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新疆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杨振1,2,, 雷军1,, 段祖亮1, 董洁芳1,2, 苏长青3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乌鲁木齐 83001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Xinjiang

YANGZhen1,2,, LEIJun1,, DUANZuliang1, DONGJiefang1,2, SUChangqing3
1.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AS, Urumqi 830011,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 China
3. School of Economics,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y, Urumqi 830012, China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雷军(1968- ),女,四川三台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区域发展。E-mail:leijun@ms.xjb.ac.cn
收稿日期:2016-05-30
修回日期:2016-09-17
网络出版日期:2016-12-23
版权声明:2016《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68)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杨振(1988- ),男,河南夏邑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yzwsx@foxmail.com



展开

摘要
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新疆人口空间分布受地貌、气候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表现出分散分布的特征。研究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对新疆人口发展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GIS的支持下,从多角度、多尺度出发构建了两个年份新疆人口空间数据库,对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集散程度、多尺度的人口疏密状况、人口重心分布及变动、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态势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得出以下结论:① 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逐步增加,各尺度人口集中的速度均较慢,人口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人口的流动性较差。② 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尺度依赖性,不同空间尺度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空间尺度越大,人口分布特征越不明显,从小尺度对人口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可以避免大尺度探究带来的不足,小尺度新疆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圈层结构,表现出人口空间分布的“三大集群”和零星若干“小集群”的分布特征。③ 新疆人口重心分布逐年向东偏北方向移动且移动的距离较短,说明新疆人口有向北疆,尤其是天山北坡城市群集中的态势,但集中的速度较慢,对人口重心移动的距离影响较小。从重心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可以看出影响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第一大要素是水资源。④ 新疆民族人口空间分布也具有独特性。维吾尔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南疆三地州且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哈萨克族人口空间分布也较为集中,汉族和回族人口空间分布分散,集聚态势不明显,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较强。

关键词:人口空间分布;集中程度;尺度依赖;人口重心;民族人口;新疆
Abstract
Influenced by natural factors that include terrain, landform, climate and hydrolog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Xinjiang has a pattern of de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urban planning. Starting off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angle and multi-scale, we built the population spatial database of two years in Xinjiang. Furthermor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aw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degree of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and diffusion,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multi-scale,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population gravity center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thnic population were visualized with the help of GIS. The main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s follows: (1) the concentration degrees of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increasing in Xinjiang and the level and the speed of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at all scales are relatively slow,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has strong stability, and the mobility of the population is low. (2)There exists a strong scale dependency in the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larger the spatial scale, the less obvious the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The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t small scale has a ring-shaped structur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ree major clusters" and some sporadic small clusters. (3)The population center of gravity is gradually moving to the northeast and the moving distance is very shor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opulation of Xinjiang presents a gathering trend in the northern Xinjiang, especially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 city cluster. Moreover, it can be shown that the crucial factor that affects Xinjiang's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water resources. (4)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thnic population in Xinjiang is unique. Specially, the Uygur population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three southern prefectures of Xinjiang, while the majority of Kazak population is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rn Xinjiang. Meanwhile,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trend of Uygur population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Kazak population. Compared with Uygur and Kazak, the Han and Hui have a strong ethnic amalgamation, therefo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two ethnic groups tends to be decentralized.

Keywords: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concentration degree;scale dependence;population gravity center;ethnic population;Xinjiang

-->0
PDF (948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杨振, 雷军, 段祖亮, 董洁芳, 苏长青. 新疆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J]. , 2016, 35(12): 2333-234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12012
YANG Zhen, LEI Jun, DUAN Zuliang, DONG Jiefang, SU Changq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Xinjiang[J]. 地理研究, 2016, 35(12): 2333-234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12012

1 引言

人口分布形态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因地域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1-4],其分布受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布局特点等因素的综合制约。研究人口空间分布的意义在于揭示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及规律,探究引起人口分布地域差异的原因,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制定人口合理分布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以解决当前人口问题[4,5]。人口问题历来是地理****关注的重点,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早期西方国家主要通过数量模型探讨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与规律,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如Clark模型[1,6]、Newling模型[7]、smeed模型[8]、指数模型、对数模型及人口密度多核心模型[1,8-10],这些模型从计量的角度研究了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对于指导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分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随后西方国家开始关注人口郊区化与都市区内部各种城市要素空间结构及其变化[8,11-13],此时研究的重点是通过人口密度在空间上的差异来研究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得出欧美等发达国家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转变结论。胡焕庸先生在《地理学报》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首次对中国人口宏观分布提出了明确的判断,揭示了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异质特征[14]。近年来对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的空间尺度具有多样化,如基于全国尺度的研究[15-17]、省域尺度的研究[4,18,19],对特大城市北京[8,20]、广州[1,11,21]、杭州[22]的研究及县域尺度的研究[23];研究的内容丰富多样,如对人口分布地域格局、人口空间结构、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演化模式研究[1,4,7];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是利用GIS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对人口分布模式与类型区进行划分。从多尺度、多角度、多技术方法对人口分布进行研究对于认识不同尺度、不同侧面人口分布规律起到了指导作用。当下对西部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研究开始引起****的重视,如韩杰等对兰州市人口空间结构的研究[7],左永君等对新疆人口时空变化及空间结构的分析[18],这些研究对于了解西部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结构形态、人口时序变化特征及人口空间分布规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即研究都是基于单一尺度,然而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尺度依赖性,在某一个尺度上所具有的人口分布特征在另一尺度上往往并不适用[19],因此从多尺度、多角度刻画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可以更好地掌握人口空间分布规律。
新疆特殊的气候、地质、地貌特征以及独特的水文条件决定了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独特性。新疆人口空间分布受到绿洲分布的影响,呈现出分散分布的特征,具有干旱区人口分布的典型性。研究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掌握干旱区人口空间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普查年鉴、统计数据对2000年和2010年人口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新疆人口发展和城市规划提供支持。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利用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县、乡镇、街道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参考《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0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00年人口普查分乡、镇、街道数据》《2010年人口普查分乡、镇、街道数据》;2001-2011年新疆统计数据,主要参考相应年份的《新疆统计年鉴》;乡镇绿洲面积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院遥感数据土地代码,依据土地利用代码,基于新疆绿洲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2%对土地利用代码中具有绿洲特征的斑块进行提取,提取到43049块具有绿洲特征的斑块,最后利用dissolve工具对这些绿洲斑块进行融合,得出各个乡、镇、街道的绿洲面积。考虑到行政区划调整的因素,以2010年的行政区划为标准对2000年行政区划的矢量边界和数据进行融和处理,最后确定1018个乡镇级研究单元。2000年新疆包括一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石河子市,2010年新疆包括的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为4个,分别是石河子市、五家渠市、图木舒克市和阿拉尔市。为了研究区域的完整性和数据的连续性把这些直辖县级市也并入地州(市)的范围进行研究,县域单元也包括这些直辖县级市,这对反映新疆人口的宏观分布特征影响不大。

2.2 人口空间分布的测度方法

2.2.1 人口分布的结构指数 不均衡性指数(公式1)与集中度指数(公式2)常用于人口分布集中与不均衡程度的分析,集中度指数与不均衡性指数是指某个指标在一定区域内的集中程度,该指数越小说明该区域人口分布越均衡,反之越不均衡[1,4,5,24]。从指数中可以看出,表征地域空间内涵的土地面积参与到模型的运算中,较适宜于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其公式如下[4]
U=1n12xi-yi2n(1)
C=12xi-yi(2)
式中: n为地域个数; xii地域单元人口占研究区总人口的比重; yii地域单元土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重。
2.2.2 人口—土地非一致指数 研究人口空间分布的疏密程度常用人口密度来衡量,但人口密度表征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均质性特征,对人口集疏程度的表述较差。为了更好地表达人口空间分布的集疏程度,基于区位熵的思维方法构建人口—土地非一致指数,目的是为了表征人口和土地在空间分布上的离散程度,其公式如下:
Qit=MpitMgit=pitPtgitGt(3)
式中: Mpit为人口地理集中度; Mgit为土地面积地理集中度; pitPt分别是第 i个县域单元 t时刻的人口和全疆总人口; gitGt分别是第 i个县域单元 t时刻的土地面积和全疆总土地面积。
2.2.3 人口重心模型 人口重心的移动路径可以反映人口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计算公 式为[1]
xt=PtixiPtiyt=PtiyiPti(4)
式中: xtyt为某区域 t年的人口坐标; Pti为第 t年该区域第 i个单元的人口指标值; xiyi是第 i个单元的坐标。
2.2.4 人口区位熵 研究某一区域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集疏状况常用人口区位熵指数,其模型可以表示为[25]
LQ=PijPjPiPt×100(5)
式中: Pij表示第 j个县域的 i族人口数; Pj表示第 j个县域的总人口数; Pi表示整个新疆 i族人口数; Pt表示全疆总人口数。人口区位熵在研究新疆县域单元民族人口均匀/集中程度时不具有“地域空间大小”的概念,它仅表示某一民族人口的集中化程度,换句话说,不论研究单元面积多大,只要某一民族人口占该研究单元总人口比例与全疆该民族人口占全疆总人口比例比值突出即为分布集中,否则为分布分散,该指数较适宜于民族人口集疏程度的研究。

