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ti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ea production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14
XIAOZhi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6-06-8
修回日期:2016-10-19
网络出版日期:2017-01-20
版权声明:2017《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12788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据国际茶叶委员会(ITC)统计,全世界有60个国家生产茶叶。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茶叶生产依靠政策、科技、产业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4年中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61%与42%,位居世界第一[1]。茶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中国南方地区普遍种植茶树。地处亚热带北缘的陕西南部(汉中、安康、商洛、咸阳)、河南南部(信阳、南阳、驻马店)、山东中南部(鲁东南沿海、鲁中南山区、胶东半岛)有良好的微域气候,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区域性主导产业。目前,国内对茶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现状及趋势[2,3]、品牌建设[4]、产业组织架构[5]、科技创新[6]等方面。例如,包建华等运用波特钻石理论分析了安徽茶产业竞争力,提出了安徽茶产业集群式发展思路[7]。陈宗懋分析了中国茶叶质量安全控制面临的新情况,提出茶叶全程清洁化范畴[8];钱杭园等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评定、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认证等方面探讨了浙江省茶产业品牌构建的基本途径[9]。由于中国适宜发展茶叶的区域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科技水平、政策倾斜等方面不尽相同,导致茶叶生产的空间发展水平相对不均衡。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空间分布的重心,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存在差异,产业发展重心常处于变动之中,所以,产业重心变化是研究产业空间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受基础数据的限制,从产业重心视角对全国茶叶生产宏观格局演变研究还较为鲜见。鉴于此,本文以2009-2014年全国茶叶生产数据为基础,从产业重心变化的视角对中国茶叶生产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演变轨迹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茶产业转移战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茶叶网“统计数据库”,本文选取其中的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名优茶①(① 名优茶是指有一定知名度的优质茶,通常都具有独特的外形与色、香、味俱佳的品质。根据评审认可级别的不同,名优茶又分为地方名优茶、省级名优茶和国家级名优茶。)产量、茶叶产值、名优茶产值等5个指标来研究中国茶叶生产的空间演变。中国地图矢量数据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研究区域为中国18个②(②由于台湾省茶叶数据缺失,本文暂未列入分析。)产茶省(市、区),为便于讨论,本文参考国家茶叶区划方 案[10,11],按省级行政边界将中国茶叶产区划分为四大茶区:西南茶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4省市);江南茶区(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江西6省);华南茶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4省区);江北茶区(陇南、陕南、豫南、鲁中南4省的产茶区),如图1所示。本文的重心统计模型由14个产茶省(市、区)及陇南、陕南、豫南、鲁中南4省的产茶区共18个单元构成。甘肃、陕西、河南、山东4省仅部分地区产茶,重心取其茶叶产区的几何中心坐标,其余14省(市、区)重心取省级行政区几何中心地理坐标,海南省重心取海南岛几何中心的经纬度。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中国四大茶区分布示意图
-->Fig. 1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our tea areas in China
-->
2.2 研究方法
几何重心是区域空间的均衡点,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近年来,很多****运用空间重心统计分析法对空间的社会、经济、产业、资源等重心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重心[12,13]、经济重心[14,15]、能源生产与消费重心[16]、制造业重心[17],国土整治项目重心[18]、城市群重心[19]等的动态演变规律。其思路是运用空间重心统计模型,结合GIS技术,计算研究对象的空间重心坐标,再结合地图解释重心的移动轨迹、移动方向与移动距离。(1)空间重心统计模型。计算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通常借助区域内各子区域的某种属性和地理坐标来表达。假设某个大区域由n个子区域构成(如行政区),其中第i个子区域的中心坐标为(Xi, Yi),Mi为该子区域某种属性的数量值(如产值,人口),则地理坐标空间均值(X, Y)就是该大区域某种属性的几何中心(即重心)。其计算公式为[20,21]:
(2)空间重心年际移动距离公式。某属性重心在区域的年际空间区位移动距离测度公式[22]为:
式中:Di-j表示从第j年到第i年重心移动的距离(km);(Xi, Yi)与(Xj, Yj)分别表示第i年和第j年的重心地理坐标;在纬线方向上的单位经度长度是变化的,但由于重心移动的距离往往不是特别大,本文对此忽略,R取常数111.13,表示地表球面经纬度坐标转化为平面距离的系数。
3 中国茶叶生产空间分布差异
3.1 茶园面积区域差异
茶园面积直接决定着茶叶生产供给规模,其生产布局变化直观反映了中国茶叶生产转移的空间拓展进程。中国茶园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图2)。从省区尺度上看,2009年,茶园面积超过20万hm2的有云南与湖北两省。到2014年,随着四川、贵州两省茶园面积的迅速扩张,西南茶区已经成为中国茶园面积最集中地区,其在全国占比达43%;江北茶区的陕西、河南二省的茶园面积呈持续稳步扩张;甘肃东南部产茶区及海南省茶园面积增长较为缓慢。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2009年、2014年中国茶园面积区域差异
-->Fig. 2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ea plantation area in China between 2009 and 2014
-->
2009-2014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扩张迅速,由2009年的185万hm2增长到2014年的274万hm2,涨幅达48%。这一时期的茶园扩张动力来自于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及政策的强力支持,例如农业部在2009年发布《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河南省在2011年出台《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陕西省在2013年出台《陕西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这些政策性保障措施促进了茶区茶园面积扩张及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3.2 茶叶产量区域差异
在省区尺度上,2009年,中国茶叶产量达18万t以上只有福建、云南两省。到2014年,突破18万t的省新增4个,分别是西南茶区的四川与贵州、江南茶区的湖北与浙江(图3)。从区域尺度看,西南茶区茶叶产量占全国比例增加了8%,江南茶区下降了6%。西南、江南、华南、江北四大茶区的茶叶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由2009年的30%、39%、26%与5%转变为2014年的38%、33%、23%及6%。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2009-2014年中国茶叶产量区域差异
