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及其研究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mathjax/2.7.2-beta.0/MathJax.js?config=TeX-AMS-MML_HTMLorMML"></script> <script type='text/x-mathjax-config'> MathJax.Hub.Config({ extensions: ["tex2jax.js"], jax: ["input/TeX", "output/HTML-CSS"], tex2jax: {inlineMath: [ ['$','$'], ["\\(","\\)"] ],displayMath: [ ['$$','$$'], ["\\[","\\]"] ],processEscapes: true}, "HTML-CSS": { availableFonts: ["TeX"] }, TeX: {equationNumbers: {autoNumber: ["none"], useLabelIds: true}}, "HTML-CSS": {linebreaks: {automatic: true}}, SVG: {linebreaks: {automatic: true}} }); </script> 李伯华1,2,3,, 刘沛林1,2,3,, 窦银娣1,2,3, 曾灿1,2,3, 陈驰1,2,3
1. 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衡阳 421002
2.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衡阳 421002
3. 湖南省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衡阳 421002

Research progress 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in China

LIBohua1,2,3,, LIUPeilin1,2,3,, DOUYindi1,2,3, ZENGCan1,2,3, CHENChi1,2,3
1. Research Establishment for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Hengyang 421002, Hunan, China
2. College of City and Tourism,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2, Hunan, China
3. Coope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Digital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owns, Hengyang 421002, Hunan, China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刘沛林(1963- ),男,湖南汉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古村古镇数字化保护。E-mail: liu_peilin@126.com
收稿日期:2017-05-25
修回日期:2017-08-1
网络出版日期:2017-10-20
版权声明:2017《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61,4150119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伯华(1979- ),男,湖北黄冈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居环境学。E-mail: libeny_2058@163.com



展开

摘要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正处于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前瞻性地研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借助CitespaceⅤ软件分析传统村落与人居环境研究的热点领域,梳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与重构、社会文化变迁与传承、生态环境特征与适应以及人居环境更新与营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总结、多学科融合、方法创新以及模式归纳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领域和研究思路。未来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应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加强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和方法创新,以构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理论体系与建设模式为目标,综合集成三维数字化、遥感与GIS以及数理模型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规律、阶段判别、类型区分、动力机制等。结合经典案例研究,比较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人居要素相互作用机制,探索推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提供重要参数。

关键词: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空间重构
Abstract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the past decades in China,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in China is at a critical stage of overall transformation. Prospective study on progress and mechanism of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are of great significant. Using the Citespace V softwar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search hotspo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human settlements. Also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patial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socio-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daptation, human settlement renewal and construction, were teased and reviewed.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and short comments, key fields and research ideas of future research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ory summary,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echnique innovation and model induction. Future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strengthened by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multi-science and technique innovation. Aiming to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ode of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and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3D digitization, remote sensing & GIS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al model,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d the evolution laws, stage identification, type classification and driving force mechanism of human settlement syste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Through analysis of classic cases and comparison of evolution progress and human settlements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typical models,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regional model and scientific path on advancing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theory model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view of coordinating mechanism of self-organization and hetero-organization, monitoring of eco-environment qualit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renewal. Meanwhile, the self-organization innovation way of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should be built by capital investment, policy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which provided a critical parameter for the theory of human settlements sciences.

Keywords:traditional villages;human settlement;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spatial reconstruction

-->0
PDF (4230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李伯华, 刘沛林, 窦银娣, 曾灿, 陈驰. 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及其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 2017, 36(10): 1886-190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10006
LI Bohua, LIU Peilin, DOU Yindi, ZENG Can, CHEN Chi. Research progress 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 in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10): 1886-190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10006
主旨聚焦: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正处于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面临着经济、社会、空间和环境等多重转型,探索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制,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1 引言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载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是看得见的传统文化明珠,也是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全国许多传统村落迅速消失,农耕文明和精神基因日趋消亡,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2年,国家推出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制度。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了要制定专门规划,启动专项工程,加大力度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地域元素的传统村落和民居。这标志着传统村落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乡村人居环境是区域内村民生产生活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可以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地域空间环境等三个子系统进行解读。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物质平台,社会文化环境系统是社会基础,地域空间环境系统是空间载体。三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巨系统[1-3]。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全面转型阶段[4],传统村落转型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传统村落研究需要立足于国家保护传统优秀文化的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提炼和聚焦科学问题,梳理和完善其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创新空间。作为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人居环境是传统村落环境选择、空间表达和社会建构的综合体现,也是传统农耕文化的活态表现。因此,从人居环境学视角研究传统村落,不仅可以关注其空间形态变化和生态环境变迁,更可以揭示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逻辑,从生态的、地理的和社会的综合视角全面分析传统村落转型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亦可望在这一热点地理单元研究上取得突破,凸显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地理学意义。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可看作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外界物质能量的介入和内部系统结构的扰动,都会促使系统的成长与演化。同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也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变迁过程,必须从空间形态变化、生态环境演变和社会文化变迁等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实现识别和评价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程度。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过程是生态—地理过程和社会—文化过程的统一,城乡关系的改善和空间可达性的提升为传统村落人居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奠定了基础,随之而来的资金投入、文化挖掘和游客流入等物质能量流不断冲击着原有的传统村落人居系统,对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空间形态和社会文化等均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关于“传统村落”和“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5,6],并主要隐含在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演变与重构、社会文化变迁与传承、生态环境特征与适应以及人居环境更新与营建等相关内容之中。在社会经济“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型”的背景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空间,亟需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和归纳其研究态势和发展方向,为后续探索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规律、作用机制和发展路径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试图在文献综述基础上,以CNKI数据库中关于传统村落和人居环境研究的文献为基础数据,以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为辅助手段,对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以及存在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创新空间。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为了更直观、更深入地梳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发展现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主要着眼于对相关研究内容和观点的把握,避免可视化分析工具的片面性;定量分析主要着眼于利用关键词来显示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避免文献梳理的主观性。Citespace软件是一款着眼于分析科研文献中所蕴含潜在知识的可视化分析软件。由于是通过可视化手段来呈现引文分析、共词分析和共被引分析等内容,具有图和谱的双重特征,能够帮助****快速了解某一领域的发展状况,是一种快捷方便、操作简单的定量分析软件,自引进以来便吸引了大量用户,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7,8]。利用CitespaceⅤ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功能模块,分别对“传统村落”和“人居环境”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数据库时间跨度为1989-2015年,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为关键词,词频选取高被引前50的文献,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节点越大表明关键词频次越高。

2.2 数据来源

鉴于分析样本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需求,选择中国文献覆盖率最高的中国知网CNKI为基础数据源。同时,由于中国对传统村落称谓不统一,分别选择“传统村落”“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传统聚落”等为检索词,而人居环境研究领域则选择“人居环境”为检索词。以“篇名”为检索路径,检索时间为2016年11月21日。为保证分析文献的相关性,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删除会议征稿、会议综述、卷首语、成果介绍、报纸报道等不相关条目,最终得到“传统村落”相关有效文献1976篇和“人居环境”相关有效文献1185篇。对已选择数据分别选择“Title”和“Keyword”作为分析对象,得出各自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1)。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1989-2015年传统村落与人居环境关键词共现图谱
-->Fig. 1Clustering knowledge map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human settlements based on keywords (1989-2015)
-->

3 传统村落与人居环境研究的热点分析

3.1 传统村落研究热点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图1a),高频关键词主要是古村落、传统村落、传统聚落和古村落保护等,说明该地理单元一直以来是****们关注的焦点。结合关键词时间分布图谱,可以发现旅游开发、文化遗产、新农村建设和人居环境等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较晚,是近年来传统村落研究的热点领域。实际上,2005年以前,中国部分****就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空间形态和价值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研究学科较为单一。2006年以来,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传统村落面临着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的双重困境,多学科、多视角的相关研究开始兴起,传统村落的多元价值挖掘与传承、人居环境特征与启示、建筑风貌更新与改造等问题,成为当时的研究热点问题。2012年以来,随着传统村落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相关研究成果迅速增加,其中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变迁、社会文化传承、人居环境改造和旅游开发路径等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问题。从图1a还可看出,传统村落研究大致上延伸出了5个研究方向,展示了当前研究的发展脉络、热点导向和基本特征(表1)。
Tab. 1
表1
表1传统村落与人居环境研究路径分析
Tab. 1Research path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human settlements
方向传统村落研究路径人居环境研究路径
1古村落(传统聚落)—文化景观—人居环境—城镇化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建设—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2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徽州古村落—新农村建设居住环境—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协调发展—城市化
3古村落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乡村人居环境—GIS—熵值法
4古村落旅游—村落文化—公共空间—历史建筑
5整体风貌—建筑风貌—空间形态—景观特征
特点关键词较为分散,研究多元化,其中,第1条发展路径的关键词节点最大,是传统村落研究的主要方向人居环境研究关注点较为集中,这一点与传统村落多学科、多视角的交融研究态势相反


新窗口打开

3.2 人居环境研究热点分析

从Citespace分析结果来看,不同时间段人居环境研究的热点有所差异。自1994年以来,“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居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此时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凸显,引起了****们的积极关注。1999年开始,“城市人居环境”成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大城市高速发展之后呈现出一系列的社会、空间和生态问题,人居环境科学的介入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005年之后,人居环境学的城市主义倾向有所缓和,“农村(乡村)人居环境”和“新农村”成为新的热点词汇,得到很多不同学科的****关注,其中,乡村地理学界是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军。与此同时,“经济发展”逐渐成为高频词汇,人居环境研究视角也逐渐扩展到经济领域,人们意识到“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耦合的关系。总之,不同时间段出现的高频词汇代表了当时的研究热点与学术前沿,并反映了当时历史性和社会性的环境影响因素。从图1b中也可看出,人居环境研究大致上延伸出3条树状发展路径,展示了人居环境研究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趋势(表1)。

4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内容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了传统村落和人居环境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态势,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分析依据,但在研究内容剖析上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从文献综述角度进行总结。另外,通过上述分析也发现专门针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研究很少。由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研究内容较多,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分散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与重构、社会文化变迁与传承、生态环境特征与适应以及人居环境更新与营建等相关内容之中。

4.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与重构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与结构是人居环境系统中地域空间环境的重要内容,它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空间载体,有其特殊的演变路径和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问题引起了众多****关注。****们从宏观尺度研究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规律[9,10],从中观尺度探讨了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11,12],从微观尺度探索了县(市)域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特征[13,14]。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规律显示了相对封闭的区域环境、地势险要的地形结构、不太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等因素,客观上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重要条件,成为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重要因素。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作为传统村落文化显性基因的空间形态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旅游发展成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重要动力[15],其影响机理可以看作是旅游种群的入侵、继替与重构的过程[16]。尽管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具有一定的自我适应性和自我延续性,但旅游发展改变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内涵和功能[17],从物质形态和精神意义上促使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转型发展。实际上,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过程是一个历史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演变过程,也是街巷空间和建筑空间的演变过程[18],国家政策引导与地方积极响应是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关键因素。传统村落作为一个复杂的空间系统,表现出明显的自组织和自适应特征[19],外界环境变迁与内在利益需求促使村落主体空间行为发生变化,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可以相互转化,空间形态转换呈现出明显的社会空间意义[20]。与此同时,相关研究方法也由描摹性的定性阐述转变为评价性的模型分析。其中空间句法作为一种能够量化评价空间形态及内在联系的方法,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中,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空间形态及规律演变、空间认知及感知评价、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等方面[21,2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传承和村落共同体延续的重要载体[23],往往是村落的形态中心和精神中心[24]。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日渐衰微,村落公共空间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体现在街巷空间、公共节点和公共活动中心的更新与演替,功能结构的转型与重构等方面[25],村民思想观念改变、村落交通条件改善、政府保护政策缺位等是公共空间演变的重要推动力[25]。林志森从整体性视角梳理了传统村落仪式空间的演变过程,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仪式空间形态与结构进行了数字化表达,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创新[26],这为后续相关研究指出了一条创新路径。传统村落空间重构一直是建筑学、规划学和地理学的学科使命[27,28],越来越多的****意识到了传统村落空间重构不仅仅是历史风貌的修缮、建筑形态的维系和基础设施的兴建,更需要从整体性视角、从综合性规划等理念入手[29],注重社会关系网络重构,厘清宗族结构与聚落形态的耦合关系,实现从物理空间的重构向社会空间的重构转型[30,31]

