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人文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张春梅1,, 葛雨婷1,, 席建超2,3, 杨俊1,3
1. 辽宁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科学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9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suitability of cultural tourism base in China

ZHANGChunmei1,, GEYuting1,, XIJianchao2,3, YANGJun1,3
1. Liaoning Key Laboratory of Physical Geography and Geomatic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3.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葛雨婷,1072378449@qq.com
收稿日期:2016-06-19
修回日期:2016-10-30
网络出版日期:2016-12-20
版权声明:2016《资源科学》编辑部《资源科学》编辑部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40)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示范基地标准”项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春梅,女,大连普兰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人居环境与旅游。zhang_zcm@163.com



展开

摘要
人文旅游基地是中国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和人文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当前中国文化旅游产业资源为基础,以区域经济发展和未来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为依托,运用GIS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评价人文旅游资源基础指标、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发展潜力。目前,国家人文旅游基地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景城一体”的旅游区和依托区关系,通过人文廊道建设和文化挖掘的形式促进城市化的加快和城市群的崛起,对中国人文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评价,并综合分析产业发展的空间导向,得到人文旅游产业的适宜度空间分布,从而提出促进人文旅游发展水平的合理建议,对于旅游化进程下的人文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果显示: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亚区为人文旅游适宜性等级最高的地区。人文旅游很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淮河流域文化区、荆湘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岭南文化副区、台湾海峡文化副区、鄱阳文化副区和中原文化副区;人文旅游基本适宜区在中国各文化区均有分布,但主要位于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关东文化副区和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

关键词:人文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Abstract
A cultural tourism base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in realizing cultural pow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China. Here we use multivariate data,GIS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urrent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tourism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u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Now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base has formed a ‘landscape and urban integration’ tourist area that relies on district relations,mainl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orridors and cultural excavation in the form of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By looking at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humanistic tourism industry and spatial orient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e can understand spatial humanities tourism industry suitability. These data are useful in guiding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imed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humani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burbs of Yanzhao culture region,the culture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Wuyue cultural region,Bashu cultural region and the southwest minority culture sub-region were areas with the highest humanistic tourism suitability. Areas suitable for cultural tourism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cultural district,Jingxiang cultural sub-region,Qilu cultural sub-region,Lingnan cultural sub-region,Taiwan straits cultural sub-region and Poyang cultural sub-region and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al sub-region. The basic suitable area of cultural tourism is distributed in various cultural areas in China,but most of this is located in the nomadic cultural sub-regio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he Guandong cultural sub-region the Mongolian new grassland-desert nomadic cultural sub-region.

Keywords:cultural tourism base;suitabilit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0
PDF (5475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张春梅, 葛雨婷, 席建超, 杨俊. 中国人文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J]. , 2016, 38(12): 2221-2232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6.12.03
ZHANG Chunmei, GE Yuting, XI Jianchao, YANG Ju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suitability of cultural tourism base in China[J]. 资源科学, 2016, 38(12): 2221-2232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6.12.03