-->Fig. 3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ea yield of China between 2009 and 2014
-->
从名优茶产量的空间格局来看(图4),西南茶区名优茶产量占全国比例增加了9%,其份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云南、四川与贵州名优茶产量的显著增长。西南、江南、华南、江北四大茶区的名优茶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由2009年的35%、33%、25%、7%转变为2014年的44%、23%、24%及8%。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2009-2014年中国名优茶产量区域差异
-->Fig. 4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well-known tea yield of China between 2009 and 2014
-->
2009-2014年,中国茶叶产量由2009年的136万t增长到2014年的216万t,名优茶产量由2009年的56万t增长到2014年的90万t,二者均增长了1.6倍。中国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的增长可归结为三个原因:一是得益于茶区产品结构的优化及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的逐步提高。到2014年,中国无性系生态茶园面积比例达到53.5%,有机茶园面积比例达6.2%。二是茶区的机械化迅速普及。据统计,产茶大省的茶园修剪、耕作、采摘机械化达80%以上,市级以上的茶叶龙头企业均有连续化生产线,小型茶叶企业及茶农也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三是规模化经营与标准化生产。农业部出台了一系列创建标准茶园的扶持政策,各省茶叶主产区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要求,不断提高茶叶种植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在近年来茶园面积增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的茶叶产量及名优茶产量仍保持持续增产。
3.3 茶叶产值区域差异
2009年,中国大陆茶叶产值在70亿元以上的有福建、云南、浙江三省,到2014年,新增四川、贵州、湖北、安徽、陕西、河南等6个省份(图5)。从所占全国份额来看,江北茶区茶叶产值占全国比例增加了6%,江南茶区下降了6%,西南、江南、华南、江北四大茶区的茶叶产值占全国比例分别由2009年的30%、40%、20%、10%转变为2014年的31%、34%、19%及16%。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2009年、2014年中国茶叶产值区域差异
-->Fig. 5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tea production value of in China between 2009 and 2014
-->
从名优茶产值的空间格局来看(图6),名优茶产值相对高值区由东部的福建、浙江两省向西扩展到湖北、云南、四川、贵州四省。四大茶区名优茶产值占全国份额分别由2009年的26%、43%、21%、10%转变为2014年的29%、36%、17%、19%,其中,江北茶区份额增加了9%。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2009年、2014年中国名优茶产值区域差异
-->Fig. 6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well-known tea production value in China between 2009 and 2014
-->
中国茶叶产值由2009年的53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349亿元,增幅达152%。名优茶产值由2009年的36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879亿元,增幅达144%。茶叶产值及名优茶产值的增长一方面来自于中国茶产业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来自于茶产品多元化开发力度的加大。据统计,中国目前茶农已超过8000万,另外还有至少5000万以上从业人员从事茶叶销售、茶馆服务等第三产业工作,除传统绿茶生产外,多个产茶大省还开发了红茶、黑茶、茶多酚及超微茶粉等产品。加上茶品牌的经营与管理,中国茶叶大省的品牌茶对产值的贡献率占近4成。
4 中国茶叶生产重心变化分析
基于2009年以来的中国茶叶生产基础数据,利用式(1)、式(2)计算出其重心及其移动距离(表1~表3),并通过ArcGIS 10.2软件制图得到中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名优茶产量、茶叶产值及名优茶产值重心转移路径(图7、图8)。Tab. 1
表1
表12009-2014年中国茶园面积重心转移距离
Tab. 1Moving distance of the tea plantation gravity center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14
年份 | 茶园面积空间位置 | 移动距离(km) | |
---|---|---|---|
东经 | 北纬 | ||
2009 | 110°23'41.11" | 28°28'17.35" | - |
2010 | 110°18'47.02" | 28°33'16.06" | 12.94 |
2011 | 110°12'31.66" | 28°31'3.61" | 12.29 |
2012 | 110°7'37.44" | 28°32'30.53" | 9.47 |
2013 | 110°5'46.48" | 28°33'47.12" | 4.16 |
2014 | 110°2'51.14" | 28°36'27.71" | 7.34 |
新窗口打开
Tab. 2
表2
表22009-2014年中国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重心转移距离
Tab. 2Moving distance of the tea yield and the well-known tea yield gravity centers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14
年份 | 茶叶产量空间位置 | 移动距离 (km) | 名优茶产量空间位置 | 移动距离 (km) | ||
---|---|---|---|---|---|---|
东经 | 北纬 | 东经 | 北纬 | |||
2009 | 111°55'59.02" | 28°11'46.22" | - | 111°20'59.17" | 28°17'2.83" | - |
2010 | 111°42'33.98" | 28°12'22.46" | 24.87 | 110°58'49.12" | 28°15'14.00" | 41.19 |
2011 | 111°30'56.92" | 28°7'8.97" | 23.59 | 110°41'25.44" | 28°4'18.95" | 38.03 |
2012 | 111°14'29.40" | 28°8'43.35" | 30.62 | 110°24'3.60" | 28°2'44.91" | 32.29 |
2013 | 110°56'11.62" | 28°7'15.63" | 33.99 | 110°16'44.51" | 28°3'49.50" | 13.70 |
2014 | 110°46'44.04" | 27°59'55.44" | 22.17 | 110°0'40.03" | 27°59'6.36" | 31.02 |
新窗口打开
Tab. 3
表3
表32009-2014年中国茶叶产值与名优茶产值重心转移距离
Tab. 3Moving distance of the tea production value and the well-known tea production value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14
年份 | 茶叶产值空间位置 | 移动距离 (km) | 名优茶产值空间位置 | 移动距离 (km) | ||
---|---|---|---|---|---|---|
东经 | 北纬 | 东经 | 北纬 | |||
2009 | 111°54'29.02" | 28°34'0.40" | - | 112°58'40.94" | 28°44'37.13" | - |
2010 | 112°2'32.50" | 28°45'18.41" | 25.70 | 113°5'37.57" | 28°59'58.10" | 31.20 |
2011 | 111°44'34.48" | 28°43'1.50" | 33.54 | 112°37'39.86" | 28°59'8.17" | 51.80 |
2012 | 112°26'12.01" | 29°4'27.22" | 86.70 | 112°4'52.00" | 29°3'17.29" | 61.22 |
2013 | 112°18'31.14" | 29°1'33.75" | 15.20 | 112°24'54.79" | 29°8'6.92" | 38.18 |