4.2 传统村落社会文化变迁与传承

传统村落社会文化变迁是人居环境系统演进的重要体现之一,反映了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价值观念更新和文化体系演变的进程。近年来,随着与外界交流日益频繁,原本心里认同感极强的传统村落社会基础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民族型、宗教型和宗族型的传统村落社会结构也面临着转型和重构。杨贵庆等认为传统村落社会变迁是多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交通区位条件、家庭结构特征、治理主体变化与现代价值追求是传统村落社会变迁的主要原因,传统村落社会空间重构需要重新定义物质空间的内涵和功能,积极培育其再生的内在动力[32]。范霄鹏等认为传统村落内向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向外向开放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进而改变了传统村落的社会结构形态,即由单一化的序列差异结构向多元化的序列协作结构转变[33]。随着传统村落多元价值被挖掘出来,旅游开发成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效应。旅游发展改变了传统村落村民的生计方式,村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和非农化趋势明显[34]。外来资本和人口的进入不仅改变了传统村落人口结构,更是推动了村落自组织的更新[35]。新的村落精英阶层和权威阶层开始形成,村民社会关系网络开始断裂与重构,资源分配的权力开始重新“洗牌”[36],由此导致了以血缘关系或民族关系为核心的传统社会关系网络解体,新的具有自组织特征的多元化的社会关系网络逐渐形成[37,38]
村民是传统村落文化变迁与传承的主导力量,是传统村落社会重构与文化更新的核心主体[39]。传统村落主体行为的变迁不可避免的推动了乡村文化的演替,乡村文化从传统宗族文化转向当代政治文化,并最终走向现代公共文化[40],只有坚持文化的主体性和多元性,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性和协同参与性,才能更好的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41]。尤其是在新的社会资本重构维度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更需要建立新型的现代公民意识,激发保护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42]。同时,也需要各级文化主体具有很强的文本意识,注重文化传承中的语言表述性、物相表征性和人本表达性的综合应用[43]。政府是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者,需要在乡村协同规划理念下,从多元化主体、组织化结构和科学化机制等视角探索有效的文化传承治理模式[44,45]

4.3 传统村落生态环境特征与适应

传统村落生态环境是人居环境系统的物质基础,也是****们最早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传统村落选址和营建极其考究,特别注重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共处,体现了先民们的生态智慧和人居思想[46,47]。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在儒家和佛家文化影响下,巧妙借助自然山水格局,并赋予对自然环境各种隐喻与模仿,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然与人为、天道与人道完美交融的人居理想[48,49]。基于此,****们提出了要借鉴传统村落趋利避害和物尽其用的营建智慧、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整体理念[50]以及尊重自然性与发挥创造性的设计智慧。与此同时,部分****探索了传统村落形成的自然环境基础,如谢晖等认为秦岭北麓冲洪积扇独特的地质构造影响了区域水系布局和气候环境,创造了宜居的天然环境,形成了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区[51]。陆林等考察了徽州古村落形成的地理环境,认为黄山、天目山和白际山脉环绕徽州四周,山脉间穿插着小盆地,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气候宜人的生态环境[52]。地理环境要素中的水系因素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村落水适应性是生态适应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村落选址与水系结构的有机结合、村落布局与河网系统的复杂共生、生产生活与自然水体的生态交融等方面[53,54]。传统村落水适应性的生态智慧在美化环境、景观营造和规划设计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空间[55]。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部分传统村落水体环境质量堪忧,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56]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传统村落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之一,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旅游的负面效应日益严重。****们开始关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环境效应,利用GIS数据和统计资料,对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57,58]。部分****则以空气质量、微生物含量、负离子含量和环境噪声等监测数据为基础,对不同区域的传统村落生态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59]。随着游客量的增加,传统村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容量监测成为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60]。更多的****则强调了环境适应性和环境伦理性,主张尊重自然环境价值,培养文化生态性格,从技术层面和规划层面实现传统村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61-63]。传统村落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多重属性,从理性和经验层面来看,完全应该纳入到中国环境法保护范围内,为生态环境的维系增加“法码”[64]

4.4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与营建

传统村落的更新与营建是人居环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建筑学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借鉴国外传统村落更新规划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与营建进行理论与实践总结,成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65]。郭锐等认为传统村落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可以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出发,阐释传统村落空间重构过程与作用机理[66,67],为人居环境优化提供理论借鉴。更多****从实践层面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进行了尝试,如程海帆等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视角,建立了“动力—过程—结果”的人居环境更新机制[68]。苏平采用“场所重构”的更新策略,从空间格局、风貌修复和景观节点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村落的自我修复和规划引导路径[69]。纵观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过程,大多为“自上而下”的压迫式改造,忽略了传统村落更新的核心主体,因此,从社区营造视角激发村落主体行为,可为传统村落的有机更新提供创新路径[70]。此外,有的****从产业转型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新型空间的更新模式,将研究视角由微观的传统村落本体延伸到宏观的产业背景之中,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71]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需要考虑不同的自然环境本底和地域文化基因,探索不同的营建模式,中国建筑学****为此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如何峰等以湘南地区为地理单元,在分析地理条件和文化环境基础上,总结该区域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选址思想和营建模式[6]。赵之枫等根据村落多功能性、村民主体性和营建渐进性等特征,提出了传统村落建筑营建模式[72]。与此同时,琼北[73]、桂东[74]、闽西[75]和陕北[76]等地传统村落营建模式也在不断总结中,传统村落正从“更新”走向“复兴”[77]。总之,建筑学视角的传统村落更新与营建为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1)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理论框架有待完善。多年来,无论是建筑学,还是地理学均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作为研究的核心,注重建筑的本体研究和聚落的形态研究,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作用机理与优化路径关注较少。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是多维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来自内部的自组织力量,也有来自外部的他组织介入,不同的驱动力量与作用方式对传统村落人居系统转型的方向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需要从人地关系和系统论的角度探寻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驱动机制,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阐释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社会—生态—地理过程,构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现有研究主要是政策性、经验性和个案性研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学理性研究不充分,理论研究往往落后于实践经验,其研究成果缺乏预见性和导向性。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和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阶段,探索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基本规律,可充实和完善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2)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多学科融合与方法创新有待加强。目前,尽管人居环境学的学科群体越来越大,但以建筑学为核心的工科群体格局还未改变,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显然不是建筑学研究的“专利”,“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始者吴良镛院士也承认:“现有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对(人居环境)实践中的许多问题缺乏确切、完整的对策”[78]。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应加强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的融合研究,发挥交叉学科的综合优势。特别是文理兼备、基础与应用兼有的现代地理学各分支学科需加强联合研究,改变“单兵作战”的局面。在研究方法上,相关研究逐渐由描述性的定性研究转向模型化的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主要包括深度访谈、史料佐证、档案查阅、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定量研究主要包括模型统计、遥感解译、数字表达、空间分析等方法。但由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多重功能,单靠某一种研究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方法集成创新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3)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分区引导与优化模拟有待拓展。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具有阶段性,但是以功能转型为动态背景,着眼于优化传统村落“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实施分区引导与优化配置的空间政策模拟不多见。需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典型案例区,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系统分析方法,从地域空间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阐释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社会—生态—地理”过程,解决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阶段的经验识别与定量判定问题。同时,宏观上,根据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程度,判断和预测其总体发展趋势,提出基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引导政策;微观上,根据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态势,提出基于利益主体空间行为的空间整合对策和行为实现模式。这些将拓展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空间结构优化配置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

5.2 讨论

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传统村落面临着经济、社会、空间和环境等多重转型,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对深刻理解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化机理与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在乡村地理学研究范畴内,未来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应立足于当前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热的宏观背景,综合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视角,在理论完善、方法创新和应用拓展等方面加强研究。同时,也需要了解国外相关研究的热点动态和经验总结。在“文化转型”和“人本主义”思潮影响下,国外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多为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特别重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本土化意义和多元化价值[79-81],也意识到城市化与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社区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2-84],尤其关注生态敏感区与传统区的人居环境保护[85,86]。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突破和研究视角的不断创新,****们充分利用3S技术挖掘了人居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87,88]。国内外研究进展无疑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借鉴与启示,但也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1)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尽管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与重构实践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总体来看,个案分析较多,理论总结不足,亟需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由于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庞大、文化多元、地形复杂、经济类型多样化,人居环境转型发展阶段不同步,村落主体适应能力有高低,因此,需要对转型发展中的主体系统进行深入剖析,对转型发展的阶段和类型进行经验识别与定量判定。同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动力系统、空间响应、适应性分析和路径重构等一系列内容。基于此,构建了一个集理论基础、驱动机制、问题诊断和调控机制于一体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框架(图2),进一步推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从局部表象空间的微观刻画转向整体系统空间的宏观机理分析。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传统村落转型发展的研究框架
-->Fig. 2Framework of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

(2)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方法研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涉及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复杂化的系统演变和物质化的空间过程,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筑形态学理论、景观基因理论等相关理论,并对各种研究方法进行集成研究。研究方法重点突破领域:① 利用景观基因理论[89-92],判别人居环境文化基因类别,并进行数字化提取,组建不同地域文化基因库,为后续的人居环境营建提供文化基础。② 在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重构技术,再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与成因,归纳出不同地域类型的人居环境要素图谱,并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进行动态、直观的情景化表达。③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被认为是继一般系统论、耗散结构论之后的第三代系统论,在揭示系统演化过程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为揭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化的过程与机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3)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实践模式。主要研究重点:①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模式总结。基于不同发展类型及其动力机制的差异,微观刻画和宏观描述相结合,深入剖析经典案例村,总结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地域模式,并进一步提炼为有启发意义的理论认知。②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调控机制。不同地域类型、不同文化基因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优化调控的路径差异较大,必须在优化调控的基本原理基础上,提出差异化的调控模式,并上升为具有理论意义的建设模式。③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在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理论模型基础上,从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协调机制、聚落空间形态的控制规划、生态环境的质量监控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等角度提出应对策略,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等支持机制,建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自组织创新路径,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提供重要参数。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李伯华. 农户空间行为变迁与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本文引用: 1]

[Li Bohua.Study on the Change of the Households Spatial Behavior and the Optimizing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4.] [本文引用: 1]
[2]李伯华, 刘沛林, 窦银娣.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
. 经济地理, 2014, 34(9): 130-136.
URL摘要
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化机理。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包含3个要素集合: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地域空间环境,并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性的典型自组织结构特征。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过程和机理进行了模拟,并以长岗村为例,提出了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自组织演化路径。最后,根据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特征,提出了若干对策。
[Li Bohua, Liu Peilin, Dou Yindi.Analysis of self-organizing evolution mechanism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system
.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9): 130-136.]
URL摘要
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化机理。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包含3个要素集合: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地域空间环境,并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性的典型自组织结构特征。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过程和机理进行了模拟,并以长岗村为例,提出了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自组织演化路径。最后,根据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特征,提出了若干对策。
[3]马婧婧, 曾菊新. 中国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研究: 以湖北钟祥为例
. 地理研究, 2012, 31(3): 450-460.
https://doi.org/10.7666/d.y208025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与相关学科关注的课题。本文基于人文地理学与人居科学、环境科学和乡村社会等多学科视野,根据世界长寿之乡和中国百岁老人的分布规律,阐述了乡村长寿现象的涵义,分析了客观存在的乡村长寿现象及其成因。同时,以湖北钟祥为案例,运用模糊评价法、综合评价法和比较研究法,系统考究了乡村长寿现象与优越自然生态环境、和谐人文社会环境以及舒适人工居住环境的关系,归纳了乡村长寿现象的客观必然性和成因的综合性、长寿与人居环境的正相关性、山区与平原乡村长寿现象的同质性以及人类诉求健康长寿的永恒性等五个可供思考的重要命题,并对建设有利于"居民健康长寿"的乡村人居环境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Ma Jingjing, Zeng Juxin.Study on the longevity phenomena and human settlements in rural China: Taking Zhongxiang city as an exampl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2, 31(3): 450-460.]
https://doi.org/10.7666/d.y208025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与相关学科关注的课题。本文基于人文地理学与人居科学、环境科学和乡村社会等多学科视野,根据世界长寿之乡和中国百岁老人的分布规律,阐述了乡村长寿现象的涵义,分析了客观存在的乡村长寿现象及其成因。同时,以湖北钟祥为案例,运用模糊评价法、综合评价法和比较研究法,系统考究了乡村长寿现象与优越自然生态环境、和谐人文社会环境以及舒适人工居住环境的关系,归纳了乡村长寿现象的客观必然性和成因的综合性、长寿与人居环境的正相关性、山区与平原乡村长寿现象的同质性以及人类诉求健康长寿的永恒性等五个可供思考的重要命题,并对建设有利于"居民健康长寿"的乡村人居环境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4]郑杭生. 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本文引用: 1]

[Zhen Hangshen.Chinese Socie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ferring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1996.] [本文引用: 1]
[5]刘沛林. 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7. [本文引用: 1]

