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传承与发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学会,北京 100101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 geography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Urban Geography, 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Beijing 100101, China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冯健(1975- ),男,江苏沛县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研究。E-mail:fengjian@pku.edu.cn
收稿日期:2017-07-31
修回日期:2017-09-28
网络出版日期:2017-11-20
版权声明:2017《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25001,41571144,41771187,41371166,41671153,51508485,41471139,41671157)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① 密切结合城市规划实践,以城市规划需求为目标导向;② 建立了引进、吸收和转换的机制;③ 积极推进城镇化研究的国际合作;④ 以全球视野促进中国城市地理理论研究与西方的接轨;⑤ 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强化对生态环境问题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关注,促进了很多分支学科的发展。中青年城市地理****在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新趋势、城市产业演化、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城镇化格局的重塑、中国发展模式的新解释、大数据的应用、定性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做出了探讨。未来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应该继续强调服务于城市规划实践;吸收其他学科优势,总结中国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地理****应当掌握对国家城市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的话语权;继续加大国际合作研究力度,提高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城镇化;城市规划;城镇群;“一带一路”
Abstract
Since the launch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e late 1970s, Chinese urban geography has gained rapid development and become the fastest growing and the most active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 geography has the following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1) It combines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closely, and always regards urban planning needs as the goal; (2) It establishes a mechanism for the introduction, absorption and conversion; (3) It promote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urbanization research actively; (4)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urban geography absorbs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ences, theories and concepts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urban geography theory with the West from the global perspective; (5)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its sub-disciplines. Young urban geographers have made discussions on the new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urban geography, the evolution of urban industry, the evolu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the reshaping of the urbanization pattern,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model, the application of large data and the innovation of qualitative method. In the future, the Chinese urban geography study should place more emphasis on the service in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Firstly, the new generation of urban geographers should absorb the advantages of other disciplines, and summarize the law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What's more, urban geographers should hold the power of speech in the policy and major strategies of national cities, such a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se policies. At last, we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o as to raise the level of Chinese urban geography in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a

Keywords:urban geography;urbanization;urban planning;urban agglomeration;The Belt and Road

-->0
PDF (2006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传承与发展[J]. 地理研究, 2017, 36(11): 2029-204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11001

回顾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学科及相关研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高的今天,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研究也需要全球化的视野,需要激励创新和开展跨学科交流,需要广大的青年****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推动学科长足发展。
2017年7月9-10日,“中国城市地理学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如期举行。大会报告分为“中国城市地理学回顾与传统”和“中国城市地理学未来展望”两大主题。由中国城市地理学界老一辈学科带头人和广大中青年****共同回首中国城市地理学辉煌的发展历程和优良的学术传统,认为中国城市地理学在改革开放后获得快速发展与城市地理****们广泛参与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实践密切相关,体现了城市地理学具有紧密结合实践并从实践中发展理论的传统。中国城市地理学的未来发展需要“两条腿走路”[1-3]:一是继续发挥在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中的作用;二是强化对理论的研究。会议还讨论了当前城市地理学最新的研究方向和动态,展望学科未来发展前景。例如,贺灿飞介绍了城市产业演化,何深静总结了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新热点,王德介绍了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空间分析中的应用,冯健介绍了对城市地理定性研究方法的探索。

1 中国城市地理学回顾与传统


我主要讲一下关于自己亲身经历的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四个方面内容。
(1)积极参与城市规划的实践。地理专业与城市规划是有联系的,地理专业可以在城市规划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地理专业的学生拥有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更能清楚认识到城市之间的差异,在规划中有极强的学科优势。因此,地理专业的人才应大量积累和综合把握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从区域的角度看问题,积极参与城市规划的实践。
(2)建立引进吸收转换的机制。了解国际上地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对国内学科发展十分重要。改革开放之前,****大都有留学背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大量翻译外文文献,并且聘请外国教授到国内讲课。因而今天在培养学生时必须建立引进吸收转换的有效机制。第一是综合与分析问题,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地理专业的优势所在。第二是合理安排地理学与基础学科和英语学科的关系,在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服务的同时,不能忘记地理学的基本知识。第三是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地理****都应积极学习国外计量地理学、地理计算学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应在城市地理的理论指导之下应用这些技术方法。
(3)四次城市地理规划与教育研讨会。20世纪80年代时,国内的城市规划主要是建筑学科主导下的实体规划。但当时国外的规划发生了变化,以人为本的思想占据主流,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的****都参与到规划中。在此背景下,召开了城市发展规划与教育的第一次会议,会议上对地理学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得到充分肯定。1993年,城市规划面临着如何适应国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问题。第二次会议就如何适应经济改革,用以人为本的观点进行多学科城市发展进行讨论。2000年以后,中国加入WTO,国际化成为研究热点。第三次会议讨论认为中国应该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研究和城市规划道路,未来城市应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复兴。2013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国家面临着经济转型和城市重构,第四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城市规划的应对方法。四次会议以问题为导向,以学术为依据,每个选题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对城市地理学发展方向的思考。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在成立之初,便定下两个目标,一是组织学术交流,提高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水平和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二是团结全国城市地理学工作者,为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当前,城市地理学科得到了壮大,也做出了许多值得肯定的工作。但是这些研究对于解决国内实际问题还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地理****应当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当前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典型化和模式化的规律,指导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地理****应当掌握对国家城市方针政策的话语权,这是城市地理****的责任所在。