2014 | 111°56'11.11" | 28°55'32.62" | 42.84 | 112°17'5.21" | 29°16'34.33" | 21.34 |
新窗口打开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72009-2014年中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重心转移路径
-->Fig. 7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tea garden area, output of normal tea and well-known teagravity centers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14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82009-2014年中国茶叶产值与名优茶产值重心转移路径
-->Fig. 8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tea production value and the well-known tea production valuegravity centers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14
-->
4.1 茶园面积重心转移
2009-2014年,全国茶园面积重心落在基准点东北侧,位于110°2'E~110°23'E,28°28'N~28°36'N之间。2009年,茶园面积重心在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到2014年,重心位于吉首市古丈县,重心向西北偏移了41.44 km。重心经向变化方向较为一致,表现为由南向北转移,重心纬向变化一直持续西移(图7)。茶园面积重心东西向移动距离大于南北向距离,说明东西向茶园面积变化较大。从茶园重心移动距离看(表1),在2010-2011年间,重心移动距离大,说明期间中西部茶区茶园面积增长幅度快于东部沿海茶区;2013年重心位置移动小,间接地反映了当年各省区茶园面积增长幅度基本相当。
4.2 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重心转移
2009-2014年,全国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重心都落在基准点东侧,分别位于110°46'E~111°55'E,27°59'N~28°12'N之间与110°00'E~111°20'E,27°59'N~28°17'N之间。从重心轨迹移动特征看,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的重心空间变化趋势表现出一致性,二者重心移动路径都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重心纬向变化及经向变化耦合较好,表现为由东向西、由北向南转移,二者经向变化幅度大于纬向变化幅度(图7)。据图可知,茶叶产量重心西移速度滞后于名优茶产量,反映了中国名优茶产量的空间分布比茶叶产量的空间分布更为均衡。2009年,中国茶叶产量重心在湖南省长沙市,到2014年,重心西移至怀化市,向西南移动了130 km,距基准点距离125 km。名优茶产量重心从益阳市西移到湘西泸溪县境内,西移了152 km。从重心移动距离看,茶叶产量每年西移距离较大且基本相当,年均西移27 km。名优茶产量重心西移距离差异较大,2013年西移距离最短,不到14 km;2010年西移距离最长,达41 km(表2)。结合基础数据发现,西移距离的大小,直观地反映了该年西部省份茶叶产量及名优茶产量增长幅度的大小,即西移距离大,该年西部产茶省茶叶产量及名优茶产量增长幅度也大。
4.3 茶叶产值与名优茶产值重心变化分析
2009-2014年,全国茶叶产值与名优茶产值重心落在基准点东北侧,位于111°44'E~112°26'E、28°34'N~29°04'N之间与112°04'E~113°05'E、28°44'N~29°16'N之间。从重心轨迹移动特征看,2009-2011年两者步调一致,先向东北方向移动,然后同步向西移动;2011-2012年,名优茶产值继续向西偏北移动,但茶叶产值向东北方向移动;2012-2013年,两者移动方向刚好相反,名优茶产值重心向东北移动,茶叶产值重心向西南移动;2013-2014年,名优茶产值重心向西北移动,茶叶产值重心仍继续向西南移动;茶叶产值与名优茶产值重心整体朝偏西北方向移动(图8)。从重心空间移动距离看,茶叶产值各年间移动距离相差很大,最大达到87 km,最小仅15 km,到2014年,茶叶产值重心整体北移40 km。名优茶产值重心移动最大距离达到61 km,最小为21 km。到2014年,名优茶产值重心相对于起始点向西北移动了97 km,移动速度比茶叶产值重心移动快(表3)。结合基础数据发现,茶叶产值与名优茶产值移动距离的大小,直观地反映了该年移向地区增长幅度的大小,即西移距离大的年份,该年西部产茶省茶叶产值及名优茶产值增长幅度也大。
4.4 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与产值重心变化的对比分析
从东西方向上看,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名优茶产量、茶叶产值与名优茶产值重心移动协同性较好,一直向西移动(图9),说明中国茶叶生产表现出明显的西移趋势。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重心西移幅度最大,名优茶产值与茶园面积重心次之,茶叶产值重心西移幅度最小。从总体趋势看,茶叶产量、名优茶产量与茶园面积重心西移耦合度较大,说明西南茶区各产茶省不仅注重茶园面积的扩张,也注重产量的提高,尤其是名优茶产量的提升明显。茶叶产值与名优茶产值东西重心波动幅度较大,说明西南茶区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提升茶叶产值。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92009-2014年中国茶叶生产重心在经度上的变化
-->Fig. 9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longitude of the tea production gravity centers from 2009 to 2014
-->
从南北方向变化看,有两个指标向南移,三个指标向北移动(图10)。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重心位置的南移,说明两者趋向于均衡发展。茶园面积、茶叶产值、名优茶产值重心的向北移动且距离增大,说明三者的不均衡性在 加大。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02009-2014年中国茶叶生产重心在纬度上的变化
-->Fig. 10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latitude of the tea production gravity centers from 2009 to 2014
-->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本文以2009-2014年全国茶叶生产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和重心理论分析了2009-2014年中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名优茶产量、茶叶产值及名优茶产值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重心移动轨迹,探讨了重心轨迹空间演变的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茶叶生产地域差异明显,业已形成西南茶区以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江南茶区以浙江、湖北两省,华南茶区以福建省,江北茶区以河南省为主导的地域分工格局。从综合指标看,福建、云南与浙江三省是中国茶产业大省。
(2)中国茶叶生产重心整体呈西移趋势。尽管不同指标的重心移动路径有一定的差异,但东茶西移已成定局。茶园面积重心移动路径偏向于西北方,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重心偏向西南,茶叶产值与名优茶产值重心整体朝偏西北方向移动。从移动幅度和移动速度上看,茶叶产值与名优茶产值重心的移动滞后于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重心的移动。
(3)在重心转移路径图上,某属性(如茶叶产值)重心移动距离的大小能直观地反映该属性在移向地区增长幅度的大小。
(4)从重心轨迹空间演变的驱动因素看,政府对茶产业的高度重视及政策的强力支持是茶园扩张的重要驱动力;茶区产品结构的优化及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的提高、标准化生产及茶区机械化普及是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增产的重要原因;茶叶产值及名优茶产值的增长主要来自茶产业规模的扩大及品牌化经营。
5.2 讨论
