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冲带是地球系统水循环的关键场所,水的输入、运移、脱出方式和量级对地球表层环境、深部介质性质和动力过程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一直是地球科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相关前沿报道见《马里亚纳俯冲带携水量估计》《西北太平洋地区俯冲板片含水量的控制因素》)。俯冲板块将地表水等流体带入地球深部,而深部的水又随着岩浆活动回到地表,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往往伴随有地震发生,俯冲带因此也是地球上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俯冲带地震经常发生在俯冲板片与上覆板块的交界面附近,在 50-300 km深度也发育于俯冲板片内部。在这个深度范围,地震活动与水或流体关系紧密(Green et al., 2010; Shiina et al., 2017),通过研究这些中源地震,为认识俯冲带的水循环提供了重要约束。
脱水脆化(dehydration embrittlement)机制是目前俯冲带中源地震成因的主流观点。该观点认为,在板片俯冲过程中,洋壳榴辉岩化等变质过程使板片脱水,这些水通过增大岩石孔隙压力、减小其有效正应力,从而导致岩石脆性破裂 (Kirby et al., 1996)。然而,在冷俯冲带地区,俯冲板片变质脱水深度大于80 km (Abers et al., 2017),传统的脱水脆化机制难以解释在该深度之上沿弧前板片顶部出现的连续且呈带状分布的中源地震活动。其他假说,例如自局部化热失控(self-localizing thermal runaway)机制虽可以用来解释岩石在不依赖流体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破裂 (John et al., 2009),但其作用的温压范围极为局限,无法将整个弧前板片环境囊括在内。
那么,是否可能是在板片发生脱水反应后流体通过某种方式从板片深部迁移到板片浅部,并弱化了弧前板片,从而诱发中源地震呢?近期的地震学研究似乎证实了这种可能性,科学家在冷俯冲带弧前板片处观测到的间歇性地震与极低波速,即被视为流体存在的证据 (Nakajimaand Uchida, 2018; Shiina et al., 2017)。不过还存在问题,前人地球物理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大于80 km深度时,流体离开板片后大都直接垂直向上进入地幔楔,这些流体是如何从脱水深度处向上倾方向迁移数十千米至弧前板片处的呢?
针对这一问题,挪威卑尔根大学Felix Halpaap及其合作者近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首先基于最新发表的区域三维层析成像波速模型,利用双差定位法对希腊Peloponnese半岛下方Hellenic俯冲带地震进行了高精度重定位,获得了弧前板片处震源的空间精细分布图像(Halpaap et al., 2019;图1)。定位结果显示,弧前板片界面附近40-80km深度范围内,由下至上存在三个地震簇(subclusters):(1)位于板内的下部地震簇;(2)位于板片交界面的中部地震簇;(3)位于地幔楔内的上部地震簇。同时,作者通过对比全球其他地幔楔的地震活动分布,发现位于地幔楔地震簇上倾方向的俯冲洋壳普遍表现出几乎“无震”的特点(图2)。
图1 重定位后的Hellenic俯冲带Tripoli地区地震分布图像(Halpaap et al., 2019)。a. 地震分布剖面、相应的剪切波(Vs)速度扰动、俯冲带热结构(据动力学模型计算),以及主要脱水反应区间;b. 根据热-岩石学模型计算的完全水化(fully hydrated)俯冲洋壳顶、底部不同深度处的水含量;c. 地震簇的地表投影及震源机制;d. 地震簇的放大细节,空间定位误差 < 0.25km
图2 全球地幔楔地震活动性(Halpaap et al., 2019)。中图为估算的经过50 Myrs 板片脱水后的地幔楔水化状态;a-e. 典型地区的地幔楔地震活动分布剖面。IF: 板片界面(interface); MW:地幔楔(mantle wedge)
基于以上观测并结合动力学模型估计,作者提出了流体由脱水反应位置向上倾方向迁移的新模式(图3):流体离开脱水源区后沿着“密封”的板片界面之下向浅部运移,在板片具有各向异性渗滤率或形态发生变化的局部区域,流体汇聚集中并周期性冲破“密封”环境,沿着破口(vent)逃逸进入地幔楔,诱发地幔楔内地震。同时,该逃逸过程使上倾方向的流体供应减弱,地震活动性降低,形成“无震”区(seismic gap)。这些破口(vent)位置则可能成为破坏性大地震的成核处。
图3 Hellenic俯冲带流体上倾迁移模式图(Halpaap et al., 2019)
