流密度
Figure3. Evolution of magnetic configuration with out-of-plane driving flow for LS = 0.05, U0 = 0.1 at (a) t = 70, (b) t = 80, (c) t = 110. The black lines and background colors indicate the magnetic field line in the reconnection plane and the current density in out-of-plane direction, respec-tively.

图 4 加入宽度LS = 0.3, 强度U0 = 0.1 驱动流情况下的磁岛位型 (a), (b), (c)为时间t = 80, t = 110和t = 118的结构, 黑线和背景颜色分别为重联平面的磁力线分布和垂直平面的电流密度
Figure4. The magnetic configuration with out-of-plane dri-ving flow for LS = 0.3, U0 = 0.1 at (a) t = 80, (b) t = 110, (c) t = 118. The black lines and background colors indicate the magnetic field line in the reconnection plane and the current density in out-of-plane direction, respectively.

图4是在模拟平面中加入宽度LS = 0.3, 强度U0 = 0.1 的驱动流时, 磁岛链的演化过程. 与加入宽度LS = 0.05 驱动流的结果不同, 在t = 80时刻, 模拟平面中间形成了2个X点, 并出现了3个小磁岛. 随后3个小磁岛向中间移动, 最后融合成一个大磁岛. 中间和两边的磁岛不断增长, 电流片不断被拉长, 最后断裂形成次级磁岛链.
对比不同宽度驱动流的数值结果可知, 小磁岛的个数随着宽度的增加而增加, 即当驱动流的宽度较大时更容易产生磁岛链结构.
2
3.2.驱动流强度对磁岛链形成的影响
-->图5是加入相同宽度LS = 0.3, 不同强度的垂直平面驱动流时, 重联磁通随时间的演化曲线, 其中的重联磁通定义为中性片附近磁通改变量的最大值. 可见重联速率随着驱动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即垂直平面的驱动流对磁岛链具有解稳的作用. 不同驱动流强度、同一时期(系统演化至非线性磁岛链不稳定性阶段出现小磁岛个数最多的时刻)的磁岛链结构见图6. 由图6可以看出, 随着驱动流强度的增大, 小磁岛个数随之增加. 并且小磁岛的运动合并过程更激烈.
图 5 相同宽度LS = 0.3, 不同强度的驱动流, 重联通量随时间的演化
Figure5. The evolution of reconnected flux with different driving flow strength.

图 6 加入相同宽度LS = 0.3, 不同强度的驱动流时的典型磁岛位型, 黑线和背景颜色分别为重联平面的磁力线分布和垂直平面的电流密度 (a)无驱动流的情况t = 120的结构; (b)加入强度U0 = 0.1的情况在t = 118的结构; (c)加入强度U0 = 0.2的情况在t = 97的结构; (d)加入强度U0 = 0.3的情况在t = 88的结构
Figure6. The magnetic configuration with out-of-plane dri-ving flow with different strength for LS = 0.3 in the same phase. The black lines and background colors indicate the magnetic field line in the reconnection plane and the current density in out-of-plane direction, respectively: (a) Without driving flow at t = 120; (b) with U0 = 0.1 at t = 118; (c) with U0 = 0.2 at t = 97; (d) with U0 = 0.3 at t = 88.

2
3.3.垂直平面驱动流和导向场By对磁岛链的共同作用
-->图7是导向场By = 0.1, 垂直平面驱动流宽度LS = 0.05, 强度U0 = 0.1情况下, t = 100, t = 110和t = 119时刻的磁岛位型. 可以看出, 与不加导向场的结果相比, 在模拟平面形成的两个磁岛不是向中间移动, 而是向两边移动, 然后与两边的磁岛融合. 随后, 两磁岛中间的电流片变得越来越细长. 当电流片足够细长时, 电流片断裂, 产生次级磁岛链. 另外, 可以观测到, 导向场和垂直平面的驱动流可以改变磁重联位型在z 方向的对称性.
图 7 导向场By = 0.1, 驱动流宽度LS = 0.05、强度U0 = 0.1情况下的磁岛位型 (a), (b), (c)分别为时间t = 100, t = 110和t = 119的结构, 黑线和背景颜色分别为重联平面的磁力线分布和垂直平面的电流密度
Figure7. The magnetic configuration is effected by out-of-plane driving flow with LS = 0.05, U0 = 0.1 and guilding field By = 0.1 at (a) t = 100, (b) t = 110, (c) t = 119. The black lines and background colors indicate the magnetic field line in the reconnection plane and the current density in out-of-plane direction, respectively.