中国种茶适宜性地域很广、资源也很丰富,但优质资源有限。西南茶区降水量充沛、云雾多,日照较少,相对湿度大,茶叶产量高,质量好,发展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23],中国茶叶生产的西移,有利于发挥西部的生态优势。此外,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茶树的种植到茶叶的采摘、加工、销售都需要大量人工,随着东部地区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不断上涨,“东茶西移”能充分发挥西部的人力成本与土地成本比较 优势。西部产茶区在中国东茶西移进程中,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引导和扶持本地茶产业时,要立足西部生态环境优势、人力成本优势、土地成本优势,合理规划,稳步推进,提高茶园基地规模和聚集度。同时,加快茶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中国茶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致谢:论文的基础数据由凯里学院2013级资环专业张晶晶、何宗丹、黄海霞、刘华、赵轲、杨正军、罗焱、韦昊阳等同学协助收集,论文的修改及英文润色得到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何金廖老师、李祎老师、黄亚楠同学的大力帮助,在此谨致谢意!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2] | . , 本文阐述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动态及现有发展条件,并从产业发展的基地建设需求、技术需求等方面,解析了我国茶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向。 , 本文阐述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动态及现有发展条件,并从产业发展的基地建设需求、技术需求等方面,解析了我国茶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向。 |
[3] | . , 具有5 000年历史、历经兴衰而又绵延不断的中国茶产业如何得以发展,今后将如何发展值得关注和探讨.在WTO条件下,中国茶产业的经济活动受制于国内与国际两大环境,也取决于自身的优势和弱势.该文从茶产业构成要素及产业门类两方面分别分析评价了我国茶产业自身的优势、薄弱点,以及在WTO条件下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机遇、威胁,最后,探讨了中国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 具有5 000年历史、历经兴衰而又绵延不断的中国茶产业如何得以发展,今后将如何发展值得关注和探讨.在WTO条件下,中国茶产业的经济活动受制于国内与国际两大环境,也取决于自身的优势和弱势.该文从茶产业构成要素及产业门类两方面分别分析评价了我国茶产业自身的优势、薄弱点,以及在WTO条件下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机遇、威胁,最后,探讨了中国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
[4] | . , 茶产业要发展就要抓住品牌.所有的茶叶产品,无论是走茶叶科技创新还是走文化战略之路,都只是打造品牌的支撑,没有品牌就没有更大的收益. , 茶产业要发展就要抓住品牌.所有的茶叶产品,无论是走茶叶科技创新还是走文化战略之路,都只是打造品牌的支撑,没有品牌就没有更大的收益. |
[5] | . , 本文对中国茶产业的组织现状、 绩效及政策进行了研究。当前中国茶产业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茶园的小规模"分包"式经营、非垄断性的市场竞争结构、初精制的专业化分工和大宗茶出口的来样 加工贸易等。比较世界其他主要茶叶生产国的市场运行组织模式,可以发现,斯里兰卡的纵向交易"分成"契约制、日本的农户合作组织以及红茶出口普遍采用的拍 卖交易等制度,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认为,相关产业政策的重点应是:通过多元化的组织制度安排,有效地解决农户的"入市"瓶颈;通过技术变革,引 导初精制加工的整合;探索出口交易制度的创新。 , 本文对中国茶产业的组织现状、 绩效及政策进行了研究。当前中国茶产业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茶园的小规模"分包"式经营、非垄断性的市场竞争结构、初精制的专业化分工和大宗茶出口的来样 加工贸易等。比较世界其他主要茶叶生产国的市场运行组织模式,可以发现,斯里兰卡的纵向交易"分成"契约制、日本的农户合作组织以及红茶出口普遍采用的拍 卖交易等制度,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认为,相关产业政策的重点应是:通过多元化的组织制度安排,有效地解决农户的"入市"瓶颈;通过技术变革,引 导初精制加工的整合;探索出口交易制度的创新。 |
[6] | . , 在引列了1910~2009年世界茶产业的发展和1950~2010年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茶产业和我国茶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和科技创新成果较多的年代相应地出现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文中列出了一批对世界茶产业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引列了我国与世界主要产茶国相比的七个差距。在对我国今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讨论时,本文提出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6个战略性科技问题。本文最后对我国未来10~15年茶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出了6个方面的设想,包括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引入茶叶生产等。 , 在引列了1910~2009年世界茶产业的发展和1950~2010年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茶产业和我国茶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和科技创新成果较多的年代相应地出现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文中列出了一批对世界茶产业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引列了我国与世界主要产茶国相比的七个差距。在对我国今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讨论时,本文提出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6个战略性科技问题。本文最后对我国未来10~15年茶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出了6个方面的设想,包括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引入茶叶生产等。 |
[7] | . , 本文运用波特钻石理论对安徽茶叶产业竞争力的四个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茶叶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思路及相关措施。 , 本文运用波特钻石理论对安徽茶叶产业竞争力的四个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茶叶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思路及相关措施。 |
[8] | . , 茶产业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产业。我国茶产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4个方面.一是产能过剩,二是茶产品的质量安全.三是环境安全,四是出口和消费过低。本文主要讨论茶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这两个问题。 , 茶产业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产业。我国茶产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4个方面.一是产能过剩,二是茶产品的质量安全.三是环境安全,四是出口和消费过低。本文主要讨论茶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这两个问题。 |