3 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 人口空间分布的集疏状况分析

3.1.1 全疆层面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与不均衡性分析 从全疆层面来看,2010年全疆人口分布的集中度指数为0.44,高于2000年的0.42;不均衡指数为0.058,大于2000年的0.056。可以看出,2000-2010年人口分布的集中度指数、不均衡指数都呈上升趋势,说明2000-2010年新疆人口空间分布趋向集中,从另一侧面说明新疆人口分布集中于大城市,该区域正处在向大城市快速集聚的发展阶段,此时城市的发展处于成长阶段。
3.1.2 地州(市)层面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与不均衡性分析 从地州(市)层面来讲,2000-2010年新疆人口集中指数与不均衡指数都增加的地州(市)分别是: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减少的地州(市)是:吐鲁番地区、伊犁州直。10年来新疆大多数地州(市)的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人口空间分布越来越不均衡,人口的空间分布越趋于向某些地州(市)集中的态势,这与全疆层面人口空间分布集中程度不断增加是相一致的(表1)。
Tab. 1
表1
表12000年与2010年新疆各地州(市)人口集中度指数、不均衡性指数
Tab. 1The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index and the imbalance index of all regions in Xinjiang in 2000 and 2010
行政区名称集中指数(2000年)不均衡指数(2000年)集中指数(2010年)不均衡指数(2010年)
乌鲁木齐市0.7030.4970.8410.501
克拉玛依市0.2670.1120.3130.127
吐鲁番地区0.2560.1360.2380.126
哈密地区0.1880.0940.2220.112
昌吉回族自治州0.2420.0520.2490.068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0.2140.1080.2150.1081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0.6630.1410.6860.150
阿克苏地区0.2290.0500.2350.051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0.2650.1070.2750.110
喀什地区0.5080.0860.5190.088
和田地区0.3300.0740.3620.079
伊犁州直0.3670.0620.3580.065
塔城地区0.3650.0860.4030.093
阿勒泰地区0.3110.0820.3130.082
自治区直辖行政单元数据缺失数据缺失0.4570.203


新窗口打开
3.1.3 人口空间分布的局部不均衡性分析 以上从全疆和地州(市)两个层面对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度指数与不均衡指数进行测算和分析,但缺乏空间视角,无法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因此引入人口—土地面积非一致指数,把该指数定义为人口地理集中度与土地面积地理集中度的相对比例,得出的比值与“1”相比较,如果小于“1”,说明某地区某一时刻人口地理集中度小于土地面积地理集中度;如果等于“1”,表明某地区某一时刻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等于土地面积地理集中度;如果大于“1”,表明某地区某一时刻人口地理集中度大于土地面积集中度。根据以上定义,计算新疆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非一致指数,然后根据指数的特点,将新疆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空间分布类型划分为五类(图1):① 土地极化型(土地的集中程度远远大于人口的集中程度):指数<1/2,② 土地超前型(土地的集中程度大于人口的集中程度):1/2≤指数<2/3,③ 人口—土地协调型:2/3≤指数≤3/2,④ 人口超前型(人口的集中程度大于土地的集中程度):3/2<指数≤2,⑤ 人口极化型(人口的集中程度远大于土地的集中程度):指数>2。根据以上所述,借助GIS分析工具对新疆县域层面人口—土地集中指数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2000年和2010年新疆县域人口—土地非一致指数
-->Fig. 1Population-land inconsistency index of Xinjiang at county level in 2000 and 2010
-->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和2010年五种人口—土地空间分布类型变化不大(图1),10年来土地极化型县域一直分布在新疆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边缘的民丰县、且末县、若羌县等,东疆极干旱区域的伊吾县、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北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的富蕴县、福海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等。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县域地处沙漠腹地或边缘、降水稀少、气候极为干旱、不适宜人类居住,是新疆人口分布的稀疏区,人口集中程度低且10年来变化不大。人口极化型和人口超前型县域一直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区,包括乌鲁木齐市市辖区、呼图壁县、昌吉市、沙湾县、玛纳斯县、克拉玛依市市辖区、奎屯市等。这些县域属于新疆的重点开发区,其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产业结构合理、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对外联系便捷、文化水平高。伊犁河谷地区,包括伊宁市、伊宁县、博乐市、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等,该地区是新疆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土地肥沃,自古就是新疆人口分布的稠密区。新疆西南部叶尔羌河流域的伽师县、疏附县、岳普湖县、疏勒县、英吉沙县等以及阿克苏河流域的阿克苏市、新和县、库车县,这些县域大多位于山前冲积平原的中部、地面坡度缓、土层深厚、适于农业耕种,是新疆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集中程度高。土地超前型所占的面积较少,零散分布于新疆各地州市。人口—土地协调型分布也较为分散,主要夹杂在人口极化型和人口超前型之间。对两个年份的人口—土地非一致指数的全局空间关联进行分析可知,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全局Moran's I指数由2000年的0.1867下降到2010年的0.1435,两个年份的Moran's I指数较小,说明10年来新疆的人口—土地非一致指数空间关联性较差,也就是说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态势不明显,由全局Moran's I指数下降可知,10年来新疆的人口—土地非一致指数的空间关联度呈下降趋势,即高—高和低—低的空间分布类型更加趋于分散分布。从两幅图中可以总结出新疆人口—土地非一致类型区空间分布表现出如下特征:人口超前和人口极化类型区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发达、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区域,而广大的经济落后、水资源缺乏,气候条件恶劣的县域人口分布较少,人口空间分布分散。土地极化和土地超前类型区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所属的县域单元居多,所占面积大,这些县域大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水资源匮乏、气候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土地非一致类型区的划分与新疆绿洲分散分布的特点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可见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与绿洲分布的集中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3.2 新疆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极强尺度依赖性。空间尺度不同人口分布特征存在差异,大空间尺度所具有的人口分布特征在小空间尺度上往往并不具有。鉴于此,从地州(市)层面、县域层面、乡镇级层面、乡镇绿洲四个空间尺度来探讨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从不同尺度揭示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研究采用人口密度作为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的指标,表2图2分别是新疆地州(市)、县、乡镇以及乡镇绿洲四个尺度下的人口密度特征统计和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通过对表2的分析可知,人口密度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最小值与统计尺度的大小呈正相关,也即是随着统计尺度的减小而降低,但乡镇绿洲尺度并不随着统计尺度的减小而最小值变小,这是因为乡镇绿洲尺度是人为意义上划分的更小尺度单元,它的计算是根据95%的乡镇人口数与绿洲面积的比值得来。人口密度的最大值、极差和标准差均与统计尺度的大小呈负相关关系,即统计尺度越小,极差和标准差越大。说明人口空间分布在小尺度上更加聚集,在大尺度统计上更倾向于均质[19],这与图2所反映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格局是一致的。从表中还可以看出,2000-2010年新疆县域人口密度的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与波动范围均呈上升态势。这说明新疆县域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但县域人口密度的不均衡性更加明显,人口更加倾向于某些县域集中。
Tab. 2
表2
表22000年和2010年不同尺度下人口密度统计特征(人/km2
Tab. 2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 density at different scales in 2000 and 2010 (person/km2)
研究单元最小值最大值范围标准差研究单元最小值最大值范围标准差
地级州(市)2.312831280.7289.7地级州(市)2.71390.51387.8291.7
县级0.143019.63019.46525.3县级0.186534.56534.32946.4
乡镇0.0266066.566066.483169.2乡镇0.0363950.263950.14163.4
乡镇绿洲1.4773542.773541.236321.4乡镇绿洲1.5683359.683358.06883.9


新窗口打开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2000年和2010年不同尺度下新疆人口密度空间分布
-->Fig. 2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density at different scales in Xinjiang in 2000 and 2010
-->