我主要想分享关于中国城镇化研究早期的五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吴友仁先生的。在他去世之前,有一次他邀请我去他家吃饭,结果我还没到,他自己就开始喝酒吃起来,心情好像不太好。他非常有才华,但很可惜英年早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饮酒过量。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年轻****都要戒烟少酒,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心态,为国家、为城市地理学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我的第一篇城镇化论文。1989年,我用美国传来的一份世界人口资料表发了我的第一篇独立署名的文章,这也是我做研究重要的起步,该论文介绍了S型曲线,并且验证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阶段。但非常遗憾,这篇文章诞生在我的不惑之年,写于40岁,发表于41岁。我们这一代人被文革耽误了太多时间,所以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把失掉的时间追回来。如今时代大好,希望青年****们珍惜时间,发奋努力。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中国1982年的第一次城镇化讨论会,题目是“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讨论会”。我在会上做了一个关于中国城镇化地域差异问题的报告。当时改革开放刚开始,国家面临建设重点从中西部向沿海地区转移的情况,但是当时很多人却认为西部的城镇化水平低了,他们喊着“缩小区域差异”的口号,主张城市要在东西部之间达到均衡。但事实是,中国东北、西北和华北的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并不是大家所说的那样。所以我坚决反对在空间上的绝对平衡。以此来看很多研究,在分析中国人文现象的地域差异时,很多****还是只看现象,不看条件,追求所谓的绝对均衡。
第四个故事是参加第一个城镇化国际学术组织。1984年,我第一次出国参加IGU举办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与家庭经济培训班。我在培训期间完成了我的第一篇英文论文,同时被邀请成为IGU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工作组的常任委员。同年,IGU在巴黎开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很多****例如许学强、沈道齐等都在其中任职。
第五个故事是参加中国第一次城镇化国际合作研究。1987年,国家科委与美国东西方中心开展“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第一次国际合作研究。会议的闭幕式上我与赵燕菁、胡必亮两个青年****一起做了总结。当时我提出中国沿海六个都市连绵区的设想,并且回国之后继续研究这个内容。但不幸的是,这个课题被“连绵区不属于城市地理,属于区域经济”这样的理由否定掉了。当我们再次研究这个课题时,中国就比别人落后了,这让我感到很遗憾。
通过第四个和第五个故事,我非常想告诉大家,出国交流对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交了朋友、长了见识,又会遇到很多机遇,要鼓励年轻同志多出去交流。

城市地理学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地理中发展最快、最活跃和影响最大的学科。因为地理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应用,特别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被称为应用性的科学,是从实践中间发展理论再通过理论来提高实践的学科。城市地理学也是一样。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认识到中国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之间差距巨大,并且发达国家的城市是主要的人口居住地、先进思想发源地、产业集中地。对城市认识发生的巨大转变,带来城市发展的契机,也带来城市地理学发展的重要环境。
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该阶段城市地理学对城市规划的一些内容深化和补充完善,为城市规划提供地理学的观点,比如说综合发展、区域视角,打破了就城市论城市的局面。从90年代开始,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地理研究引入大量的西方经验,吸收西方国家大量的理论与观念,比如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位论等。该阶段城市地理从理论和方法上得到进一步充实,更进一步发挥指导城市发展的作用。这一阶段城市体系视角得以建立,一个城市发展和其他城市相关,所以延伸出城市职能分工的概念。城市地理学提出重要的思想与方法,比如城市体系的结构与网络,写入城市规划的国家级文件。第三阶段从2000年开始,城市地理学意识到21世纪城市规划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城市规划发展向世界靠近。城市的区域观点不仅是行政区域、经济区域、国内区域,而且是以市场区域为主,并建立全球的视野,城市发展进一步得到加强。同时,从学术层面上对城市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用世界眼光、科技和产业发展角度去把握和理解一个城市。对城市发展的理解更加完善,也更加全面。第四个阶段在2012年以后,城市规划强调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把生态问题和人的需求问题放在新型城镇化的思想中,城市进入到更深化的阶段,即存量规划阶段。因此,带动了对社会、人、环境问题的研究,城市地理和其他学科相融合,带动其他子学科的发展,比如城市社会地理、城市文化地理、城市生态环境等。从而使城市地理成为一个更加综合的学科,更好地为城市服务。城市将来发展会走向生活化、人文化、生态化。城市地理对整个城市空间理解更加深入,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载体,它有发展、有变化。
目前中国城市地理学存在缺乏理论和应用不当的问题。中国城市数量多、类型丰富,给城市地理带来大量的研究舞台,所以中国城市地理发展也是具有世界水平的。但是城市地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大量研究仍然是国外理论的中国化,缺乏独创理论。第二,国内的城市地理成果过多地就研究论研究,没有帮助解决城市规划本身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成果没有充分运用到城市规划上。第三,城市地理学研究越来越细化,但是这种细化缺乏一个综合眼光,缺乏概括成一些重要的综合理论观点。
城市地理学未来的研究,从大的宏观视野出发,应结合规划需求进行深化。一定要跟城市规划应用结合起来,以规划作为主要的目标导向。未来研究主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新技术发展使得城市发生的变化;第二,提高城市地理学研究中对人的关注,空间布局加入对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考虑;第三,对城市的区划研究。