[9] | . , 介绍了农产品品牌构建的涵义及其基本形式,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报和使用、证明商标的申请、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评定、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认证等方面探讨了农产品品牌构建的基本途径。以浙江省茶产业为例,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品牌构建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效。 , 介绍了农产品品牌构建的涵义及其基本形式,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报和使用、证明商标的申请、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评定、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认证等方面探讨了农产品品牌构建的基本途径。以浙江省茶产业为例,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品牌构建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效。 |
[10] | . , 针对江南茶区茶叶反季节生产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反季节生产茶园温光水气等生态条件的控制、病虫害控制、土壤活性与肥力培育、以及茶树生长节律调控等方面的技术对策.提出了以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主题的茶叶反季节生产的发展方向. , 针对江南茶区茶叶反季节生产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反季节生产茶园温光水气等生态条件的控制、病虫害控制、土壤活性与肥力培育、以及茶树生长节律调控等方面的技术对策.提出了以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主题的茶叶反季节生产的发展方向. |
[11] | . , 开展气候资源分析对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历史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江南茶区的茶树品种、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等现状,以及气候资源、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茶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灾害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江南茶区茶树主要品种有乌牛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迎霜、鸠坑、黄山种、翠峰、安吉白茶等;江南茶区中,湖北省的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位居第一,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江苏第一,其次是浙江,尔后依次是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全区年平均气温15~20℃,≥10℃活动积温4 500~6 500℃·d,年降水量1 000~1 6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0%~80%左右,年日照时数1 500~1 900 h。热量较优,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是绿茶生产的气候适宜区域。同时,江南茶区也是茶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高发区,应加强茶树资源监测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在充分利用3S技术基础上提高茶叶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力推进茶叶精细化气象服务。 , 开展气候资源分析对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历史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江南茶区的茶树品种、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等现状,以及气候资源、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茶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灾害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江南茶区茶树主要品种有乌牛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迎霜、鸠坑、黄山种、翠峰、安吉白茶等;江南茶区中,湖北省的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位居第一,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江苏第一,其次是浙江,尔后依次是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全区年平均气温15~20℃,≥10℃活动积温4 500~6 500℃·d,年降水量1 000~1 6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0%~80%左右,年日照时数1 500~1 900 h。热量较优,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是绿茶生产的气候适宜区域。同时,江南茶区也是茶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高发区,应加强茶树资源监测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在充分利用3S技术基础上提高茶叶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力推进茶叶精细化气象服务。 |
[12] | . , 以1952--2011年我国分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GDP和年末总人口分别表征区域消费、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采用重心模型结合回归分析与EMD方法,在界定三者重心转移轨迹基础上,从时间多尺度视角揭示60年来我国省区消费重心的演变特征及与经济、人口重心相互作用关系的演变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我国区域消费重心在纬度与经度向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演变特征,纬度向上,区域消费重心的演变主要以30年尺度及趋势为主,今后有向北移动的趋势;经度向上,区域消费重心主要以8.5年的短时间尺度和世纪尺度为主,短时间来看区域消费重心将向东移动。②区域消费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存在较显著相关关系,但三者间的交互响应关系在时间多尺度的纬度向和经度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整体来看,纬度向上,短周期内,经济发展基本上对消费发展起着拉动作用。中长时间内,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中短周期内,人口数量的变动对消费水平的提高影晌不显著,长期来看,对消费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经度向上,短周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的变动促进消费水平的改善。中周期内,经济发展与消费呈相互制约关系。中长时间尺度中,人口数量的变动不会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最后提出促进区域消费水平的建议。 , 以1952--2011年我国分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GDP和年末总人口分别表征区域消费、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采用重心模型结合回归分析与EMD方法,在界定三者重心转移轨迹基础上,从时间多尺度视角揭示60年来我国省区消费重心的演变特征及与经济、人口重心相互作用关系的演变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我国区域消费重心在纬度与经度向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演变特征,纬度向上,区域消费重心的演变主要以30年尺度及趋势为主,今后有向北移动的趋势;经度向上,区域消费重心主要以8.5年的短时间尺度和世纪尺度为主,短时间来看区域消费重心将向东移动。②区域消费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存在较显著相关关系,但三者间的交互响应关系在时间多尺度的纬度向和经度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整体来看,纬度向上,短周期内,经济发展基本上对消费发展起着拉动作用。中长时间内,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中短周期内,人口数量的变动对消费水平的提高影晌不显著,长期来看,对消费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经度向上,短周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的变动促进消费水平的改善。中周期内,经济发展与消费呈相互制约关系。中长时间尺度中,人口数量的变动不会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最后提出促进区域消费水平的建议。 |
