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珠三角地区城乡空间转型过程及影响因素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杨忍, 徐茜, 李璐婷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 510275

Spatial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YANGRen, XUQian, LILuting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收稿日期:2016-06-23
修回日期:2016-09-11
网络出版日期:2016-12-23
版权声明:2016《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90,4113074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5lgpy34,15lgjc38)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杨忍(1984- ),男,贵州毕节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转型重构及规划、城乡转型与村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及GIS应用研究。E-mail:yangren0514@163.com



展开

摘要
基于多期城镇建设用地矢量数据、自然要素、人文经济要素数据,利用空间统计和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识别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中心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结论表明:① 珠三角地区城乡空间转型的中心集聚性不断凸显,形成了以“广佛—深莞”为轴的城镇建设用地连绵集聚区;珠江口东岸中心集聚性和空间扩展性强于西岸,核心区域优于边缘区域,形成多核心的“A”型空间结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呈现出显著“点—轴”指向性地域特征;空间成长性呈现为“大集聚,大分散”的网络连接的空间特征。② 外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内部地理要素及区位条件等共同驱动城乡空间转型,工业化发展和区位条件是核心影响因素。③ 在多重约束下的“控增逼存”政策框架下,人口变化对城乡转型空间扩展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城乡转型;空间构型;影响因素;土地利用;珠三角地区
Abstract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URDT) is a comprehensive human process of element transfer, strategy changes, and mechanisms involv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since it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By fully utilizing its locational advantage,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of China has experienced drama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 growth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ning up policy in 1978. The rural area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have entered a rapid period of urbanization, drawing considerable atten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ers and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s. The Pearl River Delta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rough urbanization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and URDT has advanced in this new stage. Thus, spatial structure and expansion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this study, we reviewed the progress from urbanization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URD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Then, based on vector data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use in 1990, 2000, and 2013, as well as natural elements, data regarding socioeconomic factors, spatial statistics, an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he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DT in this region were identified quantitatively for the period 1990-2013. Meanwhile, the dynamics of diversity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urban land use expansion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1) URDT has progressed to a new stag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urban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2)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DT consists of centrality (i.e., "Guangzhou-Shenzhen development corridor" as the most obvious agglomeration area), spatial growth (i.e., "agglomeration in large areas and dispersion in small area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regions near the Pearl estuary and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the delta wher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use expansion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en more obvious compared to other regions); and (3)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use expans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l factors (e.g., natural conditions and loca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from 2000 to 2013.

Keywords: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URDT);spatial structure;driving forces;land use;Pearl River Delta

-->0
PDF (1025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杨忍, 徐茜, 李璐婷. 珠三角地区城乡空间转型过程及影响因素[J]. , 2016, 35(12): 2261-227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12006
YANG Ren, XU Qian, LI Luting. Spatial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J]. 地理研究, 2016, 35(12): 2261-227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12006

1 引言

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城乡地域的要素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生计结构、地域功能结构等快速转型[1]。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集聚致使城乡地域系统的经济、社会、人口、景观等发生系列转型,城乡地域空间格局随之发生转变。城乡发展转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包含有人文要素之间的交互转变,地域功能结构转换和战略格局转变等核心过程[2,3]。综观国内外对城乡发展转型的研究,国外****注重从不同视角对城乡空间演变与景观保护[4,5]、产业发展与模式[6,7]、社会要素变动[8]、生态安全与保育等[9,10]方面进行研究;国内****主要针对城乡关系演变[11]、城乡协调机制[12]、城市空间扩展[13,14]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伴随城市化加速发展,区域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扩展的机制成为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众****的研究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注重于研究珠三角地区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演变机制。从区域发展整体出发,分析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的扩张过程[15],通过对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的职能分工、规模等级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等主题的研究[16-18],揭示其建设用地扩展和空间演化的空间指向性等[19]。另一方面,聚焦于珠三角地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展机制研究。从单一城市、城市群和多中心区域等范围出发,试图揭示珠三角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力[20],定量识别城市发展速度和方向的影响因子,进行城市扩张的模拟预测[21]。普遍认为产业和经济发展是珠三角地区城乡扩展用地的驱动力[22],空间扩展与产业转移的速度及城市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23-26]
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外向型经济为主导驱动的珠三角地区经济模式及城乡发展地域格局面临转型。2013年,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达到83.03%,是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国家对城镇化战略的调整和城乡发展格局的重视都给珠三角城乡发展转型带来了重大机遇。城镇化是城乡发展转型的主导过程,土地城镇化是城乡空间转型的直接体现。已有对珠三角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对珠三角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多着眼于不同尺度下城镇化的空间过程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交互作用机制分析,针对珠三角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构型的定量识别,尚需进一步研究。在珠三角地区城市空间扩展机制分析方面,多位****们已尝试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其城市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但现有研究侧重于从经济、产业等人文因素,忽略了城市发展的自然基础本底条件。城镇建设用地开发的空间适宜性受到自然资源、经济、区位等要素的多重因素影响,其也是影响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格局的基础性影响因素。珠三角地区历经外向型经济驱动发展和自下而上的乡村工业化,以及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多个发展阶段,地域空间上既有中心性,也伴有分散性等地域结构特征。在“控增逼存”的政策导向下,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中心性、成长性、差异性有一定区域特殊性。基于此,借助GIS空间统计分析和相关计量模型方法,定量识别城乡地域空间转型的过程和格局,深化城乡空间演化的空间拓展与转换分析内容。本文聚焦于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空间转型过程,着眼于城镇化的空间过程,试图从城乡空间转型的中心性、成长性、差异性视角建构分析框架,从空间构型转型的视角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地域空间转变的演化规律,补充完善人口城镇化过程的物质空间演变过程性规律认知。同时,建立包含自然因素和人文经济要素的Logistic模型,对城乡空间转型过程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解析,揭示城乡转型空间变化的演变影响因子,以期丰富城乡空间转型的研究内容和分析逻辑框架。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城乡发展转型的热点区域识别分析 理论上,城镇在区域中存在中心性和辐射能力的距离衰减性的双重特点,城镇建设用地作为城镇发展的空间载体,城乡转型在物质空间上体现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变化。依据地理学第一定律,在一定尺度上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存在空间的自相关性,符合空间统计分析的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结构性规律的要求。利用1 km×1 km的网格矢量数据层,分别与1990年、2000年、2013年的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建设用地矢量图层叠加,以网格为统计单元进行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汇总。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统计分析的(Getis-Ord Gi*)的识别方法,定量识别珠三角城镇地域空间的中心集聚性,并分析珠三角地区城乡转型空间中心集聚性的演变过程。具体计量模型见式(1)~式(3)[1],具体数据处理在ArcGIS 10.2平台实现。
Gi*=j=1nwi,jxj-Xˉj=1nwi,jsnj=1nwi,j2-j=1nwi,j2n-1(1)
式中:xj是每个网格内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Wi,j是网格ij空间邻近权重;n是网格总个数,且:
Xˉ=j=1nxjn(2)
2.1.2 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扩展强度分析 采用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强度(Li)这一指标,定量刻画城镇建设用地变化的速度与强度[1],以1 km×1 km的网格作为分析单元,揭示研究期城镇建设用地空间转变的过程和规模强度,具体测算模型如式(3):
Li=ΔUiΔt×TLA)×100%(3)
式中:ΔUi为某一时期每一网格单元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变化量;Δt为时间跨度;TLA为网格单元面积,研究中为1 km2。根据每个网格内的城乡用地面积的变化,根据用地强度指标( Li)计算每个网格内的扩展速度和强度。以1 km×1 km的网格的Li值,利用上述空间统计“热点”分析方法,借助ArcGIS 10.2软件平台,参照Gi指数值和得分值,其数值的高低反映城镇空间扩张聚集性强弱,定量识别城乡转型的空间成长性的热点区域。
2.1.3 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 借助于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对珠三角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变化的内部性和外部性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城镇建设用地变化概率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可以通过偏回归系数进行解释[27]。Logistic的计算模型如式(4):
lnP1-P=α+β1x1+β2x2+?+βnxn(4)
式中:P表示现城镇建设用地发生变化的概率,则(1-P)为没有发生变化的概率; x1, ?, xn表示对结果Yn个影响因素;α为常数项;β12, ?n为Logistic回归的偏回归系数。本研究中Y表示城镇建设用地是否发生变化,若对应空间上发生变化赋值为1,未发生变化赋值为0。

