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NG:沉积岩风化的二氧化碳释放对大气升温的正反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沉积岩在近地表分布广泛,约占大陆面积的64%,储碳量丰富。沉积岩的化学风化导致封存在岩石圈中的碳活化,从而改变短时间尺度上的全球碳循环模式,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传统观点认为岩石的化学风化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负反馈控制机制:钙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作用通过碳酸盐沉积()产生负反馈作用使大气CO2浓度降低,从而显著降低了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 CO2增加造成的影响,而碳酸盐的化学风化作用不具有这一功能,因为碳酸盐溶解过程中消耗的所有CO2又通过海洋中相对快速的碳酸盐沉积释放而返回大气(刘再化等,2011;Berner et al., 1983;Li et al., 2016)。然而,最近英国杜伦大学Guillaume Soulet团队的研究结果对化学风化如何影响长期碳循环的现有模型提出了挑战(Soulet et al., 2021)。
  沉积岩中含有大量以有机碳和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形式存在的碳,剥蚀作用使得沉积岩暴露于大气和水环境中并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释放二氧化碳。
  ①有机化合物(OCpetro)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②硫化物矿物氧化过程产生的硫酸溶解碳酸盐矿物并使其快速释放二氧化碳。

  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大气降水中生成碳酸,碳酸与碳酸盐矿物与硫酸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

  沉积岩风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全球碳循环中的关键部分,因此作者对气候(温度,水文)条件对风化过程中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专门研究。
  作者设计了新方法,直接在岩石露头尺度上对岩石风化产生的碳释放量进行月到年度变化值的测量,从而可以约束它是如何通过温度变化来调节的。
  以法国INRAE Draix-Bléone观测站的拉瓦尔集水区为研究区,在区内侏罗纪灰岩上进行钻孔(H4,H6,H7,H8,H13),利用二氧化碳分析仪及MS3(分子筛取样系统)测量钻孔内岩石风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量。
  如图1,岩石钻孔内的总体二氧化碳通量展示出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二氧化碳通量随季节而变,温暖月份通量更高。H6钻孔内的二氧化碳通量值总是高于其一米之下的H4通量值。

图1 在拉瓦尔集水区岩石空洞内测量的二氧化碳通量与温度(黑线)比较图(Soulet et al., 2021)
  作者提出了钻孔内气温与二氧化碳通量的普遍对应规律:

其中:F是二氧化碳通量,T是孔内温度,F0为振幅或者0℃时二氧化碳通量,α是增长率参数,每个钻孔内值相近,变化范围0.057-0.079℃-1。将测得的二氧化碳通量归一化为振幅参数(F/F0)时,这五个钻孔共同揭示了二氧化碳通量的季节性模式(图2):平均来讲,夏季通量(6,7,8月)比冬季通量(12,1,2)大五倍。增长率参数α为0.070±0.007℃-1

图2 对五个钻孔内二氧化碳通量归一化后进行拟合(实线)及其1σ包络线(虚线)(Soulet et al., 2021)
  总通量与F0随钻孔高程的不同而变化,与钻孔和拉瓦尔河床的相对高程呈正相关(图3)。海拔越高,氧气扩散至岩石孔隙中充满空气,氧气扩散促进黄铁矿和有机碳的氧化作用,二氧化碳在风化过程中释放至岩石表面。而越接近地下水位,充满水的孔隙越可能会减慢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从而减少有机碳的氧化作用以及硫酸作用下的碳酸盐溶解反应。

图3 二氧化碳通量与钻孔高程的相关性:点线是高程与二氧化碳通量中位数的线性拟合,符号是通过对每个孔的数据进行指数增长拟合获得的F0,虚线是高程与F0的线性拟合(Soulet et al., 2021)
  综上,二氧化碳通量的变化可以与降水、渗透和径流联系起来。事实上,作者观测到2017年十月中旬在经历了四个月的干旱期后,二氧化碳通量值达到最大。所有的钻孔对水文条件表现出了相似的反应,表明气体运动——氧气进入和二氧化碳释放受到水饱和度的控制。
  岩石风化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温度的敏感性由温度敏感性系数Q10来表征,即温度每增加10℃,二氧化碳通量的变化量。