1 引言

人文旅游是以寻求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为直接动机和目标,并实现文化互动交流的旅游活动方式。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文旅游因其所蕴含的悠久历史和浓厚知识深受人们青睐,在全球和中国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3]。人文旅游选建这一类似概念在国外学术界较多[4,5],但在本文中特指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地域文化等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为旅游者提供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等服务的人文类国家旅游区。
目前,人文旅游地的品牌构建和人文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研究者们较为关注的方面。在人文旅游品牌构建上,国外以实证研究为主,研究内容涉及人文旅游品牌的形成与发展、供需季节性、营销战略、文化保护等方面[6,7]。其中,旅游目的地品牌概念的提出对人们心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生成以及品牌功能价值和消费者之间的匹配具有重大意义[8]。随着旅游目的地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们在研究方法上对人文旅游目的地品牌建立的核心价值和建立过程中的方法进行了说明[9]。在国内方面,旅游地品牌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后期的研究发展迅速,目前的研究中既包含了概念、作用方面的理论分析也包括现状问题等的对策性探讨,并涉及人文旅游的品牌创新等,呈现出以定性研究为主导的特点。而人文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起广泛关注,正逐步形成生命周期理论和主题型人文旅游目的地地发展演化模型[10,11],随后出现的系列关于人文旅游目的地的实证研究是对中国人文旅游研究更加深入的发展[12]。中国的人文旅游具有历史文化方面的鲜明特色,****们从宏观规模上对人文旅游目的地进行空间布局、开发与保护方面的深入研究[13],或从微观的角度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等进行分析[14]。然而,目前国内人文旅游的理论研究仍落后于国内人文旅游的发展现状,国家人文旅游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且缺少国家尺度上的人文旅游综合性分析,导致国内人文旅游缺乏提供综合服务支撑的旅游区域。
人文旅游基地的选建是中国旅游发展新态势下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ArcGIS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文旅游基地的旅游资源基础、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发展潜力三方面的分析和综合评价,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传统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创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从产业基础、发展状态及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建立评价体系并进行综合测评。根据评价因子加权叠加后得到的人文旅游基地选建适宜性指数,依据适宜性指数划分适宜性等级:很适宜(9~10]、适宜[8~9)、基本适宜[6~8)共3个等级,相关指标的选取测算和适宜性等级的划分参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LB/T 050-2016)[15]文件中的相关规定,详见表1
Table 1
表1
表1人文旅游基地建设指标评价体系
Table 1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ultural tourism base construction
目标层领域层(权重)因素层(权重)具体说明
人文旅游基地建设综合指标人文旅游资源基础指标(0.562)旅游载体特色性(0.198)地域文化区氛围原真性
(0.147)
应有体现地方文化传统的特色物产,饮食形式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特殊语言、民间文化、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等其他非物质文化传承;文化区的传统文化特征保留程度越高,因子赋值越高。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个数(0.051)
各地区民居特色突出、民族文化浓郁、民族关系和谐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村寨数量越多,因子赋值越高。
旅游载体完整性(0.364)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个数
(0.149)
各地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数量;历史文化名城越多,因子赋值越高。
古村落个数(0.144)各地区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村落数量;古村落越多,因子赋值越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数量(0.071)
表示所在地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越多,因子赋值越高。
旅游产业发展指标(0.227)旅游景区景点
个数(0.102)
区域国家5A级或4A级人文旅游区的数量;景区数量越多,因子赋值越高。
旅游收入水平和
接待人次(0.125)
旅游收入水平用区域旅游总收入总和表示;旅游接待人次用景区年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表示旅游收入水平和接待人次值越高,因子的赋值越高。
旅游发展潜力
指标(0.211)
区域人口密度
(0.084)
人口密度=总人口数量/土地面积;人口密度越大,因子的赋值越高。
周边城市群规模
和等级(0.073)
所在地区周边城市群的城市数量和城市等级;城市群等级越高,因子赋值越高。
区域交通密度
(0.064)
区域交通密度用交通便捷程度表示;交通便捷程度越高,因子赋值越高。


新窗口打开

2.2 评价流程

人文旅游基地评价体系的技术路线为: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和量算、评价因子的提取和要素的加权叠加等,流程如图1所示。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技术路线
-->Figure 1Research roat
-->

(1)数据处理。通过建立的地理空间数据库,将统计数据建立相应属性表,使所有空间属性数据和统计属性数据统一在一个坐标系下,为后续的空间可视化表达提供基础。在叠加分析前对每一个地理因素进行空间处理,进行重分类,根据对应的适宜性情况添加评价值。本研究中重点按照人文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将评价因子指标化处理。
(2)确定因素权重。选用Z-score评分法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AHP和熵值法获得因素得分和权重值[16-18]。计算方法如下:
Ai=j=1ncijn(1)
式中 Ai为第i个因素的得分值; cij为第j位专家对第i个因素的打分值; n为专家人数。
Bn=j=1maibnj(2)
式中 Bn为目标层权重; ai为领域层各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 bn为评价因素相对于领域层的权重;m为领域层的指标个数。
Wi=1-Hjn-j=1nHj(3)
式中 Wi为熵权重; Hj为修正后的信息熵。
W=n1×Bn+n2×Wi(4)
式中 W为指标最终权重值。借鉴相关研究[19],取参考系数 n1= n2=0.5。计算后的权重结果附在表1各个指标中。
(3)综合评价。计算人文旅游基地选建适宜性的综合指数,综合指数越高,人文旅游基地选建适宜性越高。
S=i=1mj=1nAj×bn(5)
式中S为某一城市旅游基地建设适宜度指数; Aj为第j 个城市在单项指标上的评分值; bn为评价因素层的权重;n为评价体系中因素层的指标个数。