[13] | . , 人口应与经济协调发展,以湖南省为例,采用重心理论分析了湖南省1990年以来的人口、GDP、三大产业重心的区域分布特征,并探讨了重心动态演化的原因.实证表明:①湖南省人口、经济分布存在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为西南与东北的差异.②从移动方向上来看,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移动方向一致,均由西南向东北移动;从移动幅度和移动速度上看,人口重心的移动滞后于经济重心的移动.③均衡性表现为偏移距离按第一产业产值重心、GDP重心、第三产业产值重心、人口重心、第二产业产值重心的顺序逐步降低,且各要素分布逐渐均衡化.④第一产业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经济重心移动的主要力量.最后对湖南的人口合理分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 人口应与经济协调发展,以湖南省为例,采用重心理论分析了湖南省1990年以来的人口、GDP、三大产业重心的区域分布特征,并探讨了重心动态演化的原因.实证表明:①湖南省人口、经济分布存在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为西南与东北的差异.②从移动方向上来看,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移动方向一致,均由西南向东北移动;从移动幅度和移动速度上看,人口重心的移动滞后于经济重心的移动.③均衡性表现为偏移距离按第一产业产值重心、GDP重心、第三产业产值重心、人口重心、第二产业产值重心的顺序逐步降低,且各要素分布逐渐均衡化.④第一产业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经济重心移动的主要力量.最后对湖南的人口合理分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
[14] | . , <p>土地资源作为区域发展的载体,其利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联系紧密。采用近10 a来江苏省土地利用及经济社会数据,通过区域重心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土地利用与经济重心,在此基础上揭示江苏省土地利用状况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土地要素和经济要素动态迁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1997~2006年,江苏省耕地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交通用地与居民点工矿地重心在1997~2001年向西移动,在2001~2006年向东南方向迁移;近10 a的GDP重心一直向东南方向移动,其中第一产业重心表现为向西北方向移动,第二产业重心沿东南方向移动,第三产业重心表现为轻微的东南方向偏移,而固定资产投资重心迁移则表现为无规律性、跳跃式移动;(2)土地重心迁移轨迹符合江苏省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经济重心迁移轨迹显示江苏省南北不均衡性发展仍在进一步拉大;(3)江苏省GDP重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重心未来将继续向苏南地区移动,但总的迁移速度将适度减缓,重心的经向移动加强,同时土地利用重心经向迁移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p> , <p>土地资源作为区域发展的载体,其利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联系紧密。采用近10 a来江苏省土地利用及经济社会数据,通过区域重心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土地利用与经济重心,在此基础上揭示江苏省土地利用状况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土地要素和经济要素动态迁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1997~2006年,江苏省耕地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交通用地与居民点工矿地重心在1997~2001年向西移动,在2001~2006年向东南方向迁移;近10 a的GDP重心一直向东南方向移动,其中第一产业重心表现为向西北方向移动,第二产业重心沿东南方向移动,第三产业重心表现为轻微的东南方向偏移,而固定资产投资重心迁移则表现为无规律性、跳跃式移动;(2)土地重心迁移轨迹符合江苏省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经济重心迁移轨迹显示江苏省南北不均衡性发展仍在进一步拉大;(3)江苏省GDP重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重心未来将继续向苏南地区移动,但总的迁移速度将适度减缓,重心的经向移动加强,同时土地利用重心经向迁移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p> |
[15] | . , 引入重心概念,运用经济空间结构重心分析模型和福建省经济发展数据,本文计算出了1989~2008年福建省经济重心点及其移动方向、移动距离;通过GIS技术输出经济重心点的空间变化图,着重从移动方向、移动距离、空间相关性等层面,阐述了福建省20年来经济重心的动态变化及演变规律、进而反映出全省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福建省经济重心主要介于德化县东南部以及永春县东北部之间,基本接近全省几何中心,但与几何中心的距离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表明全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加剧,并呈现出向东南倾斜的趋势。20年来,福建省经济重心总的移动趋势为由西北向东南推进,但移动轨迹呈现出一定的曲折和波动,其年移动距离和方向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及区域发展政策等呈现正相关关系,反映出国家和省市不同时期发展战略政策的变化。 , 引入重心概念,运用经济空间结构重心分析模型和福建省经济发展数据,本文计算出了1989~2008年福建省经济重心点及其移动方向、移动距离;通过GIS技术输出经济重心点的空间变化图,着重从移动方向、移动距离、空间相关性等层面,阐述了福建省20年来经济重心的动态变化及演变规律、进而反映出全省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福建省经济重心主要介于德化县东南部以及永春县东北部之间,基本接近全省几何中心,但与几何中心的距离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表明全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加剧,并呈现出向东南倾斜的趋势。20年来,福建省经济重心总的移动趋势为由西北向东南推进,但移动轨迹呈现出一定的曲折和波动,其年移动距离和方向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及区域发展政策等呈现正相关关系,反映出国家和省市不同时期发展战略政策的变化。 |