[Liu Peilin.Ancien Village: Harmoniou People Gather space. Shanghai: Shanghai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LTD, 1997.] [本文引用: 1]
[6]何峰, 陈征, 周宏伟. 湘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营建模式
. 热带地理, 2016, 36(4): 580-590.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861URL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以湘南地区为地理单元,在分析该地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环境的基础上,探索该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选址思想和营建模式。从选址思想来看,基于安全防御、农业生产、经济营建和风水观念的考虑,湘南传统村落多选址于地域环境相对独立或封闭的丘陵坡地或台地上;从营建模式来看,湘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布局遵循传统礼制,实行自主互助并秉承经济实用的原则,发展体现区位择优的生长规律。
[He Feng, Chen Zheng, Zhou Hongwei.Construction mod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uman settlements in southern Hunan
. Tropical Geography, 2016, 36(4): 580-590.]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861URL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以湘南地区为地理单元,在分析该地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环境的基础上,探索该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选址思想和营建模式。从选址思想来看,基于安全防御、农业生产、经济营建和风水观念的考虑,湘南传统村落多选址于地域环境相对独立或封闭的丘陵坡地或台地上;从营建模式来看,湘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布局遵循传统礼制,实行自主互助并秉承经济实用的原则,发展体现区位择优的生长规律。
[7]陈悦, 陈超美, 胡志刚, .. 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 Citespace实用指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本文引用: 1]

[Chen Yue, Chen Chaomei, Hu Zhigang, et al.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Analyzing a Citation Space.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4.] [本文引用: 1]
[8]韩增林, 李彬, 张坤领, .. 基于Citespace中国海洋经济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 地理科学, 2016, 36(5): 643-65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5.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1982~2013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以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海洋经济研究的3 441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出研究热点、核心作者群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结果表明:自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成立以来,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主要围绕 “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海洋开发”、“滨海旅游”等展开;韩增林、张耀光、郑贵斌、殷克东、李靖宇、徐志斌等是主要的发文作者;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为发文较多的机构;《海洋开发与管理》是海洋经济相关研究载文量最多的期刊,《经济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地域研究与开发》、《资源科学》等是主要的载文核心期刊。除了传统的海洋经济研究视角下,区域海洋经济差异、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及优化、海洋产业竞争力、海洋产业集群、现代海洋产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人海关系的脆弱性、滨海旅游等的研究外,在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海洋经济相关理论、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研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及“一路一带”战略对海洋经济相关研究的新要求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p>
[Han Zenglin, Li Bin, Zhang Kunling, et al.Knowledge structure of China's marine economy research: An analysis based on cite space map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5): 643-65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5.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1982~2013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以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海洋经济研究的3 441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出研究热点、核心作者群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结果表明:自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成立以来,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主要围绕 “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海洋开发”、“滨海旅游”等展开;韩增林、张耀光、郑贵斌、殷克东、李靖宇、徐志斌等是主要的发文作者;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为发文较多的机构;《海洋开发与管理》是海洋经济相关研究载文量最多的期刊,《经济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地域研究与开发》、《资源科学》等是主要的载文核心期刊。除了传统的海洋经济研究视角下,区域海洋经济差异、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及优化、海洋产业竞争力、海洋产业集群、现代海洋产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人海关系的脆弱性、滨海旅游等的研究外,在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海洋经济相关理论、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研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及“一路一带”战略对海洋经济相关研究的新要求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p>
[9]康璟瑶, 章锦河, 胡欢, ..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7): 839-85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7.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本文以201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3批共255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与方法,分析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传统村落分布与地形、人口、经济、交通、城市格局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明显,并已形成四大集聚区;2不同海拔高程地区传统村落的留存保护情况有所不同,高海拔地区传统村落分布较多;3地区人口是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但并不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4地区经济发展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在理论上并不矛盾,各地应寻找保护传统村落的合适路径;5交通发达程度与传统村落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6现存的传统村落多分布在城市边缘或远离城市中心的地区。
[Kang Jingyao, Zhang Jinhe, Hu Huan, et al.Analysi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6, 35(7): 839-85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7.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本文以201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3批共255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与方法,分析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传统村落分布与地形、人口、经济、交通、城市格局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明显,并已形成四大集聚区;2不同海拔高程地区传统村落的留存保护情况有所不同,高海拔地区传统村落分布较多;3地区人口是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但并不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4地区经济发展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在理论上并不矛盾,各地应寻找保护传统村落的合适路径;5交通发达程度与传统村落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6现存的传统村落多分布在城市边缘或远离城市中心的地区。
[10]佟玉权. 基于GIS的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
. 人文地理, 2014, 29(4): 44-5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四部委联合评审认定的646家"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谷歌地理信息系统(GoodyGIS)定位村落的地理坐标,确定海拔高程等属性。利用Arcgis10.1和GeoDa技术平台,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呈明显的集聚型分布,在各省份间具不均衡态势,呈现出黔东南—湘西、皖南—浙西—闽西北、晋—冀—豫和滇西北等四个核密度高值区。传统村落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大多数村落处在40—100km的直线范围内。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高程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明显存在着高高(HH)、低低(LL)集聚现象,缺乏低高(LH)、高低(HL)区域,反映出传统村落在空间选址上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
[Tong Yuquan.Research on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 based on GIS
. Human Geography, 2014, 29(4): 44-5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四部委联合评审认定的646家"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谷歌地理信息系统(GoodyGIS)定位村落的地理坐标,确定海拔高程等属性。利用Arcgis10.1和GeoDa技术平台,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呈明显的集聚型分布,在各省份间具不均衡态势,呈现出黔东南—湘西、皖南—浙西—闽西北、晋—冀—豫和滇西北等四个核密度高值区。传统村落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大多数村落处在40—100km的直线范围内。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高程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明显存在着高高(HH)、低低(LL)集聚现象,缺乏低高(LH)、高低(HL)区域,反映出传统村落在空间选址上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
[11]李伯华, 尹莎, 刘沛林, ..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经济地理, 2015, 35(2): 189-194.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2.02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传统村落,通过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湖南省101个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从市州尺度来看,湖南省传统村落的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湘西土家族自治州、郴州、永州、怀化、邵阳五市;传统村落在五大地理区域中集中分布均衡性较低,最集中的为湘西地区,其次是湘南地区;相对封闭的区域环境、险要的地形、不太便利的交通以及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等因素,都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了重要条件,成为影响湖南传统村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Li Bohua, Yin Sha, Liu Peilin, et 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Hunan province
.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35(2): 189-194.]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2.02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传统村落,通过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湖南省101个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从市州尺度来看,湖南省传统村落的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湘西土家族自治州、郴州、永州、怀化、邵阳五市;传统村落在五大地理区域中集中分布均衡性较低,最集中的为湘西地区,其次是湘南地区;相对封闭的区域环境、险要的地形、不太便利的交通以及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等因素,都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了重要条件,成为影响湖南传统村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12]孙军涛, 牛俊杰, 张侃侃, .. 山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 人文地理, 2017, 32(3): 102-107.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山西省156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ArcGIS10.2为支撑平台,使用谷歌地球(Googol Earth)和百度地图确定坐标、高程等基本地理信息,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综合分析山西的传统村落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山西传统村落分布有以下特点:整体为凝聚型,部分区域为分散型;地区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于晋中、晋东南地区,其他地区较少;沿河流、道路呈带状分布,且在这两方面上存在空间指向的一致性。从地形、海拔、坡向、河流等自然要素和人口、中心城镇、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方面探索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因素及其发生作用的方式,对山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有益思考。
[Sun Juntao, Niu Junjie, Zhang Kankan, et al.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Shanxi
. Human Geography, 2017, 32(3): 102-107.]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山西省156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ArcGIS10.2为支撑平台,使用谷歌地球(Googol Earth)和百度地图确定坐标、高程等基本地理信息,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综合分析山西的传统村落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山西传统村落分布有以下特点:整体为凝聚型,部分区域为分散型;地区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于晋中、晋东南地区,其他地区较少;沿河流、道路呈带状分布,且在这两方面上存在空间指向的一致性。从地形、海拔、坡向、河流等自然要素和人口、中心城镇、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方面探索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因素及其发生作用的方式,对山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有益思考。
[13]焦胜, 郑志明, 徐峰, .. 传统村落分布的“边缘化”特征: 以湖南省为例
. 地理研究, 2016, 35(8): 1525-153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801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村落伴随快速城市化、城进乡退的进程,呈现出“边缘化”分布趋势.以湖南省723个传统村落为实证对象,借助ArcGIS 10.0技术平台,选取影响传统村落的农业资源、经济、空间及交通等四类因素,以县域为统计单元,对湖南省域进行核心—边缘区评价.将评价结果与传统村落分布进行叠加,结果显示湖南省传统村落分布呈现农业资源边缘化、经济边缘化、空间边缘化和交通边缘化特征,并分析传统村落分布“边缘化”特征形成机理,提出保护开发建议.
[Jiao Sheng, Zheng Zhiming, Xu Feng, et al.The marginal tendency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distribution: A case study of Hunan provinc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8): 1525-153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801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村落伴随快速城市化、城进乡退的进程,呈现出“边缘化”分布趋势.以湖南省723个传统村落为实证对象,借助ArcGIS 10.0技术平台,选取影响传统村落的农业资源、经济、空间及交通等四类因素,以县域为统计单元,对湖南省域进行核心—边缘区评价.将评价结果与传统村落分布进行叠加,结果显示湖南省传统村落分布呈现农业资源边缘化、经济边缘化、空间边缘化和交通边缘化特征,并分析传统村落分布“边缘化”特征形成机理,提出保护开发建议.
[14]孙莹, 王玉顺, 肖大威, .. 基于GIS的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 经济地理, 2016, 36(10): 193-200.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6.10.02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主体,梅州地区为研究范围,构建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据库.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唐代及以前、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为时间节点,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变格局与特征,探讨了其内的影响机制与演变规律.研究发现:①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在各时期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明显的集聚模式;②同时存在“轴向延伸、圈层扩展,依地形带状延伸,沿梅江溯江而上”的分布演变特征;③究其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梅州自然地理环境和客家自组织社会特性两个方面,并存在由地域性、需求性到选择性、认同性转变的自发到自觉的时空择址分布规律.
[Sun Ying, Wang Yushun, Xiao Dawei, et al.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Hakka traditional villages on GIS in Meizhou area
. Economic Geography, 2016, 36(10): 193-200.]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6.10.02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主体,梅州地区为研究范围,构建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据库.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唐代及以前、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为时间节点,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变格局与特征,探讨了其内的影响机制与演变规律.研究发现:①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在各时期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明显的集聚模式;②同时存在“轴向延伸、圈层扩展,依地形带状延伸,沿梅江溯江而上”的分布演变特征;③究其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梅州自然地理环境和客家自组织社会特性两个方面,并存在由地域性、需求性到选择性、认同性转变的自发到自觉的时空择址分布规律.
[15]车震宇. 旅游发展中传统村落向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
. 旅游学刊, 2017, 32(1): 10-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7.01.006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依托传统的村落形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许多传统村落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旅游促进乡村地区城镇化,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同时推动了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有别于其他产业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如在空间形态方面,既要保护和利用好原传统形态,又随着保护与开发出现新的形态变化。从近30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看,传统村落向小城镇的演变是较为明显的,以周庄为例,其在1984年还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屿上的传统村落,现在已发展为一个水陆相通、功能完善的小城镇。
[Che Zhenyu.The spatial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to small towns
. Tourism Tribune, 2017, 32(1): 10-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7.01.006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依托传统的村落形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许多传统村落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旅游促进乡村地区城镇化,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同时推动了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有别于其他产业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如在空间形态方面,既要保护和利用好原传统形态,又随着保护与开发出现新的形态变化。从近30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看,传统村落向小城镇的演变是较为明显的,以周庄为例,其在1984年还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屿上的传统村落,现在已发展为一个水陆相通、功能完善的小城镇。
[16]余汝艺, 梁留科, 李德明, .. 旅游种群的入侵、继替与古村落空间秩序重组研究: 以徽州古村落宏村为例
. 经济地理, 2013, 33(8): 165-170.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为认识旅游—社区互动机理,以人类生态学中人类社会组织与生物种群具有相似性的思想为切入点,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物种入侵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解读古村落社区中因旅游种群入侵而引发的空间社会秩序重组过程。研究认为,"旅游—古村落"空间社会过程可解读为:旅游种群入侵到古村落社区,与社区种群发生生态位重叠;在生态学竞争排斥法则作用下,社区种群被旅游种群挤出古村落核心区,而在古村落社区边缘重新安家,旅游种群继替社区种群迁出后留下的生态位空间;最终,古村落社区以宗祠为中心的宗法型空间重组为古村落旅游核心区、官川新区、政务新区等构成的旅游化空间格局。
[Yu Ruyi, Liang Like, Li Deming, et al.Tourism population invasion, succession and the spatial order recombination of ancient village: A case study of Hongcun village
.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8): 165-170.]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为认识旅游—社区互动机理,以人类生态学中人类社会组织与生物种群具有相似性的思想为切入点,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物种入侵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解读古村落社区中因旅游种群入侵而引发的空间社会秩序重组过程。研究认为,"旅游—古村落"空间社会过程可解读为:旅游种群入侵到古村落社区,与社区种群发生生态位重叠;在生态学竞争排斥法则作用下,社区种群被旅游种群挤出古村落核心区,而在古村落社区边缘重新安家,旅游种群继替社区种群迁出后留下的生态位空间;最终,古村落社区以宗祠为中心的宗法型空间重组为古村落旅游核心区、官川新区、政务新区等构成的旅游化空间格局。
[17]车震宇, 保继刚.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
. 规划师, 2006, 22(6): 45-60.
[本文引用: 1]