2.3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4年的截面数据皆来源于官方网站数据和资料(见表2),数据在使用前对其进行了剔除、查缺等预处理。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本次研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Table 2
表2
表2数据来源与说明
Table 2Data sources and description
数据来源涵盖信息
中国经济网[20]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数据
《中国统计年鉴(2014)》[21]城市人口、经济、交通及地区生产总值构成等
《2014年中国旅游景区
发展报告》[22]
4A、5A级景区分布等相关信息
地理空间数据云[23]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数字高程模型图


新窗口打开

3 结果及分析

3.1 评价基础指标空间分析

3.1.1 基础准入指标
(1)旅游载体特色性。根据张岱年等的研究[24],地域文化可以划分为15个二级地域文化区,每个地域的人文旅游基础各有不同,如表3所示。
Table 3
表3
表3中国人文旅游基地总体分析
Table 3The general analysis of cultural tourism base in China
文化区名称文化基础
关东文化副区
主体位于东北山海关以东地区,历史上少数民族文化占主导地位,满族主导,此外大兴安岭地区有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长白山区有朝鲜族,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或渔猎,不同经济类型下有不同的民俗、信仰和不同的艺术形式。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东北的“二人转”。
燕赵文化副区以河北省核心,北以燕山为界,西止太行山,东临渤海,南接中原和江淮。以汉族为主,传统经济类型以农耕为主,民风民俗粗犷豪放尚武,豪侠之士众多。地域艺术形式多样,代表性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吴桥杂技等。
黄土高原文化副区依托于黄土高原,西迄河西走廊,东抵太行山脉,北界万里长城,南限秦岭太白山。汉族为主,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宋以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陕西省为“地下文物博物馆”,山西省被称作“地上文物博物馆”。民风热情、朴实,艺术风格高亢激越。代表性艺术形式有秦腔、山西梆子等。
中原文化副区核心为河南省,古九州中央。黄河横贯其中,是中国古代又一个政治、文化中心。本区主体民族是汉族,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民风淳厚豁达,少林武功、河南豫剧名扬华夏。
齐鲁文化副区山东省为核心,位于黄河下游,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业,沿海有渔业。儒家文化发源地,尊孔崇儒,讲礼数、重义气齐鲁民风。代表性艺术形式为山东大鼓、山东梆子、山东快书等。
淮河流域文化副区今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历史上处于发展重心区的边缘,自然地理过渡带,兼具南北文化过渡特点。传统经济以农耕为主,从旱作向稻作过渡,语言兼具北方方言向吴语过渡。主要艺术形式有凤阳花鼓、淮海戏、柳琴戏等。
巴蜀文化副区以四川、重庆为主,成都平原有发达传统农耕经济,而重庆则主要以码头文化为核心,因为蜀道之难,交流不畅,形成了独特地域文化。川剧是巴蜀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
荆湘文化副区湖南、湖北省,传统稻作农业达。是中国古代的又一个文明中心。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对后来本区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戏剧方面,除了发展较为成熟的汉剧、楚剧、花鼓戏、采茶戏等外,民间的歌舞艺术形式也比较丰富。
鄱阳文化副区以今江西省为主。经济以农耕为主,风景秀丽,诸多儒家、道家和佛教圣地本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有弋阳腔,其特点是激越奔放。
吴越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沿岸,北临长江天堑,西望鄱阳平原,南界雁荡山脉,东濒茫茫大海。本区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传统农耕发达,是物宝天华之地。本区富庶的经济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苏州园林、西湖美景、云锦、宋锦、苏州刺绣、文房四宝等都与富裕的经济有直接关系。昆剧、越剧是本区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本区戏曲细腻、婉转、清丽、圆润的特点。
岭南文化副区位于南岭以南。本区背山面海,历史上长期位于华夏文化核心地区的边缘,近代以来本区又处于中外文化交汇的地带,因而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本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起步较前面述及的文化副区晚,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本区艺术形式中的粤剧、广东音乐和岭南画派最有地区特色。
台湾海峡两岸文化副区基本上与今天的福建和台湾两省范围符合。本区西部与鄱阳文化副区相连,北部与南部分别与吴越文化副区和岭南文化副区接壤。尽管台湾与福建文化各有特点,但是从文化渊源上看,台湾与福建文化同脉共祖,至今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依然紧紧地联系着海峡两岸的人们,例如妈祖信仰。本区多山,适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山区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成为了历史上许多文化要素的保留地或“庇护所”,如汉语的古音、高山族的文化。
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副区以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为主体,包括今天的滇、黔、桂的一部分。尽管本区的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但是其文化综合体的特点又与东部农业文化区有很大区别。本区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地区,文化特点也显现出众多少数民族的多元化风格。从物质文化层的起居、饮食、服饰到精神文化层的风俗、信仰、艺术等都能体现这种多元性。
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大致包括除陕西、青海以外的西北广阔地区。这里自然环境以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为主,因此游牧是本区的主要传统经济类型,在沿河平原和零散的绿洲地区还有种植业、园艺业。本区的艺术特色粗犷、豪放、热情、开朗,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艺术形式。
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尽管历史上本区有独特的发展历程,但是本区与中原的联系较与高原南部的印度文化区的联系多得多。宗教在本区文化各个层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新窗口打开
中国传统文化区是历史上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如今各个传统文化区之间的文化特征差别在逐渐减少,例如各区经济形式上的差别并不大,即都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只是产业结构、发展程度方面有差别,而农耕、渔业、牧业等传统农业经济的空间格局基本上还没有变。由于精神文化要素变化的速度相对较缓慢,因此传统文化区的许多文化特征也有很多保留至今。
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中国各个地区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亚区,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空间分布模式。在关东文化副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主要位于区域边界处。在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和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少数民族村寨数量相对不多,但面积较大。在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亚区,民族村寨呈现出很高的空间集聚性,主要位于贵州和云南西南部。其他村寨主要分布于中国吴越文化副区、台湾海峡两岸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和燕赵文化副区等地。
(2)旅游载体完整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布情况在中国中、东、西部均有分布,其中在吴越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燕赵文化副区、中原文化副区分布比较密集,很多地级名城在空间格局上已经连绵成片,形成了名城分布带或名城分布密集区,但名城平均占地面积比较小。在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亚区、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和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历史文化名城数量比较少,但平均占地面积较大。总体上看,全国范围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地域分布,数量上由东到西逐渐递减,名城面积在各地带总面积的比重也逐渐递减。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有以都城风貌为特点的历史古都型城市,如北京、南京等;保留历史时期沉淀的建筑完整传统风貌的城市,如大理、凤凰等;保存着各种文物古迹和历史传统的城市,如成都、长沙等;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的城市如丽江等,这些城市都以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而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重要地区,见图2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中国人文旅游基础空间分布
-->Figure 2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foundation in China
注: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本次研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

