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bliometrics analysis of papers published in Perspectives and Contention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LIUYufeng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7-09-5
修回日期:2017-09-20
网络出版日期:2017-10-20
版权声明:2017《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2303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地理研究》创刊于1982年1月,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地理科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与《地理学报》和《地理科学》合称为中国地理期刊界的“三地”。三十多年来,《地理研究》从季刊发展为双月刊,再到目前的月刊,载文数量逐年增加的同时,论文质量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涌现出众多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贡献力的地理专业期刊[1],先后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等,被CSCD和CSSCI同时收录。为了体现办刊特色,增强科研工作者对中文学术期刊论文学术价值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地理研究》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编辑部于2015年1月推出“观点与争鸣”栏目,通过约稿和慕名投稿的方式,每期刊登1~4篇具有观点性和争鸣性的论文,内容主要以中国地理与资源学科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重大学科问题、未来走向,对社会地理资源与环境管理的责任、贡献,以及当前的热点领域等为主题[2]。为了更好地活跃学术气氛,更加突出论文的观点,“观点与争鸣”栏目于2015年第8期推出首篇笔谈论文,论文的形式更灵活,这在地理与资源类期刊中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截至2017年8月31日,“观点与争鸣”栏目累计刊载论文49篇(其中包括9篇笔谈论文),这些论文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较高的下载率和引用率,引起学术界热烈的讨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目前,“观点与争鸣”栏目已经成为《地理研究》的特色品牌栏目。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49篇学术论文进行统计,主要从作者及其分布、基金资助、关键词、引用下载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展示“观点与争鸣”栏目取得的成效,以期揭示地理学最新的学术思想和热点研究领域,为其他地理类期刊提供参考。
2 “观点与争鸣”栏目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利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http://www.cnki.net/为数据获取工具,检索时间设定为2015年1月1日-2017年8月31日。利用SATI 3.2、Excel等统计软件对《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发表的文献进行分析。2.1 论文所在学科分析
在2015年1月1日-2017年8月31日期间,《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累计刊发49篇学术论文,其中2015年21篇,2016年18篇,2017年1-8期10篇。在学科分布上,绝大部分论文属于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领域,占比为86.3%(图1)。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论文学科分布
-->Fig. 1Subject distribution of papers
-->
2.2 论文作者统计分析
在论文作者及其分布上,49篇论文共涉及作者189位(含第一作者44位),发表2篇以上论文的作者有26位,其中黄震方、杜德斌、甄峰和陆大道4位作者发表论文4篇,马亚华、方创琳、曾刚、叶超、保继刚、孙九霞和陈明星发表3篇,朱竑、刘行健、杨永春、彭建、蔡建明、刘沛林、周尚意、翁时秀、章锦河、林静、蔡运龙、陆林、金凤君、孟广文、邓羽发表2篇;以第一作者发文最多的是杜德斌(3篇),其次是黄震方、蔡运龙、彭建(各2篇),其余均为1篇。对作者发文机构进行统计(图2),结果显示,作者所属单位主要集中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2.9%)、华东师范大学(13.3%)和南京大学(10.8%),其次是北京大学(9.6%)、中山大学(8.4%)、中国科学院大学(7.2%)和北京师范大学(6.0%),华南师范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占比均在5%以下,其他机构占比为12%。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作者机构分布
-->Fig. 2Authors′institutions distrbution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论文基金资助情况
-->Fig. 3Statistics of funded papers
-->
2.3 论文资助基金分析
论文基金资助不仅可以反映国家和有关部门对某一研究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而且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某一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3]。“观点与争鸣”栏目所载49篇文献主要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分别有45篇和9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各资助2篇,山西省软科学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研究计划等各资助1篇,其他研究计划资助3篇。3 “观点与争鸣”栏目论文的研究热点分析
3.1 关键词总体分析
“观点与争鸣”栏目所载49篇文献中,共涉及关键词195个,出现总频次为234次。对语义一致的关键词进行归并处理,如低碳生态新城新区与低碳新城新区、地理学与地理科学、地缘大战略与地缘战略等,最终得到165个关键词(表1)。总频次排名前10的关键词有:中国(11次)、城市化(10次)、地理学(7次)、地缘政治(5次)、低碳城市(4次)、旅游地理学(4次)、人地关系(4次)、生态系统(4次)、研究进展(4次)和“一带一路”(4次);出现3次的关键词有:地缘战略、空间生产、乡愁、人文地理学、演变;此外,城市群、大数据、地缘格局、发展问题、胡焕庸线、机遇、空间格局、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人口布局、研究框架、长三角、自然灾害的关注度亦较高,各出现2次;其余138个关键词各出现过1次,占83.6%。Tab. 1
表1
表1关键词及其频次统计
Tab. 1Statistics of keywords
关键词 | 频次 | 关键词 | 频次 | 关键词 | 频次 | 关键词 | 频次 | 关键词 | 频次 |
---|---|---|---|---|---|---|---|---|---|
中国 | 11 | 城市舒适性 | 1 | 科学问题 | 1 | 驱动力 | 1 | 新命题 | 1 |
城市化 | 10 | 创新驱动 | 1 | 可持续旅游 | 1 | 权衡 | 1 | 新趋势 | 1 |
地理学 | 7 | 大城市 | 1 | 空间 | 1 | 权衡模型 | 1 | 新文化地理学 | 1 |
地缘政治 | 5 | 大卫·哈维 | 1 | 空间规划 | 1 | 全球化 | 1 | 形成机理 | 1 |
低碳城市 | 4 | 代际差异 | 1 | 空间相互作用 | 1 | 全球治理 | 1 | 雄安新区 | 1 |
旅游地理学 | 4 | 代际转向 | 1 | 空间与地方实践 | 1 | 人本化空间 | 1 | 修正耕地压力指数 | 1 |
人地关系 | 4 | 地方创新 | 1 | 跨学科 | 1 | 人才迁入 | 1 | 学科特征 | 1 |
生态系统 | 4 | 地方性 | 1 | 困境突破 | 1 | 人工地貌 | 1 | 学科体系 | 1 |
研究进展 | 4 | 地理学发展视角 | 1 | 理论创新 | 1 | 生态安全格局 | 1 | 学科转型 | 1 |
“一带一路” | 4 | 地理研究 | 1 | 理论反思 | 1 | 生态城市 | 1 | 学术创新 | 1 |