[Che Zhenyu, Bao Jigang.Research o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he change of form
. Planners, 2006, 22(6): 45-60.]
[本文引用: 1]
[18]张杰, 庞骏. 系统协同下的闽南古村落空间演变解读: 以福建晋江历史文化名村福全为例
. 建筑学报, 2012, (4): 103-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2.04.02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福全古村落空间演变为例,通过建筑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的大整合,构筑系统协同的研究方法,以此解读福全古村落的历史空间、文化空间、街巷空间与建筑空间等子系统的演变历程,探寻整个村落的发展轨迹与规律,为进一步的规划编制提供依据。同时,在解读过程中,揭示了国家制度与大事件是引发古村落空间演变的关键因素。
[Zhang Jie, Pang Jun.Interpretation of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Minnan ancient village under the system synergy: A case study of Fuji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in Jinjiang county
.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 (4): 103-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2.04.02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福全古村落空间演变为例,通过建筑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的大整合,构筑系统协同的研究方法,以此解读福全古村落的历史空间、文化空间、街巷空间与建筑空间等子系统的演变历程,探寻整个村落的发展轨迹与规律,为进一步的规划编制提供依据。同时,在解读过程中,揭示了国家制度与大事件是引发古村落空间演变的关键因素。
[19]陈喆, 姬煜, 周涵滔, ..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中国传统村落演化适应发展策略研究
. 建筑学报, 2014, (s1): 57-63.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对传统村落的演化发展进行研究,得出了传统村落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在演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自组织和自适应特征,并依据村落的协同演化模型中村落主体的相互关系,分别得出了传统村落自组织演化与发展的重点、原则和策略,以及自适应演化和发展的相关策略。
[Chen Zhe, Ji Yu, Zhou Hantao, et al.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and adap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illages based on complex adaptative system (CAS)
.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4, (s1): 57-63.]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对传统村落的演化发展进行研究,得出了传统村落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在演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自组织和自适应特征,并依据村落的协同演化模型中村落主体的相互关系,分别得出了传统村落自组织演化与发展的重点、原则和策略,以及自适应演化和发展的相关策略。
[20]彭丽娟, 徐红罡, 刘畅.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西递古村落私人空间转化机制研究
. 人文地理, 2011, 26(5): 29-33.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古村落具有双重性质,即具有一 般农村社区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旅游社区的特性,这种双重性质使得有限的村落空间成为游客与居民争先占有的场所。本文尝试以空间为观察视角,理解和认识古村 落内部私人空间转化现象发生的作用机制,并引入社会交换理论来阐述和解释转化动机这一重要的转化前提。通过对西递案例的研究发现:私人空间转化动机包括微 观层面上的经济利益、荣誉感和宏观层面上的集体决定、示范效应、共同价值观,并且(1)私人空间转化为游客空间并不是单向发生的过程;(2)当空间转化结 果不如行为主体预期时,转化后的空间有可能重新变为纯粹的私人空间;(3)私人空间转化为景点能够延续的前提就在于空间所有者能够从这种转化中获取相对应 的收益。
[Peng Lijuan, Xu Honggang, Liu Chang.A social exchange approach to the mechanism of personal 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Xidi village
. Human Geography, 2011, 26(5): 29-33.]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古村落具有双重性质,即具有一 般农村社区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旅游社区的特性,这种双重性质使得有限的村落空间成为游客与居民争先占有的场所。本文尝试以空间为观察视角,理解和认识古村 落内部私人空间转化现象发生的作用机制,并引入社会交换理论来阐述和解释转化动机这一重要的转化前提。通过对西递案例的研究发现:私人空间转化动机包括微 观层面上的经济利益、荣誉感和宏观层面上的集体决定、示范效应、共同价值观,并且(1)私人空间转化为游客空间并不是单向发生的过程;(2)当空间转化结 果不如行为主体预期时,转化后的空间有可能重新变为纯粹的私人空间;(3)私人空间转化为景点能够延续的前提就在于空间所有者能够从这种转化中获取相对应 的收益。
[21]陶伟, 陈红叶, 林杰勇. 句法视角下广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认知研究
. 地理学报, 2013, 68(2): 209-21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302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研究在句法视角下,选择广州小洲村为案例地,以轴线图结合意象图的分析方法,探讨村落空间形态与不同使用者空间认知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①空间组构中具有高数值的某些变量,可被认为是地标性的显著空间元素,在使用者认知图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连续性极大地影响了空间认知;②不同使用者的空间认知模式存在差异,本地居民能够更加容易认知村落深层次的空间格局;③城市化改变了传统村落具有的防御性及内聚性的原本形态特征,空间集聚中心由内部转向边缘,这是导致本地居民与其他使用者认知差异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发展与规划提供了重要启示,也是一种以新方法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空间认知的尝试。
[Tao Wei, Chen Hongye, Lin Jieyong.Spatial form and spatial 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in syntactical view: A case study of Xiaozhou village, Guangzhou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2): 209-21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302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研究在句法视角下,选择广州小洲村为案例地,以轴线图结合意象图的分析方法,探讨村落空间形态与不同使用者空间认知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①空间组构中具有高数值的某些变量,可被认为是地标性的显著空间元素,在使用者认知图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连续性极大地影响了空间认知;②不同使用者的空间认知模式存在差异,本地居民能够更加容易认知村落深层次的空间格局;③城市化改变了传统村落具有的防御性及内聚性的原本形态特征,空间集聚中心由内部转向边缘,这是导致本地居民与其他使用者认知差异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发展与规划提供了重要启示,也是一种以新方法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空间认知的尝试。
[22]刘沛林, 董双双. 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
. 地理研究, 1998, 17(1): 32-3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1998.01.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引入“意象”(image)的概念,借助从感觉形式研究聚落空间形象的方法,对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多维空间立体图像作了初步研究。文章把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基本意象概括为:①山水意象,②生态意象,③宗族意象④趋吉意象等四个方面;并对不同地域古村落景景意象的差异作了比较。
[Liu Peilin, Dong Shuangshuang.Study of landscape-image of Chinese ancient village,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8, 17(1): 32-3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1998.01.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引入“意象”(image)的概念,借助从感觉形式研究聚落空间形象的方法,对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多维空间立体图像作了初步研究。文章把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基本意象概括为:①山水意象,②生态意象,③宗族意象④趋吉意象等四个方面;并对不同地域古村落景景意象的差异作了比较。
[23]刘茜, 王萌, 王凯圣. 基于农户视角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初探: 以山西省辛庄村为例
. 中外建筑, 2017, (3): 128-131.
[本文引用: 1]

[Liu Qian, Wang Meng, Wang Kaisheng.Preliminary study on traditional village public spac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s: A case study of Xinzhuang village in Shanxi
. Chinese & Overseas Architecture, 2017, (3): 128-131.]
[本文引用: 1]
[24]梅策迎. 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特征及意义探析: 以明清顺德古镇为例
. 规划师, 2008, 24(8): 84-88.
[本文引用: 1]

[Mei Ceying.The character and meaning of public space i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the river delta: A case study of the Shunde ancient tow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Mei Ceying
. Planners, 2008, 24(8): 84-88.]
[本文引用: 1]
[25]席鸿, 肖莉, 桑国臣. 古城边缘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研究: 以陕西韩城庙后村为例
.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6, 42(4): 124-128.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以韩城古城边缘的传统村落庙后村为研究对象,以其物质空间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形态演变为切入点,对村落的公共空间(包括街巷空间、公共节点、公共活动中心)形态演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古城边缘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Xi Hong, Xiao Li, Sang Guochen.Study on the morphology evolution mechanism of public space of traditional village in historical city's fringe: A case study on Hancheng Miaohou village in Shaanxi
.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2016, 42(4): 124-128.]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以韩城古城边缘的传统村落庙后村为研究对象,以其物质空间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形态演变为切入点,对村落的公共空间(包括街巷空间、公共节点、公共活动中心)形态演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古城边缘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26]林志森. 传统聚落仪式空间及其当代社区适应性研究
. 建筑学报, 2016, (12): 118-11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研究拟通过整体性研究、量化研究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整体性体现从“社会一空间过程”角度完整认识中国传统聚落形态仪式空间;量化研究体现在TGIS数据库的数据存储、管理、提取、分析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上,以期对聚落形态与社区结构相关性及其仪式空间类型进行数字化表达。建立时空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等.实现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延展与创新。
[Lin Zhisen.A study of ritual space in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nd its adaptation in contemporary communities
.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6, (12): 118-11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研究拟通过整体性研究、量化研究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整体性体现从“社会一空间过程”角度完整认识中国传统聚落形态仪式空间;量化研究体现在TGIS数据库的数据存储、管理、提取、分析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上,以期对聚落形态与社区结构相关性及其仪式空间类型进行数字化表达。建立时空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等.实现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延展与创新。
[27]马航. 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 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
.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1): 102-1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06.01.01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介绍中国古代村落基本空间规划四个特点后,着重分析背后的社会的,文化的,自然的因素.在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给传统村落施加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普遍的,单调的形式不断地侵蚀着传统的村落,许多中国村落已经失去它们的原有特色,在村落的发展中经历了所谓"文化的丧失".最后,提出传统村落的五个有效经验,它们对村落未来的规划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 Ma Hang.Persist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Rethinking the planning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 Urban Planning Forum, 2006, (1): 102-1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06.01.01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介绍中国古代村落基本空间规划四个特点后,着重分析背后的社会的,文化的,自然的因素.在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给传统村落施加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普遍的,单调的形式不断地侵蚀着传统的村落,许多中国村落已经失去它们的原有特色,在村落的发展中经历了所谓"文化的丧失".最后,提出传统村落的五个有效经验,它们对村落未来的规划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28]刘沛林. 湖南传统村镇感应空间规划研究
. 地理研究, 1999, 18(1): 67-73.
[本文引用: 1]