[16] | . , <p>采用1978 年以来近30 年中国各地区的能源及经济数据, 对中国能源生产、消费重心 及GDP 重心变化进行了测定,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能源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 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① 能源生产重心在逐步向西南方向移动, 整个移动轨迹 近似呈直线变化。揭示了中国能源生产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的差距有所减小, 且东西方向差距减小的速度要比南北方向快。② 能源消费重心也在向西南方向移动但波动较大, 其中 1998~2002 年重心位置相对稳定, 年度位置变化很小, 说明各省区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基本相 同。③ GDP 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均有一定的波动性。④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重心的演变轨迹既具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特点, 也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与GDP 重心的对比分析,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 说明中国GDP 增长中能源成本较大。</p> , <p>采用1978 年以来近30 年中国各地区的能源及经济数据, 对中国能源生产、消费重心 及GDP 重心变化进行了测定,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能源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 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① 能源生产重心在逐步向西南方向移动, 整个移动轨迹 近似呈直线变化。揭示了中国能源生产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的差距有所减小, 且东西方向差距减小的速度要比南北方向快。② 能源消费重心也在向西南方向移动但波动较大, 其中 1998~2002 年重心位置相对稳定, 年度位置变化很小, 说明各省区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基本相 同。③ GDP 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均有一定的波动性。④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重心的演变轨迹既具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特点, 也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与GDP 重心的对比分析,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 说明中国GDP 增长中能源成本较大。</p> |
[17] | . , 中国东部地区向中国内陆及周边国家的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而制造业的区域转移是该过程的主体。本文对中国制造业不同尺度的份额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并对二者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制造业重心基本空间格局未发生变化,但已发生明显的份额变化;第二,制造业份额变化涉及多个空间层面,并遵循随经济发展水平增长而降低的梯度原则;第三,根据2001年和2009年中国地市级尺度制造业份额变化及其影响要素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和计量研究结果,中国区域制造业份额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且仍对低成本劳动力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交通设施改善对于制造业份额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 中国东部地区向中国内陆及周边国家的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而制造业的区域转移是该过程的主体。本文对中国制造业不同尺度的份额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并对二者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制造业重心基本空间格局未发生变化,但已发生明显的份额变化;第二,制造业份额变化涉及多个空间层面,并遵循随经济发展水平增长而降低的梯度原则;第三,根据2001年和2009年中国地市级尺度制造业份额变化及其影响要素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和计量研究结果,中国区域制造业份额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且仍对低成本劳动力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交通设施改善对于制造业份额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
[18] | . , 利用2006-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数据,基于县域尺度,采用重心模型和重心移动距离模型,对近7年来中国土地整治项目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①不同空间尺度下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具有不同特征。国家层面上,我国土地整治项目总量呈先增后减,项目类型以土地开发类为主;区域层面上,项目集中分布在华东、华中地区,而东北、华北地区分布较少;省级层面上,项目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东北部,而川西地区分布较少;②就单一项目类型而言,总体趋势呈土地开发类份额占优且波动明显、复垦类其次,而整理类项目份额最低;③不同类型的整治项目重心移动路径具有显著差异。开发类项目重心移动路径偏向于西南方,重心点主要坐落在湖南、湖北两省境内,其空间分布的整体均衡程度较差;整理类项目重心点基本上全向东偏,其重心移动路径主要偏向于西北、西南方向,其项目空间分布的整体均衡性有所改善;复垦类项目重心转移路径变化特征不明显,重心点基本上都局限于安徽省境内,其重心的集聚程度较高,其空间分布格局非均衡性较大。 , 利用2006-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数据,基于县域尺度,采用重心模型和重心移动距离模型,对近7年来中国土地整治项目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①不同空间尺度下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具有不同特征。国家层面上,我国土地整治项目总量呈先增后减,项目类型以土地开发类为主;区域层面上,项目集中分布在华东、华中地区,而东北、华北地区分布较少;省级层面上,项目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东北部,而川西地区分布较少;②就单一项目类型而言,总体趋势呈土地开发类份额占优且波动明显、复垦类其次,而整理类项目份额最低;③不同类型的整治项目重心移动路径具有显著差异。开发类项目重心移动路径偏向于西南方,重心点主要坐落在湖南、湖北两省境内,其空间分布的整体均衡程度较差;整理类项目重心点基本上全向东偏,其重心移动路径主要偏向于西北、西南方向,其项目空间分布的整体均衡性有所改善;复垦类项目重心转移路径变化特征不明显,重心点基本上都局限于安徽省境内,其重心的集聚程度较高,其空间分布格局非均衡性较大。 |
[19] | . , 长三角城市群在整个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深入把握这一地区发展的空间变化态势、更好地指导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实际,在测算和分析1994~2004年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位置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近些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超过20 km,重心所在位置由苏州和嘉兴的交界处移至苏州市中心附近。而从其变化的趋势来看,未来的城市群重心仍将偏向西北方向,落到苏州和无锡的交界地带。这种态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内部各城市受到其自然和区位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驱动了各城市不同程度的发展及其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地位的转变,并最终致使城市群重心向自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西北方向移动。 , 长三角城市群在整个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深入把握这一地区发展的空间变化态势、更好地指导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实际,在测算和分析1994~2004年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位置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近些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超过20 km,重心所在位置由苏州和嘉兴的交界处移至苏州市中心附近。而从其变化的趋势来看,未来的城市群重心仍将偏向西北方向,落到苏州和无锡的交界地带。这种态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内部各城市受到其自然和区位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驱动了各城市不同程度的发展及其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地位的转变,并最终致使城市群重心向自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西北方向移动。 |