地缘战略 | 3 | 地球表层系统 | 1 | 理论模式 | 1 | 生态廊道 | 1 | 学术争鸣 | 1 |
空间生产 | 3 | 地缘经济 | 1 | 理论透视 | 1 | 生态源地 | 1 | 研究方法 | 1 |
乡愁 | 3 | 多规分立 | 1 | 历史流域 | 1 | 生态资产 | 1 | 研究特征 | 1 |
人文地理学 | 3 | 多规融合 | 1 | 粮食安全 | 1 | 实践 | 1 | 研究问题 | 1 |
演变 | 3 | 俄罗斯 | 1 | 粮食产量 | 1 | 世界资源地理 | 1 | 要素—制度—关系 | 1 |
城市群 | 2 | 发展战略导向 | 1 | 流动性 | 1 | 双核视角 | 1 | 宜居城市 | 1 |
大数据 | 2 | 反思 | 1 | 流域视角 | 1 | 态势判断 | 1 | 宜居视角 | 1 |
地缘格局 | 2 | 方便性 | 1 | 旅游地域系统 | 1 | 特色旅游小镇 | 1 | 宜居性 | 1 |
发展问题 | 2 | 风险 | 1 | 绿洲城镇化 | 1 | 挑战 | 1 | 宜人性 | 1 |
胡焕庸线 | 2 | 复杂系统 | 1 | 美国 | 1 | 同期群效应 | 1 | 易经 | 1 |
机遇 | 2 | 改革建议 | 1 | 模式趋同 | 1 | 土地利用转型 | 1 | 阴阳 | 1 |
空间格局 | 2 | 高铁网络时代 | 1 | 模型 | 1 | 土地资源管理 | 1 | 涌现 | 1 |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 2 | 规划 | 1 | 内涵与外延 | 1 | 危机 | 1 | 原真性 | 1 |
人口布局 | 2 | 国家级新区 | 1 | 能源合作 | 1 | 文化 | 1 | 增长溢出 | 1 |
研究框架 | 2 | 国家战略 | 1 | 诺瑟姆曲线 | 1 | 文化的社会建构 | 1 | 长江经济带 | 1 |
长三角 | 2 | 互馈机制 | 1 | 欧亚大陆 | 1 | 文化根植 | 1 | 政策制度创新 | 1 |
自然灾害 | 2 | 话题多样性 | 1 | 气候变化 | 1 | 文化基因 | 1 | 知识溢出 | 1 |
“超有机体”理论 | 1 | 混合空间结构 | 1 | 迁移转型 | 1 | 文化景观 | 1 | 指标体系 | 1 |
安全性 | 1 | 混合制度模式 | 1 | 区位选择 | 1 | 吸引盆模型 | 1 | 中亚 | 1 |
笔谈 | 1 | 集聚态势 | 1 |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 | 1 | 乡村旅游 | 1 | 转型期 | 1 |
边疆旅游 | 1 | 集聚阴影 | 1 | 区域规律 | 1 | 乡建模式 | 1 | 资本 | 1 |
边境旅游 | 1 | 建设支撑条件 | 1 | 区域经济 | 1 | 小城市 | 1 | 综合评估 | 1 |
差序错位 | 1 | 京津冀 | 1 | 区域一体化 | 1 | 协同 | 1 | 阻力面 | 1 |
新窗口打开
3.2 研究关注度分析
从49篇论文中165个关键词来看,在“地理学”大类中,主要以经济地理、政治地理、旅游地理为主;在城市研究领域,对城市化、低碳城市、城市群的关注较多;在空间研究中,对空间生产、空间格局的关注度较高,其次是空间规划、空间相互作用等;在政治领域,关注较多的是地缘政治、地缘战略、地缘格局;在生态(环境)领域,主要关注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生态城市等;在旅游领域,主要体现在对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创新研究方面。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理学中一些传统的学术问题始终受到专家****的高度关注,如城市化、地缘政治、人地关系、生态系统等;同时,地理学中的一些新命题、新趋势逐渐进入到地理****的研究视野中,如对低碳城市、“一带一路”、乡愁、大数据、高铁网络时代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4 “观点与争鸣”栏目论文的影响力较高
《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论文的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均高于普通论文的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地理研究》的学术水平和期刊的影响因子。此外,有3篇论文被权威媒体报道或转载,10篇论文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简称人大《复印资料》),4篇论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充分说明“观点与争鸣”栏目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另外也突出了打造品牌栏目和特色栏目、走差异化办刊道路对于提升期刊质量及知名度的重要性,同时也对编辑部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肯定。4.1 论文下载与被引频次上升
学术论文的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可以较好地反映论文的学术质量,亦可以反映期刊的办刊质量,是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量化指标[4]。利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对“观点与争鸣”栏目所载49篇文献的被下载与引用情况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7年8月31日),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在不到3年的时间,49篇论文的总被下载频次为86829次,篇均被下载1772次,篇最高下载频次为19904次。有35篇论文被引用,总被引用频次为565次(由于论文被引用具有时间滞后性,所以2017年刊发的论文未进行引用统计),篇均被引用14.5次,篇最高被引用75次。分年度对比看,2015年“观点与争鸣”栏目所载21篇论文的单篇平均下载量(3136次)是其他论文单篇平均下载量(780次)的4倍,单篇平均被引量(23.6次)是其他论文单篇平均被引量(7.2次)的3.3倍;2016年所载18篇论文的单篇平均下载量(921次)是其他论文单篇平均下载量(468次)的2.0倍,单篇平均被引量(3.9次)是其他论文单篇平均被引量(1.8次)的2.2倍。Tab. 2
表2
表2论文被下载与引用频次统计
Tab. 2Statistics of download and cited frequencies
学术论文 (篇/年) | 被引数量 (篇) | 被引用量/篇均 引用量(次) | 篇最高被 引用量(次) | 被下载量/篇均 下载量(次) | 篇最高被 下载量(次) |
---|---|---|---|---|---|
21/2015 | 21 | 495/23.6 | 75 | 65846/3136 | 19904 |
18/2016 | 14 | 70/3.9 | 12 | 16580/921 | 2132 |
10/2017 | - | - | - | 4403/440 | 959 |
合计 | 35 | 565/14.5 | 86829/1772 |
新窗口打开
由表3可以看出,下载次数在1000次以上的论文有23篇,500~1000次的论文有16篇,500次以下的有10篇;在下载排名前10的论文中,每篇论文的下载频次均在2000次以上,篇均下载频次5226次。尤其是杜德斌在2015年第6期发表的《“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和黄震方在2015年第8期发表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下载频次分别达到19904次和11293次。
Tab. 3
表3
表349篇论文被下载与引用频次统计
Tab. 3Download and cited frequencies statistics of 49 papers
下载 排名 | 论文 题目 | 第一 作者 | 发表时间 (年, 卷期) | 下载 频次 | 被引频次/排序 |
---|---|---|---|---|---|
1 | “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 | 杜德斌 | 2015, 34(6) | 19904 | 75/1 |
2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 | 黄震方 | 2015, 34(8) | 11293 | 67/2 |
3 |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刘沛林 | 2015, 34(7) | 3257 | 29/6 |
4 |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 龙花楼 | 2015, 34(9) | 2997 | 50/3 |
5 | 城市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科学问题 | 陈明星 | 2015, 34(4) | 2799 | 39/5 |
6 | 基于人地关系的旅游地理学理论透视与学术创新 | 黄震方 | 2015, 34(1) | 2708 | 16/12 |
7 | 能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际能源合作模式 | 杨宇 | 2015, 34(2) | 2563 | 25/7 |