[Liu Peilin.A research on the planning of perceptional spac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in Hunan in the opening situatio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9, 18(1): 67-73.]
[本文引用: 1]
[29]宋玢, 赵卿, 王莉莉.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的整体性保护方法: 以富平县莲湖村为例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6): 118-124.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在城市空间外延扩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 “建设性破坏”,同时因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带来“复兴”的机遇,如何处理好保护诉求及与城市共同发展是目前的迫切问题.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应采取主动协同城 市发展的模式,借助外部政策、资金的支持,充分挖掘和利用内生资源,由被动保护向积极的发展性保护转变,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以 陕西省富平县莲湖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实践为例,从城市化协同发展、自然景观环境保护、风貌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旅游产业引入等方面探索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 整体性保护方法.
[Song Bin, Zhao Qing, Wang Lili.Study on the integrated conservation method of traditional village space in urban fringe areas: A case study of Lianhu village in Fuping county, Shaanxi
.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5, 22(6): 118-124.]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在城市空间外延扩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 “建设性破坏”,同时因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带来“复兴”的机遇,如何处理好保护诉求及与城市共同发展是目前的迫切问题.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应采取主动协同城 市发展的模式,借助外部政策、资金的支持,充分挖掘和利用内生资源,由被动保护向积极的发展性保护转变,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以 陕西省富平县莲湖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实践为例,从城市化协同发展、自然景观环境保护、风貌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旅游产业引入等方面探索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 整体性保护方法.
[30]何依, 孙亮. 基于宗族结构的传统村落院落单元研究: 以宁波市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
. 建筑学报, 2017, (2): 90-95.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宁波市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基础上,针对当前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呈表象化、单体化问题,引入乡村社会学理论,从宗族结构入手,厘清家族脉络与聚落空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传统村落的空间构成及演化逻辑,探索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的社会意义和整体保护方法。
[He Yi, Sun Liang.A study on the courtyard unit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based on clan structure as exemplified in Zoumatang village, Ningbo
.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7, (2): 90-95.]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宁波市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基础上,针对当前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呈表象化、单体化问题,引入乡村社会学理论,从宗族结构入手,厘清家族脉络与聚落空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传统村落的空间构成及演化逻辑,探索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的社会意义和整体保护方法。
[31]汪芳, 孙瑞敏. 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研究: 对纪录片《记住乡愁》进行内容分析为例
. 地理研究, 2015, 34(12): 2368-238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201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承载着村庄的文化传统与人们的乡愁情感。但随着城镇化及其带来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使得这些记忆正面临巨大冲击。就此展开研究,对于乡村规划和发展、乡村记忆保存和传承等意义重大。归纳出集体记忆的社会选择性、动态重构性、媒介依赖性等属性后,构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三要素的研究框架,即主体(记忆者)、客体(记忆对象)、时间,借助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60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村落,采用内容分析等方法,探讨主体诉求及其相应的情感特征、客体如何承载传统价值以及时间演变中村落发展阶段划分等问题。并初步分析了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这三者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最后结合乡村规划和乡村旅游提出建议。
[Wang Fang, Sun Ruimin.Collective mem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A case study of content analysis on the documentary homesickness in mind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12): 2368-238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201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承载着村庄的文化传统与人们的乡愁情感。但随着城镇化及其带来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使得这些记忆正面临巨大冲击。就此展开研究,对于乡村规划和发展、乡村记忆保存和传承等意义重大。归纳出集体记忆的社会选择性、动态重构性、媒介依赖性等属性后,构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三要素的研究框架,即主体(记忆者)、客体(记忆对象)、时间,借助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60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村落,采用内容分析等方法,探讨主体诉求及其相应的情感特征、客体如何承载传统价值以及时间演变中村落发展阶段划分等问题。并初步分析了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这三者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最后结合乡村规划和乡村旅游提出建议。
[32]杨贵庆, 戴庭曦, 王祯, .. 社会变迁视角下历史文化村落再生的若干思考
.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3): 45-54.
https://doi.org/10.16361/j.upf.201603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我国历史文化村落物质空间面临整体性衰败,主要原因包括生产力发展对于交通的依赖性所产生的外部压力、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大家庭结构变化、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以及现代生活质量目标追求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当今我国历史文化村落再生也具有历史必然性,缘于国家宏观发展政策、生产力发展对于交通依赖性的转变、大城市病以及现代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多元化的重要影响.历史文化村落再生的规划建设,需要为村落旧的物质空间重新定义新功能和新的社会结构,注重培育其再生的内在活力,建立外部政策支持,并且应避免若干认识上的误区.
[Yang Guiqing, Dai Tingxi, Wang Zhen, et al.Regenera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al villag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hange
.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6, (3): 45-54.]
https://doi.org/10.16361/j.upf.201603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我国历史文化村落物质空间面临整体性衰败,主要原因包括生产力发展对于交通的依赖性所产生的外部压力、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大家庭结构变化、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以及现代生活质量目标追求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当今我国历史文化村落再生也具有历史必然性,缘于国家宏观发展政策、生产力发展对于交通依赖性的转变、大城市病以及现代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多元化的重要影响.历史文化村落再生的规划建设,需要为村落旧的物质空间重新定义新功能和新的社会结构,注重培育其再生的内在活力,建立外部政策支持,并且应避免若干认识上的误区.
[33]范霄鹏, 张姣慧. 传统聚落社会结构变迁与空间更新
. 中国名城, 2013, (3): 65-67.
[本文引用: 1]

[Fan Xiaopeng, Zhang Jiaohui.Cases of ancient city protection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 China Ancient City, 2013, (3): 65-67.]
[本文引用: 1]
[34]卢松, 吴霞. 古村落旅游地写生游客满意度评价: 以黟县宏村为例
. 地理研究, 2017, 36(8): 1570-158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801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写生旅游是古村落旅游开发中极富特色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构成了研学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黟县古村落宏村为例,开展古村落旅游地写生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研究发现:①黟县古村落写生客源地来源广泛,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写生消费总量可观、经济贡献比普通游客大.②识别了古村落写生游客满意度评价6个维度,按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写生核心吸引物、专门管理与服务、写生氛围、公共服务设施、写生环保设施、食宿设施.③总体上写生游客对黟县古村落写生旅游产品有着较高的满意度水平,写生游客满意度6个因子均对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写生核心吸引物影响最大,公共服务设施次之.④开展了游客满意度—重要性矩阵分析,对优势因素、重点改进因素、后续改进因素和维持因素进行了识别.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写生旅游者游客体验和促进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
[Lu Song, Wu Xia.Assessment of tourist satisfaction of the painting tourism in the ancient villages: The case study of Hongcun village, Yixian county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8): 1570-158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801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写生旅游是古村落旅游开发中极富特色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构成了研学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黟县古村落宏村为例,开展古村落旅游地写生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研究发现:①黟县古村落写生客源地来源广泛,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写生消费总量可观、经济贡献比普通游客大.②识别了古村落写生游客满意度评价6个维度,按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写生核心吸引物、专门管理与服务、写生氛围、公共服务设施、写生环保设施、食宿设施.③总体上写生游客对黟县古村落写生旅游产品有着较高的满意度水平,写生游客满意度6个因子均对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写生核心吸引物影响最大,公共服务设施次之.④开展了游客满意度—重要性矩阵分析,对优势因素、重点改进因素、后续改进因素和维持因素进行了识别.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写生旅游者游客体验和促进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
[35]陆林, 凌善金, 焦华富, .. 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
. 地理研究, 2004, 23(5): 686-694.
[本文引用: 1]

[Lu Lin, Ling Shanjin, Jiao Huafu, et al.Study on evolu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Huizhou ancient villag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4, 23(5): 686-694.]
[本文引用: 1]
[36]陶琳. 社会交换理论视野下传统村落精英结构变迁简析
. 思想战线, 2011, 37(4): 141-142.
[本文引用: 1]

[Tao Lin.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traditional village elite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xchange theory
. Thinking, 2011, 37(4): 141-142.]
[本文引用: 1]
[37]曹海林. 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 以苏北窑村为例考察村庄秩序重构的一项经验研究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6): 61-73.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在对村落公共空间作出概念界定与理想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对苏北窑村村落公共空间演变的实地考察,提出了乡村社会变迁中村落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正式公共空间趋于萎缩与非正式公共空间日益凸现的大致趋势。村落公共空间在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演变趋势正折射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及其性质所发生着的巨大变化,正式公共空间的萎缩引发乡村“捆绑式社会关联”的解体,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凸现则带来乡村“自治性社会关联”发生的可能,乡村社会的整合不再主要是建立在外部的“建构性秩序”基础之上,而是更多的依靠乡村社会内部形成的“自然性秩序”。
[Cao Hailin.Village public space in the change of rural society: A case study of village order reconstru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 China Rural Survey, 2005, (6): 61-73.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在对村落公共空间作出概念界定与理想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对苏北窑村村落公共空间演变的实地考察,提出了乡村社会变迁中村落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正式公共空间趋于萎缩与非正式公共空间日益凸现的大致趋势。村落公共空间在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演变趋势正折射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及其性质所发生着的巨大变化,正式公共空间的萎缩引发乡村“捆绑式社会关联”的解体,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凸现则带来乡村“自治性社会关联”发生的可能,乡村社会的整合不再主要是建立在外部的“建构性秩序”基础之上,而是更多的依靠乡村社会内部形成的“自然性秩序”。
[38]车裕斌. 林坑:一个旅游古村落的经济转型与社会变迁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6): 69-74.
[本文引用: 1]

[Che Yubin.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changes of Linkeng, an ancient tourism village
.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2, 34(6): 69-74.]
[本文引用: 1]
[39]潘英海. 关于文化主体性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 旅游学刊, 2017, 32(2): 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7.02.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一非遗随之灰飞烟灭,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濒临瓦解。
[Pan Yinghai.On the cultural subjectivi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 Tourism Tribune, 2017, 32(2): 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7.02.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一非遗随之灰飞烟灭,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濒临瓦解。
[40]鲁可荣, 程川.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变迁与乡村文化传承: 以浙江三村为例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8(6): 22-29.
[本文引用: 1]

[Lu Kerong, Cheng Chuan.Change of traditional rural public space and inheritance of rural culture: A case study of three villages in Zhejiang province
.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6, 38(6): 22-29.]
[本文引用: 1]
[41]吴向阳. 浅析文化自觉性在古村落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 南方文物, 2016, (3): 277-2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6275.2016.03.04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古村落广泛分布于我国整个疆域,一直被誉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充分显示了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孕育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批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遗留给后人,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中,传统文化的发扬显得尤为明显.几千年以来,中华文明得以不间断的连续和保持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文化习俗的不断传承,生动记录农耕时代遗留的历史记忆和劳动创造.而古村落在这文明传承之中所起到的作用价值,是承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载体.无论时代的变迁、还是不同种族文明之间的碰撞,只要一个稳定的生活文化聚居地的存在,文明总能以不同形式的保留传承下去.
[Wu Xiangyang.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ancient villages
.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2016, (3): 277-2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6275.2016.03.04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古村落广泛分布于我国整个疆域,一直被誉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充分显示了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孕育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批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遗留给后人,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中,传统文化的发扬显得尤为明显.几千年以来,中华文明得以不间断的连续和保持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文化习俗的不断传承,生动记录农耕时代遗留的历史记忆和劳动创造.而古村落在这文明传承之中所起到的作用价值,是承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载体.无论时代的变迁、还是不同种族文明之间的碰撞,只要一个稳定的生活文化聚居地的存在,文明总能以不同形式的保留传承下去.
[42]王敬超. 基于社会资本重构视角的内蒙古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入选村落为例
. 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8(6): 21-26.
[本文引用: 1]

[Wang Jingchao.A study of preservation of villag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re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selected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Qingshuihe county Hohhot
.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6, 48(6): 21-26.]
[本文引用: 1]
[43]闵英, 曹维琼. 重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文本意识
. 贵州社会科学, 2016, (11): 76-83.
[本文引用: 1]

[Min Ying, Cao Weiqiong.Reconstructing the text consciousness of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 culture
.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2016, (11): 76-83.]
[本文引用: 1]
[44]张宏, 胡英英, 林楠. 乡村规划协同下的传统村落社会治理体系重构: 以广东省碧江村为例
. 规划师, 2016, 32(10): 40-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6.10.00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乡村社会治理是一个社会文明演化的古老命题,因时代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目标和内涵,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结合了乡村规划思路的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将更有效地解决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文章在分析了乡村社会治理协同乡村规划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乡村规划协同的传统村落社会治理原则,构建了由多元化治理主体、组织化治理权力和科学化治理机制组成的传统村落社会治理模式,并以广东省传统村落碧江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新时期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结合理论研究提出了碧江村社会治理的具体思路:以"生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文化保护+文化产业振兴"为重点,以"法律制度+乡规民约"为保障。
[Zhang Hong, Hu Yingying, Lin Nan.Restructuring rural governance system based on planning coordination: Bijiang village, Guangdong province
. Planners, 2016, 32(10): 40-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6.10.00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乡村社会治理是一个社会文明演化的古老命题,因时代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目标和内涵,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结合了乡村规划思路的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将更有效地解决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文章在分析了乡村社会治理协同乡村规划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乡村规划协同的传统村落社会治理原则,构建了由多元化治理主体、组织化治理权力和科学化治理机制组成的传统村落社会治理模式,并以广东省传统村落碧江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新时期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结合理论研究提出了碧江村社会治理的具体思路:以"生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文化保护+文化产业振兴"为重点,以"法律制度+乡规民约"为保障。
[45]李志农, 乔文红. 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与民族地区乡村治理: 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拉斯节”为例
. 学术探索, 2011, (4): 6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723X.2011.04.01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乡土社会本是一个由多元公共空间造成的集合体,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对村庄政治、社会、文化乃至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以迪庆藏区德钦县奔子栏村公共文化空间——“拉斯节”的个案研究,阐释这一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在乡村秩序建构中的重要意义,以期在乡村地区特别在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中,实现内源性公共文化空间与外源性嵌入式政治公共空间的交融互构,为更为有效的乡村治理提供可能.
[Li Zhinong, Qiao Wenhong.Public cultural space in traditional village and the village governance in ethnic regions: A case study of "La Si Festival" in Benzilan village, Deqin county, Diqing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 Academic Exploration, 2011, (4): 6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723X.2011.04.01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乡土社会本是一个由多元公共空间造成的集合体,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对村庄政治、社会、文化乃至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以迪庆藏区德钦县奔子栏村公共文化空间——“拉斯节”的个案研究,阐释这一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在乡村秩序建构中的重要意义,以期在乡村地区特别在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中,实现内源性公共文化空间与外源性嵌入式政治公共空间的交融互构,为更为有效的乡村治理提供可能.
[46]刘沛林. 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5. [本文引用: 1]

[Liu Peilin.Fen Shui: Th. Chinese Concept of Environment. Shanghai: Shanghai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LTD, 1995.] [本文引用: 1]
[47]刘沛林. 理想家园:风水环境观的启迪.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0. [本文引用: 1]