(1)早期城市地理学具有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传统,主要贡献在于城市体系视角、城镇化研究和结合实践。20世纪50年代以前,城市地理学研究局限在对一些现象的描述上。从50年代开始,严重敏先生发表三篇文章,研究现代城市地理学,突破局限。当年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都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这些****明确研究是为建设服务的;另一方面,通过深入调研,在实践中凝练问题,提升理论高度,修正国外的相关理论和学说。
早期城市地理学研究产生了三个重要贡献:第一,对于城市地理、区域地理都有深入研究。严重敏先生主张城市区域的视角,把城市和区域的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观点改变了中国城市规划就城市论城市的不足。第二,严重敏先生于1964年的发表的论文开启了国内中小城镇和城市化的研究,对于之后城镇化研究具有深远影响。80年代,城市地理学界对城市化的研究注重城市规模问题,而且和城市规划界共同进行。2000年以后,国家“十五”规划提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为城市规划引入城市体系思想。第三,城市地理的传承从实践中来,然后上升到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为国家重大的决策服务。
(2)城市地理发展必须准确认识地理学的核心思想:作为客体的地理学空间。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和社会学、经济学是不同的。必须认识到地理学的空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即为客体,所以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对这个客观存在的空间的认知,目的指向空间布局。而我认为社会学的空间是由人的活动所塑造的一个空间,因此不是一个客观空间,空间本身不是研究对象,更谈不上研究人对空间的适应。
城市地理学的未来到底走向何处?一方面,深刻理解空间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目前中国仍然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所以城市地理学研究就要和国家发展大势相结合,比如国家的三大战略——“一带一路”、城市群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3)城市地理的优势在于对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认识,地理****应该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城市地理学综合人口、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要素来探索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城市地理研究需要关注功能和布局,功能主要指的是一个城市在区域当中的职能定位,这也是地理学研究差异性和特殊性传统的一种反映。城市地理****应该到实践中去。而且在数据的分析过程当中,关注特殊性问题,才能够对解决问题起到作用。在研究的第一个阶段,先把一些共性问题找出来;到研究的第二个阶段,重点肯定在于特殊性问题,其背后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思想。

