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脊是地球系统中火山和地震活动极其频繁、岩浆大规模上涌及新生洋壳形成的巨型活动构造带,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中心,关乎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根基,对于研究板块动力、熔体形成和地幔对流等基本地球科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扩张速率大小,洋脊可划分为快速、中速、慢速和超慢速扩张脊等四种类型(图1a)。其中,全扩张速率(full spreading rate,即洋脊两侧板块扩张速率之和)小于 20 mm/a的洋脊,定义为超慢速扩张脊,其占全球洋脊总长的三分之一以上,主要对应北冰洋和西南印度洋洋脊,近十余年来备受地学界关注(Snow and Edmonds, 2007)。比如,我所刘传周研究员参加的IODP-SloMo计划,主要科学目标即为选择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亚特兰蒂斯浅滩”作为理想的构造窗口,研究慢速或超慢速扩张脊的壳-幔过渡本质。
图1 超慢速和快速扩张脊深部电阻率结构。(a)全球不同扩张速率洋脊分布,其中红色线段所示为超慢速扩张脊,绿色线段为快速扩张脊,黄色线段为中速或慢速扩张脊;(b)Mohns洋脊CSEM+MT联合探测剖面位置(MR剖面)和电阻率结构;(c) 东太平洋北部洋脊MT探测剖面位置(EPR剖面)和电阻率结构。由图可知,超慢速扩张脊主要对应北冰洋脊和西南印度洋脊(SWIR);而快速扩张脊主要对应东太平洋脊(EPR)和东南印度洋脊(SEIR);无论是地形地貌、构造特征与深部结构等,相对快速扩张脊而言,超慢速扩张脊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修改自Snow and Edmonds, 2007; Key et al., 2013; Johansen et al., 2019)
北冰洋Mohns洋脊(见图1a、图1b),全扩张速率约为14-16 mm/a,具有超慢速扩张脊的几乎所有典型特征(如斜向不对称扩张、拆离断层发育、地幔岩石出露、地壳厚度薄等),是研究超慢速扩张脊的理想场所。近日,挪威科技大学(NTNU)地学与石油系Stale Emil Johansen等人,在Nature发表了联合可控源电磁和大地电磁测深(CSEM+MT)数据反演获得的Mohns超慢速扩张脊壳幔电性结构图像(图1b),并利用电导率对流体和温度敏感的特性,进一步对流体含量和热结构进行了约束。该项研究认为,Mohns洋脊下方并不存在传统模型预期的热边界盖层,地幔物质被动上涌且抵达Moho面,在壳内形成岩浆房,地幔熔融区的形态和规模直接受控于洋脊两侧慢速和非对称板块运动,该成果对于认识和理解超慢速扩张脊的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该项研究提供的电性结构模型显示,指示地幔物质上涌的低阻异常聚集在Mohns洋脊下方狭长而倾斜的非对称区域内,其向上抵达Moho面,并将两侧高阻、干的无熔融岩石圈分隔开来;洋脊东侧的岩石圈更冷更厚,而西侧的岩石圈则更薄更暖(图1b)。目前普遍认为,超慢速扩张脊的地壳厚度依赖于扩张速率而会呈现地壳很薄,甚至不存在地壳的特征;但由于地幔对流冷却而在洋脊下方会形成或厚(> 30 km)或薄的热边界盖层,厚的盖层会切断熔体的产生,而薄的盖层亦会阻滞熔体向地表的迁移。但该项研究获得的地幔图像,并不支持超慢速扩张脊下方存在热边界盖层的观点,恰恰相反,来自软流层的热物质抵达Moho面,即便是很薄的盖层也难以形成。与东太平洋北部快速扩张脊MT剖面(图1c)相比,两者的显著区别不在于洋脊下方是否发育热边界盖层,而是熔融区的形状和尺寸(Mohns洋脊下方熔融区域相对更窄更小)。
得益于采用了CSEM和MT联合观测手段,该项研究在提供壳幔深部结构的同时,还提供了地壳尺度的精细电性结构模型(图2a)。通过电阻率分布特征,作者认为海水通过沉积层或断裂系统向下渗透,在洋脊两侧区域形成热液循环系统;而大型超壳断裂为地幔橄榄岩的蛇纹石化及出露提供了有利条件,地幔的蛇纹石化可显著降低岩石圈强度而最终导致地震活动性降低,这些可很好地解释洋脊“黑烟囱”,西侧海底出露蛇纹石和辉长岩、地震活动少等地质现象。
图2 (a)利用CSEM数据反演获得的电性结构模型; (b-d) 洋脊轴部(c)和两侧(西侧3 Myr和东侧4 Myr洋壳年龄位置处)深度-电阻率剖面(Johansen et al., 2019)
综上所述,超慢速扩张脊深部同样存在地幔被动上涌和壳内岩浆房,地幔熔融区的形态和规模直接受控于板块构造运动;海水通过沉积层或断裂系统向深部渗透,对地幔的蛇纹石化和洋脊两侧区域热液循环系统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深部的岩浆活动则为形成和维持高温热液活动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热源。
主要参考文献
Snow J E and Edmonds H N. Ultraslow-spreading ridges: Rapid paradigm changes[J]. Oceanography, 2007, 20(1): 90-101.(原文链接)
Johansen S E, Panzner M, Mittet R, et al. Deep electrical imaging of the ultraslow-spreading Mohns Ridge[J]. Nature, 2019, 567(7748): 379-383.(原文链接)
Key K, Constable S, Liu L, et al. Electrical image of passive mantle upwelling beneath the northern East Pacific Rise[J]. Nature, 2013, 495(7442): 499-502.(原文链接)
(撰稿:李鑫,陈赟/岩石圈室)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前沿报道】Nature: Mohns超慢速扩张脊的深部电性结构成像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结构 地震
