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HTML
--> --> -->过去几年来, 人们对单层TMDCs的结构缺陷进行了大量计算模拟研究工作[19,20]. 晶界是单层TMDCs材料的重要结构缺陷之一, 几乎不可避免地存在于一些广为使用的制备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法)所制备出的实验样品之中, 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21,22]. 其中, 孪晶界是一种具有低应变能的特殊晶界, 界面两侧晶体呈镜像对称结构, 在2013年van der Zande等[23]的电镜实验中被观察到, 并根据Barja等[24]的研究展示出独特的电学性能. 然而, 孪晶界对单层TMDCs力学行为的影响机制却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25]. 本文以单层二硫化钼为模型材料, 利用分子动力学拉伸模拟为上述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有益参考.
图 1 单层MoS2的分子动力学模型 (a)含孪晶界; (b)不含孪晶界Figure1. Molecular dynamics model of mono-layer MoS2: (a) With twin boundaries; (b) without twin boundary.
| Lx/nm | Ly/nm | |
| 含孪晶模型 | 25.96 | 5.70 |
| 不含孪晶模型 | 13.16 | 5.70 |
表1模型平面内初始尺寸
Table1.Initial in-plane size of model.
根据Virial应力原理计算整个试样的拉伸应力[30]
图 2 (a)应变能E; (b)应力σ, 其中ε表示应变Figure2. (a) Strain energy E and (b) stress σ, where ε denotes strain.
图3给出了断裂应变前后的模型原子结构. 从图3可以看出, 两模型的微观断裂机制确实存在差别. 对于含孪晶界的模型, 裂纹沿孪晶界形成, 并迅速扩展; 对于不含孪晶界的理想材料, 模拟结果与前人研究报道一致[11], 裂纹的形成形核于微观孔洞, 并在周围基体中激发新的微观孔洞.
图 3 与拉伸曲线相对应的原子结构 (a)孪晶界, A点, ε = 27.74%; (b)孪晶界, B点, ε = 27.79%; (c)不含孪晶界, A点, ε = 28.94%; (d)不含孪晶界, B点, ε = 29.24%Figure3. Atomic structures corresponding to the tensile curves: (a) With twin boundary, point A, ε = 27.74%; (b) with twin boundary, point B, ε = 27.79%; (c) without twin boundary, point A, ε = 28.94%; (d) without twin boundary, point B, ε = 29.24%.
4.1.温度和孪晶片层间距的影响
上面模拟结果显示了孪晶界在1 K条件下对脆性断裂的影响. 过去一些研究工作表明温度是单层TMDCs材料结构、物理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11,31]. 受此启发, 本文针对25.96 nm × 5.70 nm尺寸模型分别调整系统温度为300和600 K, 获得不同温度下的应变能和应力曲线, 结果见图4. 从图4可知, 随温度的升高, 材料仍表现出脆性断裂行为, 但断裂强度和断裂应变显著下降, 同时曲线变得光滑, 表明局部原子位置扰动造成应变能释放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弱. 此外, 对于纳米金属晶体, 孪晶界能够显著提升材料强度[32]. 本文在系统温度保持为1 K的条件下, 改变模型x方向的尺寸Lx, 观察孪晶片层间距D (= Lx/2)的影响, 结果见图4(c)和图4(d), 可见, 随着孪晶片层间距的减小, 断裂应变有所增加.
图 4 温度和孪晶界面间距的影响 (a)不同温度下的应变能; (b)不同温度下的应力; (c)不同孪晶片层间距下的应变能; (d)不同孪晶片层间距下的应力Figure4.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the twin lamellar spacing: (a)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strain energy; (b)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stress; (c) effect of twin lamellar spacing effect on strain energy; (d) effect of twin lamellar spacing effect on stress.