2.2 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变化的影响因子的遴选

以选取因子的全面性、代表性和资料可获得性为原则,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和综合考虑珠三角城市群的现实,分别从自然环境条件和区位条件等内部影响因子,以及人口和经济等外部性影响因素中选取与建设用地变化有较大联系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自然环境条件是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基本限制因素。珠江三角洲平原是一个发育在海湾内的丘陵性三角洲平原,其内部丘陵散布,河道纵横,因此高程、坡度等地形条件成为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一个限制条件,水系也是影响城乡建设的重要自然环境因素。以上因素共同影响着城镇的性质、用地布局及其发展方向。珠三角城市群内密集的河道对珠三角城镇空间扩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区位条件也对建设用地的选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交通干线的距离和据省会和地级市的距离也对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口变动、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也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人口变动是城市用地扩张的直接动力,经济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张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以上的分析,选取以下指标作为珠三角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的影响因子(表1)。
Tab. 1
表1
表1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影响因子
Tab. 1The driving factors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China
影响因子变量名称类型单位
自然环境条件高程(x1连续型m
坡度(x2多分类°
距河流距离(x3连续型km
区位条件距省会城市距离(x4连续型km
距地级市距离(x5连续型km
距铁路距离(x6连续型km
距高速公路距离(x7连续型km
距国道距离(x8连续型km
距省道距离(x9连续型km
距县道距离(x10连续型km
人口变动人口密度变化(x11区/县人/km2
城镇化水平变化(x12区/县%
经济发展水平GDP变化(x13区/县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x14区/县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变化(x15区/县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x16区/县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变化(x17区/县亿元
财政收入变化(x18区/县亿元


新窗口打开

2.3 数据来源与研究时段选择说明

珠三角地区的1990年、2000年、2013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经过数据验收合格的空间数据产品。研究时段确定为以上三个年份,主要出于区域发展阶段性和数据可获得性两方面考虑,一是出于1990年代初的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城乡转型响应;1998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珠三角经济发展转型和最新城乡发展转型现状分析视角,选择了2000年和2013年为研究的时间断面。二是出于数据可获得性,1980年代的TM影像数据同一年份能完整拼接较少,从数据的完整性方面考虑,把研究起点设置为1990年。研究中涉及的自然条件(高程、坡度和水系等)、路网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地球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年和2014年广东省统计年鉴以及珠三角各市的统计年鉴和年鉴(2000年、2013年)。

3 结果分析

3.1 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集聚性演变过程

整体上,珠三角的区域城乡空间转型历经“增长点—增长极—增长轴”的演变阶段,转向兼有交通网络、海洋、大都市指向的空间构型特征的多中心的地域空间格局。目前已形成了稳定的“A”型地域空间结构,逐渐演化成连绵网络的空间地域形态,形成具有世界影响节点的重要城市群(图1图2)。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极,包括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以及东莞、佛山等区域性副中心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呈现出以“广佛—深莞”为轴展开和由中心不断向外围扩散的空间格局,城镇建设用地越来越密集,形成连绵的城镇建设用地区域(图1)。199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中心性聚集不断增强,特别是深圳、东莞、佛山的中心性集聚不断加强(图2)。珠三角地区逐渐从1990年的以广州为中心的单中心地域空间格局,逐渐演变至2000年以“广深”为双中心的区域空间格局,至2013年形成以“广佛—深莞”为中心发展轴线,其他地级市为二级中心,县级市为三级中心的空间格局,县级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点—轴—集聚区”的空间扩散模式。历经20多年的发展,广州、深圳的中心集聚性持续凸显,佛山和东莞的中心集聚性也不断增强,呈现出中心地带向外围地带不断扩展的演变特征。珠三角核心城市群的外围地区,如肇庆、惠州、江门等行政区域内的县级市的中心集聚性也不断增大,带动了周围发展。外围区域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伴随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外围地区承接了部分珠三角中心地区的产业,推动城乡发展转型,进一步优化了珠三角城乡转型的空间结构。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1990年、2000年、2013年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分布图
-->Fig. 1Distribution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1990 (a), 2000 (b) and 2013 (c)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1990年、2000年、2013年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中心集聚性探测
-->Fig. 2The clustered center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us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1990 (a), 2000 (b) and 2013 (c)
-->

3.2 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拓展性

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兴起的快速城镇化发展热点地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渐完成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城镇建设用地的拓展及其用地效率的提升成为了城乡发展转型的主要方式。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扩展性主要由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强度(图3)和空间成长性(图4)体现,其中成长性是对空间扩展强度的热点区域探测。从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来看,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强度明显增强,1990-2000年较少格网的空间扩展强度大于4%,而2000-2013年扩展强度大于4%的格网明显增多,且其外围也分布着更多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强度值为0~4%之间的网格。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1990-2013年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强度
-->Fig. 3The expansion inten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us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1990-2013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1990-2013年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成长性
-->Fig. 4The spatial growth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use chang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1990-2013
-->

从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成长性来看(图4),广州和深圳对其周围地区的城乡发展转型有着极大的扩散作用。邻近广州市的佛山和处于广州、深圳之间的东莞成为1990年以来城乡发展转型成长性最大的地区,自上而下快速村镇工业发展,促进了该地区的城镇空间急速转型。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扩展性呈现为“大集聚,大分散”的空间特征。以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为主要的扩展核心,空间聚合模式不断向外蔓延,广州和深圳的周边地区的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强度和成长性强度值都为最高值(图4)。1990-2013年,广佛—深莞的发展轴带是珠三角地区发展转型的热点区域。以此为轴带,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格局已由最初的点状拓展,变成轴线扩张,逐渐转变为面状空间扩展,地域空间结构逐步迈向网络联系结构;此外,珠三角地区其他地级市周围也以城市主城区为中心表现出了较强的空间扩展性,分散在珠三角地区的范围内,呈分散状。利用ArcGIS 10.2软件统计出2000-2013年每个区(县)及地级市的新增用地面积,其中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佛山三个市,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占整个珠三角地区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例都接近20%,深圳和中山的比例也超过10%,其中佛山的南海区和深圳的宝安区的比例都超过5%。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Li)东莞市>深圳市>中山市>佛山市>广州市>惠州市>江门市>肇庆市。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属于多中心模式,有效控制了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合理规模。次中心城市佛山、东莞得益于产业园的大量布局,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强度还较中心城市高,其他组团型地级市扩展强度略低于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