8 | 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 | 吴志峰 | 2015, 34(12) | 2453 | 9/17 |
9 | 基于城市群的国家级新区区位选择 | 彭建 | 2015, 34(1) | 2157 | 23/8 |
10 | 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框架 | 张文忠 | 2016, 35(2) | 2132 | 12/14 |
11 | “大数据”热潮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 甄 峰 | 2015, 34(5) | 1923 | 21/9 |
12 | 论中国“多规”分立及其演化与融合问题 | 顾朝林 | 2015, 34(4) | 1865 | 46/4 |
13 | 新文化地理学的理论统一性与话题多样性 | 钱俊希 | 2015, 34(3) | 1756 | 10/16 |
14 |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机理及其科学问题 | 关兴良 | 2016, 35(2) | 1682 | 6/18 |
15 | 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 | 陆大道 | 2016, 35(5) | 1641 | 6/18 |
16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同演化——以中国16种 典型模式为例 | 曾刚 | 2015, 34(11) | 1553 | 5/19 |
17 | 寄托乡愁的中国乡建模式解析与路径探索 | 叶强 | 2015, 34(7) | 1547 | 19/11 |
18 | 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 | 杜德斌 | 2015, 34(2) | 1525 | 20/10 |
19 | 长江三角洲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与态势的判断 | 陈雯 | 2015, 34(3) | 1362 | 13/13 |
20 | 地缘政治演变驱动力变化与地缘政治学研究新趋势 | 王礼茂 | 2016, 35(1) | 1334 | 4/20 |
21 | 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研究进展:内涵、框架与挑战 | 侯鹏 | 2015, 34(10) | 1245 | 13/13 |
22 | 基于易经阴阳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 | 周晓芳 | 2015, 34(2) | 1096 | 3/21 |
23 | 高铁网络化时代旅游地理学研究新命题审视 | 汪德根 | 2016, 35(3) | 1033 | 11/15 |
24 | 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 | 汪芳 | 2017, 36(1) | 959 | - |
25 | 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 | 孙九霞 | 2016, 35(10) | 944 | 3/21 |
26 |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方法、模型与研究框架 | 戴尔阜 | 2016, 35(6) | 941 | 11/15 |
27 | 新型城镇化能否突破“胡焕庸线”——兼论“胡焕庸线” 的地理学内涵 | 王开泳 | 2016, 35(5) | 916 | 5/19 |
28 |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跨国、跨界、跨代”知识行动 | 蔡运龙 | 2016, 35(7) | 905 | 2/22 |
29 | 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现状、问题及对策 | 方创琳 | 2016, 35(9) | 857 | 3/21 |
30 | 城市舒适性: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估的新视角及实证研判 | 温婷 | 2016, 35(2) | 779 | 1/23 |
31 | 大城市有利于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吗?——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 证据 | 孙斌栋 | 2016, 35(9) | 766 | 0 |
32 |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规划与实践反思 | 蔡运龙 | 2016, 35(8) | 737 | 2/22 |
33 | 中国模式:转型期混合制度“生产”了城市混合空间结构 | 杨永春 | 2015, 34(11) | 637 | 4/20 |
34 | 聚焦旅游视域下的中国边疆研究 | 李燕琴 | 2015, 34(3) | 623 | 5/19 |
35 | 大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战略演化——以美国为例 | 宋涛 | 2017, 36(2) | 604 | - |
36 | 未来十年中国地缘政治学重点研究方向 | 胡志丁 | 2017, 36(2) | 587 | - |
37 | 地理学发展视角下的历史流域研究 | 王尚义 | 2015, 34(1) | 583 | 3/21 |
38 |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绿洲城镇化演进理论探讨 | 刘海猛 | 2016, 35(2) | 574 | 3/21 |
下载 排名 | 论文 题目 | 第一 作者 | 发表时间 (年,卷期) | 下载 频次 | 被引频次/排序 |
39 |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 | 彭建 | 2017, 36(3) | 561 | - |
40 | 雄安新区:地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孟广文 | 2017, 36(6) | 495 | - |
41 |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在他乡与故乡之间 | 保继刚 | 2017, 36(5) | 485 | - |
42 | 世界资源地理研究:中国资源地理学的现状、缺失与机遇 | 黄贤金 | 2016, 35(4) | 475 | 0 |
43 | 谁来养活中国:耕地压力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及解释 | 罗翔 | 2016, 35(12) | 440 | 0 |
44 | 新时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大新思路 | 陆玉麒 | 2017, 36(4) | 363 | - |
45 | 中国新愿景下的文化与空间有机融合的地理途径与机遇 | 蔡建明 | 2016, 35(11) | 284 | 1/23 |
46 | 中国旅游地理学学术实践的代际差异与学科转型 | 翁时秀 | 2017, 36(5) | 167 | - |
47 | 人工地貌学学科体系框架构建初探 | 李加林 | 2016, 35(12) | 140 | 0 |
48 | “一带一路”——全球治理模式的新探索 | 杜德斌 | 2017, 36(7) | 117 | - |
49 | 透视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划研究 | 史培军 | 2017, 36(8) | 65 | - |
新窗口打开
在论文被引用方面,被引50次以上的论文有3篇,30~50次的有3篇,20~30次的有4篇,20次以下的有25篇;在被引前10名的论文中,论文的被引频次均在20次以上,篇均被引39.5次,其中杜德斌的《“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黄震方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龙花楼的《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3篇论文,分别被引75次、67次和50次。另外,从表3中也可以看出,高下载论文和高被引论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4.2 论文被媒体报道与杂志转载
学术论文被媒体报道或被权威杂志收录,表明学术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够促进学科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扩大论文与期刊的影响力,提升作者和期刊的知名度[5]。截至2017年8月31日,“观点与争鸣”栏目刊发的论文,有2篇论文被权威媒体报道,1篇论文被国内权威杂志——《新华文摘》收录。2016年6月16日,新华网以“科学研究表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将长期存在”为题[6],报道了《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一文的内容[7],随后该报道迅速被央视网、凤凰网等权威网站全文转载。2015年7月21日《中国科学报》第4版以“呼吁加强新型城镇化科学研究”为题报道了陈明星发表的《城市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科学问题》一文的内容[8]。《新华文摘》于2015年第18期全文转载了刘沛林发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9],并上了当期封面要目,高度肯定该文[10]。