【前沿论坛】钮凤林:全波地震层析成像研究东亚上地幔结构
报告人:钮凤林∣编写:蒋梦凡,塔力哈尔·哈帕尔,孙伟家(地球与行星室) 深俯冲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但完整理解该俯冲过程依然存在困难。地震层析成像显示,一些板块俯冲并停滞在地幔过渡带[1],一些板块则俯冲至下地幔深处[2]。不同俯冲带可表现出迥异的俯冲过程,如海沟后撤或前进;俯冲带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 Geoscience:通过机器学习用地震波形记录监测俯冲带断层活动
俯冲带按照断层的活动方式可划分为以常规地震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孕震区和以慢滑移(slow slip)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区域。研究人员发现在俯冲带浅层地壳地区发生破坏性大地震之前有时会发生慢滑移事件,因此对慢滑移事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预测俯冲带未来可能发生的大地震(Araki et al., 2017; Wa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立方结构CaSiO3钙钛矿的声速原位测量及对下地幔顶部物质成分的启示
CaSiO3钙钛矿(以下简称CaPv)是地幔转换带(MTR,410-660km)和下地幔(660-2900 km)中的重要矿物组分。前人的计算模拟与高温高压实验均表明,CaPv在高压下会随温度的升高而从四方结构转变至立方结构,但对于该相变的温压边界以及立方结构CaPv的弹性波速还存在很大争议。从高温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马里亚纳俯冲带携水量估计——来自海底地震观测数据的约束
俯冲带是地球上的巨大物质传输带。伴随着大洋板块俯冲,地表的水、流体和挥发份被携带进入地球内部。在历经一系列过程后,深部的水又随着火山喷发回到地表的海洋和大气中,从而构成地球深部的水循环系统。 水对地球表层和深部动力过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岩浆形成,润滑深部断裂,极大地改变地幔岩石的强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论坛】Windley:太古代板块结构——来自热液通道、OPS、异剥钙榴岩和块状硫化物沉积的启示
报告人:Brian F. Windley |整编:李咏晨、陈振宇(岩石圈室) 板块构造理论是20世纪地质学最重要的突破,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约半个世纪后美国海洋地质学家赫斯和海洋地球物理学家迪茨几乎同时提出海底扩张说, 1965年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首次使用“板块”一词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Science:注水井可诱发远距离地震
人工诱发地震是科学家、政府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人们早就知道,水库蓄水、地下采矿、从地下注入、抽采流体或气体,都能够诱发地震。特别是向地下注入流体诱发地震(这里面包括水力压裂,泡沫压裂,污水回灌等),已成为一个研究焦点,因为新的钻井和开采技术需要通过注入法,从地层中取出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S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论坛】彭志刚:地震学的最新发展及未来展望
报告人:彭志刚∣整理:范兴利,陈棋福(地球与行星室) 摘要: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利用背景噪声和重复地震研究震中区介质速度结构变化的进展,对2004年Parkfield 6.0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的研究表明,同震阶段介质速度都出现了降低变化,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Science:韩国最大的Mw5.4破坏性地震可能为诱发地震
2017年11月15日韩国浦项发生Mw5.4级地震,震源深度9km,这是韩国1905年有仪器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大破坏性地震。2018年6月1日,Science刊出的2份基于地震、大地测量学和地质资料的互补性研究报告(Grigoli et al., 2018;Kim et al., 2018)表明,该地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赵亮等-NC:地震探测发现板块俯冲界面的巨量蛇纹岩层
板块俯冲作用是驱动板块构造的引擎,是地球演化甚至是蓝色地球宜居性的深部控制因素。板块俯冲初始启动、连续消减的动力过程与机制受控于俯冲界面的流变特征。蛇纹石的粘度比普通地幔岩石的粘度低几个数量级,因此俯冲界面地幔岩石蛇纹石化可显著改变岩石圈流变特性,促进板片获得持续俯冲的“正反馈”。此外,蛇纹石也是水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郑天愉等-NC:印度大陆俯冲到缅甸下方的结构证据
印度大陆俯冲(subduction)或底冲(underthrusting)是解释印度与亚洲碰撞以来青藏高原新生代地壳变形、岩浆活动和隆升的一个强有力的构造模式。在喜马拉雅地区,地震成像揭示了包括中下地壳的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之下的底冲构造(Nábelek et al., 2009)。在印度-欧亚大陆碰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