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犯罪案件侦查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朱立恒; 1: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2:中央党校 摘要(Abstract):
新时期腐败犯罪呈现出行业性、智能化、高层化、群体性等新特点,这使我国相关侦查制度面临着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应当改革侦查体制,建立统一的侦查机构,降低成本,保障侦查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调整侦查模式,从软件与硬件两方面入手使"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向"由证到供"转变;增加技术侦查手段和秘密侦查手段。
关键词(KeyWords): 新时期;;腐败犯罪案件;;侦查制度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朱立恒;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25条第2款的规定,要案是指依法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县、处级以上干部犯罪的案件。[2]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6条第2款规定,各缔约国均应当根据本国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赋予本条所述机构必要的独立性,使其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能和免受任何不正当的影响。第36条规定,各缔约国均应当根据本国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设有一个或多个机构或者安排了人员专职负责通过执法打击腐败。这类机构或者人员应当拥有根据缔约国法律制度基本原则而给予的必要独立性,以便能够在不受任何不正当影响的情况下有效履行职能。[3]根据实务部门的研究,检察权的地方化主要表现在:由于上级检察机关解决不了下级院的现实的人事、经费问题,一些检察机关在处理上级院与地方关系时,惟地方是从,对上级院敷衍应付,出现“检令不畅通,关系不融洽,步调不一致”的现象,使检察一体化领导体制行同虚设;由于有求于人,一些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不能、不敢放开手脚,谨小慎微,事事处处顾及、考虑地方的意见和反应,独立自主性大打折扣,检察权能无以独立发挥;检察机关的独立地位得不到尊重,被视为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相当的人员、精力被抽调用于服务地方中心工作,诸如协助税收、计划生育等行政事务,而致使检察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当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或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地方党委对司法机关的领导,很容易使司法机关成为推行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参见河南省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从制度上保障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问题研究》,载《检察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1]为了加强两类案件的立案和侦查工作,1999年9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2000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决定》。[1]从司法实践来看,当前腐败犯罪分子因为不知法而犯法的情况已经比较少见。多数腐败犯罪分子不但执法犯法,而且有不少在事前对有关法律还专门进行过学习、咨询,有些本身就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和其他行政执法者。因此,在讯问过程中,绝大多数腐败犯罪分子会进行抵赖、狡辩。如挪用往违法、违纪甚至正常资金拆借上辩,就是不承认是犯罪;而贪污则往挪用、甚至借用上辩。受贿则不是拒不承认,就是往借用、朋友之间礼尚往来辩。一份针对北京市10个检察机关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方面的证据难以取得、难以认定,是当前腐败犯罪侦查工作面临最难的一个问题。参见王立等:《职务犯罪侦查谋略与侦查手段研究》,载许海峰主编:《法律监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188页。[1]如国家安全法第10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因侦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用技术侦察措施。”人民警察法第16条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用技术侦察措施。”[1]例如,1997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侦查手段设施建设的通知》,要求从物质条件上保证各项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的侦查手段设施建设;要求在两年内,要继续把配备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所必需的复印机、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监视器等“六机”装备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切实抓紧抓好。1999年9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检察机关反贪污贿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完善经费和装备保障机制,增强反贪工作的科技含量。2000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决定》,要求坚持科技强侦,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手段在侦查办案中的作用。2002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邱学强在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实施科技强侦战略,积极推进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现代化进程,要求到2007年依托全国检察数字专线网,建成覆盖全国、安全高效的远程侦查指挥系统,办案一线的侦查装备能够保障指挥联络、快速反应、收集固定证据等办案任务的完成,整个侦查队伍的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形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侦查科技队伍。2005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试行)》,要求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为规范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技术工作,2006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试行)》和《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建设规范(试行)》。[2]参见2007年3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3]参见2000年2月24日《检察日报》第6版。[1]文盛堂:《反职务犯罪论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杨宇冠:《我国反腐败机制完善与联合国反腐败措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许海峰:《法律监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4]左德起:《职务犯罪侦查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5]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朱孝清:《职务犯罪侦查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7]《中国反贪调查》编辑委员会:《中国反贪调查(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8]詹复亮:《职务犯罪侦查热点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腐败犯罪案件侦查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相关话题/侦查 工作 技术 科技 司法
关于“大调解”和“能动司法”的思考
关于“大调解”和“能动司法”的思考 龙宗智; 1:四川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并用与联动,形成"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加强调解机制,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是中国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推进"大调解"时,应当注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
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 徐昕;卢荣荣; 1: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司法改革并在诸多方面有所进展。基于对2009年司法改革措施的系统梳理,报告力图从综合性改革、法院改革、检察改革、司法行政改革等方面对年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国家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与司法认定——以塞尔维亚共和国被诉种族灭绝罪的案件为样本
国家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与司法认定——以塞尔维亚共和国被诉种族灭绝罪的案件为样本 赵秉志;蒋娜; 1: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2: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 3: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4:英国杜伦大学法律系刑事司法与公正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国家刑事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强制性标准的法律地位——司法裁判中的表达
强制性标准的法律地位——司法裁判中的表达 何鹰; 1: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我国现行强制性标准作为强制性的技术规范,不属于正式的法律渊源,不能作为法院的审判依据或为法院参照适用。作为技术规范性文件,符合强制性标准可以作为一种法律事实或证据加以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文学作品、司法文书与法史学研究——以审理“妄冒为婚”案件为中心的研究
文学作品、司法文书与法史学研究——以审理“妄冒为婚”案件为中心的研究 李启成; 1: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为了反思近年法史学界盛行的研究资料之价值彻底相对化的观点,选择了《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和一份清代刑部说帖,就其中跟"冒妄为婚"相关的法律和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郭华; 1: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是附随原有诉讼制度而自然生成的,其改革因涉及到职能部门的权力调配,在遭遇权力的折冲樽俎中陷入了治丝溢棼的困境之中,致使改革所期待的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未能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效率的公平矫正——债权人视野下公司法对经济学理论的超越
效率的公平矫正——债权人视野下公司法对经济学理论的超越 赵学刚; 1:西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契约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给公司法律制度及公司运行提供了有关效率的解释,但是,作为法律制度的公司法律体系如果以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必然导致公司法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范解读和司法适用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范解读和司法适用 田宏杰;温长军; 1: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2: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 摘要(Abstract): 基于罪责刑均衡原则的适用,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主张该罪亦可由过失构成的观点,实是对立法的误读。虽然商业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果展示(之八)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绩效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果展示(之八)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绩效研究 1: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司法规律与检察改革
司法规律与检察改革 向泽选;谭庆之; 1: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2: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处 摘要(Abstract): 检察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合理配置检察职权,检察活动的司法属性决定了检察权的配置必然受司法规律的制约,各项检察改革举措的施行必须符合司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