联合国对人口密度类别划分的标准是:<1、[1,25)、[25,100)、[100,200)、≥200,分别划分为人口极稀区、人口稀少区、人口中等区、人口密集区、人口极密区。基于这种划分,同样把新疆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划分为这五种类型。
3.2.1 新疆地州(市)层面人口密度空间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2a、图2b),在地州(市)层面上新疆缺少人口极稀区。这是因为空间尺度较大的缘故,两个年份人口稀少区所占面积极大。与2000年相比,2010年人口稀少区面积有所减小。这主要是因为2010年人口中等区面积有所增加,从较大的空间尺度上可以看出新疆人口分布地广人稀。人口中等区分布较少,呈零星分布状态,2000年主要分布在伊犁州直与克拉玛依市,2010年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图木舒克市、阿拉尔市、伊犁州直、克拉玛依市。2000年人口密集区分布在乌鲁木齐市,人口极密区分布在石河子市;2010年人口密集区个数不变,为五家渠市,而人口极密区个数有所增加,变为两个,分别为乌鲁木齐市和石河子市。
3.2.2 新疆县域层面人口密度空间分布 两个年份县域尺度层面上的人口极稀区空间分布相对稳定,2000年人口极稀区分布在东疆的伊吾县,南疆的民丰县、且末县和若羌县;2010年人口极稀区的县域个数有所减少,分布在南疆的若羌县、且末县和民丰县。这些县域大多处于沙漠腹地或边缘,气候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且县域面积广,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极低。同样在县域尺度上人口稀少区占据了新疆国土面积的很大一部分,两个年份人口空间分布相对稳定。人口中等区县域个数少,地域面积小且分布分散,多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和人口极密区的周围,成环状分布。这表明在县域尺度上人口中等、密集和极密区空间分布集聚态势明显。两个年份人口密集区分布的县域也较少,2000年主要分布在叶尔羌河流域,2010年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疏勒县、五家渠市、奎屯市和独山子区。两个年份人口极密区空间分布同样较为分散且变化不大,2000年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市辖区、石河子市、伊宁市、奎屯市、喀什市、和田市,2010年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市辖区、石河子市、伊宁市、喀什市、和田市。县域尺度层面的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以下特征:① 人口极稀区和人口稀少区县域个数多、地理面积大且集中连片分布,而人口中等区、人口密集区和人口极密区县域个数少、地理面积小且分布分散。② 两个年份各个类型区空间分布相对稳定,在个别类型区出现“细变”状况,但总体来看各个类型区的空间分布较为稳定。③ 空间尺度的不同,人口在空间分布的集疏状况大相径庭,如在地州(市)层面的人口稀少区在县域尺度上却夹杂着人口密集区和人口极密区(图2c、图2d)。
3.2.3 新疆乡镇层面人口密度空间分布 乡镇层面上新疆人口密度空间分布表现如下特征:① 两个年份人口极稀区和人口稀少区占据新疆国土很大一部分面积,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及东疆的极干旱区是人口极稀区主要分布区域,这些地区沙漠面积广、气候干燥,不适宜人类的生存和居住;人口稀少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的西半壁和北半壁呈环状分布的地带以及天山南北麓呈条带状分布区域,这些地区处于新疆绿洲分布的边缘区,人均水资源量匮乏。② 两个年份人口中等区、密集区和极密区分布的乡镇相对较少且分布分散,在空间分布上这三种人口类型区组合状况较好,即人口极密区分布在内圈层,人口密集区分布在中圈层,人口中等区分布在外圈层的圈层分布态势,形成了人口空间分布的“三大集群”和零星分布的若干“小集群”,这三大集群分别是:天山北坡人口密集群、伊犁河谷人口密集群、叶尔羌流域人口密集群(图2e、图2f)。
3.2.4 新疆乡镇绿洲层面人口密度空间分布 乡镇绿洲层面最能够反映新疆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的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图2g、图2h),新疆人口主要分布在绿洲及绿洲边缘地区。绿洲面积占新疆总面积4.2%的大小,居住着全疆95%以上的人口,可见绿洲地区承载着新疆绝大部分的人口数量。从乡镇绿洲层面更能够表征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状态,这种表现更加细腻。从图中可以看出乡镇绿洲层面同样表现出如下特征:① 两个年份乡镇绿洲层面人口分布类型区变化不大,在人口空间分布稳定的状况下,个别类型区出现“细变”特征,如天山西段由2000年的人口稀少区变为2010年的人口极稀区,人口密度的降低说明该地区人口不断地向外围疏散,导致人口疏散的原因可能是水资源的减少或者是生态环境质量变差。② 对绿洲层面的人口空间可视化表达是对乡镇层面人口空间分布的有益补充,乡镇层面上没有表现出人口极密区和密集区集群的乡镇级单元在更小的乡镇级绿洲层面上表现出集群的特征,说明这些地区绿洲面积狭小,人口数量相对较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这些乡镇的人口规模将会超载,成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

3.3 新疆人口重心分布及其变化

人口重心是使人口分布平面保持平衡状态的作用点。人口重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其移动路径可反映人口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26]
根据以上阐释,运用重心公式计算出2000-2010年新疆人口分布重心,同时借用人口重心模型分别计算出2000-2010年新疆经济发展重心分布、粮食生产重心分布及水资源重心分布,目的是为了探究四个重心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及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图3a、图3b),新疆人口重心一直分布在新疆西北部并缓慢向北移动,这是因为与全国一样新疆人口空间分布同样差异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全国表现出东南部人口数量多、分布密集,而西北部人口数量少、分布稀疏;恰恰相反,新疆西北部人口数量多、分布密集,而东南部人口数量少且分布稀疏。如果通过西北部的木垒镇与位于西南部的皮山镇划一条直线,称之为木垒—皮山人口分界线,该线将新疆分为两部分,即东南部和西北部,两部分面积大体相当,但人口数量分布却相差悬殊。长久以来,西北部人口数量占全疆人口的比重在82%以上,并有小幅的上升,而东南部人口数量占全疆人口的比重在18%以下,并呈现出小幅下降趋势,因此新疆人口重心偏于新疆西北部[27]。历史时期北疆以畜牧为主,人口分布分散且稀少;南疆以农业为主,人口分布集中且密集。南疆的喀什绿洲和和田绿洲是当时新疆农业最为发达的区域,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形成了南北疆人口数量在地域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历代南疆人口数量一直高于北疆,直到1979年以后,南北疆人口数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北疆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南疆,且保持北疆人口比重连年上升,南疆人口比重连年下降的态势。2000年以来,虽然南疆少数民族人口基数大,对其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较为宽松,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出生人口较多,但南北疆人口集聚能力差异明显,北疆人口集聚能力显著高于南疆[28]。表现为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后,北疆吸引了较多的南疆人口及外来人口到此务工和经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北疆人口数量,但是南北疆人口占比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北疆一直稳定在51%且呈小幅上扬趋势,南疆一直稳定在49%上下(东疆的哈密和吐鲁番划归北疆统计)。因此可知,人口重心分布在新疆中部且有向北缓慢移动的趋势。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2000-2010年新疆人口、水资源、经济、粮食生产重心分布及变化
-->Fig. 3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gravity center of population, water resources, economy and food in Xinjiang in 2000 and 2010
-->

2000年,新疆人口重心位于库车县,2001-2010年人口重心向东偏北方向移动且距离较短,说明新疆人口向天山北坡城市群集聚的态势明显,但集聚的速度较慢,这与前文所阐释的新疆人口不断趋向集中且空间分布较为稳定的结论是相符的。人口重心短距离移动说明:① 新疆自然本底值总体稳定,变动不大。② 新疆人口空间分布受水文、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人口流动性较差。从图中可以看出(图3a、图3c~3e),不仅人口重心的移动距离较短、变化不大,水资源重心、经济重心、粮食重心移动距离也较短,说明人口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水资源空间分布状况及粮食生产情况具有密切的关系。再者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人口重心、经济重心、水资源重心移动的方向具有高度一致性,即从西南方位向东北方位移动,这说明研究时段新疆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具有一致性分布特征,而且也表明了水资源对人口空间分布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新疆有人的地方就要有水,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可能分布着更多的人。除此之外,经济重心点的分布靠近天山北坡经济带,这与长期以来新疆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状况是相符的。10年来粮食分布的重心一直分布在拜城县和新和县,可知10年来新疆的粮食重心一直分布在南疆且移动距离不大。粮食分布重心具有稳定性特征,粮食重心分布移动轨迹没有像人口重心分布、水资源重心分布、经济重心分布的移动轨迹一样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而是表现出曲折、迂回上升的移动轨迹,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粮食生产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逐渐弱化,粮食生产和人口分布呈现出分离态势,但即便交通运输技术如何进步,也要为克服运输距离付出代价。2008年之后粮食分布重心移动轨迹逐渐与人口分布重心、水资源分布重心、经济分布重心移动轨迹一致,四者在空间分布上达到协调状态。人口分布重心和水资源分布的重心在空间上紧密相邻,这充分说明影响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第一大要素是水资源,这也直接验证了上文的结论。