4.3 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人大《复印资料》是国内影响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资源库。目前,已有10篇“观点与争鸣”栏目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表4),表明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11]。其中,2015年收录了《论中国“多规”分立及其演化与融合问题》等4篇论文[12-15]。2016年收录了《高铁网络化时代旅游地理学研究新命题审视》等5篇[16-20]。2017年刚发表的《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21]也被收录。Tab. 4
表4
表410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Tab. 410 papers collected by periodical literatures reprinted by China People's University
序号 | 论文题目 | 第一作者 | 发表时间(年,卷期) |
---|---|---|---|
1 | 论中国“多规”分立及其演化与融合问题 | 顾朝林 | 2015, 34(4) |
2 | “大数据”热潮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 甄峰 | 2015, 34(5) |
3 |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 龙花楼 | 2015, 34(9) |
4 | 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研究进展:内涵、框架与挑战 | 侯鹏 | 2015, 34(10) |
5 | 高铁网络化时代旅游地理学研究新命题审视 | 汪德根 | 2016, 35(3) |
6 | 新型城镇化能否突破“胡焕庸线”——兼论“胡焕庸线”的地理学内涵 | 王开泳 | 2016, 35(5) |
7 |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跨国、跨界、跨代”知识行动 | 蔡运龙 | 2016, 35(7) |
8 | 大城市有利于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吗?——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证据 | 孙斌栋 | 2016, 35(9) |
9 | 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 | 孙九霞 | 2016, 35(10) |
10 | 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 | 汪芳 | 2017, 36(1) |
新窗口打开
4.4 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2015-2016年,共有4篇论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图4、表5)。“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简称F5000)”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推出,旨在更好地展示与宣传中国的优秀科技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中国的优秀论文走向国际学术界[22]。目前,F5000已经得到一些媒体的报道及一些科研单位的认可。论文入选F5000,可以更好地展示中国地理学的科研成果,提升作者和《地理研究》的影响力。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2015年《地理研究》2篇论文入选F5000的证书
-->Fig. 4Certificates of F5000 of two papers collected by Geographical Research in 2015
-->
Tab. 5
表5
表52016年2篇入选F5000
Tab. 5Two papers selected as F5000 papers
序号 | 论文题目 | 第一作者 | 发表卷期 |
---|---|---|---|
1 | 高铁网络化时代旅游地理学研究 新命题审视[16] | 汪德根 | 2016, 35(3) |
2 | 中国新愿景下的文化与空间有机 融合的地理途径与机遇[23] | 蔡建明 | 2016, 35(11) |
新窗口打开
5 结论与讨论
(1)论文观点鲜明、学术质量高,可反映国内地理学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观点与争鸣”栏目推出的49篇论文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被大量的下载和引用,远远高于同期其他论文的下载和引用次数,充分说明论文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创新性、学术性和时代性。(2)论文内容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上主要以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综合为主。从49篇论文的165个关键词中,可以发现栏目所载文献对经济地理、政治地理、旅游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关注度较高。
(3)论文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较明显,影响力较高。高引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的原创性和学术影响力,高下载则更多地反映论文的社会实用性和应用性。49篇论文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高的下载率,说明这些论文中涉及的理论、方法,提出的建议、政策、措施等受到社会、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部分论文被国内权威媒体、杂志等报道或全文转载,表明论文的影响力较高。
(4)打造品牌栏目和特色栏目,吸引优秀论文,是提高期刊办刊质量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高质量论文是期刊发展的源动力,打造特色栏目是避免期刊发展同质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充分说明,《地理研究》推出的“观点与争鸣”栏目,采用笔谈、共同创意与创作等多种途径凝练的高水平论文不仅大大提高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知名度,而且对地理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 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对1982-2014年《地理研究》的载文情况进行了总体回顾和客观评价,主要内容包括33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年际变化、第一作者及核心作者群、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各类资金资助情况、论文关键词及被引用情况等几个方面。研究表明:1《地理研究》的载文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地理研究》拥有庞大的作者数量,但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的核心作者占第一作者的9.5%;3第一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在区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4国家级基金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项目资助类型;5在热点内容、区域(尺度)和方法等方面体现了学科特点;6《地理研究》在地理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客观地展示了《地理研究》33年来的办刊历程及学术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地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可为《地理研究》今后发展以及中国地理学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 , 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对1982-2014年《地理研究》的载文情况进行了总体回顾和客观评价,主要内容包括33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年际变化、第一作者及核心作者群、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各类资金资助情况、论文关键词及被引用情况等几个方面。