其中α为公式(7)中的平均增长率系数。在拉瓦尔集水区,0-25℃温度范围内的Q10约2.0±0.1.
  如果该有机碳氧化的Q10测量值分布更广泛的话,2℃到4℃的全球气温升高可能使二氧化碳增加15%-30%。然而这种地质二氧化碳排放的不平衡不太可能持续超过106年。因此全球化学风化作用下气温维持平衡的机制需要被重新审视。目前全球尺度上我们对沉积岩中硫化物氧化和碳酸盐矿物在硫酸作用下的风化知之甚少,但是Q10的测量值表明这可以进一步增强与氧化风化相关的大气CO2浓度的正反馈。
  总体而言,作者认为沉积岩的风化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一种正反馈反应,而这种反馈以前被人们所忽视。目前的地质碳循环模型仍未考虑这种温度控制下的通过有机化合物OCpetro氧化和/或通过硫酸溶解CaCO3的CO2释放现象。然而试验数据表明,它们应该被考虑,并且它们的温度敏感性应该与硅酸盐风化的温度敏感性一起考虑。
  主要参考文献
  刘再华, Dreybrodt W, 刘洹等. 大气CO2汇:硅酸盐风化还是碳酸盐风化的贡献?[J]. 第四纪研究, 2011, 31(3):426-430.
  Berner R A, Lasaga A C, Garrels R M. The carbonate-silicate geochemical cycle and its effect o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over the past 100 million years[J].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983, 283: 641-683.
  Li G, Hartmann J, Derry L A, et al.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basalt weathering[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6, 443: 59-69.
  Soulet G, Hilton R G, Garnett M H, et al. Temperature control on CO2 emissions from the weathering of sedimentary rocks[J]. Nature Geoscience, 2021, 14(9): 665-671.(原文链接
  (撰稿:李丽慧,陈旭蕾,庞忠和/页岩气与工程室)
相关话题/岩石 大气 化学 矿物 测量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NG:大陆弧主导的中古生代以来的全球化学风化
    在地质时间尺度(~1-10 Myr)上,地球的火山排气作用和硅酸盐化学风化会控制全球碳循环,进而调节地球气候。目前,造山活动(Edmond, 1992; Raymo and Ruddiman, 1992)、大陆弧岩浆活动(McKenzie et al., 2016)、热带地区弧-陆碰撞(Macdon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cience:卤水破坏了火星盖尔陨石坑沉积岩中的粘土矿物
    火星的沉积岩记录保存了数十亿年前发生在这个星球上的地质学和潜在的天体生物学过程的信息。盖尔陨石坑形成于36亿年前,曾经是一个湖泊。轨道和好奇号探测显示,盖尔陨石坑的沉积岩垂直厚度可达几百米,这些沉积岩中含有大量粘土矿物——蒙脱石。蒙脱石族矿物是一类表面积大、负静电电荷高的粘土矿物,可吸附有机质,因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G:早期火星的多期变暖、氧化和地球化学转变的耦合模式
    类地行星的大气成分和演化主要分原始大气和次生大气。原始大气来自行星形成过程中吸积的宇宙物质,以氢气(H2)和氦气(He)为主。早期太阳的太阳风和太阳超紫外辐射都很强,类地行星的原始大气很快就被太阳风剥蚀逃逸掉了。原始大气逃逸掉后,类地行星的地质和火山等排气活动产生了次生大气。次生大气的成分主要由行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PNAS:沉积物中的岩相碳限定元古宙大气氧含量
    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和大气氧含量密切相关。例如,需氧生物出现在能够制造氧气的蓝藻(又名蓝细菌)之后,对氧气的需求程度也和它们的身体大小成正比。低氧环境只适合真核微生物生存,而不适合哺乳动物。这样看来,大气中的氧含量既限制、又促进了需氧生物的演化和发展(Knoll, 2003)。要想完全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C:微量元素催化矿物交代反应并促进超大型矿床的形成
    地壳流体作为物质组分迁移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交代反应的速率,促进新生矿物的成核、生长和重结晶等。水/岩反应导致的孔隙是促进地壳中流体-岩石长期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在超大型矿床形成过程中,含矿流体引起的大规模热液蚀变以及交代作用(例如白云石化和蛇纹石化)需要流体能够在几米到数百千米的范围内迁移。然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G:地球富氧大气的未来寿命
    科学家利用下一代空间和地面的望远镜寻找宜居地外星球,对发现具有可能生命特征的光谱寄予厚望(NASEM, 2019)。无疑,O2和它光化学产物O3仍是遥感生命探测的首选。现在,地球生物圈的光合作用每年向海洋-大气系统提供大约9×1015 mol O2,使O2占大气体积的~20%(Houghton et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A:协调新生代大气CO2浓度、风化和碳酸盐补偿深度
    新生代环境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早始新世以来长期降温,并伴随大气CO2浓度降低、两极冰盖出现和扩张,从“温室地球”演变为“冰室地球”(Zachos et al., 2001)。现有地质证据表明,新生代长期降温主要是由大气CO2浓度的持续降低引起(Beerling and Royer, 2011)(图1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PNAS:一种对矿物进行分类的新方法
    钻石恒远,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钻石都有共同的历史。每一颗钻石在成分和成因上都与其他钻石不同,但根据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的权威规定,它们都被归类为“钻石”。对于物理学家而言,这种不一致不构成任何问题,但是对于行星科学家以及其他努力了解矿物历史背景的人,这种分类系统埋下了问题。  科学的进步取决于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ature: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成因模型
    克拉通是地球上古老而又稳定的大陆地块。克拉通的岩石圈地幔是金刚石的宝库,它们形成于25亿年前的太古宙和16-25亿年前的古元古代(Peslier et al., 2010; Lee et al., 2011)。克拉通型岩石圈地幔具有明显的特征:厚度巨大(可达300 km)、密度较低、亏损玄武质成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cience:海洋铁汇在调控早期大气氧化中的角色——三铁同位素的限制
    铁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且相比于其他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敏感度,因而沉积物中的铁组分可准确地记录地球历史上大气、海洋和陆地的氧化状态及转变历程 (Raiswell and Canfield, 2012)。众所周知,地球表面的氧化历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进程,经过古元古代大氧化事件(G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