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先前的超剪切地震不同,2018年MW7.5帕卢地震快速达到超剪切速度,并以约4.1 km/s的速度持续稳定破裂,这可能与震中区的断层特征有关。
地震时断层的破裂速度是研究震源物理和地震灾害的重要参数,通常破裂速度小于剪切波的传播速度(Vs),如果破裂速度超过Vs,则被称为超剪切破裂。破超剪切破裂导致地震波在马赫锥上同时到达,类似于超音速飞行的飞机产生的压力波,因此放大了地震的破坏力,相关研究对地震灾害评估有重要意义。
数值模拟以及大量实验都证实,超剪切破裂地震是存在的,它发生在II型破裂上,II型破裂是指扩展方向与断层滑动方向一致的破裂,目前所有报道的超剪切破裂地震全部为走滑地震,包括1979年美国Imperial Valley Ms6.9级地震(Archuleta, 1984),1999年土耳其Izmit Mw7.4级地震和Düzce Mw7.2级地震(Bouchon et al., 2001),2001年中国昆仑山Mw7.8级地震(Vallée and Dunham, 2012)等,其数量非常稀少。
2018年9月28日,印尼帕卢发生了一次Mw7.5级走滑地震,地震引发的滑坡、液化和海啸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人员伤亡。帕卢地震是不是超剪切地震,其破裂特征如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Bao et al.(2019)在Nature Geoscience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澳大利亚台站的反投影结果(图1c-图1e)显示,不同于其他超剪切破裂事件,这次地震的初始阶段没有长时间的亚剪切破裂,破裂速度快速超越了剪切波速度,且自始自终都是持续的超剪切破裂,平均破裂速度约为4.1 ± 0.15 km/s,介于Vs与Eshelby速度(,称为“亚Eshelby速度”)之间,通常认为均匀介质条件下,断层不能以亚Eshelby速度持续破裂。
图1 帕卢地震的地表破裂轨迹和超剪切破裂速度(Bao et al., 2019)。(c)Beam Power随时间的变化。(d)反投影获得的能量源沿走向的时间与位置。时间表示相对于起始破裂的时间,距离是相对于震中的水平位置沿走向(174°)的投影。(e)所用到的澳大利亚台站分布
利用瑞利波马赫锥可以确定地震是否存在超剪切。当破裂速度低于瑞利波波速时,断层不同破裂位置的瑞利波到达远场台站的时间不同,但对于超剪切破裂,断层不同破裂位置的瑞利波将同时到达远场台站,使得主震波形与具有类似震源机制的较小地震事件的波形相似,只有振幅存在差异,振幅的比值等于主震与小震地震矩的比值(图2,图3)。Vallée and Dunham(2012)曾在研究2001年昆仑山地震中,首次观测到了远场瑞利面波的马赫锥。帕卢地震同样观测到了远场瑞利面波的马赫锥,从而确认超剪切破裂存在。
震源动力学研究通常认为,在均匀介质中,断层不能以亚Eshelby速度持续地破裂,但Huang et al.(2016)认为存在断层破裂区时,与地震波的相互作用可以使破裂以亚Eshelby速度持续稳定地传播,帕卢地震印证了这一观点。同时,帕卢地震的破裂速度之所以能快速达到超剪切速度,意味着较高的初始应力状态,这可能与震中附近断层较为粗糙有关。
图2 远场瑞利波马赫锥的证据(Bao et al., 2019)。绿线内的彩色区域是马赫锥,马赫锥根据观测的破裂速度(4.1 km/s),并考虑到瑞利波相速度的不确定性,以最大可能的马赫角扫描获得
图3 瑞利马赫波的证据(Bao et al., 2019)。(a)主震15-25s瑞利波与其M 6.1前震波形的相关系数随相对于破裂走向的方位角变化图,两个绿色条带表示估计的马赫锥方位角的可能范围。(b)15-25s周期的主震(蓝色)和前震(红色)的瑞利波垂直位移记录。前震信号通过主震/前震地震矩比(大小为125)进行缩放
破裂速度与地震灾害严重程度直接相关,提前建立地震破裂速度与断层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对于预测地震的影响非常重要。为什么只有部分走滑地震是超剪切地震,控制超剪切破裂的断层有什么特性?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Archuleta R J. A faulting model for the 1979 Imperial Valley earthquake[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984, 89(B6): 4559-4585. (原文链接)
Bao H, Ampuero J P, Meng L, et al. Early and persistent supershear rupture of the 2018 magnitude 7.5 Palu earthquake[J]. Nature Geoscience, 2019, 12:200-205.(原文链接)
Bouchon M, Bouin M P, Karabulut H, et al. How fast is rupture during an earthquake? New insights from the 1999 Turkey earthquake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1, 28(14): 2723-2726.(原文链接)
Huang Y, Ampuero J P, Helmberger D V. The potential for supershear earthquakes in damaged fault zones–theory and observations[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6, 433: 109-115.(原文链接)
Rosakis A J, Samudrala O, Coker D. Cracks faster than the shear wave speed[J]. Science, 1999, 284(5418): 1337-1340.(原文链接)
Vallée M, Dunham E M. Observation of far‐field Mach waves generated by the 2001 Kokoxili supershear earthquake[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2, 39(5).(原文链接)