本文依据住建部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对中国具有较强完整度的古村落分布进行了整理。可以发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主要沿河流分布、多是历史上的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要塞和文明的发祥地,在空间上主要为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台湾海峡两岸文化副区、岭南文化副区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副区等集中区,内部具体表现为中部和东南部的偏远地区,且在空间格局上已经连绵成片,形成了跨越省域范围的古村落分布密集区。关东文化副区没有古村落的分布,而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和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由于地处边缘地带,人口稀少,行政区划面积大,对古村落的积淀和保护能力较弱,古村落相对较少。中国古村落分布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现象。
以2014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信息为基础数据资料,本文通过分析和排查,中国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6处,其中数量前十位的省份分别是:山西452处、河南357处、河北273处、陕西243处、四川230处、浙江229处、江苏224处、安徽204处、山东191处、湖南183处。从文化地域上看,在燕赵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和吴越文化副区分布较为密集,表现为以核心城市集中分布的特征,见表4
Table 4
表4
表42014年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
Table 4The number of the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of China in 2014
省份保护单位数量省份保护单位数量省份保护单位数量
山西452内蒙141广西66
河南357福建137重庆55
河北273云南132西藏55
陕西243甘肃131黑龙江48
四川230辽宁128青海44
江苏230江西128宁夏35
浙江229北京126天津28
安徽204新疆113海南24
山东191广东98上海19
湖南183吉林76
湖北148贵州70