(1)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和几个重要节点。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以前。这个阶段有不少地理学家发表过关于城市分布和研究个别城市地理的文章。第二个阶段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的十余年里,地理****曾翻译、介绍了美苏等国外城市地理研究动向,并对城市的历史、类型、职能与城镇分布等方面作了研究,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文章。第三个阶段就是近代中国城市地理的兴盛时期,70年代中期,借力于全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复兴,城市地理学开始发展。80-90年代,城市地理****在承担国家任务的同时,也参加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使城市地理进入有史以来最旺盛发展的时期。进入新世纪,城市地理的队伍更大,研究内容更广更新,进入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有一些很重要的节点。第一是帮助开展城市规划工作。文革之后,规划部门恢复,科学院和大学开始帮助当地规划局做关于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城市性质、城市规模等。第二是大学的地理系开始办训练班,这也是因为城市规划的恢复。第三是大学的地理系更名。新中国刚成立时,只有地理系,并没有细分专业。我1952年进入南京大学,在我大三的时候,南京大学的地理系开始分为经济地理专业和地方学,之后好多学校相继命名了城市地理系。
(2)国际交流的增长推动了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改革开放后国际交流的增加,包括派送地理工作者到国外进行访问和交流,以及参加和举办城市地理国际会议,对中国城市地理发展有很大帮助。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城市地理****积极参加国际性的城市研究学术交流,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印度、匈牙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在这些国际会议当中最主要的就是IGU,很感谢吴传钧先生为恢复中国在IGU的席位所做的努力。除此之外,吴先生还积极推荐中国****到国外学习。
(3)对青年****的一点建议:翻译外国文献中的词汇一定要慎重。年轻****读文献、写论文的时候,不要贪图参考文献多,要深入研究相关概念。哪怕少看几篇文献,但是要多思考,而不是看见别人的论文里有什么,就直接引用过来。在翻译国外词汇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不相同,有些在国外存在的现象在中国不一定存在,所以一定要多思考这个概念在国外究竟是什么。比如说slum,翻译过来是“贫民窟”,但中国是没有贫民窟的,反过来,中国的城中村又需要怎样翻译成英文。再比如governance这个词,为了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问了很多国外****,甚至还专门拜托John Friedmann,并写了一篇文章来解释这个词。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多思考,多看文献,仔细想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城市规划建设服务。城市地理研究城市职能、城市性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人口、交通等一系列问题,和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
1974年,南京地理所开始协助南京市城建局进行城市用地、城市人口调查等工作。1978年,我作为南京地理所代表,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地理学代表团到美国访问。此次访问使中国地理学界认识到,城市地理学研究在美国是地理学中的热门学科,受到广泛重视。访美归来以后,地理学界开始参与地方上的小城镇调查,南京地理所主要在苏南地区进行。之后,南京地理所跟连云港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合作,进行连云港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这是地理学尤其是城市地理和规划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以1980年中央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春天。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各个城市成立规划局,恢复规划设计工作。在此推动下,成立了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此次会议地理学界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和南京地理所等单位参加。此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作为一级学会正式成立。在同一时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许学强教授担任主任委员。中国城市地理学开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1985年前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杭州大学开始招收规划和城市地理类专业本科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开始出版城市地理学研究专著,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高潮。在这个时期,全国发展了一两千个开发区,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和中国城市的建设发展是相一致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结合进入到新阶段,主要集中在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群规划等方面。1977-1980年,南京地理所在苏南地区开展南京、无锡和苏州的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顾朝林教授在建设部也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城市群规划方面实例更多,例如河南大学开展中原城市群规划,陕西师大和西北大学做关中城市群规划,东北师大研究长吉图城市群,南京地理所开展皖江城市群规划等。
最后讲一下中国城市地理学未来的三个研究重点。首先是研究城市的发展特色和个性,在此基础上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以北京为例,从北京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来看,目前的发展已经受到很大限制,例如雾霾问题、用水问题、能源问题和地下水超采等。第二个研究重点是进行城市承载力研究。在考虑资源等因素所决定的环境容量基础上,还应考虑城市是否宜居的问题。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曾经提出,城市的“最适人口密度”将带来最佳居住环境。某些城市的某些地段,例如北京东单西单、上海南京东路等市中心商业密集区,可能每个平方公里超过两三万人,但总体来看,一平方公里一万人左右是最佳的城市人口密度。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都需要合适的人口密度作为基础。最后一个研究重点是城市地理学的综合发展道路。城市地理学要与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等相结合,并且要在城市地理学中加强对大数据、跟踪研究和动态发展等方法的应用。城市地理学应该是综合思维,要把其他学科的优点吸收过来。总之,城市地理学要有比较明确的研究目标,然后依靠先进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做出更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未来中国城市地理研究需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对于当今繁荣的城市地理学,我还有一些看法,就是“我们地理学必须要结合国家当前发展的需要才能够有重要的发展”。过去,为了推动城镇化,我们的城镇规划、区域发展研究进行得轰轰烈烈,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当前这个阶段,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开展“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研究。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地理工作者对于中国当前发展重大战略的注意力不够。
首先,为什么需要加强“一带一路”的研究?中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头羊,世界各国都想要搭上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列车,所以“一带一路”是一个共赢和平、快速发展的途径,能够改善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从国内来说,发展“一带一路”也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有利于东西部均衡发展。其次,为什么从城市研究的角度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因为当前社会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城市层面的合作是国家层面合作的有力抓手。在全球化的新阶段,国家层面上的合作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和贸易纠纷的干扰,但在城市层面的合作就简单很多,提高城市的自觉程度,企业和公民就可以广泛参与其中。所以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利用大数据、利用社交媒体和交通技术,将不同的城市和市民联系在一起。第三,是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城市研究。因为“一带一路”倡议是通过推动交通技术实施建设为前提的,所以通过这个以点带面,以线带面来发展,并且通过相关的国家内外统筹,来实现共同的发展。除此之外,也应该重视世界地理的研究,不了解其他国家,就无法去对接。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学科理论水平,总结出叫得响的理论体系,在国际学界让人佩服,在“一带一路”上,不仅要输出资本、输出技术、输出产品,也要输出科学文化。

2 中国城市地理学未来展望


中国城市产业演化研究第一个现实背景是产业转移,尤其是沿海地区成本上升导致产业从沿海到内地,这样的转移留下了空间,需要有新的产业来替代。第二个现实背景是产业升级,每个城市经历了产业升级或转型都将出现新的产业,经济地理学认为这样的发展有规可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有很大的转向,从时间尺度解读中国经济和空间格局,两者结合产生演化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地理学实际上是从时间尺度来描述和分析产业空间。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研究产业的进步、退出和成长,从而揭示产业、网络、城市与区域的协同演化机制及其对空间经济差异的作用。
演化经济地理学有三个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一是广义达尔文主义,用多样化、选择等概念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演化;第二是复杂系统理论;第三是路径依赖,从历史解释经济演化。
在企业惯例演化研究中,惯例影响企业的角色和文化,而且可以传承。研究企业的惯例怎么形成、怎么演化、怎么扩散。产业集群演化研究与一般理论不同,认为通过衍生过程,也能够形成产业集群。企业网络演化研究中网络是两个主体的关系,强调多元的稳定性,例如地理的稳定性、认知的稳定性。制度和企业协同认为制度与新技术和新市场协同演化,促进新产业发展。区域的产业衍生和区域产业的演化将区域产业发展划分为区域衍生和区域弹性。
回到中国的城市产业,根据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经济演化基本特征是路径依赖。而且著名****Martin将经典路径依赖模型归纳为“历史偶然性—初始路径创造—路径依赖和锁定—路径解锁—路径突破”五个阶段。在中国城市产业演化的实证研究上,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部分新兴经济体发展路径突破了过去生产能力和技术的限制,借助外生力量实现路径突破,形成对路径依赖理论的挑战。研究中国城市产业的进入和退出,探讨这样的进出有没有规律。一个地方能发展的产业,必须跟已有的产业结构认知存在较强的临近性。中国过去产业之间的认知水平加强,关联性强化,而且也存在空间差异性。
总体来说,中国城市产业演化受到技术关联的影响,但是区域的治理创新和区域的制度环境实际上非常重要,这个现状存在区域差异、产业差异和企业差异。中国城市产业不仅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同时有很多可能性进行路径突破,两者主导城市产业的演化。