(撰稿:郝金来/地星室)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前沿报道】Nature Geoscience:2018 Mw7.5级帕卢地震——快速与持续超剪切破裂事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地震 观测
【前沿报道】Science:寻找隐藏的微地震——应用模板匹配技术建立更完整的地震目录
通过模板匹配技术获得的地震数量通常能达到模板地震数量十倍以上,其丰富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以直接反映断层的深部结构及物理性质、触发地震的不同机制及地震的破裂过程等地震发育的重要问题。 要研究某一地区的地震发生规律,需要该地区的完整地震目录,尤其是小于一级以下的微地震目录。因为微地震时空分布特征能直接反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Science Advances: 利用地震追踪俯冲带流体从源(板片)到汇(地幔楔)的迁移过程
俯冲带是地球系统水循环的关键场所,水的输入、运移、脱出方式和量级对地球表层环境、深部介质性质和动力过程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一直是地球科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相关前沿报道见《马里亚纳俯冲带携水量估计》《西北太平洋地区俯冲板片含水量的控制因素》)。俯冲板块将地表水等流体带入地球深部,而深部的水又随着岩浆活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论坛】陈晓非:多阶面波成像与地震破裂相图及其物理内涵
报告人:陈晓非∣整理:方媛媛,李超(地球与行星室) 摘要:第一部分关于多阶面波频散曲线提取与结构成像反演,强调了面波反演方法中高阶面波的重要性,提出了频率-矢量波数域变换法(frequency-vector wavenumber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论坛】钮凤林:全波地震层析成像研究东亚上地幔结构
报告人:钮凤林∣编写:蒋梦凡,塔力哈尔·哈帕尔,孙伟家(地球与行星室) 深俯冲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但完整理解该俯冲过程依然存在困难。地震层析成像显示,一些板块俯冲并停滞在地幔过渡带[1],一些板块则俯冲至下地幔深处[2]。不同俯冲带可表现出迥异的俯冲过程,如海沟后撤或前进;俯冲带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 Geoscience:通过机器学习用地震波形记录监测俯冲带断层活动
俯冲带按照断层的活动方式可划分为以常规地震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孕震区和以慢滑移(slow slip)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区域。研究人员发现在俯冲带浅层地壳地区发生破坏性大地震之前有时会发生慢滑移事件,因此对慢滑移事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预测俯冲带未来可能发生的大地震(Araki et al., 2017; Wa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马里亚纳俯冲带携水量估计——来自海底地震观测数据的约束
俯冲带是地球上的巨大物质传输带。伴随着大洋板块俯冲,地表的水、流体和挥发份被携带进入地球内部。在历经一系列过程后,深部的水又随着火山喷发回到地表的海洋和大气中,从而构成地球深部的水循环系统。 水对地球表层和深部动力过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岩浆形成,润滑深部断裂,极大地改变地幔岩石的强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Science:注水井可诱发远距离地震
人工诱发地震是科学家、政府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人们早就知道,水库蓄水、地下采矿、从地下注入、抽采流体或气体,都能够诱发地震。特别是向地下注入流体诱发地震(这里面包括水力压裂,泡沫压裂,污水回灌等),已成为一个研究焦点,因为新的钻井和开采技术需要通过注入法,从地层中取出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S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论坛】彭志刚:地震学的最新发展及未来展望
报告人:彭志刚∣整理:范兴利,陈棋福(地球与行星室) 摘要: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利用背景噪声和重复地震研究震中区介质速度结构变化的进展,对2004年Parkfield 6.0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的研究表明,同震阶段介质速度都出现了降低变化,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Science:韩国最大的Mw5.4破坏性地震可能为诱发地震
2017年11月15日韩国浦项发生Mw5.4级地震,震源深度9km,这是韩国1905年有仪器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大破坏性地震。2018年6月1日,Science刊出的2份基于地震、大地测量学和地质资料的互补性研究报告(Grigoli et al., 2018;Kim et al., 2018)表明,该地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赵亮等-NC:地震探测发现板块俯冲界面的巨量蛇纹岩层
板块俯冲作用是驱动板块构造的引擎,是地球演化甚至是蓝色地球宜居性的深部控制因素。板块俯冲初始启动、连续消减的动力过程与机制受控于俯冲界面的流变特征。蛇纹石的粘度比普通地幔岩石的粘度低几个数量级,因此俯冲界面地幔岩石蛇纹石化可显著改变岩石圈流变特性,促进板片获得持续俯冲的“正反馈”。此外,蛇纹石也是水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