研究表明:1《地理研究》的载文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地理研究》拥有庞大的作者数量,但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的核心作者占第一作者的9.5%;3第一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在区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4国家级基金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项目资助类型;5在热点内容、区域(尺度)和方法等方面体现了学科特点;6《地理研究》在地理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客观地展示了《地理研究》33年来的办刊历程及学术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地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可为《地理研究》今后发展以及中国地理学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
[2] | . , 【目的】系统介绍中文科技期刊如何结合微信来打造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栏目,为其他中文科技期刊打造特色栏目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地理学的三大权威中文科技期刊之一——《地理研究》的“观点与争鸣”栏目为例,介绍《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创立的背景、特色栏目的建设途径及取得的成绩。【结果】《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取得了高下载、高阅读、影响力广等好成绩,引起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对进一步增强期刊的总体水平与提高期刊竞争力及影响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优质的论文、特色的品牌栏目与微信等新媒体是突出刊物特色、增强期刊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效方法,对于促进中文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 【目的】系统介绍中文科技期刊如何结合微信来打造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栏目,为其他中文科技期刊打造特色栏目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地理学的三大权威中文科技期刊之一——《地理研究》的“观点与争鸣”栏目为例,介绍《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创立的背景、特色栏目的建设途径及取得的成绩。【结果】《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取得了高下载、高阅读、影响力广等好成绩,引起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对进一步增强期刊的总体水平与提高期刊竞争力及影响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优质的论文、特色的品牌栏目与微信等新媒体是突出刊物特色、增强期刊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效方法,对于促进中文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3] | . , 本文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对1987至2014年来CNKI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可用于研究分析的1796篇论文按照发表时间、基金资助情况、高频关键词出现次数、作者出现频率、发文机构分布、论文被引频次以及论文下载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了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关系图,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概括28年间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存在的局限和未来应加强研究的方向. . , 本文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对1987至2014年来CNKI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可用于研究分析的1796篇论文按照发表时间、基金资助情况、高频关键词出现次数、作者出现频率、发文机构分布、论文被引频次以及论文下载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了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关系图,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概括28年间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存在的局限和未来应加强研究的方向. |
[4] | . , . , |
[5] | . , 介绍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制度的缘起,以及近两年来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认为见面会制度构建了学术期刊发表的最新科研成果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机制。实现了学术期刊、论文作者、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多方共赢,同时指出了见面会制度目前存在的不足:简要介绍了国外科研成果发布的“限时禁发”制度以及相应的惩戒措施;提出了改进和完善见面会制度的具体建议。 . , 介绍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制度的缘起,以及近两年来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认为见面会制度构建了学术期刊发表的最新科研成果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机制。实现了学术期刊、论文作者、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多方共赢,同时指出了见面会制度目前存在的不足:简要介绍了国外科研成果发布的“限时禁发”制度以及相应的惩戒措施;提出了改进和完善见面会制度的具体建议。 |
[6] | |
[7] | . , . , |
[8] | . , 2014年国家印发了"新型城镇化规划",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入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型期,并将新型城市化作为国家未来相当长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为城市化领域研究提供了重大机遇。国际上,城市化的基础理论和内容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丰富,研究阶段持续深化,领域持续扩展,研究方法手段持续改善和进步。国内城市化研究起步晚、进展快,在中国特色城市化合理进程的科学认知与思辨等诸多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展望未来,提出了城市化领域的5个科学问题及其子问题:城市化的跨学科特性与成立城市化学科,城市化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城市化的区域特性以及与城乡统筹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格局研究,大数据支持下城市化和智慧城市的系统集成与模拟平台研究。 . , 2014年国家印发了"新型城镇化规划",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入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型期,并将新型城市化作为国家未来相当长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为城市化领域研究提供了重大机遇。国际上,城市化的基础理论和内容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丰富,研究阶段持续深化,领域持续扩展,研究方法手段持续改善和进步。国内城市化研究起步晚、进展快,在中国特色城市化合理进程的科学认知与思辨等诸多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展望未来,提出了城市化领域的5个科学问题及其子问题:城市化的跨学科特性与成立城市化学科,城市化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城市化的区域特性以及与城乡统筹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格局研究,大数据支持下城市化和智慧城市的系统集成与模拟平台研究。 |