3.4 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研究某一区域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集疏状况常用人口区位熵指数。新疆共有13个世居民族,人口数量排名前四的民族分别是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和回族。根据两个年份各个县域人口区位熵值的特点,对每个县域四个民族人口区位熵值进行分类,以10、85、120、200为间隔点划分为5种类型,这五种类型分别为极低度集中、低度集中、中度集中、高度集中和极高度集中[25]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主要民族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如下特征:① 2000-2010年维吾尔族(图4a、图4b)、汉族(图4c、图4d)、哈萨克族(图4e、图4f)、回族(图4g、图4h)人口区位熵变动很小,与人口空间分布一样,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同样表现出稳定分布的特征。② 两个年份维吾尔族人口极高度集中的县域与极低度集中的县域在方位上恰好相反,表现为极高度集中的县域位于南疆三地州,而极低度集中的县域位于新疆北部,极高度集中和极低度集中的县域在空间分布上集中连片。维吾尔族人口高度集中和极高度集中合计的县级单元个数和地理面积远大于汉族人口和回族人口,即维吾尔族人口的集中程度高于汉族、回族的集中程度。一方面是因为维吾尔族拥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在实地调研中可以发现,回族居民绝大多数会汉语,与本民族人员交流时也会使用汉语,而大多数维吾尔族居民仅通晓一些基本的汉语,不能与汉族居民进行深入交流,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造成了维吾尔族人口在空间分布上与其他民族的隔离;另一方面南疆三地州历来是维吾尔族人口聚集之地,维吾尔族人口倾向于种植业,南疆三地州的古老绿洲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再者维吾尔族人口多信仰伊斯兰教,南疆三地州为数众多的清真寺为维吾尔族人口进行宗教活动提供了场所,吸引了众多的维吾尔族人口到此集聚。③ 汉族人口与维吾尔族人口集中的县域在空间上呈现出一种互补的状态,表现为维吾尔族人口集中程度高的县域,汉族人口集中程度则低;反之,维吾尔族人口集中程度低的县域,汉族人口集中程度则高[25],可以看出两个民族聚居的特点较为突出。④ 哈萨克族极高度集中的县域位于新疆北部,而极低度集中的县域位于新疆南部,与维吾尔族一样哈萨克族也拥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族内人员交流时通常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哈萨克族人口与其他民族人口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造成了该民族与其他民族在空间上的隔离;此外,哈萨克族属于游牧民族,该民族在居住空间上喜欢靠近山区且水草丰茂的区域定居,而新疆北部的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水草丰茂,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哈萨克族人口得以在此集聚。哈萨克族人口的空间分布也是集中连片,所占的县域单元个数以及县域单元面积都较大,可以看出哈萨克族人口聚族而居的特点也较为突出。⑤ 从四个民族空间分布图上还可以看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维吾尔族人口集中在南疆地区,汉族人口集中在北疆地区的态势,而哈萨克族与汉族、回族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比邻而居”的格局。⑥ 汉族人口与回族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似性,两个民族极高度集中的区域大体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与北疆西部地区,与维吾尔族人口和哈萨克族人口相比这两个民族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低,呈现出不连续的分布状态,分散分布较为明显。2000-2010年汉族人口和回族人口极高度集中和高度集中的县域都有所减少,中度和低度集中的县域有所增加,说明10年来两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程度有所加强,再者汉族人口和回族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回族人口比汉族人口分散的程度低。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2000-2010年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人口区位熵
-->Fig. 4The population location entropy of Uygur, Han, Kazak and Hui enthic groups in Xinjiang in 2000 and 2010
-->

总体来看,2000-2010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四个人口数最多的民族在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上变化不大,表现出稳定分布的特征,基本上维持大集中,各有聚居区的态势。相对而言,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集中程度要高于汉族和回族,而汉族和回族人口在空间分布上较为松散。