[Liu Peilin.The Concept of Ideal Home: Fen Shui Environment Enlightenment. Shanghai: Shanghai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LTD, 2000.] [本文引用: 1]
[48]张建华, 张玺, 刘建军. 朱家峪传统村落环境之中的生态智慧与文化内涵解析
.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4, 35(1):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4602.2014.01.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通过对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朱家峪秀美的山村风貌和质朴的建筑景观环境的分析,揭示了该古村落有形文化遗存之中所凝结的巧妙生态智慧和独特文化内涵.总结发现了便利的泉水取用条件是山村选址的客观前提,趋利避害和物尽其用的营建智慧是其延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儒家文化思想是其环境特色形成维系的根本原因.研究认为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应当是我们当前历史文化名村研究之中理应重视和保护弘扬的精髓内容.
[Zhang Jianhua, Zhang Xi, Liu Jianjun.Ecological wisdom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existence in environment of the ancient village of Zhujiayu
.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2014, 35(1):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4602.2014.01.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通过对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朱家峪秀美的山村风貌和质朴的建筑景观环境的分析,揭示了该古村落有形文化遗存之中所凝结的巧妙生态智慧和独特文化内涵.总结发现了便利的泉水取用条件是山村选址的客观前提,趋利避害和物尽其用的营建智慧是其延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儒家文化思想是其环境特色形成维系的根本原因.研究认为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应当是我们当前历史文化名村研究之中理应重视和保护弘扬的精髓内容.
[49]徐燕, 彭琼, 吴颖婕. 风水环境学派理论对古村落空间格局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东龙古村落为例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31(4): 315-3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512.2012.04.0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从界定风水学中重要流派风水环境学派理论入手,以江西省东龙古村落作为实证研究,分析其对村落选址和格局的影响,并以东龙古村的案例反推风水环境学派理论关于村落格局内容的现代解释,试图揭开风水环境学派理论的神秘外衣。文章认为,风水环境学派理论对村落格局的规定实际上是在儒、佛、客家文化的影响下,为形成良好的居住生态环境,创造独特的村落意象、景观,维护村落安全,促进农业生产所形成的村落规划经验的总结。文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村落旅游宣传、规划的实践意义。
[Xu Yan, Peng Qiong, Wu Yingjie.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geomantic environmental school's theory on ancient village's space pattern: Taking Donglong village as the example
.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2012, 31(4): 315-3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512.2012.04.0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从界定风水学中重要流派风水环境学派理论入手,以江西省东龙古村落作为实证研究,分析其对村落选址和格局的影响,并以东龙古村的案例反推风水环境学派理论关于村落格局内容的现代解释,试图揭开风水环境学派理论的神秘外衣。文章认为,风水环境学派理论对村落格局的规定实际上是在儒、佛、客家文化的影响下,为形成良好的居住生态环境,创造独特的村落意象、景观,维护村落安全,促进农业生产所形成的村落规划经验的总结。文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村落旅游宣传、规划的实践意义。
[50]王树声, 李慧敏. 夏门古村落人居环境规划中的“自然智慧”初探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3): 50-54.
[本文引用: 1]

[Wang Shusheng, Li Huimin.The analysis of natural wisdom in Xiamen ancient country human settlement
.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 (3): 50-54.]
[本文引用: 1]
[51]谢晖, 周庆华. 秦岭北麓冲洪积扇区环境影响下传统村落布点特征初探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30(12): 66-72.
https://doi.org/10.13448/j.cnki.jalre.2016.38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秦岭北麓坡陡谷深、河谷密集,山前形成大片冲洪积扇相互叠加、连接成带。冲洪积扇具有特殊的地质构造,影响了秦岭北麓的水系展布、地形地貌,使其具有气候湿润、水流密集、天然渗水和植被繁茂等环境特征。秦岭北麓的传统村落在此延续千年,与其环境形成了良好的适应关系,因此这些村落的经验十分值得学习与借鉴。文中通过运用GIS软件进行河网提取、河道分级、流域分析、坡向坡度和密度分析,对秦岭北麓175个村庄的选址与布点进行分项研究与数据统计,得出秦岭北麓的村庄布点具有逐小水、趋域界;背山、临下、居顶和扇形布局模式的特征和最终决定村落布点的根本性因素、主导性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Xie Hui, Zhou Qinghua.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alluvial-diluvial fan in the northern foot of Qinling Mountains
.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 30(12): 66-72.]
https://doi.org/10.13448/j.cnki.jalre.2016.38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秦岭北麓坡陡谷深、河谷密集,山前形成大片冲洪积扇相互叠加、连接成带。冲洪积扇具有特殊的地质构造,影响了秦岭北麓的水系展布、地形地貌,使其具有气候湿润、水流密集、天然渗水和植被繁茂等环境特征。秦岭北麓的传统村落在此延续千年,与其环境形成了良好的适应关系,因此这些村落的经验十分值得学习与借鉴。文中通过运用GIS软件进行河网提取、河道分级、流域分析、坡向坡度和密度分析,对秦岭北麓175个村庄的选址与布点进行分项研究与数据统计,得出秦岭北麓的村庄布点具有逐小水、趋域界;背山、临下、居顶和扇形布局模式的特征和最终决定村落布点的根本性因素、主导性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52]陆林, 葛敬炳. 徽州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3): 377-3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2443.2007.03.03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徽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区,黄山、天目山和白际山脉环绕徽州四周,山脉之间形成休(宁)歙(县)、黟县、祁门等盆地,源于四周山脉的新安江及其众多支流回环全境,形成闭塞而景色 秀美的自然环境,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因战乱等原因形成的南迁人口提供了重要的迁徙地.大量中原人口的迁入,给徽州带来了封建宗法制度,促进了徽州的文风,同 时也加剧了徽州的人地矛盾.明清时期的徽商,为徽州古村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历经千百年的发展,“秀丽山水”、“文风昌盛”和“富甲天 下”终于成为明清时期徽州古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主要内涵.
[Lu Lin, Ge Jingbing.Research o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izhou ancient village
.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7, (3): 377-3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2443.2007.03.03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徽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区,黄山、天目山和白际山脉环绕徽州四周,山脉之间形成休(宁)歙(县)、黟县、祁门等盆地,源于四周山脉的新安江及其众多支流回环全境,形成闭塞而景色 秀美的自然环境,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因战乱等原因形成的南迁人口提供了重要的迁徙地.大量中原人口的迁入,给徽州带来了封建宗法制度,促进了徽州的文风,同 时也加剧了徽州的人地矛盾.明清时期的徽商,为徽州古村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历经千百年的发展,“秀丽山水”、“文风昌盛”和“富甲天 下”终于成为明清时期徽州古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主要内涵.
[53]李倞, 商洪池, 徐析. 京西山地古村落水适应性环境营造生态智慧研究
. 建筑与文化, 2014, (12): 85-87.
[本文引用: 1]

[Li Liang, Shang Hongchi, Xu Xi.Water adapted ecological wisdom of ancient mountain villages in western Beijing
. Architecture & Culture, 2014, (12): 85-87.]
[本文引用: 1]
[54]杨思声, 张岚. 福建客家传统村落适应水体环境的有机技术及其当代启示
. 小城镇建设, 2014, (5): 63-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8439.2014.05.00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该文论述了福建客家传统村落适应水体环境的有机技术,包括村落选址与区域水系的有机结合、村落总体布局与河溪网络的复杂共生、村落建筑与各类水体的生态交织、村落道路对水流路径的被动适应,等等.在此基础上,指出当代福建客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应过分依赖“机械技术”来控制水体环境,而应注意传承既有的“有机技术”,从而实现可持续.
[Yang Sisheng, Zhang Lan.Organic technology adapted to water environment in Fujian Hakka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14, (5): 63-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8439.2014.05.00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该文论述了福建客家传统村落适应水体环境的有机技术,包括村落选址与区域水系的有机结合、村落总体布局与河溪网络的复杂共生、村落建筑与各类水体的生态交织、村落道路对水流路径的被动适应,等等.在此基础上,指出当代福建客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应过分依赖“机械技术”来控制水体环境,而应注意传承既有的“有机技术”,从而实现可持续.
[55]傅娟, 许吉航, 肖大威. 南方地区传统村落形态及景观对水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 中国园林, 2013, 29(8): 120-124.
[本文引用: 1]

[Fu Juan, Xu Jihang, Xiao Dawei.Research on the shape and landscape of southern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water environment
.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3, 29(8): 120-124.]
[本文引用: 1]
[56]陶张晶, 朱曙光, 程仁龙. 宏村古村落水环境保护调查与分析
.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5, 23(5): 77-80.
[本文引用: 1]

[Tao Zhangjing, Zhu Shuguang, Cheng Renlong.Water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for Hongcun ancient village
. Journal of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2015, 23(5): 77-80.]
[本文引用: 1]
[57]曾丽群, 单国彬, 朱鹏飞. 传统村落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发展研究: 以广西钦州市大芦村为例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 40(6): 61-64.
[本文引用: 1]

[Zeng Liqun, Shan Guobin, Zhu Pengfei.Traditional villag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and protective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Qinzhou city's Dalu village in Guangxi
.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5, 40(6): 61-64.]
[本文引用: 1]
[58]顾康康, 储金龙, 汪勇政, .. 黄山市古村落综合品质空间分异: 基于101个古村落的实证调研
. 地理研究, 2014, 33(11): 2034-204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古村落综合品质提升是解决保护 与利用矛盾的关键,对于古村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山市101个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黄山市古村落综合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探 讨古村落综合品质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作为综合评价目标层的生态支撑品质、居住设施品质、经济发展品质、历史文化品质得分分别为4.23、3.50、 3.27、2.87,历史文化品质已成为制约黄山市古村落综合品质提升的瓶颈因子;古村落综合品质空间梯度变化显著,呈现东北向西南降低的趋势,形成古村 落综合品质高(较高)、低(较低)两大明显的异质性区域;城市经济和基础设施对古村落综合品质影响显著,"城市—乡村"、高速公路和风景区空间梯度变化明 显。
[Gu Kangkang, Chu Jinlong, Wang Yongzheng, et al.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for ancient villages in Huangshan city: Based o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of 101 ancient village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11): 2034-204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古村落综合品质提升是解决保护 与利用矛盾的关键,对于古村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山市101个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黄山市古村落综合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探 讨古村落综合品质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作为综合评价目标层的生态支撑品质、居住设施品质、经济发展品质、历史文化品质得分分别为4.23、3.50、 3.27、2.87,历史文化品质已成为制约黄山市古村落综合品质提升的瓶颈因子;古村落综合品质空间梯度变化显著,呈现东北向西南降低的趋势,形成古村 落综合品质高(较高)、低(较低)两大明显的异质性区域;城市经济和基础设施对古村落综合品质影响显著,"城市—乡村"、高速公路和风景区空间梯度变化明 显。
[59]彭殷, 胡希军, 彭重华, .. 湖南古村落环境质量对比分析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1): 147-150.
[本文引用: 1]