新窗口打开
3.1.2 现状指标
(1)旅游景区数量和分布。通过对《2014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的数据统计发现,至2014年,在中国31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中,燕赵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中原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和黄土高原文化副区的5A级人文旅游景区相对较多,景区发展态势较好。国家4A级人文旅游景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在燕赵文虎副区、吴越文化副区相对集中,如图3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2014年中国4A、5A级旅游景点空间分布
-->Figure3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4A and 5A cultural tourism of China in 2014
注: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本次研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

(2)旅游收入水平和接待人次。据2014年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接待国内游客1671.62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42.69亿元,旅游总收入前三位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其发展水平如表5所示。
Table 5
表5
表52014年中国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接待人次与旅游收入统计
Table 5The statistic of tourist reception visitors and tourism revenue of China's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Municipality)
排名省份
(直辖市、自治区)
旅游总收入
/亿元
接待人次
/亿
排名省份
(直辖市、自治区)
旅游总收入
/亿元
接待人次
/亿
1广东9 2273.2617广西2 6022.90
2江苏8 1455.7418河北2 5613.15
3浙江6 3004.8819贵州2 4952.86
4山东5 8005.9120天津2 3071.56
5四川4 8915.3521重庆2 003
6河南4 3664.5822辽宁1 8462.24
7北京4 2802.6123吉林1 8461.21
8湖北3 7524.7024内蒙古1 8050.74
9安徽3 4303.7925黑龙江1 1581.04
10上海3 4162.6826西藏9090.16
11湖南3 0464.1227甘肃7801.26
12陕西2 9253.3228新疆6500.49
13山西2 8462.9929海南4850.48
14福建2 7072.3430青海2010.20
15云南2 6652.8631宁夏1420.17
16江西2 6493.1332港、澳、台无资料无资料


新窗口打开
3.1.3 潜力指标
(1)人口密度分布。中国目前的人口呈现多中心的空间集聚格局(如图4),燕赵文化副区、中原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台湾海峡两岸文化副区、岭南文化副区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副区的东北部是主要的人口密集区。研究计算乡镇街道的人口密度,其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等条件密切相关,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表示所在区域的旅游发展潜力,见图4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2014年中国人口密度分布注: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本次研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Figure 4The population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China in 2014
-->

(2)城市群规模和等级。中国城市群划分主要由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三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7个正在崛起的中级城市群和其它小城市群组成,各个城市群规模如图5所示。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2014年中国不同等级城市群空间分布
-->Figure 5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ina in 2014
注: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本次研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

(3)交通道路密度。交通道路密度是反映所在地区交通便利性和通达度的重要指标。交通道路密度越高,该地区的人文旅游交通便捷程度越高,见图6。交通道路密度由交通线路长度(L)和区域面积(S)之比来表示,即交通道路密度D=L/S。本文基于2014年全国道路交通网数据,对中国道路交通密度做出评价,主要是按各县级市旅游人数(P)和交通道路运输工作量(t)来计算交通道路密度,公式如下:
D=LS×LP×Lt3=LS×P×t3(6)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2014年中国道路密度等级分布
-->Figure 6Transportation network of China in 2014
注: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本次研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

3.2 评定分级

本文基于人文旅游资源基础、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发展潜力三方面的因素后,经过指标加权求和计算和空间叠加,得到适宜性等级为很适宜、适宜、基本适宜的三级全国人文旅游建设开发用地适宜性分级评价图,结果如图7所示。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7中国人文旅游示范选建等级适宜性分级评价
-->Figure 7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base construction in China
注: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本次研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