[9] | . , . , |
[10] | . , 随着《新华文摘》刊龄的延续和信息量的累积,其社会评价功能日益彰显。发掘该刊文献计量学角度的五个方面的价值,目的在于引起对该刊非阅读功能的关注。 . , 随着《新华文摘》刊龄的延续和信息量的累积,其社会评价功能日益彰显。发掘该刊文献计量学角度的五个方面的价值,目的在于引起对该刊非阅读功能的关注。 |
[11] | . , 文章在简要回顾、总结《复印报 刊资料》专题系列期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形成的学术评价功能,然后对其学术评价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与拓展,分别从 定量方法运用、用户参与学术评价机制的建立、网络环境下期刊数据库系统的增值服务等三个方面给予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 , 文章在简要回顾、总结《复印报 刊资料》专题系列期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形成的学术评价功能,然后对其学术评价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与拓展,分别从 定量方法运用、用户参与学术评价机制的建立、网络环境下期刊数据库系统的增值服务等三个方面给予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
[12] | . , 系统研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类空间”规划“多规”分立及其演化过程,肯定了各项规划的历史地位和发挥的专业智慧作用,但由于中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这些规划的目标、规划理论、编制方法和实施途径的趋同化明显,导致了规划内容交叉冲突、实施和协调难度大和规划失效现象.规划界和地方政府开始推行“多规合一”实践,但存在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规划法规依据不一、规划期限和发展目标差异以及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不同,难以达到协调和协同的目的.根据中国国情和面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建立基于“多规融合”的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制度框架,实现“一级政府、一本规划”和“一本规划干到底”. . , 系统研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类空间”规划“多规”分立及其演化过程,肯定了各项规划的历史地位和发挥的专业智慧作用,但由于中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这些规划的目标、规划理论、编制方法和实施途径的趋同化明显,导致了规划内容交叉冲突、实施和协调难度大和规划失效现象.规划界和地方政府开始推行“多规合一”实践,但存在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规划法规依据不一、规划期限和发展目标差异以及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不同,难以达到协调和协同的目的.根据中国国情和面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建立基于“多规融合”的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制度框架,实现“一级政府、一本规划”和“一本规划干到底”. |
[13] | . ,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定位应用程序的普及,带有地理空间信息的数据成为"大数据"中的重要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契合了人文地理学"计量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发展规律,以及人文地理学人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人文地理****也面临着数据决定论、数据分析方法准备不足以及数据自身缺陷所带来的危机与挑战。在"大数据"热潮下,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大数据"还是"小数据"的研究,都应当给予同样的重视,数据规模与数据的采集、分析和阐述并无很大的关联。并且,还需要警惕由于数据垄断可能带来研究的"数字鸿沟",并呼吁人文地理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与内容等方面与其他学科进行更多的跨学科合作。 . ,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定位应用程序的普及,带有地理空间信息的数据成为"大数据"中的重要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契合了人文地理学"计量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发展规律,以及人文地理学人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人文地理****也面临着数据决定论、数据分析方法准备不足以及数据自身缺陷所带来的危机与挑战。在"大数据"热潮下,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大数据"还是"小数据"的研究,都应当给予同样的重视,数据规模与数据的采集、分析和阐述并无很大的关联。并且,还需要警惕由于数据垄断可能带来研究的"数字鸿沟",并呼吁人文地理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与内容等方面与其他学科进行更多的跨学科合作。 |
[14] | . , 自21世纪初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国家行政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拓展深化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阐述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进而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指出:决策部门应根据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充分考虑目标区域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以增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在探讨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基础上,强调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变化应当成为今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通过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来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及制度,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 , 自21世纪初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国家行政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拓展深化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阐述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进而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指出:决策部门应根据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充分考虑目标区域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以增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在探讨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基础上,强调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变化应当成为今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通过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来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及制度,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