通过对2000年以来发表在相关期刊上的论文以及书籍梳理,对中国城市研究进行总结。这些文献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大量的研究关注城市转型的速度和规模;第二,关于改革开放以后政治和社会的演变;第三,发现了有很多不同尺度的社会文化转型的多维矩阵。
早期大部分研究基于实证研究和计量经济学,由实证主义方法所主导。最近,学术界的探索由考究新兴市场到分析复杂多元的城市社会,中国城市研究越来越在国家、资本和社会的互动框架中展开。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趋势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宏观分析走向多维的研究;第二,城市转型也被视为一个分化的过程;第三,由强调经济发展和空间演变到关注多样化社会群体及其多维度的日常生活;最后,从记录和分析空间结构和关系,到通过空间重新思考社会理论的一些根本要素。
比较发展成熟的研究领域包括了对全球化以及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和城市体系的研究。另外一个领域就是关于土地和住房的发展。第三个方面的研究关注了城市的贫困问题和社会空间布局等问题。第四个方面就是对于大体量的农民工和他们在城市里面的一些经历的研究。
在中国城市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或者越来越受到****们关注的研究话题。第一个主题是关于城市的碎片化、城市飞地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关注。城市飞地的出现、居住流动性、社会经济不平等,伴随着城市空间的日益商品化,导致了社会隔离、社会空间分离与碎片化。中国城市经历加剧了社会空间分异。第二个新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对城市消费、中产阶级的审美和城市文化的关注。中产阶级和新贵的兴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重塑城市经济、景观、文化的动力,一场新的消费革命正在开始。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原本富有创意的非功利性文化活动增添了强烈的实用主义要素。第三个就是对城市权利的关注和对都市行动主义的研究。这与中国不断觉醒的产权意识和城市权利意识紧密联系。这个方面的争论能为现代中国城市批判研究带来新的见解。
但是中国城市研究较少存在挑战或是与当代社会理论和思想的对话;其次,缺乏对基本概念的重新思考和再理论化;另外,对于日常生活实践和身体实践关注不足;最后是缺乏政治化的、批判和社会的相关研究领域。总体而言对性别的关注还是相对缺乏的,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环境工作的课题,还有健康问题等。需要塑造自己新的范式,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借鉴西方的范式并提出一些批判性的思考,才有利于将国际城市研究领域的重心转移到中国来。

手机信令数据包括用户的时间、空间信息。以2014年上海市中国移动用户数据为例,每天可获得1600万~1800万用户的时空间数据。对于这样的数据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个方面就是时间动态空间静态的数据研究,第二个方面是时间动态空间动态的数据研究。
首先看时间动态空间静态的数据研究。手机数据的特点是是时间信息丰富,数据告诉我们不同的时间,特定的人处在哪些不同的场所,用遥感、GIS等空间分析方法可以对场所的空间特质进行分析。以上海市为例,公园在周末两天人多,平常人少。
第二个是时间动态空间动态的数据,这是一种主题数据,但这个数据难以后期加工,数据门槛稍高。由于时间和空间都是动态的,可以看到不同社区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把时间地理学的方法直接用在手机信令数据里面,划分不同人的时空路径图,通过时空路径图可以判断出某人的工作情况,例如是属于居家不出行(在家里工作)或固定上班下班等。
手机丰富的时间空间特征,可以在实际应用中间发挥很多作用。上海市3月15号有一个樱花的观赏节,大量市区的居民都来参观。我们能通过手机数据进行回溯预警。利用手机把这些增长的客流来源做了一个划分,看到沿着地铁线吸引了大量新增的参观人员,再通过回溯所有的地铁站去寻找异常。通过数据的回溯,空间时间的回溯,最后找到几个地铁站是最能够反映当天樱花节人口总量的变化,人口增加非常多。以此就提出了一些预警的办法。
对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应用,一方面是面向城市空间的研究,研究就业吻合度、中心识别势力圈的划分、服务水平的评价等;另一方面是在规划中,手机数据吸引了政府部门大量的信息。我把这个面向规划的应用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研究人口的问题,手机数据研究是动态的,短周期的动态,一天、一周动态的变化;第二个就是建设环境的评估,包括了功能识别、功能与用地的叠加、功能转换的识别、中心的识别、中心的评价等,这些可以归纳成为建筑环境的评价,也包括了规划实施的评估,用实际的状况和预期进行了一个对比;最后一个就是城市体内部的命名,这个是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
用手机信令数据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数据来源和算法,手机数据大多都是二手数据,限制了一部分信息的获取,同时数据来源的不同也导致算法不同;二,精度和可信度,不过现在手机数据的精度在不断提高,这个问题可以慢慢解决;三,绝对量与相对量,手机大数据更多的是做相对量分析,它无法说清楚到底有多少,但是可以得到今天比昨天多了或少了多少。