Halpaap等通过最新研究提出了冷俯冲带地区板片脱水及其上倾迁移诱发40-80 km中源地震的新模式,获得了对水循环-深部动力过程相互作用模式的新认识。但关于这些流体最终去向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流体抵达了地表,这说明其必然被上覆地壳和地幔楔所吸收(图3)。流体进入上覆地壳可能导致石英沉淀(quartz precipitation),从而造成低VP/VS异常 (Audet and Bürgmann, 2014)。在地幔楔中,流体则可以通过橄榄岩蛇纹石化被大量吸收,然而蛇纹石含量过高(>10%)反而不利于岩石的脆性破裂。地震学证据表明,Hellenic俯冲带板片界面之上蛇纹石化其实是非常有限的。Halpaap等通过估算认为,流体并非长时间稳定持续地沿板片表面破口排出,破口本身以及流体释放过程更可能是瞬时或间歇性特征,因此不会导致上覆地幔楔发生过高程度的蛇纹石化。关于板片表面破口性质和相应的流体释放过程还需要更进一步深入研究,这将有助于系统认识俯冲带的水循环并提高对这些区域地震灾害的评估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Abers G A, Van Keken P E, Hacker B R. The cold and relatively dry nature of mantle forearcs in subduction zones[J]. Nature Geoscience,2017, 10(5) : 333-337.(原文链接)
Audet P, Bürgmann R. Possible control of subduction zone slow-earthquake periodicity by silica enrichment[J]. Nature, 2014, 510(7505): 389-392.(原文链接)
Green II H W, Chen W P, Brudzinski M R. Seismic evidence of negligible water carried below 400-km depth in subducting lithosphere[J]. Nature, 2010, 467(7317): 828-831.(原文链接)
Halpaap F, Rondenay S, Perrin A, et al. Earthquakes track subduction fluids from slab source to mantle wedge sink[J]. Science Advances, 2019, 5(4): eaav7369.(原文链接)
John T, Medvedev S, Rüpke L H, et al. Generation of intermediate-depth earthquakes by self-localizing thermal runaway[J]. Nature Geoscience, 2009, 2(2): 137-140.(原文链接)
Kirby S, Engdahl R E, Denlinger R. Intermediate-depth intraslab earthquakes and arc volcanism as physical expressions of crustal and uppermost mantle metamorphism in subducting slabs[M]//Bebout G D, Scholl D, Kirby S, et al. Eds. Geophysical Monograph No (96): Subduction from Top to Bottom.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96: 195-214.(原文链接)
Nakajima J, Uchida N. Repeated drainage from megathrusts during episodic slow slip[J]. Nature Geoscience,2018, 11(5): 351-356.(原文链接)
Shiina T, Nakajima J, Matsuzawa T, et al. Depth variations in seismic velocity in the subducting crust: Evidence for fluid-related embrittlement for intermediate-depth earthquakes: VP and VS in the subducting crust[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17, 44(2): 810-817.(原文链接)
(撰稿:吴子木,陈凌/岩石圈室)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前沿报道】Science Advances: 利用地震追踪俯冲带流体从源(板片)到汇(地幔楔)的迁移过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地震 过程
【前沿论坛】陈晓非:多阶面波成像与地震破裂相图及其物理内涵
报告人:陈晓非∣整理:方媛媛,李超(地球与行星室) 摘要:第一部分关于多阶面波频散曲线提取与结构成像反演,强调了面波反演方法中高阶面波的重要性,提出了频率-矢量波数域变换法(frequency-vector wavenumber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论坛】钮凤林:全波地震层析成像研究东亚上地幔结构
报告人:钮凤林∣编写:蒋梦凡,塔力哈尔·哈帕尔,孙伟家(地球与行星室) 深俯冲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但完整理解该俯冲过程依然存在困难。地震层析成像显示,一些板块俯冲并停滞在地幔过渡带[1],一些板块则俯冲至下地幔深处[2]。不同俯冲带可表现出迥异的俯冲过程,如海沟后撤或前进;俯冲带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 Geoscience:通过机器学习用地震波形记录监测俯冲带断层活动