4 结论

在GIS支持下,构建了两个年份全疆多尺度的人口空间数据库,据此可视化了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多尺度的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疏密状况、新疆人口重心分布及变化、单尺度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状况。得出以下结论:
(1)10年来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与不均衡程度逐步增加,全疆、地州(市)、县域、乡镇(街道)以及乡镇(街道)绿洲层面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各尺度层面人口集中的速度均较慢,表现出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稳定性的特征,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新疆人口的流动性较差。
(2)人口的空间分布具有极强尺度依赖性,新疆人口的空间分布在不同的尺度层面上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空间尺度越大,人口空间分布集聚特征越不明显,对人口空间分布的描述越笼统;从较小的尺度对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可以避免大尺度探究带来的不足。小尺度上,新疆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圈层结构,形成了人口空间分布的“三大集群”和零星分布的若干“小集群”。
(3)2000年新疆人口重心分布在库车县境内,之后逐年向东北方向移动且移动的距离很短,说明新疆人口有向北疆,尤其是天山北坡城市群集中的态势,但集中的速度较慢,对人口重心移动距离影响较小。从重心空间分布及变化图中可知,影响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第一大要素是水资源。
(4)新疆民族人口空间分布也具有独特性。维吾尔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南疆三地州且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哈萨克族人口空间分布也较为集中,汉族和回族人口空间分布较为分散,集聚态势不明显,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较强。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周春山, 边艳. 1982-2010年广州市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 地理科学, 2014, 34(9): 1085-1092.
URLMagsci [本文引用: 7]摘要
<p>基于第三、四、五和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利用数学模型对1982~2010年广州市近30 a来的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规律深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① 近30 a 来广州市人口保持稳定增长,人口分布总体上趋于分散,人口变化趋于缓和,尤其是近10 a 来广州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缓慢降低,近郊区人口密度较快增长,远郊区人口密度逐步增加的特征更加明显;② 人口空间分布由&ldquo;峰值单中心+外围小中心&rdquo;结构演变为&ldquo;扁平化多中心+外围小中心&rdquo;;③ 广州市人口发展已进入成熟晚期阶段向老年阶段的过渡时期,但中心城区人口缺口尚未出现;④ 广州市人口郊区化始于20世纪90 年代末,2000 年以来郊区化明显加快,属于市中心发展型郊区化。</p>
[Zhou Chunshan, Bian Yan.The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Guangzhou city in 1982-2010.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9): 1085-1092.]
URLMagsci [本文引用: 7]摘要
<p>基于第三、四、五和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利用数学模型对1982~2010年广州市近30 a来的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规律深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① 近30 a 来广州市人口保持稳定增长,人口分布总体上趋于分散,人口变化趋于缓和,尤其是近10 a 来广州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缓慢降低,近郊区人口密度较快增长,远郊区人口密度逐步增加的特征更加明显;② 人口空间分布由&ldquo;峰值单中心+外围小中心&rdquo;结构演变为&ldquo;扁平化多中心+外围小中心&rdquo;;③ 广州市人口发展已进入成熟晚期阶段向老年阶段的过渡时期,但中心城区人口缺口尚未出现;④ 广州市人口郊区化始于20世纪90 年代末,2000 年以来郊区化明显加快,属于市中心发展型郊区化。</p>
[2]胡焕庸. 中国人口分布、区划和展望
. 地理学报, 1990, 45(2): 139-145.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2URL摘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第一台阶为湿润的平原和丘陵,人口稠密。第二台阶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大部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人口稀少。一条分界线东北起于黑龙江省的黑河,西南至云南省的腾冲。此线以东居住着全国96%的人口。以西居住着4%的人口。作者把全国分为八大人口区。在未来岁月里,我国人口分布的总格局不会有很大改变。
[Hu Huanyong.Distribution regionalization and prospect of China's popula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0, 45(2): 139-145.]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2URL摘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第一台阶为湿润的平原和丘陵,人口稠密。第二台阶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大部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人口稀少。一条分界线东北起于黑龙江省的黑河,西南至云南省的腾冲。此线以东居住着全国96%的人口。以西居住着4%的人口。作者把全国分为八大人口区。在未来岁月里,我国人口分布的总格局不会有很大改变。
[3]葛美玲, 封志明. 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 地理学报, 2009, 64(2): 202-210.
Magsci摘要
<p>依据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利用Arc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 将人口密度图分层显示, 并形成中国人口分布图系。在此基础上, 建立人口重心曲线, 根据人口重心曲线 上点的邻近性实施人口密度再分级, 由此获得了更具空间集聚特征的人口密度图。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多圈层迭加分析表明: 随着人口密度增大, 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南移动, 由稀疏趋于稠密, 中国人口分布多圈层集聚特征明显。人口重心曲线表明, 人口分布总体上是从高密度向低密度分布过渡的, 其中在低密度中也有高密度地区分布, 高密度地区也有相对稀疏的地区。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中国人口密度再分级表明, 中国人口密度可以适度划分 为9 级, 据此可以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 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绝对稀疏区、极端稀疏区、基本无人区等9 大类型区。 统计表明, 中国3/4 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1/5 的国土面积上, 半数以上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口, 研究结果较好地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规律性。</p>
[Ge Meiling, Feng Zhiming.Analysis of the density level of China'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curve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Acta Geographical Sinica, 2009, 64(2): 202-210.]
Magsci摘要
<p>依据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利用Arc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 将人口密度图分层显示, 并形成中国人口分布图系。在此基础上, 建立人口重心曲线, 根据人口重心曲线 上点的邻近性实施人口密度再分级, 由此获得了更具空间集聚特征的人口密度图。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多圈层迭加分析表明: 随着人口密度增大, 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南移动, 由稀疏趋于稠密, 中国人口分布多圈层集聚特征明显。人口重心曲线表明, 人口分布总体上是从高密度向低密度分布过渡的, 其中在低密度中也有高密度地区分布, 高密度地区也有相对稀疏的地区。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中国人口密度再分级表明, 中国人口密度可以适度划分 为9 级, 据此可以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 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绝对稀疏区、极端稀疏区、基本无人区等9 大类型区。 统计表明, 中国3/4 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1/5 的国土面积上, 半数以上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口, 研究结果较好地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规律性。</p>
[4]李鹏, 徐跃通. 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鲁东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27(3): 274-2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020.2011.03.021URL [本文引用: 6]摘要
采用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化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借助GIS软件平台,对山东省的人口分布及其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山东省各地市之间人口总数差距显著,各县区之间人口密度差别较大,呈现多个同心环、西南高东北低的态势.(2)山东省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为0.1621,不均衡指数为0.0098,人口分布的集中化趋势不明显,各地市内人口分布较均衡.(3)山东省人口分布的全局莫兰指数为0.2174,人口空间分布不是随机过程,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依据局部莫兰指数和山东省省情,将全省人口分布划分为高密度—高度扩散型、高密度—中度扩散型、低密度—低度扩散型、高密度—高度集聚型、高密度—低度集聚型和低密度—离心型等六种类型.
[Li Peng, Xu Yuetong.Analysi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Ludong University Journal:
Natural Sciences. 2011, 27(3): 274-2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020.2011.03.021URL [本文引用: 6]摘要
采用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化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借助GIS软件平台,对山东省的人口分布及其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山东省各地市之间人口总数差距显著,各县区之间人口密度差别较大,呈现多个同心环、西南高东北低的态势.(2)山东省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为0.1621,不均衡指数为0.0098,人口分布的集中化趋势不明显,各地市内人口分布较均衡.(3)山东省人口分布的全局莫兰指数为0.2174,人口空间分布不是随机过程,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依据局部莫兰指数和山东省省情,将全省人口分布划分为高密度—高度扩散型、高密度—中度扩散型、低密度—低度扩散型、高密度—高度集聚型、高密度—低度集聚型和低密度—离心型等六种类型.
[5]张丽, 高敏华. 基于GIS的新疆人口分布特征研究
.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2): 301-307.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分析了新疆15个行政区2000、2005、2009年的人口数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分布特征,研究了人口变化的驱动因子。并运用GIS软件生成2009年新疆人口密度图。结果表明:新疆人口数量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呈现出大城市集聚效应明显增加,区域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分布特点。并指出新疆人口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是与地理自然环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状况以及国家政策等是相关的,其中经济水平在各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Zhang Li, Gao Minhua.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Xinjiang population based on GIS.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4, 30(32): 301-307.]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分析了新疆15个行政区2000、2005、2009年的人口数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分布特征,研究了人口变化的驱动因子。并运用GIS软件生成2009年新疆人口密度图。结果表明:新疆人口数量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呈现出大城市集聚效应明显增加,区域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分布特点。并指出新疆人口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是与地理自然环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状况以及国家政策等是相关的,其中经济水平在各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6]Clark C.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 (General), 1951, 114(4): 490-496.
https://doi.org/10.2307/2981088URL [本文引用: 1]
[7]韩杰, 李丁, 崔理想, . 基于GIS的兰州市人口空间结构研究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2): 27-32.
https://doi.org/10.13448/j.cnki.jalre.2015.041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GIS)的空间统计方法对兰州市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进行处理,探讨兰州市的人口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兰州市的人口分布总体上表现为集聚趋势;十年来兰州市人口密度一直以主城区为最高,且2000-2010年主城区城关、安宁、七里河和西固区的人口密度在不断增加,其他的区、县则处于负增长;2000-2010年,兰州市的人口重心由皋兰县不断向东南方向的城关和安宁区移动,移动速度逐年加快,兰州尚处于高速城镇化阶段;2000年和2010年的兰州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式不同于东部地区的大城市,以反函数模型拟合效果为最好,但仍然符合距离衰减规律,以东方红广场为中心,随着距离增加,人口密度递减。