北京不同于一般的城市,作为首都,同时又是全球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其结构演变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有全球化的特征,受到全球发展的影响,同时又有国家政策地方的作用。首先全球化生产会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集聚。全球结构的转变会导致职业结构的分化,改变社会结构。其次,国家会从经济干预方面调节这个结构,进行政策干预。从地方来看,会有劳动性的供给,例如这个城市对外来人口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本地的结构如何调整,都会影响社会分层。
全球化生产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集聚的同时,信息化又意味着交流成本的降低和交流便捷性的提高,有一部分产业不需要面对面进行,进而导致一部分人会分散。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对经济社会结构存在影响,体现在北京被定义为科教中心、文化中心,导致服务业增长较快,二产减少了,三产增加了,上层阶层增加了,那下层阶层也会增加。
城市中心区和职业变化带来居住质量总体的上升。北京中心区白领人群迅速上升,而其他背景的人数量下降了。社会空间的演变就是地方居住空间的政策加上下层的外部集聚,然后使其他阶层分布边缘化。从这几年北京城中村的改造来看,被改造的都是在中心的,留下的都是在外围的。说明空间已经发生了变化。
总体来说,虽然北京经济结构具有类似全球城市的转变,但在国家因素的作用下,其社会结构表现出了职业化的特征。北京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特征共同带来了北京在较大尺度上的经济空间变动,但地方因素的作用在更小尺度上超过了经济结构的力量,改变了北京的经济空间。北京社会结构转变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特征使北京社会空间在较为特殊的基底上发生了变动。我们的研究验证了在全球国家地方因素作用下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的模式框架有效性,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紧密关系得到验证,相互的影响逻辑链条也得到了解释,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特征对全球城市各要素变动的影响得到了验证,国家和地方因素依旧能对全球城市各要素变动产生影响。

中国当前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同时国内城乡分割、区域差异以及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国必须在地理上形成一个合理且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针对经济学家“空间中性”和地理学家空间干预的矛盾观点,我们提出多中心适度均衡的目标格局。从1949年到2000年,中国的城乡分布在逐渐地走向均衡化,但在2000年之后均衡化的过程开始减缓。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经济效益、社会公平、生态维护的多层要求,政府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正向辐射最大半径是1200 km,而中国东西南北纵横半径都远超过1200 km。另外,在新国际劳动分工中,不同国家占据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大国天然的空间优势保证了内地可以承接沿海的产业链,因此在国内便可形成一段很长的价值链。政府的主动干预可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减小辐射半径有限而劳动分工价值链过长之间的矛盾。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大国尤其如此。目前中国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等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同时,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市的环境生产力日趋紧张。因此,打造多中心适度均衡的发展格局可以缓解当前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
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美国是独立统一的大国,同时是一个市场化国家,其东西海岸、南部和北部都是相对平衡的;俄罗斯因为考虑到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安全问题,没有选择适度均衡的发展格局,导致其发展非常缓慢;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因此以东京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欧洲的大国中,英国和法国都是单中心的发展格局,德国则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实行联邦制,未能集聚形成一个大的格局。中国国土辽阔,发展潜力巨大,多中心的发展格局才能充分带动全国的经济发展。
为了支持以上观点,基于世界银行150多个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到2014年的数据,对国家大小与国家格局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国家越大城市化格局越均衡的假设。因此,中国应该打造更为均衡的城市化格局。
需要警惕经济学家推崇的东南沿海空间极化发展的观点,因为在有限的辐射半径内,打造均衡的格局才能带来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当前中国西部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只能实现单向开放。未来我们要打通中国亚陆线的天然限制,实现双向开放,均衡的城市化格局可以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