[20] | . , <p>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图形技术 ,就中国省 (区 )际人口迁移、铁路客流、航空客流、铁路货流、信件流等经济社会要素流动的空间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地区经济水平对要素流的形成与分布影响较大 ,京津唐、沪苏浙和广东构成了要素流的三大核心 ;要素流呈现为 4种基本空间型态和两类空间模式 ;各要素流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 ,流量重心大幅偏离我国国土几何重心 ,但与人口和经济分布重心吻合度较高。</p> , <p>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图形技术 ,就中国省 (区 )际人口迁移、铁路客流、航空客流、铁路货流、信件流等经济社会要素流动的空间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地区经济水平对要素流的形成与分布影响较大 ,京津唐、沪苏浙和广东构成了要素流的三大核心 ;要素流呈现为 4种基本空间型态和两类空间模式 ;各要素流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 ,流量重心大幅偏离我国国土几何重心 ,但与人口和经济分布重心吻合度较高。</p> |
[21] | . , 通过对1981~2008年12类农作物种植重心、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专业化指数的计算,探讨了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种植业的空间集聚格局及演化路径,并从演化经济地理视角构建分析框架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种植业整体上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增大,区域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逐步加强。(2)与制造业地理集聚总体呈现"南下东进"不同,种植业地理集聚逐步"南下西进",从东部省份向中西部省份转移,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也是重要的集聚地,而昔日鱼米之乡的优势已逐渐下降。(3)农业地理集聚格局的演变经历了由自然集聚向社会集聚进而形成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的过程,其中,自然集聚的作用日益减少,而社会集聚作用逐步增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社会变异步伐的加快,也将进一步推进农业的地理集聚和空间重构。 , 通过对1981~2008年12类农作物种植重心、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专业化指数的计算,探讨了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种植业的空间集聚格局及演化路径,并从演化经济地理视角构建分析框架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种植业整体上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增大,区域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逐步加强。(2)与制造业地理集聚总体呈现"南下东进"不同,种植业地理集聚逐步"南下西进",从东部省份向中西部省份转移,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也是重要的集聚地,而昔日鱼米之乡的优势已逐渐下降。(3)农业地理集聚格局的演变经历了由自然集聚向社会集聚进而形成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的过程,其中,自然集聚的作用日益减少,而社会集聚作用逐步增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社会变异步伐的加快,也将进一步推进农业的地理集聚和空间重构。 |
[22] | . , 21 世纪之初,北京正由一个工业城市逐步向适合首都特点的新经济型城市转变,其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轻型化的四化经济发展战略都将对北京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空间布局为着眼点,分别运用功能分区的圈层划分方法和基于邮区尺度的重心计算方法,对近10 年北京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演化过程进行刻画,并且利用重心变动的分解分析对影响制造业布局的动力因素进行定量描述.研究表明,研究期内北京制造业的布局正在经历由城市功能拓展区向城市发展新区调整的过渡阶段;近10 年间北京制造业的就业和企业分布重心都出现了向东偏移的趋势,但是南北方向有所不同:前者向东北偏移,后者向东南偏移.对北京制造业的就业重心变动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对就业重心偏移的贡献同样显著,推动就业重心向东北偏移.北京应继续深化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工业的结构调整,优先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要继续引导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东移南扩”的布局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格局. , 21 世纪之初,北京正由一个工业城市逐步向适合首都特点的新经济型城市转变,其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轻型化的四化经济发展战略都将对北京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空间布局为着眼点,分别运用功能分区的圈层划分方法和基于邮区尺度的重心计算方法,对近10 年北京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演化过程进行刻画,并且利用重心变动的分解分析对影响制造业布局的动力因素进行定量描述.研究表明,研究期内北京制造业的布局正在经历由城市功能拓展区向城市发展新区调整的过渡阶段;近10 年间北京制造业的就业和企业分布重心都出现了向东偏移的趋势,但是南北方向有所不同:前者向东北偏移,后者向东南偏移.对北京制造业的就业重心变动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对就业重心偏移的贡献同样显著,推动就业重心向东北偏移.北京应继续深化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工业的结构调整,优先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要继续引导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东移南扩”的布局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格局. |
[23] | . , 本文在分析和研究我国各地茶叶生产情况、不同茶树种类对生态环境适宜的差异以及中国茶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茶树生态区划。此区划分为两级系统,第一级分出四个区即暖温带茶区(小叶种茶可种植区),北亚热带茶区(高品质小叶种茶适宜区),中亚热带茶区(中小叶种茶最适宜区),南亚热带、热带茶区(大叶种茶适宜区)。在一级区的基础上,又分出九个二级小区。指出了中国各个茶区的发展方向,对我国今后的茶叶生产乃至茶叶的出口创汇意义重大。 , 本文在分析和研究我国各地茶叶生产情况、不同茶树种类对生态环境适宜的差异以及中国茶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茶树生态区划。此区划分为两级系统,第一级分出四个区即暖温带茶区(小叶种茶可种植区),北亚热带茶区(高品质小叶种茶适宜区),中亚热带茶区(中小叶种茶最适宜区),南亚热带、热带茶区(大叶种茶适宜区)。在一级区的基础上,又分出九个二级小区。指出了中国各个茶区的发展方向,对我国今后的茶叶生产乃至茶叶的出口创汇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