[Peng Yin, Hu Xijun, Peng Zhonghua, et al.Comparison analysis of ancient villag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Hunan
.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ogy, 2009, 29(1): 147-150.]
[本文引用: 1]
[60]卢松, 陆林, 徐茗, .. 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容量初探: 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为例
. 地理研究, 2005, 24(4): 581-590.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4.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作为传统历史文化旅游地,古村落正备受关注,旅游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由于游客量增长迅猛、客流时间分布极不均匀以及古民居容纳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景区超载、旅游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对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压力逐渐增大,古村落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日益凸现。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为研究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工作,在旅游环境容量静态模型的基础上,对西递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状态展开分析,计算了西递景区不同季节旅游环境容量值,最后提出了古村落旅游环境容量调控的基本对策。
[Lu Song, Lu Lin, Xu Ming, et al.A research on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ancient villages: A case study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Xidi villag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 24(4): 581-590.]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4.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作为传统历史文化旅游地,古村落正备受关注,旅游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由于游客量增长迅猛、客流时间分布极不均匀以及古民居容纳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景区超载、旅游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对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压力逐渐增大,古村落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日益凸现。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为研究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工作,在旅游环境容量静态模型的基础上,对西递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状态展开分析,计算了西递景区不同季节旅游环境容量值,最后提出了古村落旅游环境容量调控的基本对策。
[61]蔡贤恩, 陈立.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视阈下完善闽北古村落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 福建论坛, 2014, (4): 136-14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古村落是特殊类型的村落,是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本文梳理闽北古村落的特征,分析闽北古村落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矛盾与产生矛盾的原因。借鉴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提出闽北古村落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Cai Xianen, Chen Li.Thinking of per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towns and villag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under Rawls Leighton
. Fujian Tribune, 2014, (4): 136-14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古村落是特殊类型的村落,是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本文梳理闽北古村落的特征,分析闽北古村落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矛盾与产生矛盾的原因。借鉴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提出闽北古村落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62]张鹰, 申绍杰, 陈小辉. 基于愈合概念的浦源古村落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
. 建筑学报, 2008, (12): 4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08.12.012URL摘要
基于"愈合"概念,调研分析福建省周宁县浦源村的自然、人文环境资源,从技术层面研究保护古村落自然、人文环境、传统建筑风貌以及改善乡村居住环境的方法.探索乡村现有人居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途径.
[Zhang Ying, Shen Shaojie, Chen Xiaohui.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 and improvement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ealing
.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08, (12): 4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08.12.012URL摘要
基于"愈合"概念,调研分析福建省周宁县浦源村的自然、人文环境资源,从技术层面研究保护古村落自然、人文环境、传统建筑风貌以及改善乡村居住环境的方法.探索乡村现有人居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途径.
[63]王鑫, 王勤熙, 罗腾杰. 基于环境适应性的北洸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浅析
. 建筑与文化, 2015, (4): 128-1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4909.2015.04.03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环境适应性是人居空间的属性之一,在传统村落中亦有体现。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空间和社会特征,从形成伊始到演化发展,村落本体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要素息息相关。通过北洸村的案例分析,评析村落价值、解读现状问题,旨在提出契合实际的适应性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乡村社会在当代的更新提供支持和借鉴。
[Wang Xin, Wang Qinxi, Luo Tengjie.A study on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Beiguang traditional village in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 Architecture & Culture, 2015, (4): 128-1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4909.2015.04.03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环境适应性是人居空间的属性之一,在传统村落中亦有体现。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空间和社会特征,从形成伊始到演化发展,村落本体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要素息息相关。通过北洸村的案例分析,评析村落价值、解读现状问题,旨在提出契合实际的适应性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乡村社会在当代的更新提供支持和借鉴。
[64]刘先辉. 我国传统村落的环境法保护研究
.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0(3): 30-34, 158-15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村落是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的综合体,具有经济、文化等多重价值。从法学的角度分析,它不属于宪法上的自然资源,是民法上的集合物,同时因具有经济、生态与其他非经济价值又属于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从理性、经验层面上讲,对传统村落进行环境法保护具有正当性。具体而言,环境法立法理念的利益协调、调控方式的整体保护与调整手段的公共治理等,契合传统村落保护。
[Liu Xianhui. On environmental law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China
.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7, 50(3): 30-34, 158-15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村落是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的综合体,具有经济、文化等多重价值。从法学的角度分析,它不属于宪法上的自然资源,是民法上的集合物,同时因具有经济、生态与其他非经济价值又属于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从理性、经验层面上讲,对传统村落进行环境法保护具有正当性。具体而言,环境法立法理念的利益协调、调控方式的整体保护与调整手段的公共治理等,契合传统村落保护。
[65]王路. 农村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 德国村落更新规划的启示
. 建筑学报, 1999, (11): 16-2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与发展是人居环境研究中的一大课题,作为历史见证的材料既是我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又是广大农民的居住现实,传统与现代,技术与文明,经济与历史文化价值之间的冲突在当代村落发展中显得越来越明显,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是直接影响广大农民计的大事。德惭的村落更新规划,在政府的资助,村民的参与下,从经济,生态,美学,历史文化诸方面着眼,为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美化农村环
[Wang Lu.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rural construction: Enlightenment of German village renewal planning
. Architectural Journal, 1999, (11): 16-2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与发展是人居环境研究中的一大课题,作为历史见证的材料既是我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又是广大农民的居住现实,传统与现代,技术与文明,经济与历史文化价值之间的冲突在当代村落发展中显得越来越明显,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是直接影响广大农民计的大事。德惭的村落更新规划,在政府的资助,村民的参与下,从经济,生态,美学,历史文化诸方面着眼,为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美化农村环
[66]郭锐.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传统村落当代更新模式研究
.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https://doi.org/10.7666/d.D41167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随着近年来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日益重视,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也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在延续乡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村落进行更新改造实现其有序演变,满足现代乡村生活的发展需求。这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 如果将传统村落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那么在农耕时代其发展演变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过程。传统村落经过漫长自组织发展,逐渐形成了特有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特征,这些同时也固化在其独特的空间结构肌理之中。但是随着当前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日益加深,传统村落的生存发展正不断受到更多更强的他组织的影响和干预。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他组织干预违反了某些自组织规律,导致传统村落独特的空间结构肌理失衡解体,逐渐走向简化和趋同,其所承载的多元化的信息也正在逐渐丢失。 本文将传统村落视为一个开放的聚落系统,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传统村落营建中朴素的系统思想,探讨传统村落自组织更新演化的内在规律;通过对城市化影响下的我国传统村落更新保护现状的进行自组织解析,分析了背后存在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再结合对具体案例的解读和总结,从更新主体、更新动力机制、更新原则、更新策略和更新的适应范围和评估者几个方面提出了“基于自组织规律的传统村落更新模式”,并用其指导鄂东南地区江源村更新改造设计,探寻一条自组织和他组织有效结合、外力推动与内部发展动力的同向复合的传统村落更新改造之路。
[Guo Rui.Research on the contemporary renovation patter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 Wuhan: Master Dissertation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
https://doi.org/10.7666/d.D41167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随着近年来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日益重视,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也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在延续乡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村落进行更新改造实现其有序演变,满足现代乡村生活的发展需求。这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 如果将传统村落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那么在农耕时代其发展演变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过程。传统村落经过漫长自组织发展,逐渐形成了特有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特征,这些同时也固化在其独特的空间结构肌理之中。但是随着当前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日益加深,传统村落的生存发展正不断受到更多更强的他组织的影响和干预。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他组织干预违反了某些自组织规律,导致传统村落独特的空间结构肌理失衡解体,逐渐走向简化和趋同,其所承载的多元化的信息也正在逐渐丢失。 本文将传统村落视为一个开放的聚落系统,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传统村落营建中朴素的系统思想,探讨传统村落自组织更新演化的内在规律;通过对城市化影响下的我国传统村落更新保护现状的进行自组织解析,分析了背后存在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再结合对具体案例的解读和总结,从更新主体、更新动力机制、更新原则、更新策略和更新的适应范围和评估者几个方面提出了“基于自组织规律的传统村落更新模式”,并用其指导鄂东南地区江源村更新改造设计,探寻一条自组织和他组织有效结合、外力推动与内部发展动力的同向复合的传统村落更新改造之路。
[67]陈喆, 周涵滔.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传统村落更新与新民居建设研究
. 建筑学报, 2012, (4): 109-114.
[本文引用: 1]

[Chen Zhe, Zhou Hantao.Research on traditional village renewal and new vernacular dwellings construction based on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 (4): 109-114.]
[本文引用: 1]
[68]程海帆, 李楠, 毛志睿. 传统村落更新的动力机制初探: 基于当前旅游发展背景之下
. 建筑学报, 2011, (9): 100-1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1.09.02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云南傣族、普米族和摩梭民族传统村落更新策略为例,尝试构建一个"动力—过程—结果"不断循环的更新机制,更新动力包括需求与供给、激励与协调、控制与引导,更新结果具有示范效应,并进一步推动可持续更新。
[Cheng Haifan, Li Nan, Mao Zhirui.A probe into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renewal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the current tourism development background
.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1, (9): 100-1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1.09.02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云南傣族、普米族和摩梭民族传统村落更新策略为例,尝试构建一个"动力—过程—结果"不断循环的更新机制,更新动力包括需求与供给、激励与协调、控制与引导,更新结果具有示范效应,并进一步推动可持续更新。
[69]苏平. 基于场所重建的岭南古村落更新策略: 南湾古村案例探索
. 华中建筑, 2012, 30(6): 116-119.
[本文引用: 1]

[Su Ping.Renewal strategy of Lingnan ancient villages based on the place re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Nanwan ancient village
. Huazhong Architectural, 2012, 30(6): 116-119.]
[本文引用: 1]
[70]马青, 郭曼曼, 吕正华. 社区营造对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6, 18(6): 564-56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为走出目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所出现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过度商业化等困境,寻找适用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的工作方法,采用文献阅读和案例借鉴的方法,从不同成功的案例中寻找适用于传统村落保护、更新和产业发展的社区营造经验,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Ma Qing, Guo Manman, Lv Zhenghua.The enlightenment about community-building on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16, 18(6): 564-56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为走出目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所出现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过度商业化等困境,寻找适用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的工作方法,采用文献阅读和案例借鉴的方法,从不同成功的案例中寻找适用于传统村落保护、更新和产业发展的社区营造经验,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71]孙亚. 产业转型视角下传统村落更新与发展策略研究
. 建筑与文化, 2017, (6): 246-247.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村落富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生态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存的宝贵遗产.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依赖于资源消耗的粗犷型传统村落生产、生活方式已不再适用.从产业转型视角入手,梳理了传统村落价值体现、问题现状、产业开发模式解读,并讨论了产业转型中新型空间的植入模式,希望为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和当地产业开发的良性互动提供全新视角.
[Sun Ya.The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 Architecture & Culture, 2017, (6): 246-247.]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村落富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生态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存的宝贵遗产.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依赖于资源消耗的粗犷型传统村落生产、生活方式已不再适用.从产业转型视角入手,梳理了传统村落价值体现、问题现状、产业开发模式解读,并讨论了产业转型中新型空间的植入模式,希望为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和当地产业开发的良性互动提供全新视角.
[72]赵之枫, 王峥, 云燕. 基于乡村特点的传统村落发展与营建模式研究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2): 11-14.
https://doi.org/10.13791/j.cnki.hsfwest.201602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乡村地域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生活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一方面体现了各级政府对乡村地域的投入与指导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营建模式产生了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村庄建设中外力强介入的整体改建、外力弱介入和村民自建的局部改建等营建方式的特点,随后分析乡村地区建筑特有的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功能多样性,与时间紧密相连的营建渐进性,以及与使用者紧密相连的村民主体性等营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功能多样性特征的村落分类和引导,针对营建渐进式特征的建筑营造示范与引导,以及针对村民主体性特征的村落营建保障与支撑等乡村地域建筑营建模式。
[Zhao Zhifeng, Wang Zheng, Yun Yan.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mod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2016, 31(2): 11-14.]
https://doi.org/10.13791/j.cnki.hsfwest.201602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乡村地域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生活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一方面体现了各级政府对乡村地域的投入与指导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营建模式产生了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村庄建设中外力强介入的整体改建、外力弱介入和村民自建的局部改建等营建方式的特点,随后分析乡村地区建筑特有的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功能多样性,与时间紧密相连的营建渐进性,以及与使用者紧密相连的村民主体性等营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功能多样性特征的村落分类和引导,针对营建渐进式特征的建筑营造示范与引导,以及针对村民主体性特征的村落营建保障与支撑等乡村地域建筑营建模式。
[73]杨定海, 范冬英. 海南琼北传统村落营建思想探析
. 华中建筑, 2017, 35(8): 114-118.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琼北传统村落主要居住着来自于闽、粤等地的移民后裔,这些村落在建村之始就受到闽、粤聚居文化的影响,传统村落形态表现出闽、粤形态的印记.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状况等始终影响着琼北传统村落的嬗变,并最终使琼北传统村落呈现出本地域的特点.该文从琼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入手,探析其营建模型的特征,分析了其物理、社会环境调适的策略和技术,从而总结其村落营建思想.
[Yang Dinghai, Fan Dongying.Construction idea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northern Hainan
. Huazhong Architecture, 2017, 35(8): 114-118.]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琼北传统村落主要居住着来自于闽、粤等地的移民后裔,这些村落在建村之始就受到闽、粤聚居文化的影响,传统村落形态表现出闽、粤形态的印记.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状况等始终影响着琼北传统村落的嬗变,并最终使琼北传统村落呈现出本地域的特点.该文从琼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入手,探析其营建模型的特征,分析了其物理、社会环境调适的策略和技术,从而总结其村落营建思想.
[74]蔡洪云. 山林、水塘、沃田: 南方古村落景观营建研究: 以玉林萝村为例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8(6): 43-4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规划研究,具有极强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有利于保留历史风貌、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特色文化以及指导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以古村落玉林市萝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访谈、文献查阅、分析评价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整合萝村的资源单体进行赋值,采用聚类分析法评价等级资源,即核心资源、重要资源和普通资源,构建萝村景观规划框架,提出"五板块、三核、一中心、三片区、三元素、五交通"景观营建理念,为南方古村落景观的保护和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Cai Hongyun.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of protective tourism of ancient villages: A case study of Luocun village in Yulin city
.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6, 38(6): 43-4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规划研究,具有极强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有利于保留历史风貌、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特色文化以及指导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以古村落玉林市萝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访谈、文献查阅、分析评价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整合萝村的资源单体进行赋值,采用聚类分析法评价等级资源,即核心资源、重要资源和普通资源,构建萝村景观规划框架,提出"五板块、三核、一中心、三片区、三元素、五交通"景观营建理念,为南方古村落景观的保护和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75]林兆武, 刘淑虎, 林从华. 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空间营建模式初探
. 建筑与文化, 2015, (4): 119-120.
[本文引用: 1]