图8为驱动流宽度LS = 0.3, 强度U0 = 0.1, 导向场By = 0.1时的磁岛链演化情况. 与不加导向场的结果不同, 在模拟平面中间产生了四个小磁岛. 随后小磁岛分别向两边移动, 最后与模拟平面两边的磁岛融合. 磁岛个数比不存在导向场的情况多.
图 8 驱动流宽度LS = 0.3, 强度U0 = 0.1, 导向场By = 0.1的情况下, 磁岛位形的演化 (a), (b), (c)分别为时间t = 70, t = 80和t = 88的结构, 黑线和背景颜色分别为重联平面的磁力线分布和垂直平面的电流密度
Figure8. Evolution of the magnetic configuration with out-of-plane driving flow for LS = 0.3, U0 = 0.1 and guilding field By = 0.1 at (a) t = 70; (b) t = 80; (c) t = 88. The black lines and background colors indicate the magnetic field line in the reconnection plane and the current density in out-of-plane direction, respectively.

驱动流宽度为0.05, 强度U0 = 0.1时, 不同导向场By时, 重联通量随时间的演化见图9(a). 可以看出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 导向场By = 0.2时, 重联速度最快, 之后随着导向场变大, 重联速度变慢. 图9(b)是导向场By = 0.1, 不同强度U0时, 重联通量随时间的演化. 可以看出, 在导向场相同的情况下, 垂直驱动流强度越大, 重联速度越快. 图9(c)是导向场By = 0.1时, 在非线性磁岛链不稳定性阶段小磁岛宽度的增长速度$\dfrac{{\partial w}}{{\partial t}}$(w为小磁岛的半宽度)对强度U0的依赖关系. 可见, 相同导向场情况下, 驱动流强度越大, 小磁岛的增长速度越快.
图 9 (a)驱动流宽度LS = 0.05, 强度U0 = 0.1时, 不同导向场By重联通量随时间的演化; (b)导向场By = 0.1, 驱动流宽度LS = 0.05时, 不同强度U0下重联通量随时间的演化; (c)导向场By = 0.1, 驱动流宽度LS = 0.05时, 小磁岛宽度的增长速度对强度U0的依赖关系
Figure9. (a) Evolution of the reconnection flux with out-of-plane driving flow for LS = 0.05, U0 = 0.1 and different guilding field; (b) evolution of the reconnection flux with different driving flow strength and guilding field By = 0.1; (c) dependence of the growth rate of plasmoid on different driving flow strength with guilding field By = 0.1.