3.3 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区域差异性

基于1 km×1 km格网统计单元,对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热点区域探测(图2)、空间扩展强度探测(图3)及其空间扩展的热点区域探测(图4),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区域差异性不断显现。在中心集聚性方面,珠三角地区珠江流域西岸地区和东岸存在明显差距。相对于东岸形成的城镇建设用地连绵带,西岸城镇建设用地中心集聚性并不明显。珠海、中山这两个地级市之间的中心集聚性相差不大且分散,并未形成如广州、深圳类似具有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中心,次级区域中心扁平化特征显著。珠三角外围区域如江门、肇庆、佛山等地级市及其行政区域内的区(县)的中心集聚性不明显,且呈分散状态。在空间扩展性方面,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强度和成长性差异明显。珠三角地区东岸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明显强于西岸,这与西岸缺乏强辐射和聚集能力的中心城市有关,因此珠三角西岸空间成长性较弱。除此之外,珠三角两翼外围地区的县级市、县城镇的辐射和聚集能力也相当有限。因此,珠三角外围区域的城乡空间扩展性较低。珠三角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珠三角东岸地区的中心集聚性和空间扩展性都明显强于西岸地区;珠三角环珠江口地区的中心集聚性和空间扩展性都明显强于珠三角边缘地区。

3.4 珠三角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扩展影响因素

由于1990年的分县(区)的社会经济数据很难获得,本文以2000-2013年为典型案例研究时段,分析新时期珠三角城乡空间扩展的影响机制。采用珠三角2000年和2013年两个时期的城镇建设用地矢量数据,进行叠加(Erase)获取两个时期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变化图(图5),并进行二值化处理。结合影响因子在GIS软件平台上空间化赋值之后,对全部影响因子进行栅格化处理,生成各影响因子的栅格数据图层(图6)。把栅格文件按照1 km×1 km的空间分辨率尺度输出,导入MATLAB 7.0提取具有空间一致性的多层栅格属性数据,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对珠三角城镇建设用地变化的相关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诊断,并对所得结果进行ROC检验,筛选出对城镇建设用地变化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进而分析影响机制。2000-2013年,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与驱动因素之间的Logistic回归模型如下:
lnP1-P=-0.482+0.716x2-0.016x4-0.600x7-0.176x8-0.725x9-0.078x10-1.96x12-0.0006x13+0.001x15+0.008x18(5)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变化的影响因子栅格图
-->Fig. 6The driving factors distribu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use chang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

相关估计结果及ROC检验值见表2。利用Logistic回归对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因子识别模拟,ROC检验值达到0.8180,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表明Logistic回归方程对珠三角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珠三角地区2000年和2013年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及2000-2013年城镇建设用地变化
-->Fig. 5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2000-2013
-->

Tab. 2
表2
表2珠三角城镇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因子模型估计结果
Tab. 2Results of model estimation for the driving factors o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驱动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差Wald统计量自由度显著性水平发生比率发生比率95%置信区间
下限上限
x2-0.0715550.005201.50910.00000.9310.9220.940
x4-0.0160430.001314.91010.00000.9840.9820.986
x7-0.0559580.005150.78310.00000.9460.9370.954
x8-0.0176330.00346.71010.00000.9830.9780.988
x9-0.0725170.00881.53210.00000.9300.9160.945
x10-0.0780080.01063.45810.00000.9250.9070.943
x12-1.9595050.26056.82210.00000.1410.0850.235
x13-0.0006480.00060.59810.00000.9990.9991.000
x150.0009870.00096.27710.00001.0011.0011.001.
x180.0075780.00096.06310.00001.0081.0061.009
常数-0.4825190.07244.83210.00000.617
ROC0.8180


新窗口打开
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所选的18个驱动因子中有10个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影响(通过模型显著性检验),其影响贡献率大小分别为城镇化水平变化(x12)、距县道距离(x10)、距省道距离(x9)、坡度(x2)、距高速公路距离(x7)、距国道距离(x8)、距省会城市距离(x4)、第二产业增加值变化(x15)、财政收入变化(x18)、GDP变化量(x13)。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受到内部驱动因子与外部驱动因子共同作用,人口变动、经济发展等外部驱动力引发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需求,而内部驱动力区位、自然条件等决定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方向。工业化和地方财政收入及经济总量的增加,驱使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区域空间生产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互动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城市进行扩张以容纳各种经济行为,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促进城市的扩张,两者互动发展。土地扩张和财政收入息息相关,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增加了财政收入,而财政收入的增加能够加强区域的基本设施建设等,推动了城乡发展转型。
2000-2013年,伴随着政府主导的开发区建设,第二产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增加对城镇建设土地扩展影响较大。但在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力分析中,城镇化水平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比较明显,2000-2013年城镇化水平变化的相关系数为负值,人口变动对建设用地扩展影响较小,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并没有充分起到聚集人口的作用,大部分人仍然聚集在原来人口密度较大,城镇化率、城镇建设用地饱和的地区,如广州和深圳的中心城区。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空间概率随着距“核心”城市的距离、距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道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城乡空间转型过程的中心城市指向和道路交通指向性特征显著,城市集聚效应空间距离衰减性的影响,距离中心城市越近的区域,受城市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使社会经济活动强度较大,产业发展和生产要素的聚集强化,促使其他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另外,城市主导交通轴线也是活跃的经济增长轴线,交通网络布局对城镇土地扩展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点—轴”的空间地域特征显著。珠三角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概率还会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城市建设各类用地建设的适宜坡度要求,珠三角地区边缘地带坡度较大,边缘地区城乡发展转型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199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中心性聚集不断增强,城乡转型的中心集聚性不断凸显和扩散,形成了以“广佛—深莞”为轴的城镇建设用地中心集聚区,特别是深圳、东莞、佛山的中心性集聚不断加强。珠三角地区城乡转型地域空间结构逐渐从1990年的广州的单中心格局,演变至2000年以“广深”为中心的双中心地域空间格局,再到2013年以“广佛—深莞”为中心发展轴线,以及以其他地级市为二级中心,县级市为三级中心的空间格局,县级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点—轴—集聚区”的空间扩散和集聚的地域城乡转型空间模式。珠三角地区的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扩展性呈现为“大集聚,大分散”的空间特征,趋向于网络联系的地域结构。
(2)199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城乡转型的区域差异性特征显著。其表现为珠江口东岸中心集聚性和空间扩展性强于西岸,核心区域优于边缘区域。因此,未来要提升珠三角“广佛—深莞”核心区外部及边缘地带城乡发展转型,逐步缩小区域差异,整体形成稳定“A”型空间结构,逐渐由多中心和发展轴带交织,形成集聚连片区。
(3)2000-2013年,珠三角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是在原有城镇空间分布基础上,受外部社会经济发展、地方政策和内部自然区位的共同作用。其中,第二产业发展和区位条件促进了珠三角城镇建设用地的发展,但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对城市扩张影响较大且成负相关,珠三角城乡建设土地扩张的人口集聚的效应较小,人口仍主要集中在原有建设用地饱和的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而中心城市城区GDP发展迅猛,建设用地无法拓展,财政收入与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之间存在较大关联性,土地出让获得大量的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城乡发展转型和城镇地域空间的扩张。