[Lin Zhaowu, Liu Shuhu, Lin Conghua.Traditional Hakka village space model of construction
. Architecture & Culture, 2015, (4): 119-120.]
[本文引用: 1]
[76]靳亦冰, 王军. 陕北旱作农业区传统村落发展模式与民居营建研究
. 建筑与文化, 2011, (8): 90-9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陕北旱作农业区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植被稀疏、土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农业基础条件差,经济相对贫困,人居环境条件差,人居矛盾不断加剧。要想提高该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发展该地区的旱作农业经济,必须首先从根本改善该地区的人居环境,传统的居住模式是否适宜现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民居改造与更新是否应该充分体现其地域性,种种问题亟待我们解决。本文即以陕北延安市安塞县传统村落发展与民居营建为例,探索旱作农业区的村落发展与民居营建。
[Jin Yibing, Wang Jun.Research on tradition village development mode and residence construction in arid agriculture region of north Shaanxi province
. Architecture& Culture, 2011, (8): 90-9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陕北旱作农业区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植被稀疏、土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农业基础条件差,经济相对贫困,人居环境条件差,人居矛盾不断加剧。要想提高该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发展该地区的旱作农业经济,必须首先从根本改善该地区的人居环境,传统的居住模式是否适宜现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民居改造与更新是否应该充分体现其地域性,种种问题亟待我们解决。本文即以陕北延安市安塞县传统村落发展与民居营建为例,探索旱作农业区的村落发展与民居营建。
[77]周可婧, 何峰. 从更新到复兴: 湘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 中外建筑, 2017, (3): 58-6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聚落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承载体,孕育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建筑风格,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结构单元。湘南传统村落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特别的地理环境和浓郁的文化传统特色,其保护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且特殊。本文从湘南地区地理及人文环境着手,结合传统村落的空间及文化特征,透彻地分析了在城市化和信息化加快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湘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存在的矛盾和困境;通过走访、调查与研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本文从微观的住宅、中观的建筑肌理、宏观的整体村落格局等三方面,提出了保护的具体措施,并结合“自组织”理论,着重研究了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从更新到复兴”的具体保护途径。
[Zhou Kejing, He Feng.Renewal to renascence: Discuss on protect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ed approache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in Southern-western Hunan
. Chinese &Overseas Architecture, 2017, (3): 58-6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传统聚落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承载体,孕育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建筑风格,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结构单元。湘南传统村落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特别的地理环境和浓郁的文化传统特色,其保护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且特殊。本文从湘南地区地理及人文环境着手,结合传统村落的空间及文化特征,透彻地分析了在城市化和信息化加快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湘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存在的矛盾和困境;通过走访、调查与研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本文从微观的住宅、中观的建筑肌理、宏观的整体村落格局等三方面,提出了保护的具体措施,并结合“自组织”理论,着重研究了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从更新到复兴”的具体保护途径。
[78]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本文引用: 1]

[Wu Liangyong.Introduction to Human Settlements Science. Beijing: 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ress, 2001.] [本文引用: 1]
[79]Antrop M.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7(1): 9-26.
https://doi.org/10.1016/S0169-2046(03)00026-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Urbanization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uropean civilization. It gradually spread from Southeast Europe around 700 B.C., across the whole continent. Cities and the urban networks they formed were alway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and shaping of their surrounding regions. Polarization of territor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nd accessibility are still important aspects in landscape dynamics. Urbanization and its associate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def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Urbanization, expressed as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living in urban places shows a recent but explosive growth reaching values around 80% in most European countries. Simultaneously the countryside becomes abandoned. Thinking, valuing and planning the countryside is done mainly by urbanites and future rural development is mainly focused upon the urban needs. Thinking of urban places with their associated rural hinterland and spheres of influence has become complex. Clusters of urban places, their situa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 and changing accessibility for fast transportation modes are some new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hange of traditional European cultural landscapes. Urbanization processes show cycles of evolution that spread in different ways through space. Urbanization phases developed at different speeds and time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Europe. Main cities are affected first, but gradually urbanization processes affect smaller settlements and even remote rural villages. Functional urban regions(FURs) are a new concept, which is also significant for landscape ecologists. Local landscape change can only be comprehended when situated in its general geographical context and with all its related dynamics. Patterns of change are different for the countryside near major cities, for metropolitan villages and for remote rural villages. Planning and designing landscapes for the future requires that this is understood. Urbanized landscapes are highly dynamic, complex and multifunctional. Therefore, detailed inventories of landscape conditions and monitoring of change are urgently needed in order to obtain reliable data for good decision-making.
[80]Lim J C, Choi B K, Kim S Y, et al.Korean traditional village forest (Ma-Eul-Soop) and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A case study on the Sachon-Ri Garo-Soop in Gyeongsangbuk-do, South Korea
. Journal of Plant Biology, 2016, 59(5): 515-524.
https://doi.org/10.1007/s12374-015-0572-0URL摘要
Prediction of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PNV) requires autochthonous species distributions of a benchmark phytocoenosen. In Korea there remained unique forests or groves, i.e. a traditional Ma-Eul-Soop (MES), in the foothill zone which has influenced by the most aggressivel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since the Neolithic Age. Sachon-ri Garo-Soop (SGS) located at the southern-eastern Korean Peninsula has been reputed as the best conserved MES in Korea. We studied SGS for identifying components of the PNV. A total of 1,959 trees in the SGS were measured finescaled GPS locations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major species were interpreted by using the MES species ranking class (MSRC) framed by a matrix of phytogeographical and phytosociological autochthons. We consequently found that the SGS was composed of 29 autochthonous species. Cornus walteri , Hemiptelea davidii , Quercus aliena , Zelkova serrata , and Celtis sinensi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best matched PNV species to the floodplain behind riverbank. A lot of saplings occurring at the forest floor wer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PNV too. By the way many allochthonous species have been consistently introduced into the SGS in terms of a man-made forest of most previous works. We suggested that such PNV-unfriendly managements should be promptly stopped.
[81]Sujarwo W.Stand biomass and carbon storage of bamboo forest in Penglipuran traditional village, Bali (Indonesia)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6, 27(4): 913-917.
https://doi.org/10.1007/s11676-016-0227-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Bamboo forest is an important land use i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of Penglipuran, Bali Indonesia. Bamboo growing in the rural areas can be a good choice for capturing CO_2. I harvested selected culms to determine biomass content, and 50 % of dry weight biomass was calculated as carbon content. The Penglipuran bamboo forest supported six bamboo species in a one hectare sampling plot, all of the genus Gigantochloa. The clump and culm densities were 339 and 7190 ha~(-1), respectively.Total above- plus below-ground biomass was87.35 Mg ha~(-1), and carbon storage was 43.67 Mg ha~(-1).Carbon storage estimated in the bamboo forest at Penglipuran offers insight into the opportunity for PES(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through emission trading mechanisms.
[82]Palang H, Helmfrid S, Antrop M, et al.Rural landscape: Past processes and future strategies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5, 70(1): 3-8.
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03.10.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article{300152, author = {PALANG, H and HELMFRID, S and Antrop, Marc and ALUMAE, H}, issn = {0169-2046}, journal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language = {eng}, number = {1-2}, pages = {3--8}, publisher = {Elsevier Science}, title = {Rural Landscapes: past processes and future strategies}, volume = {70}, year = {2005}, }
[83]Lepp A.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in Bigodi village, Uganda
. 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3): 876-885.
https://doi.org/10.1016/j.tourman.2006.03.004URL摘要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the rural village of Bigodi, Uganda. Bigodi is a village of approximately 385 adults and has been involved with tourism since 1991. Bigodi's primary attraction is a forested wetland managed by a local tourism cooperative. Tourists are guided through the wetland in search of primates and tropical birds. Village life and local culture are also experienced.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in Bigodi.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with qualitative methods. Results show residents have consistently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Positive attitudes result from resident's belief that tourism creates community development, improves agricultural markets, generates income, and finally, that tourism brings random good fortune. Using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positive attitudes would lead to pro-tourism behavior. Observations of behavior over 6 months in Bigodi support this hypothesis.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oor rural areas are discussed.
[84]Ghaderi Z, Henderson J C.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 in Iran: A perspective from Hawraman village
.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2, (s2-s3): 47-54.
https://doi.org/10.1016/j.tmp.2012.03.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is paper discusses issues of sustainability and rural tourism within the context of Iran. Using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it investigates the experiences of one particular village which is already popular with visitors and has featured in official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s. The focus is on the reactions of residents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tourism impacts and formal policie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villager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use of local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for tourism purposes, recognising negative consequences which seem to them to outweigh positive effects. Participation has been very limited in government rural tourism initiatives which are felt to yield few benefits for village inhabitants. Current policies thus appear ineffective and reforms are necessary if the potential for 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 embracing community engagement, is to be realised.
[85]Greber K J, Shelton G G.Assessment of neighborhood satisfaction by residents of three housing types
. Social Indication Research, 1987, 19(3): 303-315.
https://doi.org/10.1007/BF0030036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A highly influential but often underemphasized determinant of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is how residents perceive and feel about their neighborhoods. In this study, factor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residents' neighborhoods were identified and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their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ir homes and neighborhoods. Relationships among neighborhood aspects and overall housing and neighborhood assessments were examined separately for residents of conventional homes, mobile homes, and apartments. Results based on all residents indicated that evaluations of neighborhood aspects were unrelated to housing satisfaction, but were moderately related to positive sentiments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neighborhood. Separate analyses by housing type revealed that neighborhood perceptions of apartment residents were influential in affecting housing satisfaction. For all residents, the neighborhood's attractiveness and pleasant-friendlines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neighborhood acceptance and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despite sharing similar determinant patterns of neighborhood acceptance with the other two housing type groups, the basis for mobile home residents' evaluations was considerably less related to the factors identified as influential.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neighborhood factors formed the basis for differences in overall housing and neighborhood satisfaction among residents living in the three housing types. However, since the type of housing does not by itself define a neighborhood, the differences that were found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other components of a neighborhood like economic 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a specific structure type.
[86]Zeither L C.The Ecology of Architecture
. New York: Whitney Library Desing, 1996.
[本文引用: 1]
[87]Hales S, Baker M, Howden-Chapman P, et al.Implication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for housing human settlements and public health
. Reviews on Environmental Health, 2007, 22(4): 295-302.
https://doi.org/10.1515/REVEH.2007.22.4.295URLPMID:18351228 [本文引用: 1]摘要
Abstract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human societies. The present---ecologically unsustainable--trajec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fails to provide for the basic needs of a substantial fraction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while diminishing the prospect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Human-caused climate change has already begun to affect weather patterns,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phenomena, and vulnerable human communities. Because the social processe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have their own momentum, and because carbon dioxide has a long atmospheric lifetime, further climate change is inevitable over the coming century, even allowing for the adoption of mitigation measures. This situation implies that we should also try to reduce, and where possible to preven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s by planned adaptation. Will human settlements be able to provide a health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helter from extreme climate events, such as cyclones and heat wave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nexus between human health, climate change, and the planning of housing and human settlements. We conclude that adapting to a rapidly changing global environment will be a major challenge, 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per capita consumption, without increasing pressures on natural systems. Energy-efficient cities and the creat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poor countries will be important elements of people centered,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88]Pizarro R E.The mitigation/adaptation conundrum in planning for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settlements introduction
.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9, 33(3): 227-229.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08.10.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is article explores four aspects of the underdeveloped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olarization in cities. First, it emphasizes the way in which human mobility transfers not only human capital but also knowledge and material capital, and that these are interrelated. Second, it considers how changes in the nature of mobility have implications for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Third, it develops the concept of enfolded mobilities,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how individual migrations are directly enfolded with those of other individuals, either through associated or contingent movements, or through consequential migration at later stages in the life course. Finally, it discusses how governance impinges on and mediates the key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bility and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89]刘沛林. 家园的景观与基因: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深层解读.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本文引用: 1]

[Liu Peilin.Traditiona. Settlement Cultural Landscape Gene: Dee.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tic Map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Landscape.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4.] [本文引用: 1]
[90]刘沛林.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地理研究, 2015, 34(7): 1205-1212.


[Liu Peili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remembering nostalgi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7): 1205-1212.]

[91]申秀英, 刘沛林, 邓运员, .. 中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其利用价值
. 地理研究, 2006, 25(3): 485-494.


[Shen Xiuying, Liu Peilin, Deng Yunyuan, et al.Landscape communitie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in southern China and their values of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5(3): 485-494.]

[92]汪芳, 吕舟, 张兵, .. 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 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
. 地理研究, 2017, 36(1): 3-2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1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为了展现过去的历史,适宜今天的生活,愉悦未来的创造。
[Wang Fang, Lv Zhou, Zhang Bing, et al.Memory and homesickness in transition: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spatial logic of urban and rural memory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1): 3-2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1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为了展现过去的历史,适宜今天的生活,愉悦未来的创造。
相关话题/空间 文化 环境 社会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