在地理学的发展史中,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始终处于相互争论的状态。在中国地理界,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文地理学都强调“定量”和“科学化”,定性研究方法长期没有得到发展。实际上,定性方法具有定量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定量手段在开展城市空间演化机理以及人与空间互动研究时往往捉襟见肘,且对微观主体“人”的作用重视不够,需要定性研究进行有效的补充。其次,城市地理的研究背景也在发生变化。二战之后,西方的城市形态发生形态和功能转变,亚文化得到快速发展;20世纪70-80年代结构主义地理学快速发展,80年代学术界又强调文化价值和伦理情感,90年代则强调情景分析和舆论建构,西方的这些定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地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城市地理的定性研究可以从质性研究、定性GIS以及空间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等方面得到延展。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中得到应用。
从宏观层面来看,运用质性方法寻找政策演变史、城市发展史与个人生命历程的交集,探讨宏观统计变量在数据意义上的真实性;中观层面,开展城市内部特色区域(社区)或者特定人群的个案研究,揭示城市特定属性空间的形成和变化;微观层面上,则要侧重建立个人和城市社会空间的联系以及反映个体活动的空间制约和空间意义。
定性GIS在城市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是将个体的社会属性整合到GIS中,实现多重融合和深度关联。具体到地理民族志与扎根可视化的方法,要将公众参与融入到数据决策中,把人类学的方法通过空间介质与地理可视化相结合。另外,GIS技术还可以与质性研究中的口述史、生活史、传记等结合。按关美宝教授的观点,定性GIS可以调和传统的空间学派与社会—文化分析学派之间的冲突,并促进二者的融合。
社会和文化分析方法主要从地理学的文化和制度转型、社会—空间辩证法、空间生产理论等方面进行展开。经济发展与制度环境、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经济过程不仅是经济的,也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的地理研究发生了文化和制度转向。社会—空间辩证法发韧于列斐伏尔,在哈维、卡斯泰尔、索亚、诺克斯和平奇等****的理论中得到发展。空间生产同样起源于列斐伏尔,其核心是探讨空间和非空间的因素在地理景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复杂作用。包括结构主义、人本主义和后现代地理学在内的诸地理哲学思潮,也涉及到城市地理研究的定性方法论。
(2)研究应用的探索。重点介绍了应用上述方法所完成的两个实证研究。第一个研究是后现代地理语境下的同性恋社会空间网络。该研究基于后现代的框架,从空间与社会两极出发,一方面发展社会空间的辩证法,另一方面关注城市社会边缘的亚文化,以实现对后现代地理语境的解读。第二个研究以地理可视化为基础,探索在地理叙事空间实现方面对个体的三维可视化空间的整合,对个体的生活路径、时空互动等进行空间解读,以建立个体和城市变迁之间的关系。
总之,定性和定量方法各有优势。发挥定性的优势,可以展现人与空间的互动,促进城市地理学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定性研究应力求实现以小见大的目标,从小对象、小数据来反映大背景、大问题。

1978年以来的“中国奇迹”本质上是有序的转型及和平的崛起。到目前为止,西方模式或西方研究范式都无法解释中国的崛起。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研究框架,基于系统论、结构主义、制度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那么这个可模仿、可推广的基本前提条件是什么?
在中国的历史结构体系中,从夏商周时期王道学说、分封制、井田制,秦帝制时期法制思想、中央集权制,到清朝的帝制时期,我们产生了儒家的主体思想、中央集权制和村落农耕制,这三个是逐步偶合在一起的,形成了社会的稳定性。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儒家文化,最初它的功能是封建化的,被封建思想修正后的儒家文化,又具有宗教文化的功能。从1840年到现在,中国经历了三个阶段,清末改制时期西式思想和儒家文化组合的文化结构和价值观,商品经济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和村落农耕制的经济制度。在计划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绝对主体的文化意识形态。在市场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制度是中西混合的多元主义的文化形态和结构模式,我们把原来非常集权的中央集权制改成了中央地方二元的制度体系。
从地理差异性来看,中国从专制集权到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国家是民主体制,中国则是多党协商。在文化结构上,我们是从宗教模式到世俗主义的过程。从经济上来看,中国在2000年之间是供给市场,但后期开始转向到了重大项目的专控制度,对关键资源、关键市场的控制。这种改革的模式与发展的路径和西方国家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需要寻找一种的新的解释模式。
关于未来的架构,未来的30~40年,需要确立一个中国模式新古典的状态,适应从区域到全球的过程,即“新儒家文化和市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新古典时期的制度架构。在这个过程中,第一,要重新发现和回归传统的儒家精神;第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入本土化进程;第三是西方先进思想、科学思想、人文思想问题。中国的民主集中制、法制文化、关于20世纪发挥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的体制优势,这些都需要一个混合经济的建构研究,以及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的市场体系。
总的来说,中国模式是西方模式之外的另外一种选择,认为“西方文明具有一种特殊的普遍性”是错误的。当代中国模式是基于儒家思想的文化结构,混合经济制度,还有中央地方二元政治制度的三位一体的制度架构。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诸多模式,实际上是“儒家+西方政治经济制度+法制”的制度组合结构。我们要寻求新古典的制度框架模式是“新儒家文化+市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制度。