4.2 讨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部分农村劳动力,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农村工业化助推了珠三角自下而上的城乡转型过程[27-29]。由于全球第二次产业转移宏观背景,珠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外向型地域因素,“三来一补”吸引了香港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量转移,外向型经济驱动城乡发展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初始成本优势受到来自全球激烈竞争和逐渐正规化的制度环境的挑战。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带来经济社会变迁及产业转移带来地方转型发展困境等双重背景下,珠三角地区原有的粗放的城乡发展转型模式迫切需要转型。当前,珠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以广佛都市圈、深莞都市圈为核心,与珠海、中山等地级市相结合,以县级市(区)为纽带,初步形成健全的城镇体系结构,未来将走向区域一体化网络组织结构的城乡转型地域格局。城乡发展转型是一个具有阶段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动态过程,如何实现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地域转型的动态监测模拟,如何建立分析城乡发展转型的驱动力的动态模型,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对城乡空间扩张的影响因素选取上,考虑到影响因素的可量化问题,针对城乡发展空间转型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社会经济要素方面,区域发展的政策因素、文化因素未全面考虑,珠三角地区毗邻港澳,历经了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特区建设等政策扶持,经过多次的全域性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相应的发展导向和政策支持对城乡发展空间转型有一定影响。另外,珠三角地区独特的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基础,也是助推自下而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影响机制,形成了多个分散性特征的城市,如东莞、中山、顺德等等。从空间生产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政策、自然要素等多重的影响因素入手,开展多尺度的城乡空间转型演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分析,将是未来继续开展相应研究的学术增长点。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刘彦随, 杨忍. 中国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格局测度
. 地理学报, 2015, 70(2): 248-25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2006URLMagsci [本文引用: 3]摘要
<p>城乡发展转型是城乡要素转移、战略转变、机制转换的综合人文过程。利用网格和地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性、动态性与差异性;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测了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研究表明:① 城乡发展转型中心性呈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空间分异格局。平原地区逐渐形成以省会城市为一级集聚中心、地级市为二级集聚中心、县级市及县城镇为三级集聚中心的空间格局,山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集聚性尚不明显。② 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拓展呈现&#x0201c;小聚集,大分散&#x0201d;的结构特征。以北京、天津、济南、沈阳、大连、石家庄、青岛为主要城市扩展核心,呈空间聚核模式持续向外蔓延拓展。沿海岸线的&#x0201c;C&#x0201d;型带和港口群区域的土地快速非农化,成为城乡快速转型的热点区。③ 受点&#x02014;轴&#x02014;面区位要素综合影响,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最佳探测空间尺度为1200 m。④ 未来城乡发展转型的极强敏感区以北京&#x02014;天津&#x02014;滨海新区为轴带,以京津为核心区,以辽东、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开发应以城乡发展转型空间中心性、动态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科学实施城乡空间优化与差别化管控策略。</p>
[Liu Yansui, Yang Ren.The spatial pattern measure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2): 248-25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2006URLMagsci [本文引用: 3]摘要
<p>城乡发展转型是城乡要素转移、战略转变、机制转换的综合人文过程。利用网格和地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性、动态性与差异性;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测了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研究表明:① 城乡发展转型中心性呈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空间分异格局。平原地区逐渐形成以省会城市为一级集聚中心、地级市为二级集聚中心、县级市及县城镇为三级集聚中心的空间格局,山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集聚性尚不明显。② 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拓展呈现&#x0201c;小聚集,大分散&#x0201d;的结构特征。以北京、天津、济南、沈阳、大连、石家庄、青岛为主要城市扩展核心,呈空间聚核模式持续向外蔓延拓展。沿海岸线的&#x0201c;C&#x0201d;型带和港口群区域的土地快速非农化,成为城乡快速转型的热点区。③ 受点&#x02014;轴&#x02014;面区位要素综合影响,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最佳探测空间尺度为1200 m。④ 未来城乡发展转型的极强敏感区以北京&#x02014;天津&#x02014;滨海新区为轴带,以京津为核心区,以辽东、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开发应以城乡发展转型空间中心性、动态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科学实施城乡空间优化与差别化管控策略。</p>
[2]李玉恒, 陈聪, 刘彦随.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衡量及其类型: 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 地理研究, 2014, 33(9): 1595-160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9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界定了城乡发展转型的概念,从形态转型与功能转型角度,构建了县域城乡发展转型衡量模型并划分其驱动类型。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21.41%的区县城乡转型较为剧烈,主要分布在河北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高原,鲁西南、鲁西北以及辽宁东北部的长白山地区。转型缓和的区县占该地区区县总数的32.42%,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天津市、秦皇岛市、沈阳市、大连市、烟台市、青岛市和济南市的主城区核心地带及近郊区。东北的辽河平原地区,河北南部、东部地区,山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渤海湾地区城乡转型程度属于中度,占区县总数的46.18%。剧烈转型区县的驱动力以三次产业均衡发展及商旅服务业发展为主(占该类型区县的84.29%),转型缓和区县驱动力类型为均衡发展型及农业主导型(76.41%),城乡转型中度的区县,其驱动力主要为均衡发展型与工业主导型(76.16%)。转型剧烈的区县在城镇化、非农就业以及非农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较低的初始水平。然而,由于较强的后发优势,在2000-2011年间,剧烈转型的区县在以上三方面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明显领先于城乡转型中度以及缓和的区县。最后提出了当前城乡发展转型领域亟待加强重要研究内容。
[Li Yuheng, Chen Chong, Liu Yansui.Assess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he study of Bohai Rim.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9): 1595-160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9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界定了城乡发展转型的概念,从形态转型与功能转型角度,构建了县域城乡发展转型衡量模型并划分其驱动类型。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21.41%的区县城乡转型较为剧烈,主要分布在河北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高原,鲁西南、鲁西北以及辽宁东北部的长白山地区。转型缓和的区县占该地区区县总数的32.42%,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天津市、秦皇岛市、沈阳市、大连市、烟台市、青岛市和济南市的主城区核心地带及近郊区。东北的辽河平原地区,河北南部、东部地区,山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渤海湾地区城乡转型程度属于中度,占区县总数的46.18%。剧烈转型区县的驱动力以三次产业均衡发展及商旅服务业发展为主(占该类型区县的84.29%),转型缓和区县驱动力类型为均衡发展型及农业主导型(76.41%),城乡转型中度的区县,其驱动力主要为均衡发展型与工业主导型(76.16%)。转型剧烈的区县在城镇化、非农就业以及非农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较低的初始水平。然而,由于较强的后发优势,在2000-2011年间,剧烈转型的区县在以上三方面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明显领先于城乡转型中度以及缓和的区县。最后提出了当前城乡发展转型领域亟待加强重要研究内容。
[3]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基于格网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及空间指向性的地理要素识别: 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 地理研究, 2015, 34(2): 1077-108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0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科学辨识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指向性机理,将丰富乡村地理学及村庄规划学科的研究内容。以农村居民点用地矢量数据为基础,集成格网统计、地理探测器和Logistic回归等研究方法,定量识别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地域格局及空间指向性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农村聚落密度和分散程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传统农区乡村聚落密度较高。2黄淮海、鲁南等传统农区,大多农民处于"城乡双漂"的生计状态,助推农村聚落用地持续扩张,在5 km×5 km网格单元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多数超过3 km2。3中心地城市的持续外扩,外围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随之转变消失。4农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交通指向、中心地指向、耕地资源禀赋指向、环境宜居地域指向等指向性特征。
[YangRen, LiuYansui, LongHualou, et al.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use change and spatial directivity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gridin the Bohai Rim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2): 1077-108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0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科学辨识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指向性机理,将丰富乡村地理学及村庄规划学科的研究内容。以农村居民点用地矢量数据为基础,集成格网统计、地理探测器和Logistic回归等研究方法,定量识别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地域格局及空间指向性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农村聚落密度和分散程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传统农区乡村聚落密度较高。2黄淮海、鲁南等传统农区,大多农民处于"城乡双漂"的生计状态,助推农村聚落用地持续扩张,在5 km×5 km网格单元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多数超过3 km2。3中心地城市的持续外扩,外围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随之转变消失。4农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交通指向、中心地指向、耕地资源禀赋指向、环境宜居地域指向等指向性特征。
[4]许学强, 薛凤旋, 阎小培. 中国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URL [本文引用: 1]