未来中国人文旅游基地的发展重点即很适宜区主要集中在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亚区5个地域文化区。人文旅游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淮河流域文化区、荆湘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岭南文化副区、台湾海峡文化副区、鄱阳文化副区和中原文化副区。人文旅游基本适宜区在中国各文化区均有分布,但主要位于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关东文化副区和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如表6所示。
Table 6
表6
表6中国人文旅游适宜度评定分级
Table 6Rating assessment based on suitability index of cultural tourism base in China
人文旅游基地选建适宜性等级适宜度指数划分范围空间分布
人文旅游基地选建很适宜区9~10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亚区
人文旅游基地选建适宜区8~9淮河流域文化区、荆湘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岭南文化副区、台湾海峡文化副区、鄱阳文化副区和中原文化副区
人文旅游选建基本适宜区6~8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关东文化副区和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


新窗口打开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文从人文旅游基地的人文环境基础、现状发展指标和产业发展潜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为国家人文旅游基地建设提供科学基础和空间导向指导。研究结果表明:
(1)国家人文旅游基地的建设形成了“景城一体”的旅游区和依托区关系,主要通过人文廊道建设和文化挖掘的形式促进城市化的加快和城市群的崛起,使城市一体化、旅游国际化、休闲最大化,从而使城市成为最大的旅游产品,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体。
(2)本文提出的人文旅游示范基地评价包括人文旅游基地的旅游资源基础、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发展潜力三个指标方面,对城市的历史地域文化基础、人文旅游发展现状和城市群市场规模加以判断,结果显示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亚区为人文旅游适宜性等级最高的地区。人文旅游很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淮河流域文化区、荆湘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岭南文化副区、台湾海峡文化副区、鄱阳文化副区和中原文化副区。人文旅游基本适宜区在中国各文化区均有分布,但主要位于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关东文化副区和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

4.2 讨论

国家人文旅游基地的研究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随着城市化和旅游化的深入发展,对城市旅游的需求也将越来越紧迫。从全国人文旅游产业的基础、发展和潜力角度出发,总结中国人文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础并综合分析产业发展的空间导向,得到人文旅游产业的适宜度空间分异结果,有利于提升人文旅游发展水平,对于指导旅游化进程下的人文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数据采集处理、人文旅游评价指标选定及权重的确定等过程中存在有待提升的进步空间,导致全国人文旅游建设适宜性评价选址存在细微偏差,并且由于台湾地区(除图2文化区)数据无法获取等原因,对人文旅游基地研究还有不足。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客服各种不利影响因素,进一步对国家人文旅游基地建设科学基础进行深入探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俞万源,冯亚芬,梁锦梅.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J]. 地理科学,2013,33(7):824-830.
[本文引用: 1]

[Yu W Y,Feng Y F,Liang J M.Hakka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ourist satisfaction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3,33(7):824-830.]
[本文引用: 1]
[2]程晓丽,胡文海.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
[J]. 地理研究,2012,31(1):169-177.


[Cheng X L,Hu W H.Pattern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of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J]. Geography Research,2012,31(1):169-177.]

[3]马晓龙. 2000-2011年中国主要旅游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J]. 资源科学,2014,36(8):1626-1634.
[本文引用: 1]

[Ma X L.Evaluation of tourism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for Chinese primary cities from 2000 to 2011
[J]. Resources Science,2014,36(8):1626-1634.]
[本文引用: 1]
[4]朱桃杏,陆林. 近10年文化旅游研究进展-《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学刊》研究评述
[J]. 旅游学刊,2005,20(6):82-88.
[本文引用: 1]

[Zhu T L,Lu L.Cultural tourism research progress in recent 10 years -<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and <Tourism Tribune>
[J]. Tourism Tribune,2005,20(6):82-88.]
[本文引用: 1]
[5]Hausmann A.Cultural tourism:Market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German Cultural Heritag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07,13(2):170-184.
[本文引用: 1]
[6]Alberti F G,Giusti J D.Cultural heritage,tourism and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motor valley cluster
[J]. City,Culture and Society,2012,3(4):261-273.
[本文引用: 1]
[7]Cuccia T,Rizzo I.Tourism seasonality in cultural base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icily
[J]. Tourism Management,2011,32(3):589-595.
[本文引用: 1]
[8]Hankinson G.Relational network brands:Towards a conceptual model of place brands
[J].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4,10(2):109-121.
[本文引用: 1]
[9]Morgan J N,Pritchard A,Piggott R.Destination branding and the role of the stakeholders:The case of New Zealand
[J].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3,9(3):285-299.
[本文引用: 1]
[10]Meng Z,Wei Y,Yu Y.On life cycle of cultural heritage engineering tourism:A case study of Macau
[J]. Systems Engineering Procedia,2011,1(12):351-357.
[本文引用: 1]
[11]黄震方,俞肇元,黄振林,. 主题型文化旅游区的阶段性演进及其驱动机制-以无锡灵山景区为例
[J]. 地理学报,2011,66(6):831-841.
[本文引用: 1]