采用二维三分量的电阻磁流体力学模型, 数值研究了不同宽度的垂直平面驱动流和不同强度的垂直平面驱动流对磁重联中磁岛链的影响. 分析了垂直平面驱动流与导向场对磁岛链的共同作用. 研究结果可以总结如下:
1)垂直重联面的驱动流宽度越大, 磁岛链越不稳定, 小磁岛的个数越多;
2)垂直重联面的驱动流强度越大, 重联的速度越快, 小磁岛的个数越多;
3)导向场会改变重联平面磁岛链的对称性.
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晓钢老师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给予的指导.
相关话题/结构 过程 系统 空间 流体力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Verwey相变处Fe<sub>3</sub>O<sub>4</sub>的结构、磁性和电输运特性
    摘要:作为典型的金属–绝缘体转变,Fe3O4的Verwey相变蕴涵的丰富物理现象与微观机制,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Verwey相变处,Fe3O4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以及磁各向异性等均发生转变,但其磁基态并未发生改变.与其他强关联体系相比,Fe3O4的Verwey相变不需要考虑磁交换耦合作用的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新的五维多环多翼超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算法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的五维多环多翼超混沌系统的数字图像加密方法.首先,将明文图像矩阵和五条混沌序列分别通过QR分解法分解成一个正交矩阵和一个上三角矩阵,将混沌系统产生的五条混沌序列分别通过LU分解法分解成一个上三角矩阵和一个下三角矩阵,分别将两个上三角矩阵和一个下三角矩阵相加,得到五个离散后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量子点接触的开放双量子点系统电子转移特性
    摘要:基于量子点接触探测器(QPC)理论上研究了双量子点(DQD)系统在耗散环境和纯退相环境影响下的电子转移特性.结果表明,耗散环境中探测器导致的退相干会增大平均电流和Fanofactor随时间演化的值,并观察到量子芝诺效应的存在.在对称的DQD情况下,弛豫减小了平均电流随时间演化的震荡振幅.在非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光电离过程中Fe靶和V靶特征辐射的角相关研究
    摘要:在发射角120°—170°的范围内,应用硅漂移探测器以10°为间隔对中心能量为13.1keV的韧致辐射诱发Fe靶和V靶发射的典型K系X射线光谱进行了测量.得到特征X射线Kα和Kβ的特征谱线,考虑探测器对特征X射线的探测效率、靶对入射光子和出射光子吸收的校准及大气对特征X射线的吸收后,结果显示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高熵合金短程有序现象的预测及其对结构的电子、磁性、力学性质的影响
    摘要:如何有效预测高熵合金的稳态结构,是开展研究其物理及化学等性能的基础.以FeCuCrMnMo合金为例,在有限晶胞尺寸内,采用蒙特卡洛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杂化计算方法(MonteCarlo/densityfunctionaltheory,MC/DFT)预测高熵合金的平衡态结构.与准随机近似方法(sp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腔光子-自旋波量子耦合系统中各向异性奇异点的实验研究
    摘要:通过耦合三维微波腔中光子和腔内钇铁石榴石单晶小球中的自旋波量子形成腔-自旋波量子的耦合系统,并通过精确调节系统参数在该实验系统中观测到各向异性奇异点.奇异点对应于非厄米系统中一种特殊状态,在奇异点处,耦合系统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均简并,并且往往伴随着非平庸的物理性质.以往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向同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Tl<sub>0.33</sub>WO<sub>3</sub>电子结构和太阳辐射屏蔽性能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对节约能源、提高太阳能的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型窗用透明隔热材料的理论设计和研究尤其重要.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六方相三氧化钨Tl掺杂前、后的晶格参数、电子能带结构、形成能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Tl掺杂后晶格体积增大,系统能量降为负值,体系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入射光照对典型光刻胶纳米结构的光学散射测量影响分析
    摘要:作为一种快速、低成本和非接触的测量手段,光学散射测量在半导体制造业中的纳米结构三维形貌表征方面获得了广泛关注与运用.光学散射测量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测量方法,在纳米结构待测参数的逆向提取过程中,为降低参数之间的耦合性,通常需要将结构的光学常数作为固定的已知量,即假设结构的材料光学常数不受光学散射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多层嵌套掠入射光学系统研制及在轨性能评价
    摘要:X射线掠入射光学系统是我国首颗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主载荷聚焦型脉冲星探测器的核心部件,在增大探测面积、提高探测器灵敏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国内首次在轨验证.针对脉冲星导航探测X射线光子到达时间的特点,开展了基于单次抛物面镜反射的掠入射聚焦光学系统设计,通过理论计算与推导,获得了可制造的光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预取向半晶态高分子片晶结构形成微观机理及其应力-应变响应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摘要: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不同预取向聚乙烯醇熔体(polyvinylalcohol,PVA)形成的半晶态高分子熔体形成核结晶及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响应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模拟结果显示预取向度高的PVA熔体对应更快的成核动力学.通过追踪全trans伸直链长度(dtt)、成核原子维诺体积(V)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