[Xu Xueqiang, Xue Fengxuan,Yan Xiaopei.Rural-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8.]URL [本文引用: 1]
[5]Walker A J, Ryan R L.Place attachment and landscape preservation in rural New England: A Maine case study.
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 2008, 86(2): 141-152.
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08.02.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is study explores local residents’ attachment to the rural landscape in a small but fast-growing town in Maine. In particular, the study utilized a photo-preference survey to ascertain the level of attachment that local residents have to different landscape types. Further,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e that landscape attachment has on residents’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conservation and land use planning strategies (e.g. farmland protection, historic preservation, zoning, and other land use planning tool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ural residents’ level of support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 and their level of attachment to the landscape. This study renders new evidence for landscape planners that attachment to the land can be a strong motivation for building local residents’ support for l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6]Soini K, Vaarala H, Pouta E.Residents' sense of place and landscape perceptions at the rural-urban interface.
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 2012, 104(1): 124-134.
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1.10.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Rural residents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concerning what the rural landscape should be like and what it should be used for. This is especially the case at the rural–urban interface, whe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and urban landscapes have become blurred.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 of sense of place is us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landscape at the rural–urban fringe. Based on a quantitative survey data set,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the landscape perceptions of local residents can be understood from the basis of their sense of place in Nurmij01rvi, a municipality located close to the Helsinki Metropolitan Area in southern Finland. A factor analysis revealed four clusters: Socially connected, Weak bonds, Roots and resources and Committed to place. The clusters differed by their socio-economic profiles as well as their sense of place. The Roots and resources cluster differed most of the other clusters, but in genera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lusters in general landscape perceptions were relatively small. Although a strong sense of place is often assumed to lead to care of place, the willingness to contribute to the landscape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clusters. In addition the study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landscape in the rural–urban interface: landscape as a scenery and landscape as a dwelling place.
[7]Henderson J V, Wang H G.Aspects of the rural-urban transformation of countries.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5, 5(1): 23-42.
[本文引用: 1]
[8]Yang Z, Cai J, Sliuzas R.Agro-tourism enterprises as a form of multi-functional urban agriculture for peri-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0, 34(4): 374-385.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09.11.002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Abstract</h2><p id="">The peri-urban area of fast growing Chinese cities is under great pressure from the land demands of urban expansion,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arable land,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 of village communitie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agro-tourism enterprises in peri-urban areas, as a form of commercial urban agriculture, offers a means to promote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a manner that can counteract some of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a large-scale agro-tourism enterprise, Xiedao Green Resort in Beijing, over the period 2004&ndash;2008. The business model combin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ourism services fostering a demand-supply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t offers a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while developing multiple functions of agro-tourism which have wider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benefits,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urban&ndash;rural development.</p>
[9]Anstey G, Anstey G.Unplanned rural living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Some findings from Bundaberg, Australia.
Land Use Policy, 2009, 26(2): 401-413.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08.05.002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Abstract</h2><p id="">Research conducted in the Bundaberg Region in north-eastern Australia sought to explain the pattern of unplanned rural living and to assess whether its impacts are adverse enough to warrant land use policy change. It found there was limited conversion of suitable sugarcane land to &lsquo;unplanned&rsquo; rural living during the 1980&ndash;2000 period. Parcels converted to unplanned rural living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on average, much smaller, had lowe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otential, and were situated in more undulating and forested landscapes further from Bundaberg than parcels that remained in sugarcane production.</p><p id="">A comprehens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to inform empirical analyses based on data from individual sales as observation units. It provided the rationale for excluding the difficult to measure influences of a landowner's attachment to the land, and inertia,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p><p id="">The empirical analyses included using logit models to explain the choice, at the time of a relevant sale, between using parcels for unplanned rural living or sugarcane production. The expected income from production of sugarcane had the greatest weight of all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cluded in the models and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explaining the choice of land use. More undulating and forested landscapes also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decision to use parcels for unplanned rural living, but this factor appeared to be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to productive potential. Unexpectedly, the presence of a house on a parcel was not a significant explanatory factor, although this may have been affected by th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of the study area.</p><p id="">The findings do not provide support for a policy change to the entitlement for owners to build a house on each rural parcel, irrespective of size. Instead they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approach of determining the minimum parcel size for subdivision of rural land based on the area required to prevent conversion to unplanned rural living, rather than the area required for a viable farm.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in th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of each urban/agricultural region,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parcel size that will avoid inappropriate conversion to unplanned rural living.</p>
[10]Hu D, Huang S L, Feng Q, 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appropriation of ecosystems in Jiangyin city, Eastern China.
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 2008, 87(3): 180-191.
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08.06.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and its ecological footprint (EF) were investigated for Jiangyin City, in Eastern China. The time-series behaviors of EF in Jiangyin from 1990 to 2005,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F for the different urbanizing areas within the city, and the quantit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EF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Jiangyin were studied. We found: (I)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and EF (using a power function model and a linear model) showed that the intensity of EF and the ecological deficit in the city or its sub-areas consistently increased as the city developed, whereas its level of sustainable resource use decreased. (2)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and population growth we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for the increase in the city's ecological footprint, whereas a very low bio-capacity and a high requirement to import resources from outside the city were key causes for the decline in the level of sustainable resource use. (3) Jiangyin's development needs must transition towards sustainability, with a moderate city size, urbanization level, and population densit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effective actions must be taken to improve or enhance the bio-capacity of the urban-rural landscape. (C) 2008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11]Gong J Z, Liu Y S, Xia B C, et al.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and forecasting, based on a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China.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9, 220(24): 3612-3620.
https://doi.org/10.1016/j.ecolmodel.2009.10.01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Forecasting changes in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could be important for the maintenance or improvement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ferences in this field and no landmark research work has been reported, particularly quantitative research. A forecasting model for ecological security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CA) was developed using preliminary spatial data fro...
[12]Liu Y S, Lu S S, Chen Y F.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urban-rural equalized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China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3, 32: 320-330.
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13.08.0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urban–rural equalized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significant theoretically, but also a strategic challenge fac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hina.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an innovative theory of UR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its change and driving factors of urban–rural equalized development during 1996–2009 were analyz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Markov chain model and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model based on the data for 31 Chinese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t is found tha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URED exhibited an obvious tendency of “club homogenization” in China. However, since 2003 the homogenization of the URED for entire China has weakened. Moreover, URED showed a significant 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 of “polarization” during 1996–2003. Namely, the spatial units of a high URED level were concentrated in eastern China near the coast, and the spatial units of a low URED level were located mainly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However, this spatial polarized structure of URED was destroyed since 2003, and the spatial disparity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has decreased.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were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of the identified URED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its change in China. This study may serve as a scientific reference regarding decision-making in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in constructing the new countryside of China.
[13]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
. 地理研究, 2015, 34(3): 475-48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3007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着眼于城乡发展转型中&#x0201c;人口&#x02014;土地&#x02014;产业&#x0201d;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以快速城乡转型发展的环渤海地区为典型案例区,通过构建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关数据资料,对环渤海地区县域尺度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演化时空格局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非农化之间转型联动一致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偏低,协调度呈现出低非农化转型水平的一致均衡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之间联动和传导作用较弱。②&#x0201c;人口&#x02014;土地&#x0201d;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普遍滞后低于&#x0201c;土地&#x02014;产业&#x0201d;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一致性失调。③伴随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及协调度呈现为波状传递上升的演进时序变化特征,人口、土地、产业子系统之间联系程度和组织调控过程符合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规律。④创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制,创建土地基本制度、核心制度与保障制度相融合的多层次土地节约集约制度体系,完善基本供地机制、规划决策机制、市场配置机制、收益分配机制,是构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关联挂钩的核心途径。强化以人口、土地、产业联动三挂钩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核心理论研究将是城乡发展转型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p>
[Yang Ren, Liu Yansui, Long Hualou.The study on non-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co-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land-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the Bohai Rim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3): 475-48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3007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着眼于城乡发展转型中&#x0201c;人口&#x02014;土地&#x02014;产业&#x0201d;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以快速城乡转型发展的环渤海地区为典型案例区,通过构建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关数据资料,对环渤海地区县域尺度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演化时空格局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非农化之间转型联动一致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偏低,协调度呈现出低非农化转型水平的一致均衡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之间联动和传导作用较弱。②&#x0201c;人口&#x02014;土地&#x0201d;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普遍滞后低于&#x0201c;土地&#x02014;产业&#x0201d;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一致性失调。③伴随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及协调度呈现为波状传递上升的演进时序变化特征,人口、土地、产业子系统之间联系程度和组织调控过程符合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规律。④创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制,创建土地基本制度、核心制度与保障制度相融合的多层次土地节约集约制度体系,完善基本供地机制、规划决策机制、市场配置机制、收益分配机制,是构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关联挂钩的核心途径。强化以人口、土地、产业联动三挂钩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核心理论研究将是城乡发展转型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p>
[14]王磊, 段学军.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 地理科学, 2010, 30(5): 702-709.
[本文引用: 1]