[Huang Z F,Yu Z Y,Huang Z L,et al. Evolutionary stages and dynamic mechanisms of thematic cultural tourist areas:A case study of Lingshan Scenic Area in Wuxi
[J]. Geographic Sinica,2011,66(6):831-841.]
[本文引用: 1]
[12]程晓丽,祝亚雯. 基于点-轴理论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J]. 地理科学,2013,33(9):1082-1088.
[本文引用: 1]

[Cheng X L,Zhu Y W.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of South Anhui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point axis theory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3,33(9):1082-1088.]
[本文引用: 1]
[13]胡浩. 基于要素分析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格局中心性研究
[J]. 地理科学,2014,34(10):1176-1183.
[本文引用: 1]

[Hu H.Distribution Cen-trality of National Historic Cities Based on Element Analysis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4,34(10):1176-1183.]
[本文引用: 1]
[14]颜亚玉,黄海玉. 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J]. 人文地理,2008,(06):94-98.
[本文引用: 1]

[Yan Y Y,Huang H Y.A Study on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Mode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al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Zones
[J]. Human Geography,2008,(06):94-98.]
[本文引用: 1]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国家旅游公告
[EB/OL]. (2016-01-07)[2016-01-18].
URL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Travel Bulletin[EB/OL]. (2015-17-07)[2016-01-18].
URL [本文引用: 1]
[16]黄和平,毕军,袁增伟,. 基于MFA与AHP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动态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J]. 资源科学. 2009,31(02):278-287.
[本文引用: 1]

[Huang H P,Bi J,Yuan Z W,et al. Regional Circular Economic Development Assessment based on MFA and AHP: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2009,31(02):278-287.]
[本文引用: 1]
[17]汪德根,陈田.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J]. 地理科学,2011,31(5):528-536.


[Wang D G,Chen T.Spatial analysis for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ourism economy in Chin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1,31(5):528-536.]

[18]程志会,刘锴,孙静. 冰雪旅游基地选建适宜性的综合评价研究
[J]. 资源科学,2016,38(12):2233-2243.
[本文引用: 1]

[Cheng Z H,Liu K,Sun J,et al.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uitability of ice-snow tourism base
[J]. Resources Science,2016,38(12):2233-2243.]
[本文引用: 1]
[19]孙静,杨俊,席建超. 海洋旅游基地选建适宜性的综合评价研究
[J]. 资源科学,2016,38(12):2244-2255.
[本文引用: 1]

[Sun J,Yang J,Xi J C.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uitability of marine tourism base
[J]. Resources Science,2016,38(12):2244-2255.]
[本文引用: 1]
[20]中国经济网. 我国已有122个历史文化名城[EB/OL]. (2013-08-02)[2015-12-16].
http://district.ce.cn/zg/201308/02/t20130802_24629791_1.shtml.
URL [本文引用: 1]

[China Economic Net. 122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n China
[EB/OL].(2013-08-02)[2015-12-16].
URL [本文引用: 1]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4)[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China(2014)[M]. Beijing:China Statistical Publishing House,2014.] [本文引用: 1]
[22]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 2014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14)[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本文引用: 1]

[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China Tourist Attraction Development Report 2014[M]. Beijing: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2014. ] [本文引用: 1]
[23]地理空间数据云. DEM数字高程数据
[EB/OL].(2010-07-13)[2015-11-27].
URL [本文引用: 1]

[Geospatial Data Clou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ate [EB/OL]. (2010-07-13)[2015-11-27].
URL [本文引用: 1]
[24]张岱年,方克立.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引用: 1]

[Zhang D N,Fang K L.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M]. Beij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4.]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文化 旅游 人文 空间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