[15] | . ,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客观准确地评估生态系统状况,不仅是生态系统生态学所面临的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生态系统综合管理问题。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估生态系统现状、变化和趋势,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成为关系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命题之一。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主要成果,从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概念和内涵、框架模式和主要内容、发展趋势和挑战等三个方面,梳理和分析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研究进展。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角度和社会与生态系统的互动过程,综述了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资产等概念和内涵,讨论和梳理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相关国际组织和政府实施的全球、区域、国家等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估,分析归纳为"生态压力—政策响应"、"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福祉"、"服务价值—自然益惠"、"综合状况—变化趋势"等四种评估框架模式。但是,面对多元、综合、复杂、开放的生态系统,基于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交互关系的评估框架及相关理论研究、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指标和方法体系构建、观测技术方法集成和数据同化、时空尺度选择和确定的协同等科学问题,将会成为今后生态系统综合评估发展趋势和挑战。 . ,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客观准确地评估生态系统状况,不仅是生态系统生态学所面临的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生态系统综合管理问题。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估生态系统现状、变化和趋势,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成为关系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命题之一。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主要成果,从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概念和内涵、框架模式和主要内容、发展趋势和挑战等三个方面,梳理和分析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研究进展。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角度和社会与生态系统的互动过程,综述了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资产等概念和内涵,讨论和梳理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相关国际组织和政府实施的全球、区域、国家等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估,分析归纳为"生态压力—政策响应"、"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福祉"、"服务价值—自然益惠"、"综合状况—变化趋势"等四种评估框架模式。但是,面对多元、综合、复杂、开放的生态系统,基于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交互关系的评估框架及相关理论研究、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指标和方法体系构建、观测技术方法集成和数据同化、时空尺度选择和确定的协同等科学问题,将会成为今后生态系统综合评估发展趋势和挑战。 |
[16] | . , 交通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伴随中国进入高铁网络时代,高铁"时空压缩"效应对区域交通可达性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引致"哑铃型"旅游系统或旅游"人地关系"体系中一系列区域旅游要素产生"多米诺"效应,尤其是高铁对旅游空间行为、旅游市场需求和客源结构、旅游资源吸引力格局、与其他交通系统竞合、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空间格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更加凸显,由此催生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20个新命题。梳理这些新命题既能为系统性开展高铁旅游研究提供思想启示,又有利于推动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 , 交通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伴随中国进入高铁网络时代,高铁"时空压缩"效应对区域交通可达性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引致"哑铃型"旅游系统或旅游"人地关系"体系中一系列区域旅游要素产生"多米诺"效应,尤其是高铁对旅游空间行为、旅游市场需求和客源结构、旅游资源吸引力格局、与其他交通系统竞合、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空间格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更加凸显,由此催生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20个新命题。梳理这些新命题既能为系统性开展高铁旅游研究提供思想启示,又有利于推动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
[17] | . , . , |
[18] | . , . , |