[Wang Lei, Duan Xuejun.The expansion of urbanization area in Yangtze River Delt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30(5): 702-709.]
[本文引用: 1]
[15]刘登娥, 陈爽. 近30年来苏锡常城市增长形态过程与聚散规律
. 地理科学, 2012, 32(1): 47-54.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基于苏锡常地区多时相遥感数据,采用缓冲区分析方法和象限分位分析方法,并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定量比较苏州、无锡、常州城市建设用地近30 a来扩展过程,研究城市空间分散-集中的规律性,揭示城市增长空间模式特征。结果表明:1979~2006年间苏锡常城镇用地面积扩展巨大,3市扩展强度指数随圈层半径变化轨迹高度一致,扩展强度峰值约10 a向外推移2 km;苏锡常城镇扩展形态均呈分散-集中交替变化,但研究中未观测到完整周期;城市外部轮廊变化差异明显,以开发区为代表的政府干预行为主导城市扩展方向。苏州城市用地扩展主要集中在东片工业园区和南部城区,无锡城市用地各向扩展相对均衡,常州城市用地扩展主要集中在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及城东工业区。
[Liu Denge, Chen Shuang.Diffusion and aggregate process of urban pattern in Suzhou, Wuxi and Changzhou cities over the recent 30 year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1): 47-54.]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基于苏锡常地区多时相遥感数据,采用缓冲区分析方法和象限分位分析方法,并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定量比较苏州、无锡、常州城市建设用地近30 a来扩展过程,研究城市空间分散-集中的规律性,揭示城市增长空间模式特征。结果表明:1979~2006年间苏锡常城镇用地面积扩展巨大,3市扩展强度指数随圈层半径变化轨迹高度一致,扩展强度峰值约10 a向外推移2 km;苏锡常城镇扩展形态均呈分散-集中交替变化,但研究中未观测到完整周期;城市外部轮廊变化差异明显,以开发区为代表的政府干预行为主导城市扩展方向。苏州城市用地扩展主要集中在东片工业园区和南部城区,无锡城市用地各向扩展相对均衡,常州城市用地扩展主要集中在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及城东工业区。
[16]李晓莉. 大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2): 49-52.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笔者对大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发展轨迹进行研究,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挖掘其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的原因及发展方向.
[Li Xiaoli.A study on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the city cluster of Greater Pearl River Delta.
Urban Planning Forum, 2008, (2): 49-52.]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笔者对大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发展轨迹进行研究,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挖掘其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的原因及发展方向.
[17]朱政, 郑伯红, 贺清云. 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影响研究
. 经济地理, 2011, 31(3): 404-408.
URL摘要
1980年代以来,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制造业基地和经济中心.通过对珠三角城市群职能等级体系、空间结构演化历程的研究,指出其宅间结构为多中心模式,即主次中心城市带动组团城市发展的模式. 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空间结构模式的成因以及其对于城市扩张、制造业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认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多中心模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控制 城市规模、促进制造业发展、缓解城市问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则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Zhu Zheng, Zheng Bohong, He Qingyun.Study on evolu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Pearl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its effects.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1(3): 404-408.]
URL摘要
1980年代以来,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制造业基地和经济中心.通过对珠三角城市群职能等级体系、空间结构演化历程的研究,指出其宅间结构为多中心模式,即主次中心城市带动组团城市发展的模式. 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空间结构模式的成因以及其对于城市扩张、制造业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认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多中心模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控制 城市规模、促进制造业发展、缓解城市问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则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18]叶玉瑶, 张虹鸥, 刘凯, . 1988-2006年珠三角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 热带地理, 2012, 32(5): 493-500.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采用珠三角1988、1998、2006年3个时相的建设用地解译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空间重心分析、象限缓冲区分析、典型区位空间分析、景观形态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对1988年以来珠三角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1988年以来,珠三角的建设用地进入高速扩展时期,建设用地空间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整个区域东部及南部的建设用地扩展占绝对优势,特别在近珠江口以及珠江口东岸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围绕珠江口形成“剧烈扩展型―强扩展型―弱扩展型―稳定型”递变圈层结构;建设用地总体上呈现向沿路、沿海和平原区等典型区位集聚的特征,但在斑块层面上则表现出形态复杂和布局散乱的特点,且围绕城市中心区形成“集聚(高水平)―分散―集聚(低水平)”的圈层递变结构。
[Ye Yuyao, Zhang Hongou, Liu Kai, et al.Spatial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during 1988-2006.
Tropical Geography, 2012, 32(5): 493-500.]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采用珠三角1988、1998、2006年3个时相的建设用地解译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空间重心分析、象限缓冲区分析、典型区位空间分析、景观形态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对1988年以来珠三角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1988年以来,珠三角的建设用地进入高速扩展时期,建设用地空间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整个区域东部及南部的建设用地扩展占绝对优势,特别在近珠江口以及珠江口东岸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围绕珠江口形成“剧烈扩展型―强扩展型―弱扩展型―稳定型”递变圈层结构;建设用地总体上呈现向沿路、沿海和平原区等典型区位集聚的特征,但在斑块层面上则表现出形态复杂和布局散乱的特点,且围绕城市中心区形成“集聚(高水平)―分散―集聚(低水平)”的圈层递变结构。
[19]尹来盛, 冯邦彦. 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研究
. 经济地理, 2012, 32(1): 63-70.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行政区划调整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管窥和衡量城市化发展阶 段的重要标志。以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为主线,从历史视角回顾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并总结归纳出若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 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单中心城市到城镇密集区,从城市密集区到城市群,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或都市连绵区)。空间演化主要特征包括:“外引内联型”要素配 置模式,自下而上的“内部膨胀型”空间演化模式,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区域治理演化模式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 展,珠三角城市区域应逐步从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向提倡合作的大都市区治理转变。
[Yin Laisheng, Feng Bangyan.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City Region.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1): 63-70.]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行政区划调整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管窥和衡量城市化发展阶 段的重要标志。以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为主线,从历史视角回顾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并总结归纳出若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 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单中心城市到城镇密集区,从城市密集区到城市群,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或都市连绵区)。空间演化主要特征包括:“外引内联型”要素配 置模式,自下而上的“内部膨胀型”空间演化模式,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区域治理演化模式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 展,珠三角城市区域应逐步从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向提倡合作的大都市区治理转变。
[20]林雄斌, 马学广, 晁恒, . 珠江三角洲巨型区域空间组织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 人文地理, 2014, 29(4): 59-65.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选取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珠江三角洲各城市数据,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测算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演变过程,提取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演变的城市经济、物质空间和人口空间因子。研究发现:1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经历“单中心”向“双中心”的演变过程,并开始呈现多中心网络化趋势;2城市区域空间组织经历缓速演变、加速演变和转型演变三个阶段,效率由低级向中、高级形态变化;3从全球化、区域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分权化等维度来解释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和效率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建议从增强城市竞争力、推进空间均衡和加强资源环境协调等角度引导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演变。
[Lin Xiongbin, Ma Xueguang, Chao Heng, et al.Research on spatial organizational successions of the PRD mega-region by glob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Human Geography, 2014, 29(4): 59-65.]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选取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珠江三角洲各城市数据,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测算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演变过程,提取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演变的城市经济、物质空间和人口空间因子。研究发现:1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经历“单中心”向“双中心”的演变过程,并开始呈现多中心网络化趋势;2城市区域空间组织经历缓速演变、加速演变和转型演变三个阶段,效率由低级向中、高级形态变化;3从全球化、区域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分权化等维度来解释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和效率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建议从增强城市竞争力、推进空间均衡和加强资源环境协调等角度引导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演变。