[Han Jie, Li Ding, Cui Lixiang, et al.Study on the population spatial structure of Lanzhou city based on GIS.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 29(2): 27-32.]
https://doi.org/10.13448/j.cnki.jalre.2015.041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GIS)的空间统计方法对兰州市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进行处理,探讨兰州市的人口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兰州市的人口分布总体上表现为集聚趋势;十年来兰州市人口密度一直以主城区为最高,且2000-2010年主城区城关、安宁、七里河和西固区的人口密度在不断增加,其他的区、县则处于负增长;2000-2010年,兰州市的人口重心由皋兰县不断向东南方向的城关和安宁区移动,移动速度逐年加快,兰州尚处于高速城镇化阶段;2000年和2010年的兰州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式不同于东部地区的大城市,以反函数模型拟合效果为最好,但仍然符合距离衰减规律,以东方红广场为中心,随着距离增加,人口密度递减。
[8]冯健, 周一星. 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
. 地理学报, 2003, 58(6): 903-916.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3.06.014URLMagsci [本文引用: 4]摘要
<p>利用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1982~2000年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规律。首先分析都市区人口增长特征,并提炼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空间模型,发现: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口郊区化,在90年代幅度加大;80年代北京都市区人口空间增长过程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同质性特点;而90年代则差异性大于相似性,异质性特征日渐突出。继而,通过数学模型的回归研究北京都市区人口分布及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单核心模型的回归表明,Clark模型在拟合北京城市人口分布方面占据优势,而Smeed模型拟合都市区人口分布的效果更好,参数变化说明当前郊区化的主体仍属&ldquo;近郊化&rdquo;。多核心模型的回归表明,1990年都市区双中心结构刚刚发育,2000年多核心结构比较明显但并不成熟;主要的次中心在影响人口分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20年来,基于人口分布的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渐趋复杂。</p>
[Feng Jian, Zhou Yixing.Population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urban area of Beijing in the past 20 year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58(6): 903-916.]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3.06.014URLMagsci [本文引用: 4]摘要
<p>利用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1982~2000年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规律。首先分析都市区人口增长特征,并提炼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空间模型,发现: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口郊区化,在90年代幅度加大;80年代北京都市区人口空间增长过程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同质性特点;而90年代则差异性大于相似性,异质性特征日渐突出。继而,通过数学模型的回归研究北京都市区人口分布及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单核心模型的回归表明,Clark模型在拟合北京城市人口分布方面占据优势,而Smeed模型拟合都市区人口分布的效果更好,参数变化说明当前郊区化的主体仍属&ldquo;近郊化&rdquo;。多核心模型的回归表明,1990年都市区双中心结构刚刚发育,2000年多核心结构比较明显但并不成熟;主要的次中心在影响人口分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20年来,基于人口分布的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渐趋复杂。</p>
[9]Newling B E.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Geographical Review, 1969, 59(2): 242-252.
https://doi.org/10.2307/213456URL摘要
Since its publication in 1951, Clark's negative exponential rule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geographers and others interested in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cities. The rule, however, properly applies only to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population density in predominantly residential areas: it is not intended to describe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density in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In this article an alternative hypothesis is offered, in which the density pattern within and beyond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is seen as a continuum. The hypothesis proposes that population density is a quadratic exponential function of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of the city, with the squared term in the exponent carrying a negative sign. The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and the height of the density crest (where it exists), the distance and height of the inflection points of the density profile (where they exist), and the radius of the urbanized area are all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curve. The parameters are also used to produce a density profile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curve is incorporated in a model of urban growth that accounts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central density crater. Finally, the quadratic exponential model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variation is tested on thirty-five cases and is found to apply in all but two.
[10]Brian J L Berry, Kim H. Challenges to the monocentric model.
Geographical Analysis, 1993, 25(1): 1-4.
https://doi.org/10.1111/j.1538-4632.1993.tb00275.x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First page of article
[11]刘望宝, 陈再齐. 1982-2010年广州市人口分布演化研究
. 经济地理, 2014, 34(11): 10-22.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4.11.002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利用1982年以来的广州市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广州市老八区的人口空间分布演化,认为广州市人口郊区化趋势明显,形成了制造业和房地产大规模开发的带动下的人口快速增长的扇形区域。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地带,空间集聚特征高。人口分布多中心结构基本形成,次中心的人口空间集聚能力增强,次中心的形成得益于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外围地区交通便利的城中村大规模集聚,并在很大程度上是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反映了制度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研究可为城市旧城更新改造、职住空间平衡与城市通勤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供参考。
[Liu Wangbao, Chen Zaiqi.Evolutional trend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Guangzhou during the period of 1982 to 2010.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11): 10-22.]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4.11.002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利用1982年以来的广州市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广州市老八区的人口空间分布演化,认为广州市人口郊区化趋势明显,形成了制造业和房地产大规模开发的带动下的人口快速增长的扇形区域。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地带,空间集聚特征高。人口分布多中心结构基本形成,次中心的人口空间集聚能力增强,次中心的形成得益于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外围地区交通便利的城中村大规模集聚,并在很大程度上是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反映了制度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研究可为城市旧城更新改造、职住空间平衡与城市通勤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供参考。
[12]Guimond L, Simard M.Gentrification and neo-rural populations in the Québec countryside: Representations of various actor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0, 26(4): 449-464.
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10.06.002Magsci摘要
<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Abstract</h2><p id="">Rural gentrification, which is linked in particular to the migration and permanent settlement in the countryside of middle-class or affluent urbanites, is increasingly affecting contemporary rural communities. Despi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rend, the complex and many-sided phenomenon of rural gentrification has hardly been explored in scholarly research in Qu&eacute;bec (Canada), in contrast to the abundant research that exists on this topic in the United Kingdom. Accordingly, the present article will explore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by and of the various actors involved vis-&agrave;-vis the emergence and polymorphous effects of the gentrification of two regional county municipalities (RCMs) in the province of Qu&eacute;bec: Brome-Missisquoi and Arthabaska.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the four types of actors (newcomers, long-time residents, directors of local and regional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and municipal officials), it shows the complexity of rural gentrification at various levels: 1) socio-demographically; 2) in terms of housing and economic impacts; 3) on the community and cultural levels; 4) o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al and political levels.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among other things, the need to go further than simply portraying gentrifiers and, to this end, we have augmented our analysis with representations provided by other actors affected by rural gentrification. The article also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examining the overall effects of the phenomenon,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it.</p>
[13]Garcia-López M à. Population suburbanization in Barcelona, 1991-2005: Is its spatial structure changing?.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2010, 19(2): 119-132.