2
4.2.微观孔洞的影响
孔洞是晶体中常见的缺陷, 通常会显著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9,33]. 为了观察孔洞对含孪晶界晶体拉伸行为的影响, 本文在基体中引入一个Mo3S2型空洞, 即在理想晶体中去掉上下2个S原子以及与其形成价键的3个Mo原子, 再按照前述方式进行拉伸, 系统温度设为1 K. 整个试样的拉伸应力曲线见图5, 其中, 显示了图2(b)所示应力曲线, 以便于比较. 对比可见, 虽然孔洞较小, 在模型中体积占比不足1%, 但由于孔洞的存在, 含/不含孔孪晶界的两个晶体断裂强度降幅均超过35%, 断裂应变降幅超过22%. Peron-Luhrs等[34]发现孔洞相对于整个样品的体积占比与金属晶界临界切应力的衰减呈线性关系[34], 然而对于单层MoS2, 孔洞体积占比对晶界弹性行为的影响规律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 5 孔洞对拉伸应力的影响Figure5. Effect of a Mo3S2 void on the tensile stress of specimen
图6、图7和图8依次给出了材料断裂前后的原子结构和应力分布状态, 其中, 应力分布状态通过(1)式去掉求和符号并将试样体积代之以原子体积而求得. 可以看到, 即使存在孪晶界, 孔洞的存在仍会造成应力集中, 并率先引起局部相变[35], 当局部相变不足以释放积累的应变能时, 诱发裂纹在其附近萌生, 催发脆性断裂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 红色曲线断裂阶段的斜率要明显小于蓝色曲线断裂阶段的斜率, 说明D = 12.98 nm的含孪晶界模型的断裂过程明显受到了延滞, 图8显示这是由于孪晶界对孔洞的应力场传播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 孪晶片层间距越小, 这种阻碍作用越明显.
图 6 不含孪晶界的带孔洞的单层MoS2 (a) ε = 0; (b) ε = 22.514%; (c) ε = 22.514%, 放大视图; (d) ε = 23.345%, 放大视图Figure6. Voided mono-layer MoS2 without twin boundary: (a) ε = 0; (b) ε = 22.514%; (c) ε = 22.514%, enlarged view; (d) ε = 23.345%, enlarged view.
图 7 含孪晶界的带孔洞的单层MoS2 (a) ε = 0; (b) ε = 19.971%; (c) ε = 19.971%, 放大视图; (d) ε = 20.779%, 放大视图Figure7. Voided mono-layer MoS2 with twin boundaries: (a) ε = 0; (b) ε = 19.971%; (c) ε = 19.971%, enlarged view; (d) ε = 20.779%, enlarged view.
图 8 带孔洞的含孪晶界模型断裂前后应力分布状态 (a) ε = 14.34%; (b) ε = 16.92%; (c) ε = 18.25%; (d) ε = 20.87%Figure8. Distribution of tensile stress in the voided mono-layer MoS2 sheet with twin boundaries: (a) ε = 14.34%; (b) ε = 16.92%; (c) ε = 18.25%; (d) ε = 20.87%.
2
4.3.断裂应变与孪晶片层间距之间的关系
对于块体纳米孪晶金属来说, 由于孪晶界对位错、层错等缺陷的运动具有强烈的阻碍作用, 因此可以显著提高材料屈服强度, 并且在孪晶片层间距不小于15 nm时[36], 屈服强度σy与孪晶片层间距λ存在如下关系:










图 9 断裂应变εA与孪晶片层间距D的关联Figure9. Correlation of the fracture strain εA and the twin lamellar spacing D.
1)与理想晶体相比, 孪晶界能够诱发裂纹在孪晶界附近形核, 并促使裂纹沿界面扩展, 从而降低晶体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应变; 温度的升高能够加剧孪晶界附近的裂纹形核过程, 从而进一步显著减弱单层MoS2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应变.
2)少量原子缺失造成的孔洞能够造成应力集中, 从而进一步触发脆性断裂过程, 降低含孪晶界单层MoS2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应变, 但是对于孪晶界包围的孔洞, 孪晶界能够有效阻碍孔洞应力场的传播, 进而延缓脆性断裂过程.
3)孪晶片层间距对单层MoS2断裂应变具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对于含孔洞的单层MoS2材料, 材料断裂应变能够随着片层间距的减小显著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 真实的单层MoS2孪晶界可能存在其他类型或其他晶体取向, 还有可能处于表面皱褶或临近杂质原子的环境中, 晶体甚至可能存在片层交叠, 这些结构变化均可能对材料拉伸行为造成影响. 如何考虑这些影响是本文后续工作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