3 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学科获得快速发展,成为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中成长最快、发展最为活跃的分支学科。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① 积极参与城市规划的实践,以解决城市规划相关问题的需求为目标导向;② 建立引进、吸收和转换的机制,积极引进人才,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③ 积极推进城镇化研究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城镇化会议并在国际相关学术机构任职;④ 在理论研究方面,城市地理研究引入大量的西方经验,吸收西方国家大量的理论与观念,受全球化的影响,以全球视野来审视中国城市,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城市地理理论研究与西方的接轨;⑤ 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强化对生态环境问题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关注,促进了很多分支学科的发展,如城市社会地理、城市文化地理和城市生态环境等。
中青年城市地理****在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新趋势、城市产业演化、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城镇化格局的重塑、中国发展模式的新解释、大数据的应用、定性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做出了探讨。文献的总结表明,近些年西方学术界开始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后政治、制度和社会的演变以及不同尺度社会文化转型的多维矩阵等研究内容,一些重要话题,如城市碎片化、城市消费以及城市权力,成为城市研究越来越关注的内容。对中国城市产业的演化过程而言,遵循着路径依赖的基本规律,受到技术关联的影响,区域的治理创新和区域的制度环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制度创新、外生力量和路径突破是重要因素[4]。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城市结构演变带有全球化特征,同时也受到本地制度和政策环境大背景的影响。在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发展的过程中,重塑大国城市化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多中心适度均衡的目标格局,可以实现效率、公平、安全和生态等方面的多重均衡。西方学说无法解释中国经济的崛起,需要寻找符合国情的解释框架,确立以新儒家文化为主的文化制度、市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本框架的新古典主义发展模式无疑是较为理想的方案。近年,大数据为城市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尤其是手机信令数据,以其丰富的时间空间特征优势,可以在城市空间和城市建设环境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的定量手段在开展城市空间演化机理以及人与空间互动研究时往往捉襟见肘,且对微观主体“人”的作用重视不够,需要定性研究进行补充[5],而对质性研究调查、定性GIS方法、文化和制度分析、后现代地理理念等的探讨,无疑是对城市地理定性方法的有益探索,多元方法论的讨论有助于城市地理学学科发展。
未来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应该继续强调服务于城市规划实践,结合规划需求来推进城市地理理论研究的进展;新一代城市地理****应当从中国国情出发,吸收其他学科的优势,研究当前的中国城市问题,总结典型化和模式化的规律,指导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地理****应当掌握对国家城市方针政策的话语权,在国家的重要战略(如“一带一路”、城市群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还应该加大国际合作研究力度,积极组织和参与学术交流,提高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水平和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说明及致谢:本文基于2017年7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中国城市地理学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嘉宾发言和大会主题报告所形成。感谢中国地理学会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的支持,感谢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及各位委员的参与,尤其要感谢柴彦威教授、周春山教授的支持和张景秋教授的帮助,冯健副教授负责此文的整理、统稿与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周一星. 城市地理求索: 周一星自选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本文引用: 1]

[Zhou Yixing.Study on Urban Geography: The Paper Collection of Zhou Yixing.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0.] [本文引用: 1]
[2]周一星. 城市地理寻路: 周一星评论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Zhou Yixing.To find the Right Road of Urban Planning: The Commentaries of Zhou Yixing.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3.]
[3]许学强, 叶嘉安, 周春山, . 中国城市转型、发展、重构与规划教育.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本文引用: 1]

[Xu Xueqing, Ye Jiaan, Zhou Chunshan, et al.China's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Restructuring.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5.] [本文引用: 1]
[4]贺灿飞, 郭琪, 马妍, . 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 地理学报, 2014, 69(8): 1207-1223.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1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Since the 1980s,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into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with the dominance of knowledge based economies and services. The societ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make the space-economy relations more complex. Economic actors are embedded in the complex global- local system. Economic geography starts to go beyond economics and widely borrows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sociology, management,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thropology, and cultural studies.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the progress in the western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documenting the changes of research perspectives, progresses in hot research areas and policy relevance. The mainstream economic geography has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turns in research perspectives, including new regionalism, institutional turn, cultural turn, relational turn and evolutionary turn. Political economy remains one of the influential perspectives in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geography, especially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 network of economic geography built with key words, this paper identifies eight hot research areas in the western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views their progresses in research. Those areas include reg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 geograph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labor geography, innovation geography, consumption geography, financial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 Final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key features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west and proposes some 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geographers in China.
[He Caifei, Guo Qi, Ma Yan, et al.Progress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West: A literature review.
Acta Geographica Sinca, 2014, 69(8): 1207-1223.]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1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Since the 1980s,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into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with the dominance of knowledge based economies and services. The societ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make the space-economy relations more complex. Economic actors are embedded in the complex global- local system. Economic geography starts to go beyond economics and widely borrows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sociology, management,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thropology, and cultural studies.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the progress in the western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documenting the changes of research perspectives, progresses in hot research areas and policy relevance. The mainstream economic geography has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turns in research perspectives, including new regionalism, institutional turn, cultural turn, relational turn and evolutionary turn. Political economy remains one of the influential perspectives in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geography, especially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 network of economic geography built with key words, this paper identifies eight hot research areas in the western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views their progresses in research. Those areas include reg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 geograph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labor geography, innovation geography, consumption geography, financial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 Final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key features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west and proposes some 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geographers in China.
[5]冯健, 吴芳芳. 质性方法在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研究, 2011, 30(11): 1956-1969.
[本文引用: 1]

[Feng Jian, Wu Fangfang.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n urban socio-spatial structure research.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11): 1956-1969.]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城市 地理 空间 城市规划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