[21]闫小培, 毛蒋兴, 普军. 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地理学报, 2006, 61(6): 613-623.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和统计资料,应用定量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系统全面地开展了珠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口、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及政策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深刻影响着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定量分析是对定性分析的验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珠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可归纳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外资等6个因子,并且各因子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p>
[Yan Xiaopei, Mao Jiangxing, Pu Jun.Research on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land use changes in the mega-urban region: A case stud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61(6): 613-623.]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和统计资料,应用定量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系统全面地开展了珠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口、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及政策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深刻影响着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定量分析是对定性分析的验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珠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可归纳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外资等6个因子,并且各因子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p>
[22]杨青生, 黎夏. 珠三角中心镇城市化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基于CA的模拟和分析
. 人文地理, 2007, 22(2): 87-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7.02.01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珠三角的城市化过程中,中心镇的城市化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 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定量地研究中心镇的城市化对揭示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莞市为例,运用城市元胞自动 机模型,模拟市域内1988-20∞年的城市扩张过程,分析中心镇城市化对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1988-1993年,中心镇的城市化对区 域城市空间结构影响较小,城市主要沿道路扩张,城市在空间布局上相对松散;1993-1997年,中心镇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增强,城市以中心镇为中心 的扩张非常明显,城市空间沿道路的扩张,基本形成了渐进扩散式的"点-轴"空间发展模式,形成沿道路和中心镇扩展的格局;1997年以后,中心镇的辐射作 用进一步增强,形成了"点-轴-集聚区"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城市空间扩展区在空间上更集中于中心镇.
[Yang Qingsheng, Li Xia.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f central town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regional city based on the st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cellular automata.
Human Geography, 2007, 22(2): 87-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7.02.01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珠三角的城市化过程中,中心镇的城市化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 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定量地研究中心镇的城市化对揭示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莞市为例,运用城市元胞自动 机模型,模拟市域内1988-20∞年的城市扩张过程,分析中心镇城市化对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1988-1993年,中心镇的城市化对区 域城市空间结构影响较小,城市主要沿道路扩张,城市在空间布局上相对松散;1993-1997年,中心镇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增强,城市以中心镇为中心 的扩张非常明显,城市空间沿道路的扩张,基本形成了渐进扩散式的"点-轴"空间发展模式,形成沿道路和中心镇扩展的格局;1997年以后,中心镇的辐射作 用进一步增强,形成了"点-轴-集聚区"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城市空间扩展区在空间上更集中于中心镇.
[23]叶玉瑶, 张虹鸥, 许学强, . 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关系
. 地理研究, 2011, 30(12): 2259-2271.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研究采用珠江三角洲1988年、1998年、2006年的建设用地遥感解译数据,结合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辨析,定量分析了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模式之间的耦合与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建设用地扩展所表现出的阶段特征以及&quot;空间指向性&quot;、&quot;小城镇倾向&quot;、&quot;分散化与低效性&quot;等空间特征都与其粗放型、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紧密相关。两者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共同构成&quot;土地&mdash;经济&quot;互动系统;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才能建立土地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Ye Yuyao, Zhang Hongou, Xu Xueqiang, et al.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12): 2259-2271.]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研究采用珠江三角洲1988年、1998年、2006年的建设用地遥感解译数据,结合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辨析,定量分析了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模式之间的耦合与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建设用地扩展所表现出的阶段特征以及&quot;空间指向性&quot;、&quot;小城镇倾向&quot;、&quot;分散化与低效性&quot;等空间特征都与其粗放型、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紧密相关。两者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共同构成&quot;土地&mdash;经济&quot;互动系统;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才能建立土地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24]郭瑞敏, 千怀遂, 李明霞. 广州市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资源科学, 2013, 35(2): 447-454.
URL摘要
本文基于广州市1987年-2010年的建成区面积和第二、三产业GDP的统计数据,应用协整分析、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理论对建成区面积扩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得到两者之间的协整方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修正系数为负,符合误差修正机制。通过对建成区面积和第二、三产业GDP之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坐标曲线呈倒“U”型。进一步对建成区面积扩张和第二、三产业GDP进行总量脱钩研究,探究不同发展阶段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Guo Ruimin, Qian Huaisui, Li Mingxia, 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expan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 city.
Resources Science, 2013, 35(2): 447-454.]
URL摘要
本文基于广州市1987年-2010年的建成区面积和第二、三产业GDP的统计数据,应用协整分析、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理论对建成区面积扩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得到两者之间的协整方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修正系数为负,符合误差修正机制。通过对建成区面积和第二、三产业GDP之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坐标曲线呈倒“U”型。进一步对建成区面积扩张和第二、三产业GDP进行总量脱钩研究,探究不同发展阶段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5]徐海燕, 陈晓键, 熊鹰. 产业转移与城镇空间协同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
. 经济地理, 2014, 34(12): 62-68.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4.12.010URL摘要
基于协同发展的理论,以珠三角深圳宝安区、东莞凤岗镇、大岭山镇 等为例,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转移与城镇空间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将珠三角产业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起始萌芽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调 整提高阶段,发现城镇空间发展特征在三个不同阶段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城镇空间也分别由最初的点状形态逐渐演变为块状形态和面状形态,空间扩展与产业转移的 速度及城市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同时由于珠三角初期的产业转移缺乏科学管理和人为控制,造成城镇空间用地比例失衡、无序扩张、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因 此,在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选择和用地集约发展,将承接产业转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好承接产业转移与城镇用地平衡的关系,促进城镇空间环境 可持续发展.
[Xu haiyan, Chen Xiaojian, Xiong Ying. The synergy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he urban space.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12): 62-68.]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4.12.010URL摘要
基于协同发展的理论,以珠三角深圳宝安区、东莞凤岗镇、大岭山镇 等为例,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转移与城镇空间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将珠三角产业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起始萌芽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调 整提高阶段,发现城镇空间发展特征在三个不同阶段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城镇空间也分别由最初的点状形态逐渐演变为块状形态和面状形态,空间扩展与产业转移的 速度及城市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同时由于珠三角初期的产业转移缺乏科学管理和人为控制,造成城镇空间用地比例失衡、无序扩张、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因 此,在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选择和用地集约发展,将承接产业转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好承接产业转移与城镇用地平衡的关系,促进城镇空间环境 可持续发展.