[19] | . , 厘清大城市是否有利于小城市经济增长这一问题,对于贯彻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108个小城市为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到大城市的地理距离、行政边界、市场潜能等因素,估计不同等级的大城市对小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临近大城市有助于促进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并未发现存在集聚阴影效应的直接证据;空间相互作用的方向更多体现为高等级城市对低等级城市的影响,来自副省级城市的增长溢出最为显著,同层级小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效应相对微弱;城市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行政边界的存在阻碍了空间溢出效应的发挥.最后从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不同规模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全域性释放、破除行政区经济的束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启示. . , 厘清大城市是否有利于小城市经济增长这一问题,对于贯彻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108个小城市为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到大城市的地理距离、行政边界、市场潜能等因素,估计不同等级的大城市对小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临近大城市有助于促进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并未发现存在集聚阴影效应的直接证据;空间相互作用的方向更多体现为高等级城市对低等级城市的影响,来自副省级城市的增长溢出最为显著,同层级小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效应相对微弱;城市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行政边界的存在阻碍了空间溢出效应的发挥.最后从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不同规模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全域性释放、破除行政区经济的束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启示. |
[20] | . , 在全球化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当下,流动获得了内涵和外延的立体化与多面性,各种类型的流动正表征并重塑地方、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如何认识流动、分析流动对理解当前世界多重空间尺度的各类社会文化现象、理解空间及附加其上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流动性是流动实践空前增强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发生在全球与区域的尺度上,也发生在城市内部日常生活与通勤的尺度上。另一方面,流动性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中基本概念的阐释具有革命性的作用,例如地方,认同这些话题都需要从流动性的视角进行重新思考。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刻画流动性的基础尺标,在新流动性范式下,从地方、城市、移民、旅游、身份认同、政策与管制等方面探讨流动性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意义,期于在流动性这一场域进行跨学科的对话,并促使国内学界对流动现象的关注上升为对流动性理论本身的解读。 . , 在全球化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当下,流动获得了内涵和外延的立体化与多面性,各种类型的流动正表征并重塑地方、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如何认识流动、分析流动对理解当前世界多重空间尺度的各类社会文化现象、理解空间及附加其上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流动性是流动实践空前增强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发生在全球与区域的尺度上,也发生在城市内部日常生活与通勤的尺度上。另一方面,流动性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中基本概念的阐释具有革命性的作用,例如地方,认同这些话题都需要从流动性的视角进行重新思考。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刻画流动性的基础尺标,在新流动性范式下,从地方、城市、移民、旅游、身份认同、政策与管制等方面探讨流动性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意义,期于在流动性这一场域进行跨学科的对话,并促使国内学界对流动现象的关注上升为对流动性理论本身的解读。 |
[21] | . ,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为了展现过去的历史,适宜今天的生活,愉悦未来的创造。 . ,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为了展现过去的历史,适宜今天的生活,愉悦未来的创造。 |
[22] | . , 介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展的“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认为在平台的推广、顶尖论文的遴选范围和遴选方法上尚有待改进与完善.建议:加强该平台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将评测结果纳入国内有关教学和科研单位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放眼所有科技期刊,扩大顶尖论文遴选范围;进一步优化顶尖论文遴选办法,注意甄别自引与他引,遴选出真正代表学科发展水平的顶尖论文. . , 介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展的“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认为在平台的推广、顶尖论文的遴选范围和遴选方法上尚有待改进与完善.建议:加强该平台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将评测结果纳入国内有关教学和科研单位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放眼所有科技期刊,扩大顶尖论文遴选范围;进一步优化顶尖论文遴选办法,注意甄别自引与他引,遴选出真正代表学科发展水平的顶尖论文. |
[23] | .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竞争力日益依赖于以科技为支撑的硬实力、以人才为源泉的智创力和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以及能吸引并承载这些关键要素的多尺度创新空间.这些空间既包括有利于产生和激发创新的地方或场所,又包括叠加交织在这些场所中能促发各种思想交流碰撞、各类社会关系构建的文化氛围和生态系统.因此,如何使文化作为一个关键要素根植于空间,进而打造出具有文化品位且能生产新文化的地方,正逐渐成为亟须研究的核心议题和学界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首先基于对中国新愿景的解读和文化本质的辨析,呼唤中国迫切需要形成一种与其大国综合实力相匹配的新文化;之后,基于历史发展透视论述了如何通过文化根植打造新地方,以提升城市和国家的竞争力;最后,本文强调了地理学人应高度关注有关文化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新研究命题,以在这个以人本化为导向,追求舒适宜人性、城市性、流动性、通达性、人文性和安全性的时代,进一步优化创新空间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回应这一召唤,地理学需要扩展其研究视角,在继续关注宏观区域分析的基础上,更加着眼于微观空间/地方打造的研究. .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竞争力日益依赖于以科技为支撑的硬实力、以人才为源泉的智创力和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以及能吸引并承载这些关键要素的多尺度创新空间.这些空间既包括有利于产生和激发创新的地方或场所,又包括叠加交织在这些场所中能促发各种思想交流碰撞、各类社会关系构建的文化氛围和生态系统.因此,如何使文化作为一个关键要素根植于空间,进而打造出具有文化品位且能生产新文化的地方,正逐渐成为亟须研究的核心议题和学界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首先基于对中国新愿景的解读和文化本质的辨析,呼唤中国迫切需要形成一种与其大国综合实力相匹配的新文化;之后,基于历史发展透视论述了如何通过文化根植打造新地方,以提升城市和国家的竞争力;最后,本文强调了地理学人应高度关注有关文化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新研究命题,以在这个以人本化为导向,追求舒适宜人性、城市性、流动性、通达性、人文性和安全性的时代,进一步优化创新空间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回应这一召唤,地理学需要扩展其研究视角,在继续关注宏观区域分析的基础上,更加着眼于微观空间/地方打造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