俯冲带按照断层的活动方式可划分为以常规地震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孕震区和以慢滑移(slow slip)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区域。研究人员发现在俯冲带浅层地壳地区发生破坏性大地震之前有时会发生慢滑移事件,因此对慢滑移事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预测俯冲带未来可能发生的大地震(Araki et al., 2017; Wa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马里亚纳俯冲带携水量估计——来自海底地震观测数据的约束
俯冲带是地球上的巨大物质传输带。伴随着大洋板块俯冲,地表的水、流体和挥发份被携带进入地球内部。在历经一系列过程后,深部的水又随着火山喷发回到地表的海洋和大气中,从而构成地球深部的水循环系统。 水对地球表层和深部动力过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岩浆形成,润滑深部断裂,极大地改变地幔岩石的强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 Geoscience:地质过程与气候对山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山地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特征,除南极洲以外,山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的1/10,其生物数量占陆地生物的1/4,是全球相当一部分生物物种的起源地。造山过程改变了局地和区域气候,造就了多种环境单元,为外来物种的迁移生存、新物种的形成以及物种演化创造了条件。然而,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演化、分布与山地形成的关系,仍然知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Science:注水井可诱发远距离地震
人工诱发地震是科学家、政府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人们早就知道,水库蓄水、地下采矿、从地下注入、抽采流体或气体,都能够诱发地震。特别是向地下注入流体诱发地震(这里面包括水力压裂,泡沫压裂,污水回灌等),已成为一个研究焦点,因为新的钻井和开采技术需要通过注入法,从地层中取出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S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论坛】彭志刚:地震学的最新发展及未来展望
报告人:彭志刚∣整理:范兴利,陈棋福(地球与行星室) 摘要: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利用背景噪声和重复地震研究震中区介质速度结构变化的进展,对2004年Parkfield 6.0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的研究表明,同震阶段介质速度都出现了降低变化,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Science:韩国最大的Mw5.4破坏性地震可能为诱发地震
2017年11月15日韩国浦项发生Mw5.4级地震,震源深度9km,这是韩国1905年有仪器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大破坏性地震。2018年6月1日,Science刊出的2份基于地震、大地测量学和地质资料的互补性研究报告(Grigoli et al., 2018;Kim et al., 2018)表明,该地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赵亮等-NC:地震探测发现板块俯冲界面的巨量蛇纹岩层
板块俯冲作用是驱动板块构造的引擎,是地球演化甚至是蓝色地球宜居性的深部控制因素。板块俯冲初始启动、连续消减的动力过程与机制受控于俯冲界面的流变特征。蛇纹石的粘度比普通地幔岩石的粘度低几个数量级,因此俯冲界面地幔岩石蛇纹石化可显著改变岩石圈流变特性,促进板片获得持续俯冲的“正反馈”。此外,蛇纹石也是水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单立灿等-APJL:行星际周期性激波形成的关键过程
等离子体激波是天体物理中重要的物理现象,广泛存在于星际、行星际、行星及彗星环境中,它常被用来解释高能宇宙射线和太阳耀斑的高能粒子加速问题。然而,等离子体激波是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形成的,仍然是天体物理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目前普遍接受的理论是,等离子体激波是由低频、小振幅、正弦等离子体波动经过波形变陡过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