[26]刘志佳, 黄河清. 珠三角地区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人口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资源科学, 2015, 37(7): 1394-1402.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同时这些变化之间呈现出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通过对1979-2009年间遥感影像的分类解译,获得珠三角地区四期间隔为10年左右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结合生产总值、常住人口等统计数据,定量分析过去30年来珠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生产总值、常住人口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珠三角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占地区总土地面积的比重已从0.5%上升到了10.8%,其中深圳、东莞已超过了40%,这些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以农业用地的减少为代价;②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与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相关性:2000年以前人口每增长1万人,经济增长3.2亿元;2000年以后变为16.2亿元/万人;③整个区域尺度上常住人口、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珠三角地区的常住人口每增长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约增长0.99km<sup>2</sup>;生产总值每增长1亿元,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约0.16km<sup>2</sup>。但是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在城市扩张的初期,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贡献度较大,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表现出紧密的幂函数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土地资源的贡献度逐渐下降,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相关性显著下降。
[Liu Zhijia, Huang Heqing.Tempo-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ctions among changes in built-up land, GDP and demography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sources Science, 2015, 37(7): 1394-1402.]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同时这些变化之间呈现出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通过对1979-2009年间遥感影像的分类解译,获得珠三角地区四期间隔为10年左右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结合生产总值、常住人口等统计数据,定量分析过去30年来珠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生产总值、常住人口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珠三角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占地区总土地面积的比重已从0.5%上升到了10.8%,其中深圳、东莞已超过了40%,这些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以农业用地的减少为代价;②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与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相关性:2000年以前人口每增长1万人,经济增长3.2亿元;2000年以后变为16.2亿元/万人;③整个区域尺度上常住人口、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珠三角地区的常住人口每增长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约增长0.99km<sup>2</sup>;生产总值每增长1亿元,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约0.16km<sup>2</sup>。但是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在城市扩张的初期,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贡献度较大,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表现出紧密的幂函数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土地资源的贡献度逐渐下降,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相关性显著下降。
[27]Yang R, Liu Y S, Long H L, et al.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land use in the Bohai Rim of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 25(5): 559-572.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5-1187-6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Based on multiple remote-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ata, this study focused on rural settlement and land use change amidst rapid urbanization. Rural sett
[28]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8): 1019-103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08.009URL摘要
伴随快速城镇化,乡村地域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 人文过程,前瞻性地研究乡村转型发展过程格局、演进机理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乡村发展转型内涵、过程格局、驱动机制、类型模式、乡村 空间重构、农村发展理论及农村空心化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核心内容和逻辑主线加以凝练总 结.未来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及演进机制为核心,以建构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 和探究模式途径为目标,综合集成遥感与GIS、抽样调查和模型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典型地域的乡村转型发展的多尺度过程规律、地域类型、动力机制,深化乡村 空间体系演化规律和优化重组的内外机制,及乡村社会文化网络、技术制度转型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乡村多维空间重组的情景模拟.结合典型案例实证研究,解 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与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 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
[Yang Ren, Liu Yansui, Long Hualou, et al.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China: Paradigms and main content.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5, 34(8): 1019-103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08.009URL摘要
伴随快速城镇化,乡村地域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 人文过程,前瞻性地研究乡村转型发展过程格局、演进机理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乡村发展转型内涵、过程格局、驱动机制、类型模式、乡村 空间重构、农村发展理论及农村空心化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核心内容和逻辑主线加以凝练总 结.未来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及演进机制为核心,以建构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 和探究模式途径为目标,综合集成遥感与GIS、抽样调查和模型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典型地域的乡村转型发展的多尺度过程规律、地域类型、动力机制,深化乡村 空间体系演化规律和优化重组的内外机制,及乡村社会文化网络、技术制度转型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乡村多维空间重组的情景模拟.结合典型案例实证研究,解 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与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 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
[29]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
. 地理科学, 2016, 36(2): 170-17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2.002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以中国电子地图数据和分县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利用最邻近距离<em>R</em>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村庄分布模式格局,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同时解析乡村空间优化重组背景和模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随机、离散均匀分布的并存空间分布模式,村庄空间分布模式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东南半壁的村庄分布密度远大于西北半壁,不同地域类型区的村庄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出各异的特征.平原地区的村庄空间分布密集,空间分布模式以随机、分散为主,村庄之间邻近距离较近.高寒山区、沙漠边缘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极低,村庄之间邻近距离偏大,村庄空间分布相对聚集.丘陵、山地交汇过渡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较大,空间分布模式偏向随机分布.② 村庄分布受到传统因素和经济发展双重因子的影响,传统影响因素依然在发挥作用,但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明显.不同区域地形、水资源条件对村庄分布影响显著.交通条件、产业非农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生活、生产空间的空间形态和分布模式产生剧烈影响.③ 伴随乡村各种生产要素非农化流失,村庄空间亟待优化重组,优化以镇区为依托的中心村-基层村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应为乡村物质空间优化重组有效选择.④ 在不同地域类型区域,村镇格局的空间优化重组形态可以采用放射均衡、放射非均衡、多核心均衡、走廊式布局模式及混合模式.</p>
[Yang Ren, LiuYansui, Long Hualou,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and optimized reconstructing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 in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2): 170-17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2.002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以中国电子地图数据和分县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利用最邻近距离<em>R</em>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村庄分布模式格局,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同时解析乡村空间优化重组背景和模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随机、离散均匀分布的并存空间分布模式,村庄空间分布模式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东南半壁的村庄分布密度远大于西北半壁,不同地域类型区的村庄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出各异的特征.平原地区的村庄空间分布密集,空间分布模式以随机、分散为主,村庄之间邻近距离较近.高寒山区、沙漠边缘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极低,村庄之间邻近距离偏大,村庄空间分布相对聚集.丘陵、山地交汇过渡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较大,空间分布模式偏向随机分布.② 村庄分布受到传统因素和经济发展双重因子的影响,传统影响因素依然在发挥作用,但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明显.不同区域地形、水资源条件对村庄分布影响显著.交通条件、产业非农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生活、生产空间的空间形态和分布模式产生剧烈影响.③ 伴随乡村各种生产要素非农化流失,村庄空间亟待优化重组,优化以镇区为依托的中心村-基层村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应为乡村物质空间优化重组有效选择.④ 在不同地域类型区域,村镇格局的空间优化重组形态可以采用放射均衡、放射非均衡、多核心均衡、走廊式布局模式及混合模式.</p>
相关话题/空间 城市 人口 土地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