https://doi.org/10.1016/j.jhe.2010.04.002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Abstract</h2><p id="">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population suburbanization is occurring in Barcelona and, if so, how it is organized spatially. This issue is addresse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Barcelona Metropolitan Region and its evolution between 1991 and 2005. The ultimate aim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a process of population suburbanization during these 15&#xA0;years and, if this is the case, whether it arises according to a dispersed or a polycentric model.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polycentric model for 1991 and 2005. However, this spatial structure is changing because of the process of suburbanization, which is affecting both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and subcenters. During this same period, it is found that the role played by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n determin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is becoming stronger. Without considering this latter result, it would appear that the dispersed model would best describe the next spatial stage.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role played by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next spatial stage would be an accessibility model in which population concentrates along freeways and highways.</p>
[14]戚伟, 刘盛和, 赵美风, . “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
. 地理学报. 2015, 70(4): 551-56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4004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x0201c;胡焕庸线&#x0201d;是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发现之一。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下,&#x0201c;胡焕庸线&#x0201d;所表达地理意义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4次人口普查的县级空间数据库,提出人口时空扩张的识别方法,对&#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的人口数量、集疏格局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 &#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人口数量94:6的大数一直相对稳定,但东南半壁人口持续微减、西北半壁人口持续微增。得益于较高的自然增长率,西北半壁具有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② &#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人口集疏模式。东南半壁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较快,负增长区在&#x0201c;秦岭&#x02014;淮河&#x0201d;以南、东北等地区大面积扩张、人口正增长优势逐步极化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少数地区,呈现&#x0201c;马太效应&#x0201d;式的集疏模式。主要是由于东南半壁内部区域经济差异及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剧烈人口流动。③ 西北半壁则呈现&#x0201c;相对均势&#x0201d;的人口集疏模式,多数地区的人口普遍表现为正增长,但是空间分布广袤、增长不集中,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缓慢。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x0201c;多分散、少聚居&#x0201d;造成了自然增长优势的不集中。然而均势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同样存在一定的负增长区,主要分布在&#x0201c;胡焕庸线&#x0201d;和&#x0201c;新欧亚大陆桥&#x0201d;两条带上。④ 未来时期,&#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的人口分布及集疏格局将进一步演化,东南半壁应关注内陆腹地及中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作用,西北半壁应关注将分散的人口增长优势向少数城镇进行集聚,以期为人口地理学研究以及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p>
[Qi Wei, Liu Shenghe, Zhao Meifeng, et al.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Hu Line and different spatial patterns of population growth on its both side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4): 551-56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4004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x0201c;胡焕庸线&#x0201d;是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发现之一。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下,&#x0201c;胡焕庸线&#x0201d;所表达地理意义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4次人口普查的县级空间数据库,提出人口时空扩张的识别方法,对&#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的人口数量、集疏格局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 &#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人口数量94:6的大数一直相对稳定,但东南半壁人口持续微减、西北半壁人口持续微增。得益于较高的自然增长率,西北半壁具有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② &#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人口集疏模式。东南半壁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较快,负增长区在&#x0201c;秦岭&#x02014;淮河&#x0201d;以南、东北等地区大面积扩张、人口正增长优势逐步极化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少数地区,呈现&#x0201c;马太效应&#x0201d;式的集疏模式。主要是由于东南半壁内部区域经济差异及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剧烈人口流动。③ 西北半壁则呈现&#x0201c;相对均势&#x0201d;的人口集疏模式,多数地区的人口普遍表现为正增长,但是空间分布广袤、增长不集中,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缓慢。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x0201c;多分散、少聚居&#x0201d;造成了自然增长优势的不集中。然而均势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同样存在一定的负增长区,主要分布在&#x0201c;胡焕庸线&#x0201d;和&#x0201c;新欧亚大陆桥&#x0201d;两条带上。④ 未来时期,&#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的人口分布及集疏格局将进一步演化,东南半壁应关注内陆腹地及中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作用,西北半壁应关注将分散的人口增长优势向少数城镇进行集聚,以期为人口地理学研究以及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p>
[15]韩嘉福, 张忠, 齐清文.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分析及其可视化
. 地球信息科学, 2007, 9(6): 14-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560-8999.2007.06.0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自从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爱辉-腾冲线"以来,中国人口东西部的不均匀现象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不均匀不仅仅存在于"胡焕庸线"两侧,而是广泛存在的。本文引用经济学家研究收入分配平均程度常用的LORENZ曲线方法,结合相关图、表,对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曲线特征点的分析,结合地图可视化可以形象地反映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同时对人口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化描述。
[Han Jianfu, Zhang Zhong, Qi Qingwen.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7, 9(6): 14-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560-8999.2007.06.0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自从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爱辉-腾冲线"以来,中国人口东西部的不均匀现象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不均匀不仅仅存在于"胡焕庸线"两侧,而是广泛存在的。本文引用经济学家研究收入分配平均程度常用的LORENZ曲线方法,结合相关图、表,对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曲线特征点的分析,结合地图可视化可以形象地反映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同时对人口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化描述。
[16]戚伟, 刘盛和.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研究
. 地理研究, 2015, 34(10): 1981-199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0015URLMagsci摘要
<p>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大规模的&ldquo;乡&mdash;城&rdquo;流动人口,深刻改变着中国的城市规模体系结构,不同规模城市间的人口集疏表现为显著的不均衡特征。根据1990年、2000年、2010年三期人口普查数据,构建中国城市人口及其流动人口的空间数据库。借鉴城市位序规模理论,提出城市流动人口服从类似规律的假设,探究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服从的数学规律,进行斜率等关键参数的测算和无标度区的识别,并根据城市人口位序规模分布与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耦合关系,将城市划分为吸纳流动人口绝对超前型、相对超前型、相对滞后型、绝对滞后型等4种类型。研究表明:①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符合幂函数,且向高位序城市集聚的特征显著,集聚力量大于分散力量,这种极化特征不断提高。② 中国大多数城市属于绝对滞后型,其流动人口规模仍未达到其理论值,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潜力。③ 特大和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大多超前,其流动人口集聚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大多已相对超载;而中小城市的位序规模大多滞后,其流动人口集聚能力一直较弱,目前大多相对规模不足,提升潜力与空间极大。④ 城市在经济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等引力上差异、流动人口自身的地域认识和定居意愿等均是影响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的重要因素。</p>
[Qi Wei, Liu Shenghe.Research on the rank-size distribution rule of China's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10): 1981-199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0015URLMagsci摘要
<p>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大规模的&ldquo;乡&mdash;城&rdquo;流动人口,深刻改变着中国的城市规模体系结构,不同规模城市间的人口集疏表现为显著的不均衡特征。根据1990年、2000年、2010年三期人口普查数据,构建中国城市人口及其流动人口的空间数据库。借鉴城市位序规模理论,提出城市流动人口服从类似规律的假设,探究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服从的数学规律,进行斜率等关键参数的测算和无标度区的识别,并根据城市人口位序规模分布与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耦合关系,将城市划分为吸纳流动人口绝对超前型、相对超前型、相对滞后型、绝对滞后型等4种类型。研究表明:①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符合幂函数,且向高位序城市集聚的特征显著,集聚力量大于分散力量,这种极化特征不断提高。② 中国大多数城市属于绝对滞后型,其流动人口规模仍未达到其理论值,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潜力。③ 特大和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大多超前,其流动人口集聚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大多已相对超载;而中小城市的位序规模大多滞后,其流动人口集聚能力一直较弱,目前大多相对规模不足,提升潜力与空间极大。④ 城市在经济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等引力上差异、流动人口自身的地域认识和定居意愿等均是影响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的重要因素。</p>
[17]陈楠, 林宗坚, 王钦敏, . 基于灰色理论的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模式预测
. 经济地理, 2006, 26(5): 759-7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6.05.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运用灰色理论对我国各个省市未来人口总量进行预测,并应用GIS的空间自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未来人口空间分布模式做出预测。研究认为,从2005年到2020年中: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始终保持与周围省市人口密度的高高关联关系,围绕这些省市的省份区域形成了相对人口聚集区域,西部许多省份及东北几省与周围的省份人口密度是维持着低低关联模式。广东省始终保持与周围省市人口密度的高高关联关系,即本省只是单独形成了一个聚集点。2014年是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动较大的时期。
[Chen Nan, Lin Zongjian, Wang Qinmin, et al.The forecast on the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based on the gray theory.
Economic Geography, 2006, 26(5): 759-7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6.05.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运用灰色理论对我国各个省市未来人口总量进行预测,并应用GIS的空间自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未来人口空间分布模式做出预测。研究认为,从2005年到2020年中: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始终保持与周围省市人口密度的高高关联关系,围绕这些省市的省份区域形成了相对人口聚集区域,西部许多省份及东北几省与周围的省份人口密度是维持着低低关联模式。广东省始终保持与周围省市人口密度的高高关联关系,即本省只是单独形成了一个聚集点。2014年是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动较大的时期。
[18]左永君, 何秉宇, 龙桃. 1949-2007年新疆人口的时空变化及空间结构分析
. 地理科学, 2011, 31(3): 358-364.
[本文引用: 2]

[Zuo Yongjun, He Bingyu, Long Tao.Analysi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popula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in Xinjiang during 1949-2007.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3): 358-364.]
[本文引用: 2]
[19]王静, 杨小唤, 石瑞香. 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析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2): 176-18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2.006URLMagsci [本文引用: 3]摘要
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从不同尺度上对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更确切、真实地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灾害评价、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统计相关分析方法,比较市级、县级、1 km三个尺度上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统计相关性,试图探讨不同尺度下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影响(指示)因素,从不同尺度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从不同尺度对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从宏观到微观不同详细程度的信息。从市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整体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县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市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1 km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县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②不同尺度上,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不同。市级和县级尺度上,人口分布受环境—经济因子的影响表现出与一些因子显著相关,而受空间集聚的作用较小;1 km尺度上,人口分布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相关性较小,而主要受空间集聚的作用,在县内部,人口往往集中分布于某一区域,呈现出典型的集聚分布模式。
[Wang Jing, Yang Xiaohuan, Shi Ruixiang.Multi scale analysi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opul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 31(2): 176-18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2.006URLMagsci [本文引用: 3]摘要
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从不同尺度上对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更确切、真实地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灾害评价、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统计相关分析方法,比较市级、县级、1 km三个尺度上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统计相关性,试图探讨不同尺度下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影响(指示)因素,从不同尺度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从不同尺度对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从宏观到微观不同详细程度的信息。从市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整体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县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市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1 km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县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②不同尺度上,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不同。市级和县级尺度上,人口分布受环境—经济因子的影响表现出与一些因子显著相关,而受空间集聚的作用较小;1 km尺度上,人口分布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相关性较小,而主要受空间集聚的作用,在县内部,人口往往集中分布于某一区域,呈现出典型的集聚分布模式。
[20]冯健, 周一星. 1990年代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化
. 城市规划, 2003, 27(5): 55-63.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3.05.01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运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与1980年代情况的对比,剖析了1990年代以来北京市总人口、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在市域、各圈层地域、各区县等不同地域层次上的分布及最新变化趋势,以求对新时期北京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有所裨益.文章最后还综合了对北京、上海和杭州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1990年代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趋势.
[Feng Jian, Zhou Yixing.The latest chang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Beijing city in the 1990's.
Urban Planning, 2003, 27(5): 55-63.]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3.05.01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运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与1980年代情况的对比,剖析了1990年代以来北京市总人口、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在市域、各圈层地域、各区县等不同地域层次上的分布及最新变化趋势,以求对新时期北京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有所裨益.文章最后还综合了对北京、上海和杭州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1990年代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趋势.
[21]周春山, 罗艳, 陈素素. 近20年来广州市人口增长与分布的时空间演化分析
. 地理科学, 2004, 24(6): 641-6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4.06.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不仅人口增长迅速,而且内部迁居也频繁.利用第三、四和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采用数学模型对近20年来广州市人口分布的变化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首先分析了广州市人口的增长情况,广州市人口增长较前20年要缓,人口增长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城市中心的周边地区人口增长迅速,中心城区总体上人口减少;其次分析了广州市的人口分布状况,广州人口分布趋向规则化,均衡化,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北向偏移,人口密度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趋势变化,郊区化现象比较明显等;最后对广州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分布随城市规模和时空间变化特点进行了模型归纳.
[Zhou Chunshan, Luo Yan, Chen Susu.Time space evolution analysis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in Guangzhou in the past 20 year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24(6): 641-6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4.06.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不仅人口增长迅速,而且内部迁居也频繁.利用第三、四和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采用数学模型对近20年来广州市人口分布的变化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首先分析了广州市人口的增长情况,广州市人口增长较前20年要缓,人口增长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城市中心的周边地区人口增长迅速,中心城区总体上人口减少;其次分析了广州市的人口分布状况,广州人口分布趋向规则化,均衡化,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北向偏移,人口密度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趋势变化,郊区化现象比较明显等;最后对广州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分布随城市规模和时空间变化特点进行了模型归纳.
[22]冯健. 杭州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的模型研究
. 地理研究, 2002, 21(5): 635-646.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基于四次人口普查数据 ,本文探讨了杭州城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规律。首先提取了不同年份城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数据 ;然后根据人口分布的曲线特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比较 ,发现杭州市的人口分布服从Clark模型的修正形式&mdash;&mdash;&mdash;加幂指数模型 ;借助模型参数进行城市增长及其空间动力学分析 ,发现反映信息熵的约束参数波动升高、渐次逼近于 1,从而揭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城市演化过程中自组织能力的加强以及郊区化的发展 ,城市空间复杂性程度增高 ,城市内各功能单元的效用增强 ,城市的空间结构进一步趋向新的有序状态。本文借助前沿科学思想及郊区化理论 ,尝试提出一个分析城市人口时空变化规律的完整范例 ,对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也具借鉴意义</p>
[Feng Jian.Study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population density in Hangzhou cit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2, 21(5): 635-646.]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基于四次人口普查数据 ,本文探讨了杭州城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规律。首先提取了不同年份城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数据 ;然后根据人口分布的曲线特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比较 ,发现杭州市的人口分布服从Clark模型的修正形式&mdash;&mdash;&mdash;加幂指数模型 ;借助模型参数进行城市增长及其空间动力学分析 ,发现反映信息熵的约束参数波动升高、渐次逼近于 1,从而揭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城市演化过程中自组织能力的加强以及郊区化的发展 ,城市空间复杂性程度增高 ,城市内各功能单元的效用增强 ,城市的空间结构进一步趋向新的有序状态。本文借助前沿科学思想及郊区化理论 ,尝试提出一个分析城市人口时空变化规律的完整范例 ,对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也具借鉴意义</p>
[23]封志明, 杨艳昭, 游珍, . 基于分县尺度的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
. 地理学报, 2014, 69(6): 723-73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6001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性评价为核心,提出了一整套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以分县为基本单元,定量评价了2010 年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协调程度;根据人口分布适宜度高低和限制性差别,划分了中国分县人口分布适宜等级和限制类型,定量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和地域特征。研究表明:① 2010 年中国有3/5 以上的县(市、区) 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基本适宜,中国分县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保持了高度一致性;② 2010 年中国有1/2 以上的县(市、区) 人口发展基本不受水土资源约束,分县人口分布与水土资源适宜性处于中等水平;③ 2010 年中国有超3/5 的县(市、区) 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性良好;④ 2010 年中国近3/5 的县(市、区) 人口分布适宜度在60 以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处于基本协调或相对协调状态;⑤2010 年中国分县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程度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⑥ 2010 年中国分县人口分布适宜度可划分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基本协调、相对协调、有待协调和亟待协调4个适宜等级与10 个限制类型。
[Feng Zhiming, Yang Yanzhao, You Zhen, et al.Research on the suitability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t the county level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6): 723-73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6001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性评价为核心,提出了一整套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以分县为基本单元,定量评价了2010 年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协调程度;根据人口分布适宜度高低和限制性差别,划分了中国分县人口分布适宜等级和限制类型,定量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和地域特征。研究表明:① 2010 年中国有3/5 以上的县(市、区) 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基本适宜,中国分县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保持了高度一致性;② 2010 年中国有1/2 以上的县(市、区) 人口发展基本不受水土资源约束,分县人口分布与水土资源适宜性处于中等水平;③ 2010 年中国有超3/5 的县(市、区) 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性良好;④ 2010 年中国近3/5 的县(市、区) 人口分布适宜度在60 以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处于基本协调或相对协调状态;⑤2010 年中国分县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程度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⑥ 2010 年中国分县人口分布适宜度可划分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基本协调、相对协调、有待协调和亟待协调4个适宜等级与10 个限制类型。
[24]邓德芳, 段汉明. 新疆城镇区域人口发展中的问题及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8): 53-60.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北疆城镇区域是新疆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的城镇密集地区,但其在人口发展过程中过快的 人口增长、过低的人口素质、分布广和数量多的贫困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等诸多问题已经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文中通过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 北疆城镇区域的人口空间分布总体上具有首位度高、不均衡及人口规模体系不健全等特点,同时深入分析了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独特的马鞍状分布特点。
[Deng Defang, Duan Hanming.The problem of th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tion space distribution in urban regions of North Xinji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 23(8): 53-60.]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北疆城镇区域是新疆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的城镇密集地区,但其在人口发展过程中过快的 人口增长、过低的人口素质、分布广和数量多的贫困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等诸多问题已经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文中通过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 北疆城镇区域的人口空间分布总体上具有首位度高、不均衡及人口规模体系不健全等特点,同时深入分析了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独特的马鞍状分布特点。
[25]刘爽, 冯解忧. 新疆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测量与分析: 基于“五普”、“六普”数据
. 南方人口, 2014, 6(29): 33-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613.2014.06.004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新疆两个主要民族———维吾尔族和汉族人口为例,分析了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全局和局部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新疆的维吾尔族和汉族人口都有较强的空间内聚性;两个民族人口集中的地区总体呈现互补状态,各有人口密集地区;比邻聚居、成片联结的区位形态都较明显。维吾尔族人口聚居的集中程度高于汉族人口,汉族人口的聚集区域面积相对小而分散。了解和认识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Liu Shuang, Feng Jieyou.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of the ethnic population in Xinjiang: An analysis of the fifth and six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South China Population, 2014, 6(29): 33-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613.2014.06.004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新疆两个主要民族———维吾尔族和汉族人口为例,分析了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全局和局部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新疆的维吾尔族和汉族人口都有较强的空间内聚性;两个民族人口集中的地区总体呈现互补状态,各有人口密集地区;比邻聚居、成片联结的区位形态都较明显。维吾尔族人口聚居的集中程度高于汉族人口,汉族人口的聚集区域面积相对小而分散。了解和认识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26]龚胜生, 张涛. 中国“癌症村”时空分布变迁研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9): 156-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3.09.02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癌症村”是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村落,是癌症高发现象在村级空间尺度上的反映。“癌症村”的出现是人地关系演变的结果,其时空分布及变迁是一个健康地理学问题。本文从健康地理学角度出发。在判定“癌症村”概念和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1980—2011中国癌症村数据库”,运用Arc GIS时空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80—2011)“癌症村”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从1954年开始出现“癌症村”。到2011年底,全国累计发现351个“癌症村”:1988年前“癌症村”增长缓慢,1988年之后呈加速增长趋势,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累计新增“癌症村”186个.占全部“癌症村”的53%.是我国的“癌症村群发年代”;我国“癌症村”为集聚型分布,但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是东部多于中部。中部多于西部;根据“癌症村”密度,全国可分为“癌症村稠密区”、“癌症村较密区”、“癌症村稀疏区”、“癌症村空白区”四个层次;最近30年来。我国“癌症村”重心位置一直在鄂、豫两省交界地区移动。总体上具有自西向东移动的趋势。而每5年间新增“癌症村”的重心也始终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移动,总体上存在自东北向西南移动的趋势;我国“癌症村”分布与河流关系十分密切。近60%的“癌症村”分布在距离河流3km的范围内.81%的“癌症村”分布在距离河流5km的范围内;我国“癌症村”的产生。95.16%为化学致癌因子所致,1.99%为病毒致癌因子所致,1.14%为物理致癌因子所致;环境污染。尤其是水体污染,是导致“癌症村”的罪魁祸首。
[Gong Shengsheng, Zhang Tao.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changes of cancer villages in China. China Population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 23(9): 156-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3.09.02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癌症村”是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村落,是癌症高发现象在村级空间尺度上的反映。“癌症村”的出现是人地关系演变的结果,其时空分布及变迁是一个健康地理学问题。本文从健康地理学角度出发。在判定“癌症村”概念和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1980—2011中国癌症村数据库”,运用Arc GIS时空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80—2011)“癌症村”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从1954年开始出现“癌症村”。到2011年底,全国累计发现351个“癌症村”:1988年前“癌症村”增长缓慢,1988年之后呈加速增长趋势,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累计新增“癌症村”186个.占全部“癌症村”的53%.是我国的“癌症村群发年代”;我国“癌症村”为集聚型分布,但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是东部多于中部。中部多于西部;根据“癌症村”密度,全国可分为“癌症村稠密区”、“癌症村较密区”、“癌症村稀疏区”、“癌症村空白区”四个层次;最近30年来。我国“癌症村”重心位置一直在鄂、豫两省交界地区移动。总体上具有自西向东移动的趋势。而每5年间新增“癌症村”的重心也始终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移动,总体上存在自东北向西南移动的趋势;我国“癌症村”分布与河流关系十分密切。近60%的“癌症村”分布在距离河流3km的范围内.81%的“癌症村”分布在距离河流5km的范围内;我国“癌症村”的产生。95.16%为化学致癌因子所致,1.99%为病毒致癌因子所致,1.14%为物理致癌因子所致;环境污染。尤其是水体污染,是导致“癌症村”的罪魁祸首。
[27]原新, 林丽. 论新疆人口东西分布不均与经济的关系
. 西北人口, 1987, (2): 16-2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正 新疆人口分布状况是在新疆这一“特殊”干旱区基础上,受经济、自然、社会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从整体看,地广人稀、平均人口密度为8人/平方公里;实质 上,人口相对集中,分布形状呈向东开口、环绕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两个串珠状马蹄环形。如果通过位于东北角的木垒镇和位于西南一隅的皮山镇划一直 线(图[1]),称之为木垒—皮山人口分界线,它将新疆分为西北部和东南部两大地域。本文旨在综合分析两大地域的人口、经济、和自然状况,阐述新疆人口水 平分布规律及其合理性,探讨未来人口分布和生产力布局的演进趋势。
[Yuan Xin, Lin Li.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even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the east and west and the economy in Xinjiang.
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 1987, (2): 16-2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正 新疆人口分布状况是在新疆这一“特殊”干旱区基础上,受经济、自然、社会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从整体看,地广人稀、平均人口密度为8人/平方公里;实质 上,人口相对集中,分布形状呈向东开口、环绕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两个串珠状马蹄环形。如果通过位于东北角的木垒镇和位于西南一隅的皮山镇划一直 线(图[1]),称之为木垒—皮山人口分界线,它将新疆分为西北部和东南部两大地域。本文旨在综合分析两大地域的人口、经济、和自然状况,阐述新疆人口水 平分布规律及其合理性,探讨未来人口分布和生产力布局的演进趋势。
[28]刘追, 苟虹璐, 李豫新. 新疆南北疆人口的区域差异及对策研究
. 人口与发展, 2014, 20(3): 33-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68.2014.03.00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新疆人口在规模、结构及其变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解决 这些差异对新疆人口的合理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新疆数据,从人口空间布局、人口结构、人口流动、人口聚集四个方面,剖析 了全疆及南北疆地区人口的区域差异.为适应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需要统筹解决新疆人口发展问题,包括统筹新疆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 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也包括统筹新疆人口发展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Liu Zhui, Gou Honglu, Li Yuxin.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opulation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Xinjiang.
Popution & Development, 2014, 20(3): 33-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68.2014.03.00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新疆人口在规模、结构及其变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解决 这些差异对新疆人口的合理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新疆数据,从人口空间布局、人口结构、人口流动、人口聚集四个方面,剖析 了全疆及南北疆地区人口的区域差异.为适应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需要统筹解决新疆人口发展问题,包括统筹新疆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 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也包括统筹新疆人口发展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关话题/人口 空间 新疆 城市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